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何用?(一)案例分析1.为什么上大学?我来告诉你一件我的教师生涯中最早的一次令我啼笑皆非的经历。

那是2000年1月我刚刚从研究生院毕业,开始了在一所大学的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

一个高个子的男生来到我的课堂,坐了下来,两臂交叉往胸前一放,看了我一眼,好象在说:“好吧,哥们儿,教我点什么吧!”两个星期后我们开始上《哈姆雷特》,三个星期后的一天,他来到我的办公室,双手放在臀部,“你要知道,”他指着桌上的书说,“我来这里是为了成为一个药剂师,可是为什么非得学这个?”虽然我是一名新教师,我也完全可以告诉这名学生,他现在上的是大学,而不是技术培训学校,在大学里学生接受的应该是教育而不仅仅是培训。

我试着这样向他解释。

我说:“对于你以后的日子,平均每天大致24小时。

这24小时中,大约有8小时要睡觉,你既不需要培训也不要受教育就能安然地度过你的生命中这三分之一的时间。

每个工作日的大约8小时里,我希望你能从事有用的职业,假设你读完了药学或是工学院、法学院甚至别的什么学院,在工作的8小时里你就可以完全地应用你的专业知识,在你生命的三分之一的时间里,你当药剂师的职责就是不把氯化物弄到阿司匹林里去,当工程师就不能让工程失控,当律师就要做到你的当事人不因你不称职而上了电椅。

这里面包含了每一个人都尊重的工作,而且这些工作都能给你良好的基本需求。

除了满足其他的需求外,这些职业将来会是你餐桌上的食物,养活你的妻子,抚育你的儿女。

职业是你的收入的来源,祝愿你的收入永远够用。

”“那么还有另外8小时的时间,也就是说你生命中另外三分之一的时间你怎样度过?还是回头说说你的家庭吧!你要把你的子女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孩子们能够接触到高深的思想吗?我们自认为是一个伟大文明社会的成员,文明社会只有保持其创造性,才能存在。

将来你成为一家之主的时候,你的家庭是否对整个人类文明思想有起码的了解?或者你的家庭生活的内容只有冰镇啤酒?你的家里是不是应该有一些书呢?或者说应该有些画?你的家人能不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能不能就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发表意见?你的孩子能不能有机会听到巴赫的音乐?”我说的大致就这些,可是那个学生根本不感兴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1.2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1.3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著作1.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实践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特征2.2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2.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2.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3.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规律3.3 剩余价值理论3.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第四章: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4.1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基础4.2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历程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宝贵经验4.4 实现共产主义的展望和任务第五章: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价值意义5.1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5.2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5.3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5.4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六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6.1 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和问题6.2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世界问题的分析6.3 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6.4 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当代世界问题中的指导作用第七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7.1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背景7.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运用7.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指导作用7.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宝贵经验第八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发展8.1 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8.2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的关系8.3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贡献8.4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第九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艺术9.1 当代文化艺术的现状与发展9.2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艺术的关联9.3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文化艺术的影响与启示9.4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文化艺术创作与批评中的应用第十章: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与发展10.1 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使命10.2 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新要求10.3 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现状与挑战10.4 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机遇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需要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形成以及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章节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1.2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合作1.3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1.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章节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2.1 唯物史观2.2 剩余价值学说2.3 阶级斗争与社会主义革命2.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章节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3.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3.2 剩余价值理论3.3 社会资本再生产3.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章节四: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4.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4.2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4.4 科学社会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章节五: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5.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5.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5.3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巩固5.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作用章节六: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6.1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与挑战6.2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6.3 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运动6.4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章节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7.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实践7.3 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7.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章节八: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8.1 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发展8.2 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运动8.3 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问题上的指导作用8.4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章节九: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革命9.1 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9.2 科技革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挑战与机遇9.3 马克思主义在科技革命中的指导作用9.4 当代科技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章节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与挑战10.1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理论价值10.2 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与回应10.3 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10.4 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使命与责任重点解析本教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基本观点、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等多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1
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
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设想超时空的存在,只能导致唯心主义;设想无物质、无运动的时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2、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认人在可能的空间内的选择。
主体选择是在既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在这当中,社会生活未来发展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之所以强调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为了实现主体的正确选择,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
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物质都不可能离开运动而存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哲学史上,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事物在本质上是不运动、不变化的,即使有运动和变化,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同时,形而上学还认为,运动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一切运动变化都是由于外力推动的结果。
第四,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但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在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的对物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实现,还要受物质条件的制约。片面夸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一、引言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2. 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及其历史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教学时间45分钟二、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及其历史发展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2)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

2. 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历史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

4. 教学时间45分钟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意义。

2. 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意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现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教学时间45分钟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2)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

2. 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现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教学时间45分钟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2)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意义。

2. 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意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现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教学时间45分钟六、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2)让学生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意义。

2. 教学内容(1)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2)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1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1.2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3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2.1 辩证唯物主义2.2 历史唯物主义2.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价值第三章:剩余价值理论3.1 剩余价值的发现3.2 剩余价值的实现3.3 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第四章:阶级斗争与社会主义革命4.1 阶级斗争的作用4.2 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任务4.3 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策略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5.1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和运用5.2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和经验5.3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未来发展第六章: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6.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6.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6.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构建第七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7.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7.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完善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第八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点8.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8.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指导地位第九章:全球化和马克思主义9.1 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9.2 全球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9.3 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价值第十章: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意义10.1 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10.2 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全球问题中的指导地位10.3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未来的启示第十一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革命11.1 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挑战与机遇11.2 信息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11.3 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事业的互动关系第十二章: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12.1 生态文明建设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2.2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生态环境保护12.3 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第十三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发展13.1 当代文化发展的趋势与挑战13.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当代的运用与发展13.3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第十四章: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14.1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政治格局变化14.2 马克思主义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分析1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力与责任担当第十五章: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发展15.1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15.2 马克思主义在未来的指导作用15.3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全球化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2. 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的作用;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成果;4. 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和当代世界中的指导作用;5.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重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难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学时安排:4学时思考题:1、如何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的特征和品质是什么?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南?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整学习要求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重点: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对立统一规律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难点:1、哲学物质概念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学时安排:8学时思考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3、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4、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5、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和理解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及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

2、理解和掌握认识过程的辨证运动机制及其发展规律。

3、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弄清真理和谬误的本质区别,领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重点: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通过对实践含义和特点及其决定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清认识的本质,懂得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1.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与理论研究1.2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历史唯物主义与阶级斗争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论1.3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与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世界观与方法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与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世界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个人成长与实践中的应用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剩余价值社会生产关系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3.2 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3.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意义与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世界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个人成长与实践中的应用第四章: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4.1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与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9世纪欧洲的社会变革与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4.2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观点与体系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建设与共产主义理想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3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意义与应用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价值科学社会主义在个人成长与实践中的应用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5.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与传播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背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5.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应用中国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5.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前景第六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6.1 当代世界经济的特征与挑战全球化的影响与局限性新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经济发展不平衡与贫富差距问题6.2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超级大国的竞争与多极化趋势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的兴起国际关系民主化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6.3 马克思主义在分析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与当代世界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视角与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七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与社会7.1 当代文化的多元化与冲突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挑战文化产业的崛起与意识形态斗争网络文化与数字时代的社会变迁7.2 当代社会的问题与挑战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公正问题人口老龄化与城乡差距问题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与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当代社会问题中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第八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发展8.1 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与影响信息技术的革命与的应用生物科技的发展与伦理挑战能源科技与气候变化问题8.2 科技革命与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数字经济的兴起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智能制造与产业结构的升级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8.3 马克思主义在科技发展中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与科技革命的理论联系马克思主义在科技政策与科技伦理中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科技发展的未来展望第九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想理论斗争9.1 当代思想理论的多元与斗争意识形态对立与思想观念的碰撞马克思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等理论的对抗当代思想理论斗争的实质与特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与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与创新精神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思想理论斗争中的指导地位9.3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加强与创新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斗争能力与水平第十章: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与要求10.1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个人的世界观塑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与途径1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方法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结合实践与时代特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讨论10.3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要求与评价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态度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评价马克思主义学习成果的标准与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六、当代世界经济的特征与挑战:在这一章节中,理解全球化的影响与局限性、新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与贫富差距问题是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3.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4.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实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马克思主义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第1-4课时: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第5-8课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第9-12课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第13-16课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第17-20课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实践六、教学资源1. 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辅助读物:《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3. 网络资源:马克思主义相关网站、论坛、学术论文等4. 视频资源:马克思主义相关纪录片、讲座、研讨会等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系统的讲解。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就马克思主义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分享心得。

3. 案例分析:教师提出案例,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分析和解答。

八、教学反馈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

2. 作业批改: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教案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教案课件

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在总体上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知道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和过程,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点,掌握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利用多媒体,采取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 课时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总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殊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是彻底、完整、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1848 年 2 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也不能例外。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的后期,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确立,资本主义及其各种矛盾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第一、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物质条件。

18 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在英国、法国、德国先后兴起,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

工业革命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使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确立。

生产方式的改变引起阶级关系的改变,引起国家政权和社会意识的改变,使阶级斗争、政治斗争和经济关系、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更为清晰地表现出来,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造的决定作用日益明显表现出来,这就为正确认识社会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提供了可能性。

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开始激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中国海洋大学教案学院:基础教学中心系部:社科部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任课教师:中国海洋大学教案第 1 、2 次课学时:6 授课对象全校各专业章节绪论一、二、三四教学目的和要求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主要讲授内容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授课模式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为主;兼用提问等其他方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思考问题思考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3、如何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中国海洋大学教案第 3、4次课学时:6 授课对象全校各专业章节第一章第一、二、三节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以及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主要讲授内容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5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二、意识的能动作用重点难点重点:1.物质的根本属性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规律及其特点3.对立统一规律4.意识的本质及能动作用难点:1.物质的唯一特性与根本属性的关系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授课模式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为主;兼用提问等其他方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思考问题1、怎样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关于物质的范畴及其意义?2、如何理解普遍联系?掌握这一原理有何意义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其在当代的意义。

3. 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起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成功案例。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和实践。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和论文,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辅助读物: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相关学术论文和案例分析。

3. 网络资源:马克思主义相关网站、论坛和视频资料。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引起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关注。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和实践,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和论文,让学生深入思考和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 第二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3. 第三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4. 第四周: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和实践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福建警察学院思政部刘妙玉【教情分析】教材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辩证法的主要观点,本章内容多,理论性强,学好本章内容对后面几章的学习起到指导性作用。

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其重要内容,加深理解,只能借助于教师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因此在充分发挥有限时间的课堂讲授作用外,还要发挥课堂外延伸作用,用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引伸方式,加深对相关原理的理解,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学员情况分析:对于我们学院学生而言,他们学习的专业理论课程在很多方面与本课程有一定的联系,如何在教学中突出本课程的科学性以及和专业课程的联系,把理论和方法结合,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方法论指导意义,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也将原理转换为实际工作的指导方法,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事半功倍。

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很多都从事公安一线工作,工作中需要的是他们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如何学会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方法对他们而言也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方法应用:为此在教学中,一方面,我们要积极贯彻十八大报告的有关精神,将党中央的最新要求和精神实质贯彻于教学过程;联系实际,展开课堂内和课外结合,通过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十八大报告,联系教学内容加以把握;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在客观评价公安工作的成效基础上利用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引入一些具体的典型案例,通过例举、比较、讨论,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加强实践教育的作用,再以此指导分析案件,由此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我们利用案例、视频、分析讨论以加强本部分的教学,同时还要做到和兼顾到本章节和其他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本章教学内容】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性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教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怎样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难点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教学方法与手段]案例教学,小讨论[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绪论的讲授要求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两个问题。

其次,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有一个整体性理解;本教材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安排时,就注意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又不局限于三个部分,特别注意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内容简单相加,而是从总体上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

再次,绪论开宗明义,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接下来阐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恩格斯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再接下来论述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最后阐述了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反复强调让学生认真学习绪论,这部分内容有利于站在应有的高度,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仅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当之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

(一)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一、制定本方案的依据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根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和《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要求,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特点,制定本方案。

二、制定本方案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概括出来的,是体现马克思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

因此,只有老老实实读原著,原原本本悟原理,才能深切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和发展的内在逻辑过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三、实践教学安排(一)内容实践教学主题围绕“经典阅读”展开,任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见附件一)。

学生可以就某一方面内容联系实际进行学习思考。

(二)时间与进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贯穿整个学期。

任课教师可结合理论教学安排指导学生研读。

课程结束前提交读书报告。

(三)组织与形式1、教师在开学初对每一个教学班级进行分组(建议10人一组),小组成员围绕选定经典文本各自撰写一份读书报告,字数不少于1000字;学期末小组成员围绕一学期以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特别是对经典文献阅读的感受、困惑、收获等,共同讨论写作完成一份《读书小组期末“经典阅读”总结》,字数不少于20XX字。

2、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班内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在每学期末向教研室推荐优秀实践论文(读书报告)若干篇。

(四)考核与评价1、教师负责对实践活动的开展及论文(报告)撰写给予必要的组织和指导,并对学生读书报告进行认真批改。

根据学生完成的实践成果的过程和质量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

考核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

2、实践教学经典文献阅读评价标准A:(90-100)对文章理解准确,表达流畅;B:(80-90)对文章理解较为准确,表达清楚;C:(70-80)对文章认真阅读,理解不全面,表达不清楚;D:(70分以下)阅读了,但没有理解;E:特殊给零分,所写内容和布置作业没有任何关联或其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案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案第一章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本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把握世界的本质及自然、社会、人类统一的基础,认识世界的存在状态及发展规律;同时,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及其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了解其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掌握辩证地认识事物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1.1.物质的根本属性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2.规律及其特点3.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核心内容4.¥5.4.意识的本质及能动作用[教学难点]1.物质的唯一特性与根本属性的关系2.意识的起源3.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手段]讲授为主,讨论与多媒体为辅[教学时数](6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自在世界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有两层含义:1、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

2、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二)》(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对物质的常识性理解:一个大学生的一天,早起……物质概念的历史演进: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等同于具体物质形态,是“个性”。

“物质”最早由希腊文“母亲”变化而来,即创造者,它是天地之母。

中国的五行说:“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印度的“地水火风”。

王充的元气论:天地,含气之自然;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也。

天覆于上,地偃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气中间矣。

德谟克利特:原子与虚空。

周易:八卦象征八种实物,这八种东西交互配合,演化出万事万物。

2、近代形而上学物质观:认为原子是“宇宙之砖”,原子的属性是物质的属性。

特征: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克服了直观朴素性。

局限性在于:把特殊的物质层次(原子)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当成物质的共性,不理解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将特定历史条件下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混同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不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方案设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方案设计举例说明举例说明(一)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地球年龄大约有45亿年以上。

在很长一段时间,地球上只存在无生命的物质,而宇宙万物是相互作用的,作用与被作用双方都会留下“痕迹”。

如滴水穿石,岩石风化。

展示挂图,便于学生形象理解:(二)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大约在3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发生了质的飞跃,出现了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就是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应答能力。

如含羞草、葵花向日。

展示挂图,便于学生形象理解:(三) 高等动物出现了感觉和心理生物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高等动物出现了感觉和心理。

如狗对人行为的模仿,海豚做算术表演。

举例说明互动教学结合提问图表总结展示挂图,便于学生形象理解:【提问】高等动物真的会做算术题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动物能进行各种表演,这是驯兽师长期训练的结果,动物按驯兽师指令做就有食物吃,相反就受皮肉之苦。

所以,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只是适应周围环境的本能反映。

(四)人的意识大约在300万年前诞生了人,有了人才有了意识。

人的意识活动是一种自觉主动的活动,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

通过这张表可以看到,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起源上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讲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了,狗之类的动物是没有意识的。

展示图表,便于学生理解:反应特性物质滴水穿石刺激感应性细胞膜含羞草感觉心理大脑动物表演人意识人脑万有引力定律物质反应形式反应器官举例无机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挂图说明教师总结(1分钟)展示漫画,便于学生理解:漫画中的人在画鬼,他比照的是什么?有公鸡、锯子等,我们看鬼的牙齿分明是锯齿、鬼的手分明是鸡爪。

很多西方人信仰上帝,上帝的外貌酷似西方人。

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假如牛能绘画,那么画出的上帝一定是头牛。

所以说,离开了客观事物不会形成鬼神观念,这句话是对的。

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只不过鬼神等错误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歪曲的反映罢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运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阶段?
第7、8、9次课学时:9
授课对象
全校各专业
章节
第三章第一、二、三节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授课模式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为主;兼用提问等其他方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思考问题
1、为什么无产阶级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无产阶级为什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
3、为什么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领导作用?
第1 7次课学时:3
授课对象
全校各专业
章节
第七章第一二三节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为主;兼用提问等其他方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思考问题
1.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
2.人的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3.人类实现彻底解放的三个方面?
4.怎样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理想?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重点
难点
重点: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2、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作用形式的特点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2.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3.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教学难点: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授课模式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为主,兼用提问等其他方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思考问题
1、如何理解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勾画的共产主义宏伟蓝图
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
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教学难点: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和概括;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科学认识。
第3、4次课学时:6
授课对象
全校各专业
章节
第一章第一、二、三节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以及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主要讲授内容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主要讲授内容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主要讲授内容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意识的本质及能动作用
难点:
1.物质的唯一特性与根本属性的关系
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授课模式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为主;兼用提问等其他方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思考问题
1、怎样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关于物质的范畴及其意义?
2、如何理解普遍联系?掌握这一原理有何意义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关系。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与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关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生命力。让学生了解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是实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保持社会主义生命力的有效途径。
授课模式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为主;兼用提问等其他方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思考问题
1、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什么?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有哪些?
3、分析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4、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主要讲授内容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重点
难点
[重点和难点]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形式
授课模式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为主;兼用提问等其他方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思考问题
1、自由竞争和垄断的历史和现实关系
2、跨国公司二战后迅速发展的原因,对国际经济的作用
3、你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两种趋势?
5.如何理解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如何理解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7.社会改革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作用怎样?
8.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第10、11、12次课学时:9
授课对象
全校各专业
章节
第四章第一、二、三节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5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重点
难点
重点:
1.物质的根本属性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规律及其特点
3.对立统一规律
2、历史主体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
授课模式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为主;兼用提问等其他方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思考问题
1.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2.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意义。
3.试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意义。
4.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主要讲授内容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主要讲授内容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主要讲授内容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