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
2021年4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总第34卷第187期)收稿日期:2021-03-08作者简介:王磊玲(1984 ),女,河南唐河人,郑州大学商学院讲师,博士㊂邢琪瑄(1997 ),女,河南安阳人,郑州大学商学院研究生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703155);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编号:17YJC790150);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9JJ056);郑大经济㊁管理新兴学科孵化研究基地(编号:101-23610255)㊂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王磊玲,邢琪瑄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郑州455000摘㊀要:乡村振兴战略已进入全面深化实施阶段,建立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及时评估乡村振兴效果,发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的短板和漏洞,对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至关重要㊂按照系统性㊁典型性㊁全面科学可比可操作和可量化原则,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总要求,构建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㊂选取指标在农民个体范畴内注重农民对乡村振兴切身需求,中观层次内关注乡村集体振兴进程,宏观视角新增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形成包含 农民(家庭) 乡村集体 省(市)域 三位一体的乡村振兴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㊂最后,采用熵权法对省际数据进行评估,发现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㊂关键词:乡村振兴;评价指标;城乡一体化;熵权法doi:10.3969/j.issn.2096-2452.2021.02.005中图分类号:F320.3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2096-2452(2021)02-0029-07㊀㊀一㊁引言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㊂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产业兴旺㊁生态宜居㊁乡风文明㊁治理有效㊁生活富裕的总要求㊂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和努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和政策框架基本形成,乡村振兴战略进入全面深化实施阶段㊂侯飞和李方莹[1]认为当前学者在研究乡村振兴时容易忽视绩效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引导㊁激励㊁纠偏作用,认为应该基于公共价值建立乡村振兴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且建立公共满意度基线,注重绩效考核的反馈并依据反馈改善绩效㊂由此,如何建立客观反映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科学指标体系,适时开展评估,量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及时发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存在的短板和漏洞,对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至关重要㊂当前学者们将乡村振兴总要求 产业兴旺㊁治理有效㊁乡风文明㊁生活富裕㊁生态宜居 视为一级指标[2-8],进一步细化为具有可操作性㊁可对比性的二级指标或三级指标㊂部分学者在总要求基础上重塑指标体系,就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方面展开指标体系构建㊂[9-11]构建了农村经济建设与产业兴旺程度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美化及宜居程度㊁农村文化建设与乡风文明程度㊁农村政治建设与治理有效程度㊁农村社会建设与农民生活富裕程度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与城乡融合程度六个维度并且在㊃92㊃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此基础上细化指标,于战平[12]㊁华宇佳㊁马晓旭[13]和华宇佳[14]提出了产业振兴㊁人才振兴㊁文化振兴㊁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六个一级指标㊂已有研究指标体系较关注于宏观层次,对农民个体关注不足,大多只关注客观指标,较少关注主观指标㊂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战略实施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为了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㊂[15]因此,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必须对农民主观感受给予关注,乡村振兴带给农民的影响也应该作为首要关注的范畴㊂此外,乡村振兴是在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其目的就是发展乡村,缩小乡村和城市发展差距,但是当前学者主要从总要求的五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有所忽略㊂乡村振兴评价方法上,熵权TOPSIS法应用较多,先运用熵权法赋予评价指标权重,并采取改进的TOPSIS法确定评价对象的排序㊂[2,6,13]毛锦凰㊁王林涛[3]和张挺等[4]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进行综合赋权㊂另外还有学者采用德尔菲法[9]㊁主成分分析和专家打分综合[7]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㊂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微观-中观-宏观视角,构建包含 农民(家庭)-乡村集体-省(市)域 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农民个体范畴内关注农民对于乡村振兴切身的需求,在中观范畴内关注乡村集体的振兴进程,从宏观的视角将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与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统一纳入,充分体现层次分明㊁科学合理的特征,并运用熵权法对省际数据进行对比验证㊂二㊁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第一,系统性原则㊂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整体,评价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要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㊂同时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具有层次性,从宏观㊁中观㊁微观逐渐深入,研究对象也应从整体到个体层层细化,形成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系㊂第二,典型性原则㊂指标的选取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乡村振兴的目标和要求,即便是在减少指标数量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于数据计算㊂另外,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工程,所以在设立指标时要注意指标的延续性和动态性,便于数据的长期获得和指标结果的长期可比㊂第三,全面性和科学性原则㊂指标体系必须真实客观地反映全国以及各地乡村振兴实施的进展,全面反映乡村振兴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同时避免指标过于繁琐和相互重叠㊂第四,可比㊁可操作㊁可量化原则㊂指标选取整体区域内具有一致性,便于搜集,度量和方法统一,具有较强的现实可操作性㊂同时还要注意指标是否可以量化,以便于数据计算和分析比对㊂基于以上原因,主要参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的规划要求和‘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等统计数据选择设计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㊂三㊁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微观层次:农民个体视角下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乡村振兴的最终受益者㊁检验者是农民,评价乡村振兴首先以农民个体为研究对象㊂从微观范畴即农民个体出发构建乡村振兴指标体系,首先引入产业兴旺㊁生活富裕㊁生态宜居㊁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五个一级指标㊂乡村振兴对于产业兴旺的要求首先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大力发展以新型职业农民和适度经营规模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由此,将在农民个体范畴选择是否为新兴职业农民㊁是否为农业规模经营户两个指标作为二级指标㊂其次,要求推进农村一㊁二㊁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由此,将在农民个体范畴选择二㊁三产业收入比例(二㊁三产业收入/农民总收入)作为二级指标㊂最后,要求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推动乡村居民创业创新,选择设计是否为创业农户㊁创业融资环境满意度等指标㊂生活富裕作为衡量农户幸福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㊂农民的生活富裕程度可以从农民总收入㊁农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体现㊂生活富裕还要关注乡村地区金融体系的建设㊁农民金融素养的提高,因此将农民投融资资产比例(农民投融资资产/家庭总资产)指标引入指标体系㊂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要求也涵盖了生活宜居的概念,包括完善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㊁普惠公平的公共服务以及优美适宜的生态环境㊂基于此,选择基础设施满意度㊁公共服务满意度和人居环境满意度为农民个体范畴的评价指标㊂乡风文明为乡村建设注入灵魂㊂乡风文明建㊃03㊃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设将有利于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改善乡村精神文明风貌,潜移默化提高农民个人的文明程度,有益于个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乡村良好习俗㊂在农民个体范畴以家庭文化消费支出比例(家庭文化消费支出比例占总支出比重)㊁受教育程度指标考察乡村文化振兴水平㊂战略规划要求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㊂村干部得到人民群众认可程度越高㊁党员党组织与人民群众联系越紧密,乡村基本规章制度越完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越健全,乡村治理越有效,越有利于推动乡村组织振兴㊂基于此,设计农民对村干部的认可程度㊁农民对村规民约的认可程度㊁对村党组织干部的认可程度三项指标来衡量农民(家庭)范畴的乡村治理效果㊂基于农民个体范畴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如下表1㊂表1 基于农民个体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是否为新兴职业农民是否为农业规模经营户产业兴旺二㊁三产业收入比例(二㊁三产业收入/农民总收入)是否为创业农户创业融资环境满意度农民总收入生活富裕农民可支配收入农民投融资资产比例(农民投融资资产/家庭总资产)基础设施满意度生态宜居公共服务满意度人居环境满意度乡风文明家庭文化消费支出比例(家庭文化消费支出比例占总支出比重)受教育程度农民对村干部的认可程度治理有效农民对村规民约的认可程度对村党组织干部的认可程度㊀㊀2.中观层次:乡村集体视角下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乡村振兴的核心作用对象是乡村,乡村概念主要通过与城市的对比形成,是建立在自然情感一致和外在利益合理的基础上[16],人与人之间基于同质性非正式地联系在一起㊂[17]从乡村这一 共同体 出发构建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指标选择需要考虑群体特征㊂与农民(家庭)视角下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相同,首先引入产业兴旺㊁生活富裕㊁生态宜居㊁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五项作为一级指标,二级具体指标通过对战略规划的内涵分析选择设计㊂产业兴旺体现为农业现代化和创新创业两个方面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提高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㊂选择设计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㊁农业机械化率㊁耕地亩均产值㊁新型职业农民占农业从业人员比重等四个二级指标㊂其次,战略规划要求激发农村地区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推动各种新产业㊁新模式不断涌现㊂因此,在乡村集体范畴以创业农户占乡村总人口比重指标衡量㊂生活富裕主要通过收入水平反映乡村生活富裕程度,因此选择引入低收入农户占比㊁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个二级指标㊂生态宜居指标在乡村范畴上主要从人居生活的便利程度来衡量㊂基于此,选择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水平㊁互联网接入户数与全村总户数比㊁是否通公共交通㊁垃圾是否集中处理㊁生活污水是否集中处理㊁是否使用安全卫生自来水六个二级指标㊂战略规划要求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文明乡村㊂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发展文化㊁建设文明具有重要作用㊂文化演出作为生动的文化传播形式,将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和传播㊂因此,在乡村集体范畴上选择将村人均受教育年限,村年平均文化演出次数纳入指标体系中㊂乡村振兴要求乡村组织振兴,要求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改善治理机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好㊃13㊃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各级管理组织的领导和规划指引作用㊂依据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乡村民主自治领导班子在乡村振兴中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㊂基于此,在乡村集体范畴上选择是否有村规民约㊁是否进行村务公开㊁村干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比例㊁村民委员会中党员比例㊁村镇管理人员与村总人口比例㊁农民对乡村干部的满意度(对乡村干部满意的村民数/参与调查的村民总数)㊁村民村务参与率七个二级指标㊂基于乡村集体范畴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如表2㊂表2 基于乡村集体范畴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机械化率产业兴旺耕地亩均产值新型职业农民占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创业农户占乡村总人口比重生活富裕低收入农户占比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生态宜居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标准互联网接入户数与全村总户数之比是否通公共交通垃圾是否集中处理生活污水是否集中处理是否使用安全卫生自来水乡风文明村人均受教育年限村年平均文化演出次数治理有效是否有村规民约是否进行村务公开村干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比例村民委员会中党员比例村镇管理人员与村总人口比例农民对乡村干部的满意度(对乡村干部满意的村民数/参与调查的村民总数)村民村务参与率㊀㊀3.宏观:省(市)域视角下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宏观层次关注乡村振兴的实施效果,首先应该关注城乡发展一体化㊂乡村振兴战略中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作为重要一环㊂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㊁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㊁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强调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性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推动人才㊁土地㊁资本等要素双向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㊂基于此,为了考察城乡发展一体化这一指标,引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比㊁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等三个二级指标㊂宏观层次的产业兴旺可以分为农业现代化㊁产业融合㊁创新创业三个方面㊂宏观层次上农业现代化指标选择主要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㊁农业机械化率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㊁人均粮食产量等五个二级指标㊂其次,战略规划要求推动农村一㊁二㊁三产业深度融合㊂在宏观层次选择设计乡村私营企业就业人数比例和第一㊁二㊁三产业增加值指数四个细分指标㊂最后,战略规划要求推动农村地区创新创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㊂基于此,选择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人员数来衡量㊂基于生活富裕总要求和指标数据的可操作性,宏观层次选择设计了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数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指数㊁农村地区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比例(农村地区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乡村人口)四个二级指标㊂㊃23㊃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战略规划建设生态宜居㊁美丽乡村的要求分别是保障和改善民生㊁改善生产生活方式㊁建设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㊁维护稳定健康的生态系统㊂基于此,将拥有村卫生室的村比例(设卫生室的村庄数量/行政村村庄总数量)㊁农村地区人均发电量㊁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比例(农村宽带接入用户/乡村户数)㊁垃圾集中处理村比例㊁污水集中处理村比例㊁卫生厕所普及率㊁饮用净化自来水的农户比例㊁森林覆盖率八项指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㊂文明乡村可以通过有图书馆和文化站的乡镇比例㊁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㊁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比例(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家庭总户数)㊁拥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村比例四个指标考察乡村文化程度和文明程度两个方面㊂基于乡村治理的影响因素选择有效的细分指标,乡村治理有效主要包括村民委员会数量与乡村人口比㊁拥有村规民约村比例㊁净收益50万以上的村庄比例三个指标㊂通过以上分析,宏观层次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城乡发展一体化㊁产业兴旺㊁生活富裕㊁生态宜居㊁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等6个一级指标㊁32个二级指标㊂表3 省(市)域视角下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比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机械化率(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产业兴旺人均粮食产量第一产业增加值指数第二产业增加值指数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乡村私营企业就业人数比例(乡村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乡村人口)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人员数生活富裕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农村地区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比例(农村地区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乡村人口)生态宜居拥有村卫生室的村比例(设卫生室的村庄数量/行政村村庄总数量)农村地区人均发电量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比例(农村宽带接入用户/乡村户数)垃圾集中处理村比例污水集中处理村比例卫生厕所普及率饮用净化自来水的农户比例森林覆盖率乡风文明有图书馆㊁文化站的乡镇比例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比例(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家庭总户数)拥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村比例治理有效村民委员会数量与乡村人口比拥有村规民约村比例净收益50万以上的村庄比例㊃33㊃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㊀㊀四㊁基于省际数据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估1.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网㊁‘中国统计年鉴“㊁‘中国县域统计年鉴“等涉及的各省市宏观统计数据㊂评价乡村振兴关键问题之一是指标权重确定㊂目前已有乡村振兴评估方法中,主要主观评价方法如德尔菲法㊁专家打分综合等,客观赋权方法有熵权法㊁TOPSIS法㊁层次分析法㊁主成分分析等,实际使用中应根据需要选择评价方法,尽可能确保评价结果的有效性㊂考虑到省域视角下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维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熵权法对省际数据进行对比验证㊂熵权法通过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归一化或者标准化处理,确定权重分布,进而计算出乡村振兴水平综合得分,确定各评价对象的得分㊂2.乡村振兴水平综合评价指数测算结果和比较分析乡村振兴水平综合评价指数测算结果如表4所示㊂整体来看,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省际间存在不均衡性,东部地区乡村振兴效果显著,随后分别是中部地区㊁东北地区,乡村振兴效果最不明显的是西部地区㊂其次,地理位置和经济程度对乡村振兴实施效果和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31个省份的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数得分平均值为0.0288,全国有10个省市地区乡村振兴综合得分位于平均值之上,全部位于东部地区㊂具体分析各个省份乡村振兴综合评价得分,可以看出乡村振兴综合水平位于前三位的地区分别是上海市㊁北京市㊁山东省,最后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上海市得分是其得分的四倍,传统的产粮大省如河南㊁山东㊁湖南㊁湖北等省份可能是因为其重视农业的发展,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较高㊂另外西部地区由于资源和经济约束无法得到充分发展,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较低㊂表4 乡村振兴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得分地区省份综合得分全国排名地区省份综合得分全国排名上海市0.05791西部地区青海省0.022818北京市0.05752四川省0.022719山东省0.05133西藏自治区0.022720福建省0.04534云南省0.020721浙江省0.04335辽宁省0.020622东部地区广东省0.04306广西壮族自治区0.019724河北省0.0394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0.019225江苏省0.03838内蒙古自治区0.018826天津市0.03299重庆市0.017727海南省0.032610甘肃省0.017528中部地区湖南省0.028711陕西省0.016530江西省0.027112宁夏回族自治区0.014931湖北省0.026013东北地区黑龙江省0.024416河南省0.025814辽宁省0.020622山西省0.025415吉林省0.020523安徽省0.023717㊀㊀五㊁结束语1.结论基于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分析理解,从微观 中观 宏观三个视角,构建包含 农民(家庭) 乡村集体 省(市)域 的乡村振兴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㊂最后,利用省际数据和熵权法对各省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测量评价㊂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存在不均衡性,乡村振兴实施效果由东部地区到中部地区㊁东北地区㊁西部地区递减㊂2.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政策启示构建包含乡村振兴主体主观和客观的指标体系,从村民 乡村集体 省(市)域多维度详细全面地展示乡村振兴进展程度和发展阶段,对评估乡村振兴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㊂首先,微观层次的指标体系有助于明确村民个㊃43㊃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体对乡村振兴的需求和满足程度㊂其次,能够及时发现乡村和城市层级在乡村振兴过程出现的短板和发展方向的偏离,找出影响乡村振兴实施的有力条件和制约因素,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方向性㊁目标性指引和参考㊂最后,还可以通过跟踪监测全国和各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状态和乡村振兴进展程度,比较不同地区乡村振兴进展效果,构建乡村振兴奖励监督机制,激发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㊂参考文献:[1]侯飞,李方莹.基于公共价值的乡村振兴绩效考核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20(21):35-39.[2]刘七军,胡垚坤,李昭楠,等.微观视角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评价实证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三县(区)为例[J].中国农机化学报,2020(11):225-236.[3]毛锦凰,王林涛.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省域层面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20(19):181-184. [4]张挺,李闽榕,徐艳梅.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8(08):99-105.[5]韦家华,连漪.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09):82-85.[6]贾晋,李雪峰,申云.乡村振兴战略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8(11):70-82.[7]闫周府,吴方卫.从二元分割走向融合发展: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19(06):90-103.[8] 挑战杯 拓行团队,李铜山.中部六省乡村振兴质量评价及制宜化建议[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1-14.[9]詹国辉.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治理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理路㊁原则与指标体系的三维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9(12):59-65.[10]于洪基.中原地区产业兴旺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20(05):73-80. [11]郭翔宇,胡月.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0(05):5-15.[12]于战平.基于天津区域特点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兼述如何科学构建和应用指标体系[J].理论与现代化,2020(05):86-95.[13]华宇佳,马晓旭.江苏省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7): 322-324.[14]马晓旭,华宇佳.乡村生态振兴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江苏省㊁浙江省㊁安徽省的对比[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01):60-67.[15]秦妍.我国乡村振兴的目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8.[16]Tönnies F.Gemeinschaft and Gesellschaft.Lin Rongyuan,trans.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1999. [17]Durkheim E.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 Society.London:Macmillan Education,2013.(责任编辑:刘阳)㊃53㊃。
地方政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省级政策文本研究
DOI: 10.14092/11-3956/c.2023.06.007●经济与管理地方政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省级政策文本研究徐增辉,徐 琳(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8)摘 要: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经途径。
通过对全国省级乡村振兴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探究我国各省级政府执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结果表明,全国省级政府推行乡村振兴战略所选择的思路与策略具有共性:通过完善相关制度,为乡村振兴构建长期稳定的制度基础;强调资源整合,实现融合发展;鼓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注重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工作相衔接;着力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金融服务的支持;通过数字赋能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关键词:地方政府;乡村振兴;政策文本分析;扎根理论中图分类号:F323; F3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03(2023)06-0064-10一、问题的提出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振兴乡村战略”,确定了乡村振兴的总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新时代的“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1)》,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宏伟的蓝图。
此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多项重大政策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方位部署,进一步完善了中央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
自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后,全国各省份均因地制宜地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来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我国各省级政府执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与逻辑,尝试回答以下问题:各省级政府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使用了哪些策略?各省级政府在推动乡村振收稿日期:2023−06−2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智能制造背景下青年工人‘逃离制造业’的发生机制和应对策略研究”(22BSH165)。
基于EFE和IFE矩阵的山西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基于EFE 和IFE 矩阵的山西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孙宾(运城学院政法系,山西运城044000)[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
运用EFE 和IFE矩阵分析法对山西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因子进行实证分析,采用熵权法确定各因子权重,结合SWOT 分析法对山西省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明确山西省乡村振兴进一步实施需要采用机会发展型战略。
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山西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根据山西省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需要着力深化农村农业体制机制改革,为改革发展提供内生动力;着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着力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强化科技创新;着力提升乡村“筑巢引凤”的水平,发挥人才中坚作用,为山西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供人才保障。
[关键词]EFE 矩阵;IFE 矩阵;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1)03-0129-03第2021年第3期(总第535期)商业经济No.3,2021Total No.535[作者简介]孙宾(1989-),山西运城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行政问责研究(20BZZ10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体医融和的政策协同创新研究(17BTY069);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课题:乡村振兴视阈下山西省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路径研究(SSKLZDKT2020180);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县域乡村振兴指标评价与实现路径研究(2019B39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做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深刻把握城乡发展的规律,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山西省需要高度重视乡村发展问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过创新驱动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山西省乡村全面振兴。
乡镇尺度种植业典型要素的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评估
安徽农业科学,J.Anhui Agric.Sci. 2018,46(26):185-187,190乡镇尺度种植业典型要素的层次分析法(A H P)综合评估杨玉41 ,召P凤要2$(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002)摘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建模相结合,基于层次分析法(A H P),筛选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等8项具体的指标对黄淮海平原典型县域禹城市的1个乡镇进行种植业要素的综合评估,以期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
层次总排序的研究结果表明:莒镇乡的种植业要素综合性权重处于第1位,房寺镇处于第2位,市中街道办事处位于第3位,从第4~11位依次为辛寨镇、辛店、张庄镇、梁家镇、安仁镇、伦镇、十里望乡和李屯乡,禹城市1个乡镇种植业评估呈现3个层次。
乡镇尺度种植业典型要素的A H P综合评估不仅理清了乡镇种植业概况,而且为特色产业的培育提供了借鉴,A H P评价禹城市11个乡镇的种植业综合状况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种植业综合评估;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S-0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8)26-0185-03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Planting Elements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Based on Town-scaleY A N G Y u-jian1,S H A O Feng-lnan2(1.S&T Informatio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handong Academ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cience,Jinan,Shandong 250100;2.School o f Water C onservancy and Environment i n U n iversity o f Jinan,Jinan,Shandong 250002)Abstract This paper designed an i n d i c a t o r system f o r p l anting assessment,8 concrete i n d i c a t o r s were chosen including f e r t i l i z e r u t i l i z a t i o n per sown area t o develop t h 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 f pla n t i n g elements by a n a l y t i c hierarchy process (A H P), t h e weight o f each i n d i c a t o r was c a lculated through AHP method. The study r e s u l t s showed t h a t t h e comprehensive weight o f p l anting elements w a Juzhen Township, Fangsi Town , Shizhong S u b d i s t r i c t Office,Xinzhai Town ,Xindian Town,Zhangzhuang Town ,L i angjia Town ,Anren Township and Litun Township, t h e r e presented 3-l e v e l s o f p lanting elements assessment i n Yucheng City. AHP achievement o f t h 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 f pl a n t i n g n o t only made th e p l anting development o f each town/township clear,but provided t h e references f o r t h e c u l t i v a t i o n o f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i nd u s t r ie s.The A HP i s a good method t o evaluate t h e comprehensive s t a t u s Key words Planting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ndex system《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是我国振兴乡村的指导性文件,该规划强调乡村振兴要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综合发展[1]。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路径目录一、内容概览 (3)(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4)(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5)(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6)二、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8)(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发展 (9)(二)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标与任务 (10)(三)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关系 (11)三、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13)(一)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 (14)1. 自然资源保护 (15)2. 农业面源污染 (16)3. 生态系统退化 (18)(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19)1. 经济社会发展压力 (20)2.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21)3. 环保意识薄弱 (22)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路径探索 (22)(一)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建设 (24)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25)2. 加强执法力度 (26)(二)推动农村绿色农业发展 (27)1.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28)2. 培育绿色农业品牌 (29)(三)加强农村生态保护和修复 (31)1.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32)2. 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33)(四)完善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体系 (35)1.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36)2. 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和执法 (37)五、国内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经验借鉴 (38)(一)国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经验 (39)1. 美国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0)2. 欧盟农村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41)(二)国内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实践 (42)1.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44)2. 四川省农村生态保护与产业融合发展 (45)六、结论与展望 (46)(一)研究结论 (47)(二)未来展望 (48)(三)政策建议 (49)一、内容概览本文档旨在通过综合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现状,深入探讨当前农村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挑战和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振兴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振兴领域的政策、重要论述及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总结分析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及标准化研究现状,提出标准化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必要性,同时梳理产业振兴领域已有的12,082项标准,基于产前→产中→产后不同环节和产业链条的延伸,构建了产业振兴标准体系,包括农业综合生产、乡村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经营3个标准子体系,并提出标准化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以期为我国乡村产业兴旺的实现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标准体系,标准化DOI编码:10.3969/j.issn.1674-5698.2021.06.007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StandardsSystem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MENG Lu-lu 1 LI Qian 1* WANG Bo 1 JI Guang-xiang 2(1. Shandong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2. Office Affairs Service Center of Linqu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policy, important exposition and related research documents of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relevant standardization research,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promoting the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by standardization, and studies 12,082 existing standards in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Based on the extension of different links and industrial chains from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production, the standards system of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is established, including three standard subsystems: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modern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industries by standardization,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realizing rural industry prosperity and implemen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standards system, standardization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振兴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孟露露1 李 倩1* 王 波1 姬广翔2(1.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2.山东省临朐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基金项目: 本文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青年学者重点培养计划研究专项(项目编号:18CQXJ12)、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商业经 济专项(项目编号:19-ZX-SJ-07)和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社会科学规划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协同创新研究专项(项目 编号:19CCXJ06)阶段性成果。
基于SWOT分析法的乡村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以浙江台州为例
基于SWOT分析法的乡村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以浙江台
州为例
金台临
【期刊名称】《新西部(下旬刊)》
【年(卷),期】2017(000)008
【摘要】文章以浙江台州为例,阐述了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对乡村旅游业发展作了SW0T分析,提出了推进乡村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策略:要构建乡村旅游长效发展机制;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切实提升乡村旅游层次.
【总页数】3页(P46-47,40)
【作者】金台临
【作者单位】中共台州市委党校浙江台州 318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SWOT分析法的乡村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以浙江台州为例 [J], 金台临;
2.基于swot分析法的乡村酒店发展及对策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J], 刘玉霞
3.基于IPA的乡村旅游质量提升因素分析:以浙江台州为例 [J], 张初
4.基于SWOT量化分析的乡村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
——以秦汉新城刘家沟村为例 [J], 李晓翔
5.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SWOT分析法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探讨——以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细柳村为例 [J], 史可梅;周颖明;张秀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乡村生态宜居评价与研究
河、 小坡、 打磨冲分别 位 于 清 镇 市 王 庄 布 依 族 苗 族
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ꎬ 见图 2ꎮ
图 2 研究区行政区划及地理位置图
2 2 资料来源
层加权求和ꎬ 得到综合得分ꎬ 计算如下ꎮ
根据评价指 标 体 系 内 容ꎬ 调 研 小 组 通 过 实 地 调
策结论ꎮ 采用结果集结方式对专家群体决策数据进行
处理: 首先计算每个专家的判断矩阵ꎬ 得到各判断矩
阵的排序权重ꎬ 然后采用算数 / 集合平均的方式对所
有专家的排序权重进行数据集结ꎬ 最后利用集结后的
判断矩阵排序权重计算总的排序权重ꎮ
判断矩阵按照重要性二元对比原理ꎬ 采用 Saaty
九级标度法ꎬ 引用数字 1 ~ 9 及其倒数作为标度ꎬ 对指
建贵州省乡村生态宜居评价指标体系ꎬ 开展乡村生态
宜居评价ꎬ 定量分析研究区乡村振兴成效ꎬ 找出存在
足度、 居住安全度 4 个方面作为第二层级ꎬ 指标层 C
境优良度准则层 B1 包括植被覆盖率、 水网密度指数、
大气环境质量、 生活污水处理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
理率、 清洁能源占比 6 个指标ꎻ 气候舒适度准则层 B2
标权重进行评定ꎬ 见表 1ꎮ
2 4 评价结果
一级指标得分 Z s 的计算公式:
ZS =
∑ (A
n
m=1
m
fm )
式中ꎬ Z s 为第 s 项一级指标得分ꎻ A m 为第 m 项二
级指标评估得分ꎻ f m 为第 m 项二级指标权重ꎮ
评估指标项目总得分的计算公式:
Z = Z1 × F1 + Z2 × F2 + Z3 × F3 + Z4 × F4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耦合机理研究——基于城乡要素流动的视角
2023年5月(第37卷第5期)May,2023(Vol.37,No.5)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耦合机理研究——基于城乡要素流动的视角程明1,2,方青1(1.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2;2.中共六安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安徽六安237000)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之间具有价值相通性、目标趋同性、主体一致性、政策共融性的特点,要素流动视角下,构建城乡互促共生的有机生命体必须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
文章通过构建内在动因—价值范式—载体依托的分析框架,对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耦合机理进行阐释。
研究发现,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耦合内在动因源自城乡要素渗流通道梗阻,价值范式为市场经济理性规则、政府有效政策供给与政策引导“双轮驱动”,载体依托为县域城镇化。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耦合路径重构应秉承系统治理理念,在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中,实现城乡“人、地、钱、技”等要素双向等价流动。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要素流动;耦合机理中图分类号:F323;F29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097(2023)05-0001-08 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Mechanism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New Urbanization Strate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Rural Factor FlowCHENG Ming1,2,FANG Qing1(w School,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241002,China;2.Theoretical Research Office,Party School of Lu′an Municipal Committee of the CPC,Lu′an237000,China)Abstract:The report of the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ointed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deeply implement the new urbanization strategy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The two major strate⁃gie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new urbanization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lue similarity,goal convergence,subject con⁃sistency,and policy integr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ctor flow,building an organic organism that promotes mutual co⁃exist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must coordinate the promo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new urbaniza⁃tion strategy.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oupling mechanism betwee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new urbanization strategy by constructing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internal motivation-value paradigm-carrier support.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 internal motivation behind the coupling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new urbanization strategies stems from the obstruction of urban-rural factor infiltration channels.The value paradigm is the“dual wheel drive”of rational rules of market economy,effective policy supply and policy guidance from the government.The carrier support is the county-level urban⁃ization.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upling path betwee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new urbanization strategies should adhere to the concept of systematic governance,and achieve two-way equal flow of elements such as“people,land,money,and technology”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hile breaking through the barriers of solidified interests.Key words:rural vitalization;new urbanization;factor flow;coupling mechanism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与实践路径进行了战略擘画,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211115692_宁夏移民安置区土地承载力评价与乡村振兴路径选择——以闽宁镇为例
第22 卷第 1 期2023 年3 月宁夏工程技术Vol.22 No.1Ningxi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r. 2023宁夏移民安置区土地承载力评价与乡村振兴路径选择——以闽宁镇为例杨蓉,刘亚楠,杨惠娟(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摘要:人口的大量迁入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移民安置区出现人地关系紧张、土地利用冲突严重等问题,评价土地承载力及探索特色化乡村振兴路径已成为促进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选取宁夏典型生态移民安置区——闽宁镇为研究区,对其土地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并探索符合闽宁镇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路径。
结果表明,闽宁镇人均土地承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耕地、建设用地、草地、林地、工矿用地、水域,且总土地承载力与人均土地承载力呈正比关系。
基于此结果,闽宁镇在确定乡村振兴路径时应选择生态农业和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尽量控制工矿业的发展,以减少工矿用地的承载压力,发挥耕地、建筑用地和草地等地类土地承载力较大的优势,主要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特色旅游等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闽宁镇在土地、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关键词:移民安置区;土地承载力;乡村振兴;闽宁镇中图分类号:X826 文献标志码:A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承担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以及生态保护的重要载体和平台[1-2]。
生态移民能够缓解迁出区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但是有大量移民迁入的安置区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资源环境优化配置和人地关系二次调适的阶段。
若不能科学动态地把握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平衡关系,将导致安置区内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诸多要素发生重大变化,从而次生出很多问题,尤其是人地关系渐趋紧张和土地利用冲突加剧极易诱发安置区内出现二次致贫、重新返迁、资源争夺等问题,严重阻碍移民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SWOT分析的陕西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2020年2月下半月刊基于SWOT分析的陕西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黄 梅 张守志陕西省袁家村自2007年进行产业转型、发展乡村旅游以来,经过不断创新管理和努力,袁家村从贫困村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优秀乡村旅游示范地,成为AAAA级旅游景区,荣获“中国魅力乡村”“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显著代表,本文基于SWOT分析,对陕西袁家村的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引言SWOT分析法是对研究对象的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一种态势分析,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等,经过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将其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之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分析中得出研究对象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再根据所研究的结果制订相应的计划和发展策略。
在乡村旅游发展越来越快的趋势下,为了让袁家村乡村旅游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将以SWOT分析方法来研究现今陕西袁家村乡村旅游所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对陕西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为陕西袁家村在今后发展策略制定中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一、区域概况(一)地理位置袁家村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位于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北面的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九嵕山下,离银武高速、312国道和陇海铁路都不算太远,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因为距唐太宗昭陵只有12千米的路程,距离西安约90分钟车程,所以唐昭陵旅游专线和关中旅游环线刚好从附近经过,深受唐太宗昭陵的影响,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民俗小吃、民间工艺、特色建筑等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优势,在唐昭陵发展旅游业时也对袁家村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所以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看,袁家村发展乡村旅游具有绝对的优势。
乡村振兴与乡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乡村振兴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经之路,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乡村振兴能够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村产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 质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综合性:指标体系应全面考虑乡村 发展的各个方面,涵盖经济、社会、 生态、文化等多个领域。
动态性:指标体系应能够反映乡村 发展的动态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进 行调整和优化。
经济发展指标: 反映乡村经济 状况的重要指 标,包括农业 产值、农民收
入等。
社会发展指标: 反映乡村社会 发展状况的指 标,包括教育、 医疗、卫生等。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乡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能够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提高乡 村自我发展能力,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汇报人:
平。
层次分析法: 将乡村发展目 标分解为多个 层次,对各层 次进行权重分 析,确定乡村 发展的优先级。
专家打分法: 邀请专家对乡 村发展各项指 标进行打分, 根据得分结果
进行评价。
实例验证法: 选取典型乡村 进行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的实 际应用,根据 应用效果进行
评价。
综合评价得分计算
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对比
生态环境指标: 反映乡村生态 环境状况的指 标,包括空气 质量、水质、
土壤等。
文化发展指标: 反映乡村文化 发展状况的指 标,包括文化 活动、文化遗
产等。
专家打分法: 邀请专家对各 项指标进行打 分,根据打分 结果确定权重
层次分析法: 将评价指标按 照层次结构进 行划分,通过 比较判断矩阵
基于“双评价”的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以四川省开江县为例
郑大伦,焦翠翠,胥娟,等.基于“双评价”的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以四川省开江县为例[J ].中南农业科技,2023,44(10):135-140.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进度加快,农用土地面积不断被挤压,人地矛盾下,农业用地的合理开发面临着巨大的困难[1]。
因此,需要对地方的农业生产适宜性进行评价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主要由政府政策主导,且逐渐完善。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2],提出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以下称“三区三线”),注重开发强度管控和主要控制线落地,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编制统一的省级空间规划,为实现“多规合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2017年,国务院印发《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3],对涉及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整治的各类活动具有指导和管控作用,对相关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具有引领和协调作用,是战略性、综合性、基础性规划。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要求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
县域作为中国广泛、稳定的行政单元[4],县级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不仅是省级空间规划的基础,也是乡镇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的依据。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5]中指出,要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推进不同功能区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实。
2020年,自然资源部发布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了省级的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方法,指出市县级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可在省级评价的基础上补充评价内容。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陕西眉县、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陕西眉县、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研究田昭
【期刊名称】《辽宁农业科学》
【年(卷),期】2024()2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猕猴桃产业发展水平,以陕西省眉县及周至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地区猕猴桃产业发展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眉县及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综合得分为5.25分;在主要影响地区猕猴桃产业发展的4个因素中,营销因素影响权重的占比最大为0.49,但问卷得分却相对较低,营销渠道单一、推广方式老旧、营销策略缺乏创新是产业在营销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政策因素虽然在产业发展中影响权重排行第二,但二级指标的平均得分只有5.26,政策实施效果相对不明显,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市场及资源因素中,眉县及周至县猕猴桃也存在对消费者偏好把握不够精准、技术利用率低等问题,阻碍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提高眉县及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发展水平,应从拓展营销渠道,加强品牌建设,结合地区生产实践,提升相关政策实施水平,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引进新优品种等方面进行提升优化。
【总页数】4页(P54-57)
【作者】田昭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
【相关文献】
1.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展示产业发展成果——“第十届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世界猕猴桃大会暨第六届中国·陕西(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侧记
2.乡村振兴战略下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以陕西眉县为例
3.陕西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4.陕西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农业驱动农村三产融合水平测度研究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农业驱动农村三产融合水平测度研究张弛;蔡洋萍【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年(卷),期】2024(18)1【摘要】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要素驱动视角,系统性梳理智慧农业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内涵、社会经济特征及理论逻辑关联,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东、中、西部地区智慧农业支持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水平进行测度。
研究发现:1)智慧农业对农村三产融合支持水平与区位有明显关联。
东部地区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但在具体指标上,中、西部各具局部优势;2)农民收益分配不再严格遵循“地理学空间距离衰减原理”,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增收与就业效应较强且差异不明显;3)生态环境保护效应在所有样本区域均不显著,表明智慧农业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兼顾生态环境可承受性尚需一个较长时期。
由此,研究建议将数字红利增长作为农村产业融合均衡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区域协同与优势互补形成智慧农业与农村三产融合联动发展格局,重塑农户生存与发展逻辑,重点探索智慧农业新理念、新技术驱动与农户生计紧密关联的产业的融合发展优势及路径。
【总页数】6页(P19-24)【作者】张弛;蔡洋萍【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3【相关文献】1.基于AHP-灰色综合评价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评价研究2.三产融合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r——基于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的综合评价模型3.智慧物流绩效评价模型研究--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4.现代农业流通体系中基于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的建设水平测度研究5.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策勒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水平测度与驱动因素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层一体”视角下传统村落地方性生产与多元主体认同研究
“四层一体”视角下传统村落地方性生产与多元主体认同研究作者:刘敏来源:《旅游纵览》2022年第08期摘要:基于“四层一体”分析视角,选取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观音殿村为案例地,从自然、制度、生计、意识形态4个层面,分析城乡互动中观音殿村文化经济问题和社会关系变迁。
研究显示:城乡互动背景下,观音殿村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地方性生态景观和传统非物文化遗产情境发生再造,空间中主体呈现多元并存格局;在观音殿村乡村旅游空间改造过程中,乡村地域系统中多元主体基于自身行为逻辑表现出不同认同边界,其本质是多元主体的利益博弈与社会关系重构;在以旅游为媒介的空间资本化改造中,无地方性、多主体利益冲突等问题逐渐凸显,基于“四层一体”分析视角,将地方性嵌套在旅游地文化形象的生产与社会权利关系的重构之中,对于乡村的空间实践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四层一体”;传统村落;地方性生产;观音殿村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21世纪以来,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完善,吸引了外资旅游企业的进入[1]。
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下,传统村落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地方文化,集中发展乡村旅游,将乡村地域作为生产和消费的双重属性空间,推动传统村落物理空间、文化空间和社会空间进行深层次结构生产的同时,也引发了乡村空间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认同分异。
近年来,分析地方的深层次结构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传统的地理学研究側重于人地之间的关系,但忽视人地关系系统的边界空间或区域边界。
为进一步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周尚意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性“四层一体”分析框架,充分凸显地方性和整体思维,并强调其对于挖掘传统乡村地方性的重要意义[2]。
“四层一体”分析框架更加侧重于地域系统中不同要素、不同层级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3],有利于深度探究传统村落复杂的人地关系与社会矛盾,对于分析传统村落地方性生产和多元主体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文章选取南京市江宁区观音殿村作为研究对象,以自然层、制度层、生计层、意识形态层“四层一体”为视角,解析城乡互动背景下观音殿村地方性生产与多元主体认同倾向,对实现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和障碍度模型
摘要:为全面评价山东省首批 44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水平,参考科技部制定的国家农业科技园 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由 3级体系、30项具体指标组成的山东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 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出 44个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分值,然后利用 K-均值分类法将所有农业科技 园区进行分类,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发现阻碍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发展的因素主要为高新技术企业数、研发投 入占比、发明专利数、高端人才数等,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分别对 3类农业科技园区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资源配置 进 行 了 区 域 比 较 分 析。 霍 明 等 [11]基 于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过程和战略定位,构建 了包括 5个一级指标的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 并依据华东地区 6省市 4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的调查数据,利用 AHP-TOPSIS模型对该地区国 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综合创新能力及其一级分项指 标进行了评价和排名。彭竞等 运 [12] 用网络分析 法计算了评价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农 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 8家农业科技 园区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测评,并提出在供给侧改 革的背景下农业科技园区应特别加强权重占比高 的评价指 标。 雷 玲 等 [13]在 对 杨 凌 农 业 科 技 示 范 园区 2013—2015年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分析的基 础上,从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 支撑 3个方面出发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 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杨凌现代农业示范 园区创新能力进行了纵向对比分析。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障碍度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7(25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21)11-0144-0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古村落旅游资源评价以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为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古村落旅游资源评价以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古村落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然而,如何评价古村落旅游资源的价值,以及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能够系统地考虑影响古村落旅游资源评价的各种因素,为古村落旅游资源的评价提供有效的工具。
本文以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古村落旅游资源的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确定了影响古村落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因素,包括历史文化价值、自然环境价值、旅游开发条件等。
然后,构建了古村落旅游资源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西递、宏村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古村落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建议。
本研究旨在为古村落旅游资源的评价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支持,为古村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对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的案例研究,可以为其他类似地区的古村落旅游资源评价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
该方法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
通过对每一层次的因素进行相对重要性判断,进而进行定量表示,最终得出各因素对于总目标的权重值,为决策提供依据。
层次分析法具有系统性、灵活性和简洁性等优点,在旅游资源评价、城市规划、环境评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古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旅游资源的评价一直是旅游学、文化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国内外学者对古村落旅游资源评价进行了大量研究,涉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选择、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
《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探析文献综述4100字》
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献综述目录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1)1 全域旅游研究 (1)2乡村旅游研究 (2)3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2)参考文献 (3)1 全域旅游研究周家俊、石培华、李金早、宋健和王昆欣对全域旅游的概念、特征、发展全域旅游的根本目的以及优势等做了系统的研究。
周家俊等以甘孜州为例,从全域旅游的概念、理论基础和发展条件等方面分析,对全域旅游的内涵进行研究,并提出践行全域旅游的发展建议及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意义[3]。
石培华从理论技术层面和具体推进落实层面对全域旅游发展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全域旅游体现五个“新”。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要具备五“全”覆盖的特征。
全域旅游五个“不”[4]。
李金早对发展全域旅游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做出总结:发展全域旅游是旅游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的有效载体;有利于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5]。
宋健认为长治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是生态环境创造根本优势;旅游资源品种丰富、组合度好、优化度佳;文化积淀构造品牌基础[6]。
王昆欣认为全域旅游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推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并预测全域旅游将有效推进旅游发展与改革、将有力治理和改善旅游环境、将有助于促进和增进民生福祉[7]。
孙文清、徐彤、Yingling Sun和Huiyan Li研究分析了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总体规划、发展路径以及与乡村旅游的关系。
孙文清等总结出五种全域旅游发展建设模式的类型:龙头景区带动型、城市全域辐射型、全域景区发展型、特色资源驱动型以及产业深度融合型[8]。
徐彤等在立足全域旅游本质特征、与传统旅游规划的异同比较基础上,提出了“1+4+N”的综合系统型全域旅游规划模式,并详细分析了全域旅游总体规划、配套成果和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9]。
Yingling Sun分析了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关系,总结出全域旅游是指积极整合各行业、各部门共同管理,全市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一切要素,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体验的旅游产品,从而充分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基于AHP-熵值法的乡村生态宜居评价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基于AHP-熵值法的乡村生态宜居评价研究——以福建省为例蔡雪雄苏小凤许安心摘要:乡村生态宜居成效直接影响“三农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
基于现有研究成果,从乡村生产、乡村生活、乡村生态3个方面构建乡村生态宜居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55个县域进行评价分析。
研究发现,福建省乡村生态宜居水平逐年提高,但提高幅度较为平缓;从地区分布来看,闽南地区乡村生态宜居水平较高,而闽西地区部分县域的宜居水平较低;从生态宜居建设核心要素来看,部分县域乡村生态宜居的核心子系统之间呈现发展不均衡状态。
关键词:乡村生态宜居;评价指标体系;乡村振兴战略;AHP-熵值法作者简介:蔡雪雄,管理学博士,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苏小凤,管理学博士,福建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许安心(通讯作者),管理学博士,福建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21)09-0086-09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举措。
构建科学、有效的乡村生态宜居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经济性、规范性、效率性和公平性的客观评价,不仅有利于推动科学度量乡村生态宜居水平的研究进展,为乡村生态宜居的构建和发展提供客观的测量标准;同时,也可运用于对县域乡村生态宜居建设成效进行监测、评估和对比分析,进而对乡村生态宜居水平做出整体判断,总结发现乡村生态宜居建设实践经验存在的不足,并据此制定促进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创新战略研究项目“福建省农商互联模式参与主体的绩效评价研究”(2020R00 34);福建省科技计划—创新战略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福建省乡村转型发展的演化研究”(2020R 0104)。
86乡村生态宜居的政策和建议。
一、乡村生态宜居的概念和内涵过去,乡村人居环境主要受农业生产活动影响,因此已有的关于乡村生态宜居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理空间维度、生态敏感性和乡村人文景观等方面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作者:徐晓萱唐佼丁若远刘珂
来源:《财讯》2019年第07期
摘要:党的“十九大”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基于绵阳市青义镇、龙门镇共1000份调查數据,有针对性地分析当下两镇企业建设发展现状,提出具有可行性、可实施化的建议,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层次分析法;优化对策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放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上进行谋划,是基于我国国情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做出的重大举措。
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本文以绵阳市青义镇、龙门镇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以当地企业为研究中心,结合当地政府及村民的反馈数据,形成一心双环的分析体系,采取层次分析法对当地企业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因地制宜地分析企业现状,找出制约因素。
旨在通过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带动企业发展,增加农民就业,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AHP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运筹学家T.L.Satty等人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其能对无结构特性、难于定量化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模型和方法。
在研究产业振兴的相关问题中,制约和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诸多,各因素影响权重不同且不同地区具有不同问题偏向,因此运用AHP对绵阳市两镇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出各影响因素权重,对产业振兴具有实际意义。
二、层次分析法在绵阳市乡村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实施
(1)样本数据的来源及收集
本项目选取绵阳市青义镇、龙门镇政府相关部门、当地企业和村民为研究对象,从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对三者分别发放调查问卷,共计1000份,其中企业以绵阳西部冷都投资公司、川西北农产品物流中心、绵阳市晶彩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绵阳市吉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为主。
通过综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影响乡村企业发展的因素并判断其重要程度。
(2)建立层次结构评价模型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全面性、结构性、关联性。
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基础、结合当地环境因素,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分析结论
从总排序结果可以得出,资金周转效率、物流运输效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所占权重最大,分别为0.3295,0.1879,0.1529,而员工满意度所占权重最轻,为0.0044,相对性最弱。
在乡村企业绩效评价中,资金周转效率是最直接的指标。
随着企业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维护、信息系统建设水平在企业建设过程中影响愈发突出,对提高企业效益,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有重要作用。
目前,大多数乡村企业仍然处于成长阶段,尤其是新兴企业,因处于初步发
展状态,在重视权重最大的指标情况下,还需注重基础设施维护、信息系统建设水平等重要指标。
基于此,提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1)政府方面
在政策支持方面,应加大给予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力度,提高资金周转效率;设置专项资金,增加建设农产品配送中心,配置冷链系统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以提高物流运输效率。
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出台教育方面相关政策,拓宽培训渠道,鼓励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为发展适应乡村振兴要求的企业奠定更为广泛的人才基础。
(2)企业方面
在基础设施方面,企业应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装货车,冷藏车等工具类的投入,最大限度地保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品质;增强对基础设施的维护,确保基础设施的高效运用和持久运行。
在信息化水平建设方面,应提高信息系统建设水平,就绵阳西部冷都企业,需加大冷链物流系统与信息平台的资金投入,建立适应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服务平台。
在人才培养方面,有针对性地给村民提供就业渠道,拓展农民在本地的就业机会,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并促进农民增收,在增加企业劳动生产量的同时使产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村民;注重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定向招揽、培养面向农业农村、城乡对接的人才,重点加强物流电商运营方面的知识培训及能力培养,造就一批满足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既掌握现代技术和经营管理,又能吃苦耐劳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四、结语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本文以绵阳市两镇代表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体系中各指标进行重要性程度分析,依据各指标权重结果,从政府、企业两方面提出建议,促进企业高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张晓林.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物流发展路径研究[J/OL]当代经济管理:1-6[2019-01-12]
[2]孔祥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J]农村金融研究,2018(02):9-13.
[3]蒲宝卿.层次分析法在农村电商发展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电子商务,2018(09):55-56.
[4]李军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重大[J]当代农村财经,2018(01):2-6.
[5]邬常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07):161-162.
作者简介:徐晓萱(1998—),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学生,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唐佼(1998—),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学生,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丁若远(1998-),女,汉族,新疆乌鲁木齐人,学生,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刘珂(2000-),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人,学生,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