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5篇)
![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6cc0d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f.png)
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5篇)第一篇: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主要介绍现代企业的基本知识及其活动基本规律,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包括企业管理概论、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管理的基本职能、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战略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的有关知识。
《现代企业管理》是研究现代企业基本特征、运作规律、管理方法的一门学科,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作为与企业经济活动关系密切的采矿工程专业的非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必须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具备初步的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思想、了解基本方法,增强企业管理意识,培养作为具有专业技术的企业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以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主题内容包括企业管理概论、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组织、生产计划与生产控制、质量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部分以下分章阐述。
1.企业与企业管理(2学时)知识要点:1.企业管理的概念与性质;2.企业管理基本原理;3.企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目标要求:了解企业的目标与责任;企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掌握企业的概念、特征、类型;掌握企业管理基本原理;管理二重性采用课堂教学,2学时。
2.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2学时)知识要点:1.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现代管理学流派;3.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目标要求:了解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外国早期的管理思想;掌握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各历史阶段的主要思想观点;现代管理各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采用课堂教学,2学时。
3.管理的基本职能(4学时)知识要点:1.决策;2.计划;3.组织;4.领导;5.控制;6.激励目标要求:了解各管理职能相关理论;掌握各管理职能的内涵、要素、实质和方法采用课堂教学,4学时。
现代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2fed333524de518964b7df0.png)
现代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现代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现代企业管理学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40/四、先修课程:无五、课程教学目的:让学生全面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六、基本教学内容第一章管理与环境§1企业概述§2 现代企业制度§3 管理概述§4 企业环境§5 演变中的管理理论第二章战略管理§1 战略概念§2 战略分析§3 总体战略第三章决策科学与艺术§1 决策概念§2 现代决策方法第四章计划管理§1计划概念§2目标管理法§3 网络计划法第五章组织管理§1 组织概念§2 组织的设计§3 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4 权力分配§5 新型组织§6 组织变革第六章管理沟通§1管理与沟通§2人际沟通§3团队沟通§4 组织沟通§5 公共关系第七章领导艺术§1领导与领导者§2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3 领导者的素质§4领导行为艺术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2 人力资源计划§3 招聘§4 选择§5 人力资源开发§6 职业计划§7 培训§8 绩效评价§9 报酬和福利第九章控制与激励§1 控制的概念§ 2 控制的方法§ 3 内部控制§4 激励理论§5 激励体系七、适用学科专业:非管理类经济学各专业八、课时安排:内容课时第一章管理与环境第二章战略管理第三章决策科学与艺术第四章计划管理第五章组织管理第六章管理沟通第七章领导艺术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第九章控制与激励6 6 6 4 3 3 4 4 4九、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模拟分析与讨论相结合十、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孙焱林等着:《实用现代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参考书:Williams. Management,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2000R J, Jennifer M G, Charles W L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03.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十一、课程考核方式平常学习占20分,案例分析总评占20分,结业考试占60分,考试形式为开卷。
《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2e9236e336c1eb91a375dc2.png)
《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具体研究,如何应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和理念,来满足经济发展,对企业管理要求的一门学科,它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主要任务: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来适应企业的发展,为今后从事工业企业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章管理总述明确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原理和管理的两重性;熟悉管理的职能,掌握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了解管理的发展过程及现代管理的理念。
重点:管理的职能,现代管理的理念。
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掌握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二章企业管理及其组织结构明确企业管理概念;熟悉企业类型及其特征;掌握企业结构形式及特点;掌握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和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管理工作。
重点:企业管理概念;企业结构形式和特点。
难点:掌握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
第三章现代企业制度理解现代企业制度含义;熟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点。
重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点。
难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点。
第四章管理信息系统导论明确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熟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内容和分类;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程序和步骤。
重点: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开发程序及具体步骤。
难点: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程序。
第五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概念、目标、内容;明确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地位和对管理人员的要求。
了解生产运作管理战略的概念、目标、内容;明确生产运作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关系和制定生产运作战略的影响因素。
重点:生产与运作管理概念、目标、内容;生产运作战略与企业管理战略之间关系和制定运作战略的影响因素。
难点:生产与运作管理概念、内容。
第六章生产过程组织了解生产过程组织原理、原则、方法,掌握现代生产组织方法,明确生产组织与市场需求,科技发展、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关系。
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教案
![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365d3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3.png)
《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教案一、基本信息学时:51~68适用对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连锁经营、商务管理、财务会计等经管类学生。
二、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教学基本要求《现代企业管理》是面向经济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定位于为财会类、经济管理类、工商企业管理类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给学生系统、全面地讲解现代企业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的分析方法。
针对财经大类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这门课程起到帮助学生了解现代企业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熟悉企业管理中的基本问题的解决思路,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并能以企业管理学中的相关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的企业管理问题。
《现代企业管理》是研究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运行机制及其管理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企业管理作为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全面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各类企业进行企业管理的相关问题,为日后进一步学习、理论研究和从事实际企业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课时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辅助案例或多媒体教学,适时开展一定的课堂研讨和课外参观实践活动。
每一章教学有一定的书面作业。
课时安排:总学时51或68学时,其中课堂授课约占70%,实训或案例教学约占30%,复习和机动时间为2或4课时。
四、教学内容要求和重点项目一形成企业印象要求理解企业的特征及构成要素。
了解企业的基本分类。
掌握公司的设立、合并、分立、重整和终止。
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和形式。
掌握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构成。
重点:能够正确识别企业的类型。
能够依法设立公司。
学生建立企业的概念,熟悉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法律形式。
《企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企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7e3f65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e.png)
《企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课程性质、目的和基本要求《企业管理》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共同课,也是必修课的基础课,是介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课程的内容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组织管理环境及其社会责任;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五项管理职能的含义、内容及其原理与理论、方法等。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初步掌握从事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从而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关的各门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待国外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运用全面的、发展的和系统的观点以及管理理论,去教育学生观察分析现实中的管理问题,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
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分配课程内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着重掌握:管理的一般概念;管理的特征和分类;管理的性质;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管理的职能;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管理的性质、管理的职能及管理的研究对象。
【教学内容】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与特征一、管理的概念二、管理的特征三、管理的分类第二节管理的性质与作用一、管理的二重性二、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第三节管理的职能、主体和对象一、管理的职能二、管理的主体和对象第四节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一、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学二、管理学研究的对象三、管理学的特点四、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学建议】建议在讲管理与企业经营的关系、管理的二重性时宜采用对比法,列条目讲清;讲管理的性质和职能的关系时,宜用图表配合。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a2b8d82ad02de80d5d84036.png)
《现代企业管理(一)》(2625)教学大纲前言(由指导委员会统一编写)目录第一章企业与管理概述第一节企业的概念与类型第二节企业与公司的设立、变更与解散第三节企业管理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第二章管理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泰勒的科学管理第二节法约尔与古典组织理论第三节霍桑试验与行为科学的兴起第四节管理科学简介第三章管理的职能与原则第一节计划第二节组织第三节控制第四节领导第五节激励第四章经营战略与决策32166 7DA6 綦34229 85B5 薵(37439 923F 鈿# N第一节经营与经营思想第二节经营与经营战略第三节经营决策第五章市场营销管理第一节市场和市场营销概念页脚内容第二节市场营销环境第三节市场营销组合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现代企业管理(一)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管理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和必修课,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以了解管理的概念、性质;了解管理的起源与发展、管理的职能与原则以及企业与公司管理的含义、目的与任务,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企业与管理概述(一) 学习目的与有要求本章学习的目的是对企业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与认识.要求理解和掌握企业的概念、特征和类型;法人与法人企业的概念;法人企业制度;企业设立的原则; 理解和掌握管理的定义和管理科学的特性;企业管理的目的和任务;本章学习的重点是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法人与法人企业的概念;管理的定义和管理科学的特性;企业管理的目的和任务;(二) 课程内容第一节企业企业的概念与产生;企业的一般特征;企业的类型;法人企业与法人企业制度;24044 5DEC 巬27254 6A76 橶26276 66A4 暤37077 90D5 郕36631 8F17 輗e第二节企业的设立、变更与解散页脚内容企业的设立的概念与原则;公司的设立1) 公司设立应该具备的条件2)设立的方式;3) 公司设立的程序;公司的变更、解散和破产;第三节企业管理概述管理的定义;管理科学的特性;企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目的与任务;(三) 考核知识点1、企业的概念。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教学大纲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9fb803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63.png)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教学大纲第一篇:《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教学大纲《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02022102 课程名称: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学分:2 课时:36 预修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和演化趋势,并能熟练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我国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使用教材:自编内容简介:一、企业管理理论的构架(3学时)1.企业管理的学科体系2.企业管理的主要理论学派3.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围4.企业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的热点二、管理学的研究范式与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3学时)1.管理学研究范式及其目标2.结构主义范式3.职能主义范式4.诠释型范式5.人道主义范式6.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三、企业管理的基本假设(3学时)1.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2.企业管理主体的假设3.中国传统文化中若干与管理相关的假设四、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理论(3学时)1.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概述2.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3.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4.各国法人治理结构比较五、现代企业的竞争力理论(3学时)1.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2.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六、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理论(3学时)1.企业组织结构概述2.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3.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与发展七、现代企业组织文化理论(3学时)1.企业组织文化理论概述2.企业组织文化的形成3.企业组织文化的基本类型4.企业组织文化与企业组织效能5.中外企业组织文化比较6.我国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八、现代企业组织效能理论(3学时)1.企业组织效能概述2.企业组织效能标准3.企业组织效能评价4.提高企业组织效能的途径九、现代企业组织环境理论(3学时)1.企业组织环境概述2.企业组织环境理论及其演变3.环境的不确定性与企业组织的反应4.企业组织与环境关联的相关理论5.企业组织环境的管理与控制十、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理论(3学时)1.企业产权制度问题的由来2.科斯定理3.关于产权的基本理论4.我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问题十一、现代企业经营制度理论(3学时)1.企业管理目标2.企业管理手段3.企业管理组合十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理论(3学时)1.企业管理制度概述2.企业管理模式3.企业管理轴心4.企业管理体制参考书目:1.席酉民.管理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罗珉:管理理论的新发展.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3.杨浩:现代企业理论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4.杨杜.现代管理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魏杰.企业前沿问题.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6.孙健敏.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 [美]皮特斯.T.第五项修炼.凯歌编译.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8.[美]亨利.明茨伯格,布鲁斯.阿尔斯特兰德,约瑟夫.兰佩尔著.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9. Stephen P.Robbins & Mary Coulter.Management.Seventh Edition.管理学(第七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0. Herbert L.Petri.Motov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Third Edition.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elmont, California A Division of Wadsworth, Inc.1991.考核方式:讨论发言与提交论文第二篇:《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55【课程名称】中文名称:现代企业管理英文名称:Business Administration【学时学分】32学时;4学分【实验和上机学时】0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开课模式】必修【先修课程】管理学【开课单位】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开课学期】第6学期【授课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含电子商务方向)【考核方式】考查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06人力《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06人力《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1fc27f20740be1e640e9ae8.png)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第一部分:课程教学目标一、教学对象《现代企业管理》的教学对象是06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性质与地位《现代企业管理》是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考试课,也是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与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
三、学生能力培养要求1、基础知识要求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管理学等知识。
2、素质要求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管理观念等。
3、实践操作要求本课程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因此要求学生能独立进行实例分析,在实践中能够应用所学的管理知识进行操作。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基本要求本课程内容包括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企业经营决策与计划、新产品开发、生产过程组织、物流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设备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企业国际会经营等十二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阅读和讨论古今中外具有典型性的企业管理案例,使学生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务的处理方法,获得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
第一章企业管理概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A管理模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工业企业组织结构的形式。
第一节管理概述第二节管理的基本原理第三节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第四节现代企业制度第五节A管理模式简介第二章企业经营决策与计划教学目的、要求:理解企业经营思想、经营方针与经营战略的区别,市场调查的方法,掌握定量预测法和定量决策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定量预测法和定量决策方法;难点是回归分析法和最小最大后悔值决策准则。
第一节企业经营思想、经营方针与经营战略第二节市场调查与预测一、市场调查二、市场预测第三节经营决策与经营计划一、经营决策二、经营计划第四节企业公关与企业文化第三章新产品开发教学目的、要求:理解产品的寿命周期,新产品开发的意义,掌握产品组合分析法产品系列平衡分析法。
5《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5《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badb5befd0a79563c1e7276.png)
《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编号:QD-0703-08 版本号A/O
适用专业: 高级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总课时:28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性质:本课程作为一门系统地研究人类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学科,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
内容:本课程包括企业管理概论,管理的基本职能,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等。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任务:本课程是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
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基础知识、企业内部的专业管理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企业经营管理基础知识和企业内部的专业管理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
(1)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充分运用现代化训练技术和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去分析处理问题。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教程全书集为一册,安排一个学期讲授。
(2)教学中,应根据本课程知识体系的内容,注意区分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可根据知识点在体系中的重要性,按照一般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3)本课程教学可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接
受教育。
(4)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原有对创业经营的意识和认识。
通过案例分析、思考题、练习题和自测题,促进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二、学时分配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企业管理(一)》(2625)教学大纲前言(由指导委员会统一编写)目录第一章企业与管理概述第一节企业的概念与类型第二节企业与公司的设立、变更与解散第三节企业管理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第二章管理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泰勒的科学管理第二节法约尔与古典组织理论第三节霍桑试验与行为科学的兴起第四节管理科学简介第三章管理的职能与原则第一节计划第二节组织第三节控制第四节领导页脚内容0第五节激励第四章经营战略与决策第一节经营与经营思想第二节经营与经营战略第三节经营决策第五章市场营销管理第一节市场和市场营销概念第二节市场营销环境第三节市场营销组合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现代企业管理(一)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管理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和必修课,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以了解管理的概念、性质;了解管理的起源与发展、管理的职能与原则以及企业与公司管理的含义、目的与任务,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企业与管理概述(一) 学习目的与有要求页脚内容1本章学习的目的是对企业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与认识.要求理解和掌握企业的概念、特征和类型;法人与法人企业的概念;法人企业制度;企业设立的原则; 理解和掌握管理的定义和管理科学的特性;企业管理的目的和任务;本章学习的重点是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法人与法人企业的概念;管理的定义和管理科学的特性;企业管理的目的和任务;(二) 课程内容第一节企业企业的概念与产生;企业的一般特征;企业的类型;法人企业与法人企业制度;第二节企业的设立、变更与解散企业的设立的概念与原则;公司的设立1) 公司设立应该具备的条件2)设立的方式;3) 公司设立的程序;公司的变更、解散和破产;第三节企业管理概述管理的定义;管理科学的特性;企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目的与任务;(三) 考核知识点1、企业的概念。
2、企业的特征。
3、企业的类型。
4、法人的含义。
5、法人企业的含义。
页脚内容26、法人企业制度的内容。
7、企业设立的意义。
8、企业设立的立法原则。
9、公司的设立应该具备的条件、发起人和设立的方式;公司设立程序。
10、公司变更。
11、公司解散的含义与原因。
12、公司破产的含义与实行破产制度的作用。
13、管理的含义。
14、管理的二重性的内容与研究管理的二重性的意义。
15、管理的综合性和艺术性的含义。
16、企业管理的含义。
17、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和任务。
(四) 考核要求1、识记:1)企业的概念。
2)企业的类型。
3)法人企业制度的内容。
4)公司的设立应该具备的条件。
5)管理的含义。
页脚内容36)管理的二重性的内容。
7)企业管理的概念。
2、领会:1)企业的特征。
2)法人和法人企业的含义。
3)企业设立的立法原则。
4)公司的设立发起人和设立的方式;公司设立程序;5)公司变更。
6)管理的综合性和艺术性的含义。
3、综合应用:1)企业设立的意义。
2)研究管理的二重性的意义。
3)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和任务。
第二章管理的起源与发展(一) 学习目的与有要求本章学习的目的是对管理的起源与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要求理解和掌握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古典组织理论;霍桑试验的内容与行为科学的内容;管理科学的内容;(二) 课程内容第一节泰勒的科学管理页脚内容4通过了解泰勒的主要工作,了解泰勒的主要试验的内容(铁锹作业试验、搬运生铁试验和金属切削试验);掌握泰勒的主要观点和主要贡献;第二节法约尔与古典组织理论法约尔提出的企业内的六项活动、管理的五大职能和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第三节霍桑试验与行为科学的兴起了解霍桑试验的背景和内容;霍桑试验的结论和对霍桑试验的评价;第四节管理科学简介管理科学的概念及产生;数学和电子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决策理论;管理学科的现状。
(三) 考核知识点1、泰勒在工作研究的过程中,曾经做了几个非常著名的试验:铁锹作业试验、搬运生铁试验和金属切削试验。
2、泰勒的主要著作有《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理》。
主要观点是:1)提倡一场心理革命;2)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管理;3)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4)科学的选择和培训工人;5)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6)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主要贡献和缺陷是:1)提出管理是一门科学;2)把科学的方法应用到管理上;3)把人看成是经济人;4)侧重于低层次的管理;5)科学管理的提出。
3、泰勒的同时代人吉尔布雷斯大夫妇、甘特和甘特图(横道图)、福特与流水作业方式。
页脚内容54、企业内的六项活动:1)技术活动;2)营业活动;3)财务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
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管理的十四项原则的内容:见教材的P34---P36。
5、如何正确的评价法约尔:法约尔是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法约尔的管理偏重于公司的管理,弥补了泰勒科学管理的不足,14条原则比较复杂,它们自己缺乏必要的联系。
6、霍桑试验的背景和内容;霍桑试验的结论和对霍桑试验评价的内容。
见教材的P37-P417、管理科学的含义包括狭义的与广义的含义。
其特点:1)以数学模型为基础;2)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3)采用系统工程的观点与方法;4)以决策为中心内容。
(四) 考核要求1、识记:1)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2)泰勒的主要著作3)企业内的六项活动、管理的五大职能的内容;4)霍桑试验的背景和内容;2、领会:1)泰勒主要著作的主要观点、主要贡献和缺陷。
2)泰勒的同时代人吉尔布雷斯大夫妇、甘特和甘特图(横道图)、福特与流水作业方式。
3)管理的十四项原则的内容。
4)霍桑试验的结论和对霍桑试验评价的内容。
页脚内容63、综合应用:1)如何正确的评价法约尔。
2)管理科学的含义和特点。
第三章管理的职能与原则(一) 学习目的与有要求本章学习的目的是对管理的职能与原则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各项职能的内容及要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与联系。
(二) 课程内容第四章管理的职能与原则第一节计划计划的重要性;计划工作的步骤;计划的种类;第二节组织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组织的原则;企业的组织形式;第三节控制控制的定义及重要性;控制过程;控制类型;常用的控制方法;第四节领导领导的定义及其作用;领导的权力来源;领导艺术;管理方格理论;领导者的素质;页脚内容7第五节激励X理论与Y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激励双因素理论;(三) 考核知识点1、计划的重要性:1)计划是管理者指挥的依据;2)计划可以减少未来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损失;3)计划是减少浪费的有效方法;4)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2、计划工作的步骤:1)环境的分析;2)目标的制定;3)寻找可行的方案;4)制定政策。
3、计划的种类:1)战略计划;2)生产经营计划;3)作业计划。
4、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1)确定职务;2)确定责任与权力;3)选用适当的人;4)建立联系。
5、组织的原则:1)分工;2)控制幅度;3)统一指挥;4)责任与权限;5)集权有分权;6、企业的组织形式:1)直线制;2)直线职能制;3)事业部制;4)委员会。
7、控制的定义及重要性8、控制过程:1)确定控制目标;2)衡量实际工作;3)纠正偏差。
9、控制类型:1)事先控;2)实时控制;3)事后控制。
10、常用的控制方法:1)预算;2)财务分析;3)员工业绩评价;4)审计;5)甘特图与网络图;11、领导的定义及其作用。
指挥作用和激励作用。
12、领导的权力来源:1)法定权;2)奖励权;3)强制权;4)专长权;5)个人影响权。
13、领导艺术包括的内容或观点。
14、管理方格理论:管理方格图的内容。
页脚内容815领导者的素质所包括似的内容。
16、X理论与Y理论的内容。
17、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
18、激励双因素理论的内容。
(四) 考核要求1、识记:1)计划的重要性。
2)计划的种类。
3)企业的组织形式。
4)控制的定义。
5)控制类型。
6)领导的定义。
7)X理论与Y理论的内容。
2、领会:1)计划工作的步骤。
2)组织的原则。
3)控制的重要性。
4)控制过程。
5)领导的作用。
6)领导者的素质所包括的内容。
页脚内容97)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
8)激励双因素理论的内容。
3、综合应用:1)常用的控制方法。
2)领导的权力来源。
3)领导艺术包括的内容或观点。
4)管理方格理论:管理方格图的内容。
5)各项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与联系。
第五章经营战略与决策(一) 学习目的与有要求本章学习的目的是对企业的经营战略与决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与认识,要求掌握经营与经营思想,企业的经营环境与经营战略,主要的经营决策的方法。
(二) 课程内容第一节经营与经营思想经营与经营管理的概念、经营思想的内容;企业的经营方针、企业的经营目标。
;第二节经营环境与经营战略企业的环境因素、企业环境因素的内容、企业的经营战略;第三节经营决策页脚内容10经营决策与经营决策的类型、经营决策的方法(三) 考核知识点1、经营管理: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经营管理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
工业企业的全部活动分为经营活动与生产活动两大部分。
以生产活动为对象的管理属于生产管理,以经营活动为对象的管理属于经营管理。
广义的经营管理是指对企业全部生产经营过程的管理,它既包括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也包括对企业生产活动的管理。
2、经营思想:企业的经营思想是指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中解决各种经营问题,处理各种关系的指导思想。
3、经营方针:企业经营方针是在一定的经营思想指导下,处理各种具体经营活动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纲领,是制定经营目标及其措施的依据,是实现经营者目标的行动指南4、经营目标: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一定时期内预期达到的经营成果。
5、企业的环境因素:企业的环境因素分为直接环境因素和间接环境因素两大类6、企业环境因素的内容: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社会因素。
7、企业的经营战略:企业的经营战略也就是企业的战略,它是企业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间谋求平衡的一种规定,是关于企业经营方向和解决经营活动中所碰到的问题所应该遵循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指导性的原则和规定。
8、经营决策:企业的经营决策是对企业未来行动确定目标,从两个以上方案中选取一个最满意方案的分析决断过程,是涉及企业的总体发展、经营目标以及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战略、策略问题的决策。
9、经营决策的类型:页脚内容111)按决策时间长短分类:(1)长期决策。
(2)短期决策。
2)按决策的层次分类(1)高层决策。
由企业领导层所作出的决策,属于战略决策和重大的策略性决策。
(2)中层决策。
由企业的中层领导所作出的业务决策,亦称管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