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康复评定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评定表
非对称性颈紧张反射
0~6个月
小儿平躺,头保持中立,手脚伸直,然后将头扭向一侧
与脸部同侧之手脚伸直,对侧手脚屈曲
对称性颈紧张反射
0~6个月
小儿四肢跪地或趴于医者膝上,然后将小儿的头向下压
小儿姿势如上,将头部往上抬起
手部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腿部伸直或伸肌张力增高,
2
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大部分ROM内均有阻力,但仍可以活动
3
肌张力中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活动比较困难
4
肌张力高度增加,患侧肢体僵硬,阻力很大,被动活动十分困难
临床痉挛量表(CSS)
项目
0
2
4
6
8
踝跖屈肌群肌张力
无阻力
阻力减低
正常阻力
阻力轻到中度增加
阻力重度增加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评定表(总3页)
反射
正常持续时间
刺激
反应
吮吸反射
0~3个月
把指头放入小儿口中
唇颚出现吮吸动作
握持反射
0~3个月
将手指或适合之物体放于小儿掌心靠内侧处
手指屈曲紧握物体,头部偏移至身体正中
格兰身体侧弯反射
0~2个月
摩擦背部脊柱
身体向刺激的一侧弯曲
拥抱反射
0~6个月
小儿平躺,将头及上半身扶起,然后突然放手使头部后掉
手臂伸直或伸肌张力增高,腿部屈曲或肌张力增高
紧张性迷路反射
0~4个月
小儿仰卧,头正中,手脚伸直,使其头部轻度后仰
俯卧,使其头部前屈
全身肌张力同时增高
全身肌张力同时增高
翻正反射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与训练
行为疗法
采用行为疗法,如奖励制度、模仿 学习等,改善患儿不良行为。
家庭参与
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患儿的康复 训练,提高家庭整体应对能力。
家庭环境优化建议
01
营造温馨氛围
创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使患儿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支持
。
02
合理安排生活空间
根据患儿需求,合理规划家庭 空间,提供适宜的生活和康复
评估方法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量表评估、影像学检查、电生理检查等。医生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评估目的选择合适 的评估方法。
个体化调整方案制定
调整依据
根据长期随访和效果评估的结果,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儿 的病情变化和康复效果,为制定个体化调整方案提供依据 。
调整内容
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调整方案, 包括调整康复训练的强度、频率、方式等,以及调整药物 治疗的方案和剂量等。
促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帮助患儿掌握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 、进食、洗漱等。
训练方法和技巧
01
02
03
运动疗法
包括物理疗法、按摩、体 操等,以改善肌肉紧张度 、增加关节活动度和提高 运动协调性。
作业疗法
通过设计各种作业活动, 让患儿在参与过程中提高 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 能力和认知能力。
语言疗法
针对语言障碍的患儿,进 行语言训练、发音练习和 口语表达训练。
训练注意事项
安全性
在训练过程中要确保患儿的安全,避免 发生意外伤害。
循序渐进
训练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 原则,逐步增加训练难度和强度。
家庭参与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患儿的康复训练,提 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定期评估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ppt课件
物 脑瘫的康复
理 治 疗 师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
•定是
义指 :小
儿
从
出
生
前
至
出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
出病 因生 前
:: 感
染
、
放
射
、
化
学
药
物
的
侵
害
以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
期• 一
表般
现指
:
生 后
0
~
6
个
月
或
0
~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
a诊 断) 、 母 孕 :期 、
围 生 期 、 新 生 儿 期 有 高 危 因 素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
(四)上肢及手的精细运动发育
可参照下述规律进行评定。 • 新生儿:抓握反射,无意识展开五指; • 3个月:随意性抓握; • 4个月:能将手放在正中,注视手; • 5个月:能伸展手指和抓握;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
• 6个月:能将东西从一只手移到另一只手; • 9~10个月:拇指与其他手指对指; • 11个月:用示指触碰东西; • 14个月:用笔潦草地画写; • 15个月:投掷东西; • 18个月:能够叠起2块积木;
• 2笑3转4抬5翻6抓7坐8爬9拉10扶11牵12站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
年龄
俯卧
坐
1月 四肢屈曲,抬头一会. 拉坐时,头后 坠
2月 头中位线. 抬头.
头开始跟随矫 正
3月 持续抬头. 肘部支撑 膝部屈曲
头向前使劲.
4月 头和胸部持续抬起
拉坐时,很少 头后坠
6月 手臂伸展,从仰卧位 靠坐 翻到俯卧位 头竖直,够取玩具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与训练ppt课件
康复评定
• 运动发育:粗大运动、精细运动 • 肌张力:反映神经系统成熟和损伤程度 • 关节活动度 • 姿势与平衡能力 • 手-眼协调能力 • 步态和行走能力 • 言语功能:词语理解能力评估、构音能力评估 •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表 •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反射活跃,可引出踝阵挛和阳性Babinski征。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与训练
脑瘫分类
按运动障碍性质可分为
• 痉挛型 • 手足徐动型 • 共济失调型 • 弛缓型 • 混合型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与训练
痉挛型
• 最常见的类型,占70%—80%。 • 患儿主要表现为:
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运动时肌肉僵硬, 主动或被动活动困难,并由此导致身体长期处 于异常姿势,易出现关节的挛缩和变形。头颈 控制发育延迟;长坐位时躯干前屈、双下肢屈 曲;常采取“W”样坐姿,并像兔子样跳跃前 移。站立时躯干前屈,双足尖着地。步行时出 现双下肢交叉样剪刀式步态。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与训练
康复治疗的目的
• 脑瘫现在尚无有效的病因治疗,康复治疗的目的 是减轻致残因素所造成的后果,尽量提高患儿的 运动、生活自理、言语和认知能力,争取达到生 活自理和能够接受正常的教育或特殊教育,为将 来参与社会活动,劳动和工作奠定基础。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与训练
总 原则
• 早期发现,早期康复治疗,争取达到最理想效果。 • 康复治疗要与游戏玩耍相结合、与教育相结合。 • 康复治疗要与有效药物和必要手术相结合。 • 中西医结合,如中医针灸、按摩、中药等。 • 采用综合手段,全面康复。 • 康复训练内容要个体化。 • 康复训练患儿的同时与培训家长相结合。 • 康复训练要长期坚持。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与训练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教学
3
与家庭紧密合作
与孩子的家人密切合作,以持续优化康复治疗效果
康复评教的案例分析和成功实践Fra bibliotek案例分析
阐述儿童康复的典型案例,并对康复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借鉴。
成功实践
分享儿童康复过程中的成功案例,并介绍成功 的康复治疗方法和康复功效。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教学
脑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本次演讲将介绍小儿脑瘫的康复评估和教 学方法,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家庭和专业人士。
脑瘫的分类和症状
痉挛型
肌肉痉挛,身体僵硬,动 作迟缓
运动不协调型
手部或腿部动作不协调, 走路时容易摔倒
混合型
以上两种类型的组合,症 状较为复杂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估方法
1
日常生活表现
评估通过基本活动(如穿衣或饮食)
自主运动评估
2
的完成度
评估孩子的主动运动表现
3
康复模式评估
根据孩子的天赋和倾向性选择不同的 康复模式
康复治疗的目标和原则
1 改善功能
帮助孩子改善运动和社 交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 全面康复
综合考虑孩子的生长和 家庭环境,进行全面性 治疗
3 定期评估
定期跟踪康复效果并即 时调整治疗方案
小儿脑瘫的康复教育方法
感官刺激
运用不同的儿童玩具和背景音 乐刺激孩子的感觉器官
康复运动
专业帮助孩子进行正确康复运 动,以促进身体的发育和生长
娱乐活动
利用游戏化的方式,让孩子在 娱乐中进行身体的锻炼
康复评估和教学中的关键技巧
1
创造积极氛围
通过互动和表扬来增强孩子的康复信心
2
使用促进康复的道具
充分利用玩具和道具来促进孩子的康复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
小儿脑瘫使儿童面临许多困难,但康复评定可以提供重要的指导。本次演示 将为您介绍小儿脑瘫的分类、评估工具、康复目标和常规护理。
脑瘫的定义和症状
1 定义
脑瘫是一组神经系统疾 病,会影响运动能力和 姿势控制。
2 症状
症状包括肌肉僵硬或松 弛、肌肉协调障碍、视 觉障碍、听力障碍和发 育迟缓。
Case 2
4岁的男孩,病损主要在足部。 他通过运动训练和治疗捆绑, 学会了独立行走和跑步。
Case 3
6岁的女孩,病损主要在口腔、 舌头和听力。她接受了口腔、 语言和听力治疗,现在可以和 家人和同龄人交流。
小儿脑瘫的预防与常规护理
1 预防
孕期饮食、避免危险因素(如毒品和过度饮酒)。
2 护理
营养均衡、按时就医、提供社交和情感支持、关注心理健康。
3 发病原因
引起脑瘫的原因包括脑 损伤、胎儿期感染、氧 供应不足和基因突变等。
小儿脑瘫的分类
痉挛型
这是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肌肉紧张和僵硬。
非痉挛型
包括扭曲型、运动不协调型和混合型。
四肢瘫痪和四肢瘫痪复合型
这是脑瘫的另一种分类方式,涉及到四官运动的不同水平。
小儿脑瘫的评估工具
1
Gross Motor Function
2
Measure
评估运动功能水平和变化,适用于2-
12岁儿童。
3
运动发育筛查
早期发现儿童的风险和障碍。
Manual Ability Classification System
适用于2-18岁儿童,评估手部能力。
小儿脑瘫的康复目标
运动
提高肌肉力量和柔性,增进 平衡和协调。
语言
儿童脑性瘫痪康复 康复评定 康复课件
➢(3)肌张力评定 ➢1)肌张力评定分类表:肌张力表现形式有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和运动性肌张 力。脑瘫患儿由于反应过激或过迟而出现肌张力过高或过低,评定指标量化比较困难, 年龄小的患儿常做以下检查(表28-2)。
➢(4)关节活动度评定:脑瘫患儿应在被动运动下进行对关节活动范围 的测定。当关节活动受限时,还应测定主动运动的关节活动范围,并与 前者相比较。 ➢决定活动度的因素有:关节解剖结构的变化,产生关节运动的原动肌( 收缩)肌张力,与原动肌相对抗的拮抗肌(伸展)肌张力。 ➢测量可采用目测,但准确的测量多使用量角器。脑瘫易发生挛缩,患儿 容易出现关节的变形。变形后容易造成肢体的形态变化,因此还要注意 测量肢体的长度以及肢体的周径。
儿童脑性瘫痪康复
康复评定
一、康复评定目的
1.详细了解患儿功能障碍的性质、程度和影响范围。 2.详细了解患儿发育程度和发育障碍的状况以及发育障碍对患儿功能障碍的影响。 3.对患儿身体功能状况、家庭和社会环境情况进行收集,掌握患儿功能障碍的特点 ,为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判定治疗效果等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4.为判定残疾等级提供依据。 5.为享有平等权利、义务及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客观依据。
➢8.感知认知评定 感知觉检查按一般临床方法进行,而认知等高级脑功能障碍因脑瘫患儿往
往年龄小,加之伴有智力障碍,检查起来困难,准确性差,所以一般只做智力评定,不再详细
检查。 9.言语功能评定 小儿的言语是随着发育的成长逐步达到完善的,在言语评定之前需要掌握小 儿言语发育规律。脑瘫患儿言语功能障碍主要为语言发育迟缓和运动性构音障碍。
二、评定内容 1.身体发育程度评定 2.运动功能评定 ➢ (1)运动功能发育评定 ➢1)全身粗大运动的发育 ➢2)精细运动的发育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标准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标准
一、神经学检查
1.观察小儿的神经反射情况,包括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等。
2.观察小儿的肌张力、肌力、腱反射等运动功能情况。
3.观察小儿的皮肤、指甲、毛发等营养状况,以及神经系统的病理症状。
二、运动功能评估
1.观察小儿的运动发育情况,包括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
2.评估小儿的平衡能力、协调性和灵活性等运动素质。
3.评估小儿的步行能力、步态和姿势等。
三、姿势评估
1.观察小儿的姿势是否稳定,是否出现异常姿势。
2.评估小儿的肌张力是否正常,是否有肌肉痉挛或松弛的情况。
3.评估小儿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是否正常。
四、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1.评估小儿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进食、穿衣、洗漱等。
2.评估小儿的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等。
3.评估小儿的言语表达和沟通能力等。
五、智力评估
1.使用智力测试工具评估小儿的智力水平,如语言能力、记忆能力、注意力等。
2.观察小儿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等高级认知功能。
3.了解小儿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等。
六、情绪行为评估
1.观察小儿的情绪表现,如是否稳定、愉快,是否有焦虑、抑郁等情况。
2.评估小儿的行为表现是否正常,如是否有攻击性行为、自闭性行为等。
3.了解小儿的生活规律和睡眠情况等。
七、发育水平评估
1.根据小儿的年龄和生长发育特点,评估其身体发育情况,如身高、体重、头围等。
2.评估小儿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如心肺功能、消化功能等。
3.了解小儿的免疫系统和营养状况等。
脑瘫儿童康复评估的内容,程序与方法
脑瘫儿童康复评估的内容、程序与方法一、引言脑瘫儿童康复评估是针对脑瘫儿童进行的一项全面的评估过程,旨在了解他们的身体、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能力状况,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瘫儿童康复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二、评估内容1. 运动功能评估:评估脑瘫儿童的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包括肌肉力量、关节活动范围、姿势控制等方面的评估。
2. 语言和交流能力评估:评估脑瘫儿童的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和交流技能,了解他们的语言障碍程度和类型。
3. 感知和认知能力评估:评估脑瘫儿童的感知觉、记忆、注意力、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状况。
4. 情绪和社会适应能力评估:评估脑瘫儿童的情绪状态、社交技能、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状况,了解他们的情感和社会适应性。
5.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评估脑瘫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进食、穿衣、洗漱等方面的能力,为他们制定生活技能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三、评估程序与方法1. 收集基本信息:通过与家长或监护人交流,了解脑瘫儿童的病史、病因、治疗经过等方面的信息,为后续评估提供参考。
2. 进行功能评估:采用观察法、评定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对脑瘫儿童的各项功能进行评估,记录评估结果。
3. 制定康复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明确康复目标和方法,为后续的康复训练提供指导。
4. 实施康复训练:根据康复计划,对脑瘫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提高他们的各项功能和能力。
5. 定期评估进展: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定期对脑瘫儿童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康复计划和方法,确保康复训练的有效性。
四、评估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脑瘫儿童的日常表现和行为,了解他们的功能状况和发展趋势。
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儿童的真实情况。
2. 评定法:采用一系列标准化的评定工具和方法,对脑瘫儿童的各项功能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评估结果。
小儿脑瘫的评定内容
小儿脑瘫的评定内容
小儿脑瘫的评定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医生会评估患儿的神经系统功能。
这部分评定内容主要包括了患儿的动
作发育、肌张力、协调能力以及平衡能力等方面。
医生会观察患儿的肢体活动,如手臂和腿部的运动是否受限,姿势是否不正常等。
医生还会检查患儿的肌张力,即肌肉的紧张程度,以及是否存在痉挛或肌肉僵硬等症状。
同时,医生还会测试患儿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如患儿在走路时是否出现异常步态或摔倒等情况。
其次,医生会对患儿的认知能力与智力进行评估。
这一方面的评定内容旨在了
解患儿的智力水平、语言能力以及学习和记忆能力等。
医生可能会使用标准化的智力测验来评估患儿的智力水平,并观察其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另外,医生还会考虑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自理能力。
这一评定内容涵盖了患
儿在日常活动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如进食、穿衣、洗漱等方面。
医生会评估患儿是否需要他人的帮助或特殊设备来完成这些活动。
最后,医生还会考虑患儿的社交与情绪能力。
这一评定内容旨在了解患儿与他
人的互动和交流能力,如是否能够与同龄人或家庭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医生还会注意观察患儿的情绪表现,如焦虑、抑郁或易激动等。
综上所述,针对小儿脑瘫的评定内容主要包括神经系统功能、认知能力与智力、日常生活能力与自理能力,以及社交与情绪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这些评定内容有助于医生了解患儿的发展情况,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是评估儿童脑瘫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康复潜力的过程。
康复评定旨在确定儿童脑瘫患者当前的功能水平、康复需求和康复目标,以便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
1. 神经系统评估:评估儿童的神经系统功能,包括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协调能力等。
2. 运动功能评估:评估儿童的肌力、肌肉张力、关节活动度等,以确定运动功能的受损程度。
3. 活动和参与评定:评估儿童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个人自理能力、移动能力、社交能力等。
4. 专业评估:由不同专业的康复师进行评估,例如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等,以评估儿童在各个领域的康复需要。
5. 家庭评定:评估儿童脑瘫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支持资源,以确定家庭在康复过程中的角色和需求。
综合以上评估结果,康复师可以确定儿童脑瘫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康复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康复师还可以根据小儿脑瘫患者的康复潜力和康复评定结果,向家长提供康复建议和指导,帮助儿童脑瘫患者实现尽可能高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水平。
脑瘫儿童康复评价量表
神经系统评定表注:表中浅反射、原始反射、病理反射、及其它栏中用“一”表示阴性,用“+”表示阳性。
深反射记录方法:消失“一”、减弱“+”、正常“++”、亢进“+++”、阵挛“++++”、持续阵挛“ + + + ++”。
感觉及共济运动正常或能用“N”表示,异常或不能用“AN”表示。
检查者签名:上肢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颈及躯干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下肢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注:MP=跖趾关节,PIP二近节趾间关节,DIP二末节趾间关节,IP二趾间关节肌张力评定(改良Ashworth)上肢关节活动度评价记录表| |外展|〜70注:1.MP二掌指关节,「^二近端指间关节,DIP二远端指间关节2因痉挛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在角度后用“S”表示因疼痛导致活动受限在角度后用“P”表示。
颈、躯干及下肢关节活动度评价记录表注:1.MP二掌指关节,「^二近端指间关节,DIP二远端指间关节2因痉挛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在角度后用“S”表示因疼痛导致活动受限在角度后用“P”表示。
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8口1)评价表构音器官结构与运动功能的主观评估:构音器官结构与运动功能的客观评估:口腔轮替运动速率(DR)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语构音能力测验汉语构音清晰度(%):\37 = (%)声调清晰度:韵母清晰度:声母构音清晰度:汉语构音清晰度相对年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语构音能力测验记录表出生年月:评估日期:记录说明:正确“\/”;歪曲:“X”;遗漏:“一” 替代:实发音的拼音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坐位站立本测试采用4级计分评定:0分:完全不能做1分:开始做(完成不到10%)2分:部分完成(完成10%——99%)3分:全部完成计分方法如下:A :卧位和翻身项目部分/51*100= %B:坐位项目部分/51*100= % C:爬和跪项目部分/51*100= %D:站立项目部分/51x100= %E:走、跑、跳项目部分/51*100=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从不这样5 很少这样4 有时候3 常常如此2 总是如此11.前庭失调(大肌肉及平衡)2.触觉过分防御及情绪不稳3.本体感失调(本体感不佳,身体协调不良)4.学习能力发展不足或协调不良5.大年龄的特殊问题感觉统合综合评定:属感觉统合 __________________ 度失调。
脑瘫儿童康复评估的内容,程序与方法
脑瘫儿童康复评估的内容,程序与方法
脑瘫儿童康复评估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长期功能评估:评估儿童的日常生活技能、运动能力、协调性、平衡能力、灵敏度等方面的功能水平。
2. 运动功能评估:评估儿童的肌肉力量、肌肉张力、主动关节活动度、肌肉协调性、步态等方面的运动功能。
3. 神经系统评估:评估儿童的感觉功能,包括触觉、运动感知、空间定位、身体知觉等方面。
4. 认知功能评估:评估儿童的智力、学习能力、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等认知功能。
5. 语言和沟通能力评估:评估儿童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以及非语言沟通方式,如手势、表情等。
6. 心理社会评估:评估儿童的情绪、社交能力、自理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等心理社会方面的表现。
脑瘫儿童康复评估的程序与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收集病史资料:了解儿童的疾病史、治疗经历、家族史等背景信息。
2. 观察与检查:通过观察儿童的日常行为、姿势、动作等,并
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以评估儿童的功能和运动能力。
3. 使用评估工具:根据需要,医护人员可以使用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如运动测量、功能评估表格、智力测验等,来量化评估儿童的功能水平。
4. 进行综合评估:将收集到的观察和评估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综合评估儿童的康复需求和康复潜力。
5. 制定康复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明确康复目标和相应的康复措施。
6. 跟踪和评估:定期进行康复效果的跟踪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计划,以保证康复效果的最大化。
需要注意的是,脑瘫儿童康复评估应由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并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和康复计划制定。
脑瘫的康复评定内容
脑瘫的康复评定内容脑瘫的康复评定内容引言: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它是由早期大脑损伤引起的一种运动和姿势障碍。
康复评定对于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至关重要,它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功能状况、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以及监测康复进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脑瘫的康复评定内容,从不同角度分析评定的标准和方法。
一、评定内容的基本要素1. 临床评估:临床评估是康复评定的基础,通过医生的观察和患者的自述来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临床评估包括疾病诊断、功能状况评估、病程分析等内容,为后续康复评定提供重要参考。
2. 运动功能评估:脑瘫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包括运动测验、步态分析、平衡测试等。
这些评估内容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运动能力、运动模式和困难,并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3. 智力和认知评估:脑瘫患者的智力和认知发展常常受到影响。
康复评定中的智力和认知评估可以通过智力测验、学习和记忆能力测试等方法进行。
这些评估内容有助于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认知支持,并促进其综合发展。
4. 社交和情感评估:脑瘫患者的社交和情感发展也需要被重视。
康复评定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行为等方式评估患者的社交能力、情感状态和适应能力。
这些评估内容有助于了解患者在社交环境中的困扰和需求,并为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交训练提供指导。
二、康复评定的方法和工具1. 标准化评定工具:康复评定中常常使用标准化评定工具来收集客观数据和量化评估结果。
运动功能评估常采用的工具包括综合运动功能量表(GMFM)、爱德华兹运动障碍量表(EADL)等。
这些工具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有助于评估和比较患者在不同领域的功能状况。
2. 观察和记录:观察和记录是康复评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康复医生应通过观察患者的动作、姿势、肌张力等特征来了解其康复需求和进展。
记录患者的病史、治疗方案和康复活动等信息也很重要,有助于康复评定的综合分析和回顾。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评定
2、足阳明胃经: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 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 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 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 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 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 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重点穴位: 1、阳陵泉(足少阳胆经,筋会) 定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
一、痉挛性脑瘫具体经络及穴位
(一)、背部七部推拿
具体手法:背部手法有七步:一揉,二提,三分, 四点,五按,六拿揉,七揉臀点环跳。
头背手法俯卧位:点揉百会、四神聪,足运感与平 衡区,语言、枕后边缘叶,拿揉颈后两侧旁,三指并 拢叩督脉,身柱、至阳、命门穴,振奋督阳效勘夸。
重点经络: 1、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下出会阴,
康复评定。
2
2、脑瘫西医诊断标准: 脑瘫诊断的必备条件:①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持续存在;②
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③反射发育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 保护性伸展反射延迟出现,平衡反应/倾斜反应延迟出现, 锥体系损伤可出现病理反射、牵张反射亢进及踝阵挛等); ④肌张力及肌力异常。 脑瘫诊断应满足上述所有四项必备条件。脑瘫的异常运动模 式是持续存在的,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反射发育异常说明 脑损伤发生于发育中的脑,是脑瘫的特征。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 2、膻中(任脉) 定位:上腹部,横平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主治:胸闷,气短,咳嗽,胸痛,心悸,心烦;产妇 乳少,乳腺炎;噎膈,呕吐 3、神阙(任脉;禁刺,宜灸) 定位:在脐区,脐中央 主治:腹泻,久泻,脱肛,痢疾,水肿;虚脱,厥证, 角弓反张,风痫 4、阴陵泉(足太阴脾经) 定位: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凹陷 中。 主治:腹胀,黄疸,泄泻;阴茎痛,遗精,妇人阴痛, 带下,小便不利或失禁;水肿;膝痛 5、三阴交(足太阴脾经,足三阴交会穴;孕妇慎用) 定位:小腿内测,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后缘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小儿脑瘫康复训练前、后的重要工作- 康复评定知识一、为什么要对小儿脑瘫进行康复评定脑性瘫痪因其类型受损部位不同而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处于不同年龄阶段而表现各异。
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评估是了解患者目前存在问题的主要手段为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打下了科学基础。
也为治疗目标的拟订与修正提供了依据。
因此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以前必须对各项功能进行评估。
在诊断方面根据出生前出生过程中或出生后有CP 等危险因素的如缺氧早产窒息等存在出现了不正常的运动模式及姿势及时常伴有言语感知智力等障碍排除其它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一时性运动发育滞后即可作初步诊断。
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可探索病因并对判断预后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
二、评定前要了解脑瘫的分型吗是的。
从分型中可以明了其病变部位大体在哪里。
一痉挛型早常见全身肌张力明显增高原始反对持续存在全身“僵硬”主要病变在锥体束。
二手足徐动型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变化不定有不随意运动病理反射一般为阴性病变在基底核三共济失调型少见主要表现为平衡协调性差意向震撼主要病变在小脑。
四弛缓型以肌张力低下为主。
五混合型以上任何二型或二型以上的症状混合出现。
如果按肢体障碍情况可分为单瘫双瘫截瘫三肢瘫四肢瘫。
临床上以四肢瘫和双瘫为多见。
但这种“瘫” 并不是不能动而是动得不好是有障碍的“瘫痪” 。
三、怎样对功能障碍进行评定共进行六个方面的评定如体格发育障碍评定、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特殊感觉障碍的评定、言语障碍、智力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
由相关专业人员进行。
一). 体格发育障碍的评定通过对患儿体格发育的评定可以看出患儿比同年龄小儿发育差别的程度和发育滞后的时间明确是否有畸形挛缩等情况。
小儿体重估计出生前半年体重KG = 出生体重+月龄*0.7 出生后半年体重KG = 出生体重+6*0.7+(月龄- 6)*0.52 岁以上体重KG = 年龄*2+8 其个体差异不应超过平均数+/-1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脑性瘫痪的全面评定康复中心在对脑瘫患儿实施康复治疗措施之前,要进行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是康复医学中的一项重要手段。
由于康复的对象是脑瘫患儿及其功能障碍,康复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儿的功能,因此康复评定不是寻找疾病的原因和进行诊断,而是通过徒手或使用仪器的一系列测量评估来客观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转归等,为制定科学的康复治疗计划打下牢固的基础。
评定至少应在治疗前、中、后各进行1次,根据评定的结果制定、修改康复治疗计划并对康复治疗效果做出客观评价。
全面评定的内容一般包括:小儿体格发育状况、神经发育综合评定、神经肌肉基本情况评定(包括肌张力及痉挛程度、肌力及瘫痪程度、原始反射和自动反应评定、运动的协调性等)、肢体功能评定(包括姿势及平衡能力评定、步行能力及步态评定)、智力评定、适应性行为评定、言语功能评定、综合功能评定、感知觉评定、口腔运动功能评定、功能独立性评定等,以上内容都应由相关专科人员做出详细评定。
1 全面评定的内容1.1 运动功能评价方法小儿运动功能评价方法在80年代后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目前尚缺乏公认的评价标准。
运动发育落后是脑瘫运动障碍的主要表现之一,脑瘫治疗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患儿潜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恢复和促进随意运动功能的发展,故如何判断患儿能否独立完成其运动功能显得十分重要。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是用来评价脑瘫患儿在康复治疗中大运动功能状态改变的一种极有价值的评价法。
它较敏感,能说明康复治疗的效果,不仅适用于脑瘫患儿,也适用于其他瘫痪患儿在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评价,解决了以往对脑瘫患儿疗效判断上的争议,它在国外已较为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能定量测量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状况、随时间出现或由于干预而出现的运动功能改变,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适合在临床康复中应用(具体请见附表)。
1.2 重度脑瘫疼痛评定量表由于重度脑瘫患儿有运动功能损害,很多不能口头表达疼痛的程度,因此进行疼痛程度的评定非常困难,并且使用非词语性的评定量表非常必要。
另一方面约40%的患儿智商低于70,这也影响了疼痛评定。
有学者设计了一种脑瘫疼痛评定量表(the pain assessment instrument for cerebral palsy,PAICP,见表1)。
研究对象使用面部表情疼痛定级法(face pain scale,FPS,分数按疼痛程度从1到7分,一般能产生疼痛情况的平均评分≥3分,不产生疼痛的评分<3分)来对每项活动相关的疼痛程度进行分级评定。
它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适用于重度脑瘫的疼痛评定。
它能使患儿自己评定疼痛的程度,可提供脑瘫患儿能体验的疼痛情景。
表1 PAICP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疼痛不疼痛可能疼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被门夹住是2 异物入眼是3 从皮肤上揭去胶布是4 口腔注射是5 穿裤子是6 喝热茶是7 刷牙是8 吃面包是9 烫手是10 听诊器听诊是11 梳头是12 咬自己的舌头是13 从床上被搬起是14 穿运动衫是15 听音乐是16 躺在床上是17 下肢的物理治疗是18 碰踢脚趾是19 抽血是20 坐在轮椅上是21 被蜂叮咬是总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婴儿异常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该量表由15项运动功能检查项目构成:1 俯卧抬头,2 手拿盖头手帕,3 手指抓握,4 爬,5 坐,6 站与走,7 不对称颈肢反射,8 拥抱反射,9 下肢交叉伸展反射,10 踏步反射;11 躯干一侧抬高矫正反应,12 立位悬垂反应,13 俯卧位悬抱反应,14 仰卧位拉起反应,15 侧卧悬垂反应。
至少有一项运动里程碑异常同时有1项原始反射或姿势反应异常,作为脑瘫的判断标准。
该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对脑瘫患儿的区别能力达100%,为婴儿期筛查脑瘫提供了简便、可行的工具。
1.4 痉挛的评定1.4.1 主观的评定方法是通过观察和手法检查来判断痉挛程度的方法,不需要任何辅助仪器帮助,简便易行。
临床常用的有:〖JP2〗(1) 改良的Ashwotrh量表法(0~4级,见表2),根据患儿关节进行被动活动时所遇到的阻力大小定级;(2) Penn评分法(0~4级),通过记录痉挛发作的频率来判定痉挛轻重;(3) 踝阵挛法(0~4级),以引发的踝阵挛持续时间长短来判定痉挛轻重。
表2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级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级无张力增加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ROM之末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屈伸时,在ROM后50%的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ROM后50%的范围内始终呈现一定阻力Ⅱ级肌张力较明显增加,通过ROM的大部分时阻力均较明显增加,但受累部分的被移动仍比较容易Ⅲ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活动困难Ⅳ级僵直,受累部分不能屈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2 客观的评定方法应用仪器做客观评定,可以克服主观因素对评定的影响,使结果更为可靠,但是痉挛的表现形式多样,影响因素多,因此量化较为困难。
常用的有:(1) 肌电图检查,因与临床表现相关性较差,而很少使用。
(2) 摆动试验,根据痉挛对肢体摆动的影响情况而判定痉挛程度。
(3) 被动牵张,用仪器带动肢体做被动关节活动,记录活动过程中的阻力及关节活动角度来表达痉挛程度。
1.5 手功能评定手是人们工作、玩耍和自理的工具,对接触环境、感受外界刺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孩子不能进行有效的手的活动,因而接触外界感觉信息的机会明显减少,影响认知发育水平。
很多脑瘫患儿都有精细运动功能障碍,这些障碍又反过来影响他们的认知和总体运动功能康复。
目前国内评价手功能常采用的是神经肌肉测试法,如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测试,很难全面反映手的实际功能。
九孔柱测试能反映手的灵活性,是可靠、有效、简便、省时和价廉的适用于临床的评价手操作功能的一种方法。
主要器具为九孔柱板、小柱、容器、秒表。
从拿起第一根小柱到拔出最后一根小柱放回到容器为止,记录每次操作的时间。
先测利手,再测非利手,分别计时。
1.6 脑瘫患儿智能精神行为评定包括:(1) 儿童神经心理量表测量,国际上被人们广泛应用的成套儿童神经心理量表有两种:哈斯坦-瑞德儿童量表(HRCNB)和鲁尼利亚-尼布拉丝卡儿童神经心理量表;(2) 评定认知功能障碍的方法,主要有:认知评定成套检测(SPMSQ)认知偏差问卷(CBQ);石坚等认为贝利量表可以作为高危脑瘫婴儿的常规评估手段和制定康复治疗方案的依据;(3) 儿童适应行为量表(children adaptive behaviour scale,CABS),能有效地评价患儿的功能水平;(4) 适应商数(adaptive development quotient,ADQ)采用量化形式,排除年龄因素的影响,有利于更客观地进行横向对比和康复前后纵向比较,在国内已有常模。
脑瘫患儿智能评定存在的问题:(1) 后天环境因素。
如患儿不能协调适应周围环境而造成对脑瘫患儿智能的错误评定,患儿的智力在所处的环境中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而对其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其原因是因为评定者未看到患儿智能构造的不均衡性;(2) 患儿有言语障碍即认为智力有问题,如手足徐动型患儿有运动性构音障碍,却错认为有智力低下或因着重患儿肢体障碍而忽略患儿所潜在的智力水平等;(3) 智力测试方法的局限性。
对有言语障碍的病例容易对其智力评价过低,言语无障碍的病例又易对其智力评价过高。
有的方法操作课题比重大,肢体障碍重的患儿其智力水平不能充分表现出来而使智力评价偏低等。
因此智力测试的结果很易受目前检测方法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的影响,但是即使存在各方面的许多问题,对脑瘫患儿的智力仍有评价的必要。
(4) 智能包括许多方面,其发育也不是均衡的。
如言语会话,有的人能力较低,但不一定是智力问题。
在脑瘫患儿中动作性智商普遍低于言语性智商。
故对脑瘫患儿用目前的智测方法不能作出正确判断,只是作为诊断的参考。
(5) 智能发育过程中的再障碍。
脑损伤造成的智能障碍是患儿的一次性障碍,但患儿在发育成长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周围人的态度及错误评价、对患儿的过于保护或者歧视等会造成患儿的进一步心理发育障碍,这更增加了康复的难度。
1.7 脑瘫患儿平衡功能定量评定平衡是多种感觉运动及生物力学等成分相互作用的一种运动控制的过程。
平衡的维持是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功能完整的体现。
人在站立时身体所在位置与地球引力及周围环境的关系通过视觉、前庭觉以及本体感觉的传入而感知,经过踝、膝、髋关节以及躯干运动的协调参与,使身体的重心垂直地维持在双足支撑面上,从而达到身体平衡与稳定。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随中枢神经系统逐渐发育成熟以及通过不断学习和千百次重复习得的神经肌肉活动顺序,运动的控制与协调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完善。
平衡功能评定主要方法有:(1) 传统的观察法,如Romberg检查法;(2) 量表评定法,如Berg平衡量表、Tinnetti量表及“站立-走”计时测试等;(3) 定量姿势图即平衡测试仪评定。
有学者用定量姿势图发现脑瘫患儿平衡功能的异常主要是由于肌肉收缩不协调和感觉功能缺陷或两种障碍并存。
痉挛型偏瘫患儿平衡发生障碍主要是由于各组肌肉收缩不协调所致,即某些肌肉兴奋而另一些肌肉却不能受到抑制,因而不能顺序地产生各种姿势的调节与控制;共济失调与手足徐动型患儿则因不能对多种感觉传入信号进行整合而出现姿势控制异常。
1.8 步态分析在步态分析出现之前,康复医师只能目测脑瘫患儿的步态,往往凭经验来决定康复方案。
脑瘫患儿的步态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步态信息,对脑瘫康复的功能评价、疗效判断和康复方案的确定都极有帮助。
综合分析步态周期、关节角度变化的数据,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骨盆的功能,对患儿的步行姿势得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指导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