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及其新型测试方法
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设备及方法的制作方法
![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设备及方法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229334076eeaeaad0f3306d.pn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两个激光发射端、两个接收端和液体供给点,其特
征在于,所述两个激光发射端下方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两个接收端;所述两个激光发射端和两 个接收端之间设有待测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所述两个接收端与数据采集卡相连;所述数据采集卡与电脑相 连;所述激光发射端发出的激光与待测织物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所述液体供给点与两个接 收端在同一条直线上排布,并通过管道向所述待测织物供给液体。
本技术通过改变激光发射端A(B)和接收端C(D)的位置,可以测试不同织物方向的动态吸湿 性能;或者通过额外添加两对激光发射端和接收端,可以同时测试2个织物方向的动态吸湿
性能,以此类推,可以测试多个织物方向的动态吸湿性能。
上述测试装置采用2套激光发射器,其光源为四元素发光二极管体。通过光纤探头引导出的 激光波长为630nm。该产品的光源聚集性、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非常突出,电压信号波动小 于1%,并且不受外界光源的影响。
所述待测织物通过辅助立柱平整、水平地支撑在两个激光发射端和两个接收端之间。
所述液体供给点与两个接收端中离其更近的一个接收端的距离为15mm,两个接收端之间的
距离为10mm。
所述管道将液体以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的方式供给所述待测织物。
针织运动面料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技术和标准研究金晓
![针织运动面料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技术和标准研究金晓](https://img.taocdn.com/s3/m/2387fe9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e.png)
针织运动面料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技术和标准研究金晓发布时间:2023-05-25T06:28:57.122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6期作者:金晓[导读] 针织运动面料是专门为运动和健身设计的一种材质,其吸湿速干性能对于提高运动体验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评价针织运动面料的吸湿速干性能,本文探究和总结了相关测试技术和标准,并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上海群德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摘要:针织运动面料是专门为运动和健身设计的一种材质,其吸湿速干性能对于提高运动体验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评价针织运动面料的吸湿速干性能,本文探究和总结了相关测试技术和标准,并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在具体测试时需根据材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并结合相应标准进行定量评估。
本文提出的测试技术和标准可为针织运动面料吸湿速干性能的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针织运动面料;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究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运动文化的普及,运动服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高品质的运动服装需要具备多种性能指标,透气性、吸湿排汗以及疾速干燥是其中最基本和关键的性能之一。
这些指标都和面料材料和结构密切相关。
特别是当人们进行剧烈运动时,身体会出现大量汗水,若衣物不能迅速将汗水吸收并释放掉,则会残留在衣物表面,造成不舒适和感染风险。
因此,针织运动面料的吸湿速干性能如今已经成为运动服装设计和制造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这方面,GB 21655.1《纺织面料纤维含量的测定第1部分:总纤维含量的测定》和GB 21655.2《纺织面料湿润条件下评价吸水性能的测定》则成为我们测试针织运动面料吸湿速干性能的基础和必备标准。
针织运动面料的吸湿速干性能吸湿性能针织运动面料的吸湿性能通常指其米氏吸湿率或吸湿速率等参数。
米氏吸湿率是指单位质量的材料吸收水汽所达到的最大含水量与其干重之比。
吸湿速率则是指材料在特定环境下吸取水汽的速度。
速干性能针织运动面料的速干性能通常指其蒸发湿度、蒸发速率以及保持干燥的时间等参数。
吸湿速干型纺织品的概述及其测试方法
![吸湿速干型纺织品的概述及其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f5ed6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c.png)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有衣服穿到有好看的衣服穿,到现在需求各式各样的功能性服装,如防风服、防紫外线服、运动服、抗菌服等。
自2008年设立“全民健身日”以来,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越来越高,对于运动过程中衣服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吸湿速干服装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1吸湿速干纺织品的机理吸湿速干就是纤维能快速地吸收水分,并能及时将水分排出,从而保持面料在人体上的干爽状态。
人们在运动出汗后,如果衣服不吸汗,汗液黏附在皮肤上,或者吸附在衣服上的汗液不能及时排出,会引起湿热感而造成人体的不适。
吸湿快干型纤维能够同时具备较好的吸湿性和放湿性,汗液以液态(显汗)和气态(潜汗)2种形态通过衣服从身体排到外层大气中,少量气态水通过衣服纤维之间的孔隙排出;而液态水通过衣服内层纤维吸收汗液、汗液在纤维内部传递及汗液在纤维外层挥发这3个过程散发到空气中。
吸湿快干型纤维的特性就是能够快速响应以上3个步骤,在短时间内完成汗液的挥发。
2吸湿速干纺织品的特性通过现有的研究发现,天然纤维如棉、毛等虽然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保水率,能够大量吸收汗液,但是不能将汗液及时排出到环境中;而化纤类纤维保水率低,汗液容易挥发,但是吸水性较差。
吸湿快干纤维的研发,主要通过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2种途径得以实现[1]。
吸湿速干型纺织品的概述及其测试方法摘要:阐述了纺织品吸湿速干的原理及吸湿速干纺织品所具有的特性。
分析了滴水扩散时间、吸水率、芯吸高度、蒸发率、干燥速率及动态水分传递法等吸湿速干评价指标的国内外测试方法。
关键词: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滴水扩散时间中图分类号:TS107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9350(2023)09-0045-04Abstract:The principle of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quick drying of textil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isture 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textiles are expounded.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test methods of evaluation indexes of moisture 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of textiles including drip diffusion time,water absorption rate,wicking height,evaporation rate,drying rate and dynamic moisture transfer method are analyzed.Key words:textile fabric;moisture 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performance;drip diffusion timeOverview of moisture 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textiles and their test methods收稿日期:2022-10-30作者简介:崔永艳(1984—),女,高级工程师,专业从事纺织产品质量研究和检测工作。
鞋服吸湿、吸水性能测试—服装的吸湿、吸水性能测试知识及操作
![鞋服吸湿、吸水性能测试—服装的吸湿、吸水性能测试知识及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fa457e7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1.png)
本次课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掌握服装的吸湿、吸水性能数据分析知识。 2、初步掌握毛细管效应测定仪各分析界面功能含义。
能力目标: 1、掌握用毛细管效应测定仪测试服装材料的吸湿、吸 水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毛细管效应测定仪操作及应用
教学难点: 毛细管效应测定仪测试技术的测试及分析
主要内容
(2)温度计 (3)张力夹多个,每个约重3 g,使织物不漂浮、不伸长。
服装的吸湿、吸水性能测试知识及操作
三、试样
(1)织物试样:每个样品的经、纬向分别剪3条,每条 试样长约30 cm,宽不小于2.5cm。 (2)纱线试样:用适当方法将纱线试样紧密绕成 30cm×2.5cm的薄片,每个样品至少制备3份试样。
服装的吸湿、吸水性能测试知识及操作
四、试验步骤
(1) 将蒸馏水或0.5%的重铬酸钾溶液注入仪器的恒温槽内。 (2) 使恒温槽内的液体温度保持在(272)。C。 (3)调整仪器,使液面处于各标尺的0位处。 (4)用标尺上的试样夹固定试样的一端(应垂直放置)。
服装的吸湿、吸水性能测试知识及操作
四、试验步骤
课程小结与作业
课程小结
作业 选择5种不同类型的面料,完成织物吸
湿、吸水性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上次课内容回顾 服装的吸湿、吸水性能测试知识及操作 课程小结与作业
服装的吸湿、吸水性能测试知识及操作
一、测试原理 二、设备和材料 三、试样 四、试验步骤 五、试验结果
服装的吸湿、吸水性能测试知识及操作
一、测试原理
将纺织材料垂直放置,下端浸在液体中,在规定 时间内测量液体沿纺织材料上升的高度,以此表示 芯吸效应的程度。
(5) 在离试样下端8-10mm处挂上3g的张力夹,张力夹 上平面应与标尺的0位线对齐。
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及性能研究
![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及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f7310e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f.png)
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及性能研究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是一种通过特殊处理的织物,可以迅速吸收人体汗湿,并快速蒸发,使人体保持干爽凉爽的感觉。
这种织物广泛应用于夏季的户外运动服装、床上用品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和潜力。
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需要从织物的原料选择、针织工艺、特殊处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选择适合制作吸湿快干型织物的原料是关键。
常见的原料有涤纶、尼龙、莱卡等合成纤维,这些纤维具有吸湿快干的优势。
通过不同的针织工艺可以制作出不同的织物结构,影响着织物的吸湿性和透气性。
选择合适的织物结构也是开发吸湿快干型织物的关键之一。
通过特殊处理,如涂层、纳米技术、离子交换等,可以增强织物的吸湿性和快干性,提升凉爽感。
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性能研究主要包括吸湿性、快干性、透气性和凉爽感等方面。
吸湿性是指织物对人体汗液的快速吸收能力,可以通过测量织物的吸湿率来评估。
快干性是指织物在受潮后的干燥速度,可以通过测量织物的干燥时间来评估。
透气性是指织物对空气的透过性能,可以通过测量织物的透气度来评估。
凉爽感是指织物在穿着时给人带来的舒适凉爽的感觉,可以通过主观评价和仪器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估。
为了实现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和性能研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
进行织物的原料筛选和加工工艺优化,在保证吸湿快干性能的控制成本和环保性。
通过物性测试和舒适性评价,对织物的性能进行定量化和定性化的研究,为设计和制造提供依据。
还可以通过与用户的交流和调查,了解用户对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需求和评价,进一步优化产品。
面料干燥性能实验报告
![面料干燥性能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b5885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6.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面料干燥性能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2. 测定不同面料的吸湿性、透湿性和速干性。
3. 分析不同面料干燥性能的差异及其原因。
二、实验原理面料的干燥性能是指面料在吸收水分后,将水分迅速蒸发的能力。
干燥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面料的穿着舒适度、耐用性和卫生性。
本实验通过测定面料的吸湿性、透湿性和速干性,来评估面料的干燥性能。
1. 吸湿性:指面料吸收水分的能力。
常用吸水率表示,即试样完全湿润后取出,当其处于无滴水状态时吸收的水分质量,与试样干重的比值。
2. 透湿性:指面料传递水分的能力。
常用透湿率表示,按照GB/T 12704.1—2009《纺织品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第1部分: 吸湿法》进行测试。
3. 速干性:指面料排出水分的能力。
常用蒸发速率表示,即做完滴水扩散实验后的试样,在单位时间内蒸发水分的质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不同面料的试样(如棉、涤纶、尼龙等)。
2. 实验仪器:- 滴水扩散仪- 透湿仪- 电子天平- 烘箱- 恒温恒湿箱- 秒表四、实验方法1. 吸湿性测试:- 将试样剪成规定尺寸的样品,放入烘箱中,在规定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
- 称取烘干后的试样质量,并记录。
- 将试样放入滴水扩散仪中,记录滴水时间。
- 取出试样,待其表面无滴水状态时,称重并记录。
- 计算吸水率。
2. 透湿性测试:- 将试样剪成规定尺寸的样品,并按要求装成透湿用组合体。
- 将组合体放入透湿仪中,按规定调整好温湿度,进行透湿测试。
- 记录透湿时间,并计算透湿率。
3. 速干性测试:- 将试样剪成规定尺寸的样品,放入烘箱中,在规定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
- 称取烘干后的试样质量,并记录。
- 将试样放入恒温恒湿箱中,调节温度和湿度,进行速干测试。
- 记录蒸发时间,并计算蒸发速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吸湿性测试结果:| 面料类型 | 吸水率(%) || :-------: | :---------: || 棉 | 25.6 || 涤纶 | 16.2 || 尼龙 | 12.8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棉的吸湿性最好,涤纶次之,尼龙最差。
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及性能研究
![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及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32f6ed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9.png)
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及性能研究1.棉天然纤维中,棉的吸湿性最好,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人感觉舒适。
但是棉纤维吸湿后容易变黄、变硬、发霉,影响穿着舒适度。
2.麻麻纤维也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但纤维易折断,耐久性较差。
同时,麻织物表面毛糙,穿着不够舒适。
3.化纤化学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湿快干性能,可以在短时间内吸收和释放汗液,快速干燥。
而且化纤纤维强度高、耐久性好,可以增加织物的使用寿命。
但是化纤的透气性较差,穿着不够舒适。
综合考虑以上特点,最终选择了棉、麻、化纤的混纺材料作为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原料。
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生产需要通过特殊的工艺处理,才能达到吸湿、透气、排汗的效果。
1.印花技术采用印花技术在织物表面制造微孔,增加织物透气性,同时还可以通过印花过程在织物表面加入汗液吸附分子,增强吸汗效果。
2.浸涂技术浸涂技术是将特殊的吸湿剂浸涂在织物表面,吸收多余的汗液并帮助其快速蒸发,使人们感觉干燥舒适。
3.加工工艺在织物加工中,还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工艺,如柔性加工、卡梳加工、缩水等,增加织物的透气性、光泽度,使织物质地更柔软舒适、美观耐用。
为了测试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性能,进行了一系列测试:1.吸汗透气测试使用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和普通织物进行了比较,表明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吸汗、透气性能明显更佳。
2.抗菌性能测试使用常见的细菌进行了抗菌测试,结果表明,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能够有效降低织物表面的细菌数量。
3.舒适度测试通过感官测试和人体试穿测试,证明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舒适度更高,久穿不潮湿、不浮肿,使人感到更为舒适。
综上所述,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和性能研究可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适应夏季气温变化的服装选择。
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性能,并完善其生产技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测试与分析
![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测试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5d0f5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e.png)
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测试与分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贴身的内衣到户外运动服装,从家居用品到工作制服。
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吸湿排汗性能,对于我们的舒适度和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这一性能不仅决定了我们在穿着时是否能保持干爽舒适,还关系到纺织品在特定环境下的适用性和功能性。
吸湿排汗性能,简单来说,就是纺织品吸收和排出水分的能力。
当我们出汗时,好的吸湿排汗纺织品能够迅速将汗水吸收,并快速将其扩散和蒸发,让我们的皮肤始终保持相对干燥的状态。
相反,如果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不佳,汗水就会积聚在皮肤表面,导致不适感,甚至可能引发皮肤问题。
为了准确评估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科学家和相关行业开发了一系列的测试方法。
其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吸湿性测试1、回潮率测定回潮率是指纺织材料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干燥材料重量的百分比。
通过精确称量纺织品在不同状态下(干燥和吸湿后)的重量,计算出回潮率。
这一方法简单直观,但需要较为精密的称量设备,且测试过程较为繁琐。
2、毛细效应测试将纺织品的一端垂直浸入水中,观察水在织物中的上升高度和速度。
毛细效应强的纺织品,水上升得快且高,表明其吸湿性较好。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便,但对于某些特殊结构的纺织品,可能会存在误差。
二、排汗性测试1、蒸发速率测试将含有一定量水分的纺织品放置在特定的环境中,测量水分蒸发的速率。
蒸发速率越快,说明纺织品的排汗性能越好。
然而,这一测试受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风速等)的影响较大,需要严格控制测试条件。
2、透湿量测试使用透湿杯法或出汗热板法等,测量在一定时间内透过纺织品的水蒸气量。
透湿量越大,排汗性能越优。
这种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纺织品的排汗能力,但设备成本较高。
在实际测试中,通常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
同时,测试条件的标准化也至关重要,只有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结果才有可比性。
影响纺织品吸湿排汗性能的因素众多。
检测▕吸湿速干功能性产品测试及评定标准
![检测▕吸湿速干功能性产品测试及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0cf5e9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e.png)
⽬前吸湿速⼲排汗性能的测试及评定标准主要有:
⒈ GB/T 21655.1《纺织品吸湿速⼲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向组合试验法》
⒉ GB/T 21655.2《纺织品吸湿速⼲性的评定第2部分:动态⽔分传递法》
项⽬性能指标要求
吸湿性a 浸湿时间≥3级吸⽔速率≥3级
速⼲性b
最⼤浸湿半径≥3级液态⽔扩散速度≥3级单项传递指数≥3级
排汗性b单项传递指数≥3级
综合速⼲性
单项传递指数≥3级液态⽔动态传递综合指数≥2级
a 浸⽔⾯和渗透⾯均应达到。
b 性能要求可以组合,如吸湿速⼲性、吸湿排汗性等。
两种标准的对⽐:
⽐较GB/T 21655.1和GB/T 21655.2 两种不同的测试⽅法与评价指标,动态⽔分传递法测试⽅法操作相对简单⽅便,其评价指标也⽐较全⾯完善,其性能要求可以组合测试,如吸湿速⼲性、吸湿排汗或综合速⼲,但其不具备直观性。
⽽GB/T 21655.1速⼲性测试中,芯吸⾼度和滴⽔扩散时间更能直接表现织物的快速吸湿扩散能⼒。
两种测试⽅法中,吸湿性和速⼲性的测试指标洗前洗后均需达到标准要求(洗涤程序和洗涤次数由品牌商⾃定义,并体现到产品测试报告中),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吸湿速⼲类产品。
纺织品吸湿速干称重法
![纺织品吸湿速干称重法](https://img.taocdn.com/s3/m/5c40b6c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2.png)
纺织品吸湿速干称重法
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是指纺织品在潮湿环境中吸收水分的能力以及在干燥环境中释放水分的速度。
吸湿速干性能的测试方法之一是称重法,该方法是通过称重纺织品在不同湿度环境下的重量变化来评估其吸湿速干性能。
首先,纺织品样品在标准的实验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以达到平衡状态,然后在一定的湿度环境中暴露一段时间,使其吸湿饱和。
接着,将样品取出并立即在恒温恒湿条件下称重,记录下吸湿后的重量。
随后将样品置于干燥环境中,记录下不同时间点下的重量变化,通过重量的变化来计算出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
通过称重法测试,可以全面评估纺织品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吸湿速干性能。
这种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为纺织品的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除了称重法,还有其他测试方法可以评估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如湿度传输法、毛细管吸水速度法等。
综合运用这些测试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为纺织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纺织纤维的性能与检测—纺织材料的吸湿性
![纺织纤维的性能与检测—纺织材料的吸湿性](https://img.taocdn.com/s3/m/3006a7a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5.png)
纺织材料的吸湿性
主要内容
1 32 43 34
吸湿指标与常用术语 影响纺织材料的吸湿因素 吸湿对纺织材料性能的影响
吸湿性测试简介
四、纤维吸湿性能测试
一、直接法(烘箱法)
根据吸湿指标的定义,直接测量出公式 中的各个参数:G干,G湿, 烘箱法是基础测量方法,但它却难以将 纤维烘至绝干,结果受烘干温度、烘干时间、 环境温湿度、试样量影响。
6、对电学性质的影响
纺织材料绝缘性能会随着回潮率的增加 而下降,静电现象大多会有所降低。 (介电系数上升,介电损耗增大)
7、对光学性质的影响
随回潮率增加纤维的折射率、吸光率增 加,光泽变暗,颜色变深,耐红外光性能 增强,耐紫外光性能下降。
贸易中的计重核价 纤维的性能 纺织材料的加工工艺 织物舒适性
一、吸湿指标与常用术语
1、回潮率:纺织材料中所含的水分重量比
上材料干重的百分率。
W
Ga G0 G0
100%
其中:W——回潮率 G0——试样的干重 Ga——试样的湿重
一、吸湿指标与常用术语
2.平衡回潮率:将纺织材料从一种大气 条件下放置到另一种新的大气条件下经 过一定时间后,纺织材料的回潮率逐渐 趋向于一个稳定的值,此时的回潮率称 为“平衡回潮率”。
密度(g/cm3)
1.6 1.5 1.4 1.3 1.2 1.1
0
棉 粘胶
羊毛
锦纶
10
20
30
40
回潮率(%)
纤维在不同回潮率下的密度
4、对机械性质的影响
大多数纤维,其强力随着回潮率的增加而下降, 少数纤维几乎不变,个别纤维(棉、麻)的强力 上升。
绝大多数纤维的断裂伸长率随着回潮率的增加而 上升,少数纤维几乎不变。
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及性能研究
![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及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c42964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b.png)
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及性能研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材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夏季,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成为了人们的首选,而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正是满足了这一需求的理想选择。
本文将围绕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及其性能进行深入研究。
1.原材料选择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原材料是选择至关重要的一步。
我们需要选择具有良好吸湿、透气性能的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棉、麻和竹纤维都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而涤纶、腈纶等合成纤维则能够快速排汗和干燥。
通过合理混纺和特殊处理,可以获得既具有吸湿性又具有快干性的织物。
2.工艺技术在制备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时,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
采用纳米技术对纤维进行处理,可以增强纤维的吸湿性能;采用3D立体剪裁技术,可以提高织物的透气性能;采用纺织印染工艺,可以使织物具有凉爽舒适的触感。
这些工艺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3.新型材料应用除了传统的纤维材料外,还可以考虑引入一些新型材料。
具有抗菌、抗紫外线等功能的纤维材料,可以为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增添新的功能特性。
一些具有环保意识的生物材料,如玉米纤维、蚕丝等也可以成为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原材料选择。
1.吸湿性能吸湿性能是评价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重要指标之一。
采用标准的吸湿性能测试方法,可以测定织物在一定时间内吸收水分的量。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织物的吸湿性能,并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
2.透气性能透气性能是影响服装舒适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采用透湿杯法、扩散法等测试方法,可以测定织物的透气性能。
通过优化纤维结构和织造工艺,可以提高织物的透气性能,使之更加适合夏季穿着。
3.快干性能在夏季高温环境下,服装的快干性能尤为重要。
采用标准的快干性能测试方法,可以测定织物在一定时间内的干燥速度。
提高织物的快干性能,可以有效减少汗水停留在皮肤表面的时间,从而减少细菌滋生和异味产生的可能性。
4.舒适性能织物的舒适性能是综合了吸湿、透气、快干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体现。
吸湿排汗织物的测试方法
![吸湿排汗织物的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0cbd315c5da50e2524d7fac.png)
①按照FZ/T 01042-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纺织材料静电性能静电压半衰期的测定;
②试验用大气条件:
a.试验用大气条件:相对湿度为(35±5)%,温度为20℃±2℃;
b.如果根据协议改用其他大气条件,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③试样:
a.试样应在距布1/10幅宽内,距布端1m以上部位采取,试样应有代表性无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
④试验程序:
a.试样应先进行消静电处理;
b.将试样放入试样夹板。试样的被测面(通常为织物的正面)应向上;
c.对试样施加10kv高压30s;
d.高压停放后,立即记录静电电压值和静电压半衰期;
e.如需要可记录经一定时间后试样的静电电压。
4.耐洗性测试:
参照了ISO127-103“家用电气洗涤方法”或GB8629-88 7B洗涤程序,根据纺化应用中心现用洗涤设备,制订如下洗涤工艺:
吸湿排汗织物的测试方法
一、方法来源:染整专业书籍、FZ/T 01042-1996、GB8629-88。
二、适用范围:经吸湿排汗整理的涤纶织物的吸湿排汗整理效果测试。
三、测试项目:
1.亲水性(或称为吸水性):
①滴水法:
仪用绳带或橡皮筋将织物固定在烧杯口,使滴定管尖端距离布面约1.0±0.1cm处滴一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到织物表面上,用秒表记录水滴镜面反射消失所需的时间。
将含有2g/L标准洗涤剂的洗涤液和1Kg重的测试织物皮陪试布放入洗衣机中,控制浴比1:30,水温40℃,洗涤10min,脱水,冷水洗2min,脱水,烘干,如果要多次洗涤时重复上述过程。待织物回潮后再测试其亲水性和抗静电等项目。
②毛效法:
沿布的经向或纬向取2.5cm×20cm的布条,测试5min或30min的毛效。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两种测试方法,如何选择?(附带试验视频)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两种测试方法,如何选择?(附带试验视频)](https://img.taocdn.com/s3/m/a5d0e45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b.png)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两种测试方法,如何选择?(附带试验视频)经常有很多朋友对纺织品吸湿速干方法的选择表示很苦恼。
客户:“亲,我要测吸湿速干...”检测机构:“吸湿速干有GB/T 21655.1-2008和GB/T 21655.2-2019两种方法,您需要测哪种?”客户:“亲,我想知道这两个有什么区别?”检测机构:“亲,我只想知道哪个更容易合格?”今天我们针对吸湿速干GB/T 21655.1-2008和GB/T 21655.2-2019这2个方法区别给大家解答一下。
什么是吸湿速干性能?吸湿速干性能是指当人体剧烈运动产生大量汗液后,织物可以迅速吸收汗液,且能够传导至织物表面并快速挥发,使身体保持干爽舒适的功能性。
该性能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吸湿性、速干性、排汗性三方面。
实现吸湿速干的途径有哪些?目前,实现吸湿速干功能的主要途径有:1.通过合理的织物组织结构设计;2.采用适当的后整理技术(包括涂层整理加工)赋予织物良好的吸湿排汗功能(整理剂的耐用性直接影响洗后的测试数值);3.通过纤维材料的物理形态结构改性,使之借助毛细管效应而改善其吸湿和导湿的性能,如中空、沟槽、异截面、表面微孔等纤维差别技术的运用。
两个检测方法有什么区别?目前国家标准有两个方法评价吸湿速干性能:1.GB/T 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2.GB/T 21655.2-2019《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2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
GB/T 21655.1-2008测试原理:以织物对水的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和芯吸高度表征织物对液态汗的吸附能力,以织物在规定空气状态下的水分蒸发速率和透湿量表征织物在液态汗状态下的速干性。
测试视频:纺织品吸湿速干性GB/T 21655.1-2008测试过程273 播放· 0 赞同视频技术要求:被测样品的洗前和洗后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技术要求的,方可明示为吸湿速干产品。
吸湿类纺织品功能性测试方法及评价探讨1
![吸湿类纺织品功能性测试方法及评价探讨1](https://img.taocdn.com/s3/m/0c0214f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4.png)
吸湿类纺织品功能性测试方法及评价探讨1吸湿性功能类纺织品由于其良好的吸湿性能而使得纺织品具有特殊的功效,因此此类功能性纺织品也一直是研究的方向。
在此驱动下,评价吸湿类纺织品功能性的标准需求也随之增大。
本文主要探讨了吸湿类功能性纺织品的常见评价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测试方法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
1测试方法和评价1.1吸湿速干性[1,2]吸湿速干织物是指织物同时具有吸水性和快干性,一般来说,无论是天然纤维还是合成纤维,都很难兼具这两种性能。
因此人们通过对纤维原料、结构设计、后加工整理等方法来改善织物的吸湿、导湿性能,将体表的剧烈运动和“无感蒸泄”释放,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和水汽通过“吸湿-传导-蒸发”过程向外界传送,使皮肤感觉干爽凉快。
测试吸湿速干类产品性能用吸湿性和速干性这2个指标来评价,其测试标准有GB/T21655.1单项组合试验法、GB/T21655.2动态水分传递法及AATCC195纺织织物液态水分管理性能等。
以GB/T21655为例,GB/T21655.1方法标准中以织物的吸水百分率、滴水扩散时间和芯吸高度三种指标来表示织物的吸湿性能;同时以织物在标准大气环境中的水分蒸发速率和透湿量来表示产品的速干性能,具体参数指标如下表1所示。
表1单项组合试验吸湿速干性的评定GB/T21655.2方法评价织物吸湿和速干性所采用的是动态水分传递法,即将试样浸水面滴入测试液后,利用与试样紧密接触的传感器测定液态水动态传递情况,从而计算得出一系列性能指标来评估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排汗性能,具体参数指标如下表2所示。
表2动态水分传递法的评定收稿日期:2012-11-25科技SCIENCEANDTECHNOLOGY吸湿类纺织品功能性测试方法及评价探讨任志萍陈明(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7)[摘要]本文分析了吸湿类功能性纺织品的常见评价测试方法:吸湿速干性、吸湿发热性、防水透湿气性,就不同测试方法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对改善现有的评价方法及建立完善的吸湿类功能性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几种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的比较分析[Word文档]
![几种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的比较分析[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d1e905726fff705cc170ac7.png)
几种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的比较分析[Word文档] 几种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的比较分析关键字: 几种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的比较分析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本文总结了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在产品标准中的规定,比较了国内外对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芯吸高度、水分蒸发速率和透湿量等指标的测试方法。
关键词:纺织品;吸湿速干性;测试标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服装的要求不仅局限于美观时尚,对纺织品功能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具有良好吸湿性能和快速传导排汗功能的纺织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商家和消费者的关注。
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宣称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纺织品不合格率较高,天津市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的速干衣进行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28件样品中有11件速干衣样品分别在滴水扩散时间、芯吸高度、透湿量和蒸发速率等项目达不到标准要求,不合格率占39.3%,产品吸湿速干性能的整体质量有待提升[1]。
2016年11月,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上发布功能性服装质量抽检情况,据报道,市工商局对商场销售的53,,品牌125个批次冲锋衣、风衣等功能性服装进行了质量抽检。
经检测,有45个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为36%。
其中吸湿性不合格有12个批次,速干性不合格有5个批次,吸水性不合格有3个批次。
除商品本身不具备宣称的功能性外,部分商品只明示指标值不注明检测方法,造成检测结果存在差异,是导致产品功能性不合格的另一重要因素。
1 产品标准中吸湿速干性的规定为了应对吸湿速干功能性纺织品高速发展的趋势,国内陆续发布产品标准将面料的吸湿性和速干性能作为产品的考核指标之一,明示在产品标准中。
例如GB/T 29869―2013《针织专业运动服装通用技术要求》[2]规定以纺织针织物为主要面料生产的针织专业运动服装功能性要求考核吸湿速干性,其他专业运动服装可参照执行。
通过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芯吸高度和蒸发速率4个指标综合考察产品在洗涤前后的吸湿速干性能。
吸湿速干纺织品的性能及测试方法
![吸湿速干纺织品的性能及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804538102de2bd9705888c.png)
吸湿速干纺织品得性能及测试方法摘要:简要介绍了吸湿速干纺织品得发展概况及性能,针对吸湿速干纺织品得特殊功能性总结了国内外得检测方法,并提出综合得评价体系,为纺织品得功能性检测提供依据。
关键词:吸湿速干纺织品;检测方法;评价体系近年来,人们不仅对衣服得保暖性、款式有较高得要求, 而且对服装面料得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与环保性得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服装有良好得舒适性,又要求在大量活动而出现汗流泱背得情况时,服装不会粘贴皮肤而使人产生湿冷感。
于就是人们对面料提出了吸湿速干功能新要求[1]。
1吸湿速干纺织品得发展概况吸湿速干产品得兴起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早在1982 年初,日本帝人公司就开始了吸水性聚酯纤维得研究,到了1986年,正式推出中空微多孔纤维第一代产品专利,并命名为Wei Ikey; 1986年美国杜邦公司首次推出名为“Coolmax”得吸湿排汗聚酯纤维,纤维外表具有4条排汗沟槽,可将汗水快速带出,散发到空气中,制成得衣料洗后30min几乎已完全干透,夏季穿着仍能保持皮肤干爽;1999年杜邦公司推出升级换代Cool max Aim 系列布料。
自杜邦公司推出吸湿排汗功能得Cool max后,我国台湾得许多纤维生产商依托自身得技术优势,先后投入巨资开发具有吸湿排汗功能得相关产品, 如远东纺织研制成功得Topcool十字形截面吸湿排汗纤维、华垄中兴纺织出品得十字断面Coolplus新型高科技功能性改性聚酯纤维、台湾豪杰股份集团开发得Technofine吸湿排汗聚酯纤维。
目前杜邦得Coolmax、远东纺织得TopcooK 豪杰得Technofine、中兴纺织得Coolplus等吸湿排汗纤维制成得产品已投入市场[2] °相比而言,我国大陆对于吸湿排汗纤维得研究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得差距,近年由于市场兴起“吸湿排汗”纤维开发与应用得热潮,加上后道织物产品开发对吸湿排汗纤维需求得增加,大陆得研究机构也逐渐投入大量得精力研究相关得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及其新型测试方法主要内容:●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吸湿速干纤维及面料的研究现状●吸湿速干织物的制备工艺●吸湿速干织物的评价方法●液态水分管理性能测试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追求服装遮体、实用的同时也注重服装的舒适、健康。
对于内衣、运动服装等面料而言,纤维材料的吸湿排汗速干性是影响服装穿着舒适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织物的吸湿速干性研究正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对吸湿快干性要求高的运动面料和内衣面料1、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织物的吸湿速干性是指织物能把身体产生的汗水迅速吸收,尽量排向外层并尽快挥发,使身体尽量保持干爽的性能,也可称为吸湿排汗性。
通常,人体在从事剧烈运动时会明显感到大量汗液的排出。
其实,即使在一般环境状态下,人体也需不断地“无感蒸泄”来释放人体本身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和水汽,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人们都喜欢用棉纤维作为内衣或运动服的纺织原料,因为棉纤维本身就具有亲水基团,吸水性好,但是,亲水基的棉制品既能吸湿,也能保湿,棉纤维吸入汗水之后,一旦为汗水所饱和,其干燥速度缓慢,从湿润状态到水分平衡所需的时间长,使人体皮肤有潮湿的感觉。
而吸湿快干功能性纤维能够通过纤维表面微细沟槽所产生的毛细现象使汗水通过芯吸、扩散、传输等作用,迅速迁移至织物的表面,并散发达到导湿快干的目的。
利用吸湿快干纤维制作的服装,能够实现体温调节、控制积聚在服装内汗水的重量、减少皮肤在变得潮湿时产生水泡和发炎以及降低微生物繁殖等功能。
人们形象的将该种纤维称为可呼吸纤维。
2、吸湿速干纤维及面料的研究现状2.1国外的研究现状早在1982年初,日本帝人公司就开始了聚酯多孔中空纤维的研究,其研制的中空多孔纤维在1986年申请了专利,从表面上看,纤维有许多贯穿到中空部位的细孔,液态水可以从纤维表面渗透到中空部分。
此种纤维以最大的吸水速率和汗水率为目标,具有优良的吸汗快干和干爽性的独特风格,较适合用作运动服或运动装的衬里;日本东丽公司开发的强吸湿聚酰胺纤维“Quup”,其吸湿能力是传统聚酰胺纤维的2倍;杜邦公司独家研究开发的功能性纤维Coolmax,截面为十字型,而且纤维纵横向有四沟槽,管壁透气,这种结构是Coolmax功能面料能及时的将皮肤上的水吸干同时迅速蒸发。
Coolmax面料与其他面料的甘早性比较,无论在短时间还是长时间,其干燥性都明显好于其他面料,它的干燥速率近似于棉的2倍。
另外,通过多层结构织物和针织物而达到吸湿速干的材料也被开发出来。
如东洋纺公司的Altima织物采用特殊的两层结构,在体育运动大量出汗时能减少衣服内层的潮湿感,旭化成公司研制出铜氨、吸水聚酰胺和弹性体等3种材料构成的具有3层结构的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速干性;尤尼吉卡公司的吸汗织物“spacie”也含三层结构,第一层用于媳妇和传输汗水,第二层可以防止汗水逆向迁移,第三层结构起放湿的作用,另外,与皮肤接触的一侧为亲水性纤维,具有很厚的舒适性。
2.2国内研究现状相对而言,国内吸湿快干纤维的开发,不论是从时间还是技术方面都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
最早开发的是西北纺织工业大学1989年对“吸湿、快干、卫生”针织物三层结构的丝盖棉产品的研究,随后,1994年研究者们通过对针织物组织的结构分析,研究,设计出具有吸湿透气功能的针织物结构模型。
伴随着对织物结构的研究调整,以求达到吸湿速干目的的同时,功能性吸湿速干纤维的开发也发展起来。
例如,广东顺德金纺的Coolnice面料,通过改变纤维截面形状使纤维之间的空隙增大,从而使表面积增大及提高毛细管效应,使吸湿性能提高;而台湾远东公司开发的Topcool面料,截面十字形,四沟槽,当水珠滴落在上面时无法稳定驻留,沟槽产生加速的排水效果,人体的汗液利用纱中纤维上的小沟槽迅速的扩散到布面,在利用十字形截面产生高比面积,使水分快速蒸发到空气中。
3、吸湿速干织物的制备工艺从以上国内外对吸湿速干纤维的研究种可以总结出,织物要达到吸湿速干功能,大致可以通过以下途径:3.1 物理改性1)通过改变喷丝板微孔的形状,纺制具有表面沟槽的异形纤维;2)或利用毛细管作用增加表面积原理将汗液迅速扩散出去的中空或多孔纤维;3)或采用与含有亲水基团的聚合物共混的多组分纤维,均可以生产具有吸湿排汗性能的纤维。
3.2 化学改性1)表面改性:将吸水性柔软剂以浸渍或压吸的方式附着在纤维上,或者利用化学药剂处理或接枝的方法使纤维表面的化学结构改变,增加纤维表面亲水性官能基团,达到迅速吸湿的目的;2)双组份纤维共聚。
3.3 织物设计多层织物则是利用织物设计将亲水性的天然纤维如棉或羊毛与疏水性的合成纤维如聚酯或聚丙烯纤维织成双层或三层织物,其原理是利用天然纤维吸水性强的特性将汗液吸到织物之表面,而靠近皮肤侧则是利用疏水性纤维的不吸水特性使皮肤感觉干爽。
4、吸湿速干织物的评价方法4.1 织物吸湿速干的过程具有吸湿排汗速干功能的织物通常是指织物同时具有吸水吸湿性和水分的快速传导散发性。
人体所排放的汗液中,既有液态水,也有气态水。
前者主要通过毛细管现象吸入织物内层,进而扩散至织物的外表面。
后者少部分时直接从织物的孔隙中排除,而大部分被织物中的纤维吸附,在扩散到织物表面,通过蒸发进入到大气。
由于纺织品的吸湿排汗过程时一个综合性的物理过程,纤维材料、织物结构及后整理工艺的不同等,都会对这个综合物理过程的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影响,而纺织品再“吸湿-传导-蒸发”过程中的性能差异也会对人体的舒适性感受产生直接的影响,如吸水吸湿性,芯吸效应,透湿性,快干性等。
4.2 测试标准的对比GB/T 21655-1 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一部分:单项组合实验法》是国内评价吸湿快干织物的常用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的单项试验指标组合的测试方法及评价指标,单项测试包括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芯吸高度、蒸发速率和透湿量共5项。
该方法从实际适用效果出发,通过对纺织品吸湿速干整个过程的分析,选择确定了若干个有表征意义的项目和指标,来综合评价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但是,由于这些项目的试验过程性对繁复,试验人员的主观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较大,不确定性高,同时并未涉及纤维材料本身的特性和织物组织结构对纺织品吸湿速干性功能的相关性,采用单项组合的方法考核织物整体吸湿快干性能,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009年,经过长时间的评估,AATCC出台了一项新的纺织品测试方法,即AATCC 195 纺织织物液态水分管理性能,我国也发布了GB/T 21655-2 2009《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二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该方法是一个综合的评价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的仪器测试方法。
它对纺织品的吸湿性、导湿性能给出了科学、客观和实用的测试评价方法,所定义的几项参数可以准确的反映纺织品的吸湿和导湿性能,且测试是一次完成的,各个参数密切相关,并通过对织物的渗透面吸水速率,单项传递指数和渗透面液态水扩散速度的加权,定义为液态水动态传递综合指数,来表征液态水在织物种的动态管理综合性能。
由于这些优点,液态水分管理性能的测试成为更佳的评价织物吸湿快干性能的方法。
5、液态水分管理性能测试方法5.1 测试原理影响人体感觉衣物是否舒适的3个主要因素是热湿舒适度、手感舒适度及压力舒适度。
其中热湿舒适度占整体感觉的50%,所以衣物的液态水分管理能力明显影响着人们对衣物湿度及舒适度的感觉。
织物的液态水分管理性能取决于它们的阻水性、拒水性、水吸收能力、纤维与纱的毛细作用及纤维与纱的几何形状与内部构造。
虽然目前有些测试方法可以简单测量织物的吸水性、透水性与渗透时间,但现有标准却无法测量面料中水分的动态转移特性。
液态水分管理测试仪则可以客观地评估织物的三维湿度扩散及转移特性。
5.2测试仪器---Gellowen G290液态水分管理测试仪5.2.1适用范围适用于针织及梭织物中水分的动态转移特性,运动面料的吸湿速干性能的试验和评估。
符合AATCC 195、SN 1689.1、GB/T 21655.2等标准。
5.2.2 测试原理Gellowen液态水分管理测试仪(MMT)主要测试汗液在布料中的吸收扩散性能,面料对汗液的吸收和扩散直接影响到服装穿着的舒适性能,为提高服装的舒适度(尤其是运动服面料),测试面料的液态水分管理能力至关重要,有助于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的评估和对材料性能的改善。
液态水分管理测试仪使用于测量液体在针织及梭织面料中的整体动态表现,通过测试吸收速度(织物正面与背面的水分吸收时间)、单向传递能力(液体在织物两个面吸收扩散的差异性)、扩散/干燥速度(液体在织物两个面的扩散速度)。
液态水分管理测试仪包括带有多个探针的上下同心液体感应器,上感应器中的输液管将模拟人体汗液的固定浓度盐水均匀滴到布料上面,感应器探针测试不同环之间的电阻,以电阻的变化反映液体在布料的吸收和扩散情况,从而得到面料对汗液吸收扩散的能力。
5.2.3 技术特点a. 全金属外壳,抗干扰性能优异;b. 一键开始试验,点击开始后马达自动驱动测试头至规定位置,内置压力检测装置,到固定压力后自动停止,开始测试,测试结束后自动返回;c. 改进型液滴注射系统,滴液精准稳定;独特的反抽系统可反向转动,将输液管中剩余的盐水抽回储水罐,防止盐水结晶堵塞管路。
5.2.4 可测量的参数a. 上层/底层浸湿时间;b. 上层/底层吸汗速度;c. 上层/底层最大扩散半径;d. 上层/底层液体汗液扩散速度;e. 积累单向传递能力;f. 整体液态水份吸收扩散能力。
5.3 试样准备(1) 每个样品剪取0.5m以上的全幅织物,取样时避开匹端面2m以上,纺织制品至少取1个单元。
(2) 将每个样品剪为两块,其中一块用于洗前试验,另一块用于洗后试验,按规定程度洗涤5次,或者按有关各方商定的方法和次数进行洗涤,洗后样在不超过60℃的温度下干燥或自然晾干。
(3) 分别裁取洗前和洗后试样各5块,试样尺寸为90×90mm。
裁样时应在距布边150mm以上区域均匀排布,各试样都不在相同的纵向和横向位置上,并避开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和褶皱;如果制品由不同面料构成,试样应从主要功能部位上选取。
(4) 织物表面的任何不平整都会影响检测结果。
必要时,试样可采用压烫法烫平。
5.4试样预处理将试样放置在22℃,60%的标准大气环境中,在松弛的状态下调湿平衡,一般调湿16h以上,合成纤维样品至少2h,公定回潮率为0的样品不需要调湿。
5.5 试验步骤(1) 用干净的镊子轻轻夹起待测试样的角部,将试样平整地置于仪器的两个传感器之间,通常穿着中贴近身体的一面作为浸水面,对着测试液滴下的方向放置。
(2) 启动仪器,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织物的浸水面滴入0.2g浓度为9g/L的氯化钠溶液,并自动开始记录时间与织物上下表面含水量变化的状况,测试时间为120s,数据采集频率不低于10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