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阁旅游宣传片解说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说词
(女) 我用镜头捕捉长沙的历史遗迹,探寻这座三千多年历史文化古城的传奇与精神所在。
(老者)天心阁,古城长沙的标志!
配音解说
“潇湘古阁,秦汉名城”,这幅楹联,很好地说明了天心阁的历史地位及其与古城长沙的内在联系。
太平盛世修楼阁,天心阁修建于明万历年以前。据明崇祯《长沙府志》记载:天心阁,原名“天星阁”,因为按古代星宿分野,长沙城对应天上主管人间寿命的长沙星,并且建阁初衷并非军事瞭望,而是用来祭祀天地、观测星相,故此得名“天星阁”。
天心阁建阁选址非常考究,这里地处古城长沙地势的龙伏山之巅的古城墙之上,寓意上风上水、吉星高照,同时,古人为了借“天地之灵气”,还在阁内供奉文昌帝君和奎星两尊主宰文运的神像,意谓保长沙文运昌盛,人杰地灵,故天心阁也曾名“文昌阁”。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总阅官李汪度在其《重修天心阁记》一文里,道出了“振人文而答天心”的建阁目的。
在没有战事的年月,登临天心古阁,看到古城长沙万家炊烟,集市熙攘的繁盛景象,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情不自禁留下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句,“阁上九霄迎日月,城留一角看江山。”正是赞誉潇湘美景之盛况,抒发胸怀天下的博大情怀。
长沙古城墙始筑于秦汉时期,始为土墙,明洪武年间,改扩建为青砖墙。现保留下来的古城墙遗址长251米,其结构非常复杂和巧妙,是古代城池防御工事的典范。它为何屡遭战火,却仍能幸存呢?
天心阁古城墙有南北两个月城,面积各500余平方米,均可藏兵数百人,月城内有上下两层炮台,分别放置远射程和近射程大炮共十几座,有储存弹药和粮食的仓库,还有两条通往城内外的秘密通道,用来运送粮食弹药、补充兵源或逃生。由于月城建在城内,敌方攻城时无法探明内情,能起到迷惑敌人的作用,因
此这段城墙便成了保卫长沙城的一道坚实屏障。
清咸丰二年,太平军攻打长沙八十多天而不破,西王萧朝贵也阵亡天心阁城墙下;抗日长沙三次大会战,天心阁作为长沙城前沿指挥所,在断裂的城墙下,在残存的月城内,成为一道坚实防线,长沙守军顽强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疯狂进攻。1946年,国民政府为纪念三次会战中牺牲的将士,在天心阁旁修建了崇烈门、崇烈塔和崇烈亭。透过这段具有特殊军事价值的古城墙,我们依稀可以看到这座英雄之城往日的神采。
一古阁,一城墙,成为永远的历史印记。在政治风云变换的年代,湖湘人民成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先驱。戊戌维新期间,长沙是唯一忠实推行新政的省会城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长沙率先响应;五四运动前后,青年毛泽东、蔡和森等革命先辈在长沙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女)透过天心阁,我看到了这座城市的背后“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
天心阁不仅仅留下诸多历史传奇,清末学者黄兆枚写给天心阁的绝世名联似乎更能说明它的人文价值:四面云山都入眼,万家烟火总关心。天心阁,见证湖湘人文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