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 评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一次方程”评课稿
崔佳佳是我校的一名优秀青年教师,她今天讲课的题目是“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北师大版)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的起始课。纵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学的意义,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实例中激发兴趣。教学过程中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猜猜老师多大了”,之后师生共同合作“日历中的方程”的游戏,引起学生兴趣,在活动中回顾方程的概念,对比算术方法与方程方法,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从现实生活中提炼问题,并且注意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新教材的一个特点是数学问题的生活化。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从生活中的实例“计算手机入网通话费”、“计算足球表面黑、白皮块的数目”、“计算光盘中小孔的半径”等问题提炼出方程。通过比较、鉴别、归纳等数学活动,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较好的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本质。
从知识的运用中提升兴趣。课堂上的三个练习,使知识从巩固落实到灵活运用逐步提升。练习1的配备旨在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练习2选用了九章算术的原题,通过实例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对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有直观的感性的认识;练习3对学生提出了更深层的要求,学生自己编写习题,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和相互评价,亲身体验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强化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2、营造探究氛围引导合作交流
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氛围,有意识的给学生创造一个探究问题的平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化,加强主体性和探究性。本节课上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年龄、日历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方程的作用和方程是算式的进步;通过老师给出方程让学生编写实际问题、互相讨论,体现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协调发展,极大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通过充分探讨提出了不同的答案,享受成功的喜悦。从列方程到编写问题,从正反两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3、巩固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节内容是在列方程研究问题过程中,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这也是新教材的特点。遵循这样一条主线,让学生学会将普通语言转化成数学符号语言的能力。强调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既把握通则通法,又鼓励思维的灵活多样。每个例题都让学生抓住问题的核心,不去死记硬背各种题型的解决招数。在概念建立后,让所有学生都掌握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体现了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让不同学生编出不同水平的问题,体现了不同人学习数学的不同感悟。
4、传承数学文化渗透爱国教育
有意识的加强对数学文化的传承。在教学过程中自然传播了算式到方程、算术到代数等重大历史的发展变化。通过比较算术方法和方程方法、方程历史的介绍、九章算术中问题演练,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不断探索和取得的进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的信念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5、理解课程标准用好用活教材
教案的编写体现了教师的教材观,作到了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在实际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建立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教学过程以问题为主线,层层推进,引导和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经历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形成过程。问题1和问题2紧扣现行教材提出了“年龄问题”和“日历问题”创设具体的情景,注意在前面学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做好从算术到代数的过渡,明确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引发学生对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列方程”在本章中占重要地位,也是本章的主线,教学过程中突出体现了这一点,体现新课标倡导的问题解决和数学思考的思想。根据这一观点,通过例1、例2、例3三个实际问题列方程的过程,展现一系列的一元一次方程,通过两个游戏和三个例题达到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目的。本节课中体现了教学过程活动化、情景展示生活化、学习方式多样化。
这节课的设计基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教师利用教材的章前图设计了一个猜数游戏,同时教师还通过丰富的不同层次的实例,使学生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向学生展现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的有效的数学模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青年教师的优势,结合初一学生的活泼的特征,对信息技术合理、适度的使用。教师在讲解练习2时,制作了一幅几个人购物的插图,使得难以理解的文言文变得易于理解,起到了较好的教学辅助作用。课堂上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丰富多彩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使学生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这一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抽象能力。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由于教师对学生还不熟悉,加上场面比较大,师生的配合还不够密切。
以上是对崔佳佳老师课例的分析意见,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