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造林技术标准-081210
油茶造林技术规程
油茶造林技术规程
油茶是一种优良的经济作物,种植油茶树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然而,在油茶造林过程中,需要了解一些基本
的技术规程。
首先,选择优良的油茶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油茶品种的选择要根
据当地土地条件、气候、降水情况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其次,育苗是油茶造林的关键环节。
油茶的育苗采用地栽苗和插穗繁
殖两种方法,其中插穗繁殖的成活率较高。
在油茶的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施肥和浇水,及时清除杂草,
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油茶生长期较长,且不耐寒,要选择适当的时间
进行修剪和整形。
在油茶产量形成时期,可以进行掐心、摘芽和整枝
等措施,以增加油茶的产量。
最后,油茶的采收也要注意技巧。
一般在秋季进行采收,选择完
熟的果实进行采摘,不可过早或过晚采收,以免影响油茶的品质与产量。
采摘后还需要做好果实的加工和存储工作,以保证油茶的品质和
销售。
总之,油茶造林技术规程的掌握对于油茶的种植和产量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只有做好每个环节的技术工作,才能保证油茶的高品质
产量和农民的经济效益。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国家林业局)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一、新造林新造林八大技术措施:1、林地选择当岗松,背阴杉,向阳山坡种油茶。
乌土油笃笃,石壳山上果要落。
1米土层,排水良好,酸性土壤。
缓坡中下部的阳坡、半阳坡。
2、良种壮苗劣种换良种,三年换个大油桶。
种好、苗壮、树丰产。
采用审定良种,科学配比栽培,优质苗木造林。
容器杯苗高10cm,一年优良家系苗高20cm,二年生嫁接苗高25cm,基径粗0.4cm,根系完整、无病虫害。
3、科学整地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弯顺势,小弯取直。
陡山梯垦保水土,平山全垦间作物。
小雨不出带,大雨难下山。
秋季整地,冬季造林;冬季整地,来春造林;夏伏整地,秋季造林。
小于15°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成梯或水保鱼鳞坑整地方式。
4、合理密度种植密度70-120株左右,适宜的行距为2.5-3.0m,株距为2.0-3.0m。
5、科学栽植拌匀基肥复表土、扶正苗株,细土回填,分层压实。
嫁接口与地面平,做到根舒、苗正、土实。
6、强化抚育一年不垦草成行,两年不垦减产量,三年不垦叶子黄,四年不垦茶山荒。
油菜怕浆,油茶怕荒。
造林后,每年抚育2-3次。
第一次抚育在5-6月;第二次抚育一般在8-9月;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深垦。
前3年需摘掉花蕾,加快树冠成形。
七挖金,八挖银,冬季深挖赛黄金。
荒山伏天挖得深,三年丰收拿得稳。
挖山三年,本利周全。
盛果期每年抚育1-2次。
第一次抚育在5-6月,冬季结合土壤改良进行深垦施肥。
以山养山,种肥养林,茶枯还山,落叶归根。
利用林地间隙种植花生、黄豆、苜蓿、紫云英、绿豆、芝麻、豌豆类豆科等矮杆作物,以耕代抚,间作距树蔸的距离在50cm以上,并及时施肥。
7、控形修剪冬剪大枝夏摘梢,春秋两季整侧边。
修剪时间以11月至次年2月为好,定植后在50cm处定干;第二年在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均匀分布。
大空小不空,内空外不空,打阴不打阳,剪横不剪顺。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油茶种苗发展和强化种苗质量管理的通知-林场发[2008]213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油茶种苗发展和强化种苗质量管理的通知正文:----------------------------------------------------------------------------------------------------------------------------------------------------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油茶种苗发展和强化种苗质量管理的通知(林场发[2008]213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油茶是我国栽植面积最大、分布范围较广的木本油料树种。
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对保障粮油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山区综合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油茶产业方兴未艾,发展潜力巨大。
为保障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切实加强对油茶种苗的培育、流通、种植等全过程的管理。
现就加快油茶种苗发展和强化质量管理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油茶良种对发展油茶产业的重要性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
油茶产业能否又好又快地发展,关键在于良种壮苗和适地适树适种源。
目前,我国油茶林总面积达4500多万亩,但产量很低,每亩产茶油仅4公斤左右。
其根本原因是,绝大部分油茶林品种品质差或严重退化,而大量的国家和省级审(认)定的优良品种又未推广应用。
同时,一些地方种苗质量意识淡薄,经营管理粗放。
因此,各地要切实强化良种意识,加强质量管理,把推广优良品种放在首要位置,在油茶采穗圃等良种基地建设中,必须使用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油茶良种;在油茶林培育中,做到没有经过审(认)定的品种不栽植,没有经过区域化试验的品种不盲目引种栽植,不适宜本地区的品种不栽植,坚决杜绝有种就采、有苗就栽的现象,确保新造和改造的油茶林达到优质高效。
二、尽快提高良种壮苗的生产能力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种苗必须先行。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略述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略述油茶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经济林木之一,具有多种用途。
为了提高油茶的生产效益,必须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改造技术。
本文将简要介绍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和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优品种、选地、整地、育苗、定植、管理和施肥等几个方面。
选优品种是油茶丰产栽培的基础。
油茶品种应选择生长快、抗逆性强、产量高的适应品种。
选地是油茶丰产的关键。
油茶适宜生长在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土壤深厚、PH值在4.5-6.5的地方。
整地是为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在整地过程中,应进行翻耕、平整、松土等操作。
育苗是油茶丰产栽培的重要环节,种子的选择和苗木的管理关系到油茶的生长和产量。
合适的育苗方法要求种子有较高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苗木强壮、根系发达。
定植是指将育苗好的幼苗移植到目标地上。
在定植过程中,要注意撤去水芽、埋好根颈等操作。
油茶的管理包括修剪、病虫害防治和灌溉等。
修剪是为了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病虫害防治是为了保证油茶的健康生长,防止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
灌溉是为了满足油茶生长需水量。
施肥是油茶丰产的重要环节。
要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油茶生长阶段的需要,做好氮、磷、钾等养分的供应。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主要包括整枝修剪、摘芽、追施肥料等几个方面。
整枝修剪是指对油茶低产树进行剪除多余枝条,保留主干和优良的枝梢,使其生长有序,提高产量和品质。
摘芽是为了减少分蘖,为产量和品质提供更多的养分和光合产物。
油茶造林技术规程
油茶造林技术规程一、造林地选择根据油茶的适生性,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pH值4.0〜6.5的砂质红壤、黄红壤、山地黄壤为宜。
要求土层厚度在0.8米以上,地下水位在地面1米以下,海拔500米以下,山地造林以坡度小于25°的斜坡或缓坡中下部的阳坡、半阳坡为宜,尽量避开有寒害的风口地带。
二、整地林地整理包括林地清理和土壤开垦。
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3〜4个月进行,这样有利于土壤风化和树穴土壤沉实。
1、林地清理林地的清理俗称清山炼山,是在翻垦土壤前,清除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杂木、竹类等植被,或采伐迹地的枝梗、伐桩等剩余物。
首先开设宽10〜15米的防火线,将造林地上所有的杂草、灌木和其它作物等砍倒,伐桩必须在10厘米以下,任其暴晒,再进行炼山,并将未烧净的杂草、灌木、树枝再次集中焚烧,直至烧净。
要求全面清理造林地上所有植被及采伐剩余物,质量标准:杂灌草留存高度W10 厘米,面积清理率三95%。
2、整地施基肥(1)根据林地立地条件、经营方式的要求以及资金和劳力等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整地方式。
①全垦整地。
适于坡度小于5o,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缓坡。
整地时顺坡由下而上挖垦,全垦深挖20〜25厘米,全垦时要选尽树蔸、石块并将土块翻转使草根向上。
挖垦后按设计的株行距定点开穴,穴规格50厘米(长)X50厘米(宽)X50厘米(深)。
提倡全垦后沿等高线开挖竹节沟。
②水平梯级整地。
适于坡度5〜25o的造林地。
整地时顺坡自上而下沿等高线挖筑水平阶梯,按“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弯取势,小弯取直”的原则,筑成内侧低、外缘高的水平阶梯,高差为15厘米左右。
梯面宽度和梯间距离应根据地形和栽植密度而定,一般梯面1.5〜2.5 米,梯中线间距3米左右。
开挖筑梯时表土和底土分别堆放,筑梯后垦复和平整梯面,按设计的株行距定点开穴,穴规格40厘米(长)X40厘米(宽)X40厘米(深)。
(2)回土施基开穴后结合填土施放基肥,每穴施有机肥1〜2公斤或复合肥0.3〜0.5公斤。
油茶丰产林技术
油茶丰产林技术1 总则1.1 为了确保油茶造林质量,提高新、老油茶林的经营管理水平,挖掘生产潜力,实现高产稳产,特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国营、集体和个体,接受国家计划经营的油茶丰产林。
2 丰产林的指标2.1 产量指标2.1.1 幼林产量指标:5年生产油3kg/亩,9年生产油10-15kg/亩以上。
验收面积不少于30亩。
2.1.2 成林产量指标如表1所示。
面积亩4年平均产油量kg/亩中区、东区南区、西区和北区>200 15 10>100 20 15>50 25 20>30 30 252.1.3 不同物种产量指标如表2所示。
物种4年平均产油量kg/亩备注小果油茶越南油茶浙江红花油茶攸县油茶>3020-2515-20>30 验收面积30亩以上2.2 质量标准2.2.1 果实:鲜出籽率(采摘后不超过3天测定)40%以上,干出籽率23%以上,种仁含油率普通油茶40%以上,小果油茶50%以上,越南油茶30%-35%。
2.2.2 油的质量标准如表3所示。
色泽水分% 杂质% 折光指数20℃C 比重20/40℃C 碘价皂化价醛价淡棕黄<0.10 <0.04 1.4670-1.4690 0.9090-0.1940 82.94-84.83 150-190 <33 丰产林营造技术3.1 造林地的选择3.1.1 油茶在适生区域内,立地条件划分主要以土层深浅、土壤的肥力和坡度3个主要因子,其指标如表4所示。
等级坡度土层厚肥力(土层0-30cm)有机质% 全N% 容重Ⅰ <10° >100 >1.8 >0.14 <1.00Ⅱ 10°-25° 60-100 1.0-1.8 0.08-0.14 1.00-1.30Ⅲ >25° <60 <1.0 <0.08 >1.30注:Ⅰ、Ⅱ级为营造油茶丰产林,最优与适宜立地条件。
油茶丰产林栽培技术
油茶丰产林栽培模式一、林地选择1、土壤:土层深厚50㎝以上,排水良好,酸性红黄壤。
2、坡向:阳坡、半阳坡。
3、坡度:25度以下缓坡,最好15度左右。
4、海拔:一般南坡800米以下,北坡500米以下。
二、整地1、林地清理:经济林一般不提倡炼山,而是采取以下方法:将较大的杂草、灌木、树兜清除,集中堆烧。
可以防止山火蔓延引发火灾;保证多数杂草、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不被烧掉还地;堆烧后的火山灰可作种植肥,提高造林成活率,有利苗木生长。
2、整地:坡度小于10度宜全垦整地,坡度10-25度适用带状或块状整地;有条件的可机械整地。
3、挖穴:洞穴规格一般70 cm×70 cm×70 cm;有条件的可机械挖穴。
4、施基肥、填穴:每穴施农家肥15-20㎏或饼肥1-2㎏,复合肥或缓释肥0.5㎏,施于穴底与土拌匀,回填表土,种植穴呈馒头形,高于原地面20 cm。
以上工作必须在造林前两个月前完成。
三、良种选择1、苗木质量选择:采用审定良种、科学配比栽培、优质苗木造林。
一年生容器苗高≥15cm、地径≥0.15cm,二年生容器苗高≥20cm、地径≥0.25cm,二年生裸根苗高≥25cm、地径≥0.30cm,根系完整、无病虫害。
2、品系品种选择:一般采用长林系列,即国家审定的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21号、长林23号、长林27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长林55号、长林166号10个品种,省里认定的长林166号1个品种。
4-5个品种以上混栽。
四、造林选择1、密度选择:种植密度每亩70-120株左右,适宜的行距为2.5-3.0m,株距为2.0-3.0m,提倡2.5 m×3.0m。
好地宜稀,差地宜密。
2、季节选择:一般冬末春初,即冬季造林在12月底左右,春季造林在次年3月初左右,容器苗可延迟到3-4月,不宜太迟。
五、抚育管理1、施肥管理:幼林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
定植当年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施薄肥,距离30 cm,每株半两不超一两,避免肥害烧苗,宜沟施、穴施,不宜撒施。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略述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略述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为了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应用一系列的栽培技术,并进行低产林的改造。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力整理: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油茶新造林。
对于土壤贫瘠、含水量高的土地,需要进行改良,加入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2. 种子选育:选用良种油茶种子进行播种。
良种油茶应具有高产量、抗逆能力强、病虫害抗性好等特点。
3. 种植密度:油茶新造林时,树木之间的距离要合理安排,通常按照4~6米的距离进行疏植,这样可以提高油茶树的光照利用率和空气流通性。
4. 肥料施用:油茶根系发达,喜欢肥沃的土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适当施用有机肥和矿物肥。
对于土壤瘠薄的地方,需要加强施肥,在不同生长阶段进行不同类型的施肥。
5. 病虫害防治:油茶易受到蚜虫、螨虫等病虫害的侵害,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可以使用生物农药和无污染的农药进行喷洒,保持油茶树的健康生长。
1. 清除杂草:杂草是低产林的主要竞争者,需要及时清除。
可以手工除草,也可以使用化学除草剂进行喷洒。
2. 整枝修剪:油茶低产林往往生长过于茂密,光照不足,需要采取整枝修剪的方法。
去除枝叶过密的部分,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性。
3. 施肥补充:低产林通常缺乏养分,需要进行适当的施肥。
可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施肥补充,提供油茶生长所需的养分。
5. 增加生产力:通过引进良种、合理栽培管理等措施,提高低产林的生产力。
可以选择高产量、抗逆能力强的油茶良种进行更新,改变原有低产林的生长状况,提高产量和质量。
以上就是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的简要介绍。
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和改造措施,可以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促进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国家林业局公告2011年第9号――《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等91项行业标准目录
国家林业局公告2011年第9号――《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等91项行业标准目录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1.06.10
•【文号】国家林业局公告2011年第9号
•【施行日期】2011.07.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标准化
正文
国家林业局公告
(2011年第9号)
国家林业局批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等91项行业标准(目录见附件),现予以公布,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
特此公告。
附件:《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等91项行业标准目录
国家林业局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日附件。
油茶的整地造林
油茶的整地造林1整地油茶对造林地要求不严,但为了高产稳产,造林地宜选择土壤深厚(土壤厚度60cm以上,至少要超过40cm,)、排水良好、肥力较好,湿润、透气性好、微酸性(pH值范围:5.5—6.5)的砂质壤土、轻粘壤土,(石灰岩山地不能栽植)。
但尽量避免在山顶砂粒含量高的不保水的砂性土和排水不良地种植,并且在造林前一年秋、冬季要进行整地。
(1)全垦整地:在平坦或缓坡地可采用全垦整地(坡度在15°以内),可在9月份左右,进行整地,深度:山区20--25cm,丘陵25--30cm。
,清除石块、树根等杂物,让土壤暴晒熟化,到11月耙平后环山定点挖穴,穴6O×60×60cm。
(2)带状整地:超过15°的要水平带状整地。
按行距开环山水平带,外高内低,带宽视坡度而定,坡小带宽,坡大带窄,带上按株距定点挖穴,规格同全垦。
(3)块状整地:超过20°小于25°的坡度较大的地类,或水土保持要求高的山塘、水库和交通沿线等地段,应采用块状穴垦,按环山水平“品”字形排列定点挖穴,穴大一般5O×50×50cm,并增加水土保持措施。
2造林初植密度,纯林初植密度以2.5m×2.5m、2.5m×3m、3m×3m 株行距比较合适。
种植密度应根据地类条件、品种特性、经营目的而定。
土壤肥厚的山脚及较平坦的地类,采用2.5-3×3米,即每亩种植74-89株;土壤肥力较差及坡度较大的地类,采用株行距2-2.5×3米,即每亩种植89-111株。
总之,要因地制宜确定合理密植,要求油茶进入结果盛产期的覆盖密度不低于0.6,不超过0.8。
油茶造林有植苗和直播两种方法。
植苗造林在冬春进行,以春季为好。
其要领是:表土入穴,穴土细碎,有条件的地方定植前在穴中施放一定有机肥或土杂肥。
苗干端正,略微深栽,根系舒展,分层踩紧,使根土密接,上覆松土。
简述油茶新造林技术及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简述油茶新造林技术及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一种传统的健康食品。
为了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油茶新造林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下面将简要介绍油茶新造林技术及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油茶新造林技术的简述1. 地块选择: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山坡地或丘陵地作为油茶新造林地。
要考虑到水源充足、阳光充足和风向等因素。
2.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油茶品种。
常见的油茶品种有四川油茶、云南油茶、广东油茶等。
3. 幼苗筛选:在进行油茶新造林前,应先将油茶幼苗进行筛选。
选用生长健壮、枝条直立、无病虫害的幼苗。
4. 培育幼苗:在进行油茶新造林前,需要对幼苗进行培育。
培育幼苗的方法有种子育苗和扦插育苗两种。
种子育苗简便易行,扦插育苗效果更好。
5. 预备土地:在油茶新造林前,需要对土地进行预备。
包括清理施肥及杀菌等。
这些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油茶幼苗的生长。
6. 播种和移植:根据油茶幼苗的生长情况,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播种或移植。
播种时要掌握适量、适时、整齐的原则。
7. 管护管理:在油茶新造林后,需要加强管护管理工作。
包括浇水、施肥、除草、防虫等。
这些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油茶的生长速度和生存率。
二、油茶新造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土壤条件:油茶适合生长的土壤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地块进行种植。
2. 病虫害防治:油茶容易受到白粉病、根腐病、茶皮毛虫等害虫和病菌的侵害。
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证油茶的健康生长。
3. 水肥管理:油茶对水分需求较大,尤其是在幼苗期和生长期。
要合理安排浇水时间和水量,同时进行适量施肥,提供充足的养分。
4. 栽植密度:栽植密度是影响油茶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不同地区和种植目的,选择适当的栽植密度,既要保证树木间的透光度,又要确保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5. 整形修剪:油茶新造林后,要进行整形修剪,促进油茶树木的生长和分枝。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略述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略述油茶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经济作物,也是一种林木或灌木。
油茶油脂含量高,且有使用比较广泛的价值,因此受到了广泛栽培。
为了增加油茶产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栽培技术和改造技术,下面就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和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进行略述。
1.土壤种植技术油茶喜好深厚、肥沃、水分充足、无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因此在选择种植区域时应尽可能选用这种土地。
避免选择酸性、排水不良、缺乏养分的土地。
2.种植基础1)苗木选择:选择萌芽能力较强,卫生状况良好,无任何生病害虫表现的油茶苗。
2)芽瘤制备:选取具有1~2年生的健壮老干材,砍去一些树干,进行处理,装上适用的培育剂和营养液,制成芽瘤。
3.芽瘤定植技术1)观察土壤条件:确定合适的土壤、地形等环境因素。
2)挖坑造穴:挖出大小适宜的坑或孔,具体尺寸视实际情况而定。
3)栽种芽瘤:将芽瘤放进挖好的坑或孔中,让其萌发。
4)澆水:在干旱季节,应增加水量,进行适量浇灌。
5)施肥:要加强油茶喜养性质,可根据所选土壤本身的条件和生长环境进行营养问题的填补。
6)侦查扫枝:定期侦查油茶生长情况,进行枝条扫针和洒水浇施等必要的护理必须到位。
二、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讲述的是关于如何对于原有低产的油茶果林进行改造,使之产量增加的技术。
1.改善树势对于油茶的低产树木,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改造,其中最主要的措施就是改善树势。
因为植株的密植、营养问题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油茶的低产问题。
因此,要及时剪枝、疏枝、扫针等,让树木的树势较旺盛,处于生长健康的状态。
2.施肥管理除了改善树势外,施肥管理也是非常关键的方法。
可通过在树根区域施肥,进行追肥,根据不同的季节和生长期进行施肥,从而提高油茶的生产能力。
3.加强保护常常因为过度采收、过度剪枝等原因,而导致油茶树枝的干枯、挂果的受损情况,因此要加强对于油茶的保护工作,避免过度割伐、激烈采摘等情况,避免破坏油茶生长环境,保证其高产。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略述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略述油茶是一种优质油料作物,具有广泛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食用油需求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油茶新造林和低产林改造一直是我国油茶发展的重点。
本文就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和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进行简要阐述。
(一)选址油茶适宜种植在海拔200-1500米的山地区,土地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不宜在泥沼地种植。
一般选择南、西、东坡度在25-35度的山坡地种植。
选择地形和土壤条件优越的地段能够提高油茶生长的质量和产量。
(二)品种选择油茶是一个品种丰富的植物,分为高油、中油和低油三个类型,高油类型适合油料生产,中油和低油类型适合果实或者食用油生产。
选择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作为栽培的目标品种,如浙江35号、杭州1号、长沙118等。
(三)土壤改良对于山地土地,可进行露天放牛、蚯蚓引进、微生物菌剂培肥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
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施肥,适当施用有机肥,以增加土壤肥力。
(四)田间管理每年定时进行整形修剪和适度疏芽,整形修剪能够调整树形,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叶片排列收光。
疏芽能够促进快速长势、促进花芽分化。
加强轮作,严密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二、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一)蚯蚓法改造利用蚯蚓的肥力和锄直系根能力,在低产区域铺草皮,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肥力。
蚯蚓在墒湿的环境中,可以吃剩下的叶子,把它们变成有机物和氮素的肥料。
(二)超高产模式改造采用超高产模式种苗,对株叶量和果实大小进行处理,提高经济效益。
这个模式有一些好处,可以提高产量,减少劳动力,使工作进程更加协调。
同时,调整果实重量以提高数量,并使用领先的催芽剂,使种子能够加速发芽。
(三)套作改造油茶套作原则:肥、林、粮、树并行。
在油茶园内种植甘蔗、橘子等矮果树或者粮食作物,能够利用土地资源,满足节约立地的目标。
同时,两种作物的生长互不干扰,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地,增加土地利用价值和农户收入。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略述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略述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油茶林资源是我国的绿色宝库,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林木老化,很多地区的油茶林出现了低产、病虫害等问题。
对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及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进行研究和总结,对于提高油茶产量、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油茶适生土壤为酸性土壤,PH值在4.5-6.0之间,而且要求土层深厚、疏松、排水性好的土壤。
在选择土地的时候,要尽量选择酸性土壤,并且避免水稻、玉米等作物的连作地。
2. 种植密度:油茶的种植密度一般在1200-1500株/亩左右,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情况进行调整。
在栽植油茶树时,要保持树林之间的距离,以便日后的管理和光照。
3. 施肥技术:油茶树对肥料要求较低,一般在树圈外缘施入化肥,每年施肥一次即可。
在施肥的时候,可以选择磷肥和钾肥为主,配合有机肥进行施用。
4. 病虫害防治:油茶的病虫害主要有假单胞菌、茶籽蛾等,采用喷药、剪枝等措施进行防治。
在日常管理中,要定期巡查油茶树的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5. 修剪和整形:油茶树的修剪主要是为了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性,促进枝条和叶片的生长,增加产量。
一般在春季和冬季进行修剪,主要剪除弱枝、病枝和交叉枝等。
6. 灌溉管理:油茶树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特别是在种植初期和生长旺期,需要适时进行灌溉。
要注意避免过量灌溉和干旱,保持土壤的适度湿润。
以上就是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的一些基本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
1. 土壤改良:对于低产林,首先要进行土壤改良,保持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可以采取施入有机肥、磷肥、钾肥等方式进行改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养分含量。
2. 更新栽培品种:低产林中的油茶树大多为老树或者品种不佳的树木,需要进行品种更新。
可以选择高产、抗病虫害的油茶新品种进行更新栽植,提高产量和品质。
2012年油茶栽培技术要点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1、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时,应选择果大、皮薄、出籽率、出油率高、产量高和抗性强的优良品种或无性系造林。
一般选用优良无性系嫁接苗。
苗木质量要求为:生长健壮,无病虫害。
二年生苗高30厘米以上,地径0.3厘米以上,一年生苗高15厘米以上,地径0.15厘米以上。
2、造林地的选择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平原地区,选择阳光充足、坡度25°以下、土层浓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种植油茶。
3、整地(1)整地方式①带恳:适宜坡度小于25°的林地。
按行距环山水平开带,外高内低,带宽2-2.5米,带上按株行距定点挖穴,穴规格:长70-80㎝×宽70-80㎝×深80㎝。
②块垦或穴恳:适宜坡度大于25°的林地。
环山水平按株行距定点挖穴,穴长50㎝×深50㎝。
(2)密度:株行距2.0-3.0米×3米。
即每亩111-74株。
(3)施基肥:挖穴后,用腐熟的堆肥、饼肥等有机肥作基肥,每穴施2-10千克有机肥或1公斤菜枯作基肥。
4、造林栽培技术(1)造林季节:在11月中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的阴天或晴天的傍晚时进行栽植为宜。
(2)裸根苗造林栽植方法:1、修剪、除杂:将树苗过长的主根(剪去尖端部分)剪去,然后清除穴内的杂物,如草根、石子等。
(注:有条件的可采用生根粉和红泥掺水搅拌混合成泥浆,然后将苗木蘸根后再进行栽植,可大大提高成活率。
)2、栽植:按“三埋二踩一提苗”的原则进行。
即先在基肥上均匀地埋20-30㎝左右厚的细小表土(浅层土)垫在穴内,这是第一埋,埋的是肥料和表土。
接着放入树苗,进行第二埋,就是培入心土(深层土),当培土到一半时,暂停培土,将树苗稍微向上提一下,这叫“一提苗”,目的是防止树苗窝根,影响成活和生长。
提苗后不要立即埋土,这时要将已埋的土向下踩实,目的是使树苗的根须保持舒展,同时和土壤紧密接触,尽快吸收水分和营养元素,以便扎根生长。
油茶树种植技术
油茶树种植技术油茶适应性强,能耐干旱瘠薄,是我国南方低山丘岗红壤大边区的先锋造林绿化树种,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油茶树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油茶树种植技术选种油茶采种要把好片选、株选、果选、籽选这四关,选取粒大、饱满、种壳黑褐色、无病斑、有光泽的新鲜优质种子。
注意种子贮藏方法:茶果采回后,不能堆沤,不能曝晒,应薄薄地摊在空气流通、干燥的地方,让其自然开裂脱粒,种子室内阴干贮藏。
一般多用湿沙在地面上层积贮藏,也可采用窑藏。
细致整地在造林前一年的夏、秋季节进行整地,在山区,整地一年前要进行砍山、炼山,整地方式有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块状整地等,要因地制宜地采用合适的整地方式。
备耕在适宜种植的地方,按2×3.3米的株行距开穴备耕,先将直播地方整理成40×40cm的平台,再在平台内侧开一个10—15cm深的长形小穴,目的是利于蓄水,防止干旱。
点播在平台内的小穴内放置种子3粒,成三角形散放,注意种子一定要贴紧实土,利于种子吸水发芽,播后覆土宜浅,盖土要细,防止人畜为害和水分蒸发。
另外为防止兽、鼠为害,可用药剂拌种。
管理种子发芽后,生长到20厘米高时,可以简苗,在3种苗中留下最壮实的一株,其它两株去掉或另种到其它地方,以备后用,或者移栽其他地方。
选苗技术一、确认苗木是良种按照《湖南省油茶造林工程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油茶良种是指经过国家或省级林木品种审(认)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良品种、优良无性系和优良家系。
二、确认苗木身份合法正规的油茶良种壮苗是有“四证一签”合法身份证的。
即《良种苗木生产许可证》,由省林木种苗管理站发放;《良种苗木经营许可证》,由省林木种苗管理站发放;《良种苗木质量合格证》,由省林木种苗管理站授权的良种苗木所在地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发放;《林木良种植物检疫证》,省森林植物检疫管理站授权的良种苗木所在地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发放;《种子(苗木)标签》,其嫁接穗条标签由省林木种苗管理站审定的油茶采穗圃发放;嫁接苗木标签由省林木种苗管理站审定的油茶育苗苗圃发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整地 3.4.1 林地清理
分为全面清理(劈青)和炼山(条件许可时)两个工序。
全面清理即清除造林地上全部植被及采伐剩余物,质量标准:面积清理率≥95%。
炼山前需上报当地林业部门,在其配合下开好防火线,保证安全炼山;不能炼山
(4)林地间作 间种作物有黄豆、花生、油菜、绿肥等。间作时要注意留好定植埂,既保证作物 的收获,又保证油茶生长。 (5)修剪整形 油茶幼树整形方法分两步:首先是养干。造林后第 1~2 年内,顶芽萌发的春梢, 全部保留,使其迅速形成主干;第二步是定形。主干达 60cm 时,在主干四周选留 3~4 个强壮主枝,每一主枝上的副主枝数目,以树体大小和二主枝间距离(60cm 左右)而 定。修剪最适时期量标准
Ⅰ级
Ⅱ级
苗龄 地径 苗高 >cm >cm
根系 长度 cm
地径 cm
苗高 cm
根系 长度 cm
页次:2/6
适用 范围
嫁接苗
2(2)-0 0.40 30
15
0.30~0.40 25~30
15
湖南丘陵山区
1(1)-0
10
嫁接容器苗
2(2)-0
30
浙江 浙江
3.3 栽植密度 综合各种可能的立地条件与公司要求,确定油茶株行距:比较肥厚(土层厚度 80cm
穴状整地的,直接在原穴状整地中心处开栽植穴,深浅以苗木根系不接触穴中肥 料为度。
(3)栽植方法 裸根苗栽植时要做到苗正、根舒、踏实至与地面齐平。 容器苗栽植时,不可降解容器须去除容器或划开(塑料袋);可降解容器,栽植穴 底部须整平踩实,保证容器与穴底密实接触。放好容器(苗木)后覆土踏实至与地面 齐平。嫁接苗栽植时,最好使嫁接处与地面齐平。 栽植完毕,浇足定根水,确保根舒、苗正、土实,然后再覆松土 2~3cm 保湿。
旬至 9 月间。不同地区有所不同,云南高原最适时间在雨季过后,旱季来临之前;豫 南、皖西等北部产地最适时间是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松土深度当年以 3~5cm 为宜, 以后逐年加深;幼树蔸边宜浅,向外可逐渐加深;壤土宜浅,粘土宜深。
(3)增施追肥
油茶造林技术标准
版次:A/0
页次:4/6
定植当年可以不施肥,条件允许或苗木生长状况欠佳的情况下,可于 6~7 月份施 入 25~50g/株的尿素。从第二年起,每年 3 月份新梢萌动前施入速效氮肥,每株 50~ 100g;在 11 月上旬,则施以土杂肥或饼肥作为越冬肥,每株 2~5kg。随着树体的增长, 每年的施肥量应逐年增加。
凯迪阳光生物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Kaidi Sunshine Bio-energy Investment Co.,Ltd
油茶造林技术标准
KS-Z3-57-09
受控状态 编制/日期
受控 非受控 作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08 年 月 日发布
2008 年 月 日实施
目录
1 总则............................................................................................................................... 1 2 范围............................................................................................................................... 1 3 造林技术标准............................................................................................................... 1
3.7 造林成活率验收 春季造林,秋季验收,要求造林成活率 85%以上,未达标准但>40%的必须补植,
<40%的必须重新造林;两年后保存率须在 98%以上,幼树生长正常,树形向自然圆头 或开心形发展。
4 成林管理
(1)除杂 连蔸清除林内杂树灌木和油茶老残病虫株。对疏密不匀或过密的林分,间伐过密 弱株,林中空地则予补植。 (2)土壤耕作 冬季垦复,要求 3 年一深挖,深挖 20~30cm,翻大块,底朝天。 夏季一年一浅锄,浅锄 10cm 左右。注意树冠内浅、外深;幼树浅,大树、壮树深; 熟山浅,荒山深。消灭杂草,切断土壤毛细管,增加土壤透气性和蓄水能力。垦复方 法有全垦、带垦、穴垦等。 (3)施肥 基肥:每年冬季或早春,每株施有机肥 25~50kg;采用树冠外 20~30cm 处挖环状 沟施入,以后每年更换位置。 追肥:追施时间一年四季皆可进行,一般春季多施氮肥,适当施钾肥;夏季多施
按株行距定标,然后开穴,要求表土与心土分开放置,挖穴规格 60×60×50cm。 (2)回土施基肥
油茶造林技术标准
版次:A/0
页次:3/6
全垦或带状整地后无需另开穴,基肥可在开栽植穴时施入。 穴状整地后施基肥,每穴施饼肥 1kg,复合肥 0.3~0.5kg 或磷肥 1.0kg,钾肥、 氮肥各 0.1kg。然后回表土,肥土搅拌均匀,然后再回心土至穴满。
I
油茶造林技术标准
版次:A/0
页次:1/6
1 总则
1.1 为规范油茶造林技术,提高造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油茶丰 产林》等相关文献资料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规定了油茶的造林地选择、种苗选择、整地规格、栽植技术、幼林抚育、 成林管理、果实采收、种子贮藏等技术要求。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在以下区域内的油茶种植基地。 油茶人工栽培的分布范围为:北纬 23°30'~31°00',东经 104°30'~121° 25'。 中区和东区:南岭南麓以北,四川盆地以东,包括湘、赣全境,浙、闽大部分地区, 鄂南的咸宁地区,皖南及两广北部的广大丘陵山地。 南区:在南岭以南,包括粤、桂、闽南部及海南岛,在北回归线以南的高温高湿 丘陵地区。 西区:一是川、鄂、湘边界和桂、黔、滇交界处,二是滇西南高山区。 北区:主要在大别山、桐柏山的山地丘陵和秦巴山区,包括鄂北、鄂东北、皖西、 豫南、陕南和陇南。
3.5 栽植 (1)栽植时间 以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或 10 月中旬至 11 月份为好,南方地区(如广西)可根据
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春旱严重的地区,一定要在雨季造林。 (2)开栽植穴 机械全垦或带状整地的,根据株行距,先用石灰等定标,之后开穴,穴深以 40cm
为宜。开穴后,先施入基肥,施肥量与前面穴状整地相同。施肥后回土至穴深 1/3 时, 将肥土搅拌均匀,然后上面再覆 5~10cm 厚的土,将苗木放入栽植穴,确保根系不接 触穴中肥料。
时,需将杂灌草清理下山或归堆烧掉。 3.4.2 整地施基肥
(1)整地(根据当地交通、立地及其它条件,选择合适的整地方式) 全面整地:适于坡度<15°,原植被盖度大的立地
要求翻耕深度>40cm,土块破碎。 带状整地:适于坡度<25°,原植被盖度中等的立地
要求以种植行为中心,翻耕宽度≥1.5m,深度>40cm。 穴状整地:适于坡度<25°,原植被盖度较小的立地
3 造林技术标准
3.1 造林地选择 油茶适生区域内,海拔 800m 以下,坡度 25°以下的向阳坡,土层厚度 60cm 以上,
pH 值为 5~6.5,排水良好的土地。
3.2 种苗准备 油茶采用嫁接苗造林,所用苗木必须符合公司规定的《主要造林树种种苗质量分
级》I、II 级标准,见表 1。
油茶造林技术标准
3.1 造林地选择 ........................................................................................................... 1 3.2 种苗准备 ............................................................................................................... 1 3.3 栽植密度 ............................................................................................................... 2 3.4 整地 ....................................................................................................................... 2 3.5 造林方法 ............................................................................................................... 3 3.6 幼林抚育 ............................................................................................................... 3 3.7 造林验收标准 ....................................................................................................... 4 4 成林管理....................................................................................................................... 4 5 果实采收和处理........................................................................................................... 5 5.1 茶果采收 ............................................................................................................... 5 5.2 茶果处理 ............................................................................................................... 6 6 种子贮藏....................................................................................................................... 6 6.1 榨油用 ................................................................................................................... 6 6.2 播种用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