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课标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探考情悟真题(66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新课标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探考情悟真题

专题古代诗歌鉴赏

探考情悟真题

【考情探究】

考点内容要求考题示例常考题

预测热度

诗歌的形象概述形象特点

D级2019课标全国

Ⅰ,14—15

2019课标全国

Ⅱ,14—15

2019课标全国

Ⅲ,14—15

2018课标全国

Ⅰ,14—15

2017课标全国

Ⅰ,14—15

2015课标全国

Ⅱ,8—9

选择题

主观题

★★★★

诗歌的语言分析语言风格或特色

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形象的方法等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通过对写景或叙事的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分析解读《考试大纲》对古诗鉴赏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D级。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要把握艺术形象的内涵,分析、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风格。

(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达到了什么效果,等等。

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语言主要是考查诗歌的“炼字”“炼句”和语言特色。表达技巧主要是考查诗歌的章法和技巧。

【真题探秘】

(2019课标全国Ⅰ,14—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9分)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

满眼都是浩浩荡荡的江

水,

苍然何郡山?

苍苍茫茫的是哪一个郡的

山?

向来万里意,

赏析

全诗写景兼抒情,通篇未用一典,却于简淡中见新奇。古人认为“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间,诗尤然”,简斋此诗,可证此论。该诗自然至极,淡泊至极。然而这淡泊却是“豪华落尽见真淳”之淡,是“淡极始知花更艳”之淡。绝非索然寡味,深远就寓在这淡泊之中。无限的绚烂,也融于淡泊之中,真乃淡而有致,淡而有味。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起笔两句,使画中山水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尤妙在以“满眼”强调水之浩浩荡荡,用“何郡”把对“苍然”的赞叹隐在一片疑问之中。起笔十字,独造其妙,意境全出。

三、四句“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承接上二句意脉,作一小结

:

一向都是万里无边的意

境,

今在一窗间。

今却画在尺幅不大的一窗

间。

众木俱含晚,

树木映照在夕阳的余晖

中, 万里的山水,万里的意境,竟被作者凝固在尺幅画间,仍将掩饰不住的赞叹溢于诗表,不同的是前之赞叹是对山水而发,此之赞叹是对画的意境而发。

五、六句“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其物与心之互相感发的关系,至此已脱颖而出。

孤云遂不还。

孤零零的云朵还没有落下去。

此中有佳句,

这幅画中含有不寻常诗句,

吟断不相关。

吟咏不断也体会不出其意境。[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

末两句作一种总结式的感叹,“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颇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风,同时也是对深一层意境之引发。

全诗到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又都在不言之中,真所谓“尽而不尽”。

创作背景

《题许道宁画》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为一首题画诗,当作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

诗人所

一项是(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艺术风格、构思、诗句内容及意蕴等方面的鉴赏能力,体现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学科素养,陶冶审美情操。

C项,“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诗句“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是把画作比题之画疑为许道宁的《渔父图》(又名《秋江渔艇图》《渔舟晚唱图》)。此诗首联、颔联写画中山水,尺幅有万里之势;颈联写暮景,回应“苍然”;尾联写作诗,谓画中景非笔墨所能传出,既极赞画之神妙,又自惭诗之拙劣。

点评

诗人从大处着眼,略去细小景物,写晚秋的高山危石,野水远岚,展示这幅名画的气势和艺术境界。尾联颇有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意境。

核心考点:①分析诗歌的艺术风格、构思和诗句内容;②鉴赏诗歌的语言意蕴。

审题关键:题干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解题方法:①精准理解词、句的意思;②熟练掌握表现手法;③快速判断诗歌情感;④语言特点要熟知;⑤学会分析诗歌意境;⑥赏析艺术效果;⑦联系诗歌写作背景。

易错警示:①读不懂诗歌,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②不能准确赏析原诗,即不能分辨出哪些是恰当赏析,哪些是无中生有。

命题规律:2018 年由于文学类文本变为必考内容,整个卷面分值发生变化,本题由五选二选择题改为四选一选择题。2019年延续2018年命题形式,命题稳定。

喻成一扇窗,诗人通过这幅画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辽阔。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答案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内容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分析诗句含意及诗人的情感态度的能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提高艺术修养和鉴赏品位。

尾联有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意境。“此中”指许道宁的这幅画,“有佳句”意为有妙语佳句,“断”引申为“尽”。诗人认为,此画作包含浓浓的诗意,蕴含着妙语佳句,在吟哦之中,激发的诗情远远超出了画作本身,形象地能力要求:具备一定的诗词理解鉴赏能力。

命题技巧:①材料的选择一般以唐宋诗词为主,内容相对浅显,便于学生理解;②对诗歌进行赏析,设置四个选项,把其中一个选项设置为错误赏析,设误点可以是词语、句子、表现手法及情感等;③如果诗词中个别字词学生没有见过,则加注释进行提示;④如果作者为学生应该知道的人物,则需要学生会知人论世,借助平常所学进行赏析。

核心考点:分析诗句含意,评价诗人的思想情感。

审题关键:①答题区间很明确,最后一联;②题干要求分析诗句含意,既要有字面意思的解读,又要有深层含意的分析;③诗人对画的评价,则要联系整首诗的内容及写作背景回答。

解题方法:①从表情达意的角度推敲;②从意蕴丰富的角度提炼。

易错警示:①读不懂诗歌,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情感;②回答问题的语言不够准确,不会使用诗歌情感鉴赏术语。

命题规律:①课标全国卷一般在这个题上设置分值为6分;②考查形式为给出一个明确的指向,要求考生归纳作答,多为把握诗歌内容,领悟思想感情,赏析表达技巧,等等。

能力要求:①具备一定的诗词理解鉴赏能力;②积累一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