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井地质综合评价
单井效益评价
![单井效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4d4a6a06a98271fe910ef9aa.png)
数理统计方法
对油田单井产量以及总产量进行预测和分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油田单井效益的评价 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坚实的信息基础。
(1)选取统计指标,搜集基础性资料。选择单井的含水率以及产出投入比两个指标进行 分析;
(2)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油田企业中的油井作为研究的样本,并收集其产液量、 产油量、产水量、含水率、成本、费用等原始资料以及收益的基本情况;
期间费 勘探费
用
用
上交税费
总成本费用
分类的作用
(1)单井效益从以往效益一类单井为主向效益二类、三类单井转变, 提质增效成为当务之急;
(2)找出边际无效单井存在的原因,对影响单井效益的各因素进行 深入分析;
(3)对低效、无效单井进行治理。
内容提要
一、单井效益评价概述 二、 油气田单井效益评价分类 三、单井效益评价原则和方法 四、单井效益评价技术 五、单井效益评价管理系统
无效益井是指油气井在评价期内的油气及伴生产品的税后收入等于 或小于该井的最低运行费用。
效益分类与成本费用类型关系
无效井(S税后<Cmin)
最低运行费用;Cmin)
Ⅲ类井(C生>S税后>C操)
操作成本C操
折旧折耗
Ⅱ类井(C全>S税后>C生) Ⅰ类井(S税后>C全)
生产成本C生 完全成本C全
采油矿资产岗提供录入,厂资 产科审核 采油矿生产组提供,厂技术监 督科审核。
采集(维 护)周期 及方式 信息变动 时。 由采油矿 效益分析 员采集维 护。录入 方式采用 直接录入 或数据库 (表)导 入。
备注
销售油品
油田销售公司提供
评价单元
油田地质院提供,油田效益评
提高油田企业经济效益的新理念——单井效益评价
![提高油田企业经济效益的新理念——单井效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4471f7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46.png)
提高油田企业经济效益的新理念——单井效益评价单井效益评价是油田企业把管理目标细化到油田生产的撮小单元——单井从蕈井生产的各个环节人手.分解构成单井生产成本的各项因素对影响单井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找出降低成本对策由点及面地提高油田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目的是让企业管理者清楚地掌握油田生产中每口油气井的威本运行状况.明确不同效益区问的单井分布为泊气兰产投资决策.控制成本以及关井提供量化依据.一单井效益评价的方法单井效益评价是地展开发.财务资产等基础数据为基础将油井生产中发生的材料费燃料赘动力费直接人员费用等各项费层进行分类统计单井消耗的般材料费等能够落到单井的直接计^单并不能直接计^堇井的费用如厂矿管理费等按采油公司作业区采油站=级以一定的标准分摊到单#形成单井投A和产出数磊库.进而计算油井的操作成本考虑折旧折耗得出油井的生产成本立仁再考虑油井应分摊的期间费用及地质勘探费用可计算出油井的营运成本通过计算单并年产油气压伴生产品的税后收人并与投八成本相比较便可确定出单井的效益状况.=.油气井效蘸分类油气井效益分为五类:效益一类井效益=类井效益三类井边际效益井和负效益井效益一类井:当)由气并评价期内的油气厦伴生产品的税后收八太于该荇的生产成本和应分摊的期间费用及地质勘探费用之和时为效益一娄井.效益=类井:当油气井评价期内的油气厘伴生气的税后岐A等于或小于该井在评价期内的生产戒本和费用且大干生产成本时为效益=类井.效益三娄井.当浊气井评价期内的浊气厦伴生气的税后收^等于或小于该井在评价期内的生产成本且太于操作成本时为效益类井.边际效益井:当油气井评价期内奇匀油气及伴生气的税后收人等于或小于该井在评价期内的操作成本且大于该井的最低运行费用时为边际效益井.其中:油气井最低运行费用指维持油气井正常生产所必需发生的圭晕作赛甲的十项费用即材料费,燃料费动力费,直接人员赞用井下作业费c仅指维护性作业)油气处理费天然气净化费驱油物注^费运捕费{仅指拉汩}和稠油热采费. 负效益开.当油气井在评价期内的油气及伴生气台勺税后收^等于或小于该井的最低运行费用时.为负效益井.三单井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技术指标产液量产油量.产气量综台含水油汽比吞吐闻制可采储量经济指标操作成本生产成本营运成本吨油气操作成本投资利润吨油气最低运行费.四单井效益评价的特点l-.__【}!¨【-【jI11自¨数据库包括的参数主要分为公用参数基础数据开发数据成本数据措施数据等五大类共计50余项.'fll¨q_¨|lr1q.l¨-I:能昭直接落实到单井的费用直接落实到单井不能落实到单井的共性费用按最相关因素进行分摊.可操作性强分摊方式主要有与开井有关按生产时间分摊接区块受效井产液量分摊,按单井液油气产量分摊按注汽量分摊和按抽油功率及负载率分摊等多种.统计原则为稀油生产井气并高凝油常规稠油及汽驱井按阶段进行统计. 稠泊吞吐井按周期进行统计使稠油井每个生产周搬内的产出和投人相对应:进攻性拮施按措施有效期进行统计分折. {千|j:葛fjl=曼置岳芽单井效益评价将油田开发爱经营管理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其指标体系包含开发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两类即反映苴井开发效果又反映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单井效益评价遥过深八分析油井维持蔺单生产所必须发生的最基本费用提出了最低运行费用的概念为油田进免负效生产及时关井提供量化标准.簟一娄托皇寰以操作成本和最低运行费为界限.将油气井的散益粪别分为效益井边际效益井和无效井.为进一步考虑效益井对油田企业的贡献程度.又按营运成本生产成本和操作成本为界限将效益井分为三类.分类区间清晰.睛确.五,单井效益评价的主要用途单并效益评价是油藏经营管理的基础将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运用融人油田开发生产的各个环节.指导生产经营各项资金投八的科学决策提高油田经济效益才是最终的目所在.其主要用途归纳为:1增强经营指标分配的科学合理性.在地质对单荠配产配I作量的基础上根据单井的效益状况配成本克服了以往仅依据产量平均N-配成本带来的弊端.2应用单井效益分析掌握区块不同效益区间的单井分布进而明确区块的整体效益状况为确定下年度综合治理区块厦治理工作量提供依据并通过优化治理方案和对治理效益的预测及评价提高区块治理的开发效果和效益水平.3应用于现场不同效益状况的单井的生产管理特别加大对边际效益井和无效井的监控通过对影响单井效益的地质因素和操作成本构成因素的分析制定合理的增效管理办法.4应用于措施后效益评价分析和措施投人决策由单井措旋投A操作成本油价等参数计算出措施后效益水平,根据措施投A计算措施增油最低界限值从而确定措施投人可行性.并应用于措旋投八方向的总体决策优化措施结构提高措施授人的整体效益水平.5根据不同区块开发特点绘制不同油品的单井效益评价圈版和措施效益预测图版实现单井效益和接旋效益预测的快速查询简化分析过程提高评价效率.6通过分析油田操作成本构成因素.明确不同油品的成本构成因泰所占的比例授出成本控制和方向和刚氏成本的对策.] 2(105年第2期I11。
测井综合解释与评价技术
![测井综合解释与评价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079b40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2.png)
井身质量
利用测井曲线分析井径变 化、井斜角度和方位角等 信息,评估井身质量是否 符合设计要求。
地层压力检测
通过分析地层压力系数与 地层孔隙度等参数,预测 钻遇地层可能存在的压力 异常。
采油工程评价
产能评估
根据测井数据计算油井的 产能,预测油井的产油量、 产液量等参数。
储层改造效果
分析储层改造前后测井数 据的差异,评估增产措施 的效果。
综合解释法的优点是精度高、可靠性好,适用于各种复杂程度的地层。然而,综合解释 法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资源,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04
油藏工程评价
油藏压力评价
总结词
通过测井资料,分析油藏的压力状态,为后续的油藏开发提供依据。
详细描述
利用测井资料,如压力恢复曲线、压力导数曲线等,分析油藏的压力分布、压 力系数、地层压力等参数,评估油藏的压力状态,判断油藏的驱动类型和开发 方式。
直接解释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适用于地层特征较为明显 的地区。然而,对于复杂地层或岩性变化较大的地区,直 接解释法的精度和可靠性可能较低。
间接解释法
间接解释法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测井数据与地层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反演出地层参数的方 法。
这种方法通常基于大量的已知地层参数和测井数据,通过统计回归分析或物理模型建立反演公式,对地 层进行定量解释。
油层连通性
通过分析测井曲线形态, 判断油层之间的连通情况, 为制定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评价
剩余油饱和度
利用核磁共振、介电常数等测井技术,测定剩余油饱和度,了解 剩余油的分布情况。
微观剩余油分布
通过岩心分析、微观成像测井等技术手段,观察微观尺度上剩余油 的分布特征。
单井与多井综合解释
![单井与多井综合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eaf2b6a561252d380eb6e42.png)
单井与多井综合解释第一节单井资料综合解释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和评价井剖面的油气储集层,主要工作是判断地层的岩性,划分油气水层,计算油气层的地质参数和油气储量等。
1、单井资料综合解释的一般流程及各流程的内容按照测井资料单井综合解释的流程,其步骤一般可以分为:测井系列的选择,测井数据的采集,测井资料的预处理,地层岩性的判断,储层的测井划分,储层地质参数的计算机处理,储层含油气水性质分析,绘制成果图,射孔试油分析等过程。
⑴测井系列的选择所谓测井系列是指对一口井测井时采用的各种不同测井方法。
由于各种测井方法反映的地质物理特性不一致,需要选择不同的测井方法组合测井,获取反映地层各种物理特性的测井资料,以便对井剖面的地质特点作出精确的评价。
按照井剖面的地质特点,一般分为砂泥岩剖面和碳酸盐剖面,目前国内在两种井剖面采用的测井系列可以概括为:电阻率测井:深、浅双侧向,深、中感应,微侧向、微球聚集、微电极等。
孔隙度测井:补偿声波、补偿密度或岩性密度、补偿中子等。
岩性测井:自然伽马、自然电位、自然伽马能谱、中子伽马等。
另外,还有井径、井温、流体电阻率、介电测井、中子寿命、碳氧比测井、激发激化测井、地层倾角等。
选择一口井测井系列,主要依据井的区域地质情况,井所钻探的地层是否存在邻井、井所钻探的油藏是否处于生产开发期等因素决定。
除了上述测井系列外,目前国内外各油田还在各种复杂油气层采用成象测井等高新测井技术。
⑵测井数据的采集测井数据有模拟量和数字量两种,模拟量用连续的电压变化曲线来表示被测物理量随钻井深度变化的情况,数字量用一系列离散的数字量来表示被测物理量随钻井深度变化的情况,每个数字量代表按等间距或等时距采样一个点的物理量大小。
在早期测井中,测井数据仅用模拟量记录,这种方式记录的测井数据量较小。
随着测井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测井中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为了便于传输和处理,测井数据采用数字量记录。
测井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四部分,一是地面仪,负责数据的采集、控制、记录和处理,二是下井仪器,负责测量不同地层的物理特性,三是测井绞车,用于装载地面仪器和电缆,四是附属设备,包括井口装置、深度系统、测井数据遥传通讯等。
综合判断油气水层的一般方法
![综合判断油气水层的一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c2da0b76c66137ee061930.png)
第五节综合判断油气水层的一般方法综合判断油气、水层就是要对储集层所产流体性质及其生产能力作出解释结论,是单井地层评价的综合结果,对油田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物理资料的间接性决定了其应用的多解性,因此在综合解释油气水层时,还需要参考各种地质资料、钻井过程中的第一性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最终得到正确的解释结论。
它是一个综合分析、综合思考的过程。
计算机的应用还不能取代人们的思维,由计算机得到的各种参数和结果可以是人们综合分析的输入信息、中间结果和结果表述。
下面从定性判断油气层的角度介绍综合判断油气水层的一般方法。
§1.5.1 收集反映储集层地质特点的有关背景资料了解油田构造特点和油气藏类型,根据地下地质体的特点大概可分为构造圈闭油气藏、地层圈闭油气藏和岩性圈闭油气藏三大类。
油气藏的类型决定着成藏规模和油气水的分布规律,因此在测井解释时应对油田的构造特点和油气藏类型有足够的认识。
了解油田各个时代地层在纵横向上的分布规律,帮助划分岩性和解释井段。
了解油田各主要含油层系的四性关系在纵横向上的分布规律。
收集直接反映地质情况的第一性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钻井过程中的油气显示,主要是泥浆性能的变化和槽面显示。
泥浆性能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比重、粘度和含盐量的变化。
钻开油气层后,油气进入井内,引起泥浆比重降低、粘度升高;钻开盐层后,引起泥浆含盐量的增加。
遇到油气层后,泥浆槽面显示包括油气出现的深度、油花气泡的直径、油花气泡占槽面的百分比、槽面上涨情况等,油气上窜速度、泥浆漏失量、钻井放空等现象也对识别油气层有重要参考意义。
2)钻井取心,是开展各项研究的基础。
取心现场描述主要包括地层岩性、颜色和含有级别(饱含油、含油、微含油、油斑油迹),实验室分析包括物性分析、薄片分析、粒度分析、岩电测量等大量的常规分析化验资料和专项分析化验资料。
它们是测井解释的基础。
3)井壁取心,是用电缆把取心器下到预定深度,直接从井壁取出直径约1厘米的岩心分析其岩性和含油性的方法。
钻井工程质量(单井 )等级评定规范-1概要
![钻井工程质量(单井 )等级评定规范-1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8ef88ce48bd63186bcebbc5a.png)
企业制度—执行类制度名称西南油气分公司钻井工程质量(单井)等级评定规范制度编号/ 制度文号西南油气[2013]174号制度版本/ 主办部门技术监督处所属业务类别石油工程业务/钻完井/钻井工程施工会签部门钻井工程处、勘探处、开发处、采油气工程处、生产运行处制度监督检查者钻井工程处、技术监督处审核部门企业管理处、法律事务处解释权归属钻井工程处签发日期2013年7月5日废止说明《西南油气分公司钻井工程质量(单井)等级评定办法》(西南油气〔2011〕103号)生效日期2013年7月5日制定目的规范西南油气分公司钻井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钻井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益。
制定依据集团公司有关要求和油气勘探开发工作需要适用范围西南油气分公司约束对象钻井工程质量涉及的相关制度/业务类别/所属层级/1 基本要求1.1 钻井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专业较多,为了加强钻井过程中质量控制,确保钻井施工的顺利完成,各施工单位要认真按照西南油气分公司钻井工程质量(单井)等级评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和钻井相关标准、规定,严格施工管理。
1.2 钻井工程质量是一个从设计、选择施工队伍和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工程竣工验收为止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各施工单位要制定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活动的目标和计划,成立各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小组,针对从设计到完井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质量影响的主要因素,制定措施,使质量控制贯穿于生产全过程。
1.3 各施工单位要结合区块实际,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设计,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确保施工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以提高工程质量。
方案需报钻井工程处、工程监督中心及采油(气)厂审查,确认后方可开钻。
2 管理范围与职责2.1 分公司钻井工程处、勘探处、开发处、元坝气田开发建设项目部(以下简称元坝项目部)、川西油气增储上产会战指挥部(以下简称川西指挥部)、工程监督中心和采气(油)厂对分公司所属井的钻井工程作业进行技术管理和现场监督。
东滩煤矿地质类型综合评定
![东滩煤矿地质类型综合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b5638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d.png)
东滩煤矿地质类型综合评定【摘要】本文对东滩煤矿地质类型进行了综合评定。
在探讨了评定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先进行了煤矿地质条件分析,分析了地质特征和矿井采空区情况。
随后对煤层的赋存特征进行了评价,进一步确定了煤矿地质类型。
最后进行了地质风险评估,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在总结了对东滩煤矿地质类型的综合评定结果,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东滩煤矿的开发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确保矿山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东滩煤矿、地质类型、综合评定、背景、研究意义、地质条件、矿井采空区、煤层赋存特征、地质风险评估、结论、建议、展望。
1. 引言1.1 东滩煤矿地质类型综合评定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作为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其开采和利用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随着煤矿开采的不断加大和加快,对煤炭地质类型的研究和评定也日益受到重视。
东滩煤矿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煤矿资源区,其地质类型的综合评定对于科学开展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有效保障矿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东滩煤矿地质类型综合评定背景的关键在于对煤炭资源的理性配置和保护,通过对煤炭地质条件的全面分析和煤矿地质类型的确定,可以为煤炭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地质类型的综合评定也可以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东滩煤矿地质类型的综合评定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可以为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以为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东滩煤矿地质类型综合评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煤矿地质条件分析、矿井采空区分析、煤层赋存特征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全面了解东滩煤矿的地质特征,为煤矿的生产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确定煤矿地质类型和进行地质风险评估,可以有效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长岭气田试采综合评价
![长岭气田试采综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27a3c829ccbff121dd368317.png)
长岭气田试采综合评价
任 丽 辉
吉林油田松 原采 气厂 吉林 松原 1 3 8 0 0 0
摘要 :长岭 气田试采 已有一年 ,本 文主要是对长岭气 田地质 、采 气工艺及地 面集输三个部分进行综合评价。气田地质侧 重于单 井产 能综合评价 、天 然 气及地 层水组分 变化规律 ,利用产能试 井结合 气井动态分析 ,对单井进行科 学配产 ,有效指导 了气田开 发。采气工艺主要是针对气井试 采期间出 现 的气井井 口及 管线腐蚀 、气井 出液、气井冻堵 的现象 ,进行深层含 C 0 2气井防腐、防冻堵 、排水采气技术研 究。通过优选 防腐材质 、加注缓蚀剂 有 效进行 防腐 ;从水合物的形成机理进行研 究,运用降压抑制法和 化学抑制 剂法有效解 除气井冻堵 问题。地 面集 输主要包括单 井站集 气流程 、净化 站脱 水装 置及站 内公用工程等适应性评价 ,并指 出了不足及 需要改进 的地 方。 关键词 :试采评价 产 能试 井 集输 缓蚀剂
1 、地质评价
1 . 1 气 田概 况 长岭气 田位 于松辽盆地 南部长岭 断陷,
口直井 中年压 降大于 1 MP a ,其中,直井下降 速度最 快,为 2 . 8 MP a ,l口水平井年压降速
度大于 1 MP a 。
F 认识 :
是典 型 的具 有底 水 的裂 缝 发育 的 火 山岩 气 藏 ,是含 C O2的酸性气藏,主要开发两套层 系,一是营城组 ,二是登娄库组 。2 0 0 5年 9 月2 5日,发现长岭气 田。2 0 0 8年~ 2 0 0 9年 , 气 田进入全 面试 采评价 阶段 ,主要 以营城 组 为主。截止 目前累计投产气井 1 3口, 日产气 3 0 0 ×1 0 4 m3 ,累计产气 8 . 0 ×1 0 8 m3 。 1 . 2 单井产 能评价 利用合理利 用地层 能量 法、合理 生产 压 差法无阻流量 比值法 、无阻流量 比值法 、协 调点法 、采 气速度法这 五种方法分 别来确定 单井合理产气量 , 直井合理产气量为 5 . 3 ~ 2 7 . 9 ×1 0 4 m3 / d ,水平 井合 理 产气 量为 2 8 ~ 4 1 × 1 0 4 m3 / d ,最终结合 实际生产情况综合确定长 岭气 田单 井合理产气量 ,长岭气 田营城组合 理产气量为 2 7 0 . 1 ×l 0 4 m3 / d 。 1 . 3 流 体 规 律 认 识 C 02整体表现 为北高南低 的变化规律 , 且各个火 山岩体互不联通独立 成藏。 最北边 x 平 7井 ,C O2含量为 3 0 . 9 %,最南边 x 平 6 井 ,其含量为 6 . 7 %。目前营城组 l 1口生产井 中 ,c O2平 均 含 量 为 2 2 . 9 %。 0 9年以前投产井 ,C O2含量 都在升高 , 平均上升 1 . 6个百分 点,年上升率为 1 8 个 百 分 点。 是否继续上升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 2 0 1 0 年投产 4 口新井 ,由于投产时间短, 目前正 在观察 。 主体区块具有 统一气水 界面。营城组 单 井产水量 小, 平均 日产 2 . 1 m 3 。 样品总矿 化度 5 0 0 — 3 0 0 0 mg / L,为凝 析水 。登 娄库 单井产 水 量 大 ,平均 日产 3 . 5 m3 ,样 品总矿 化 度 在 5 0 0 0 — 1 9 0 0 O mg / L之 间 ,为 地 层 水 。 1 . 4 井控动储量评价 采用试井 与现代 气藏工 程分析相结合 的 方法和手段 ,通过对试采 井压力、产量等 动 态资料分析评 价 ,落实 单井 控制有效储层 的 平面展布 规模 ,计算单 井控制动态 储量,用 来修正完 善单井储层动 态概念模型 ,可 以对 直井 、水 平井长期开采 动态趋势变 化进 行预 测 ,指导气 田开发调整 方案的编制 通过试采 与流压监 测数据对 比分析,可 以得到 :单井控制储量 、无阻流量 水平井要 高于直井 ,例如 x平 1 单井动态控制储量 4 0 ×l 0 8 m 3 ,直井 ( X1 0 3 )最大 的单井 动态控 制储量 1 8 . 2×1 0 8 m 3。 1 . 5单井压力评价 2 0 0 9年 以前投产井 7口,平 均年压 降速 度 1 . 3 MP a 。其 中 4 口直 井 年压 降速度 为 1 . 4 MP a ,3口水平井年压降速度 为 1 . 2 MP a ;3
单井考核方案
![单井考核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16fd2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2.png)
单井考核方案1. 引言单井考核是指对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单个油井进行评估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单井考核,可以了解油井的生产情况、潜力和效益,为制定后续的开发和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本文档旨在介绍单井考核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考核结果的解读等方面的内容。
2. 目的单井考核的目的是对油井的生产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价,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评估油井的生产能力和潜力;•评估油井的效益和经济性;•分析油井的开发效果,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
3. 考核内容单井考核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3.1 生产数据分析生产数据分析是单井考核的基础,通过分析油井的生产数据,了解油井的产能情况、产量稳定性和产能衰减等情况。
具体分析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油井的累计产量和年产量情况;•油井的产量变化趋势;•油井的产能衰减情况。
3.2 经济分析经济分析是评估油井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油井的投资、生产成本和收益等情况,判断油井的经济性。
具体分析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油井的开发投资情况;•油井的生产成本情况;•油井的经济效益情况。
3.3 地质地球物理分析地质地球物理分析是评估油井潜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油井周围的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和地球物理特征等情况,判断油井的潜力。
具体分析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油井所在区域的地质构造情况;•油井周围的地层结构情况;•油井周围的地球物理特征情况。
4. 考核方法单井考核的方法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价等环节。
具体步骤如下:4.1 数据收集首先,收集油井的生产数据、投资数据、生产成本数据以及地质地球物理数据等相关数据。
4.2 数据分析然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计算,包括油井的产量统计、产能衰减分析、经济效益计算以及地质地球物理分析等。
4.3 综合评价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油井的生产能力、经济效益和潜力进行综合评价,给出考核结论和建议。
5. 考核结果解读单井考核的结果应该能够直观地反映油井的生产情况、潜力和经济效益等信息。
煤矿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煤矿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b8e5ee20508763231121260.png)
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二〇一八年一月项目名称: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编制单位: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项目负责:苏臣技术负责:叶吉庆报告主编:张礼军参编人员:王照程侯磊杜佳雄提交时间: 2018年1月目录一、矿井概况 ................................................... - 3 -(一)、井田地质概况 ............................................. - 3 -(二)、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 - 4 -二、采掘工作面概况 ............................................. - 5 -三、采掘工作面其它地质情况 ..................................... - 5 - (一)、瓦斯 ................................................... - 5 - (二)、煤尘 ................................................... - 6 - (三)、煤的自燃 ............................................... - 6 - (四)、地温、地压 ............................................. - 6 - (五)、涌水量 ................................................. - 6 - 四、采掘工作面的地质预报基本情况 ............................... - 6 - (一)、采掘工作面地理情况 ..................................... - 6 - (二)、采掘工作面位置 ......................................... - 7 - (三)、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 ..................................... - 7 - (四)、采掘工作面煤层顶板的厚度、岩性和发育情况 ............... - 7 -五、推测采掘工作面烧变岩、碎屑岩裂隙水对正常采掘的影响 ......... - 8 -六、本次地质预报对采掘工作面的建议及注意事项 ................... - 8 -七、采掘工作面水患威胁程度 ..................................... - 8 -麻黄梁煤矿2018年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一、矿井概况麻黄梁煤矿隶属于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为地方煤炭企业。
潍坊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潍坊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5084ee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9.png)
潍坊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位才波【摘要】该文在充分收集以往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潍坊城市地质调查项目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了工程建设适宜性、区域地壳稳定性、地下水质量、地下水富水性等单地质环境要素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潍坊市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潍坊市城市地质环境质量分为好区、较好区、较差区和差区等4个等级,好区面积350.39 km2,主要分布于城区北部一带;较好区面积562.68 km2,主要分布于质量好区外围;较差区面积1 004.70km2,主要分布于央子街办外围及峡山水库一带;差区面积687.23 km2,主要分布于北部沿海区域及萧家营、老坊子区一带.【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8(034)009【总页数】9页(P67-75)【关键词】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地壳稳定性【作者】位才波【作者单位】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潍坊 261021;山东省地矿局海岸带地质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山东潍坊261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3地质环境质量是地球演化的产物,人类和其他生物依赖地质环境而生存发展,人类所有的经济—工程活动都是以地质环境为背景而展开的[1]。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评价城市的地质环境质量状况,为合理地利用地质环境优势,控制地质环境劣势,治理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而为城市建设规划方案提供依据[1]。
潍坊市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的重要交会处,是半岛城市群地理中心,近年来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不断增多,潍坊城市地质环境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化,因此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对潍坊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范围以潍坊市城区为主,涉及14个1∶5万图幅,总面积2605km2。
1.1 气象水文研究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干燥,具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特征,北部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距海洋较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具有海洋与内陆气候的特点;南部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勘探课程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勘探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615471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b.png)
二、圈闭评价与井位部署
3.课程设计思路和成果
根据圈闭排队结果, 选一圈闭部署1口预探井, 简要说
设明部计署思的路依据:
圈闭综合评价排队选出最优圈闭 预探井部署原则 预计含油气的关键部位,如高点 ;
第一口井占高点, 部署在可能出油的 关键部位;
第二口井, 在一号井获得成果后, 部 署在能够控制圈闭的关键部位, 确定 是否整体含油;
一、盆地构造单元划分与含油气远景评价
3.课程设计思路和成果 设计成果: 二级构造单元: 单元8—梁寨洼槽: FII-8, FII-6, FI-5, FI-7, FIII-7, FII-7及工区边界限定。 单元13—延津洼槽: FI-5, FII-7, FIII-7, FI-7限定。 单元11—白沙断裂构造带: FII-12, FIII-3, FII-4, FII-5, FI-1限定。 单元12—太平镇断裂构造带: FII-9, FI- 8, FIII-9, FII-8, FIII-10, F111-3限定。 单元14—鲁岗断裂构造带: FI-6, FI-3 限定。
3. 课程设计思路和成果 4. 为对圈闭进行地质评价,需确定圈闭的相关参数。请根据所给条件,读取不同圈闭的
相关参数填写到表4-1,其同圈闭配套条件的参数相同并已给出。之后,根据下式计算 不同圈闭的含油气概率,参数标准见表4-2。
5. 设计思路: 6. 依次次为每一个圈闭依据给分标准进行打分(geomap图件) 7. 作业一的圈闭图件 8. 3.
一、盆地构造单元划分与含油气远景评价
3. 课程设计思路和成果 4. 根据构造单元划分结果,结合整个渤海湾盆地的含油气层系分布特点,以及该区的钻
探情况,预测有利的油气远带
5. 设计思路: 6. 渤海湾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7. 渤海湾盆地地层发育特征 8. 研究区的油气远景区带
单井地热资源评价技术规程 4243-2020
![单井地热资源评价技术规程 4243-2020](https://img.taocdn.com/s3/m/15ea656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e.png)
单井地热资源评价技术规程 4243-2020
单井地热资源评价技术规程(DB37T 4243-2020)是山东省地方标准,适用于水热型单井地热资源评价工作。
该规程规定了单井地热资源评价的总则、资料收集、产能测试、样品采集与测试、动态监测、热储层水文地质参数确定、单井地热资源估算、地热流体质量评价等环节的方法和要求。
该规程的实施有助于规范单井地热资源评价工作,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如需获取更多关于该规程的信息,建议查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相关文件或咨询专业人士。
石油钻井地质名词解释
![石油钻井地质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79b688483d049649b66588e.png)
石油钻井地质名词解释1. 钻头破碎岩层单位厚度所需要的时间叫――钻时。
2. 岩屑从井底上返至井口所需要的时间叫――迟到时间。
3. 地下岩石被钻头破碎后随钻井液被带到地面的岩石碎块叫――岩屑。
4. 在岩屑录井中检查岩屑的荧光颜色,确定其含量,产状,含油级别,估算荧光,岩屑的百分含量,并填写荧光记录称――荧光录井。
5. 在钻井过程中,地质人员按照一定的取样间距和上返时间,连续收集与观察岩屑,并恢复地下地质剖面的过程称――岩屑录井。
6. 在钻进一定深度或时间,测量一次钻井液性能,并记录下来,绘成曲线,观察其变化,推断钻遇地层的含油气水情况和特殊岩层的过程叫――钻井液录井。
7. 随钻记录钻时的过程就是――钻时录井。
7. 井控是油气井地层压力控制的简称。
8. 依靠适当的钻井液密度来控制地层孔隙压力,使地层流体不能浸入井内的一种控制方法叫――初级井控。
9. 一级井控失败以后,地层流体浸入井内,出现溢流、井喷,依靠地面设备和适当的井控技术使井恢复到初级井控状态的控制方法叫――二级井控。
10. 二级井控失败以后,地面设备已不能控制井口,地层流体无控制的涌入井内,喷出地面时,重新恢复对井口的控制抢险。
11. 在钻井过程中,油气浸入井筒后,在循环过程中上返,钻井液池面上有气泡、油花等现象叫――油气浸。
12. (1)钻井进行钻探作业时,地层压力高于井内泥浆的压力,地层内的汽、液体无法控制地喷出地表就叫――井喷。
13. (2)井喷是石油或石油气开采中非常忌讳的意外事故,钻井时要把泥浆注入井管来平衡地下地层对油气的压力。
但是当勘测时对地下压力测试不准或注入的泥浆密度太低或出现地层压力突然变大等情况时,井管中的油或气喷出地面或流入井内的其他地层就发生了井喷,井喷往往伴随着有毒气体的着火,造成对环境和人较大的危害。
井喷发生后对其控制的方法叫压井,压井主要有司钻压井法和工程师压井法,司钻压井法是先把井里的气或油排出来,再用重泥浆替换原来太轻的泥浆,这种方法需要时间较长,在加重设备不足的时候时常使用。
QSH 0186.3-2008 地震勘探资料质量控制规范 第3部分:资料解释
![QSH 0186.3-2008 地震勘探资料质量控制规范 第3部分:资料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47c6a63ddccda38376baf67.png)
ICS 73.020E 11Q/SH地震勘探资料质量控制规范第3部分:资料解释Specifications for quality control of seismic dataPart 3:Data interpretation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发布Q/SH 0186.3—2008目 次前言 (Ⅲ)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定义 (1)4 地震资料解释质量控制流程 (2)5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分级 (2)6 基础工作 (4)7 地震构造解释 (5)8 地震层序解释 (7)9 地震岩性解释(非构造圈闭解释) (8)10 地震储层预测 (9)11 综合解释 (10)12 成果报告与资料归档 (10)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震资料解释质量检查表 (11)IQ/SH 0186.3—2008 IIQ/SH 0186.3—2008前 言Q/SH 0186《地震勘探资料质量控制规范》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采集施工;—— 第2部分:数据处理;—— 第3部分:资料解释。
本部分为Q/SH 0186的第3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油田企业经营管理部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查忠圻、闫昭岷、李维然、宋传春、董宁、贾友珠、周小鹰。
IIIQ/SH 0186.3—2008地震勘探资料质量控制规范第3部分:资料解释1 范围Q/SH 0186的本部分规定了地震勘探资料解释质量控制的主要过程和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地震勘探资料解释质量控制和检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Q/SH 018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井地质综合评价一、地质资料评价1、地震资料1)用地震测井、声波时差测井资料与地震所采用的时深转换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验证地层层速度。
2)检验地震剖面解释方案、断点平面组合、构造形态及范围的符合程度。
3)用各主要反射层构造图与钻井地质资料进行对比,以检验目的层地震反射波组对应地层层位的符合程度。
4)用地震特殊处理剖面特性与地质录井、测井、测试资料对比,分析其符合程度。
5)利用钻井地质资料对地层地层学研究成果进行信息反馈,修改补充完善已有成果。
6)根据钻井地质资料对构造、圈闭进行综合评价。
2、地质录井资料1)建立综合柱状剖面图,对地层时代,岩性组合及沉积旋回进行划分及评价。
2)对油气显示的级别,产状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3)研究储油气层的特征、产状;泥质岩的厚度变化、矿物成分、暗色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对生、储、盖的组合进行评价。
4)依据地震资料和钻井地层研究成果分析地层接触关系。
3、测井资料1)对全井油、气、水层进行解释。
2)用孔隙度测井分析储层的物性并进行评价。
3)定量解释渗透层的有效厚度、孔隙度和饱和度,对油气层进行评价。
4)用地层倾角资料、裂缝识别资料的分析地层缝洞发育情况。
5)用声波测井资料分析地层的层速度。
4、测试资料1)分析测试层的产液性质及产能。
2)分析测试层的地层压力、流动压力,评价储集层的性质;3)计算有效渗透率、地层系数、流动系数、表皮系数、堵塞比、堵塞引起的压力降,分析储集层的地质特征;4)有条件的井要初步计算油水界面深度及预测储量;5)对下步工作措施提出建议。
5、化验资料1)岩矿分析:根据岩矿特征及结构确定地层沉积相;2)研究古生物的种属、数量、组合及分布,对地层时代及沉积环境进行评价;3)根据岩石组分、胶结类型、物理性质等,对储集层特征进行分析评价;4)研究生油层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井结合沉积、岩性特征进行生油评价;5)研究油、气、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变化规律,对成油环境条件进行评价;6)对岩石绝对年龄的测定及研究(时代不清的基岩)。
二、地质综合评价1、区域探井:提供盆地(凹陷)构造发展史、沉积史和生油史,搞清砂岩体、三角洲等大的沉积相带分布概况,对全区油气远景进行评价,估算各二级构造带重点圈闭的油气储量,确定地震详查区带,选择最有利的构造带或圈闭提出勘探总部署意见。
2、圈闭预探井:根据钻井资料并结合地震成果进行圈闭评价,确定主力含油气层系及油气藏类型,对驱动类型做初步认识.对油气层油气藏的产能进行预测,计算控制储量,提出评价钻探方案和优选地震精查地区.三、单井地质评价的任务1、区域探井评价任务:1)划分地层,确定地层时代,分析沉积特征和沉积史;2)确定岩石类型和沉积相,并借鉴地球物理勘探资料提供盆地(凹陷)构造发展史;3)确定生油气层、储集层和盖层、研究生储盖组合,分析生油史;4)确定油、气、水层位置、产能、压力、温度和流体;5)确定储集层的性质,进行储层评价〔岩石矿物成分,特别是粘土矿物成分、含量;储集空间结构和类型等;探讨在钻井、完井和试油过程中保护油气层和改造油气层的可能途径;6)分析油气藏的形态、相态、驱动类型;7)计算油气藏的预测储量;8)根据井在油气藏中所处的位置及井身质量,确定本井的可利用性;9)通过投入和可能产出的分析,预测本井的经济效益;10)提出下步勘探方向。
2、预探井评价任务:1)确定地层时代;2)确定岩石类型和沉积相;3)对生储差组合进行评价;4)确定油、气、水层位置;5)确定油、气层的性质(岩石矿物成分,特别是粘土矿物成分,储集空间的结构和类型等),以及在钻井、完井和试油过程中保护油气层和改造油气层的可能途径;6)确定和预测油气层的相态和形态,以及可能的驱动类型;7)计算油气藏的控制储量或探明储量;8)根据井在油气藏中所处的位置及井身质量,确定井的可利用性;9)通过投入和可能产出的分析经济效益;10)指出下一步的勘探方向。
.3、评价井的评价任务:1)划分地层,对比确定地层时代;2)确定岩石类型;3)确定所评价油气层(藏)的位置和流体性质;4)确定所评价油气层(藏)的厚度、孔隙皮、饱和度;5)确定所评价油、气储集层的性质(岩石矿物成分,特别是粘土矿物成份,储集空间结构和类型等),以及在结井完井和试油过程中保护油气层和改造油气层的可能途径;6)计算所评价油气层(藏J的探明储量;7)提出开发方案。
4、单井地质综合评价所必要的条件1)必须提供齐全准确的10项基础资料及评价意见;(1)由录井单位提供全井地质录井资料,必须按有关规范取全取准各类各项资料数据,并要求提供地质录井资料评价意见;(2)由钻井施工单位提供全井地层孔隙压力及破裂压力资料;(3)由钻井施工单位及岩心化验分析单位提供取心资料。
(4)由测井单位提供全井电测资料及其解释成果报告;(5)由测试单位提供DST测试资料;(6)由测试单位提供RFT测试资料;(7)由化验单位提供全部化验分析资料,特别是与保护油气层和改造油气层的有关资料;(8)由井下作业施工单位提供完井液、射孔、系统试油的全部资料;(9)由施工单位提供油层改造资料;(10)由物探施工单位提供地震资料、VSP(垂直地震剖面)测井资料、解释成果及相关图件。
2)必须提供5项评价报告:(1)勘探单位提供地震资料评价报告;(2)录井单位提供地质录井资料评价报告;(3)测井单位提供泅井资料评价报告;(4)测试单位提供测试资料评价报告;(5)化验单位提供分忻化验资料评价报告。
3)由油田研究院提供邻井资料及区域地质资料;4)必须按规定选送化验分析样品;5、区域探井地质综合评价报告的编写提纲1)概况(1)基本情况:井号、地理位置、构造位置、井位坐标、井别;设计井深、完钻井深、完钻层位、开钻日期、完钻日期、完井日期、钻探目的、完钻依据、地面海拔、补心高度、补心海拔、人工井底等;(2)所在构造数据:构造闭合面积、闭合高度、闭合深度、油层顶底深度、油层总厚度及层数、油水界面深度、含油厚度(或高度)、含油面积、单储系数、储集层位、储集层岩性;(3)分层数据、钻井液性能及井身结构表、包括层位、底界深度、厚度、岩性、钻井液密度及粘度和井身结构图;(4)固井情况数据表,包括套管层次名称、尺寸、壁内径、下深、联入、套补距、水泥牌号、用量、水泥浆密、替量、钻井液性能、碰压试压、固井质量等;(5)井斜数据表及井斜概况,包括最大井斜深度、方位、总位移与方位、油气层顶底位移;(6)油气水层综合统计数据表,包括层位、录井和测井解释、综合解释等内容;(7)碎屑岩油气显示综合表、非碎屑岩油气显示综合表,包括序号、层位、井段、厚度、岩性、含油气级别、钻时、气测、钻井液显示、荧光、含油气岩心长度、井壁取心、浸泡时间、测井解释、综台解释等项内容;(8)钻井取心统计表,包括取心次数、层位、井段、进尺、心长、收获率、累计收获率,含油气岩心分级统计长度等内容;(9)井壁取心记录表,包括编号、油气级别、荧光等;(10)地层测试数据表,包括序号,测试日期、层位、射孔段、厚度、测试器类型、封隔器与压力计下深、温度、油咀、压力、油气比、产量、生产指数等;高压物性、油气水分析等;(11)试油成果表,包括序号,层位、日期、基本数据、测试方法、工作制度、产量.结论、温度、含水或沙、油气比、油气水分析、高压物性等;(12)送样统计表,包括层位、井段、项目名称、分析数等;(13)化验分析成果报告统计表,依次将分析成果填入统计表中。
2)地层评价(1)地层的划分a)岩性特征分析①微观分析;按化验分析资料,②宏观分析:按沉积旋回、岩性组合、对岩性的纵向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描述;在编制综合柱状图的基础上,研究岩性特征,提出以古生物资料为依据的地层划分意见;b)古生物特征:分段总结古生物,特别是微古生物(介形虫、孢粉)在纵向上的种属及数量变化、分布规律,提出确定地层时代的依据;c)测井曲线特征:分段总结测井曲线特征,分析岩电关系,提出分层的具体意见;6.地震地层学特征:利用声波测井资料,研究岩性界面与地震反射面的关系,编制人工合成记录剖面和时深转换的钻井地质地震综合图;依据地震地层层序的划分,研究地层接触关系,提出地层划分及横向延伸、对比的意见.(2)沉积相的划分a.岩石矿物标志:利用岩石类型、碎屑成分、粒度、颗粒定向排列、自生矿物、颜色等分析岩石的沉积环境及成为环境,对单井进行沉积相的划分;b.沉积构造标志:原生沉积构造是判别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参考沉积期形成的构造及同生构造,对单井进行沉积相的划分;c.古生物标志:根据标志古生物、生物组合、生态特征及演化,对单井进行沉积相的划分;d.地球化学标志:根据沉积岩中的微量元素、同位素及有机组分含量变化,判别和划分单井沉积相;e.岩性组合及垂向程序:单纯研究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特征来分析单井沉积相类型,往往具有多解性或不确定性,因此综合分沂剖面中的岩性、结构、构造、冲剧面等的组合形成和变化趋势--垂向层序特征〔旋回性或韵律性〕能增加相分析的依据;5.测井相分析:利用测井资料划分沉积相,然后与岩心分析及其它资料所划分的沉积相进行相关对比。
6.地震相分析:根据上述各项相分析资料在地震时间剖面上划分地震相,分析地质体形态、结构、类型及延伸方向、平面展布,推测物源方向、古水流、预测有利的生储油区。
在地层划分沉积相后,要编制出该井的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及相分析柱状图。
3)生油层评价(1)沉积时代及环境分析分层段总结生油岩的沉积特征;包活沉积厚度、沉积环境、以及岩石、矿物、古生物、构造、地球化学中的各种生态环境标志;(2)确定有机质类型根据有关地球化学指标编制相应图件。
(3)有机质丰度按层段总结有机质丰度在纵向上的变化规律,有机质富集段的一般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4)有机质的成熟度、成熟期有机质成熟度及确定成熟期的依据,与邻区相同层位同类生油岩的成熟度及成熟期进行对比,确定适于本井区的生油门限值;(5)生油层的分布情况及厚度变化按层段叙述各生油层系在纵向上的分布情况及厚度变化,单层生油岩的一般厚度、最大值、最小值,生油层集中段的生油岩层数及总厚度,生油门限传值内的有效生油岩在纵向上的分布状况及单层厚度变化;(6)评价生油岩,指出生油中心按层位将生油岩的各项指标汇总于生油岩评价综合柱状图上;(7)油源对比利用原油及生油岩抽提物中的物性、原油孢粉、钒、镍及琉元素含量、族组成分类、正构烷烃及一般环烷烃类、基团类、同位素类、生物标记(化学化石)等进行对比,借以判别储集层原油来自何处;(8)计算生油量4)储油气层评价(1)岩性、电性特征按层段总结储集层的岩性、电性、岩电关系,油气显示程度及纵向分布规律;(2)储油气层分布层位、厚度变化按层位统计储油气层厚度及层数,叙述其一般厚度范围,单层最大、最小厚度;储油气层集中井段及层位;分析储油气层分布位置与地质界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