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治水及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有关方法和建议
2024年煤矿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煤矿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5472d1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1.png)
2024年煤矿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为更好地防止矿井生产建设中水灾事故的发生,对矿井水患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我市矿井防治水有关制度,保证我市煤炭工业安全有序地发展,掌握矿井水害规律,研究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防治水害的方法,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每一受水害威胁的矿井都要制定相应的“探、放、堵、截、排”综合防水措施。
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二、受水害威胁的矿井必须配备有效的探放水设备。
培训探放水设备操作人员。
三、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煤矿负责对本辖区内有水灾威胁矿井进行监督、督促各类防水煤柱设计、防治水措施的上报工作,并按审批权限上报审批。
市局负责检查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煤矿对这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四、每一矿井每年雨季前要组织一次防治水全面检查工作。
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矿负责对重点受水患威胁矿井的检查工作。
五、矿井必须配足排水管路、排水设备、防洪抢险物资,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煤矿负责对该项工作的检查。
六、各类矿井必须收集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建立相关档案。
七、矿井应组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查明矿区内报废小井充水情况与矿区开采关系,查明地表水体、含水层与隔水层、小井老窖、各类导水构造等对矿井影响情况,并制定措施。
八、矿井应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建立观测台帐。
九、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水文情况不清的矿井,要进行补充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并按地质规程要求报批工程设计。
十、采掘工作面探放水包括,防顶板突水、防底板突水、老空水、断层水、冲积层水、钻孔水等,每一矿井必须根据该矿井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探、放水措施,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一、凡在煤层露头风化带,含水、导水、与富水层相接触的断层,矿井水淹区,受保护的地表水体、井田技术边界等地段必须留设防水煤柱,各类防水煤柱必须经有资质单位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尺寸大小和留设方法。
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二、矿井要建立水害预报上报制度,矿井每月向县(市)区局汇报一次,国有地方煤矿每季向市局汇报一次矿井水患情况。
煤矿防治水规定实施细则
![煤矿防治水规定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85c1edd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7.png)
煤矿防治水规定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平煤股份公司煤矿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平煤股份各直管、托管、代管、监管的公司、矿井的防治水工作,与矿井防治水有关的地质勘探、设计、矿井建设等工作,适用本细则。
公司现行的矿井防治水方面的规定与本细则不一致的,依照本细则执行。
第三条防治水工作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查、探、堵、截、疏、排、防、躲"的综合治理措施。
(一)预测预报应在水害隐患排查的基础上进行。
各原煤生产、基建单位及矿井必须坚持水害隐患的周、月、年排查制度,月报、年报及随时预报制度。
水害隐患排查范围要覆盖所有采掘地点及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区域,排查出的隐患要建立台账,实施动态管理。
(二)每月底由地测部门提出下月水情水害月报,经矿井总工程师审查签字后,发至相关业务部门、安检(监)部门和施工单位,接收单位必须履行签收手续。
(三)水情水害年报由地测部门提出后,必须经矿井总工程师组织安检(监)、生产、技术、机电等部门审查后,于12 月31日前报地质测量处。
(四)对可能存在水害隐患的地点应当采用综合探测手段查明或排除隐患,需要采取进一步采取措施或治理的地点必须先治理后采掘。
在小煤矿采动区域附近或其采掘可疑区域采掘时必须采取有掘(采)必探的措施。
第四条集团公司、区域公司、矿井、建设单位(新建矿井)的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下同)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防治水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组建探放水作业队伍,平衡解决防治水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资金。
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下同)是防治水的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防治水方案、设计、措施的的编制、审批及上报工作,负责组织水害隐患排查工作,负责提出防治水机构设置、人员配备、队伍建设、技术装备、专项资金建议等。
总工程师作出的防治水工作决定非经主要负责人、安全办公会研究或上级部门同意,任何人不得更改。
河北省煤矿防治水管理办法
![河北省煤矿防治水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842c76502768e9951e73860.png)
关于印发《河北省煤矿防治水管理办法》的通知时间:2015年12月29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7次【收藏此文】【字体:大中小】冀煤安监〔2015〕185号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河北省煤矿防治水管理办法》的通知各产煤市安全监管部门、各监察分局,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各整合主体企业:为规范河北省煤矿防治水管理工作,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结合河北省实际,制定了《河北省煤矿防治水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5年12月16日河北省煤矿防治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河北省煤矿防治水管理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河北省境内煤矿企业、矿井及为煤矿提供服务的地质勘探、设计、施工、监理、科研院所等单位的防治水工作。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及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对煤矿防治水工作实施监督监察。
第四条煤矿企业、矿井必须牢固树立主动预防、区域治理的先进理念,实现煤矿防治水工作由过程治理到源头治理、局部治理到区域治理、井下治理到井上下综合治理、措施防范到工程治理、单一治水到治保结合的转变。
第五条煤矿企业、矿井必须构建理念先进、基础扎实、勘探清楚、科技攻关、综合治理、效果评价和应急救援“七位一体”工作体系。
第六条煤矿企业、矿井必须遵循“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强化“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实行“一矿一策”、“一面一策”。
第二章机构、制度与装备第七条煤矿企业、矿井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邓家庄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防治水分析
![邓家庄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防治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285c13650e52ea55189873.png)
邓家庄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防治水分析关键词:水文地质条件充水因素防治水邓家庄煤矿开采2、4、5号煤层,生产规模90万t/a。
位于黄河东岸,地处吕梁山脉中段西部,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地势总体东高西低。
井田内地层总体为一单斜构造。
走向近南北向,倾向西,地层倾角约4°—7°。
断裂构造不发育,仅在井田东部巷道揭露4条小的层间断层。
井田内断层不发育,未发现陷落柱,亦未发现岩浆岩侵入。
故确定井田地质构造类型为简单类。
井田位于黄河东岸,紧靠黄河,煤层低于黄河水位及奥灰水水位,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1 水文地质条件1.1 地表水井田内地表水属黄河流域,黄河从井田外西部边缘流过,流经距离本井田约3km。
河床高程650.00——664.00m,流向由北向南,年平均流量924.4 m3/s,最大流量19500 m3/s。
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仅在雨季时有短暂洪水从地表沟谷中流出,由东向西最后汇入黄河。
1.2 地下水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裂隙含水层中上马家沟组、峰峰组等,含水层具较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为井田和区域最主要的含水层。
其余各组含水性较弱。
2 矿井充水因素分析2.1地表水对矿井开采的影响井田内地表水属黄河流域,黄河从井田外西部边缘距本井田约3km。
年平均流量924.4 m3/s,最大流量19500 m3/s。
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
黄河历年最高洪水标高为651.2—665.0 m,5(4+5)号煤层在河流流经附近标高最高为300 m,河底与煤层间距达351.2 m,本井田邻近西部开采时要留足保安煤柱,开采中应多加防范。
2.2构造对矿井充水的作用和影响井田总体为一单斜构造,地层总体向西倾斜,各含水层中的水会沿岩层倾向流出井田。
井田内断裂构造不发育,未发现陷落柱,但要注意隐伏断层的存在,并对其导水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3最大导水裂隙带对矿井的充水影响井田内5(4+5)号煤层距地表约372.75 m,导水裂隙带高度小于5(4+5)号煤层距地表间距,故5(4+5)号煤层开采目前不会波及到地表。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水工作建议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水工作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5689dbe31b765ce04081445.png)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水工作建议摘要:矿井水预防和管理工作是一项特别针对深埋煤矿的系统工程,其水文地质条件要求建设更复杂,更科学的水管理系统。
为了预防和管理深层矿井水,通常可以解决水入区域的问题,保持防水木炭柱以及建立防水和排水工程。
除技术措施外,还应高度重视管理层的矿井水预防和管理工作,充分了解水文重要层的行为和某些作业的进行。
要保证每一种工作落到实处,在工作的监督上也要注意,要不断推广创新,保证效率。
本文基于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水工作建议展开论述。
关键词: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防治水;工作建议引言中国的煤炭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特别是近期煤炭生产规模的扩大,根据矿区生产面临地下生产面临的水文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和改变。
面临的水文地质条件也更加复杂。
面对更复杂的水文地质情况,有效的水资源预防和管理实践已成为确保矿山生产作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
1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分析实际上,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是对水害类型与防治难度等特点的整体评价,为煤矿构建长期防治水计划的有力依据。
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研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方式,八十年代我国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原则、依据及计划的提出黑我国煤矿防治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阶段,山东以及可悲等矿区经过十多年煤矿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已完全揭露,从深部开采渐渐向高水压、高地压发展。
另外,一直以来被外界认定水文地质简单的中西部矿区分布着涌水量最大的煤矿,出现了十分严重的水害事故。
我国东西部矿井水文地质状况正在不断改变。
出台《煤矿防治水规定》后,我国当前有上万个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特点、分布情况及防治方法现状已完全摸清。
而新一轮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出现了问题:第一,无法顾及不同盘区以及不同水平水文地质条件差异;第二,一般忽视井田水文地质条件转变,不能有效应用井田的水量信息;第三,评价过程同煤矿生产计划脱离,让评价的针对性与目的性降低。
煤矿防治水规定
![煤矿防治水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faa312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a.png)
第十六条 矿井应当建立下列防治水基础台帐; (一)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帐; (二)气象资料台帐; (三)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帐; (四)钻孔水位、井泉动态观测成果及河流渗漏台帐; (五)抽放水试验成果台帐; (六)矿井突水点台帐; (七)井田水文地质钻孔成果台帐;
第二章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
第一节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第十一条 根据矿井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受水害影响程度以及防治水工作的难易程度,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等四种(表2-1)
观测点的布置,应当尽量利用现有钻孔、井、泉等。观测内容包括水位、水温、和水质等。对泉水的观测,还应当观测其流量。 观测点应当统一编号,设置固定观测标志,测定坐标和标高,并标绘在综合水文地质图上。观测点的标高应当每年复测一次;如有变动,应当随时补测。 第二十五条 矿井应当在开采前的1个水文年内进行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在采掘过程中,应当坚持日常观测工作;在未掌握地下水的动态规律前,应当每7~8日观测一次;待掌握地下水的动态规律后,应当每月观测1~3次;当雨季或者遇异常情况时,应当适当增加观测次数。水质监测每年不少于2次,丰、枯水期各一次。
0
0
0
注:1.单位涌水量以井田主要含水层中有代表性的为准。 2.在单位涌水量q,矿井涌水量Q1、Q 2和矿井突水量Q3中,以最大值作为分类依据。 3.同一井田煤层较多,且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当分煤层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4.按分类依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矿山水文地质规范
![矿山水文地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abccea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1.png)
矿山水文地质规范篇一: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第一章总则第1条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是保证煤矿煤矿安全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
为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掌握矿井水文地质规律,研究和解决太井生产建设中的水文地质问题,防治水害,保护和利用地下水资源,特制定本规程。
第2条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一、开展矿区(井田)水文地质补充调查、补充勘探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二、为矿井建设、采掘、开拓延深、改扩建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或专门报告。
三、在采掘过程中进行水害分析、预测和防探水。
四、开展矿区(井田)专门防治水工程中的水文地质工作。
五、为补充和改善矿区(井)生产、生活供水,进行调查、勘探,提供水源资料。
六、根据需要开展老矿区环境水文地质调查和研究。
第3条加强矿井水文地质的科学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引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并不断加以发展、创新。
第二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其工作要求第4条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井巷充水及其相互关系出发,根据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性质、富水性,补给条件,单井年平均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项,把矿井水文地质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四个类型(见表1)。
第5条极复杂型矿井,除必须按照水文地质特点和开采需要进行补充调查、勘探和专门试验,建立井上下水动态观测网,坚持长期观测,以及健全观测资料台帐和历时曲线等外,还应做到:一、高原山地向斜正地形岩溶矿区,要注重岩溶调查、暗河探测和封闭汇水洼地的水均衡工作,研究分析探放、堵截暗河水的方案与措施。
二、石灰岩露头颁范围广,河溪发育,山塘水库多的矿区,要注重地表水体、岩溶泉同井下出水点关系的调查分析,做好探放溶洞泥砂水工作,防止大突水的威胁。
三、经常直接或间接受煤层顶底部石灰岩溶洞—溶隙高压富含水层突出威胁的矿区(井),要开展区域水文地质综合调查,研究岩溶发育规律,并采用大口径抽水、井下大型放水试验及连通试验,勘查岩溶水集中强径流带或岩溶管道带的分布。
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的若干规定
![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的若干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43d7a26cf84b9d528ea7a96.png)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省煤炭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的若干规定》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八月十七日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的若干规定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管理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着力构建“探测超前、预报准确、防治科学、管理到位”的煤矿防治水工作体系,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要建立防治水工作领导责任制。
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防治水工作第一责任人,负主要责任;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下同)负责技术管理工作,负技术责任;其他各级负责人负责防治水措施的实施,负落实责任。
二、要设立防治水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各煤矿集团公司应设立专职的防治水副总工程师,水文地质类型简单、中等的煤矿企业,应明确相应机构负责防治水管理工作,有条件的要配备专职的防治水副总工程师,并配备1至3名地质类工程的技术人员;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的煤矿企业,必须设立专门的防治水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防治水副总工程师,并配备3名以上地质类工程的技术人员。
三、要建立健全专业专职的探放水作业队伍。
探放水作业队伍由防治水机构管理,严格执行探、掘分离管理的规定。
探放水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要为探放水作业队伍配备不同钻距的专用的探放水钻机等探放水设备和物探设备,探放水钻机至少3台以上,且有钻进能力在200米以上的钻机,严禁使用煤电钻探放水作业。
四、要建立严格的探放水工作制度。
要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事故隐患责任追究制度,并建立防治水绩效考核办法,以加大防治水工作的考核力度。
地测防治水各项技术规程的实施细则和技术补充规定
![地测防治水各项技术规程的实施细则和技术补充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6c2080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7.png)
地测防治水各项技术规程的实施细则和技术补充规定一、实施细则(一)测量部分1、中腰线标定及时、准确、无责任工程事故。
(1)巷道开工通知单要提前3天发送地测部门。
(2)重要巷道的开门应有标定工作设计图。
(3)巷道开门时须对作为起算数据的上一级导线(点)进行检测。
2、3000米以上贯通测量应有设计、审批、总结,贯通测量精度符合规程规定或工程要求。
3、坚持巷道开门、贯通、停头、复工、停采及工程进度等通知单制度4、贯通通知单应提前(岩巷20-30米,煤巷30-40米)发送施工单位、矿分管领导及技术、安全、通风等单位Q5、煤矿必备的图纸(1)井田区域地形图(1:2000或1:5000)(2)工业广场平面图(1:500或1:1000)(3)采掘工程平面图(1:IOoO或1:2000)(4)井上下对照图(1:2000或1:5000)(5)矿井水文地质图(1:2000)6、矿图内容、精度符合要求,图上符号、线条符合《煤矿地质测量图例》要求。
7、各种防水、建筑物保护煤柱设计合理,并有设计,有批文,如有水害威胁而不需留设煤柱的,应标有探水警戒线。
(二)地质部分(I)矿井必须具备精查或最终地质勘探报告、补充勘探报告、储量复核地质报告,并且经过验收,结论明确,能够指导生产Q(2)地测部门必须按规定时间提供掘进地质说明书。
(3)必须有由设计部门提供的经总工程师批准的“委托书(4)“三书”必须做到文字、原始资料、图纸数字相符,内容达到要求。
(5)地质预报做到月有月报,年有年报。
必要时有临时预报。
(6)预报内容准确无误,预报结果应保证煤矿安全生产Q(7)水情水害预报应包括周分析、月预报、季预报、年预报。
(8)预报内容齐全,描述准确、措施有针对性,签字齐全。
(9)预报结果应保证煤矿安全生产,不出现误报、漏报现象。
(10)建立水文观测系统,并按规定时间定期观测。
(11)防治水工程有方案设计并按规定程序审批。
(12)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对不清楚地段要进行探放水,并有设计和措施。
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三篇)
![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b9d7a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7.png)
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是指煤矿企业在地质测量、地下水防治、地下水巡查监测等方面所建立的一套完整、系统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地下水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防治,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本文针对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地质测量管理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是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地表地貌测量、地层测量、水文地质测量等。
在地质测量工作中,煤矿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地质测量管理制度,确保地质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具体措施包括:1. 制定地质测量规程和标准,明确地质测量工作的要求和流程;2. 配备专业的地质测量人员,确保地质测量工作的技术水平;3. 定期对地质测量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4. 建立地质测量档案,及时整理和归档地质测量数据,方便后续工作的参考。
二、地下水防治管理地下水防治是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防止地下水对煤矿生产的影响和危害。
煤矿企业在地下水防治管理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地下水防治方案,明确地下水防治工作的目标和措施;2. 制定地下水防治标准,明确地下水位的合理范围和地下水流动的限制;3. 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系统,定期对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流动进行监测;4. 定期进行地下水抽采,控制地下水位,防止地下水对煤矿生产的影响;5. 建立地下水防治档案,及时归档地下水监测数据,方便后续工作的参考。
三、地下水巡查监测管理地下水巡查监测是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地下水问题,减少地下水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煤矿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地下水巡查监测管理:1. 制定地下水巡查监测规程和标准,明确巡查监测的要求和流程;2. 配备专业的巡查监测人员,确保巡查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3. 定期进行地下水巡查,发现和处理地下水问题,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4. 建立地下水巡查监测档案,及时整理和归档巡查监测数据,方便后续工作的参考。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编写要求及参考提纲sc改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编写要求及参考提纲sc改](https://img.taocdn.com/s3/m/72aa21cdda38376baf1faec9.png)
附件三: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一、有关规定及要求(一)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矿井主要勘探目的层未开展过水文地质勘探工作。
矿井原勘探工程量不足,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
矿井经采掘揭露煤岩层后,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
矿井经长期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已发生较大变化,原勘探报告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矿井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或扩大井田范围设计需要。
矿井巷道顶板处于特殊地质条件部位或深部煤层下伏强充水含水层底板带压,专门防治水工程提出特殊要求。
各种井巷工程穿越强富水性含水层时,施工需要。
开采区接近可疑的古空积水区域或顶水开采的。
地表水发生较大变化,查清对矿井的水害影响。
需要找新的水源地。
(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要求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程量布置,应以满足防治水工作要求和相应的工作程度要求为原则。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应将包括勘探矿区在内的区域地下水系统进行整体分析研究。
矿井以外区域以水文地质测绘调查为主,以内以水文地质物探、钻探和抽(放)水试验等为主。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应根据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和具体条件,结合以往水文地质工作,综合运用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抽(放)水试验、水化学和同位素分析、地下水动态观测、采样测试等各种勘查技术手段,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必须编制补充勘探设计,中小型水文补勘项目设计经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查后实施。
补充勘探设计要依据充分、目的明确、工程布置针对性强,要充分利用矿井现有条件,做到井上、井下相结合。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实施中一定要保证各项工程的质量,严格按批准的设计施工,修改设计要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工程完成后,及时提交成果报告或资料,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查、验收。
二、地面水文地质补充勘探(一)水文地质钻探每个钻孔都要按照勘探设计要求进行单孔设计,包括钻孔结构、孔斜、岩芯采取率、封孔止水要求、终孔直径、终孔层位、简易水文观测、抽水试验、地球物理测井及采样测试、封孔质量、孔口装置和测量标志要求等。
防治水规范——精选推荐
![防治水规范——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62f48af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1.png)
矿井防治水工作规范第一章一般规定为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程度评价办法》和《矿井防治水安全监察实施细则》、《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试行)》,杜绝重大水害事故,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结合新汶矿区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第一条、领导及部门责任1、矿长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必须定期进行矿井防治水工作中研究,分析矿井水害隐患,保证矿井在防水工作中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的投入,保证矿井水害隐患排除。
2、生产矿长是防治水工作的主要责任者,负责防治水工程计划的组织实施,协助矿长解决防治水工作所需的人、财、物等重大问题。
各分管副矿长对所分管业务中有关矿井防治水工作负责。
3、矿总工程师是防治水工作技术管理的第一责任者,负责对矿井水害隐患进行定期排查预报,制定矿井防治水工程计划,负责组织编制防治水工程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现场落实及质量控制、工程总结报告等。
4、驻矿安监处长负责督促、检查与防治水有关的安全措施的落实。
5、矿副总工程师对所分管业务中有关矿井防治水工作负责。
分管副总工程师协助生产矿长、总工程师负责具体组织实施防治水工程计划、设计、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的现场落实及防治水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监督检查等。
6、矿井防治水是一项多部门配合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各部门分工负责,共同把关。
(1)矿地测部门是防治水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水文观测和水情水害预报,编制防治水工程计划、设计、措施和防治水资料的收集整理,根据生产接续,随时准确掌握现场水文地质情况,及时分析水情、提供水情水害预报。
在生产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的领导下,检查、督促防治水措施的现场落实;会同技术、安监等部门排查水害,提出水害处理措施,督促、检查现场落实;参与编制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及雨季“三防”计划;负责矿井水文观测系统的完善、定期观测分析,防水设施状态的巡查。
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1王新
![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1王新](https://img.taocdn.com/s3/m/5127432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1.png)
三、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设计
1、补勘的目的、任务 目的:防治水。任务确定应全面分析已有资料,确定补勘的任务。 2、补勘的依据:规范规程、资料来源 3、补勘的范围 矿井?采区?工作面?下组煤?上组煤?煤系地 层含水层?太灰含水层?奥灰含水层? 4、补勘技术手段及工程量:根据任务及规程(勘探类型)确定。 5、工程预算 6、成果设计
7、矿井涌水量计算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对补充勘探,当水文地质条件变化不大时,可用比拟法预测矿井涌 水量。矿井涌水量计算必须建立在正确认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基础 上,建立矿区水文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参数及合理 的方法计算矿区正常和最大涌水量。主要方法有:比拟法、数理统 计法、水均衡法、解析法、数值法和物理模拟法等。必须注意计算 方法的使用条件,有条件时应采用几种方法计算对比。对计算结果 应进行详细评价,分析论证计算涌水量可能偏大或偏小的原因,推 荐排水设计的矿井涌水量。
三型
第一型: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床 第二型: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矿床 第三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床
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区别
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划分的目的是为不同类型矿床的勘探工程设定不同工程量、勘探 程度以及矿井涌水量计算等技术要求。 比如:孔隙充水简单型矿床在勘查阶段的水文地质剖面要求至少一条,但在复杂型矿 床要求至少4条剖面,各剖面上不少于3个水文孔;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可计算 全矿区的正常和最大涌水量。 立足与勘探,围绕如何将勘探工作做好,与开采安全关系不大。
设最大降深为s1, 一般地:
2 s2 s1
3 s3 1 s1
3
非稳定流:抽水过程中保持水量稳定,观测水位变化
或保持水位稳定,观测水量变化。符合实际。
煤矿水文地质补勘相关规定及技术要求
![煤矿水文地质补勘相关规定及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0845352bceb19e8b9f6ba22.png)
煤矿水文地质补勘相关规定及技术要求第一节一般规定1、矿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开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一)矿井主要勘探目的层未开展过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的;(二)矿井原勘探工作量不足,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的;(三)矿井经采掘揭露煤岩层后,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的;(四)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原有勘探成果资料难以满足生产建设需要的;(五)矿井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或者扩大井田范围设计需要的;(六)矿井采掘工程处于特殊地质条件部位,强富水松散含水层下提高煤层开采上限或者强富水含水层上带压开采,专门防治水工程设计、施工需要的;(七)矿井井巷工程穿过强含水层或者地质构造异常带,防治水工程设计、施工需要的。
2、水文地质测绘应当采用遥感水文地质测绘方法,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影像、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测绘质量。
3、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及井下水文地质观测必须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细则》第24条和第27条要求开展。
第二节地面水文地质补充勘探4、应当采用多种物探方法进行综合勘探,可以采用地震与电法相结合的勘探技术方法查明构造及其富水性。
水文物探主要以电法勘探为主,宜采用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或者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技术方法。
可以采用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查明火成岩侵入范围和断层、陷落柱等构造。
5、水文地质钻探工程量应当根据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目的、具体任务及综合勘探的要求等确定;应当充分利用已有钻孔(井)及钻探成果,与长期水文动态观(监)测网的建设(完善)统筹考虑,形成控制地下水降落漏斗形态的水文地质剖面线。
6、水文地质钻探必须要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细则》第30条要求的十项主要技术指标开展相关工作。
7、抽水试验成果应当满足矿井涌水量预测、防治水工程设计施工的要求,取得含水层渗透系数、导水系数、给水度、释水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
8、需要进行注水试验的,应当编制注水试验设计。
设计包括试验层段的起、止深度,孔径及套管下入层位、深度及止水方法,采用的注水设备、注水试验方法,以及注水试验质量要求等内容。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doc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doc](https://img.taocdn.com/s3/m/ef55a73d4a7302768e9939d7.png)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范围和要求第14条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一、原勘探工程量不足,水文地质尚未查清。
二、经采掘揭露,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
三、矿井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或扩大井田范围设计需要。
四、专门防治水工程提出特殊要求。
五、各种井巷工程穿越富含水层时,施工需要。
六、补充供水需寻找新水源。
第15条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基本要求:一、必须编制补充勘探设计,并按规定报批。
二、设计要依据充分、目的明确、工程布置针对性强,要充分利用矿井条件,作到井上、下结合。
三、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完成后,必须及时提交成果报告或资料。
四、水文地质钻孔和各种试验的施工技术要求,除按本规程规定有关条文行外,其它应参照煤炭资料地质勘探有关规程的规定执行。
第二节地面水文地补充勘探第16条水文地质勘探钻孔的设计(技术指标书)和施工主要技术要求:一、每个钻孔都要按照勘探设计要求进行单孔设计,包括钻孔结构、止水要求、终孔直径、终孔层位、孔斜、岩芯采取率、封孔质量、易水文观测及地球物理测井等。
二、钻孔施工主要技术要求:1、必须采用清水钻进。
遇特殊情况需改用泥浆时,必须取得地质部同意,但事后要采取补救措施。
2、抽水试验钻孔的终孔直径不小于108毫米;深度大于500米的钻孔,直径按设计要求确定。
3、需安装深井泵的大口径钻孔,深井泵下放深度以上孔段的孔斜,不得超过2度或按设计要求掌握。
4、主要含水层、试验孔段及松散层勘探孔的岩芯采取率,应不低于75%;破碎带的岩芯采取率,一般不低于50%。
5、钻孔分层(段)隔离止水时,必须通过提水、注水和水文测井等不同方法,检查止水效果,并作正式记录。
不合格时必须重新止水。
6、穿过可采煤层的钻孔,如煤层顶板或底板有富含水层时,对顶板导水裂隙带及其以上5~10米孔段,底板以下整个孔深,以及有可能污染水源的整个钻孔,都必须使用高标号水泥浆封孔,并须取样检查封孔质量是否合格。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https://img.taocdn.com/s3/m/1a3fec30650e52ea551898a8.png)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一)要求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对象条件矿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1.矿井主要勘探目的层未开展过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的。
2. 矿井原勘探工程量不足,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的。
3. 矿井经采掘揭露煤岩层后,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的。
4. 矿井经长期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已发生较大变化,原勘探报告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的。
5. 矿井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或者扩大井田范围设计需要的。
6. 矿井巷道顶板处于特殊地质条件部位或者深部煤层下伏强充水含水层,煤层底板带压,专门防治水工程提出特殊要求的。
7. 各种井巷工程穿越强富水性含水层时,施工需要的。
(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要求1.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程量布置,应当满足相应的工作程度,并达到防治水工作的要求。
2.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应当根据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和具体条件,综合运用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抽(放)水试验、水化学和同位素分析、地下水动态观测、采样测试等各种勘查技术手段,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
3. 补充勘探设计应当依据充分、目的明确、工程布置针对性强,并充分利用矿井现有条件,做到井上、井下相结合。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完成后,应当及时提交成果报告或者资料,由矿山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查、验收。
(三)井下水文地质勘探 1.基本原则井下水文地质勘探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采用井下物探、钻探、监测、测试等手段。
(2) 采用井下与地面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
(3) 井下勘探施工作业时,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并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
2. 勘探安全作业要求井下水文地质勘探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钻孔的各项技术要求、安全措施等钻孔施工设计,经矿井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2) 施工并加固钻机啊室,保证正常的工作条件。
(3) 钻机安装牢固。
钻孔首先。
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范文
![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ca249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6.png)
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范文水是矿井井下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因此,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包括地质探测技术、封孔技术、排水技术和支护技术等。
首先,地质探测技术在矿井井下防治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质探测技术通过采集井下地质数据,分析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水方案提供依据。
常用的地质探测技术有地球物理勘探、地下水位监测和地下水流动模拟等。
其中,地球物理勘探可通过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反射特征来判断地层的渗透性和含水量,从而预测地下水的可能分布范围。
地下水位监测可以实时监测井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水源,为防治水提供重要数据依据。
地下水流动模拟将地下水系统抽象成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得出地下水的流动规律,有效地指导防治水工作的实施。
其次,封孔技术是矿井井下防治水的重要手段之一。
封孔技术包括水泥灌浆封孔、预应力锚杆封孔和钢板桩封孔等。
水泥灌浆封孔是将水泥浆料注入井孔中,形成固化的封堵体,主要用于封堵漏水点。
预应力锚杆封孔是通过预应力锚杆的力学力学效应,使井孔周围的岩土体紧密连接,从而达到封堵水源的目的。
钢板桩封孔是将钢板桩扎入岩土中形成封堵体,具有较强的固结能力和抗渗透能力,适用于较大断面的封孔工程。
另外,排水技术在矿井井下防治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排水技术主要包括地压水排放、抽水排放和千斤顶压水排放等。
地压水排放是通过控制地压水的流动方向和流速,将地压水导向到较低的区域,从而降低水压,减小水力灾害的发生概率。
抽水排放是通过水泵将井下积水抽取到地面,进而排放到外部环境,以达到井下排水的目的。
千斤顶压水排放是利用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将压力转化为力量,从而将井下的水压排放到外部环境。
总之,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在矿井生产安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质探测技术可以提供地层和地下水的数据,为防治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封孔技术可以封堵漏水点和水源,保证矿井的安全运行;排水技术可以降低井下水压,减小水力灾害的发生概率。
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范文(4篇)
![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5c668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d.png)
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顺利进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煤矿安全监察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工作。
第三条基本原则(一)科学合理。
根据地质条件和矿井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地测防治水方案。
(二)防范为主。
加强预测、预报和预防工作,控制水害事故发生。
(三)实行综合治理。
采取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相结合,全面防治地下水浸泡、涌水和渗水。
(四)依法管理。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五)科学管理。
完善地质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地测防治水工作的科学性和精细化管理。
(六)强化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确保地测防治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机构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机构由矿井领导班子成员组成,负责地测防治水管理工作。
第五条矿井地测防治水专业组织矿井地测防治水专业组织由矿井地测防治水专业人员组成,受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机构的领导和管理。
第六条矿井地测防治水管理职责(一)负责制定地测防治水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地质信息的搜集、整理和管理,建立地质信息管理系统。
(三)开展地下水的监测和预警工作,提前预判和预防水害事故。
(四)组织开展渗水、涌水、水灾的防治工作,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控制。
(五)组织开展地质体验区、水害点的综合治理工作。
(六)沟通相关部门,及时报送地测防治水工作的进展情况。
(七)开展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防治水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综合能力。
第三章方案编制与实施第七条地测防治水方案地测防治水方案是指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工作指导文件。
地测防治水方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包括以下内容:(一)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背景。
(二)地下水动态监测和预警措施。
(三)渗水、涌水的预测、预报和预防工作。
(四)地下水浸泡治理和水害点综合治理。
(五)地测防治水设备的配置和维护。
金属矿井防治水工作方案范文
![金属矿井防治水工作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6139cc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4.png)
金属矿井防治水工作方案范文为进一步加强我矿井防治水工作,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提高认识,增强防治水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各部门要将防治水工作作为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列入重点工作来抓。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责任。
成立矿井防治水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防治水规划和组织指导防治水工作。
各相关部门要落实防治水责任。
(三)分类指导,重点防控。
对存在明显涌水隐患的矿区要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对涌水量较大的区域进行重点防控。
(四)科学规划,合理布置。
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情况,合理布置排水系统,做到积水及时排出。
二、防治措施(一)加强巡检。
每班对主要巷道、矿面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每月召开一次防治水专项巡查,重点排查易积水区域。
(二)做好围岩处理。
对软弱破碎带进行灌浆和锚喷支护,切实提高岩体的整体稳定性。
(三)合理布置排水系统。
根据矿井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
重点区域应设置独立的防涌装置。
(四)做好高水位管理。
对易积水的矿区,高水位要及时降低,确保积水排出。
对重点监控区域的水位变化要及时统计、分析。
(五)加强维护管理。
对排水系统的输水管线、水泵、防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更换,确保运行可靠。
三、工作要求(一)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防治水措施,并落实责任,层层签订防治水责任状。
(二)要建立防治水巡查制度,重点防控区域每班至少巡查1次。
(三)对存在涌水隐患的区域,要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防治方案。
(四)要建立防治水台账,及时统计和记录水害情况,作为制定防治措施的依据。
(五)要加强防治水知识培训,提高全员防治水素质。
四、奖惩(一)对防治水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对防治水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以上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措施,确保矿井防治水工作落到实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水害的基本概念
南区:地处复向斜南翼推覆构造的前缘,间夹在阜风
与舜耕山逆冲断层之间,属其上冲异地系统,以石灰岩为
主的岩溶裂隙含水层裸露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九龙岗 至孔系集等老区矿井集中在此区。 中区:是复向斜的主体,基岩含水层因南北两翼逆冲 断层的阻水作用,切断了裸露区的水源补给,加上区域性 斜切断层的分割,构成了封闭型的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 以储存量为主。潘集至谢桥等新区矿井全集中在此区。
二、新生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一)主要目的与任务 新生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主要目的与任务是:查明新
生界、主要是其下部即与基岩接触段的岩性、厚度分布和
含隔水性,评价煤系及灰岩上方的给阻水条件,确定松散 层水体下采动等级,合理留设安全防水煤柱。并对新生界 含隔水层组重新进行统一划分。
一)主要目的与任务
新生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主要目的与任务是:查明新 生界、主要是其下部即与基岩接触段的岩性、厚度分布和
2、新区: 1)巨厚新生界松散含水砂层为井筒主要水害。 2)新生界底部砂砾层含水较丰富,部分井田直接覆盖于煤系 地层之上,是煤层开采的主要水害。 3)砂岩含水层埋藏深,水压高,静储量相对较丰富,新建矿 井投产时间短,砂岩水还未得到大量疏放,为矿井主要水害。 4)新区矿井采煤机械化程度高,综放和综采工作面走向长, 倾斜宽度大,采空范围大,采空区积水量多,工作面起伏大,排 放难度大。为矿井的重要水害。 5)灰岩含水层埋藏深,既有岩溶发育程度和富水性随深度增加 而减弱的一般特征,还具有非均质性和构造控水的特征,是A组 煤开采时的主要水害。
分析、研究矿井防治水的有关安全技术问题, 有利于进一步搞好防治水工作。我有幸参加这 次学习班,今天抛砖引玉谈些粗浅看法供大家
参考,其中多有不当,请批评指正。
一、深入研究资源勘探资料成果,加深 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本认识
煤田资源勘探以地质勘查为重点,同时对新生界和煤
系砂岩进行了水文地质勘查,对底板灰岩作了初步了解。
2)在断层落差大于30~50m的不同块段布置辅助勘探和观测 剖面,形成矿井灰岩水位动态观测网。 各辅助剖面线均布置2个孔: 太灰孔在1煤露头下钻,见奥灰终
孔,对C3全层和C3Ⅰ+Ⅱ组灰岩分别混合抽水,对C3Ⅰ组灰岩抽
水后保留为C3Ⅰ组灰岩观测孔。奥灰孔在C39灰底露头下钻,见 寒灰终孔,对C3Ⅲ组灰岩和奥灰分别抽水后保留为奥灰观测孔。 沿地层走向,在各辅助剖面线之间及其与主剖面之间,适当加 布C3Ⅰ组灰岩观测孔。
主要特征是新生界松散层含水且厚度大。基岩含水层受补给条
件较差,埋藏深,水压高,以静储量为主。矿井正常涌水量相对 较小。
矿井正常涌水量比较见表1。
表1 矿井正常涌水量比较表(m3/h,2009年)
矿别 全矿区 矿井涌水量 煤系 李一 谢一 4192.4 189.8 1099.5 2892.3 115 393.4 其中 灰岩 1300.1 74.8 706.1
己有补勘资料表明:张集、谢桥矿砂砾层缺失,新生界下部为
三隔及红层,属三类水体。丁集矿砂砾层分布较稳定,富水性中等, 属一类水体。潘北矿位于条带北缘,砂砾层在十二线以东呈星片状 分布,新生界下部岩层为半岩化,富水性弱,属二类水体,因此拓
宽了缩小防水煤柱开采的途径。可见进一步查明砂砾层的分布,是
下一步新生界补勘的主要任务之一。
含隔水性,评价煤系及灰岩上方的给阻水条件,确定松散
层水体下采动等级,合理留设安全防水煤柱。并对新生界 含隔水层组重新进行统一划分。
二) 己开展的主要工作 在1999年谢桥矿完成了煤系上覆第三系地层(红层)补勘之后, 自2010年起相继进行了张集、丁集、潘北矿新生界水文地质补
充勘探。这些补勘,从满足近水体下开采防水煤岩柱合理留设
虽然该阶段水文地质勘探程度较低,但深入研究其资料成 果及问题,加深对区域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基本认识, 有益于搞好矿井防治水和水文地质补勘工作。
一)矿井所属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矿区各井田资源勘探地质报告对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都
有一致描述,即:煤田地貌由东南端基岩裸露的低山残丘
向北过渡到冲积平原,晚第三纪早期的不均衡沉降,沉积 了西厚东薄的新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层。基岩水文地质条 件受淮南复向斜南北两翼走向逆冲断层控制,将其分割成 南、北、中三个分区(图1)。
2、补勘主要目的与任务
1)进一步控制太原组的厚度和岩性分布,加密控制1煤底板隔 水层,基本查明奥陶系的厚度和岩性分布特征,。 2)基本查明太原组全层及C3Ⅰ组、C3Ⅱ组、C3Ⅲ组和奥陶 系灰岩的岩溶发育及富水性特征,水温、水化学特征,探查发育
在1煤及其底板灰岩中主要断层的导、阻水性,了解或进行灰岩水
4、提高岩芯采取率。例如“红层”埋藏较深,沉积环境决定了
红层砾石间被泥质等充填;若带水钻进,泥质等被冲失,仅存砾石, 而砾石与粘土砾石的富水性差别很大。岩芯鉴定和描述要认真并有
侧重细化。
5、进一步查明砂砾层的分布特征。据区域资料,该层厚0~ 99m,以棕色,灰绿色砂砾,泥质砂砾为主,间夹多层粘土并呈带 状分布。
3、工程布置原则
深入分析和充分利用井田各勘探阶段己获灰岩资料,针对原有 灰岩勘探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工程布置。工程布置总体原则是:突
出重点,全面控制。
1)以近浅部(露头)为重点,兼顾中深部和四周边界;以首采 区为重点,兼顾它区;以灰岩为重点,兼顾新生界。 2)在建立太原组、奥陶系主勘探和观测剖面的基础上,以C3I 组灰岩和奥灰为重点。应侧重于地质构造和富水带,并结合井下
由此可见,淮南矿区地跨淮河两岸,分属两个不同的水 文地质区段,具有不同的水文地质特征。
尚 口 孜 集 南 照 舜 集 断 层 老 F5 耕 口孜东 阜 板集 杨村 刘庄 陈桥 阳 谢桥 张集 凤 丁集 顾桥
茨
塘 集
淮南煤田水文地质分区略图
尚塘
淮 明
龙 山
新 城
新
断
河
朱集 潘集
潘三
明龙山
北
层
口
颍
中
西 淝
潘二 潘一
淮
区
台 新集三矿
区
河
凤台 孔集 李咀 蔡家岗 长
南
人 山 仓
河
田家庵
断 丰 淮南市 区 层 断 断 层 层 层
河
淮 河 寿县
新庄孜 谢三 谢一 谢二 珍珠泉 翟家洼 断
李二 泉山
上升泉
灰岩裸露区 阻水断层 降水补给区
矿井
1、老区
主要特征是灰岩局部裸露,接受大气降水直接补给。煤系赋存
于薄层第四系之下,降水多经砂岩风化裂隙带及塌陷裂隙渗入补 给。补给条件好。基岩含水层埋藏浅,浅部砂岩裂隙和灰岩岩溶 裂隙较发育,富水性较强。矿井正常涌水量较大。 2、新区:
矿井防治水及水文地质补充 勘探的有关方法和建议
罗巨安
主要讲课内容
1、深入研究资源勘探资料成果,加 深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本认识 2、新生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3、 A组煤底板灰岩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4、疑似地质异常体探测 5、矿井防治水有关建议
前言
淮南煤田沉积建造属南型北相,在全国煤矿水文地 质区划上处于南方区与北方区的交界地带。矿区开采煤
层层数多,煤层厚度和产状变化大,褶曲和断层发育地
质条件复杂;大气降水充沛,地表水体发育,地下孔隙、 裂隙、岩溶三类含水层并存,充水因素多,水文地质条 件复杂;是国内煤矿受水害威胁最严重的矿区之一。矿 区开发史上,曾多次发生透水、突水、溃砂溃水等各类
水害事故,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
在这种形势下举办学习班,深入学习、讨论、
老区
新区
新庄孜 李咀孜 计 潘一 潘二 潘三 潘北 朱集 丁集 顾桥
顾北 张集 谢桥 计
530 756 2575.3 217.5 145 286 60 30 110 (北一、南二) 196 80 172 320.6 1617.1
383.1 468 1359.5 217.5 135 286 60 30 110 196
80 172 246.3 1532.8
146.9 288 1215.8
10
74.3 84.3
二)不同水文地质区段矿井的主要水害
1、老区 1)地表水体发育。开采历史久,采煤塌陷积水范围大,废弃 老窑、生产小井多,还有新报废矿井。构成了矿井顶部和侧向的
主要水害。
2)基岩含水层埋藏浅,浅部砂岩裂隙和灰岩岩溶裂隙较发育 ,富水性较强,是矿井开采的主要水害。 3)采空区水和灰岩水因补给条件好而可恢复性较好,为矿 井的重要水害。
灰岩疏放水时的水位观测需要。
3)以探查A组煤开采底板灰岩水文地质条件为目标,
钻探,单孔和孔群抽水试验,流速流量测井,水化学分
析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4)一孔多用。工程布置同时要考虑到水位动态长期
观测,不同灰岩含水层组分层和混合抽水,探查A组煤
及其底板灰岩上覆新生界的需要。
4、技术方法及建议、
1)在A组煤首采区或工广煤柱区布置1~2条主勘探和观测剖面, 建立C3Ⅰ组、C3Ⅱ组、C3Ⅲ组和奥陶系灰岩的综合观测线。 沿地层走向在首采区两端和中间布置C3Ⅰ组灰岩观测孔,监测疏 水降压效果,形成首采区灰岩水位动态观测网。 其它地段一般不再布置C3Ⅱ组、C3Ⅲ组灰岩孔。寒灰距开采煤层 远,不是直接充水和补给含水层,原则上不布置钻孔。
现在,抽水试验水文地质参数均采用单孔稳定流裘布依公式进 行计算: T=KM 建议试用水位恢复数据计算参数以相互验证和比较。因为恢复 水位不受抽水时井损和水量变化的干扰影响。 T=0.183Q/ B 式中,B—直线斜率 5)水温观测和采取的常规全分析水样及微量元素水样受抽水 水量等因素所影响。抽水水量小,地面钻孔出水口断续性出水,观 测的水温受气温所影响;而且孔内水并未被灰岩地下水全部置换, 抽出的水实际上是钻孔水和灰岩地下水的混合水;以致水温、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