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政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与政治
什么是文学?从狭义用审美含义角度看,是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是以语言塑造形象来反映现实的艺术。什么是政治?是统治国家一切行为的总称,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阶级社会的上层建筑,集中表现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权利斗争、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和使用,它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和作用。
我认为,文学与政治都属于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而文学是“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一般要通过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等“中介”因素间接地对经济基础起作用,尤其政治,对文学的影响往往至关重要。这就决定了文学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间的相互影响客观存在。事实上,无论在哪个阶段,文学与政治都息息相关,完全脱离政治而“自力更生”的文学是不存在的; 同样,完全离开文学反映的政治也是不存在的。
在实践中文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是不容忽视的。它们的这种关系体现在文学与政治的相互影响上。(一) 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是直接而深刻的。政治影响了文学的创作过程。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 文学活动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构成。政治活动直接影响了文学创作的源泉———社会生活, 作者和读者都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政治环境中, 就作者而言他的作品要反映生活必然沾染当时的政治气息; 对读者而言一方面他接受了作品, 另一方面按照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 读者对政治内容的需求也激发了作者去创作与政治生活氛围一致的作品, 从而迎合读者的需求。( 二) 文学对政治的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文学的精神陶冶作用感化了人们的心灵, 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会有意无意地接受作品中所蕴涵的政治思想, 这是一个复杂的接受过程, 况且有些作品中的某些政治思想有时并非作家有意要表现的, 对读者和评论者而言更需要深入挖掘, 所以文学对政治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 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是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享有自己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准则。它始终是以审美的维度来凸现现实,并以作家丰富多彩的主观想象力去形象地展示某种带有绝对个性化的人生理想。文学的主观性、审美性以及娱乐性特征使它根本不具备直接参与改造社会生活的实用功能。
那么文学到底应该怎样书写政治呢?任何历史时期都会有文学为谁服务的问题。在帝国主义入侵,国不像过家不像家的时代里,有志之士拿笔当枪战斗,使文学成为唤起国民进行反抗斗争的武器,这无疑具有很大的进步性,谁也无法否定的。曾有文艺理论家用“纯文学”、“非功利”、“为文学而文学”等抨击其让文学为政治服务,使文学成了政治的工具而失去了自己独立的价值。这些文艺理论家们忽略了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在那样一个面临亡国灭种的时代里,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文学又怎能只顾自己存在的价值。它必须承担起唤醒民众的责任,必须让自己的文学著作为那个时代的发展服务。
在和平年代,作为一种文化样式,文学必须承载一个民族的精神,让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写作者必须承担起这个责任,批判地接受前人的观点,让曾经的经典得以继承,又使得当今的文学能够有一个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