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要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3c21c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2.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近代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对于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的参考答案:一、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之一,请简要谈谈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推翻封建制度的革命,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
这场革命的最重要影响之一是打破了封建帝制的传统框架,为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提供了契机。
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主意识,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觉醒和思想解放。
辛亥革命还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家和思想家,他们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重要的大规模群众运动,请简要描述五四运动的背景、目标和意义。
五四运动是在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之后逐渐兴起的一场广泛的社会运动。
五四运动的背景是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了对中国不利的《凡尔赛和约》,引发了广泛的民族愤慨和抗议情绪。
这场运动的主要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列强的侵略,并主张中国独立、自由和民主。
五四运动最重要的意义之一是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抵抗情绪,为中国革命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五四运动也促进了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变革。
在这场运动中,许多知识分子提出了新文化运动的理念,主张彻底改革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
这场运动的影响深远,推动了中国文化和思想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要标志,请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之一。
近代史纲要上中编课后思考题答案18版
![近代史纲要上中编课后思考题答案18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68d51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b.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和综合题及答案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18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详解
![18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1774e6683d049649a66584f.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目录上编 (3)综述 (3)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2,怎么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3)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4)第一章 (4)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4)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5)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上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5)第二章 (6)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6)2,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7)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7)第三章 (8)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8)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8)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8)中编 (9)综述 (9)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 (9)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10)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0)第四章 (11)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1)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1)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11)第五章 (12)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12)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 12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13)第六章 (13)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13)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4)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14)4,为什么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14)第七章 (15)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人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15)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16)3,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6)下编 (17)综述 (17)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7)2.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17)第八章 (18)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8)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8)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8)第九章 (19)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19)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20)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20)第十章 (21)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21)2,试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22)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哪些主要成就?取得这些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3)上编综述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度出版)记录文本和课后知识题详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度出版)记录文本和课后知识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7c789c8af1ffc4fff47aca6.png)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b54de1f8c75fbfc77db2bd.png)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己自足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的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在变化。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战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落在中国人民肩上的双重历史任务。因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入侵中国的大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和控制,清王朝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但必须认识到,两大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 副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6172446727d3240c8447ef0f.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汇总[精品文档]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汇总[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eba7721fad6195f312ba68c.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汇总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a.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b. 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d17f7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4.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中国从一个封闭落后但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阶级发生了变化。
战前中国社会主要是两大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战后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的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复杂化。
2资本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主要带来的是消极方面的影响和破坏性的灾难:(1)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索要赔款,抢掠财富。
(2)控制中国的内政与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3)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3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具有什么意义?(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2)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3)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为了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4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1)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其次是帝国主义立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2)教训:a在近代中国,要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推翻腐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b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技方面奋起直追,进行现代化建设。
5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意义:(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冲击了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统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0312b303968011ca3009106.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及答案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入侵中国的大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和控制,清王朝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己自足的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的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在变化。
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战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主要矛盾。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落在中国人民肩上的双重历史任务。
因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但必须认识到,两大主要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
当列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时,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其他矛盾则处于此要和服从的地位。
而当列强改变侵华手段与方式,使用经济、政治而非军事手段和以间接的“以华治华”而非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方式时,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突出。
当国内的革民战争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存在形成根本威胁时,则两个主要矛盾重合为一,帝国主义与封建阶级为一方,人民大众为一方,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2018年3月修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2018年3月修正)](https://img.taocdn.com/s3/m/e8adeed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4.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2018年3月修正)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外国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它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灾难?答:⑴军事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从1840年中英签订的《江宁条约》开始,清政府先后与列强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⑵政治控制。
控制中国内政;操纵中国外交;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扶植、收买代理人。
⑶经济掠夺。
外国列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并逐渐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⑷文化渗透。
外国列强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鼓吹侵略有功论、“种族优劣论”,为侵华制造舆论。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答:(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其区别在于,二者的主体、内容是不一样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18年版 课后题答案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18年版 课后题答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cdf4c6dc77da26925c5b0ef.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课后题答案整理第一章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答: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它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完全由外国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19 世纪末,还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侵略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他们还取得了在中国的驻军权和派驻军舰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国防主权,包括领海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它们还扶植和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通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长期不能有效发展的根源。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它们还宣扬“ 种族优劣论”、“ 黄祸论”,目的是为帝国主义侵略有理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地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机器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地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答: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与中国人民反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史。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课后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570a8276eeaeaad1f330fe.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复习思考题(前八章加上、中编综述共计十部分)上编综述1.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①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3.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近代中国的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③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④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近代史纲要思考题答案
![近代史纲要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c8be116c175f0e7cd13740.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1、分析评述中国近代衰落的原因。
此题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一般认为:中国近代的衰落是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造成的,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个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
把中国近代的衰落完全归结于封建专制是不全面的。
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实质上打断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过程,在宋明时期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被游牧民族的野蛮奴隶制度所取代。
这种历史的倒退,事实上封杀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通路。
奴隶制的落后生产关系显然不能适应近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中国社会因此逐渐的走向衰落,百业凋零,人民困苦不堪,在近代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东方的大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远历史,创造过伟大华夏文明的天朝大国迅速的沦为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的盘中之食也不足为奇了。
所以后来毛泽东同志总结衰落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
”2、鸦片泛滥对中国的影响表现在那些方面?第一,鸦片输入造成白银大量外流。
第二,银贵钱贱,加重了人民负担,造成市场萧条、工商业萎缩。
第三,吸食鸦片严重败坏社会风尚,摧残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第四,鸦片输入使清朝吏治更加腐败,官员利用鸦片走私和禁烟缉私牟取暴利。
第五,削弱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3、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原因主要有:一、客观原因:①兵力:鸦片战争之初,英国远征军约5000人;战争结束时,英国海、陆军总兵力增加到约2万人。
清总兵力80万。
发生战事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省原驻军,加上增援的外省兵力,共约25.8万人。
②武器:英国的海军已经有蒸汽机作动力;它的枪炮这时候已是后膛装弹(清军主要是前膛装弹),比较先进。
二、主观原因:①清统治者妄自尊大,闭目塞听,对世界大势茫然无知;②决策者昧于时势,胸无定计,时战时和,游移不定。
教训是:第一,落后就要挨打,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得发愤自强。
在鸦片战争中国是落后的,武器落后,科技落后,经济落后,最根本的还是社会制度落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189e16770bf78a6429542f.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参考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答案要点综述:风去变幻的八十年⒈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①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②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步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⒉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①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最主要的是前者。
②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③基本特征: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的封建势力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所有制仍然广泛存在,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民族资本主义很弱小,且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地方割据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受三座大山压迫,中国人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⒊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①历史任务:独立解放和富强富裕②相互关系:只有争取前者才能为后者实现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客观上:列强的入侵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把西方技术带入中国,促使中国封建经济解体,刺激了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中国人民在这一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和痛苦,中华民族以百年的耻辱和贫弱为代价换来资本主义发展的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而且这一代价的付出是别无选择的,是侵略者们强加给中国人民的。
虽然在外国侵略的刺激下产生了资本主义,但其因受到外国侵略的严重制约而失去了独立发展的条件和可能,始终无法获得正常的充分的发展,使近代中国形成了殖民地色彩浓厚的畸形发燕尾服的经济体系,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附庸。
所以从结果来看,西方的侵略并没有将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另一方成,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中国的特殊利益,实现对中国的控制,竭力扶植中国的封建势力,给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设置重重障碍。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5篇范例)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f44072e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7.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5篇范例)第一篇: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第一讲如何从史论结合的角度正确认识资本-帝国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消极影响:1、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沦为半殖民地。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不仅勒索中国巨额赔款,而且迫使中国举借外债来偿付这些赔款。
列强的政治贷款常常附有苛刻条件和高额利息,并要求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为担保,这实际上扼住了中国财政的咽喉。
而外国在中国设立的银行成为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枢纽,凭借各种特权和雄厚势力,逐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
3、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活动,宣传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4、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还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行政权,并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爱国运动。
同时列强还特别注意在中国政府中扶植收买自己的代理人,如支持通过北京政变掌权的恭亲王奕訢和洋务派大官僚曾国藩、李鸿章等,鼓励他们实行媚外妥协的外交方针。
5、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最直接和赤裸裸的方式是军事侵略。
它们倚仗先的武器和军事技术,特别是军舰和大炮,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直至出兵镇压中国革命。
积极影响:1、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推动作用。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逐步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方的先进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方法和科技人员,从而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条件和可能。
2、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又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大力宣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并在实践上积极努力,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进程。
3、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得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新思潮萌发,冲击了封建思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答案要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答案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e524026192e45361066f57f.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答案要点上编综述: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完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32d279a8956bec0875e302.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革命任务开始变化,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思想。
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答:(1)两大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