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茶马古道的意义
茶马古道与茶文化传播
![茶马古道与茶文化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54cf7be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d.png)
茶马古道与茶文化传播在茶叶历史上,茶叶文化由内地向边疆各族的传播,主要是由于两个特定的茶政内容而发生的,这就是"榷茶"和"茶马互市"也称茶马交易;"榷茶"的意思,就是茶叶专卖,这是一项政府对茶叶买卖的专控制度;"榷茶",最早起于唐代;到了宋初,由于国用欠丰,极需增加茶税收入,其次,也为革除唐朝以来茶叶自由经营收取税制的积弊,便开始逐步推出了榷茶制度和边茶的茶马互市两项重要的国策;⑴茶马交易茶马交易,最初见于唐代;但未成定制;就是在宋朝初年,内地向边疆少数民族购买马匹,主要还是用铜钱;但是这些地区的牧民则将卖马的铜钱渐渐用来铸造兵器;因此,宋朝政府从国家安全和货币尊严考虑,在太平兴国八年,正式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布帛、茶叶、药材等来进行物物交换,为了使边贸有序进行,还专门设立了茶马司,茶马司的职责是"掌榷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宋史·职官志在茶马互市的政策确立之后,宋朝于今晋、陕、甘、川等地广开马市大量换取吐蕃、回纥、党项等族的优良马匹,用以保卫边疆;到南宋时,茶马互市的机构,相对固定为四川五场、甘肃三场八个地方;四川五场主要用来与西南少数民族交易,甘肃三场均用来与西北少数民族交易;元朝不缺马匹,因而边茶主要以银两和土货交易;到了明代初年,茶马互市再度恢复,一直沿用到清代中期,才渐渐废止;⑵茶入吐蕃茶入吐蕃的最早记载是在唐代;唐代对吐蕃影响汉族政权的因素一直非常重视,因为与吐蕃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丝绸之路的正常贸易,包括长安到西域的路线,及由四川到云南直至境外的路线和区域;因为这些路线和区域都在吐蕃的控制和影响之下;唐代的文成公主进藏,就是出于安边的目的,于此同时,也将当时先进的物质文明带到了那片苍古的高原;据西藏日记记载,文成公主随带物品中就有茶叶和茶种,吐蕃的饮茶习俗也因此得到推广和发展;到了中唐的时候,朝廷使节到吐蕃时,看到当地首领家中已有不少诸如寿州、舒州、顾渚等地的名茶;中唐以后,茶马交易使吐蕃与中原的关系更为密切;⑶茶入回纥回纥是唐代西北地区的一个游牧少数民族,唐代时,回纥的商业活动能力很强,长期在长安的就有上千人,回纥与唐的关系较为平和,唐宪宗把女儿太和公主嫁到回纥,玄宗又封裴罗为怀仁可汗;新唐书·陆羽传中载:"羽嗜茶,着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回纥将马匹换来的茶叶等,除了饮用外,还用一部分茶叶与土耳其等阿拉伯国家进行交易,从中获取可观的利润;⑷茶入西夏和辽西夏王国建立于宋初,成为西北地区一支强大的势力;西夏国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由羌族的一支发展而成的党项族;宋朝初期,向党项族购买马匹,是以铜钱支付,而党项族则利用铜钱来铸造兵器,这对宋朝来讲无疑具有潜在的威胁性,因此,在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宋朝就用茶叶等物品来与之作物物交易;至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不久便发动了对宋战争,双方损失巨大,不得已而重新修和;但宋王朝的政策软弱,有妥协之意;元昊虽向宋称臣,但宋送给夏的岁币茶叶等,则大大增加,赠茶由原来的数千斤,上涨到数万斤乃至数十万斤之多;北宋时期,在与西夏周旋的同时,宋朝还要应付东北的契丹国的侵犯;916年阿保机称帝,建契丹国后,以武力夺得幽云十六州,继而改国号称辽;辽军的侵略野心不断扩大,1044年,突进到澶州城下,宋朝急忙组织阻击,双方均未取得战果,对峙不久,双方议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quot;澶渊之盟";议和结果是,辽撤兵,宋供岁币入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此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朝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⑸茶入金宋政和四年辽天庆四年1114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以二千五百人誓师反辽,首战克宁江州今吉林扶余东石城子,继而大破辽都统萧嗣先于鸭子河松花江一段,北出河店今黑龙江肇源西;时女真兵已有万人;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改名旻,国号大金;女真建金国后,宋朝便与之夹攻辽,并订下归地协议,1120年金与辽绝,破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1124年西夏亦向金称臣,1125年,辽亡,金的势力越来越大,原先与宋的一些协议,或大打折扣,或根本不予履行;1125年10月,索性下诏攻宋;1126年金兵逼至黄河北岸,同年闰十一月,京师被攻破,金提出苛刻议和条件,宋钦宗入金营求和,金又迫使宋徽宋、皇子、贵妃等赴金营;最后掠虏徽、钦二宗及后妃宗室等北撤,北宋自此结束;金朝以武力不断胁迫宋朝的同时,也不断地从宋人那里取得饮茶之法,而且饮茶之风日甚一日;金朝虽然在战场上节节胜利,但是对炽烈的饮茶之风却十分担忧;因为所饮之茶都是来自宋人的岁贡和商贸,而且数量很大;当时,金朝“上下竟啜,农民尤甚,市井茶肆相属”,而文人们饮茶与饮酒已是等量齐观;茶叶消耗量的大增,对金朝的经济利益乃至国防都是不利的;于是,金朝不断地下令禁茶;禁令虽严,但茶风已开,茶饮深入民间;茶饮地位不断提高,如松漠记闻载,女真人婚嫁时,酒宴之后,“富者遍建茗,留上客数人啜之,或以粗者煮乳酪”;同时,汉族饮茶文化在金朝文人中的影响也很深,如党怀英所作的青玉案词中,对茶文化的内蕴有很准确的把握;茶马古道的涵义: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泥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茶马古道的起源: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康藏属于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骡马,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种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皮毛、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的传奇故事茶叶和茶文化是从中国传入西方的第一物种;茶马古道的起始和终结,很难确定在两个具体的点上,一般来说,是从云南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到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西端,包括着中国的西藏和境外的尼泊尔、印度等等国家和地区;号称植物王国的云南,为茶马古道提供了最基本的贸易货物;早在2000多年前,用贝叶记录的傣族典籍贝叶经中,就有关于茶叶种植引用的记载;茶马古道的另一端西藏,人们一天都离不开茶,藏民们有“一日无茶则滞”的说法,在藏语中“茶”的发音是“jia”,藏族有一句古语说到“加察热加霞热加梭热”,翻译为汉语就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藏民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他们的主食,但没有蔬菜,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不但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易武茶山,茶马古道的一个起点;按照古书上记载,充当着茶马古道主要货物的普洱茶主产地是在云南的南部地区,核心区域包括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思茅地区、临沧地区和大理市一带,其中最着名的茶山共有六座分别叫做倚邦、攸乐、莽枝、哥登、蛮砖和易武;清朝中期,每年进入六大茶山采茶的人有十万人之多,外销茶叶60000多担,相当于300吨;易武种茶的历史从公元200年左右开始,到现在大约已经有1800年左右;由于易武最先发明了紧压茶的加工,清朝乾隆年间成为茶叶生产的重要产地;一个地方产茶,一个地方需要茶,茶马古道就应运而生;在历史上,易武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普洱茶曾经是周朝和清朝有名的汞茶,在光绪年间,清宫中就有“夏喝龙井冬饮普洱”的规范;从易武到北京,当年的马帮要走三个月;朝延传递一道文书,要走死十几匹快马;而皇帝把“瑞贡天朝”的匾额,赐给一户地处偏远的普通人家,这也跟茶有关;清朝光绪20年,公元1840年,易武人车顺来同村里的三个年轻人,参加了当年的科举考试,顺利通过了乡试、会试,取得了到北京殿试的资格;这时候问题来了,从这个地方到北京,听说要走三个月的路,当时中途不能耽误,耽误了过了考期考不成,所以没能参加殿试;易武人给皇帝敬贡了茶叶,由此获得了皇帝的褒奖,皇帝赐给他“瑞贡进士”的品位;听老人讲,当时御赐这块匾额,在易武轰轰烈烈地庆祝了七天七夜,易武茶叶的名声大振;当时这个易武茶叶由于质量好,加工认真,每年上贡的茶叶被指定为66666斤,因为听说是六时吉祥的象征,六六有福、六六大顺,所以指定要这个数字;每年在贡茶任务完成后,才允许在市场上销售,万里之外的茶商赶着马来,等着把茶叶收购装上,再一站站由不同的民族接力,将茶叶运往遥远的西域;有的茶叶被水发酵结成一块,产生了霉变,运输路途遥远,不忍心丢弃,于是有了普洱茶的特殊工艺和传说;由红土地、阳光、雨露养育出的普洱茶,经过茶马古道上的自然发酵,成为了世界上惟一可以越沉越香的饮品;当年,在抗战刚刚胜利以后,大量的藏族马帮跑到易武去驮茶,藏族马帮一来就是两三百匹骡马、两三百匹马帮到镇上,把所有的老茶叶全部收购一空,然后就付当时的银洋,银洋一摞一摞堆在桌子上,数都数不过来,堆在哪个桌子上,把那桌子都压得吱吱咯咯响;在云南这个茶马古道的起始点,曾经发生很多故事,一些很细微的事情就向我们展示出茶马古道的一些奥秘和意蕴;。
茶马古道研学实施方案
![茶马古道研学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579af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6.png)
茶马古道研学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条重要古道,它连接了中国的茶叶产地和西藏、印度等地,是古代茶叶和其他商品交流的重要通道。
茶马古道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对于开展研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学目的茶马古道研学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使学生深入了解茶马古道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地理特点,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地方意识,培养学生的实地考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研学内容1. 考察茶马古道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了解茶叶和其他商品的交流历史;2. 考察茶马古道的地理特点和自然景观,体验古道风情;3. 体验茶马古道上的传统手工艺,如茶叶加工、传统手工编织等;4. 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
四、研学活动安排1. 准备阶段:教师对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进行讲解,学生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学习;2. 实地考察:学生前往茶马古道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和体验,参观相关博物馆、纪念馆等;3. 体验活动:学生参与茶叶加工、手工艺制作等体验活动,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文化;4. 总结阶段:学生通过写日记、拍照片、制作PPT等形式,对研学活动进行总结和展示。
五、研学活动意义1. 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地方意识,培养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 提高学生的实地考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品质;3.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六、研学活动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学生在实地考察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注意安全防范;2. 尊重当地风俗:学生在与当地居民交流时,要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做到礼貌待人;3. 爱护环境:学生要爱护自然环境,不随意破坏植被和动物栖息地。
七、结语茶马古道研学活动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希望学生能够珍惜这次机会,认真参与研学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深入了解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收获知识和感悟,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增添新的色彩。
什么是茶马古道
![什么是茶马古道](https://img.taocdn.com/s3/m/790310d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7.png)
什么是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说过,但是你有没有进一步了解过茶马古道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什么是茶马古道,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马古道简介茶马古道是一条连接中国西南地区、西藏及南亚、东南亚,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以普洱茶和马匹牲畜为主要贸易对象的民间国际古贸易通道。
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地势最高最险的文明传播古道,全凭人力和牛马踩出,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也是各民族融合的桥梁。
茶马古道加强了藏同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为南亚、东南亚各国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打开了方便之门。
茶马古道之名因茶马互市而得,主要包括川滇古道、滇藏古道、川藏古道、滇缅印古道四个大方向,每个大方向还可以分出若干条路线。
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木霁弘是茶马古道最早的正式提出者之一。
他经过实地考察证实了其中七条路线的真实性。
这七条路线包括雪域古道、贡茶古道、买马古道、漓缅印古道、滇越古道、滇老东南亚古道、采茶古道。
雪域古道始于云南南部的产茶地大理、丽江迪庆,进西藏,进入印度、尼泊尔等国。
这条古道有两条岔道,一条由云南的德宏,保山,经怒江到西藏,与主道会合另一条由四川的雅安、巴塘、理塘,经西藏,西藏境内怒江岸边古道上行进的马帮与主道会合。
贡茶古道从云南南部经思茅、大理、丽江,到四川西晶,然后进入成都,再到内地各省及北京。
该道有两条岔路:一是从大理、楚雄到昆明、曲靖,再从胜景关进入贵州,经湖南进入中原地区;二是从云南曲靖、昭通进入四川宜宾,经水路或旱路到中原地区。
买马古道开拓于大理国时期,主要是采购马匹的通道,路线是由广西进入云南文山,经红河、昆明再到楚雄、大理。
滇缅印古道是史书中记载的最早的一条茶马古道,从四川西昌出发,经云南丽江、大理到保山,再由腾冲淡入缅甸,再进入印度,转口到红海沿岸。
这条古道的岔口兰坪、澜沧江,翻碧罗雪山,跨怒江,再翻高黎贡山进入缅甸,再到印度。
滇越古道是云南和越南之间的贸易通道,从云南昆明出发,经红河,由河口进入越南。
《川藏·茶马古道》背后的故事
![《川藏·茶马古道》背后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e30356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1.png)
一、庞大而壮丽的川藏·茶马古道川藏·茶马古道是我国古代的一条著名商业通道,连接着川西藏东的交通要道,是一条连接川西及藏区的重要古道。
它是一条同时具有商业和军事功能的古道,也是一个神奇而辉煌的历史丰碑,承载着我国人民的智慧与汗水,见证了川西藏东民族间的友好往来,留下了众多优秀文化传统。
川藏·茶马古道是一个庞大而壮丽的交通运输体系,始于三国时期,成形于唐代,兴盛于元明清时期。
川藏地区的茶叶、水果、药材等农副产品通过这条古道输送到店藏地区,再由藏地区的牦牛皮、毛皮、藏毯、矿盐、药材由藏地区运往中原地区,而中原地区的纺织品、铁器等产品又通过川藏·茶马古道输送到经商点的川西藏东地区。
茶马古道名符其实地成为中央地区与西部边疆地区之间的“商贸通道”,经济文化交流之路。
二、川藏·茶马古道的历史价值川藏·茶马古道经过的地域辽阔,兼有川西、甘肃一带高山峻岭,又有草甸、河谷,是一道自然山河的壮观风光。
川藏·茶马古道历史上承载着兵运,商贸,外交,文化交流等多种功能,留下了大量历史文化遗存和海量历史史料。
川藏·茶马古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展现着我国在古代对外贸易和教化交流的历史变迁。
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长河中,川藏·茶马古道见证着商贸、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发展,也记录和见证了多次国家边防的战争进程,以及民族交流、睦邻友好等各方面的重大事件。
大量的历史文化史料显示,在古代川藏·茶马古道上活动的商贩、马帮、朝廷军队和各个民族,密切通信,相互依存,遂完成了一次次历史的交流和事件。
这条古道连接了晋、陇和藏地区的多个民族,成为了民族间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历史上,这条川藏·茶马古道不胜枚举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
故而,川藏·茶马古道所见证的巴蜀、滇、渝、陇地区的历史文化实物和民族遗存是其继续被保护和开发的历史重要的物质遗产,这也正是川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一个主要来源。
关于茶马古道的资料
![关于茶马古道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11026c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2.png)
关于茶马古道的资料
茶马古道是一条远古的商路,连接着中国西南地区和中国西藏地区以及南亚、中亚和
欧洲,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被誉为“东方的丝绸之路”。
茶马古道的起点是中国的四川省,经过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最终连接印度、缅甸和中东地区。
它的主要贸易商品是茶叶和马匹。
茶叶在明清时期成为中国国内和国际
贸易的重要商品,而马匹在当时也是军事和经济上的主要需求。
茶马古道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代。
由于唐朝皇帝派遣郭延贞将茶叶带到了西藏,
茶叶开始向西藏大量输出。
在于吉出塞之后,随着唐朝的灭亡和长期的战乱,茶马贸易逐
渐衰落,直到明清时期重新兴起。
明清时期,茶马古道被发扬光大。
随着明朝的兴起,成为国际贸易大国的中国开始向
全球输出大量的茶叶。
茶叶通过茶马古道被运往西藏和印度,随着茶叶和马匹的流通,茶
马古道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
在这个过程中,茶马古道逐渐形成了一条成熟的商业
路线,并且发展了许多组织和制度,例如茶马驿站和茶叶税。
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贸易路线,也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
在茶马古道上,来自不同
地区和族群的商人、驼夫和牧民互相贸易、交流文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多元文化风貌。
例如,当时的藏传佛教通过茶马贸易传入印度,而茶马驿站则在文化和艺术方面开展了许
多交流。
茶马古道是中国的重要文化和历史遗产。
从经济和文化的角度来看,它对中国的发展
和文化多样性的促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茶马古道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览、体验多彩的文化遗产。
茶马古道的保护与茶文化旅游开发探究
![茶马古道的保护与茶文化旅游开发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7d6ee37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8.png)
(二)加强与完善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茶马古道的保护与开发是个系统工程,要利用好古道,就应 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电、通信、交通设施、住宿等,推动 各项事业的共同发展。各个地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发展过程 中,要有战略眼光,重视文化资源的合理保护,建设道路、市政
等工程,要防止建设中的破坏,注重保持外部特征和历史内涵。 另外,要加大古道旅游开发项目的扶持力度。旅游业的发
茶马古道涵盖了许多文化内容,将茶叶和相关商品的生产、 运输、消费地区的许多文化串联了起来,现存的文物主要包括古 茶园(茶树)、古茶号、古城镇、驿站、集市、古道以及石刻 等,文化方面则包含各种节庆、风俗习惯、茶艺制作、故事与书 画艺术等。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https://img.taocdn.com/s3/m/4f5f8e265901020207409ca4.png)
谈起茶马古道,人们往往会想起被炒得红红火火,赫赫有名的川藏、滇藏茶马古道。
那只是西南地区的事,似乎茶马古道与陕西无缘。
其实,茶马古道的主要分布地不在大西南的云贵川,而在大西北的陕甘青新。
在秦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陕甘地带的丛林草莽荒野,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中国第一条文明文化传播古道——茶马古道,也叫陕甘茶马古道。
古道的源头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江上游,秦巴腹地。
有关专家通过考察、考证、研究提出:“陕西是全国饮茶和植茶最早的地区之一,陕甘茶马古道是中国茶马古道的主干道,比西南茶马古道历史更悠久。
”陕甘茶马古道的路线为:从紫阳出发,途经汉阴、石泉、西乡,再过洋县、城固、汉中、略阳,进入甘肃徽县,然后到古河州临夏。
距紫阳县城10里的瓦房店,任河和渚河交汇,上通巴蜀,下接荆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繁忙的茶叶贸易,使之成为古时商旅马队的市井。
明清时期这里有17家会馆云集于此,上世纪七十年代有7个会馆存留,至今还存有北五省会馆和江西馆。
会馆建筑得豪华精细,见证了当时茶叶的经营规模和盛况。
现在勉县的茶店(古镇)、略阳的何家岩(古镇)等还留有茶马古道的一些遗迹,这也是急需保护的珍贵文化遗产和亟待开发的旅游项目。
神圣的“马帮之路”中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
据史料记载,在与内蒙古毗邻的边境,中国商人向土耳其输出茶叶。
隋唐时期,随着边贸市场的发展壮大和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茶叶以茶马交易的方式,经回纥及西域等地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中途辗转西伯利亚,最终抵达俄国及欧洲各国。
民茶折税外,悉官买。
敢藏匿不送官及私贩鬻者,没入之,论罪;主吏私以官茶贸易……为官司擒捕者,皆死。
”乾德三年下诏。
从唐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积极采取控制茶马交易的手段。
唐肃宗至德元年,在内蒙古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北宋时茶马交易主要在陕甘地区,明万历年间上等马一匹换茶三十篦(计量单位),中等二十,下等十五,正如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
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fb489cecba1aa8114531d97b.png)
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摘要:茶马古道是一条主要穿行于今藏、川、滇横断山脉地区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是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
它作为一条连接内地与西藏的古代交通大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不可低估。
它在历史上不仅促进了“茶马古道”沿线高原城镇化的发展,为汉、藏以及其他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更重要的是历代中央王朝通过“茶马互市”和“茶马古道”,更加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在今天,茶马古道无论在自然资源还是文化资源上都是一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古道,因此它同样具有巨大的国际旅游市场潜力。
关键词:茶马古道历史意义经济文化政治茶马古道的由来与线路形成茶马古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茶马古道尽可以上溯到青藏高原与低地社会有交流开始,譬如先秦商周旧石器时代,是以云南为中心的中国西南滇、川、藏、湘、黔、桂等省区及其与毗邻省市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古代交通运输干线。
狭义的茶马古道是指中国唐代汉族产茶区的茶和吐蕃良马的交易,史称茶马互市或茶马互易,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了。
商人在官方指定的交易地点,茶和马互相交易,时间久了就有了相对固定的茶马互易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茶马古道四川到西藏部分是古代唐蕃古道的路线,而且茶马古道与古丝绸之路在甘肃天水、兰州等地交叉、重叠,可以看到,茶马古道与中国其他几条古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茶马古道在中国境内主要有两条(一说有三条,即西宁至拉萨的唐蕃古道①属于茶马古道):第一条是以云南产茶区西双版纳、普洱为中心的路线,走向是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保山、大理、怒江、丽江、迪庆到四川的甘孜及西藏的昌都、察隅、波密、林芝,最后到达拉萨,从拉萨出境,再进入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阿富汗等国家。
第二条是以四川的雅安为中心,从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到西藏的昌都,与滇藏茶马古道相汇,经过察隅、林芝等地,进入到拉萨。
说明茶马古道的意义
![说明茶马古道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ca0692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7.png)
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1、茶马古道是一条政治、经济纽带。
促进了西藏与祖国的统一和藏汉人民唇齿相依、不可分离的亲密关系。
通过这条古道,不仅使藏区人民获得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茶和其他内地出产的物品,弥补了藏区所缺,满足了藏区人民所需。
而且让长期处于比较封闭环境的藏区打开了门户,将藏区的各种土特产介绍给内地。
形成了一种持久地互补互利经济关系。
这种互补关系使藏汉民族形成了在经济上相依相成,互相离不开的格局。
由此而进一步推动了藏区与祖国的统一,藏、汉民族的团结。
在历史上,宋朝、明朝尽管未在藏区驻扎一兵一卒,但却始终与藏区保持不可分割的关系,令藏区各部归服,心向统一。
其中茶马古道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2、茶马古道带动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沿着这条道路、伴随茶马贸易不仅大量内地的工农业产品被传入藏区丰富了藏区的物资生活,而且内地的先进工艺、科技和能工巧匠也由此进入藏区,推动了藏区经济的发展。
例如因茶叶运输的需要,内地的制革技术传入藏区,使藏区的皮革加工工业发展起来;又如因商贸的发展,内地的淘金、种菜、建筑、金银加工等技术和技工大量经由此道输入,推动了藏区农作技术、采金技术和手工业的发展。
同时,由于交易物品的扩展,藏区的虫草、贝母、大黄、秦芄等药材被开发出来,卡垫、毪子和民族手工艺品生产也被带动起来,有了很大的发展。
据统计,宋代四川产茶3000万斤,其中一半经由茶马古道运往了藏区。
明代经由黎雅、碉门口岸交易的川茶达3万引,占全川茶引的80%以上。
清代经打箭炉出关的川茶每年达1400万斤以上。
同时,大批的藏区土特产也经由此路输出。
据1934年统计,由康定入关输向内地的有麝香4000斤、虫草30000斤、羊毛5500000斤、毪子60000多根等,共值银400余万两⑩。
可见汉藏贸易规模之大。
在这一贸易的带动下,藏区商业活动迅速兴起,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藏商,如"邦达仓"、"三多仓"、"日升仓"等(仓,藏语意为家。
“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初探
![“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d290e3a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9.png)
目录
01 一、茶马古道的历史 作用
03 参考内容
02
二、茶马古道的现实 意义
内容摘要
“茶马古道”是一个历史名词,它所代表的是中国古代茶文化的重要传播路 径。本次演示将从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对“茶马古道”进行初步探讨。
一、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
1、茶马古道是古代茶文化传播 的重要通道
2、茶马古道对于旅游开发和地 方经济发展的意义
2、茶马古道对于旅游开发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意义
茶马古道沿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在现 代旅游业的发展中,茶马古道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品牌,吸引着越来越多 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通过开发茶马古道旅游线路,不仅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 发展,还可以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来源。
内容摘要
其次,牵牛花网络也在茶马古道的旅游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茶马古道沿 线的风景秀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牵牛花网络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和运营,将 古道上的景点、特色民俗等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和推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 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内容摘要
此外,牵牛花网络还为茶马古道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通过大数据分 析和云计算技术,牵牛花网络对茶马古道沿线的产业布局和经济趋势进行了深入 的分析和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牵牛花网络还推动了电子 商务的发展,让更多的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得以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
内容摘要
茶马古道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道之一,其自然景观也极其壮美。从横断 山脉到喜马拉雅山脉,从茂密的森林到荒芜的高原,茶马古道穿越了无数的山川 河流和草原戈壁。这里有大江大河的源头,有雪山草甸的壮丽景色,有丰富的野 生动植物资源,还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如云海、雪山、冰川和峡谷等。这些自然景 观的多样性为茶马古道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2ecd052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e.png)
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聂甘霖;陈纪昌【摘要】“亚洲的天堂走廊”——茶马古道,这条世界上最古老的经贸商路是为茶马贸易而生的,但也随着茶马贸易的扩大而变得越来越长.漫漫的茶马古道上,仅有商品与货物的流通,还有文明的火种在传递.本文在简述了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概况后,又分别从三个方面阐释了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历史价值,最后提出了深化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现实意义的具体举措.【期刊名称】《福建茶叶》【年(卷),期】2018(040)012【总页数】1页(P55)【关键词】茶马古道;茶马贸易;现实意义;历史价值【作者】聂甘霖;陈纪昌【作者单位】大同大学,山西大同037009;大同大学,山西大同037009【正文语种】中文茶马古道作为我国最为古老的贸易商路,与丝绸之路有着密切关系,最早源于汉代直到唐宋时期才正式形成。
茶马古道以马帮为载体是连接我国西南地区的纽带,不仅加强了藏族、傈僳族、景颇族以及彝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且还增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与艺术交流。
从这一角度来说,茶马古道对于古代西南地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茶马古道应追溯至西南边疆的茶马贸易,唐宋年间我国汉族人民以茶与西南边境少数民族交换马匹,是一种物物交换的贸易形式。
悠悠的驼铃声中,背夫马帮们带着茶赶着马在绵延的山谷中穿行吆喝着,驼铃声止之处便是茶马交换之处。
于是,这条民族文化大走廊一走便是上千年,也成为了我国古代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
现今,茶马古道已经被国务院列为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我们也能透过斑驳的茶马古道追忆昔日茶马贸易的繁盛之景。
1 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概况1.1 形成过程自唐朝的茶文化诞生以后,饮茶之风也风靡全国,上至名人雅士,下至贩夫走卒,均将茶视为生活必需品。
而后,茶叶也渐渐从内陆向边境地区扩散,西南地区的吐蕃也在汉族饮茶习俗的影响下迅速爱上了茶叶,并以燎原之势在整个西南大地蔓延开来,不知不觉中,茶叶也成为了西南地区人民的最爱。
拉市海茶马古道的简介
![拉市海茶马古道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2844e9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7.png)
拉市海茶马古道的简介
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
它由西藏出发,经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区,在外三岔(今属甘肃)或外兴安岭与外蒙古连接,然后由外蒙古进入俄罗斯。
茶马古道是世界上最早的陆上茶叶贸易通道,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条商业贸易通道。
茶马古道东起中国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亚东县,西至四川甘孜州德格县,全长8400公里。
茶马古道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公元七世纪中期,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云南地区。
唐高宗永徽年间(公元651—655年),南诏入侵中原和西藏地区,与唐王朝发生冲突。
唐玄宗李隆基下令在丽江与茶马交易的大道上设驿站,并派士兵驻守在这里。
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茶马交易成为当时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
当时纳西族有一个著名的茶商叫马占鳌,他在丽江古城开设了一个规模宏大的马市。
为便于马贩往来贸易、沟通信息,他在茶马交易的大道上专门设立了驿站——马市驿。
—— 1 —1 —。
究竟什么是“茶马古道”呢
![究竟什么是“茶马古道”呢](https://img.taocdn.com/s3/m/76c2deab312b3169a551a40c.png)
究竟什么是“茶马古道”呢究竟什么是“茶马古道”呢作为古代世界史上最长的贸易通道,中国的茶马古道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历程之一。
常听茶商提及茶马古道,可是真正茶马古道的路线还有意义是什么,没几个人说的清。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
其实茶马古道就是唐宋时期所指的“茶马互市”。
作为茶叶原产地的云南、四川等地冲破高山大江的阻隔,把茶运输到西藏。
茶马古道产生的根源是藏民族对茶叶这种神奇产物的强烈需要。
藏民在长期高原生活中养成了喝酥油茶的习惯。
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以及内地生茶的茶叶、布匹、日用品等再高原深谷中来往不息,形成一条至今仍然延续的“茶马古道”。
马帮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交通运输方式,也是茶马古道的主要运载手段。
马帮的存在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仍在一些交通不便利的地区辛勤奔波,构成了一个极为特殊的社会群体。
茶马古道的路线总共有十七条古道。
主要的两天路线是这样:第一,从云南普洱茶原产地(今天的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过大理、丽江、中甸、德钦到西藏的左贡、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宗、工布江达、拉萨、再经由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
第二: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再由洛隆宗、工布江达到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
茶马古道的雏形就是最先的茶马互市,或者以“茶治边”的演变。
在我国西南茶叶产地喝靠近边境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交通要道上设立关卡,制定“茶马法”,专司以茶易马的职能。
边区少数民族用马匹换取他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茶叶,目的在于通过内地茶叶控制边区少数民族,强化统治。
这就是“以茶治边”的由来。
但在客观上,茶马互市也促进了我国民族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丽江古城的茶马古道文化与探访村寨
![丽江古城的茶马古道文化与探访村寨](https://img.taocdn.com/s3/m/2915c9b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d.png)
丽江古城的茶马古道文化与探访村寨丽江古城的茶马古道文化与探访村寨丽江古城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古城之一。
而古城周边的茶马古道以及各个村寨更是丽江的独特魅力所在。
本文将为您介绍丽江古城的茶马古道文化以及探访村寨的特色。
一、茶马古道文化茶马古道是世界上重要的商业通道之一,连接着中国、西藏和印度。
而丽江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和起点之一,因此在这里可以深入了解茶马古道的历史和文化。
1. 茶马古道的历史渊源茶马古道起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时期。
在古代,茶叶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而丽江作为茶叶的集散地,成为茶叶从内地运往西藏和印度的重要交通枢纽。
茶叶与马匹在古道上的交换贸易活动,使得文化和商品交流得以展开,茶马古道因此而兴盛起来。
2. 茶马古道的文化特色茶马古道文化是丽江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之一。
古道上流传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故事,通过商人、马背艺人等的活动,茶马古道文化逐渐形成。
古道沿线的传统村寨、石头街和古民居等元素都是茶马古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探访村寨除了茶马古道文化,丽江古城周边的村寨也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魅力所在。
这些村寨保有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是游客深度体验丽江地区的好去处。
1. 大研古镇大研古镇位于丽江古城旁,是丽江地区最有名的村寨之一。
这里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石板街道与小桥流水交相辉映。
游客可以逛逛古镇的各类商铺,品尝当地美食,体验古镇的独特氛围。
2. 普洱古茶树普洱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地之一,而普洱古茶树是其特色之一。
这些茶树的年龄可达上百年,它们是中国茶叶文化的珍贵遗产。
在丽江地区,有许多以普洱古茶树为主题的村寨,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正宗的普洱茶,了解茶叶的养生之道。
3. 镇远古镇镇远古镇位于丽江以南,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村落。
这里的古建筑、小巷、古桥以及美丽的田园风光都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在镇远古镇,游客可以参观当地的手工艺品作坊,像当地人一样参与农耕活动,体验悠闲的乡村生活。
茶马古道对藏族语言文化的影响——迪庆及其周边地区
![茶马古道对藏族语言文化的影响——迪庆及其周边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a7c12d2f2af90242a895e5d7.png)
茶马古道对迪庆及其周边地区藏族语言文化的影响一绪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着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国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这些文化促使中国的文化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许多文化现象在特定的区域存在着独立性,茶马古道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化现象。
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
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迪庆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
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
普洱是茶马古道上独具优势的货物产地和中转集散地,具有着悠久的历史。
茶马古道对于当地的语言,文化和各种风俗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因此研究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的内容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二茶马古道产生的原因茶马古道顾名思义就是一条有茶有马的道路,然而我们从更深层次挖掘它的意义就会发现茶马古道极为丰富的内容。
藏族是一个喜欢喝茶的民族,自从茶从内地输入藏区以后,茶很快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欢迎,无论牧区还是农区的当地藏民,几乎一年四季都离不开茶,天天离不开茶,也几乎无人不喝茶。
藏族人之所以如此爱喝茶,是跟德钦藏族人居住在青藏高原带多食牛羊肉,奶酪等食品有关。
青藏高原气候高寒,牛羊肉、奶酪等食品不易消化,而每天喝热茶恰好有驱风寒、化油腻、助消化的功能。
还有藏族人民大多世代居住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西藏及周边地区,在如此高海拔的地区能生长的农作物极其稀少,人们大多以畜牧业为主,并少量种植青稞等农作物。
茶马古道介绍
![茶马古道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f3f185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1d.png)
茶马古道介绍
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商贸路线,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条古道起源于唐朝,发达于明清时期,主要负责连接中国和西南亚的贸易。
茶马古道得名于它的两个主要贸易品:茶叶和马匹。
从四川、云南等地到西藏、印度、缅甸等地,都是通过茶马古道进行的贸易。
茶叶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而马匹则是西南亚地区的主要需求之一。
除了茶叶和马匹外,古道上还有许多其他商品的贸易,如丝绸、瓷器、铜器等。
茶马古道的交通条件相当艰苦,因为它经过了高山、峡谷和沙漠等恶劣的地形。
但是,这条古道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展示了中国的商业精神和山区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今天,人们可以通过旅游的方式,沿着茶马古道走一遍,了解中国古代的商业文化和历史。
同时,茶马古道也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 1 -。
课外地理茶马古道,茶马互市
![课外地理茶马古道,茶马互市](https://img.taocdn.com/s3/m/ab31c43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6c.png)
课外地理茶马古道,茶马互市本文由地理蹊倾情首发编辑整理制作,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作为民族迁徙的线性文化走廊和佛教东传的文明孔道,它既是当今世界上穿越地势最高的商贸通道,也是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它就是茶马古道。
数以万计的马帮人以原始古老的方式将茶叶及其他物品运送到遥远的印度、中亚等地,进行商贸活动、传播文化,茶与古道相依相存,而又相得益彰。
第1则-起源-任何事物的起源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
由于康藏地区的海拔较高,都在三四千米以上,当地居民的主食为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等。
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又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可以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就形成了喝酥油茶的生活习惯,但西藏不产茶。
而在内陆,军民需要大量的骡马,供不应求,西藏又是主要的牛马产区,产良马。
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出现,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和繁荣。
茶马古道主要有两条线路,一是滇藏路,滇——藏——外国:从云南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到西藏,再经由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直到抵达西亚、东非红海海岸;二是川藏路,川——藏——外国:从四川的雅安出发,到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
第2则-价值-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的古代商道,它和“丝绸之路”一样,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西部国际贸易古通道之一,在古代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传播中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
茶马古道的价值不止在古代,现今茶马古道在旅游、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仍旧焕发出别样光彩。
茶马古道的简介历史
![茶马古道的简介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4b5ed75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1.png)
茶马古道的简介历史
茶马古道,是指从古代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到藏区,再到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一条跨区域商贸通道。
中国西南茶马古道始于西汉,盛于唐宋,衰落于明清。
茶马古道以茶易马而得名,是一条民间商贸通道,亦是古代西南边疆地区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商贸通道,更是一条历史文化之路、民族团结之路和谐发展之路。
茶马古道的形成和发展与古代西南边疆地区各民族的迁徙和交流有密切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西南地区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清朝乾隆年间,清政府对西南边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后,川滇藏一带与内地的联系日趋紧密,许多内地商队都将茶叶、马匹带到了这条商路上来。
随着茶叶、马匹的贸易不断扩大和繁荣,各种促进商贸交流的制度也应运而生。
如明代中叶在今四川雅安地区设置了“茶马司”来管理茶马贸易;清雍正元年(1723年)设立了“茶马互市”来管理茶马贸易;
清乾隆年间又设置了“盐茶马互市”来管理茶马贸易。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马古道
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通道,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有两条,一是通过我国西北到达欧洲的丝绸
之路;另一条则是起源于我国南方,经过海路到达中东、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虽然
作为我国对外贸易通道的两条“丝绸之路”,运输和对外贸易的商品包括茶叶,但不是茶
叶运输和贸易的专用通道,而早在公元六世纪左右,我国还有一条专门的茶的运输和贸易
的通道滇藏茶马古道,又被称为“南方的丝绸之路”。
“茶马古道”是唐宋至民国时期,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
茶叶与西藏的马匹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连接川滇藏,延
伸入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直抵西亚、西非红海岸。
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和丽江、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
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
抗日战争中,当沿海沦陷和滇缅公
路被日寇截断之后,“茶马古道”成为中国当时唯一的陆路国际通道。
亚洲大陆历史上是最为庞大和复杂的古代商路。
它不仅是西藏与今川滇地区之间古代先民
们迁移流动的一条重要通道。
同时也是今川、滇、藏三地间古代文明传播和交流的重要通道,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通行难度最大的高原文明古道。
茶马古道的形成,首先是茶叶生产和贸易的大力发展,宋代东南、西南的四川、云南地区
茶叶产量巨大,西南地区又与西藏为邻,茶是藏族“不可一日无茶”的生活必需品,为茶
马贸易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同时,茶马古道的行程,并不仅仅是茶叶运输
和贸易的需求。
茶是商品,但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它的政治属性远远超过商品属性,在
我国宋代,由于国家加强战备,渴求战马,积极开展茶马贸易,成为边陲要政,宋代把茶
叶和战争捆在一起,茶马贸易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
茶马古道异常艰险,其作用不仅仅是茶叶运输与贸易,通过茶叶的贸易,更是藏传佛
教在茶马古道上的广泛传播,还进一步促进了各兄弟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了经济。
与
此同时,沿途地区的艺术、宗教、风俗文化、意识形态也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