用精神分析法分析《老友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性格的显性和隐性

------------以美剧《老友记》为例

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精神分析能帮助我们探索人类的内心世界,精神分析作为探索人的潜意识的一门科学,弗洛依德对此“潜意识理论”(即第一定位理论)来描述,人格被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在早年受到的创伤虽然被压抑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但在以后的生活中,它仍会以强迫的形式加以重复体验,最后形成症状。其意义不仅仅反映在对病态人格的分析上,也大量地运用于文学、艺术中,如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作品(其中感触最深的一部作品是《陌生女人的来信》,曾被徐静蕾自导自演同名电影)就深受弗洛依德理论的影响,毕加索作品的支离破碎则是对人的初级思维过程极好的诠释,美国的好莱坞在近年来也拍摄了一系列精神分析味道十足的影片,如〈〈本能〉〉、〈〈艳情〉〉、〈〈第六感觉〉〉、〈〈心理游戏〉〉等。

《老友记》,又名《六人行》,故事围绕纽约西村曼哈顿的中央咖啡馆和两套市区公寓讲述了六位性格迥异的青年男女的感情、工作、生活经历,通过他们口中不断冒出的插科打浑的笑料和模事,对当代美国青年人的生活进行了戏剧化却又无比真实的展示。这六位可爱的老友也逐渐成为了美国社会各阶层人们的老友,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在每周三晚八点打开电视,关注他们的生活情感、快乐忧愁。这部风靡世界120多个国家,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亦全世界拥有超过6千万忠实戏迷、连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都网罗在内的关乎友谊的喜剧无疑是美国电视史上的一个奇迹。根据美国规模最大和最具权威性的电视收视率调查机构AC尼尔森公司’的统计,《老》剧开播以来它就一直牢牢盘踞在晚间黄金时段收视率最高前十档节目的位置,十年来从来没有被动摇过。当2004年5月6日《老》剧最后一集即将落幕之时,全美有超过6500万家庭都不约而同地将频道锁定,默默地关注着这帮长久以来用笑声陪伴着慰藉着他们的老友们的最后归宿。纽约时代广场的电视大屏幕前3千多名观众静静地守侯着这一“《老友记》时代的结束”,美国TVland 有线电视台甚至做出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决定:停播当天晚上2个小时的电视节目以向《老友记》致敬。正因为如此,最后一集即使每30秒钟耗费高达2百万的广告也让各大商家趋之若鹜。《老友记》落幕了,剧迷们却久久不愿离去。十年间,它不仅捧红了六位俊男美女,更捧回了国内国外大大小小诸多奖杯和提名,可谓风光无限。其中最有分量的当数55次艾美奖提名,获得五次最佳喜剧类单项或集体类奖项;六次金球奖提名,2003金球最佳女主角奖被珍妮佛·安妮斯顿捧回;五次全美民选奖(2000年一2004年);两次演员工会奖(19%年和2000年);六次青少年选择奖篡硕士学位论文;八次SMI电影和电视奖(1996年,1998年一2004年)等。

本人作为《老友记》的铁杆粉丝,反复看了全部256集,每次都像是一次的新的探险。回想起来最让我回味无穷的应该是剧中六个人(甚至包括每个配角)丰富饱满的人物性格,那么鲜活生动,这一点不仅仅是众演员精湛的表演,更是编剧对各个角色的性格分析的透彻,正是他们对各个人物性格把握的精准,不仅让故事得以不间断的发展了十年之久还让人依依不舍,还使得整部剧当中人物立体而不相互矛盾,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每一个人物的为人所熟知的特点之后都有耐人寻味的根源。能够让一个人物具备一种鲜明的性格,又能够为这种鲜明的性格隐藏一个很合理的理由,当你足够细心地可以发现这个理由,从而更加喜欢某个具体的角色,即使发现不了这个隐形的原因也会被这个角色所烘托出来的那种气场所吸引,这种气场会让我们“感觉”到这个角色这么做是很合理的,他们这样的行为不是因为什么特殊的原因,原因就是他们就是他们,不是别人。这个现象我想就可以用“潜意识理论”来理解,以下就是我通过几部剧当中的细节作出的分析,仅仅是本人的个人观点:

第九季第六集:关于男保姆。瑞秋为艾玛请了一个男保姆,罗斯对男保姆极端不能容忍,甚至有点过度反应。实际是因为他自己童年的阴影(因为玩恐龙被老爸骂太敏感),所以碰到一个和自己以前有些相似的角色,便变得和自己父亲当年一样,不能容忍。实际上细心的朋友可以注意到了,这一集罗斯一直的装束都和其他几集略有些不同。在这一集里,罗斯留了些微微的胡子茬儿,一直穿有领的衬衣(不像其他几集经常穿圆领T恤),而且领带总是松着挂在脖子上,还卷着袖子。这当然是男人味实足的装扮。甚至他用的词汇,都有很强的雄性意味,但片子末尾被男保姆几句话,就套出了本来脆弱敏感的心理症结,还哭得一踏糊涂。关于罗斯,还想分析的一点是他个性上的小心眼和自私:比如得知瑞秋怀孕的消息后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就大发其火,而且在瑞秋因为怀孕不能和别人约会的情况下他竟大走桃花运而一点都没想到别人的心情,即使道理上说得通,不错,你们是未婚,没人有权力干涉你约会的自由,你有过性生

活的权力,可你就真的一点对别人心理的体贴都没有吗?还得瑞秋明着提了意见,他才一副通情达理的样子施舍似的放弃了约会。但是,通过“潜意识理论”我们可以结合他的童年分析他的这种小心眼和自私。罗斯“被”当王子似的宠坏也并不是他的错,这是因为盖爸盖妈的教育方式。罗斯本来就是个科学奇迹,用中国话讲,叫“天赐麟儿”,何况他从小聪明,性格沉稳内向,天生读书种子,这在一贯以重视教育、智慧至上著称的犹太家庭里,无疑是重点保护对象。虽然后来有了妹妹,但这个妹妹从小就是家里的消食器,家里自从有了这位千斤小姐,盖妈做饭时就一定不必再为做多了搁到明天要坏而发愁了,在外型上,这个女儿并不比儿子讨喜。一直到26岁以前,罗斯的生活都是沿着最理想的轨迹发展,26岁的PHD,也难怪他心理承受力差,包容性低,他的生活中原本缺憾不多。但他总体来看,是个好哥哥。虽然他从小受宠,却并不恃宠欺负妹妹,在父母面前倒常捧着莫妮卡。不管他曾对责任、爱情做过怎样的心理斗争,在这斗争中表现出了什么人性的缺点,最终,他都在行动上,克服了。罗斯的自私表现不是真的自私,而是粗糙吧。等他想明白了别人的心情,他心里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做法,他会改正。此善莫大焉。

既然说到罗斯的童年经历与性格分析,不得不说一说罗斯的妹妹的性格形成莫妮卡,不得不说, 她有的时候真的让人很纠结.她时不时也向瑞秋宣泄不满, 因为她害怕, 好像瑞秋一直都是生活在光环下的那一个, 而她, 无论是童年还是成年后, 永远也没有体会过被人捧在手心的感受. 可是她真的多虑了. 朋友之间, 似乎总是会有一些小竞争, 可是, 真正的朋友, 谁会有要抢你风头的意思呢? 至少瑞秋没有. 她曾经强迫症到让人感到有些厌烦, 可是自从有了钱德勒, 她竟然也不会生气沙发不在她想要的位置了. 这又是一个童年不幸的, 而且一直不幸到长大后, 在父母眼里, 无论她怎么努力, 都没有办法从罗斯那里得到丝毫的光芒. 这可以很好的解释她的强迫症和后来减轻的症状. 减轻是因为, 她不用再那么急切的需要得到注意了, 因为钱德勒已经在身边了. 我最让我室友不能理解的一次落泪是, 有一次菲比又想用激将法激将莫妮卡, 她又想用那一套她需要和自己竞争的说辞. 可是莫妮卡冷静的笑着对激动的菲比说, 这套没用了. 我不禁就哭了. 莫妮卡不再事事都必须第一了, 因为第一不重要了, 如果有那么一个人, 无论怎么样都会觉得她是第一.莫妮卡从小就梦想着完美的爱情,完美的婚礼,完美的家和孩子。有时未免显得歇斯底里,可是看着她抱着厚厚的WEDDING BOOK兴奋,看她在订婚后跑到阳台上大喊大叫,忽然觉得很心疼。那一刹那,一下子原谅了她之前所有的不合情理,所有的挑剔和好胜;那一刻我爱上了这个如此渴望爱情和家庭,并愿意为梦想付出一切的小女孩。

其中,有几个客串的角色,即使只有几句台词,但只要琢磨一下,我们也可以发现编剧下相当大功夫的,比如说:菲比和罗丝在central perk吧里,菲比为了劝罗丝去办和瑞秋的离婚手续,找了三个女的,说了罗丝的情况,问她们三人站在女生的立场,是否会不考虑离婚的问题而和罗丝约会。第二个女的说,我不和任何男人约会了,因为我总是碰不到对我好的男人。后面菲比开了罗丝的玩笑,罗丝开始有些抓狂,第二个女的就说,我现在发现他好有吸引力!全部人汗。其实这算是典型的一种心理受虐症状。也正是因为她自已就喜欢这种类型的男子,所以基本上碰不到对自己好的。嗯,一个仅有两句台词的配角,都能够具有那么完整的角色深度,无可挑剔。

运用精神分析法,我看出《老友记》当中各个形象的性格的显性和隐性,这是编剧们对精神分析法的应用并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无论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当中这样地安排剧中人物的,都和精神分析当中的潜意识理论相契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