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及对策初探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现状及改进策略探讨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现状及改进策略探讨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育人的一种教育模式。
在农村地区,家校共育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如家庭教育观念不足、教育资源不均衡、师资力量不足等。
需要探讨其现状并提出改进策略。
在农村地区,家校共育的现状是存在不足之处的。
家庭教育观念相对陈旧,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对子女教育的参与度也不高。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的设施和教学资源相对落后。
这对于家校共育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
学校缺乏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对于学生的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农村地区中学教师的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农村中学教师队伍相对较弱,普遍缺乏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技能过硬的优秀教师。
这就限制了家校共育的实施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提出一些改进家校共育的策略。
需要加大家庭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到优质教育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农村中学的教育投入。
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设施改善,解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这样一来,学校的教育条件会得到改善,为家校共育提供了基础条件。
农村中学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鼓励优秀的教师进农村任教,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
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为家校共育提供更好的保障。
家校共育需要建立起有机有效的合作机制。
学校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了解家长对学生的情况和需求,制定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育方案。
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
学校还可以引入社会资源,开展富有特色的课外活动。
通过与社会资源的对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锻炼的机会。
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也有很多可行的改进策略。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实际操作中,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发展和效益。
本文将从合作主体、合作内容和合作机制三个方面对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合作主体问题。
由于农村资源有限,农村学校往往缺乏专职家长学校工作者,无法为家校合作提供持续、有效的支持。
一些家长缺乏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难以积极参与到家校合作中来。
由于农村地域辽阔,交通不便,家校交流面临较大的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应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提供专职的家长学校工作者,引导和组织家长积极参与到家校合作中。
学校应积极开展各类家长学校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强他们参与家校合作的能力和意愿。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教育平台等形式,打破地域限制,促进家校交流。
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合作内容问题。
实际上,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内容多集中在学科学习和考试成绩提升上,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村学校的教育资源有限,无法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使得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内容相对单一、局限性较大。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改变家校合作的理念,将合作内容从单一的学术成绩提升扩展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
家校可以通过共同制定学生的发展目标和个性化学习计划,共同参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可以借助名师课堂、公共教育资源等形式,拓宽学校的教育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合作机制问题。
目前,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机制相对不完善,缺乏长效的、制度化的合作机制。
一些家庭仅仅在临时的家长会上与学校对接,缺乏长期的合作和交流。
为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
政府应加大对家校合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学校建立专门的家校合作机构或岗位,专门负责家校合作的组织和管理。
可以建立家校合作的纳入学校考核评价体系中,将家校合作的长期性和制度性得到保障。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现状及改进策略探讨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现状及改进策略探讨随着我国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中学的教育质量逐渐提高,但与城市中学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家校共育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本文将探讨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的现状,并提出对策,以期能够改善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的状况。
一、现状分析1. 家庭条件的差异农村地区中学生家庭条件的差异较大,一些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家庭环境不好,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
这些学生家庭条件差,缺乏家庭教育支持,无法得到家长的耐心指导和鼓励,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落后。
2. 家长参与度不高农村地区中学的家长大多从事农村劳动,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
他们对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关注不够,对子女的学习状况了解不够,缺乏对子女的学习事宜进行指导和帮助。
3. 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中学的教育资源相对城市中学来说较为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陈旧,教学条件较差,这直接影响了学校家校共育的开展。
学校面临的教育资源短缺问题,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改进策略探讨1. 政府加大投入,确保教育资源公平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中学的投入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加强对农村中学的师资支持,提高教师待遇,增加教师数量,提升教师素质,改善学校教学设施,提高学校办学条件,完善学校配套设施。
2. 增强家长参与度,促进家校互动学校应该组织开展一些家长会议和家长学校,通过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情况,了解子女的学习状况,增强家长的教育责任感。
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教育专家和学前教育机构的老师来学校开展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3. 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应该开展一些关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浅谈农村小学家校合作育人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小学家校合作育人问题及对策家校合作是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在农村小学中,家校合作更是一种迫切需要。
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贫困,这就要求学校与家庭密切合作,共同育人。
本文就农村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1. 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普遍匮乏,教师队伍相对薄弱,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不足。
这就导致学校无法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和支持,限制了学校在家校合作中的作用。
2. 家庭环境贫困农村家庭多为务农家庭,家长文化水平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缺乏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指导和资源支持。
这就给家校合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家长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3. 学校与家庭沟通不畅由于农村小学师资力量匮乏,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家长对学校的教育工作了解不够,也难以主动参与学校的活动。
这就影响了家校合作的有效开展和深入。
二、家校合作的对策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可以通过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技能,使其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同时可以组织教师多参加各类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水平。
2.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家长学校、家长讲座等形式,向家长传授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家长如何更好地关心孩子、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家庭教育质量。
3. 建立家校沟通桥梁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微信群等形式,定期邀请家长到学校参观、交流,充分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让家长更直接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决策中来,增进家校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4. 开展家校合作教育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家庭教育月、亲子互动日、家校联欢会等系列教育活动,使学校和家庭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育人,增进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
农村小学家校合作育人是当前教育改革重要的一环,需要学校和家庭通力合作,共同育人。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现状及改进策略探讨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现状及改进策略探讨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中小学教育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改革和转变,其中之一就是家庭教育的改进和探索。
在农村地区,学生相对于城市地区的学生而言,家庭教育的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家校共育成为了解决农村学生教育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的现状和改进策略。
一、现状分析1. 家长教育观念老旧在农村地区,家长的教育观念往往比城市家长更为传统,他们更倾向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导致了家校共育过程中的观念冲突。
2. 家校联系不足农村学校离家庭较远,家长常常无法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来。
因此,家校之间的联系不足,也导致了两者无法进行有效的共育。
3. 学校教育资源匮乏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较低,学校教育资源也较为匮乏。
这给学校提供良好的教育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无法满足家长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改进策略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开展讲座、发放读物等来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参加教育观念转变的讲座,通过案例的分析和引导,让家长了解到全面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可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渠道。
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在微信、QQ等社交平台上向家长发布教育信息,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教育活动。
3.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清楚地表述学校现有的资源匮乏,寻求各种资源帮助,如基金会等。
此外,学校也可以开设各种网络教育课程,扩大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4. 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学校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让学生具有完善的综合素质。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增强他们的自信和动力。
总之,家校共育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要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的改进和探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现状及改进策略探讨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现状及改进策略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共同承担学生成长教育责任的一种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家校共育在教育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家长参与度不高、家校沟通不畅、家校合作不够紧密等。
研究显示,家校共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研究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的现状及改进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找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促进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发展水平。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的现状及改进策略,为促进农村地区中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家校共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力,促进其认知、情感、品德等多方面的发展。
家校共育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通过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可以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
家校共育还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家长是学校的重要合作伙伴,他们的支持和参与可以有效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声誉,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研究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的意义在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只有充分认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才能实现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讨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旨在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间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成长环境。
通过本研究,旨在明确家校共育在农村中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工作提供实质性的参考和借鉴,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为农村地区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贡献力量。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一、家校合作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家校合作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努力。
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更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家庭的教育观念相对滞后,缺乏对孩子教育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而学校又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家校合作来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教育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最重要的教育单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中,孩子培养了性情、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素养,而学校则提供了知识的输入和专业教育,两者的合作共同助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家校合作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情感沟通,减少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加强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对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教育发达地区,家校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农村地区,家校合作存在着不少问题:1. 家校沟通不畅:由于农村家长多是务农的,他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够关注。
而学校又缺乏有效的渠道和方式来与家长进行沟通,导致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影响了家校合作的有效开展。
2. 家校互信不足:农村家长普遍对学校的教育水平和师资素质产生怀疑,而学校则对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持有偏见,缺乏对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和学校就难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得家校合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3. 家校协同不力: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教师的师资力量有限,教学条件较差,而家庭又缺乏对教育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这就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协同育人。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学校和家庭往往缺乏合作的意愿和行动,导致家校合作的效果不佳。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家校合作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在现实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之一是双方的沟通不畅。
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较差,网络连通性不稳定,导致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信息传递困难,沟通渠道不畅。
这使得学校无法及时了解到家长对子女学习的需求和问题,而家长也无法及时了解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策略:学校应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服务网络,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手机APP等,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信息共享。
学校应定期组织家长会议,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家长对学生教育的期望和需求,并及时反馈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决策和管理,在培养家校合作意识的增加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
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之二是家庭素养较低。
由于农村家庭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相对较低,缺乏对子女教育的正确理念和方法,很难与学校形成良好的合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策略:学校应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培训,组织家长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传授家庭教育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学校应与社会机构合作,建立指导农村家庭教育的专家顾问团队,为家长提供定制化的教育指导。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提升农村家庭的教育素养,增强家庭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和配合。
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之三是学校资源不足。
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学校经费有限,导致学校无法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和设施,限制了家校合作的深入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策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
学校应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争取社会资源的支持,如募捐、捐赠等方式,解决学校设施不足的问题。
学校可以发挥教育资源共享的优势,与城市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通过互相借鉴,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1. 引言1.1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校合作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于学生学业成绩、人格品质的培养、身心健康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如果家长能够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那么学生的学习成绩必将得到提高。
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但在家庭中才能培养品德、价值观等方面的素养。
如果学校和家庭能够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那么学生的全面发展必将受益。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关系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学校和家庭之间紧密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现状问题在农村地区,家校合作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有效沟通机制: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村中小学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往往不够顺畅。
学校无法及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政策,家长也无法及时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和孩子的学习进展。
2.家长参与度不高:由于农村家长多为务农人员,缺乏文化知识和教育意识,导致他们对孩子的学习关注不足,参与学校活动和家庭作业管理的意愿较低。
3.缺乏专业的教育资源支持: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不足,师生比例偏高,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4.教育理念不统一:农村中小学和家长之间关于教育的理念并不统一,有些家长更注重传统文化和实用技能教育,而学校可能更倾向于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有效开展和发展,亟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现状及改进策略探讨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现状及改进策略探讨随着农村地区中学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并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家庭环境与城市相比也较为困难,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
本文将探讨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的现状,并提出改进的策略。
一、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现状1、家长参与度低。
由于农村地区的家长大多从事农业劳动,时间和精力有限,对孩子的教育关注程度较低。
许多家长缺乏教育理念,对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了解不够,不能有效地引导孩子学习。
2、教育资源不足。
农村地区中学的师资力量薄弱,学校设施简陋,教学资源有限。
缺乏现代教学手段和教育设备,导致教学质量较低。
3、家校沟通不畅。
农村地区中学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少,信息不畅,缺乏对教育政策、教学内容、学校活动等方面的了解和参与。
二、改进策略探讨1、提高家长参与度。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地区家长的教育引导,提高其教育意识和方法。
学校可以开展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提供一些孩子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信心和能力。
学校可以邀请家长进行教育讲座,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提高家长的参与度,促进家校合作。
2、加大教育资源投入。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地区中学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投入,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
可以鼓励城市中学的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学支教,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继续教育水平,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
加大对学校教学设备和资源的投入,使得学校教学条件得到改善,提高教育质量。
3、加强家校沟通。
学校可以建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
学校可以定期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学情况、学生学习动态、学校发展计划等,增加家长对学校的了解,促进学校和家长的合作。
学校还可以建立家校互联网平台,方便家长随时随地了解学校的动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家校合作。
农村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及对策初探精编WORD版
农村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及对策初探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农村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及对策初探黄江义校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古已有之,《三字经》里就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说,在私塾教学模式下,学校和家庭本身就没有分家。
进入现代学校教育体制后,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环节,家庭环境、家长教育方式等直接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完善。
家庭和学校不仅是学生最重要的两个生活场所,而且是对学生生活最重要的影响者,双方只有积极沟通、协调,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
”也就是说学校应主动把家长纳入学校合作伙伴范围之内,从而形成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和谐共育的局面。
勿用置疑,这是对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巨大的作用的。
一、农村学校家校共育现状分析如今在广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严重缺位或失误造成了5天学校的德育成果还来不及巩固,就在周末的两天中因受外来不良影响而消失殆尽的结果,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5加2等于零”的现象。
这就说明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学生家庭德育现状,单靠学校的一厢情愿是远远不够的,它更多的是需要家长和学校的互动。
然而,在农村学校实现家校互动必然受到如下因素的制约和影响:1.农村学生家庭区域的分布特征造成了家校不易互动为了优化办学条件,节省办学资源,地震后学校区域规划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就我们黄江学校而言,现在的黄江义务教育学校就由原来的4所学校合并而成,现在的学校也就容纳了比过去老黄江初中区域要大得多的农村中小学生;同时,农村学生的家庭住址是比较分散的,这就构成了如下的农村学生家庭区域分布特征:面广、点散、量大。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前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家长参与度低。
由于农村家庭多数以务农为主,家长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相对滞后,缺乏主动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家校沟通不畅。
农村地区交通不便,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有限,导致家长无法及时了解学校的教学进展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家校合作模式单一。
目前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主要以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家校联动等形式存在,缺乏个性化、深入化的家校合作模式。
教育资源不均衡。
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影响了家校合作的质量。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加强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家长教育培训,提供教育知识和方法的培训,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能力和主动性。
改进家校沟通方式。
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社交平台,方便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加强双方的沟通。
拓宽家校合作模式。
可以通过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组织家长讲座等形式,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实现家校互动、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加强农村教育资源建设。
政府可以增加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完善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为家校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通过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改进家校沟通方式、拓宽家校合作模式以及加强农村教育资源建设等措施,可以不断强化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现状及改进策略探讨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现状及改进策略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教育资源的限制,中学家校共育一直面临着挑战。
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家长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引导不足,这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与此农村中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匮乏,学校管理不规范,也影响了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农村中学的教育质量,必须加强家校共育工作。
在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师资力量不足、家校沟通不畅、教育资源不均衡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有必要对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工作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促进家校共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束】1.2 问题意识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农村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在过去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匮乏、家校合作不够紧密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也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了解和解决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任务。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探讨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问题意识】的确立将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起点,也是推动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从而促进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工作的持续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农村地区中学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提供有益建议和借鉴经验。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工作的重视,为构建合作共赢的教育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2. 正文2.1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的基本情况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和知识技能。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现状及改进策略探讨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现状及改进策略探讨一、引言家校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教育和成长的环境和条件。
在城市中,家校共育一直受到重视并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但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家校共育的实施并不理想,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的现状以及改进策略,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对于农村中学家校共育的重视,并提出改进措施,为农村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二、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的现状1. 家长参与度低在农村地区中学,由于家长多数从事农村劳动,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不足,很多家长对学校的教育工作缺乏了解,对学生的学业和行为管教不足。
这种情况导致了学生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出现了隔阂,学校与家庭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形成割裂状态。
2. 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中学的教育资源相对城市中学较为匮乏,学校的师资力量、教育设施、教学条件都不如城市中学,这就使得学校教育在教育教学质量上存在很大差距。
3. 学生自身素质欠缺农村地区中学的学生素质相对城市学生而言,有所欠缺。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原因所致。
他们在性格、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也给班级教育和校园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三、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的改进策略1. 加强家长参与在农村地区中学,应该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度。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等方式,增加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和交流,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出谋划策。
2. 加强学校教育资源建设农村地区中学应该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学校教学条件,改善教学设施,提升师资力量,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条件。
3. 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素养。
学校也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学生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家校合作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农村地区,由于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家校合作存在着一些独特的问题。
本文将就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现状问题1. 家庭教育水平不高在农村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家庭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这就导致了家长往往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学习指导和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2. 家长视野狭窄受限于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很多农村家长的视野比较狭窄,他们往往缺乏对于教育的正确认识,不了解现代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很难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3. 学校资源匮乏相比城市地区,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一般都相对匮乏。
这就增加了学校本身的教学任务,无法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家校合作工作。
4. 家校合作机制不健全在农村地区,很多学校并没有建立健全的家校合作机制,缺乏有效的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制度和活动。
这就给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应对策略1. 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要解决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中的问题,首先要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培训等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认识和能力,使他们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支持者和合作伙伴。
2. 拓宽家长视野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家长沙龙、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拓宽家长的视野,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增强与学校的互信和合作意识。
3. 加强学校资源建设在农村地区,学校教学资源的匮乏是家校合作的一大障碍。
学校应该争取更多的政府和社会资源,逐步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5. 制定个性化家校合作计划由于不同的学生家庭背景和条件不同,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家校合作计划,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作用。
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着一些现实的问题,但也有相应的解决策略。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家庭教育的有效引导。
目前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家庭教育参与度低、师生互动不足、信息沟通不畅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农村中小学家庭教育参与度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农村家庭多数为农民家庭,由于农民工返乡、务工等原因,导致家庭教育参与度低。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培训家长教育工作者,引导他们到农村家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庭教育参与度。
二是鼓励学校开展家长学校活动,邀请家长参与课程设计、活动安排等,增加他们的参与感。
农村中小学师生互动不足也是一个问题。
农村教师多是外来教师,对当地农村文化和生活了解不多,难以与学生建立深入的联系。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农村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以便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和交流。
二是组织师生交流活动,将学生带到城市参观学习,让他们感受城市的现代化教育理念,促进师生互动。
农村中小学家校间的信息沟通不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信息沟通困难。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推广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建设数字化校园平台,方便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信息沟通。
二是加强学校和家长的沟通培训,提高家长使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促进双方之间的信息交流。
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合理的应对策略可以解决。
建议加强家庭教育引导,提高家庭教育参与度;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师的农村文化素养;推广信息技术应用,方便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信息沟通。
只有通过家校合作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现状及改进策略探讨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现状及改进策略探讨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性,农村中学家校共育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的现状,并提出改进策略。
1.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资源。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相对较落后,家庭教育资源匮乏。
父母普遍受教育水平偏低,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不知道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这导致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沟通交流渠道不畅。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不畅,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不及时。
家长往往对学校的教育情况了解不多,也没有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
学校和家庭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3.家长对学校教育缺乏信任。
由于农村地区中学办学条件有限,教师队伍相对不稳定,家长对学校的教育质量缺乏信任。
部分家长认为学校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选择将孩子送到城市读书。
这导致学校和家庭之间存在隔阂,影响了家校共育的开展。
1.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培训班等形式,向家长传授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学校还可以邀请专家为家长提供指导,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教育需求。
学校还可以推动地方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家庭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环境的质量。
2.建立畅通的沟通交流渠道。
学校可以建立家校在线平台,方便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的活动,增加家长与学校的互动机会。
学校还可以加强与社区的联系,通过社区组织的力量,促进学校和家庭的互动交流。
3.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学校应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素质。
学校还应加强教育教学设施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通过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增加家长对学校的信任,促进家校共育的开展。
4.加强学校社区的合作。
学校可以与社区合作,共同组织教育活动和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家校合作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良好互动与合作关系,有利于促进孩子的综合发展。
而在农村地区,由于一些特殊情况,家校合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孩子们的教育质量。
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和应对策略两方面进行浅析,以期为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现状问题1. 家长缺乏教育意识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家长自身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意识不强。
他们将全部的教育责任交给学校,而自己却很少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这导致了家校合作的不足,孩子们在家庭环境中得不到有效的辅导和关爱。
2. 学校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的学校通常资源匮乏,教学条件欠佳。
这使得学校在进行家校合作时面临很大的困难,无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也无法对家长提供更多的教育支持。
3. 家校沟通不畅由于双方的沟通不畅,很多时候家长无法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学校也难以得知家长的期望和需求。
这使得家庭和学校之间出现了一些矛盾和不和谐的情况,影响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4. 家校合作形式单一在一些农村地区,家校合作往往只是停留在学校组织家长会,通知家长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方面,缺乏更多的深入合作和交流。
这使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和参与度不足,无法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以上就是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一些现状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孩子们的教育质量,所以我们急需找到一些应对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应对策略1. 提高家长教育意识学校可通过举办家长教育讲座、家访等形式,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提醒家长教育责任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对家长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意识。
2. 加强学校资源建设学校可以积极争取政府资金,争取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教育设施,提高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质量。
同时也可以积极引进社会资源,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校的吸引力。
3. 加强家校沟通学校应建立定期的家长学校沟通机制,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一些重要通知。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现状及改进策略探讨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现状及改进策略探讨在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中,存在着一些现状和问题。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比城市中学有所欠缺,这给家校共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尽管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的理念亦存在,但实际操作上家长参与度不高,家校互动不够密切,也影响了共育成效。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的可持续性也有待提高,很多家长对参与共育缺乏持久的热情,往往会因为工作繁忙等原因而放弃参与,这也造成了一定的问题。
1. 加强农村地区中学的硬件设施建设。
优化学校的硬件设施,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硬件条件。
这包括改善学校教室的环境、提供更多的教学设备和资源,并更新学校的网络设施,以方便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共享资源。
2. 增加师资力量的支持。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鼓励有经验和专长的教师参与家校共育,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并提供专业的指导。
3. 强化家校互动和合作。
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座谈会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方针和教育理念,共同参与学校活动和决策。
学校也需要积极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家校共育,形成共同关注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
4. 增加家长参与的机会。
通过家访、家长志愿者等形式,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
学校也可以组织家长培训,提供家教指导和教育资源,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教育教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5. 提高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的可持续性。
学校可以制定家校共育的长期计划和机制,鼓励家长参与到共育中,建立稳定而持久的家校合作关系。
学校也应该树立正确的共育观念,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远期目标,让家长认识到家校共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作用。
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面临一些现状和问题,但通过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师资力量支持,强化家校互动和合作,增加家长参与的机会,以及提高共育的可持续性,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地区中学家校共育的现状,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水平。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思想品德和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着种种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发展。
有必要对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推动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现状问题1. 家长参与度低在农村地区,由于大部分家长从事农业或务农,工作繁重,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子女的学习和生活中。
家长的参与度较低,缺乏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这使得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不畅,无法形成良好的教育共识和合作模式。
2. 教师家访不及时、不全面在农村中小学,由于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距离较远,教师家访存在着不及时、不全面的问题。
有些学校甚至因交通不便,导致教师家访无法有效展开。
这使得学校无法真正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校合作。
3. 家校互动平台欠缺目前,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互动平台较为欠缺,大部分学校只是依靠课堂通知、家长会等传统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缺乏现代化的互动交流方式,无法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影响了家校合作的效果。
4. 家校沟通不畅由于信息渠道有限,农村中小学家校之间的沟通不畅,往往出现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的情况,导致学生教育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二、应对策略1. 加强家庭教育宣传学校可以利用课间活动、家委会等渠道,开展家庭教育的宣传活动,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提高家长参与度和意识,促进家校合作的开展。
2. 规范家访制度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家访制度,明确家访的对象、内容、频率等,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及时、全面的家访服务,真正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
3. 建设家校互动平台学校可以通过建设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与家长建立起更加便捷和及时的互动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为家校合作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及对策初探
黄江义校
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古已有之,《三字经》里就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说,在私塾教学模式下,学校和家庭本身就没有分家。
进入现代学校教育体制后,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环节,家庭环境、家长教育方式等直接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完善。
家庭和学校不仅是学生最重要的两个生活场所,而且是对学生生活最重要的影响者,双方只有积极沟通、协调,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
”也就是说学校应主动把家长纳入学校合作伙伴范围之内,从而形成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和谐共育的局面。
勿用置疑,这是对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巨大的作用的。
一、农村学校家校共育现状分析
如今在广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严重缺位或失误造成了5天学校的德育成果还来不及巩固,就在周末的两天中因受外来不良影响而消失殆尽的结果,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5加2等于零”的现象。
这就说明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学生家庭德育现状,单靠学校的一厢情愿是远远不够的,它更多的是需要家长和学校的互动。
然而,在农村学校实现家校互动必然受到如下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1.农村学生家庭区域的分布特征造成了家校不易互动
为了优化办学条件,节省办学资源,地震后学校区域规划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就我们黄江学校而言,现在的黄江义务教育学校就由原来的4所学校合并而成,现在的学校也就容纳了比过去老黄江初中区域要大得多的农村中小学生;同时,农村学生的家庭住址是比较分散的,这就构成了如下的农村学生家庭区域分布特征:面广、点散、量大。
按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原则,我校容纳了黄江、双潭、香泉、紫山、通口几个片区的本地生源,此外还有一些外地生源,如江油镇江、含增、桥坝等,他们中离学校远的上一次学,在路上就要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更何况我们的生源分布区域大、散。
如果我们现在还只是依靠用传统的上门家访的方式去进行家校沟通,其工作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了!这从客观上加大了家校间信息互通的难度,决定了家校互动的不容易。
2.农村孩子的成长环境和生活内容出现不良变化给家校共育带来不易。
今天,我们学校大多数孩子家长都是打工一族,他们关注最多的是孩子的吃穿问题,也常常用吃穿来弥补自己认为的对孩子的亏欠,而缺乏对孩子心理思想的引导。
农村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提高了,生活的环境也由过去的“儿童世界”转化为“成人世界”,成人对孩子的影响在加大,同时孩子与成人的矛盾也在加大。
孩子生活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放假时孩子们打沙包、跳皮筋、滚铁环的身影看不见了。
今天的孩子,是看着电视、玩着手机长大的。
他们与父母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
慢慢地,孩子向成人关闭了心灵大门,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
同时,不少家长也不能根据时代变化和孩子的需要
进行适宜的施教,甚至存在很多误区和过失。
3.农村学生家长缺失的德育意识导致了家校没有互动。
我们发现品行表现不好的学生,在成绩差的学生中有,在成绩优异的同学中也同样存在。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村学生家长德育意识普遍缺失。
在农村,绝大多数家庭教育中分数代表一切。
目前农村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积极性是较高的,但在他们的眼中,往往是分数代表着一切。
大部分农村家长都认为“只要孩子的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少部分家长辅导过孩子学习,但对学习以外的内容很少过问。
当老师向这些家长谈起德育的问题时,他们要么一脸茫然,要么不以为然。
还有一部分农村家长忙于生计、平时无暇与孩子交流,久而久之,形成“只养不育”的局面。
大部分农村家长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其它的事情都是老师的,只要老师不说,他们绝对不会主动过问。
他们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
这些家长忽略了从精神上关心孩子,尤其是与孩子进行平等、积极有效的沟通,更不要说在教育方面能主动与学校联系了。
这样老师和家长间缺少了互动的机制,家校互动只成了学校的一厢情愿的事情。
4.农村学生家长错误的德育方法表明了家校需要互动。
在农村,多数家长思想、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很好履行对子女教育的责任。
他们普遍缺乏最基本的家庭德育知识,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农户只占少部分。
即使如此,他们身上也普遍存在着用物质刺激和打骂的方
式教育孩子,在孩子的同伴或老师面前损伤孩子的自尊作为惩罚和教育孩子的方式,全然不顾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从而大大地削弱了学校德育的成效,往往是学校老师苦口婆心说半天的结果,孩子家长几句话或者是一个小小的行为就抹杀殆尽了。
二、应对策略
家校合作的有效建立,必须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同样家长要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改革中来,实现真正的沟通与互动,针对上述现状,我们学校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教育走向民主和开放的必然要求,它标志着学校教育形态的变化。
我们学校家长委员会成员是建立在班级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的,它主要是由学校聘请关心学校,热心教育事业,在教育方面有经验的家长组成。
家长委员会不但适时地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而且还参与学校规划决策的讨论,日常的教学管理,并且随时可以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校。
(二)家访。
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重要渠道,我们学校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都要家访,班主任要对六类学生重点家访,家访过程中要作好家访记录,面对面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不埋怨、不指责、不批评,切实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家访要了解家庭背景,人员结构,家访过程中要有礼有节,不能告状式家访,家访时,一定要让孩子在场,教师要有诚心和爱心要多表扬孩子的进步,真正起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三)家长会。
家长会是争取家长配合的有效途径,形式可以由家
长进校举行家长会,家长会每学期举行两次,期中一次,期末一次,各班主任主持,学校中层干部分年级到位参与会议。
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汇报学生成绩,指出学生问题,介绍班级现状,沟通家长意见,让家长对学校教育和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电话短信息交流。
学校利用校讯通,及时告知学生在校情况,分享教育心得;通过短信和电话,将学生的个人情况,学生所在班级的情况,学校的情况以及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告知家长;及时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体育健康、获奖处分、重大活动、调整作息时间、临时加班或放假等信息反映给家长,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回复短信向学校和班主任反映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老师也可从家长的短信和电话中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这样,家长在百忙之中可以轻松掌握学生的基本动态,学校也可以通过短信了解家长的看法和建议,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融合,形成合力。
(五)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
充分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母亲节、感恩节开展了孝敬教育,比如给妈妈送一束康乃馨,给妈妈写一封感谢信,给帮助过我们,关心我们的人写一封感恩信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与家长进行沟通,以增进彼此的情感,了解各自的内心需求,化解相互间的矛盾。
家长和老师通过阅读书信,了解孩子的心理、精神需要等,许多家长也因此学到了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在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的建设工作方面及课题研究方面,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我们
还有许多新的想法有待于去探索。
如举办家长培训讲座,设立家长开放日等。
为密切家校联系,增进亲子关系,学校可以每周确定一个“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近距离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与老师亲密接触,发挥全体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拓展家庭教育的空间。
听课活动可由家长委员会组织安排,听完后由家长填写《家长观摩教学反馈表》,教务处收集整理后反馈给相关教师。
今后我们一定在目前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求实进取,以热爱美的生活为底蕴,以创造美的环境,拥有美的心灵,追求美的人格为己任。
力争把家校抓得更实、抓出自己的特色,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积极探索家校共育的新途径,为创建黄江义校充满生命律动和活力的美好明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