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风韵——青花瓷》文本解读
艺术赏析——《青花瓷》教案解析
艺术赏析——《青花瓷》教案解析。
一、艺术背景青花瓷起源于中国南宋时期,经过明、清两个朝代的发展,逐渐成为举世闻名的瓷器品种之一。
其特点在于采用青花彩绘,在白瓷器上勾画出线条,填涂入色。
青花瓷的绘画主题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造型多样,艺术表现力强。
二、艺术分析1.艺术风格:民俗经典《青花瓷》以富有民俗色彩的线条勾勒描绘,再加以清透明亮的青花色彩填涂,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富含神秘感的美丽形象。
另外,多用自然主题,如花卉、鸟兽、山水等绘制,浓郁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情感体现,也成为该艺术形式的显著特征。
2.艺术结构:组合美感《青花瓷》的艺术形式多与器皿结合,除了具备艺术性的陶瓷材质之外,其造型也被设计为一个优美的整体,内外相得益彰,使得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美妙的组合美感。
3.艺术表现力:排列空间的美《青花瓷》的绘画主题丰富多彩,每一件作品都给人一种不同的感受。
它们呈现出的空间感强烈地令人联想到排列美,使人不仅在艺术领域,还在排列、布局等方面获得一种趣味和美感。
三、教案分析1.任务目标本教案的任务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好地透彻掌握《青花瓷》这种艺术形式,了解其历史、风格、结构和表现力等方面,进而在艺术创作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的重点在于梳理《青花瓷》的文化背景和创作基础,通过分析具体艺术品,展开有关主题、线条、颜色等方面的阐述。
教学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和特点,更好地把握其表现力和艺术灵魂。
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包括多媒体学习、师生互动、课堂讲解、分组讨论等,其中课堂讲解需要更多的学科知识储备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课堂结束后,我们可以考虑让学生进行小组创作,引导他们在遵循艺术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从自身创作角度,积极探索、创新、实践。
四、教学反思青花瓷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瑰宝,它不仅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文化内涵和历史地位,更是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在面对一种艺术形式时,我们应该具备更加开阔而深刻的视野和思维,从学科知识体系、创作原则、艺术追求等多个角度去理解和研究。
青花瓷说明文阅读原文及答案
青花瓷说明文阅读原文及答案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
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青花瓷》说明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青花瓷》说明文阅读原文①所谓青花瓷,是指一种用钴料直接在瓷胎上绘制花纹图案,然后再施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白色相间效果的釉下彩瓷器。
青花瓷色调明快典雅,釉面光洁莹润,弥久犹新。
在青花瓷的绘制过程中,将中国画的笔墨效果与艺术魅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是中国青花瓷艺术的一大特色。
②明代是青花瓷发展的高峰时期,无论是景德镇官窑,还是各地民窑,都创作了许多精美的传世佳作。
这一时期的青花瓷,一直被视为是中国青花瓷的一种典范,为后世所追仿。
特别是永乐、宣德和成化、嘉靖及万历年间官窑烧制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装饰丰富而著称于世。
在造型方面,永乐时期虽然依然沿袭元代生产较大的罐、盘、碗等器,但也出现了很多小巧精致的器物与新品种:如天球瓶、抱月瓶、八角烛台、长颈方口折瓶等。
纹饰以植物纹、动物纹为主。
③明代永乐、宣德青花瓷制作多采用进口青花料“苏麻离青”,颜色深沉、层次丰富,釉面白中泛青。
成化年间,青花瓷使用了一种新的青料,叫“平等青”,也叫“坡塘青”,这种青料产于江西瑞州。
“平等青”发色稳定,色泽淡雅、柔和,给人一种若隐若现、虚无缥缈的感觉。
成化青花瓷,色泽淡雅,釉面肥润、抚之有玉质感;胎质细腻纯洁,白釉莹润如脂,造型轻灵秀美,这也可能就是成化青花瓷跨越时空至今仍保持无穷艺术魅力的原因之所在。
图案花纹常见的有云龙、飞凤、团龙、团花、婴戏等。
小巧玲珑是这一时期青花瓷器型的特点,多以盘、碗为主。
在装饰上,青花加彩是成化年间的突出成就,有“斗彩”和“填彩”两种。
④明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官窑新品迭出,民窑精品也争奇斗妍。
此时的青花瓷花色纯正稳定,蓝中泛紫,色调浓重鲜艳,真可谓炉火纯青。
从嘉靖到万历,用于烧制青花瓷的色料是一种叫做“回青”的色料。
中国风青花瓷古文赏析教学通用PPT
歌曲歌词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画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云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歌曲歌词
芭蕉 骤雨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 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 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 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窗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 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 你
歌词赏析
歌词赏析
肆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转 化)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譬 喻)
叁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夸饰) 在瓶底书画隶仿前朝的飘逸(转化)
贰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譬喻)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转化)
壹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类迭)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转化)
歌词赏析
窗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上述两句中的“惹”字,就使用了类迭的修辞手法
创作背景
歌曲的动机
方文山认识几个鉴赏古董艺术的朋友,在与他们时而青铜、 时而宋瓷、时而明清家具等横跨千年谈古论今的聊天中, 触发其想用那些传世的中华艺术品来当歌名的动机。
先曲后词
开始落笔时却发现周杰伦这首曲的曲调温柔委婉、淡雅 脱俗,以至于其脑海中浮现的全是烟雨江南的画面。而 歌曲名字却几经转折,最终确定为“青花瓷”。
创作背景
惹了你
惹这个字在歌词中的用法 是方文山从六祖惠能那句 著名的偈语:“菩提本无 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 一物,何处惹尘埃”中得 到的体会。
第二章
窗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歌曲歌词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青花瓷》阅读理解
《青花瓷》阅读理解《青花瓷》阅读理解《青花瓷》阅读理解1青花瓷①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②青花瓷器起始于唐宋。
唐代以前,中国瓷器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
唐代从烧制三彩的过程中,分化出了与纯兰彩几近相同的“青花”烧制技术,到了14世纪二三十年代,即元代至顺治年间,河南巩义黄冶窑的“唐青花”烧制技术,突象遇到一夜春风,致使千树万树“青花”怒放。
元代的景德镇瓷窑,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制作已经成熟,遍地烧起了“青花瓷器”,这是我国制瓷史上的时代的进步。
③到了明代,特别是明永乐朝开始,由于海禁开放,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仅进一步密切了中亚、西亚两地区的贸易关系,而且还带来了“苏麻沥青”的钴土矿,这种钴土矿含有高量的铁,而锰的含量相对较少,在还原气氛中呈美丽宝石蓝色,使得明朝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呈现独有的特点。
由于钴土矿成分中含铁量较高,往往在青花瓷器中出现斑点,俗称“铁锈斑”。
铁锈斑青花瓷器由于难于仿制,反而更加珍贵。
④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式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式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根据青花瓷款式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⑤民间青花是来自民间、淳朴活泼的一种青花瓷器装饰形式。
民间青花最大特点在于用笔流利豪放、点染错落有致。
如画山水小景,仅两棵杂树,一个山坡,一条小溪,着笔不多,却把幽静秀丽的大自然美景描绘的意趣无穷。
⑥青花瓷是古代釉下彩绘的巅峰,其清幽淡雅的呈色以及丰富多彩的图文装饰对世界陶瓷的发展影响深远,青花瓷创烧、演进、传播的历史及鉴定辨伪历来是学界和藏界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化课职中语文([视频语文]《青花瓷》歌词赏析课件)
“我”一边为素胚上色,一边思念一个曾经 邂逅的如青花瓷一般秀丽的江南女子。冉 冉檀香中,心中微酸,再也画不下去,纵 是丹青圣手,瓶上的牡丹终究是不如伊人 含苞待放的笑容,不知玉人生在何方,不 免心自忧伤。 从文笔和选用的意象来看,开首直叙,并 不词藻华丽,但是已然奠定全篇清韵雅致 的基调。
在青花瓷的素胚上,浓淡相宜的笔锋勾勒的 牡丹,宛如初妆后的你。 冉冉的檀香飘向窗外,思绪随着淡淡轻烟飘 远,手中的笔就此搁下,宣纸上残留着未完 成的半幅作品。 "走笔至此搁一半",十分传神,生动地描绘 了"我"由于出神而顿笔于纸上的情形。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歌词赏析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素胚
勾勒
pēi lè rǎn tán liǎo yòu xuàn
嫣然
一缕
yān lǚ chuī niǎo mó diàn nì
冉冉
檀香 了然 釉色 渲染
炊烟
袅袅 临摹 惦记 细腻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歌词赏析歌词赏析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素素胚胚??勾勾勒勒??冉冉冉冉??嫣嫣然然??一一缕缕??炊炊烟烟pilrnynlchu??檀檀香香??了了然然??釉釉色色??渲渲染染??袅袅袅袅??临临摹摹??惦惦记记??细细腻腻tnlioyuxunniomdinn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在青花瓷的素胚上浓淡相宜的笔锋勾勒的在青花瓷的素胚上浓淡相宜的笔锋勾勒的在青花瓷的素胚上浓淡相宜的笔锋勾勒的在青花瓷的素胚上浓淡相宜的笔锋勾勒的牡丹宛如初妆后的你
从《青花瓷》谈诗歌鉴赏分析课件
《青花瓷》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传统文化, 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使 更多人参与到文化传承中。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重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青花瓷》将传统元素与现代音乐情势相结合,启示我们 在现代社会中应重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以创新的方式传 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04 《青花瓷》的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鉴赏
语言优美
周杰伦的《青花瓷》歌词语言优 美,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 比喻、拟人等,使语言生动形象
。
简洁明了
歌词语言简洁明了,表达清楚,易 于理解,避免了过多的华丽辞藻和 复杂的修辞,更加贴近大众的审美 。
押韵工整
歌词押韵工整,每句歌词的尾字都 押韵,使得整首歌曲旋律优美,朗 朗上口。
教学建议
01 02 03
重视文化背景
在教学时,教师应重视介绍《青花瓷》所涉及的文化背景 ,包括青花瓷的历史、工艺和美学价值等。通过对文化背 景的深入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提高鉴赏能力。
强化语言分析
在分析诗歌语言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精炼、优 美和感染力,通过分析修辞手法和意象的运用,培养学生 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审美意识。同时,可以让学生尝试模仿 诗歌的语言风格进行创作练习。
意象手法
青花瓷
作为诗歌的主题意象,青花瓷代表了爱情的珍贵和易碎,同时也代表了江南文化的精致和美丽。
牡丹、绣花针、骤雨、门环、铜绿等
这些意象与青花瓷相互映衬,共同营造出一种美丽而哀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遗 憾。
音乐性手法
பைடு நூலகம்
01
押韵
诗人运用押韵手法,使诗歌读起来具有音韵之美。如“在瓶底书汉隶仿
从《青花瓷》谈诗歌鉴赏分析PPT文档21页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从《青花瓷》谈诗歌鉴赏分析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青花瓷的评析课件
•
色白花青的锦鱼跃然于碗底,临摹 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躲在窑 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 针落地 经过一番沉思后,我继续临摹瓶身 画,在完成落款时,又想起在远方 的心上人,就把自己心中的心上人 完美的形象制放在瓶中吧,自己心 上人是经过高温烧制的,历经千年 任然完好如初。将自己对心上人的 思念比作绣花针落地一样,几乎听 不到任何声音,原来我早已经把心 上人放到了记忆深处。最不容易打 扰的地方。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燃,宣纸上 走笔至此搁一半
• 此时冉冉檀香 中,再也画不 下去了,无尽 的心事在我心 里升起,瓶身 上的牡丹终究 不如伊人含苞 待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丌了地方
• 我不知道玉人在何方,不 免心中暗自忧伤。估计嫣 然的一笑是留给我最美的 一笑吧。到这里已经可以 看出我是一个性情中人, 而且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 人。在临摹瓶身时竟然被 画中人所感染,进而联想 到自己心爱的女人。 •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门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 过那江南小镇惹上了你”
• 关键字:惹 • 每次在下雨天经过图书馆 楼梯的转角处,都会注意 到外面的娇艳欲滴的芭蕉 ,她给我一种娇滴的感觉 或是一种清新脱俗,此情 此景最是诗意,好像似曾 相识,那么熟悉说不出的 感觉。一场大雨后满园的 翠绿,空气里充满湿润的 水气,芭蕉叶上滚动着晶 莹的雨滴,此时此景,最 是诗意
《青花瓷》歌词鉴赏
——09化本xxx 作词:方文山 作曲:周杰伦 演唱:周杰伦
素胚勾勒出的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 描绘的牡丹如你初妆
• 在柔情而古朴的开场 曲下,曲调温柔委婉 、淡雅脱俗,以至于 我脑海中浮现的全是 烟雨江南的画面。 • 我来到了江南烟雨的 小镇,我一边为素胚 上色,一边思念一位 秀丽的江南女子。她 的容颜如瓶身上的牡 丹高贵。
方文山 青花瓷 赏析----稻田清香
词/方文山曲/周杰伦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妳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妳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妳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妳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妳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妳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妳眼带笑意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妳妳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妳在泼墨山水画里妳从墨色深处被隐去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妳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妳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妳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妳眼带笑意元〈青花鱼藻纹大罐)方文山博客: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妳(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妳)有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来更换部落格的文章了,眼见这片田地日渐枯萎荒芜,残垣断壁,人烟稀少,人气仅剩下一个荒村野寨的规模。
不过没关系,杰伦很忙,其实我也很忙,这年头不景气大家都宁愿很忙,但不管再忙也还是要跟网友们聊聊天把酒话桑麻一番。
所以,我决定今后要在自己的这块园地里勤于笔耕,好好的栽种字苗,祈望不久后,网友们的响应与留言能蔚然成林,绿树成荫,重建起昔日的汉唐盛世那行人熙攘,歌舞升平的长安城。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而我则是:「文不在多、有换则新、人不在挤、有来就行」呵呵…宋汝窑/天青釉色长颈瓶 (无价/传世仅70余件)首先跟亲爱的网友们分享此次填写杰伦新专辑里这首「青花瓷」的创作过程。
前一阵子我认识了几个鉴赏古董艺术的朋友,在与他们时而青铜、时而宋瓷、时而明清家具等横跨千年谈古论今的聊天中,触发我想用那些传世的国之瑰宝来当歌名的动机。
当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青铜器,以殷商时期开始铸造的青铜器来做为词曲名,用青铜的厚实象征爱情的坚真;以千年斑驳的铜锈来比喻世事的沧桑;以器皿上难解的铭文来阐述誓言的神秘。
《青花瓷》左世海阅读答案
《青花瓷》左世海阅读答案《青花瓷》小说借青花瓷表达了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徳,尤其是对赡养老人的忧虑与反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花瓷》左世海的文章阅读以及相关的阅读答案,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青花瓷》左世海原文阅读当麻大急匆匆赶回村里时,他的弟弟麻二和妹妹麻花也早到家了。
昏暗的屋子里,除了盘腿坐在铺着破芦席的土炕上的娘,还有位陌生的秃顶老头。
这是吴叔叔,你爹生前的好友。
娘向麻大他们介绍道:今天让你们回来,是有件事要和你们商量。
啥事呀?大老远的催人回来,我单位还忙着呢!麻大瞄了眼坐在炕上的老头,疑惑地问。
可不是,有话快点说,我公司还有事要办。
麻二有些不耐烦了。
你们都吃公家饭,哪有我忙,早上走得急,家里猪还没喂哩。
一旁的麻花也嘟哝道。
他叔,还是你来说?母亲望了望众人,示意秃顶老头先说。
是这样!老头拧灭手中的烟头,望着麻大笑笑,说,十年前,你爹老麻和我在一个施工队干活,两人相处得亲如兄弟。
有一天下班后,老麻见一个衣衫破烂的老婆婆,蹲在路旁冻得浑身发抖,她的面前放着个挺好看的青花瓷瓶,说啥也要卖给他。
老婆婆说这是她祖辈留下的东西,为了吃饭活命,只好拿了出来。
当时,老麻看她确实可怜,一咬牙花了100元买下了那只青花瓷瓶。
那,后来呢?麻大禁不住问道。
后来,老麻又跟着施工队去了河南,我没去,临走时他把花瓶存放到了我家,说等返回时来取。
不料这一走竟然杳无音信。
直到上个月,我遇到一个和他一起打过工的老乡,才知道那年他在河南工地出了事。
唉,好人命苦啊。
老头说着,从提包里小心地拿出一个布包,捧到母亲面前,一层层打开后,果然露出一只尺余高的很好看的青花瓷瓶。
麻大、麻二和麻花见了,立即凑过脑袋来。
这可是宝贝呀!老头又说,前些日子我专门找专家看了,说这是地道的宋代官窑真品,按现今的价,少说也在50万元以上。
老头边说边将花瓶递给了麻大娘。
麻大娘盯着花瓶,抚摸着,半晌,两行浊泪从满是沟壑的面颊淌下。
麻大等人听后呆了。
我和你们爹是兄弟,他虽然走了,但我不能做出见利忘义的事情。
方文山青花瓷赏析
+ 排比:用两个以上句法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来表达性质相同的意念,其字数不一定要相同, 使句子富有节奏之美,并增加了表达的力度。 例如《女儿红》:“长的不是瓜子脸,个性不 温柔婉约,我却偏偏爱绣花鞋;天生不是丹凤 眼,模样也不古典美,我却偏偏爱绣花鞋。” 将相似意义的句子排列在一起,更能生动传达 出“虽然不是古典美人坯子,却更有自己的个 性主张”的概念,仿佛一位女子就站在眼前大 声说:“这就是我,怎样!”
+ 摹写:把对事物的知觉,用文字加以描述
形容,记录的对象包括视觉、听觉、嗅觉、 味觉和触觉等等的感受。《双刀》歌词 “正上方的月亮,那颜色中国黄”,是视 觉摹写,而《上海一九四三》中“黄金葛 爬满了雕花的门窗,夕阳斜斜印在斑驳的 砖墙。”也属此类,夕阳的昏黄爬在斑驳 的砖墙上,更添悲凉。
+ 摹写:所谓摹写,指的是在视觉、听觉、嗅
+ 排比:“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
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就是用两个以 上结构相似的句法来表达性质相同的意念, 显现出句子的节奏感与律动,增强了词意 的感染力,强化了“惹”的意象。
+ 夸饰:语句中特别夸张铺陈,明显超过客观事
实,给人深刻印象。《龙拳》:“我把天地拆 封,将长江水掏空……我右拳打开了天化身为 龙,把山河重新移动填平裂缝。”天地由我创 造,多么豪气万丈!《千年之恋》:“温热前 世的牵挂,而我在调整千年的时差。”因思念 而来的牵挂,纠缠千秋万世,完全呼应了歌词 名称。《爷爷泡的茶》:“唐朝千年的风沙, 现在还在刮。”则形容唐朝人陆羽创作的《茶 经》深深影响中华文化。
+
+
+
+
+
+
+
青花瓷诗歌鉴赏
青花瓷诗歌鉴赏《青花瓷》是一首充满江南韵味的抒情诗,同时也是一首融入了叙事元素的诗歌。
它以青花瓷为载体,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抒情主人公在制作青花瓷的过程中,思念一位如青花瓷一般秀丽的江南女子的情感历程。
在诗歌的开篇,诗人用简洁明了的笔法勾勒出了青花瓷的轮廓,并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青花瓷的风采。
青花瓷瓶身的牡丹、仕女图以及瓶底的汉隶等元素,都被诗人巧妙地融入了诗歌中,使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江南韵味。
在诗歌的叙事部分,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抒情主人公在制作青花瓷的过程中的情感变化。
从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到描绘牡丹、仕女图、锦鲤等元素,每一个步骤都融入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与思绪。
这种写实的笔法为诗歌搭建了一个真实的框架,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世界。
在诗歌的抒情部分,诗人通过比喻、比拟等手法,将青花瓷与江南女子相互映衬,展现了对江南女子的深深思念与眷恋。
这种思念与眷恋不仅表现在对女子容貌的赞美上,还表现在对女子神韵、气质的描绘上。
这种深入的情感描绘使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气息,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世界。
在诗歌的结尾部分,诗人通过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等意象,展现了难觅江南女子芳踪的失落与无奈。
这种情感与前文的思念与眷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更加立体。
同时,这种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思考空间。
总的来说,《青花瓷》是一首充满江南韵味的抒情诗,它以青花瓷为载体,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抒情主人公在制作青花瓷的过程中思念一位如青花瓷一般秀丽的江南女子的情感历程。
同时,诗歌也融入了叙事元素,使诗歌更加丰富、更加立体。
这种叙事与抒情的结合使诗歌充满了张力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和情感变化。
浅析青花瓷的艺术特色论文
浅析青花瓷的艺术特色论文一、韵味不同:各有偏重两篇作品都散发着较强的中国古典韵味,但细细比较,仍有差异:《青花瓷》犹如古代仕女,含蓄唯美《听陈蕾士之琴筝》恰似沙场征将,浩大潇洒。
这是因为两首作品本来就各有所偏重。
1、在诗歌对象上《青花瓷》整篇的对象虽是青花瓷,但却是虚写。
意象自始至终也只有一个:青花瓷。
在歌词中,青花瓷成了一个桥梁、一个媒介、一个隐喻。
它象征着恋人,也象征着爱情,它使作者睹物思人。
它只是一面镜子,照见的确是作者满心爱恋。
而《听陈蕾士之琴筝》的对象是实打实的琴筝声,它并没有虚化,是诗歌的中心。
2、在语言运用及形式上《青花瓷》多词句小笺,整体氛围是委婉含蓄、细腻隽美的。
因为是歌词,他更注重回环往复,再加上本身韵脚押韵、使节奏感更为突出。
在歌词中,意象多番组合,作者所采用色调也既符合歌词意境,如开始的“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搁一半”,从一开始便注定是幽婉的曲调。
青色,就是深深的蓝色,属于冷色调,让人感觉冰冷空灵,在这里被比喻做思想的色彩化“素胚”中的“素”字,写出了爱人的清新淡雅、一尘不染,符合江南女子的温婉,而“浓转淡”便是动态的颜色,令人如闻其画。
而《听陈蕾士之琴筝》则多用比喻、拟人、画面绚丽多彩,铺陈多,所选意象多明朗壮阔,随着琴声的舒缓急重而随之变化,更好地切合了琴筝声的表现力。
二、写法类似:艺术特色简析1、语言的陌生化处理《青花瓷》和《听陈蕾士之琴筝》和在语言运用上的确令人心折,其中对语言的陌生化处理是其重要一环。
所谓语言的陌生化,也可说成是语言的张力,就是拆解语言使用的惯性,重新浇灌文字重量,赋予其新的意义,纺织出新的质地。
一般是指通过对语言进行变形、扭曲、拉长、压缩以及颠倒等多种艺术处理,从而使得我们对语言产生的麻醉效力中解脱了出来。
表现形式通常有通感、词性活用、打破语序等。
就如陆正兰在《歌词学》中说:“意象被多次重复的使用后,就会老化,死亡,变成平板词汇,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意象,因此文学家不懈地努力要把意象激活。
青花瓷器一种婉约的美
青花瓷器一种婉约的美青花瓷器一种婉约的美蓝白相间的青花瓷极具中国水墨画特色。
青花饰于白底,能起到艳而不俗鲜而不佻,明朗而安定,既能近赏,又能远看从而达到远看颜色近看图的效果。
在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对蓝色的装饰有一种独特的情感。
蓝色能使人想到清清流水映蓝天的美景,往往与清洁、明净联系在一起。
青花瓷以纯洁的蓝白色彩表达了丰富的艺术语言,同一颜色的各种深浅不同的色调及笔触线条来描绘和表现对象,有着非常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青花瓷的表现内容、题材、形式和手法都极为广泛,自然界的一切景象,都能用其独特的蓝白二色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青花瓷是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
它的主要特点是:瓷质细白、釉下蓝色彩绘、幽青可爱图案洁净素雅、装饰雅俗共赏。
由于是釉下彩,色彩永不褪脱。
蓝色:它是最冷的色彩,蓝色非常的纯净,蓝色代表着广阔的天空深不可测的海洋,表现出寂静、理智、透明等特性;蓝色也是一种忧郁的色彩浅蓝色类似笛声,悠扬而又明晰,深蓝色像大提琴声,深沉而又动听,深黑色的蓝像低音提琴,那低沉的音色好像有那永远诉说不完的苦闷……青花瓷的端庄浑朴典雅,新彩瓷的精细,粉彩瓷的雅致、柔和,颜色釉瓷的绚烂夺目。
而我对青花瓷有着独特的偏爱,传统青花瓷的造型—古雅精致而灵巧,蓝白相间的装饰手法,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中国纹案,结合着一代代演变过来的优美造型。
晶莹如玉的白,青翠幽深的蓝,犹如蓝天白云如此明朗又幽静。
对于青花瓷我有自己的理解:认为青花与中国的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它难于写实,易于写意;难于厚重,易于轻灵。
“知白守黑”黑在这里由蓝色代替,其中最中国式的美学理论也充分在这里得到彰显。
青花这种形式如此与水墨相似,因此,笔墨的情趣也同样是青花的精神所在。
师法古人师法自然”是我所创作的源泉。
传统青花在此之前的表现方式都莫过于:勾线分水,这样的表现方式使得青花给我们的感觉永远是轻灵淡雅,但青花分水后可以出更多的层次因此就厚重了许多。
青花瓷
《青花瓷》赏析机制D11 陆飞青花瓷》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在于这种离愁别绪被描写得更加婉转细腻,隐藏得愈加含蓄而韵味别生,仿佛青橄榄在口,可以慢慢回味。
论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论词句,《青花瓷》却是一幅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走笔曲折只因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论曲调,《青花瓷》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这三者叠加至一处,《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
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国风分外动人。
方文山用“素胚”“仕女”“汉隶”等系列词汇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周杰伦的唱腔柔情而古朴,略带江南戏曲的雏形,绝妙填词配复古音乐,构成了一阕R&B佳作。
在《青花瓷》里我听到了《东风破》里旧地重游物是人非般淡淡的哀愁,听到了《发如雪》里前尘后世轮回不息般轻轻的喟叹,也听到了《千里之外》天各一方生死难忘的一生等待,甚至听到了《爱在西元前》里风化千年而精魂不死的爱的誓言……心中五味陈杂,漫天的思念翻滚如潮,而耳旁却依然只是轻轻淡淡的吟唱而已,云淡风清。
《青花瓷》里最感人的一个字,我以为是这个“等”字。
一个“等”字,唱尽多少无奈和惋叹。
这一等,是无望的等,是来生的等,是明知不可等的等,可是曲中却只用淡淡的语调唱来,再平常不过,仿佛只是每天等待日出那般简单;等待的时候,可以看书写字,可以吟诗作画,可以赏花弹琴,只是时时不曾忘记等待的人。
痛苦吗?不,《青花瓷》里唱得如此悠然,原来满腹的离愁别恨也可以慢慢洗淡。
求不得、爱别离又怎么样呢?众生皆苦,等待也是一种美丽的心情,不如就当此生的相遇,只是为了来生的重逢埋下伏笔,这样想来,不禁释然。
就算不能再相遇,也应当感恩曾经那惊鸿一瞥的际遇。
谁能凭爱意将富士山私有?青花瓷,也是一样。
至少,我们能够隔着千里山水遥遥眺望江南的袅袅炊烟,隔着茫茫人山人海默默想念回忆中那一抹淡淡的背影,正如隔着重重历史静静观赏传世青花瓷不变的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珠白沁就烟雨孔雀蓝映著月光——《瓷器风韵之青花瓷》文本解读田树宝一、读教材,思教材,知China由来,浅析编者教材设计背景China,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瓷器之意,通常情况下,更重的这也是西方人指称中国的意思。
一种物体的名字能和一个国家的名字相同,可见这种物体是多么具有地域特色和代表性。
这深深吸引着我,感动着我。
很荣幸,能接触到和瓷器有关的《瓷器风韵》这一课。
《瓷器风韵》是浙美版八年级美术第15册中一堂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课。
课本中在首页指出:China,是中国英文名称,它还有另外一个意思你知道吗?为什么西方人会用这样的意思来指称中国呢?许多学者认为:西方的瓷器原本是从中国输入的。
明朝时,大批量中国瓷器输往海外。
其中一个主要输出地就是波斯。
波斯人称中国瓷器为Chini,欧洲人从波斯人买中国瓷器的同时将Chini也带回了欧洲并改为China。
按照我们以往的想法,欣赏评述这种类型的课一般不会作为教材中的重点,然而这本教材却不是这样?编者为何这样设计,让我不得其解,让我很好奇。
这一课前后在大小场合我上了多次,每次上都感觉不同,对这一堂课也越来越感兴趣了。
课余之时,仔细翻看教材、细细品读教材,体味编者教材设计意图,每一次翻看都有不同的思考,越看越觉得:教材中那些不同时期的中国瓷器,每一件瓷器都有自己的故事,仿佛像人一样难以琢磨。
编者就是编者,全面而又深刻,的确啊,瓷器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的一份极为珍贵而绚丽的文化遗产。
二、读教材,思课标,品读教材内涵,充分了解瓷器历史文化背景(一)读教材,知瓷器,找准教学着力点纵览浙美版次学段的教材中欣赏评述类课程有:第13册《走进美术》、第15册《瓷器风韵》、《流光溢彩》、第16册《中国书法》、《印学西冷》、第17册《用泥造型》、《盛唐气象》。
从上述中内容来看,初中阶段欣赏评述的教学重点和学生学习重点是欣赏不同年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
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
本课整体内容的设置与课程标准非常吻合。
作为此类工艺美术作品,特别是瓷器作品的欣赏,从认识瓷器不同形式的作品以及对不同时期瓷器作品的鉴赏到学会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对不同瓷器作品进行简短评述,学生已经感知了欣赏这些瓷器作品所带来的魅力。
这为我们的教学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这一课虽属欣赏评述领域,但在具体执教时我将本课定为以欣赏为辅、学生体验为主的教学设计。
(二),读教材,品教材,思编者意图,理清陶瓷界限,了解瓷器发展历史在许多学生眼中,通常把陶和瓷概念混淆,分不清什么是陶,什么是瓷。
瓷器,是中国独有的一个伟大发明,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窗口性产品。
瓷器源于陶器,而又精于陶器,远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已制造和使用陶器了,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实现了从陶器到瓷器的进化。
教材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区分陶器和瓷器,教材中所出示的下面的表格中便一目了然: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瓷器是青瓷,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出现了原始青瓷。
青瓷又是从釉陶发展过来的;我国由陶向瓷的演变过程在汉代完成,真正的青瓷瓷器起源于1800年前的东汉;浙江是青瓷的发源地,最早烧制成功的青瓷产地是浙江省的上虞市小仙坛和帐子山一带。
其佐证是在浙江省上虞、宁波、慈溪、永嘉等地发现的东南瓷窑遗址,以及河南、河北、安徽、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省东汉墓葬出土的青瓷器。
由此可见,从原始青瓷的产生到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经历了大约1000多年的时间。
青瓷一经问世,就以其坚固耐用、古朴典雅的风韵得到人们的喜爱。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360多年间,南方青瓷的生产更是突飞猛进。
课本中也讲到:经过秦、汉、六朝、隋、唐的发展,宋代瓷器生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青花瓷器是景德镇的代表性瓷器品种,元代最为经典,明清时蓬勃发展,明清时期则是青花瓷、彩瓷发展的鼎盛时期。
那时的青花瓷以白地兰花为主要特征,景德镇有“瓷国明珠”之称。
纵观我国瓷器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课本中出示的22件瓷器中,宋朝瓷器有6件;元朝瓷器有4件;明朝瓷器有4件;清朝瓷器有5件;现代瓷器有3件。
另外,陶器共有两件:一件是汉代彩绘陶罐,另一件是唐代三彩陶马。
可以说展示的是整个瓷器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教材中对于陶器是如何发展为瓷器的介绍并没有出现。
查遍资料,不能得到明确答案。
瓷器是商代中期开始出现的,最早的瓷器是青瓷,由于工艺不够成熟,又称为原始青瓷。
汉代青瓷烧造逐渐成熟,摆脱原始状态,进入早期瓷器阶段。
隋唐时期,瓷器生产开始繁荣。
宋代是瓷器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定窑、汝窑、官窑、哥窑等处的产品各具丰姿。
(三)读教材,思教材,立定位,知青花有学者认为,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觞期。
可以理解为唐代的青瓷就是初始状态下的青花瓷。
随着元代景德镇成为瓷器生产的中心,元朝青花生产已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
明朝是青花瓷发展史上的大成时期,这时的青花色彩浓艳,胎质细腻,造型丰富。
此时的青花瓷凭借独特的工艺开始登上了世界瓷器的历史舞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方人眼中的China,或许指的就是瓷器家族中的青花瓷!可以说,随着元、明青花瓷制作的成熟,打破了唐宋以来瓷器舞台上‘群瓷’争霸的局面,一举成为元明和清早期瓷器舞台上的主角。
其价值之高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教材中,用了整整一个版面来展示青花瓷,足见教材编者也是因为青花瓷在瓷器中非同凡响的地位。
因此,泛泛讲众多的瓷器,学生只是做了一回看‘流水账‘的看客,不如把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大胆调整,放在青花瓷的教学定位上来。
教材中所出示的四件青花瓷中,没有出示最初的唐代青花瓷器,也没有出示瓷器制作鼎盛时期宋朝的青花瓷,更没有出现花瓷繁盛时期元朝青的青花瓷器,而出示的是青花瓷制作顶峰时期明朝的三件青花瓷器。
特别是在本课首页整版中,向我们展示的是明代青花瓷器《青花群仙庆寿图罐》。
翻看次器物资料,我才知道:该器通高64cm,造型厚重古拙,色调浓,蓝中泛紫红。
盖面上绘龙纹。
腹部以传统的吉祥图案为题材,形似莲瓣的岩石上,头颅硕大的老寿星手拿如意,面带微笑坐在上面,周围祥云缭绕,雾气茫茫,梅花、牡丹、仙鹤、奔鹿烘托着诸位神仙来向老寿星祝寿。
意到笔随,生动的构图,将群仙清高超脱、不同凡俗的神韵描绘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层次分明,色调明快。
底中书“大明嘉靖年制”青花楷书款。
在2009年一次拍卖会中以200万元当日最高成交价拍卖。
我有些疑惑了,在2005年一次拍卖会上,一件叫做《鬼谷下山》的元代青花瓷以2.45亿元高价拍卖,成为了青花瓷拍卖史上目前的标王,这样的一件瓷器编者为什么没有放在教材当中,更不用说放在这课首页整版了。
仔细翻看资料,从以下青花瓷发展史中我找到了答案:青花瓷初始于唐→繁盛于元→顶峰于明→缤纷于清。
明《青花群仙庆寿图罐》元《鬼谷下山》从这个青花瓷发展简表中并没有看见作为历史上瓷器高度发达时期,也就是宋朝青花瓷的身影。
按一般思维,这是不可能的。
很遗憾,这的确是事实。
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
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
一是1957年发掘于浙江省龙泉县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
该塔的塔砖上有绝对纪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另一处是1970年在浙江省绍兴市环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残片。
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这十余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残片。
胎质有的较粗,有的较细。
纹饰有菊花纹、圆圈纹、弦纹、线纹等。
青花发色前一处的较浓、发黑;后一处的较淡。
发色较黑者,应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缘故。
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钴土矿,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
它们与唐青花并无直接的延续关系。
通过资料查找,我发现:元代作为我国封建社会一个比较特殊的少数民族朝代,元代的青花瓷因普遍器型较大,多为使用器皿而非陈设瓷,因此留世量较少,不少元代青花瓷甚至都是孤品,‘物以稀为贵’,这都导致元朝的青花瓷的价格居高不下就不难理解了。
我们不能把一件青花瓷器的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等同看待,作为青花瓷发展最成熟阶段的是明朝青花瓷,无论是在造型上还是在青花的艺术品位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完美阶段,极具代表性,因此编者将这件明代《青花群仙庆寿图罐》作为本课的首页整版就不足为奇了,将明代青花瓷《青花卷叶纹洗》、《青花婴戏莲纹碗》和讲解瓷器制作过程为范例的现代制品《民间山水》青花纹瓶也放在教材中就更说明问题了。
《青花卷叶纹洗》《青花婴戏莲纹碗》《青花卷叶纹洗》,制作于明正德年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高7.5厘米,口宽23.8厘米,足径18.8厘米,洗敛口,圆鼓腹,圈足。
口沿下青花双方框内自右至左横书“正德年制”四字楷书款。
以青花为饰,呈色淡雅,腹部绘卷叶纹两周,足上亦绘圆珠纹。
正德青花常见以阿拉伯文、波斯文、龙穿花纹为装饰,而此碗通体以卷叶纹装饰,且描绘得精美细致、雅洁古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青花婴戏莲纹碗》,明隆庆年间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高9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5.1厘米,景德镇窑制作。
此碗构图新颖,描绘生动,婴孩娇憨之态惟妙惟肖.足内青花双长方框内楷书仿款"大明宣德年造".是隆庆青花瓷器的精美作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在讲解瓷器制作过程时,将现代青花瓷器《民间山水》青花纹瓶的制作过程作为范例,足见编者在教材编排时的想法,这更加肯定了这节课的定位。
(四)、看教材,明析青花制作教材中的四件青花瓷可以说各具特色,每次欣赏都有不同的收获。
翻看青花瓷这个‘大家族’的发展历史,总是让人感慨万千。
青花瓷的制作工艺更是让人拍案叫绝。
作为瓷器‘大家族’中的‘宠儿’,青花瓷制作生产工艺十分讲究。
教材中的青花瓷制作方法共有三个步骤,即瓷泥拉坯、铅笔画稿、青料上色。
其实青花瓷的加工生产过程十分复杂也十分讲究,具体可分成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采集瓷石瓷土:瓷器都是以瓷石和瓷土(高岭土)为基本原料烧制而成的。
先人们最初是在生活中发现经火烧过的泥土会变得十分坚硬,并在千百次实践后发明了陶,在烧制陶器原料选择中发现了瓷石瓷土并烧制成了瓷,瓷石瓷土具有烧成瓷器所必需的矿物成分和特性。
第二步:粉碎磨细瓷石瓷土:将采集到的瓷石瓷土利用专门工具进行粉碎磨细。
例如在古代用巨碾或巨石锤在石臼内把原料舂细。
第三步:陶洗澄淀细瓷粉:把加工成极细碎的石土瓷料倒入或方或圆的陶洗池内进行陶洗。
具体作法是依山就势,利用斜坡,从高而下建三、四个池子(多至五、六个),将细碎瓷料倒入池子化成泥浆,水浆经不同池子顺势流向低池子中,粗大的瓷料先沉淀,最细的瓷料沉淀在最低的池子内,蒸发水分后成泥块状,也就是制瓷坯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