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
高校本科生创新素质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高校本科生创新素质教育的借鉴与启示在当今社会,创新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本科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如何通过以往的本科创新素质教育实践,为今后的本科生创新教育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一、建立多层次的创新素质教育体系要想在本科阶段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建立起多层次、多角度的创新素质教育体系。
这个体系应该包括全员创新素质、学科创新素质和专业创新素质三个层次。
其中,全员创新素质是对全体学生的创新素养进行普及和提高的,学科创新素质则是为学生创新提供学科基础和素质保障的,专业创新素质则是为未来专业人才的创新提供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经验的。
二、引入创新教育的评估机制为了保证高校本科生创新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引入创新教育的评估机制。
评估应着重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因素。
在评估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问卷调查、实战考核、文件材料评估等。
三、加强创新素质教育的实践环节创新素质教育最关键的是实践环节。
无论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教学、学生社团以及科技竞赛等,都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实施的机会,有效提高其创新能力。
特别是科技竞赛,尤其是国际性科技竞赛能够提供更大的创新平台,为本科生锻炼实践能力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供重要的机会。
四、注重开放、包容、支持的创新氛围将创新素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建立一个创新教育的生态系统。
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掘创新机会,让学生掌握知识、解决问题,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五、多元化、开放化的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共享平台是指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中支持多元化、开放化资源的开放基础设施。
在该平台的支持下,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创新资源,如大数据、云计算等,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更多元化的支持和保障。
六、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实现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合作和共享。
特别是要加强与社区和企业的合作,使学生的创新实践更加贴近生活和实际需要。
浅谈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
、
创 新 素质 教 育的 内涵
所谓创新素质教育 , 是指在学校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对 学生进行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培养和教育 , 使他们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_ 1 1 。创新 意识表现为不墨守成 规, 不满足客观事物的现状 , 敢于提出和探索新的问题 , 它 是创新素质形成的前提条件。创新 能力是由观察能力 、 思 维能力与实践能力这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 它是衡量学生创 新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f 2 】 。 创新人格 , 又称创新个性或创新 品质 , 良好 的创新人格具有 以下特点 : 勇敢 、 独立性强 、 一 丝不苟 、 有恒 心等等 , 只有 良好创新人格 的人才能充分发
挥 创新 能 力脚 。 二、 培养 大 学生 创新 素质 的重要 性和 必 要性
求。针对传统教育模式 的弊端 , 1 9 9 9 年6 月1 3日, 中共 中 央、 国务院颁布了《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 》 , 该决定指出 : 实施素质教育 , 就是全 面贯彻党 的 教育方针 ,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 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 造就“ 有理想 、 有道德 、 有文化 、 有纪律” 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 接班人圆 。 从此 , 素质教育在我 国高等学校蓬勃展开。 创新 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 , 在实施素质教育 的过 程中必须进行创新素质教育 ,否则就是没有抓住重点 , 就 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 . 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 要 目标。 在2 0 世纪 7 0 年代 , 美 国教育界就提出了培养具有 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的 目标 圈 ; 8 0年代 ,日本政府提出 “ 创造力开发是迈 向 2 1 世纪的保证” , “ 要培养全球性 的、 开 拓性的创造型人才” 四 ; 美国于 1 9 8 9 年发表 了《 普及科学一 美国 2 0 6 1 计划》 , 提出了教育改革要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式浅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式浅析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逐步深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也成为了各家高校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素质教育的定义、现状、目标和方式四个方面浅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方式。
一、素质教育的定义二、现状与目标目前,我国高校普遍设立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活动,大力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各大高校也纷纷加大了招收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课程的力度,旨在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但是,有关数据显示,虽然我国大学生就业率不断提升,但是创业成功率较低,创业者自创公司的平均寿命不足三年。
这说明虽然高校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但是仍然存在不少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创业的乐趣和挑战,增强学生的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的需求。
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组织能力,让他们成为有创造力、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才,同时也具备创业精神和能力。
三、方式1.课程教育高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通过讲授基础理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2.实践教育高校开设创业实践课程,让学生深入到企业、工厂、社会团体等实际场景中,通过实践学习,培养创业能力和实践经验。
3.项目管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各种实际创业项目中,进行商业计划编制、商业拓展、资金管理等相关工作,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管理能力。
4.实践体验高校开展各种创新创业主题活动,提供各种实践体验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加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促进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成长。
5.创新版课程高校与各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创新创业虚拟实验室(创新版课程),整合各种实际创业案例和创业经验,让学生通过模拟实践,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探讨大学生素质教育载体的如何创新
探讨大学生素质教育载体的如何创新摘要:我国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对大学生素质教育载体创新,不仅能够培养出有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还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
重视大学生社团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开展第二课堂、提高主体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对大学生素质教育载体创新的意见。
关键词:素质教育;载体创新;社团建设我国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高素质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素质教育的提出,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有了提高,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提高。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等活动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载体的创新。
一、开展第二课堂(一)开展第二课堂,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所提高。
第二课堂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可以通过座谈会、知识比赛等方式,以及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等,从多方面对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成为这些活动的主体,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
通过参加各种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党的路线、方针等给我国带来的变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党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的信仰。
通过开展学习毛泽东思想的活动小组,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校开展爱心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奉献他人的思想观念。
(二)通过开展第二课堂,能够深化学生的业务素质并延伸它的深度。
第二课堂的众多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比如学生参与的知识小组学习活动,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面。
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还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技能。
学生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形成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活动,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通过参加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能够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精神压力等,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
加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作者:张宏远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7年第5期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
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创新也是富国强民的必经之路。
一、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1.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指大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行为、政治态度、法纪素养等符合时代特征的基本品质,是大学生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体现。
2.人文素质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理论素质、文化艺术素质、身心素质。
3.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包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方面,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中表现出的创造发明素养,完成实践环节、学习任务,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法律素质及道德素质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由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边界的心理品质。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分析人的综合素质,是指人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所具有和存在的内在要素的总和,是个体对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和行为规范内化和升华的结果,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的标志。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已从单纯的知识掌握转变为能力的发展、品格的升华。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
它体现了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
从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时代的需要,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二、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及意义(一)科技创新的概念前面提到,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广义理解的科技创新是指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即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包括企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等)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
(二)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科技创新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式浅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式浅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群体在创新创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成为了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主要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方式进行浅析,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一、开设相关课程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来进行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因此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学习。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适当增加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向学生们传授创新创业的理念和方法。
还可以邀请一些成功的创业者和企业家来做客座讲座,与学生们分享创新创业的经验和心得,激发学生们的创业热情,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创业实践中去。
二、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除了开设相关课程外,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还可以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来进行。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创业比赛、创业训练营等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创业技能,还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创业资源和机会,为他们未来的创业道路奠定基础。
三、鼓励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方式之一就是要鼓励学生们培养创新创业思维。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创新创业思维训练营、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策划大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学校还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社团、创新创业讲座等形式来提升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意识,鼓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寻找创新创业的机会。
四、开展创新创业导师制度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中,开展导师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企业家和专家来担任学生的创新创业导师,指导学生们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前行。
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精神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
而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使命。
那么,素质教育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往往被严格的规则和标准答案所束缚,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独特想法。
而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不同的观点,允许他们犯错,让学生在一个没有过度压力和批评的氛围中成长。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领域充满兴趣时,他们会主动去探索、去研究,从而更容易产生创新的想法。
学校和家庭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和活动,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比如,组织科技社团、艺术工作坊、文学俱乐部等,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发挥创造力。
再者,改变教学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而素质教育则强调启发式教学。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比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自己寻找解题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发挥想象力。
此外,跨学科学习能够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当今社会的许多问题都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
通过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学生可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新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开展一个关于环保的项目,让学生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知识来提出解决方案。
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创新精神不可或缺的环节。
学生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创新的过程和乐趣。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比赛、社会实践、实验探究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大创是什么意思呢
大创是什么意思呢大创,即“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一个重要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
大创计划旨在鼓励和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动学生在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中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创业就业。
大创的背景和意义大创计划自2003年启动以来,得到了广大高校和学生的积极响应。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思想的更新,大创计划逐渐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创新创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大创计划的组成和实施大创计划主要由省级、校级和院系级3个层面的创新训练项目构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创新项目。
在大创计划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创新项目并组成团队实施,通过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调研、设计、实验等环节,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大创计划的成果和影响大创计划已经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果和影响。
一方面,通过大创计划,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许多大创项目在创新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和成就,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创计划的未来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思想的更新,大创计划在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教育部和各地高校将继续推动和完善大创计划,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和平台,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大创计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工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信在大创计划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在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中获得成功,为社会的发展繁荣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临的一贡重大战略任务。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就要培养出大批创新型人才,而担负我国各级各类高级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教育,就应当把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前言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高等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因此,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是我们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和历史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什么是人的创新素质呢?所谓创新素质就是在人的基本素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能够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去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高级的、复杂的、综合的能力素质,包括基础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个性等基本素质。
而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应是:1、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没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创新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个具有良好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
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中,切忌好高骛远,勿视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或是学习上怕吃苦,不愿刻苦学习专业基础知识。
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所学知识的广度,掌握本专业知识和相近专业知识的联系。
试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及其培养策略
小组讨论
02
03
在线学习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交流思 想、分享观点,培养团队协作和 沟通能力。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 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方便学生 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创新实践活动
科研项目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供实践机会,培养科 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社会实践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了解 国情,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多元化培养模式
未来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以全面提升大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当前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育理念落后 、师资力量不足、实践环节薄弱等,需要高校和社会共同努 力解决。
机遇
随着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和支持,大学生创新素质培 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高校应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创新 素质培养的新模式和新途径。
试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及其培 养策略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2
目录
• 大学生创新素质概述 •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现状 •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策略 •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与
探索 •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未来展
望与挑战
01
大学生创新素质概述
创新素质的定义
创新素质是指个体在先天基础上,通 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引导,在创 新实践中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品质和 特征。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不足
01
02
03
缺乏创新思维
许多大学生在思考问题时 缺乏创新思维,难以从不 同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新 的解决方案。
缺乏实践能力
部分大学生在实践方面存 在不足,难以将所学知识 应用到实际中,缺乏解决 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研究
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研究本文运用素质教育理论,提出创新大学生素质教育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把握考试评价和师资队伍建设两个关键,坚持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先行先试三大原则,构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通识教育、学生主體性教育四大体系,为创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标签: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提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0年来,素质教育在理论探索和实践运用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大学生素质教育相比于中小学素质教育而言,呈现出相对滞后的现象,改革措施和力度有待加强,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们应该认真审视现状,深刻检讨存在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力求在实效性和长效机制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一、抓住一个重点: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处于核心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只有坚持把它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牢牢抓住这个重点,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并落到工作实处,应着力抓好两项工作:(一)深刻认识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作用和核心地位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由思想政治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就其功能而言,思想政治素质与其它素质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对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导向作用和保证作用,深刻地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取向;从社会学角度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办学性质和培养目标所决定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必然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要求高校必须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热情,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同时也是应对改革开放和国内外局势变化的需要,也是大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
论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2)
论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2)2.创新教学体系。
高等教育必须逐步构建起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知识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素质养成为突破口,基础教育与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基础厚、适应广、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确立新的教育质量观,要把创造能力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依据。
在教学管理上要将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指标,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
建设一支具有较强的创新教育意识和创新教育观念、具有广博的知识修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和创新知识、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创新型师资队伍。
创新和创造的源泉及基础是人才的个性化,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因材施教,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张扬个性,从而激发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猜测、想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开辟一些新领域,开阔新视角,为学生创造性的发现提供条件。
3.创新活动体系。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采取多渠道、多手段的方法,丰富课外创新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创新。
在活动的规划设计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努力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扩大受益面。
在第二课堂的教育中,要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宗旨,给广大学生创造个性和创造力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力扶持各类科技型社团和协会的发展,强调学术氛围,增加科技含量,为广大学生创新活动提供充分的硬件和软件支持。
论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 [篇2]读了《素质教育观念》一书,使我深深体会到: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在创新。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负有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因此,我们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努力:一、必须正确认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形成创新素质的基石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的问题意识无从产生,创新精神培养与创新思维训练也将成为空中楼阁。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式浅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式浅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是指针对大学生,培养其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方式进行浅析。
在理论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并且是创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大学应该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包括创新实验室、创客空间等,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创新和创业环境,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实践。
大学应该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实践,让学生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进行真实的创新创业实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经验。
1. 开设创新创业专业课程。
大学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开设创新创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包括创新创业理论、创新创业案例研究等,为学生提供理论支持和知识储备。
2. 组织创新创业比赛和活动。
大学可以组织创新创业比赛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和兴趣,同时提供学生展示自己创新创业成果的平台。
3. 建立导师制度。
大学可以建立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理清创新创业的思路和方向,并解决他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方式可以从培养创新思维、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和实践项目实践等方面开展。
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锻炼,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式浅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式浅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其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在大学生中培养创新创业素质,成为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将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现状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综合素质。
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对新观念、新思想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2. 培养创业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使学生能够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空间,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团队合作效率。
4. 培养风险意识。
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未来的挑战和压力,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整体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大部分高校依然停留在知识传授和应试教育的阶段,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学生自身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整体创新创业素质偏低。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资源保障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现状,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式和措施来改善和提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推进教育改革。
高校应该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强化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培养一支涵盖理论与实践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培养。
3. 加强创新创业实践。
学校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实验室、校企合作、社会实践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拓宽学生的创业视野和实践能力。
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近年来,高校素质教育课程在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也日益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高校素质教育课程如何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首先,高校素质教育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自由的思考空间。
与传统教育模式不同,素质教育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科学习,更重视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这个自由的思考空间中,学生不再只过于机械地接受知识,而是思考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办法。
从而培养了学生探索问题、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其次,高校素质教育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当今社会,团队合作已经成为重要的能力之一。
素质教育课程通过开设项目课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共同合作,解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不仅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能从其他成员身上学到不同的经验和观点。
这种合作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中的协调与沟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此外,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学科教育中,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课程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实践是创新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并在实践中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最后,高校素质教育课程要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培养途径。
素质教育课程不仅包括学科核心课程,还包括艺术、体育、社会实践等多种领域的课程。
这些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并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更丰富的资源。
通过不同领域的课程培养,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和经验,促进他们的跨学科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式浅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式浅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和素质。
对于大学生而言,通过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趋势。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式的探索和实践显得非常重要。
一、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内涵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学校和社会等各种机构,采用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使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素质和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业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是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新价值的能力,创业能力是指学生具备创业思维、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创新创业精神是指学生具备积极进取、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精神,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意识和能力。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非常重要。
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课堂教育。
课堂教育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基础,通过课堂教育可以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2. 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过实践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创新创业活动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3. 导师引导。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过程中,导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导师可以通过给予学生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创新创业的真谛,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5. 其他辅助教育方式。
除了以上几种教育方式之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教育方式,比如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讲座、创新创业营等,来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教育。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认知实习报告总结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认知实习报告总结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认知实习中,我深刻认识到创新和创业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并且提升了自己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首先,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创新和创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通过参与讲座、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我了解到创新是指在现有知识基础上,通过重新组合、改进、发明等方式,产生新的思想、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或新的组织形式的过程。
而创业则是指以创新为基础,通过创造自己的事业,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过程。
这些知识让我深刻认识到创新创业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了我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我提升了自己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创新项目的策划、团队合作、市场调研和商业计划书的撰写等工作。
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在项目策划和市场调研中,我学会了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
在商业计划书的撰写中,我学会了对创新项目进行规划和评估,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和商业模式。
这些实践活动让我更加熟悉创新创业过程和方法,培养了我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最后,在实习过程中,我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合作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有时候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导致团队合作效果不佳。
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创新思维和市场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我主动参加了相关的培训和讲座,学习了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方法,加强了市场分析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在创新创业方面会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认知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创新和创业的重要性,并且提升了自己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这次实习让我更加坚定了选择创新创业的决心,并且为将来的创新创业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式浅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式浅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创新创业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具备创新创业素质的优秀人才。
而如何有效地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式进行浅析,以期能够对相关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加强理论教育,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加强理论教育,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
教育者应当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等方式,向学生普及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使他们对创新创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还需要通过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向学生传递成功创业的经验和教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创新创业,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判断能力。
二、开展实践教育,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理论知识只是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教育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实践教育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育,学生们可以在实际中积累创新创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教育者可以通过组织实习、社会实践、参与创业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创业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创新创业创新创业往往需要多方面的资源和实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尤为重要。
教育者应当通过课堂讨论、团队项目等方式,促进学生与他人的合作,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们才能够在创新创业中发挥团队的力量,取得更好的创业成果。
创新创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应当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育者可以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实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开设创业实验课程、举办创业大赛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创新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式浅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式浅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高校开始注重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本文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式进行浅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方式之一是课程教育。
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创新创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如创业管理、创新与创业案例分析等。
通过系统的课程安排,学生可以学习到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方式之二是项目实践。
高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并提供资源和支持。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项目实践,锻炼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积累相关经验。
学生可以参加创业竞赛、创业训练营等活动,与其他创业团队进行交流合作,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方式之三是实习实训。
高校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实训活动,让学生走进企业,感受市场和行业的真实情况。
通过实际工作的经验,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创新创业的实际操作和挑战,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业胆识。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方式之四是创新创业导师指导。
高校为学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创新创业导师,他们是具有创业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士,可以指导学生的创业思路和创新实践。
学生可以向导师请教问题,寻求建议和支持,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方式之五是创新创业培训。
高校开设创新创业培训课程,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培训服务。
培训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创业思维培养、市场调研、商业计划书撰写等。
通过培训,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素质,为将来的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式包括课程教育、项目实践、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导师指导和创新创业培训。
这些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使命。
本文在分析创新素质教育的内涵、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229-02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人才的竞争。
只有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优秀人才,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使我国长期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创新素质教育的内涵所谓创新素质教育,是指在学校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培养和教育,使他们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1]。
创新意识表现为不墨守成规,不满足客观事物的现状,敢于提出和探索新的问题,它是创新素质形成的前提条件。
创新能力是由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这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它是衡量学生创新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2]。
创新人格,又称创新个性或创新品质,良好的创新人格具有以下特点:勇敢、独立性强、一丝不苟、有恒心等等,只有良好创新人格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创新能力[2]。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其基本特征是: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经济。
而实现知识创新和知识创造性应用的关键是人才。
一个国家拥有创新人才数量的多少将决定该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因此,为了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高等学校应该紧跟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优秀人才。
2.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针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该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
从此,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学校蓬勃展开。
创新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创新素质教育,否则就是没有抓住重点,就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界就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的目标[3];80年代,日本政府提出“创造力开发是迈向21世纪的保证”,“要培养全球性的、开拓性的创造型人才”[3];美国于1989年发表了《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提出了教育改革要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要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3];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进一步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的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果实,这一目标比其它所有目标都重要[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把一个人的开拓创新能力看作是面向未来的“三张通行证”之一[3]。
由此可见,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界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主要措施1.树立创新教育观。
观念决定行动[4]。
只有教师树立起创新教育的观念,才能成功开展创新素质教育。
因此,高等学校应该开展创新教育理论学习,使教师了解创新素质教育的内涵、重要性和必要性,抛弃过去只重视知识传授的传统教育理念,树立起创新教育观念,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2.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教学法,即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忽视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培养。
长此以往,将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教师应当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灌输式”教学方法,大力倡导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竞赛式、案例式等教学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优化课程体系。
高等学校传统的课程体系明显落后于现代高科技发展的需要,存在着专业划分过细,知识面过窄等问题。
因此,要强化跨学科、开放性的课程设置,体现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前沿知识的统一[5]。
跨学科知识是学生进行创新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跨学科知识,学生的视野就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例如,理科类的学生要多学习人文知识,因为人文知识在创新中起很重要的作用:(1)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使他们在创新活动过程中自觉遵循和发现客观规律,少走弯路[6];(2)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也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意志力、自信心等创新人格;(3)人文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些能力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因此,理科类院校要多开设人文学科课程,如哲学、逻辑思维学、科学发展史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4.更新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内容是以教科书为中心,内容比较陈旧,即使是最新版的教科书,从编写到审稿、出书一般需3~5年,甚至更长时间[7]。
经过如此长的出书周期,教科书的内容明显落后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用这种陈旧的书本知识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学生。
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结合本学科的发展动态,把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这些成果,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进行创新活动。
5.改革考核评价制度。
大学传统的考核评价模式是将知识的掌握放首要地位,知识或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居次要地位,创新能力往往放在最后,甚至根本不在考核之列8]。
这种评价体系不利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因此,学校应该建立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评价体系。
该体系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等科技创新活动均可以量化成学分,计入学生总成绩,作为奖学金评定、免试研究生推荐和就业优先推荐的重要依据。
6.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是创造的源泉[9]。
任何创新想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
此外,通过实践,不仅可以检验所学知识的真理性,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掌握更加牢固。
因此,高等学校应当加强实验室建设,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在教师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通过科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强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7.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
创新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全面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教师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只有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10]。
因此,高等学校应该采取相关措施,切实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首先,学校可以派遣骨干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或国外高等学校进行学术访问,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
其次,学校应积极引进高学历毕业生和国外留学人员,改善教师队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第三,从企业聘请一定数量的专家来校担任兼职教师,他们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教学与科研非常宝贵的资源。
这些兼职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方面,起着学校专职教师无法替代的作用。
8.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
学校可以聘请专家来校对学生进行创新知识讲座,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创新活动的展开;加大对实验室、图书馆和网络的资金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提供研究场所,开放图书馆和网络中心,便于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最新科技信息,提高创新能力;设立大学生科学研究基金,为学生的科研活动提供经济支持;定期举办创新竞赛活动,对成果突出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设“创造思维基础”、“逻辑思维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9.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领导。
高等学校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领导,建立起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切实解决在创新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障创新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王惠兰.创新素质教育的内涵及途径刍议[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83-86.[2]李佺宁.关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几个问题[j].安康师专学报,1999,11(4):57-62.[3]王二宝.高校素质教育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交通高教研究,2000(2):4-7.[4]赵晓江,赵雪婷.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思考与实践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10):111-112.[5]林加全.全球化时代高校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机制论要[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8(4):73-76.[6]葛国文,王承高,黄爱文,姜中华.医学生创新素质及其教育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52-54. [7]昝加禄.医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社会文化障碍[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3,12(3):61-62.[8]陈瑶.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6):175-176.[9]杨汉凤.素质教育要突出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2000(6):9.[10]刘蒙壮,文秋林.创新教育与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4):665-667.作者简介:韦思明(1971-),男,博士后,副教授,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医学教育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