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儿科呼吸支持现状和趋势幻灯片
2024年学龄前儿童喘息的诊疗现状和进展培训课件
![2024年学龄前儿童喘息的诊疗现状和进展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e55af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1.png)
2024年学龄前儿童喘息的诊疗现状和进展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教材的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2024年学龄前儿童喘息的诊疗现状和进展展开。
包括喘息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最新的研究动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喘息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2. 掌握学龄前儿童喘息的常规治疗方法及最新研究进展;3. 提高临床诊疗思维,能结合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喘息的病因复杂,诊断方法多样,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学龄前儿童喘息的常规治疗方法及最新研究进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喘息病例讨论资料;3. 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喘息患儿的病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 理论讲解:介绍喘息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及研究进展;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具体病例,讲解诊断及治疗方法;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病例,自行制定治疗方案;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喘息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7. 拓展延伸:介绍喘息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六、板书设计1. 喘息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2. 喘息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3. 学龄前儿童喘息的治疗原则;4. 喘息研究的最新动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病例,制定一个学龄前儿童喘息患者的治疗方案;2. 答案:根据病例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护理措施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喘息的诊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加强临床思维的培养;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喘息研究的最新进展,提高诊疗水平。
同时,可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加深对喘息诊疗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中的病例分析和治疗方案制定;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024年学龄前儿童喘息的诊疗现状和进展培训课件
![2024年学龄前儿童喘息的诊疗现状和进展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702cd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0.png)
2024年学龄前儿童喘息的诊疗现状和进展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儿科诊疗技术》教材第七章“呼吸道疾病”部分,主要涉及2024年学龄前儿童喘息的诊疗现状和进展。
详细内容包括喘息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最新研究动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喘息的定义、病因及临床表现,提高学生对该疾病的认识。
2. 掌握喘息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
3. 熟悉2024年喘息诊疗的最新研究动态,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喘息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最新研究动态。
教学重点:喘息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喘息病例图片、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喘息病例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喘息的诊疗方法。
2. 讲解:(1)喘息的定义、病因及临床表现。
(2)喘息的诊断方法: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3)喘息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期的处理。
(4)2024年喘息诊疗的最新研究动态。
3.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一组喘息病例的诊断和治疗过程,让学生参与分析。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喘息病例题,讲解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喘息病例题。
六、板书设计1. 喘息的定义、病因及临床表现2. 喘息的诊断方法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3. 喘息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期的处理4. 2024年喘息诊疗最新研究动态七、作业设计病例:2岁男孩,反复喘息3个月,运动后加重,无发热、咳嗽。
查体: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哮鸣音。
2. 答案:(1)诊断:喘息性支气管炎。
(2)治疗方案: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如β2受体激动剂),急性发作期可给予吸氧、雾化吸入治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喘息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掌握较好,但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还需加强。
新生儿呼吸观察 PPT课件
![新生儿呼吸观察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e3d232a8114431b80dd81d.png)
•
•
治疗Therapy
• 应采取综合急救措施使患儿渡过极期, 待新生儿能产生足量的肺表面活性物质 时,病情可望恢复。治疗的重点是:① 纠正缺氧;②表面活性物质疗法;③其 他对症和支持治疗
预防prevention
• 预防早产:高危妊娠监护、判定胎儿大 小及胎肺成熟度; • 促进胎肺成熟:孕24~34周有早产迹象者, 出生48小时前给孕母肌注DXM或倍他米 松6mg,2次/日;或氢化可的松l00mg静 脉点滴,2次/日,共2天。胎龄不足34周 者,效果显著; • 预防性应用PS:胎龄28~30周早产儿,生 后30分钟内使用PS。
• 可发生于不同胎龄、日龄的新生儿
• 有感染的一般表现
• 呼吸困难表现不一
• 血气分析:PaO2 、PaCO2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RDS) 临床特征 • 多见于早产儿 • 生后正常、生后不久出现呼吸困难
• 呼吸困难为进行性加重
• 自限性
鉴别诊断
• 湿肺 wet lung: 多见于足月儿,为自限性疾病. 系肺淋巴和或静脉吸收肺液功能暂时低下引 起的暂时性气体交换障碍. B组链球菌肺炎: 是由B组链球菌败血症所致 的宫内感染性肺炎.鉴别点为妊娠期的感染史. 膈疝 :表现为阵发性呼吸急促及发绀.腹部凹 陷,患侧呼吸音减弱甚至消失,可闻及肠鸣音.X 线胸片可见胸部有充气的肠曲或胃泡影及肺 不张,纵隔向对侧移位.
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临床处理
监护要点 • 一般情况:T、反应、面(肤)色、奶量 • 呼吸(频率、节律、屏气) • HR • Pa O2 、血气分析
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临床处理
氧疗 • 鼻导管
• 加面罩
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临床处理
新生儿呼吸衰竭及呼吸治疗PPT课件
![新生儿呼吸衰竭及呼吸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5f9e2216fc700abb68fc83.png)
【发病原因】
肺部疾病 肺透明膜病 肺炎 肺不张 肺水肿 肺出血 吸入综合症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慢性肺功能不全 肺成熟障碍综合症
【发病原因】
肺受压 气胸 膈疝 食管裂孔疝 脓胸 胸内肿瘤 胃或腹部膨胀
【发病原因】
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心肌炎 动脉导管未闭伴心力衰竭
【治疗】
1、病因治疗 治疗原发病是根本的治疗,极 为重要。如由肺部疾病引起应予积极治疗。 如有肺炎应按肺炎积极治疗。脓胸或所胸 应立即穿刺排脓或排气。因先天畸形引起 者,应及时地尽可能地手术矫治。
【治疗】
2、恢复通气及氧疗法 (1)保持呼吸道通畅:使患儿保持鼻吸气位,以 开放气道;清除气道分泌物;翻身、体位引流。 (2)氧气治疗 指征:临床有呼吸窘迫的表现,吸入空气时 PaO2<6.67 kpa(50mmHg)或经皮SO2<85%。氧 疗的目的是用最低的氧浓度维持PaO2在6.67~10.67 kpa(50~80 mmHg),维持血氧饱和度在 85%~95%。 氧疗的方法: 鼻导管给氧:流量0.3~0.5L/min 空-氧混合仪给氧:流量1~8 L/min 头罩给氧:流量5~10 L/min
【血液气体变化对机体的影响】
4、消化系统 呼吸衰竭时可引起消化道出 血,其机制可能由于:①严重缺氧使胃壁 血管收缩;②CO2潴留增强胃壁细胞碳酸酐 酶流活性,使胃酸分泌过多; ③可能合并 DIC、休克,致胃肠粘膜糜烂、坏死、出血 等变化。
【血液气体变化对机体的影响】
5、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由于外呼吸障 碍本身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 毒、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 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清钾离子 增高,无氧糖酵解加强,使血内乳酸增多, 形成代谢性酸中毒。
新生儿呼吸支持技术-ppt课件
![新生儿呼吸支持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f8238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04.png)
并发症 • 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 是新生儿最基本的呼吸管理技术
5
早期无创呼吸支持
• 1 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 <1KG 者 湿化混合空气流量通常设定在
2 ~4 L/M,出生体重较大 者 流量设定4 ~ 6 L/M,高流 鼻导管吸氧流>2L/M 会产生 一个显著的正性扩张压,可以达到大约 6cmH2O吸气末正压,如果通过鼻导管提供 更高流量的氧气就可能产生过高的具有一 定危险的气道正压,由于鼻导管不是密封 的,所以很难估计定量流量下产生的气道 压力是多少,气体湿化也成问题。因此在
• 熏蒸消毒:环氧乙烷 • 特殊感染病人(如:耐药菌感染、手足口等)
使用的呼吸机管道应单独进行清洗、消毒 • 使用及备用中管路消毒使用时间均为一周 • 注意:消毒或灭菌处理前彻底清除物件表面有
• 机械通气时PEEP与自主呼吸时的CPAP意 义相同。 目的是在呼气末产生一定正压, 以增加功能残气量,稳定肺容量,改善肺 顺应性,改善V/Q比例。
27
呼吸机参数及其预调:PEEP
分类: 低PEEP:2-3cmH 2 O的PEEP; 中PEEP:4-7cmH2O的PEEP; 高PEEP:>8cmH 2 O的PEEP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HIE引起的呼吸衰竭 • 危重疾病:如心力衰竭,休克,多脏器功能
衰竭需要呼吸支持者 • PPHN • 新生儿外科手术需要呼吸支持者
19
新生儿机械通气的禁忌症
• 绝对禁忌症:常频机械通气没有绝对禁忌 症
• 相对禁忌症:如肺大泡,肺气肿,气胸, 皮下气肿等。
20
临床应用流程
• 病情评估,选择适当的通气模式 • 临床常用的通气模式:A/C,SIMV,CPAP
婴幼儿喘息最新进展ppt课件
![婴幼儿喘息最新进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7ecf55ba1aa8114531d900.png)
ppt课件.
21
喘息的病理生理
▪ 腔内因素:异物、分泌物、血块、肿瘤等管腔内异物 (吸入性或内生性)
ppt课件.
5
RSV-毛细支气管炎 是婴儿期急性首次喘息的最常见原因
6.8% 7.8%
6.5% 0.7%
78.2%
RSV Adenovirus Parainfluenza Influenza A Influenza B
ppt课件.
6
6
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 —一种新发现的病毒
▪ 流感嗜血杆菌性肺炎:年龄分布以婴幼儿为主,我国未将HIb疫苗 列入计划免疫,故HI性肺炎仍是常见的细菌性肺炎之一。起病较 缓,常有痉挛性咳嗽或喘鸣,全身症状重、中毒症状明显,小婴 儿多并发脓胸甚至败血症、脑膜炎等,胸片可示粟粒状阴影。常 继发于流行性感冒。
ppt课件.
14
百日咳
▪ 百日咳肺炎:可以是百日咳杆菌导致原发性肺 炎,也可以并发或继发其他病原肺炎,尚有部 分病例系痉咳导致吸入性肺炎
3. 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ppt课件.
20
哮喘是反复喘息的主要原因
但婴幼儿哮喘诊断困难
▪ BHR测定、肺功能或炎症指标意义不大 ▪ 大多取决于临床判断与评价: 短效2受体激动剂
+ICS治疗试验(用药显著改善,停药恶化) ▪ 年龄越小,非哮喘可能性越大。
▪ 2005年10月瑞典科学家Allander首先从小儿 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中发现
▪ 属于微小DNA病毒
( Allander T,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5;102:12891 )
2024年学龄前儿童喘息的诊疗现状和进展培训精彩课件
![2024年学龄前儿童喘息的诊疗现状和进展培训精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82871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4.png)
2024年学龄前儿童喘息的诊疗现状和进展培训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儿科喘息性疾病》教材的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2024年学龄前儿童喘息的诊疗现状和进展展开,包括喘息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等方面的最新研究。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学龄前儿童喘息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2. 掌握喘息性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最新进展。
3.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喘息性疾病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的选择。
重点:学龄前儿童喘息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最新治疗进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病例资料。
2. 学具:笔记本电脑、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学龄前儿童喘息的病例,引发学生对喘息性疾病的关注,导入新课。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喘息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2024年的诊疗现状和进展。
3. 实践情景引入:呈现一个典型病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病例特点,提出诊断和治疗方案。
4. 例题讲解:针对喘息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给出具体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若干道选择题、简答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学龄前儿童喘息的诊疗现状和进展2. 内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方法(4)治疗手段(5)最新进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学龄前儿童喘息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列举喘息性疾病的诊断方法,并说明其优缺点。
(3)论述2024年喘息性疾病的治疗进展。
2. 答案:(1)病因:感染、过敏、环境污染等。
发病机制: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塑等。
(2)诊断方法: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肺功能测试、过敏原检测等。
优缺点:各有优势和局限性,需综合判断。
(3)治疗进展:抗炎治疗、免疫调节、生物制剂、个体化治疗等。
最新儿科学 第七章 呼吸系统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PPT课件
![最新儿科学 第七章 呼吸系统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a1758e312b3169a551a44c.png)
3.肺门
肺门包括支气管、血管和几组淋巴结(支 气管淋巴结、支气管分叉部淋巴结和气 管旁淋巴结),肺门淋巴结与肺部其他部 位淋巴结相互联系,当肺部各种炎症时, 肺门淋巴结易引起炎症反应。
4. 胸膜与纵隔
小儿纵隔相对较成人大,占胸腔的空间 较大,故肺的活动受到一定限制。
纵隔周围组织柔软而疏松,富于弹性, 易引起纵隔器官的移位。
易受感染
呼吸道狭窄甚至堵塞
右侧支气管短粗、 较直,似由气管直 接延伸。
故支气管异物多见 于右侧,引起右侧 肺段不张或肺气肿。
2.肺
含气量少而含血多,故易于感染。 炎症时也易蔓延,感染时易引起间质性炎症、
肺不张及坠积性肺炎。 由于肺弹力纤维组织发育差,肺膨胀不够充分,
易发生肺不张和肺气肿。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3)算术表达式 是由算数运算符和操作数组合成的式子,算术表
达式用于各类数值运算。除求余运算符%外,运算 对象可以是整型,也可以是实型。
如:(-b-sqrt(d))/(2.0*a)
运算对象包括常量、变量、函数等。 一个常量、变量都可作为一个表达式。 例: 以下是合法的算术表达式:
结合性: 同一优先级,自 左向右,为左结合性,反 之为右结合性。
初等运算符( [ ]、( )、 . 、-> ) ↓
单目运算符
↓ 算术运算符
↓ 关系运算符
↓ 逻辑运算符(不包括逻辑非运算
符!) ↓
赋值运算符
↓ 逗号运算符
3.5.2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1、基本的算术运算符:
+ (加法运算符,或正值运算符。如:3+5、+3) - (减法运算符,或负值运算符。如:5-2、-3) * (乘法运算符。如:3*5) / (除法运算符。如:5/3) % (模运算符,或称求余运算符,%两侧均应为整型数据,
儿科呼吸支持现状
![儿科呼吸支持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51fc6582647d27284a735124.png)
编辑版ppt
32
高频振荡通气(HFOV)
对机体影响 1.呼吸系统:有效复张萎陷的肺泡,但不改变
肺的顺应性 2.心血管系统:对平均肺动脉压,中心静脉压,
肺血管阻力指数,心输出量未发生改变 3.中枢神经系统:脑室内出血和脑室周围白质
软化?
编辑版ppt
33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
(neurally adjusted ventilatory assist,NAVA)
编辑版ppt
42
NAVA vs SIMV 参数设定
编辑版ppt
43
NAVA vs SIMV 波形
编辑版ppt
44
NAVA 特点
• 呼吸机的辅助压力△P= △Edi×NAVA支持水平 • 无需设置压力、流量触发以及压力、容量支持水平
等参数,不受漏气的影响 • 整个呼吸过程的启动、维持和吸呼气转换均由患者
2. OI 改善DAD组高于SAD组 3. PaCO2在HFOV之前SAD组明 显高于DAD组,而HFOV后明显下降
结论:HFOV提高存活率,改善 严重高碳酸血症
编辑版ppt
31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for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adult patients.
FiO2 40%左右 MAP<10cmH2O切换常频 根据常频要求撤机
编辑版ppt
25
HFOV的有效性-NRDS
• HFOV/SIMV For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加拿大 N Engl J Med, Vol. 347, No. 9 August 29, 20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机体调节呼吸作功的能力
• 正常人体有自主(无意识)选择最佳 呼吸类型(呼吸/Vt结合值)能力
• 呼衰时被部分或完全丧失 • 并可能发生恶性循环
人机的同步性
“一个可量化的概念”
• 传统概念:呼吸频率一致,防止人机对抗 • 现代概念:呼吸全程匹配,最低呼吸功和肺
损伤 实时计算机智能化连续监测和分析:
气体流速、气道压力、胸阻抗和腹壁运动; 气道阻力、弹性回缩和呼吸功
发生不同步的几种情况
• 1、流速不匹配:如果自主呼吸流速需60L/min,
机器送气40升 则不够 发生air hungry呼吸功增加; 机器送气80升,过多,发生air trapping
• 2、时相不匹配:
• (1) 起始点,即吸气触发不够灵敏,触发滞后; 触发过度灵敏,自动触发
适宜/高新技术结合
呼吸支持策略
• 有力通气策略
– 最少呼吸功消耗 – 高氧饱和度 – 最舒适状态呼吸 CMV/HFO/iNO/ SF
• 温和通气策略
– 无创呼吸支持 – 保持合适的氧合 – 允许高碳酸 – 减少呼吸功
CPAP/SIMV/PAV
儿科呼吸支持技术发展趋势
• 简约化与复杂化并存 • 分化与一体化并存 目标:从控制到人性化支持
• (2) 吸呼相转换: • ①转换滞后(Delayd termination) 发生抵触
• ②转换过早(Early termination)发生潮气量减少、 下次呼吸触发紊乱
非同步性呼吸支持的后果
• 呼吸功增加 • 潮气量下降 • 氧合降低 • 血压变化
• 脑室内出血 • 主动呼气 • 紧张焦虑 • 撤机延迟
Tobin MJ.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echanical ventiltion p73
机械通气理念的演变
- 从机器为主到病人为主
• 智能化人机支持系统 • *从控制通气/辅助通气到自主呼吸模
式
• “通气”与“呼吸”概念的“重叠融 合趋势”:
• 简约化与复杂化相结合: 一体化序惯治疗
高频通气机和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 高频呼吸机的多形化 高频振荡发生的原理 机器的体积/功率 常频/高频一体化;模块化 程序化呼吸支持
CMV+HFV优势
• 有利获取最佳肺容量和最佳PEEP • 有利分泌物松动、引流 • 避免单纯HFO风险和气道管理难度 • 潜在的主动呼吸支持作用(细胞因子) • 关键点:找到与CMV相匹配的HFO参数 • 注意点:早产儿颅内出血
从辅助通气到自主呼吸为主 从被动到主动支持
儿科呼吸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新生儿/婴儿型呼吸机 • 儿科/成人型呼吸机 • 院外急救、院内转移用呼吸机 • 家用无创呼吸机 • 儿科用一体化多功能呼吸机系列产品
监测:呼吸力学闭合环和脉冲氧自动反馈 调节
CMV+HFO、iNO 模块化设计 智能化设计:
儿科呼吸支持目标和策略
• 呼吸机上CPAP功能:
呼气阀控制,经长呼气管道呼出
• 专用NCPAP机器
专利技术,压力稳定、CO2潴留少、患儿 作功少,配套鼻塞、鼻罩、固定帽子等
CPAP应用场所
已应用场所 • 所有ICU • 急诊室 • 新生儿病房 • 呼吸科
• 心血管 外科 • 产科婴儿室 • 五官科 • 手术室
关键:人员培训和建立管路制度
儿科呼吸支持现状和趋势
*小儿呼吸循环病理生理特点
• 呼吸循环互相作用强(heart-lung interaction) 干→休克≈ 呼衰 ;肾衰 湿→肺水肿≈ 脑水肿; 组织水肿
• 呼吸力学:通气效率低,阻力高,肺泡萎陷,缺 氧性肺血管收缩,
• 血流动力学特点:易心衰,休克,PPHN, 微循 环障碍
容易混淆的“通气模式”术语 .
• ①传统呼吸机的控制通气模式在2次呼吸之 间无气流可供应,现代呼吸机有气流供应 (基础气流)
• ②辅助通气/辅助呼吸/支持通气(呼吸)。 以机器参数设定为主来决定辅助的强弱。 可以辅助压力或容量,或两者兼有之。 VAPSV/PSV为辅助通气中最佳模式
• ③自主呼吸,指自主呼吸模式(区别于正常 生理状态下自主呼吸)。指病人自主呼吸为 主,机器对多项参数实时持续监测反馈以 实现辅助。需智能化系统,通气效率明显 提高(CPAP的特殊性;PAV+CPAP)
Sepsis的治疗策略
-循証医学
早期目标性治疗(液体复苏,抗感染,nCPAP); 低潮气、低压肺保护呼吸支持策略; 重组活化蛋白C ; 强化胰岛素治疗; 激素补充疗法; 早期抗生素感策略; 持续肾替代疗法(CCRT)
nCPAP系统的分类*
• 简易装置:
主要由流量控制器—水封瓶组成,也 有的有空氧混合装置
通气模式和自主呼吸
通气模式是指各种自主呼吸类型和 吸气相参数之间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various possible breath types and inspiratory phase variables are refered to as the modes of ventilation
CPAP+PAV
-自主呼吸通气模式
正真的自主呼吸通气模式
• PAV+CPAP • 大容量高顺应性CPAP系统 • 智能化气流量/压力可调节
HFO历史与现状
• 动物到人类 儿科到成人 新生儿/小婴儿频繁应用
常频+高频; 成为某些国家治疗RDS首选 国内起步阶段 存在问题:观念/理念需更新:2个误区
应用时机的掌握 HFO与CMV理论和实践的比较
危重症应用HFOV的目的
⒈减轻潜在容量/气压伤危险性。 ⒉降低吸入氧浓度,避免氧中毒。 ⒊纠正心肺功能匹配失调 ⒋使已存在的肺损伤尽快愈合。 ⒌减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慢性
肺疾患(chronic lung disease,CLD) 等后遗症的发生率。 ⒍缩短严重ARDS疗程。
• 撤机困难,循环影响明显,易慢性肺疾患 无创、自主呼吸模式(nCPAP)
• 通气效率明显降低,呼吸功耗氧高 提高自主呼吸效率模式的效率(P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对流气体交换效率低,易发生肺损伤 保护策略更重要(HFO)
儿科呼吸机功能革新
• 从定时限压持续气流→机/电/气一体的生
命支持系统 • 具体功能:
整个呼吸周期气流波形的人机和谐; 目标容量压力限制的双通气模式 CMV+HFO一体化和”模块化”功能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