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解剖、鼻炎

合集下载

鼻和鼻窦CT解剖

鼻和鼻窦CT解剖

上颌骨额突冠状层面
鼻骨层面
窦口鼻道复合体
(Ostiomeatal complex,OMC) 第三节
★ 广泛开展鼻内窥镜手术时提出的新概念
◆ 独立的解剖学结构,指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 区域
◆ 是指上颌窦开口、筛漏斗、半月裂孔、钩突和 中鼻道构成的一含气通道
◆ 提供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的空气引流和借 助于黏膜纤毛运动将窦腔内分泌物排出
◆ 窦口鼻道复合体附近有轻微的黏膜病理改变就 可以干扰黏膜清除功能,进而干扰鼻旁窦的通 风换气和引流

鼻 道 窦 口 复 合 体
窦口鼻道复合体
钩突 筛漏斗 半月裂孔 中鼻道 上颌窦开口
常见变异的CT表现
中鼻甲气房、 肥厚或中鼻甲 反向
钩突气房、钩 突偏斜和钩突 肥大
下鼻甲水平
鼻咽层面
中鼻甲水平

眶上裂
蝶窦水平
鼻窦卵圆孔层面
鼻窦垂体层面
鼻窦前床突层面Βιβλιοθήκη 鼻窦圆孔层面鼻窦视神经管层面
鼻窦眶下裂后部层面
鼻窦眶下裂中部层面
鼻窦眶下裂前部层面
鼻窦眶下沟层面
鼻窦筛泡层面
鼻窦窦口鼻道复合体层面
鼻窦眶下管层面
鼻窦鼻丘气房层面
窦腔大小及形态变化较大鼻窦ct正常解剖图鼻窦ct正常解剖图4上颌窦上颌窦复合体复合体鼻窦卵圆孔层面鼻窦卵圆孔层面鼻窦垂体层面鼻窦垂体层面鼻窦前床突层面鼻窦前床突层面鼻窦圆孔层面鼻窦圆孔层面鼻窦视神经管层面鼻窦视神经管层面鼻窦眶下裂后部层面鼻窦眶下裂后部层面鼻窦眶下裂中部层面鼻窦眶下裂中部层面鼻窦眶下裂前部层面鼻窦眶下裂前部层面鼻窦眶下沟层面鼻窦眶下沟层面鼻窦筛泡层面鼻窦筛泡层面鼻窦窦口鼻道复合体层面鼻窦窦口鼻道复合体层面鼻窦眶下管层面鼻窦眶下管层面鼻窦鼻丘气房层面鼻窦鼻丘气房层面上颌骨额突冠状层面上颌骨额突冠状层面鼻骨层面鼻骨层面第三节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complexomc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complexomc广泛开展鼻内窥镜手术时提出的新概念广泛开展鼻内窥镜手术时提出的新概念独立的解剖学结构独立的解剖学结构指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指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区域是指上颌窦开口是指上颌窦开口筛漏斗筛漏斗半月裂孔半月裂孔钩突和中鼻道构成的一含气通道中鼻道构成的一含气通道提供上颌窦提供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的空气引流和借助于黏膜纤毛运动将窦腔内分泌物排出助于黏膜纤毛运动将窦腔内分泌物排出窦口鼻道复合体附近有轻微的黏膜病理改变就窦口鼻道复合体附近有轻微的黏膜病理改变就可以干扰黏膜清除功能可以干扰黏膜清除功能进而干扰鼻旁窦的通进而干扰鼻旁窦的通风换气和引流风换气和引流窦口鼻道复合体窦口鼻道复合体筛漏斗筛漏斗半月裂孔半月裂孔上颌窦开口上颌窦开口常见变异的ct表现常见变异的ct表现中鼻甲气房中鼻甲气房肥厚或中鼻甲肥厚或中鼻甲反向反向钩突气房钩钩突偏斜和钩突突偏斜和钩突肥大肥大hallerhaller气气?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complex?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通气引流的共同通道

鼻解剖、鼻炎PPT课件

鼻解剖、鼻炎PPT课件
外壁:与翼腭窝和颞下窝毗邻。内侧壁:鼻腔外侧壁下部。上 壁:眼眶底壁。底壁:牙槽突。

筛窦:为四组鼻窦中解剖关系最复杂、自身变异最多、与毗邻
器官联系最密切的解剖结构。筛窦被中鼻甲基板分为前组筛窦和

后组筛窦,前组筛窦开口引流于中鼻道,后组筛窦开口引流于上
鼻道。
额窦:开口位于其窦底,经鼻额管引流至额隐窝。
蝶窦: 位于后组筛窦的后、内和下方。与海绵窦、颈内动脉、
视神经管、垂体等毗邻。
15
16
鼻窦切面图
17
急性鼻炎
定义 :俗称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鼻粘 膜炎症可延及鼻窦或咽喉部,传染性强。
临床表现:全身症状;局部:鼻腔干燥,鼻塞; 鼻涕增多,水样,后变为粘脓性;有闭塞性鼻 音。
18
病因
病原体:病毒感染。常见为鼻病毒及腺病毒、冠 状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等。
.
29
26
慢性肥厚性鼻炎治疗
治疗 1、下鼻甲粘膜硬化剂注射 2、下鼻甲激光或微波 3、手术治疗 a、下鼻甲粘膜下组织切除术 b、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27
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鉴别要点
症状与体征 鼻塞
鼻涕 擤出 嗅觉减退 闭塞性鼻音 头痛,头昏 咽干,咽痛 耳鸣,耳闭 下鼻甲形态
鼻甲骨大 下鼻甲弹性 对麻黄碱反应 治疗
静脉回流:颈内外静脉及眼静脉。克、吴氏区。
鼻腔的淋巴;前1/3
后2/3;咽后及颈深上
鼻腔的神经
嗅神经 三叉神经一,二支
自主神经:交感N及副交感N
3
鼻腔剖面图
4
固有鼻腔
内侧壁:即鼻中隔。
下鼻甲及下鼻道
外侧壁 中鼻甲及中鼻道
上鼻甲及上鼻道ຫໍສະໝຸດ 固顶壁:呈穹隆状,有筛板。前颅底骨折或在此部

鼻部的应用解剖PPT课件

鼻部的应用解剖PPT课件
固有鼻腔( nasal fossa proper )
8
鼻前庭(nasal vestibule)
是鼻腔前下方鼻翼内面较宽大的部分,前界为 鼻孔,后界为鼻内孔(鼻阈:为鼻腔的最狭窄 处,对鼻的呼吸功能有重要影响)。 皮肤覆盖 + 鼻 + 皮脂腺和汗腺丰
毛富 疖肿
9
固有鼻腔(鼻腔)
固有鼻腔简称鼻腔,位于鼻阈和后鼻孔之间
11
鼻腔外侧壁
■由鼻骨、上颌骨额突、泪骨、上颌骨内侧 壁、下鼻甲、筛骨、腭骨垂直板及蝶骨翼 突的内侧板等组成。 ■ 下鼻甲、中鼻甲、上鼻甲
下鼻道、中鼻道、上鼻道
12
骨性鼻腔外侧壁
鼻腔外侧壁
❖ 下鼻甲——独立薄骨,附 着于上颌骨内侧壁和腭骨 垂直板,为最大的鼻甲, 后端距咽鼓管口仅1.01.5cm。
上鼻甲——属于筛骨一部分 上鼻道——为后组筛窦开口,其后上方有蝶窦开
口——蝶筛隐窝
17
tupian
蝶窦
鼻腔顶壁:分三段 前段:倾斜上升,为额骨鼻部及鼻骨的背侧面 中段:呈水平状,为筛板(内有嗅丝通过到达颅内,
损伤后脑脊液鼻漏) 后段:倾斜向下,为蝶窦前壁
鼻腔底壁:即硬腭,与口腔相隔,前3/4由上颌骨腭突, 后1/4由腭骨水平部组成
◆上壁:眶下壁(眶下神经及血管经此壁 的眶下孔至尖牙窝)
◆底壁:上颌骨牙槽突 第2前磨牙及第1、 2磨牙(仅由一层菲薄骨质相隔,故牙根 尖感染易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
上颌窦
24
额窦 frontal sinus
◆位于额骨的内、外两层骨板之间,左右各一 ◆前壁:额骨外侧板,较厚,有骨髓 后壁:额骨内侧 板,较薄 底壁:为眼眶顶壁,甚薄,额窦炎此处明显 压痛。内壁:为两侧额窦的中隔

鼻炎与鼻窦炎有区别

鼻炎与鼻窦炎有区别

炎有区别三文/时丰郑州市黄河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鼻炎和鼻窦炎都是常见的鼻部疾病,但不少人总是把两者混为一谈。

这两种病确实有相似性,症状都有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等。

同时,两者还有关联性,许多鼻窦炎是由于鼻炎长期存在,没有得到很好治疗,导致病情发展而造成的。

但鼻炎与鼻窦炎还是有区别的,了解其不同 点,对其防治有益。

从解剖学来看,鼻腔是前后鼻孔之间的一个通气腔隙,鼻 腔内面有鼻黏膜覆盖,鼻黏膜的炎症就是鼻炎;而鼻窦则是鼻腔周围、颅骨与面骨内的含气空腔,左右对称,共4对,它们 是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每个鼻窦都有一个与鼻腔相 通的窦口,通过这个窦口,鼻腔黏膜与鼻窦内的黏膜互相延 续。

平常所说的伤风感冒,即鼻子不通气、打喷嚏、流清鼻涕、嗅觉减退,就是急性鼻炎 的症状表现。

患了急性鼻炎,如果不及时 治疗,鼻黏膜的炎症就可通过鼻 窦开口蔓延到I#■窦内,使14窦内 黏膜产生急性炎症,就是急性虽 窦炎。

主要症状就是鼻子不通 气、流胺14涕及头痛。

如果急性 鼻炎和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又 可形成慢性鉍炎和慢性鉍窦炎。

慢性鼻炎的症状是鼻子不通气或 两鼻孔交替出现通气不畅,有黏 液性鼻涕。

而慢性鼻窦炎症状是 经常流G色鉍涕,感胃后流黄色 脓性鼻涕,并有嗅觉减退。

因此,如果患了鼻炎,就应 及时应用药物进行治疗,使其症 状得到改善。

虽然精神疾病的病因还不明确,但从临床上看,退休、空巢、躯体疾病、婚姻变故、子女关系等都有可能成为诱因。

老人罹患精神障碍,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生物学原因。

进入老年期,包括大脑功能在内的诸多生 理功能退化,躯体的疾病越来越多。

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的患 病率达54%,超过70%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病,他们 同样也是抑郁症的“宠儿”。

躯体疾病带来的自卑会成为老年人 的心病。

此外,随着听力、视力的减退,也会导致他们性格发生 转变,很容易产生依赖感,如果家人不予以重视,也会导致老年 人抑郁。

二是个性原因。

医学类鼻部解剖及生理

医学类鼻部解剖及生理

鼻中隔:分隔鼻 腔为左右两部分, 由筛骨垂直板、 犁骨和鼻中隔软 骨构成
翼突:位于鼻腔 两侧,由上颌骨 和腭骨组成,与 鼻腔侧壁相连接
鼻部软骨结构
鼻部软骨构成:包括鼻中隔软骨、侧鼻软骨和下鼻甲软骨等 鼻中隔软骨:位于鼻腔正中,呈长条形,将鼻腔分为左右两部分 侧鼻软骨:位于鼻梁两侧,与鼻中隔软骨相连,支撑鼻梁并保护鼻腔 下鼻甲软骨:位于鼻腔底部,呈叶片状,可调节气流大小
鼻部按摩与锻炼
按摩鼻梁:促进血液循环,缓解 鼻塞
按摩迎香穴:缓解鼻痒、鼻塞症 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捏鼻翼:增强鼻腔免疫力,预防 鼻炎
捏鼻尖:促进鼻部肌肉的收缩与 舒张,增强鼻腔功能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鼻部共鸣:使声音更加清晰和响 亮
音色变化:通过共鸣作用改变音 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调节音量:通过改变鼻孔大小来 控制音量
辅助发声:帮助发声者更好地控 制音调和音色
温度调节和湿度调节功能
温度调节:鼻部黏膜中有丰富的血管,可 以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保持恒定的温度
湿度调节:鼻部黏膜可以加湿吸入的空气, 使空气变得湿润,保护呼吸道黏膜
医学类鼻部解剖及生理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鼻 部 解 剖 03 鼻 部 生 理 功 能 04 鼻 部 疾 病 05 鼻 部 保 健 与 护 理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鼻部解剖
鼻部骨骼结构
鼻骨:位于鼻子 的上半部分,支 撑着鼻背和鼻梁
梨状孔:位于鼻 子的下半部分, 是鼻腔的入口, 由上颌骨和腭骨 组成

鼻炎ppt课件

鼻炎ppt课件
• 2.食入性变应原:指由消化道进入人体而引起鼻部症状的变应原物质。
鼻炎的临床特点及分类
• 临床表现
• 鼻塞 鼻塞特点为间歇性。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 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鼻塞的另一特点为交替性。如侧卧时,居下 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由于鼻塞,间或嗅觉减退,头痛、头 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
儿童鼻炎
• 鼻炎的季节性比较明显,大多数发生在冬秋季节,因为冬季气候寒 冷空气干燥小孩反而处在生长发育期,免疫机制还不完善,抵抗力 相对较低,极易患上鼻炎。感冒可诱发小儿鼻炎,复查主要症状为 连续打喷嚏,鼻痒,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可伴有头痛。如不及时 控制可诱发鼻窦炎,腺样体炎中耳炎,咽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 喘,顽固性头痛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记忆力减退,智力发育障 碍。由于影响小儿的学习和生长发育长期鼻塞和张口呼吸还会过程 影响面部和胸部的发育。
• 分类
• 1.急性鼻炎:急性感染所致,俗称“伤风”或“感冒”,可有全身症状; 以秋冬或冬春季之交多见。病情一般经过7~14天便逐渐好转。抵抗力强者 可不治自愈。常见的鼻腔粘膜急性炎症,为病毒感染,并常继发细菌感染。 主要症状为鼻堵塞和分泌物增多,早期为清水样涕,后变为粘液脓性鼻涕, 病人可有低热和全身不适。检查见鼻粘膜充血肿胀,有分泌物。
鼻炎和感冒的鉴别诊断
• 鼻炎和感冒的的发病率都比较高,而且两者的主 要症状都是鼻塞,因此常常被人混淆。其实,鼻 炎和感冒的鼻塞情况是不一样的。
• 鼻炎鼻塞有两大特点,即间歇性和交替性。 间歇性主要表现为患者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 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 交替性鼻塞则表现为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 上侧鼻腔通气良好。由于鼻塞,间或嗅觉减退, 头痛、头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

鼻腔鼻窦解剖学异常的种类与鼻窦炎发病的关系及手术处理方式PPT课件

鼻腔鼻窦解剖学异常的种类与鼻窦炎发病的关系及手术处理方式PPT课件
窦口鼻道复合体
筛漏斗为中心 的邻近区域结构
包括: 中鼻甲、钩突、半月裂、 前筛、上颌窦自然口、 鼻囟门
常见的鼻腔、鼻窦解剖变异和异常结构
鼻 甲
– 下鼻甲 – 中鼻甲
鼻中隔
检查方式
• 前鼻镜 • 鼻内镜
– 偏曲 – 鼻中隔粘膜肥厚
• 鼻腔、鼻窦CT
鼻腔外侧壁
– 钩突肥大和反向弯曲 – 额隐窝气房发育异常 – Haller气房 – 筛泡肥大、鼻丘气房……
– 鼻中隔偏曲?
解剖异常 --- 泡性中鼻甲
▪ 泡性中鼻甲导致中鼻道阻塞 ▪ 处理方式
解剖异常--- 中鼻甲过长
▪ 中鼻甲过长导致鼻道引流障碍 ▪ 处理方式
解剖异常--- 中鼻甲反向弯曲
中鼻甲解剖变异与鼻窦炎
泡性中鼻甲、过长、反向弯曲 中鼻道狭窄、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
鼻窦炎发生
解剖异常--- 鼻中隔偏曲和嵴突
Terminal cell
钩突附着在纸样板,其外侧 形成的气房即为终末隐窝
解剖变异 ---鼻丘气房
Agger Nasi Cell
在钩突膜性附着部的前方, 中鼻甲前端附着处相应的鼻
腔外侧壁
解剖变异 ---前筛气房发育过度
筛泡过度气化
造成中鼻道前端和筛漏斗的狭窄或阻塞
鼻丘气房过度气化
导致额隐窝的狭窄,额窦引流不畅
头 痛?
解剖变异 --- Haller 气房
眶下气房
位于上颌窦与眶底内下角的 交界处的气房,可导致筛漏 斗狭窄,影响上颌窦通畅
解剖变异 --- Onodi气房
Onodi 气房 具有视神经结
节的最后组筛房
解剖变异 --- 蝶上筛房
蝶上筛房
垂体
解剖异常 --- 下鼻甲肥大

鼻的解剖图及手术图

鼻的解剖图及手术图
• 鼻咽癌:左侧
后鼻孔观察到 的鼻咽部肿块。
内翻性乳头状瘤
• 内翻性乳头状瘤
(Inverting papilloma): 42岁 42岁 的患者曾患左侧鼻 息肉,在过去的2 息肉,在过去的2年 内,已行3 内,已行3次鼻息肉 摘除术。仔细检查 中发现,中鼻甲前 面有结节状外观, 提示为内翻性乳头 状瘤。
全喉切除术后鼻腔
• 全喉切除
术后,鼻 腔内不再 有空气流 动,鼻粘 膜萎缩, 呈灰色。
过敏性鼻炎
• 因为鼻的一个重
要功能是阻止和 排除特异的物质, 所以许多人对人 量吸人的物质过 敏就不足为奇。 鼻腔内部的过敏 反应导致了三联 症状的出现现: 阵发性喷嚏,鼻 塞和水样鼻漏。 图中肿起的带蓝 色的左下鼻甲是 变应性鼻炎的特 有体征。
鼻的解剖图及手术图片
盐城市第一人医院五官科医院 张彦书
血管运动性鼻炎
血管运动性 鼻炎:是引 起慢性鼻阻 塞和鼻漏的 常见因素, 目前认为其血,下鼻甲 肿胀,有大 量令人烦的 清水样鼻漏
药物性鼻炎
• 药物性鼻炎:长期局
部应用鼻收缩剂会造 成慢性鼻炎,即众所 周知的药物性鼻炎。 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 会造成鼻粘膜血管缩 窄,以致引发缺血性 粘膜损伤,结果是当 血管收缩剂的药效退 去时,鼻粘膜“反跳” 去时,鼻粘膜“反跳” 会变红而且水肿,继 而病人的鼻阻塞会加 重,会重新应用收缩 剂。如此反复,造成 恶性循环。检查发现, 鼻粘膜通常发红且肿 胀,局部收缩剂的滥 用史有助诊断。
鼻息肉
• 鼻息肉
鼻窦炎
• 慢性上颌
窦炎及额 窦炎图示: 炎症与异 常弯曲的 中鼻甲有 关
鼻腔粘膜粘连
• 手术后粘连,虽
然大部分粘连都 小且无症状,但 有时粘连也可能 很大,以至于影 响到鼻呼吸。注 意本图中在鼻内 手术后产生的大 面积粘连,介于 鼻中隔和右侧鼻 腔侧壁之间。

鼻的解剖、生理、急慢性鼻炎

鼻的解剖、生理、急慢性鼻炎
蝶腭动脉:内侧支(鼻腭动脉-鼻后中隔 动脉);外侧支(鼻后外侧动脉)
Little area:位于鼻中隔最前下部,由鼻腭 动脉、腭大动脉、上唇动脉、筛前、后动 脉的鼻中隔分支交汇处,是临床上最常见 的鼻出血区域。
静脉回流:大致与同名动脉伴行,克氏静 脉丛及吴氏鼻-鼻咽静脉丛。
鼻腔的淋巴:前1/3汇入耳前、腮腺及颌下 淋巴结;后2/3汇入咽后及颈深淋巴结上群。
蝶窦:蝶骨体内,开口于蝶筛隐窝。
鼻的生理学
鼻阻力:由鼻中隔软骨前下端、鼻外 侧软骨前端和鼻腔最前部的梨状孔底 部、下鼻甲组成鼻瓣膜区。
鼻腔气流:层流和湍流
生理性鼻甲周期
粘液纤毛清除系统
鼻腔的生理功能:
嗅觉、呼吸、保护、共鸣、细胞分泌、 免疫
鼻窦的生理功能:
细胞分泌、共鸣、减轻头颅重量、维持 平衡
鉴别诊断: 流感、 变应性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 急性传染病
急性鼻炎
(Acute rhinitis)
治疗:
全身治疗:
抗病毒治疗 抗菌治疗 休息、饮水、发汗
局部治疗:
血管收缩剂滴鼻 穴位针刺 理疗
慢性鼻炎
定义: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
症性疾病。
临床特点:鼻腔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
无明确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持续数月以 上或反复发作。
急性鼻炎
(Acute rhinitis)
病因:主要是病毒感染,继之合并细菌感染。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灼热感、喷嚏;鼻塞、流鼻涕、嗅 觉减退、闭塞性鼻音
全身症状:全身不适、倦怠、发热、头痛 鼻腔检查:鼻粘膜充血、肿胀;总鼻道、鼻底分泌物
病程:约7~10d
急性鼻炎
(Acute rhinitis)

鼻窦的解剖和鼻窦炎的临床表现

鼻窦的解剖和鼻窦炎的临床表现

鼻窦解剖变异
(1)鼻中隔 (2)中鼻甲 (3)下鼻甲 (4)钩突 (5)额隐窝
47
临床体现
• 全身症状 • 局部症状
– 多脓涕 – 鼻塞 – 头面部闷胀感 – 嗅觉减退或消失
48
检验和诊疗
• 病史 • 鼻腔检验:前鼻镜和鼻内镜检验 • X线检验。首选鼻窦CT扫描 • 其他检验 穿刺、超声波检验等
急慢性鼻窦炎
34
急性鼻-鼻窦炎
• 多继发于急性鼻炎。鼻窦粘膜旳急性化脓 性感染。
– 定义:从时间上能够定义为,鼻窦炎症状,如 头痛、鼻塞、脓鼻涕等连续存在,12周以内。
35
发病机理
• 与鼻窦解剖有关性
36
病因
– 细菌感染 – 邻近器官感染 – 外界感染:外伤、骨折、异物残留、游泳37致病微生物65
• 急性鼻窦炎继发 眶骨膜下脓肿
66
鼻源性并发症
• 颅内并发症
– 硬膜外脓肿 – 硬膜内脓肿 –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 化脓性脑膜炎 – 脑脓肿
67
68
69
70
真菌性鼻窦炎
真菌旳特征
孢子--繁殖
菌丝--生长状 态
合适环境 温热 潮湿
杀灭真菌
3%碘酊 10%福尔马林
( 8-20分钟) 70℃高温30分钟
49
• 鼻内镜检验
50
51
52
53
54
总体治疗原则
(1)双途径抗感染治疗:局部糖皮质激素局 部治疗和全身小剂量长久大环内酯类药物 治疗
(2)利用药物或手术旳措施改善鼻腔鼻窦旳 引流通畅
(3)伴发鼻息肉、明显解剖异常并影响鼻窦 引流通畅旳情况采用手术治疗
55
药物治疗

耳鼻喉PPT课件:鼻、鼻窦的解剖及生理慢性鼻炎

耳鼻喉PPT课件:鼻、鼻窦的解剖及生理慢性鼻炎

一、上頜竇:
形似橫置錐體,有五壁,平均容積約13ml。
1、前壁(面壁): 中央薄而凹陷為尖牙窩。眶下緣下有眶下
孔,同名血管神經經過。
2、後外壁: 毗鄰翼齶窩、
顳下窩、近翼肌。
3、上壁: 眶板構成眶底壁內側。
4、底壁: 即齒槽突,
低於鼻腔底, 與第2雙尖牙, 第1~2磨牙關 係密切。 5、內側壁:
(5)鼻腔粘膜:
①嗅區:
分佈在鼻腔頂中部,內、外壁上 部(占成人鼻粘膜1/3)。為假複層 無纖毛柱狀上皮,由支持細胞、基底 細胞及嗅細胞構成,粘膜固有層含嗅 腺。
②呼吸區:
嗅區以外之鼻腔粘膜,前1/3鱗 狀上皮、移行上皮、假複層柱狀上皮。 後2/3假複層纖毛柱狀上皮,由纖毛 細胞、柱狀細胞、杯狀細胞及基底細 胞組成。粘膜下層有粘液腺、漿液腺 還有多種免疫活性細胞(漿細胞、淋 巴細胞、肥大細胞)。
2、慢性肥厚性鼻炎
(1) 早期:同慢性單純性 鼻炎。
(2) 以上治療效果欠佳者,粘膜肥厚, 下甲部分切除,下甲骨性肥大作粘骨膜下 切除或骨折外移。
響情緒等作用。
三、共鳴
四、反射
第七章 第二節 P55
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或粘 膜下層的慢性炎症,包括慢性單 純性和慢性肥厚性兩種。
一、 病 因
(一) 局部因素
1、急性鼻炎發復發作或未獲徹 底治療。
2、鼻腔、鼻竇慢性疾病影響。 3、 鄰近感染性病灶影響。 4、鼻腔用藥不當。
(二) 職業及環境因素:
2、頂壁:蝶鞍。 3、前壁:鼻頂 後及篩竇後壁,竇 口位於此壁。 4、後壁:毗鄰 枕骨斜坡。 5、下壁:後鼻 孔上緣,鼻咽頂。
五、鼻竇的血管、淋巴、神經。
鼻的生理
一、呼吸: 1、通氣,鼻阻力,鼻週期。 2、過濾、清潔作用。 3、溫度調節作用。 4、濕潤作用。

鼻腔鼻窦解剖、变异

鼻腔鼻窦解剖、变异
钩突内偏、肥大
导致中鼻道狭窄,引流障碍
精品课件
25
钩突的解剖变异: 钩突外偏
钩突外偏引起筛 漏斗狭窄,上颌 窦引流不畅
精品课件
26
钩突与手术
切除钩突是内窥镜鼻窦手术常规进路
切除外偏钩突时,易损伤泪道和纸板
上断切除不彻底,影响额隐窝引流
下端切除不彻底,影响观察、处理上颌 窦
影 响上颌窦引流

精品课件
27
发生术后粘连
额窦开口
钩突 半月裂
中鼻甲附着部 筛窦开口
前囟门
上颌窦自然口
下鼻甲附着部 筛突 后囟门
精品课件
28
上颌窦自然口和鼻囟门的骨性解剖
精品课件
29
鼻囟门的 解剖位置
翻开钩突下段后, 显示鼻囟门和上 颌窦自然口
精品课件
30
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
切除钩突,沿下鼻甲由前向后寻找
切除后囟门和前囟门
精品课件
48
蝶窦与视神经管
蝶窦外侧壁视神经隆起的出现率:47% 如以视神经管与蝶窦毗邻者为基数,出 现率为77%(47/61).
管 型1
视神经管隆起类型 半管型 14
压迹型 32
精品课件
49
蝶窦内视神经管隆起高度:4.30-0.30mm
蝶窦内视神经管骨壁厚度:1.30--
0.25mm
蝶窦外侧壁
黑箭头:视神经管 白箭头:颈内动脉 小黑箭头:蝶窦前壁缘
精品课件
7
额窦 筛漏斗
筛泡
后组筛窦 蝶窦
中鼻甲基板
窦口鼻道复合体模式

精品课件
8
窦口鼻道复合体冠状观
精品课件
9
Ma. 额窦 Ut. 筛漏斗 Spm.额隐窝 Spu.半月裂 Spb.筛泡 Sppc.中鼻甲基板 Sppr.最后筛房

鼻及鼻窦的解剖

鼻及鼻窦的解剖

鼻及鼻窦的解剖(一)鼻(nose)由外鼻、鼻腔、鼻窦三部分构成。

外鼻位于面部中央。

鼻腔是位于两侧面颅之间的腔隙,其上、后、旁由左右成对的鼻窦环绕,与颅前凹、颅中凹、口腔和眼眶紧密眦邻,仅由一层薄骨板相互隔开,故严重的鼻外伤可伴发其周围结构的外伤,鼻疾病亦可向邻近器官扩散。

鼻窦开口于鼻腔,两者粘膜互相移行连为一整体。

一、外鼻外鼻(external nose)由骨、软骨构成支架,外覆软组织和皮肤,略似锥形,有鼻根(nasal root )、鼻尖(nasal apex)、鼻梁(nasal bridge)、鼻翼(nasal alae)、鼻前孔(anterior nares,nostril)、鼻小柱(nasal columella)、等几个部分(图1-1)。

图1-1 外鼻外鼻的骨性支架:由鼻骨、额骨鼻突、上颌骨额突组成。

鼻骨左右成对,中线相接,上接额骨鼻突,两侧与上颌骨额突相连。

鼻骨下缘、上颌骨额突内缘及上颌骨腭突游离缘共同构成梨状孔(pyriform aperture)。

外鼻软骨性支架:由鼻中隔软骨(septal cartilage)、侧鼻软骨(lateral nasal cartilage)、大、小翼软骨(alar cartilage)等组成。

各软骨之间为结缔组织所联系。

大翼软骨左右各一,底面呈马蹄形,各有内外两脚,外侧脚构成鼻翼的支架,两内侧脚夹鼻中隔软骨的前下构成鼻小柱的主要支架(图1-2)。

图1-2 外鼻骨和软骨支架鼻尖、鼻翼及鼻前庭皮肤较厚,且与皮下组织及软骨膜粘连紧密,并富有皮脂腺、汗腺,为粉刺、痤疮和酒渣鼻的好发部位,当疖肿炎症时,稍有肿胀,疼痛较剧。

外鼻的静脉经内眦静脉及面静脉汇入颈内、颈外静脉,内眦静脉与眼上静脉、眼下静脉相通,最后汇入颅内海绵窦。

面静脉无瓣膜,血液可上下流通,当鼻或上唇(称危险三角区)患疖肿处理不当或随意挤压,则有可能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颅内并发症的危险(图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单纯性鼻炎治疗
治疗 1、减充血滴鼻剂 2、封闭疗法 3、针刺迎香和鼻通穴 4、粘膜下注射 5、中药
慢性肥厚性鼻炎
定义:是以粘膜、粘膜下,甚至骨质局限性或弥 漫性增生肥厚为特点的鼻腔慢性炎症。
临床表现
治疗
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鼻塞:多为持续性,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 2、耳鸣、听力减退
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鉴别要点
症状与体征 鼻塞 鼻涕 嗅觉减退 闭塞性鼻音 慢性单纯性鼻炎 间歇性,交替性 略多,粘液性 不明显 无 慢性肥厚性鼻炎 持续性 多,粘液或粘脓性,不易擤出 可有 有
头痛,头昏
咽干,咽痛 耳鸣,耳闭 下鼻甲形态
可有
可有 无 粘膜肿胀,暗红色,表面光滑
பைடு நூலகம்
常有
常有 可有 粘膜肥厚,暗红色,表面不平, 呈结节状或桑葚样,鼻甲骨大
鼻腔外侧壁
鼻腔外侧壁解剖
鼻腔外侧壁
鼻腔外侧壁
额窦 筛漏斗 筛泡
后组筛窦
蝶窦
中鼻甲基板
窦口鼻道复合体模式图
鼻腔外侧壁
Ma. 额窦 Ut. 筛漏斗 Spm.额隐窝 Spu.半月裂 Spb.筛泡 Sppc.中鼻甲基板 Sppr.最后筛房
鼻腔外侧壁


上颌窦: 为四个鼻窦最大者。有5个壁。前壁:尖牙窝。后
诊断:病史及检查。查:鼻粘膜广泛充血、
肿胀。可见分泌物。
并发症:鼻窦炎、中耳炎、咽炎、喉炎、气管 炎。

全身治疗

1、抗病毒药物
2、解热镇痛药 3、清热解毒冲剂 局部治疗 1、血管收缩剂 2、干扰素
慢性鼻炎
定义:是常见的持续四周以上或炎症反复发作的鼻粘膜及 粘膜下的慢性炎症,常无明确的致病微生物感染。 病因:1。全身因素: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营养不良、 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等。 2。局部因素: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 鼻腔或鼻窦慢性炎症、鼻中隔偏曲、长期应用血管收缩剂。
鼻腔外侧壁
下鼻甲及下鼻道:1、下鼻甲骨为一单独水平状卷曲薄骨。
2、下鼻道顶呈穹隆状,顶端有鼻泪管开口。3、下鼻道外侧壁前 段近下鼻甲附着处,骨质较薄,为上颌窦冲洗最佳进针位置。
鼻 腔 外 侧 壁
中鼻甲及中鼻道:前组筛窦、上颌窦、额窦开口于中鼻道。
1。中鼻甲基板
2。鼻丘 3。钩突、筛泡、筛漏斗
4。窦口鼻道复合体
3、慢性咽喉炎
4、头痛、头晕、失眠 5、鼻腔检查:鼻粘膜增生、肥厚,呈暗红和紫 红。下鼻甲肿大,堵塞鼻腔,粘膜肥厚,表面 不平,呈结节状或桑葚状。对血管收缩剂不敏
感。
慢性肥厚性鼻炎治疗
治疗 1、下鼻甲粘膜硬化剂注射 2、下鼻甲激光或微波 3、手术治疗 a、下鼻甲粘膜下组织切除术 b、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上鼻甲及上鼻道:后组筛窦开口于上鼻道。上鼻甲后端的
后上方有蝶筛隐窝,是蝶窦开口。
鼻腔外侧壁
鼻腔外侧壁
窦口鼻道复合体概念:窦口鼻道复合体 不是独立的解剖学结构,而是指以筛漏斗为 中心的解剖区域。它包括筛漏斗、钩突、中 鼻甲及其基板、中鼻道、半月裂、前组筛窦、 额窦开口、上颌窦开口等一系列结构。此区 域的通气和引流障碍是鼻窦炎发生的关键, 此区手术后粘连与闭塞,也是鼻窦炎病变复 发的根源,因此被称为鼻窦炎的“钥匙区”。
下鼻甲弹性 对麻黄碱反应 治疗
柔软,有弹性 有明显反应 非手术
硬实,无弹性 小反应或无反应 以手术为主
静脉回流:颈内外静脉及眼静脉。克、吴氏区。
鼻腔的淋巴;前1/3
嗅神经
后2/3;咽后及颈深上
三叉神经一,二支 自主神经:交感N及副交感N
鼻腔的神经
鼻 腔 剖 面 图
固有鼻腔
内侧壁:即鼻中隔。 下鼻甲及下鼻道 外侧壁 中鼻甲及中鼻道
固 有 鼻 腔
上鼻甲及上鼻道 顶壁:呈穹隆状,有筛板。前颅底骨折或在此部 位施行手术时较易损伤。 底壁:即硬腭的鼻腔面,与口腔相隔。 前鼻孔: 后鼻孔:与鼻咽部交通。
外壁:与翼腭窝和颞下窝毗邻。内侧壁:鼻腔外侧壁下部。上
壁:眼眶底壁。底壁:牙槽突。
鼻 窦
筛窦:为四组鼻窦中解剖关系最复杂、自身变异最多、与毗邻
器官联系最密切的解剖结构。筛窦被中鼻甲基板分为前组筛窦和 后组筛窦,前组筛窦开口引流于中鼻道,后组筛窦开口引流于上 鼻道。
额窦:开口位于其窦底,经鼻额管引流至额隐窝。 蝶窦:
鼻的解剖
由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组成。 鼻腔的三维解剖结构是维持正常鼻生理功能 的基础。 四个鼻窦分别与眼眶、颈内动脉(颅内段) 及海绵窦毗邻,是眼鼻外科学及鼻神经外科 学的基础。

支架 骨:

额骨鼻部 鼻骨 上颌骨额突和腭突
软骨: 隔背软骨、大翼软骨、鼻副软骨 皮肤 :鼻根和鼻背皮肤
3。职业及环境因素:粉尘、化学物质及刺激性气
体。
分类
慢性单纯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
慢性单纯性鼻炎
病理:血管扩张、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腺体 分泌增多,但粘膜组织无增生。 临床表现:鼻塞及鼻涕增多为主要症状。鼻塞为间歇
性和交替性。分泌物多为粘液性继发感染后可为粘脓
性或脓性。 检查见双侧下鼻甲肿胀,呈暗红色,表面光 滑,湿润,鼻粘膜对血管收缩剂敏感。 治疗
外 鼻
薄而松弛,可以移动.
静脉回流: 内呲静脉和
面静脉
神经 : 三叉神经一,二支 淋巴回流: 颌下及腮腺

鼻前庭 前界:前鼻孔 固有鼻腔

后界:鼻阈
嗅区粘膜 :假复层无纤毛柱状上皮
鼻腔粘膜
鼻 腔
呼吸区粘膜: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后2/3) 眼动脉: 筛前动脉及筛后动脉
鼻腔血管
颌内动脉
在翼腭窝内分出蝶腭动脉、眶下动脉、腭大动脉
位于后组筛窦的后、内和下方。与海绵窦、颈内动脉、
视神经管、垂体等毗邻。
鼻窦切面图
急性鼻炎
定义 :俗称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鼻粘 膜炎症可延及鼻窦或咽喉部,传染性强。 临床表现:全身症状;局部:鼻腔干燥,鼻塞; 鼻涕增多,水样,后变为粘脓性;有闭塞性鼻 音。


病原体:病毒感染。常见为鼻病毒及腺病毒、冠 状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等。 常见诱因 1、全身因素:疲劳、营养不良、维生素缺 乏及全身慢性疾病等 2、局部因素:鼻腔疾病及邻近的病灶性疾 病,如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 鼾症等。可影响鼻腔功能和通气引流,局部抵抗力 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