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炯兰群文阅读教案

合集下载

群文阅读:成长一组

群文阅读:成长一组

《群文阅读:成长一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理解成长的主题,把握不同文本中成长的共性与个性。

2.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多篇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合作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不同文本中成长的内涵。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本、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成长话题的思考和感悟,树立正确的成长观。

2.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成长的主题,把握不同文本中成长的共性与个性。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不同文本中成长的内涵和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你们是如何理解成长的?”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思考。

•引出群文阅读的主题——成长,介绍将要阅读的几篇文本及其作者。

2.群文共读•学生自主阅读几篇关于成长的文本,标出重点词句,记录阅读感受。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疑问。

3.主题探讨•分组讨论几篇文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探讨成长的主题及其在不同文本中的体现。

•各组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4.深入解读•选取其中一篇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分析人物成长的过程、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成长的意义。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这篇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5.比较分析•比较几篇文本在表达成长主题时的异同点,包括语言风格、叙事手法、人物形象等方面。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异同点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表达效果的影响。

6.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或阅读过的其他关于成长的文本。

•开展以“成长”为主题的写作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笔触描绘成长的点滴。

四、作业布置1.完成一篇关于“成长”的读后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经历,谈谈对成长的理解和感悟。

2.收集并整理关于成长的格言、名句或故事,准备下节课的分享交流。

群文阅读教案(原本)

群文阅读教案(原本)

群文阅读教案(原本)第一章:群文阅读的概念与意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群文阅读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认识到群文阅读的重要性和价值。

3. 培养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的定义:阅读者在一段时间内,阅读多个相互关联的文章,以达到深入理解和学习的目的。

2. 群文阅读的特点:涉及多个文本,相互关联,有助于拓展视野和提高思维能力。

3. 群文阅读的意义:丰富阅读材料,提高阅读效率,培养综合分析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三、教学活动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激发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并思考。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群文阅读的特点和价值,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4.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群文阅读的案例,学生分析其优点和效果。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并强调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回答,了解学生对群文阅读概念和意义的基本理解程度。

第二章:群文阅读的策略与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策略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策略和技巧进行有效群文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的策略: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制定阅读计划,合理安排时间,调整阅读速度等。

2. 群文阅读的技巧:快速浏览,重点阅读,摘录关键信息,归纳总结,思维导图等。

三、教学活动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相关话题,引导学生思考群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的重要性。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群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群文阅读实践,运用所学的策略和技巧进行阅读。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收获,分享有效的策略和技巧。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群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并强调其在群文阅读中的应用价值。

八下语文第四单元群文阅读教案

八下语文第四单元群文阅读教案

八下语文第四单元群文阅读教案教案标题:八下语文第四单元群文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2. 学生课本和练习册;3. 相关的群文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入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讲解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0分钟)1. 介绍群文阅读的定义和特点;2. 解释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如快速浏览、精读、归纳总结等;3. 演示群文阅读的技巧,如扫读标题、图表、段落首句等。

Step 3:小组合作阅读(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篇群文阅读材料;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阅读,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3. 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Step 4:整体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邀请每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和收获;2. 整理学生的回答,总结群文阅读的优点和技巧。

Step 5:拓展活动(10分钟)1. 提供更多群文阅读材料,让学生自由选择并进行阅读;2.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想。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任务,巩固学生对群文阅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小组合作阅读、整体讨论和拓展活动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群文阅读的实践,学生不仅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群文阅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学科能力。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群文阅读(浙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群文阅读(浙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群文阅读(浙教版)1. 教学目标- 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特点;- 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文本分析;- 能够阅读理解课文,并能表达个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群文阅读策略;-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信息;- 培养阅读和表达能力。

3.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群文阅读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文字阅读: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中的文章,理解其中的意思和情感;- 读图阅读: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和图片,获取额外的信息和情感体验;- 探究阅读:学生通过提问和解答问题,深入思考课文的意义和价值。

4. 教学准备- 教材:《浙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音频和视频。

5.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导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研究活动:- 学生阅读第一篇课文,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观察插图,描述插图中的场景和细节;-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和理解;-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一篇群文阅读文章,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导入:复上节课内容,提醒学生重点关注文中的情感和细节;- 研究活动:- 学生分组合作,细读课文,进行情感分析;- 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创作自己的群文阅读作品,展示给同学们。

第三课时- 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兴趣;- 研究活动:- 学生阅读第二篇课文,并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 学生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想法;-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选择另一篇群文阅读作品,并与同学们进行分享和讨论。

6.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表现、参与讨论和呈现的作品等,评价学生对群文阅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7.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多阅读各类群文阅读作品,培养良好的阅读惯;- 提供更多的练和素材,帮助学生在群文阅读上不断提升。

2024年六年级下学期群文阅读教学计划

2024年六年级下学期群文阅读教学计划

2024年六年级下学期群文阅读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学期群文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阅读多篇具有关联性、互补性的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具体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群文阅读中来。

2.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通过大量阅读锻炼学生的快速阅读和信息筛选能力。

3.增强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通过对多篇文本的对比、分析和综合,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5.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知识和信息。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群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将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1.经典童话与寓言故事:通过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经典童话作品,以及《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寓言故事,让学生感受童话与寓言的魅力,学习其中的道理和智慧。

2.中外名著节选:节选《西游记》、《水浒传》等中国古典名著,以及《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等外国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让学生接触不同文化和时代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科普知识与环保主题:通过阅读关于自然科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普文章和实例,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4.历史人物与事件:通过阅读关于历史人物、重大事件等的记叙文章,让学生了解历史,学习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

5.当代社会热点话题:选取关于社会热点话题的新闻报道、评论文章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教学方法1.群文共读:每周安排固定的群文阅读时间,全班学生共同阅读同一组文本,确保教学进度的一致性。

2.小组讨论: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感受,提出疑问和见解,促进交流和互动。

教案-《群文阅读》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教案-《群文阅读》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天地有大美,枝叶总关情——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课标解读】(一)学习任务群解读学习任务群11 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目标与内容(3)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

根据需要选用改写、读书笔记、文学短评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4)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小说写作的一般规律。

捕捉创作灵感,进行小说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

本单元属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小说的优秀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小说写作,撰写文学随笔,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按照课标任务群的提示,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本,深入阅读作品,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完成文本的审美与鉴赏活动;要求学生学习时用读书提要、读书笔记、文学评论等形式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个人见解;在学习中,以专题阅读、对比阅读为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家作品或专题,充分借助学习资源,拓展阅读,研讨交流。

本单元围绕“自然情怀”这一人文主题,选取的五篇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有对故都“秋味”的吟唱,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有北京地坛牵出的人生故事;有夜游赤壁的吊古伤今,登临东岳的畅想。

在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的描写中徜徉,既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又能够领会深厚的人文内涵。

(二)学业质量水平标准解读1-3 有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能整体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倾向;能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传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在文学鉴赏中,有正确的价值观。

在本单元的设计中,重点从单元的情境任务、活动的评价任务和部分学习活动入手,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和感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3 喜欢欣赏文学作品,能整体感受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能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作出自己的评价。

在文学鉴赏中,有正确的价值观,有追求高尚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的意愿。

群文阅读教案(原本)

群文阅读教案(原本)

群文阅读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增强学生对不同文本类型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讨论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的概念与重要性。

2. 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快速阅读、略读、扫读、精读等。

3. 文本类型的识别: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4.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问、分析、评价、推断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教师示范:展示群文阅读的过程和方法。

3. 学生实践:分组进行群文阅读,选择适当的文本进行阅读。

4.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阅读心得,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5. 批判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文本,进行评价和推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批判性思维测试: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学生合作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文本材料:选择不同类型和难度的文本供学生阅读。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卡片等。

3. 小组讨论:划分学生into小组,进行讨论和分享。

群文阅读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运用群文阅读技巧,分析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整合和归纳能力。

3.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文本,发展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呈现和交流自己观点的能力。

七、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进阶技巧:文本关系分析、信息整合与归纳。

2. 多角度审视文本:文化、历史、社会等多元视角。

3. 创新思维的培养:联想、想象、创意表达等。

4. 呈现和交流技巧:清晰表达、逻辑推理、有效倾听。

八、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群文阅读技巧,引入文本关系分析。

2. 教师示范:通过示例文本展示如何分析文本之间的关系。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群文阅读,尝试分析文本间的联系。

2024年小学二年级的群文阅读教案

2024年小学二年级的群文阅读教案

2024年小学二年级的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章“大自然的呼唤”部分的内容,详细涵盖《春天的声音》、《夏天的雨》、《秋天的颜色》和《冬天的风》四篇文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了解和掌握四季的特点及变化,增强对自然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和分享,学会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形容词和副词,如“温暖的风”、“轻轻的雨”等。

教学重点:四季特点的理解和记忆,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挂图。

学具:课本、阅读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看到的四季景象,激发学生对四季变化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翻开教材,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四篇文章,讲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3. 例题讲解(10分钟)挑选每篇文章中的一段,进行详细讲解,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信息,学会用文章中的词语进行描述。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并分享原因。

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7.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四季的特点,检查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对应四篇文章的主题,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关键词语,形成视觉冲击,帮助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一段话描述你最喜欢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春天,因为春天万物复苏,花草树木都变得绿油油的,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让人心情愉快。

2. 作业题目:根据文章内容,连线下列词语与对应的季节。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群文阅读(浙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群文阅读(浙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群文阅读(浙教版)教学目标- 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欣赏能力。

- 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记忆课文内容。

- 分析和解释课文中的文化现象。

- 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

教学准备- 课本:《四年级语文上册》浙教版第四单元。

-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引入古代文化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复: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包括课文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3. 研究: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并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学生跟读课文并分析课文中的文化现象。

4. 讨论:提问学生,探讨古代文化在课文中的体现和意义。

5. 模仿: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表演课文中的对话和情境。

第二课时1. 复: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再次朗读课文并讨论其中的文化现象。

2. 研究:带领学生理解并记忆新的词汇和句型。

3. 合作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篇与古代文化相关的短文。

小组成员协作阅读短文,并回答提供的问题。

4. 分享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阅读结果和讨论成果。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补充观点。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与之前研究的文化现象进行比较。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在家庭中寻找或了解更多有关古代文化的事物或资料,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

2. 鼓励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或文化遗址,亲身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剧场表演,以表达他们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想象。

教学评估-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现。

- 学生对课文文化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学生在合作阅读和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注意: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群文阅读(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群文阅读(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群文阅读(苏教版)教学目标1. 了解群文阅读的定义和特点2. 研究借助文本提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文本理解和分析能力4. 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教学重点1. 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学会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和进行分析教学准备1. 教科书第四单元的群文阅读材料2. 小组合作研究的分组名单3. 黑板、彩笔、教学PPT等教学工具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 利用教学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所学内容,为本单元的研究做铺垫。

步骤二:研究群文阅读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 分析和解释群文阅读的概念和特点。

- 使用例题和实例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步骤三:讲解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15分钟)- 教师依次讲解文本提取信息和进行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 强调关键词、词组和句子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如何有效提取信息。

步骤四:小组合作研究(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篇群文阅读材料。

-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阅读和研讨材料,提取重要信息并进行讨论。

- 教师在小组之间巡回指导和辅导。

步骤五:全班讨论和总结(15分钟)- 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报告他们的读书笔记和讨论结果。

- 整理和概括每个小组的观点和见解,形成全班的讨论和总结。

- 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和指导意见。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 结合本单元的内容,布置相应的阅读作业或写作任务。

- 强调要求和截止日期,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完成作业。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与群文阅读相关的文章和材料,拓宽知识面。

2. 引导学生参与课外阅读和写作活动,提高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研究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2. 收集学生的阅读笔记和讨论结果。

3. 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分和反馈。

PS: 以上为简要教案大纲,具体教学内容和细节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群文阅读教案》

《群文阅读教案》

《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群文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审视文本,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4.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选取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本,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2. 文本内容要具有相关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3. 文本难度要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采用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分享阅读心得。

3. 采用教师引导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文本,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2. 呈现文本,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3.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4. 分组讨论,学生合作探究,分享阅读心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2. 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3. 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

4.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六、教学资源:1. 文本材料: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3. 学习工具:笔记本、文具等。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干净整洁,通风良好。

2. 座位安排:学生分组坐,方便讨论交流。

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正常运作。

八、教学进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2. 呈现第一组文本,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3.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4. 分组讨论,学生合作探究,分享阅读心得。

第二课时:1. 呈现第二组文本,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2.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 分组讨论,学生合作探究,分享阅读心得。

九、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选择两篇文本进行深入阅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乡愁》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乡愁》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乡愁》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本文为《乡愁》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文本形式和引导学生的有效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感受到文本中传达的乡愁情感。

教学设计将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导入乡愁主题1. 教师播放一段乡村风光的视频,并放映一些乡村图片,营造乡愁情感氛围。

2.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乡愁的认识和经历。

第二步:朗读与欣赏1. 教师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如诗歌、散文、小说片段等,要求学生在阅读时注重内心感受。

2. 教师进行适当的背景介绍,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背后的情感表达。

3. 教师朗读文本,学生可跟读或闭目聆听,并感受文本所带来的情感。

第三步:文本分析1.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文本形式进行深入分析,如诗歌、歌曲、电影、绘画等。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整理出文本中表达乡愁情感的关键元素和特点。

3.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探讨。

第四步:拓展阅读1. 教师布置拓展阅读任务,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文章、小说片段、诗歌等,让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乡愁主题。

2. 学生通过阅读后,可以撰写读后感或对文本进行评论,表达自己对乡愁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第五步:思考与创作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个体与乡愁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用文字、绘画等形式创作表达自己对乡愁的感受。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第六步: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到的内容,总结乡愁主题的核心内涵。

2.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思考自己在阅读中的体验和收获,并与同伴分享。

通过以上学习设计,学生将通过多种文本形式的阅读感受乡愁的情感,同时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情感和思维层面去感悟文本,在课程中加入适当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交流中不断丰富对乡愁主题的理解。

同时,课后提供拓展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个人思考和创作能力,使学生在全面感知乡愁的同时,也能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置入其中。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群文阅读(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群文阅读(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群文阅读(人教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群文,了解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节日俗。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增进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群文中所涉及的词汇和句式。

2. 理解并能够概括群文的主要内容。

3.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态度和方法。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阅读了三篇群文,分别是《哈尼族的米线宴》、《侗族的芦笙舞》和《黎族的火把节》。

通过阅读这些群文,学生将了解到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节日俗。

第一课:《哈尼族的米线宴》本课主要介绍了哈尼族的米线宴,以及哈尼族人民热情好客的风俗。

通过阅读,学生将了解到哈尼族人民对米线的热爱,并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喜庆和团结之情。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哈尼族的传统服饰和美食,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群文: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本课群文,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3. 梳理思路:引导学生总结哈尼族的米线宴的主要内容,并展示学生的梳理结果。

4. 小结:通过回答问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二课:《侗族的芦笙舞》本课主要介绍了侗族的芦笙舞,以及侗族人民热爱音乐和舞蹈的传统。

通过阅读,学生将了解到侗族芦笙舞的特点和舞蹈传统。

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侗族芦笙舞的音乐和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侗族舞蹈的独特风格。

2. 阅读群文: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本课群文,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3. 梳理思路:引导学生总结侗族芦笙舞的特点和舞蹈传统,并展示学生的梳理结果。

4. 小结:通过回答问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三课:《黎族的火把节》本课主要介绍了黎族的火把节,以及黎族人民庆祝丰收的传统俗。

通过阅读,学生将了解到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和丰收祈福的仪式。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黎族人民欢庆火把节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群文: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本课群文,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3. 梳理思路:引导学生总结黎族火把节的主要内容,并展示学生的梳理结果。

初一下语文群文阅读教案

初一下语文群文阅读教案

初一下语文群文阅读教案教案标题:初一下语文群文阅读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1. 理解和分析文本中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运用合适的阅读策略来解读文本。

3.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不同类型的优秀文本,如故事、诗歌、报告等。

2. 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和辅助材料。

3. 准备针对不同文本类型的阅读活动和讨论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诗歌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与文本相关的问题。

二、文本阅读(25分钟)1. 教师选择一篇适合初一学生的文本,并让学生自主阅读。

2. 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理解和分析,包括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等方面。

3.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文本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三、阅读活动(15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与文本相关的阅读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或创作等。

2. 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探索文本的意义和价值。

四、文本评价(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评价,包括文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 学生可以通过写读后感或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拓展延伸(5分钟)1. 教师推荐一些与文本相关的其他阅读材料,鼓励学生继续拓展阅读。

2.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本进行阅读,并进行文本分析和评价。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1. 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2. 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3. 一篇选取的群文阅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以一首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诗歌或歌曲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和学生讨论诗歌或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2. 理论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解释群文阅读与个人阅读之间的差异以及为什么群文阅读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技巧训练(25分钟)教师介绍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并进行示范。

例如,提醒学生在阅读时可以批注标记重要内容,主动与他人讨论交流,以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等。

4. 小组活动(30分钟)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群文阅读课文进行阅读和讨论。

教师提供相关问题引导小组讨论,例如课文中的主题、作者的观点以及学生个人的看法等。

同时,教师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来介绍小组的讨论结果。

5. 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群文阅读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群文阅读活动。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讨论的积极性、合作的程度等;2.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代表发言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程度;3. 设计小组间的竞赛或问答活动,通过竞争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撰写一篇简短的观后感或心得体会,并提交给老师。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他群文阅读活动,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六、拓展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精选的群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和讨论。

同时,鼓励学生在班级内创建群文阅读小组,定期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和推荐好书。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以上即为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的大致框架。

《群文阅读教案》

《群文阅读教案》

《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章体裁的辨识能力,以及比较阅读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不同体裁的文章,如小说、散文、诗歌等。

2. 围绕某一主题或话题,进行群文阅读。

3. 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使用比较阅读法,让学生分析不同文章的异同。

3. 运用讨论交流法,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分享。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不同体裁的文章,确保文章质量。

2. 设计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

3. 准备教学PPT,展示文章内容和相关信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2. 阅读:让学生阅读选定的文章,指导学生使用阅读技巧。

3. 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4. 分析:让学生分析不同文章的体裁特点,比较其异同。

5. 总结:对学生的阅读和讨论进行点评,总结阅读技巧和方法。

六、教学评估1. 设计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分析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收集学生的问题和讨论话题,评估其主动学习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策略1. 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选择合适的文章难度。

2. 提供阅读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其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扩展其阅读视野。

2. 组织文学社团或读书会,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创作。

3. 结合语文课程,进行跨学科的阅读和写作活动。

九、教学反馈1. 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其对群文阅读的看法和建议。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3. 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群文阅读的重要性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群文性阅读教学设计教案

群文性阅读教学设计教案

群文性阅读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群文性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2.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人文精神,加深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题为“中国传统文化”,选取了四个不同领域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包括《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诗经》中的《关雎》、《清明上河图》和《杂剧》中的一折。

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了解到不同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入传统文化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活动(40分钟)a. 阅读金陵十二钗中的王熙凤的描写,让学生理解她的性格特点和角色形象。

b. 分组讨论《关雎》中的情感表达,学生根据诗歌内容,探讨作者的情感以及作品所表达的含义。

c. 观赏《清明上河图》,学生观察画面中的人物形象、背景等,讨论画作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特点。

d. 观赏一折杂剧表演,学生了解杂剧的特点,并尝试通过身体语言和动作模仿表演。

3. 总结(15分钟)a.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并在班级中展示讨论结果。

b. 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 课后作业(5分钟)让学生选取一部传统文化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并写一篇读后感。

四、教学资源1.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描写材料2. 《诗经》中《关雎》的原文和注释3. 《清明上河图》的图片或视频资料4. 一折杂剧的演出视频资料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展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书面表达能力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读后感表达能力。

3. 思辨能力评估:观察学生在总结和讨论中的思辨能力表现。

六、教学扩展为了进一步推广群文性阅读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展览等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理解。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群文阅读》(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群文阅读》(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群文阅读》(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能正确朗读故事,语音语调自然流畅。

3.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4.能感受和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语音语调的准确表达。

难点1.理解故事中的含义和道理。

2.自主复述故事内容。

三、教学准备1.课件:故事《第四单元群文阅读》的相关图片和文字素材。

2.教学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

3.教学材料:故事内容的印刷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通过图片引入故事主题,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学习故事: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故事,讲解生词和理解关键点。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特点。

4.背诵:指导学生背诵故事中的一段话,并进行表演。

第二课时:1.暗示情感:与学生分享故事中的思考和感悟,引导他们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

2.个人活动:让学生在课后写下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形成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讲解作业:解释下节课的作业要求和目的,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完成任务。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的设计,我发现学生在故事理解和情感表达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他们对故事的理解也更加深入,能够从中领悟到一些道理。

但在语音语调方面,仍需继续加强。

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还存在复述内容浅薄的问题,下一步需要重点帮助这部分学生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对于以后的教学,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全面发展。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在语文理解、语音表达和阅读理解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训练和提升。

希望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不断探索语文世界的奥秘,提高自身素养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个性秀概括作家笔下动物的特点泸州市叙永县江门镇中心校 陈炯兰 电话:执教年级:四年级 设计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体验, 重视孩子们的阅读过程中的交流与分享, 试图达到培养阅 读兴趣、 积累阅读方法、 不断提高孩子们的阅读水平的目的。

在这组课外阅读教 学中也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同样写动物, 观察角度不同, 心理体验不同, 运用的 表达方法也就不同, 语言也就各具特色。

教学这组课外同步阅读的重点就是体会 动物不同的特点, 感悟作者的各具特色的写法, 并且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体验文 章的思想情感,在不断学习中地进行语言的积累。

教学内容: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三单元: 《白鹅》、《白公鹅》、《猫》、《母 鸡》2、人教版《同步教材》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 《螳螂》、《大靑牦》、《北极母熊》。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充分读书, 体会每一种动物的不同特点, 感受动物的可爱。

2、比较文章表达上的不同特点,初步体会几位作家语言的不同风格。

教学重难点:的可爱、可敬。

2、比较文章表达上的不同特点,初步体会几位作家语言的不同风格。

3、分享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 学习方法等,奠定学生有效同步阅读的基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同步阅读表群文阅读教案设计3、分享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 学习方法等,奠定学生有效同步阅读的基础。

4、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 的可爱、可敬。

进一步领会不同作者的表达方法, 感受动物1、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进一步领会不同作者的表达方法, 感受动物教学步骤:、谈话导入:1孩子们,我们在第三单元中,一起学习了四篇课文,它们是一一(学生齐读文章题目)2、这四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动物的不同特点,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动物世界,一起来品味作家笔下的不同动物,去感受每种动物鲜明的特点。

二、主题回顾:1孩子们,通过第三单元四篇课文的学习,你从中感受到了动物的哪些特点呢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随机小结,提炼出中心词。

《白鹅》:高傲; 《白公鹅》:将军派头《猫》:性格古怪; 《母鸡》:慈爱尽责(设计说明:课内文章已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细致地感悟,这一环节重在以概括主要内容,提炼关键词的方式引出本单元的主题,重在积累一种读书的方法。

)三、阅读概览1课外阅读《同步阅读》中以动物为主题的文章六篇《螳螂》、《大青牦》、《北极母熊》(出示课件)。

并填写《阅读记录表》。

2、“品一品最让我们感动,最能体现动物情感的语句,想想这些语句中闪现着动物们怎样的品质特点,用恰当的词语在这些语句旁做好批注。

”3、一起来交流,分享阅读的快乐。

4、这几篇文章你最喜欢哪一篇,主要写了什么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接下来, 请和你的同桌互相交流你的收获。

(同桌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交流,概括出文章的梗概,全班交流: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动物用简练的词语概述它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并补充出这样评价它们的理由。

(结合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学生讲清楚动物的不同特点,教师引导并提炼出关键词。

)6、小结:通过刚才的阅读交流,孩子们接触了更多作家的不同动物。

这几篇文章又让我们感受到不同作家笔下的不同动物特点。

(设计说明:此环节重点在于对《同步阅读》上的选读的文章作初步的整体感知,“阅读浏览表”用于指导学生阅读,供老师掌握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教学时,老师只需多倾听,适当点拨即可。

)四、片段分享,精彩赏析(一)《螳螂》1学生交流脑海里浮现出的形容螳螂特点的词语。

2、交流阅览表:教师引导从关键语句来体会动物的特点。

如:(1)螳螂的外形漂亮、娴雅,身材优美、苗条,穿着浅绿色的衣裳,翅膀像薄纱一样轻盈,颈部很柔软,头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动就是它还有最特殊的一副温和的面孔,这也是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2)螳螂的大腿几乎是带两排刀口的锯齿,它的小腿更像是一把带两排刀口的锯子,锯齿比大腿上的还要多,而且,这种锯齿也与大腿上的不同,锯齿的尖端还有像针一样尖利且硬的钩子和一把双忍刀,很像弯曲的修枝剪。

(引导学生抓住螳螂的外形特点体验它的外表温和,从锯齿中体验它是捕食能手。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文字,分别读出温和、凶残的语气。

(二)《大青牦》1学生分享精彩片段:抓以下重点词句进行赏析:(1)、大青牦勇猛好斗的事例。

(大青牦哪能容许那大公牛逞强, 它一声长啸,拉着大车愤怒地冲上前夫,空寂的野地里立即发出牛角猛烈的碰击声。

大青牦昂头挺立,对手眼角流着血,痛得不能动。

)(2)、记性特别好的例子、吃苦耐劳的特点。

(它干起活来,一天能犁十亩地。

它认真严肃,一丝不苟。

3)、你从大青牦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受到什么启发2.学生用不同的图案把读到的大青牦的特点用图表展示出来。

3、学生交流,教师指导、小结。

三)《北极母熊》1、这只母熊做了什么,有着一颗怎样的心哪些文字描写出了北极母熊的慈爱尽责,让你感动不已2、指导学生体会这种描写的生动之处。

3、如果你和作者一样,细心的关注着北极母熊的一家,能说说你的内心在发生着一些怎样的变化可以借用文中的语言,利用句式:当看到 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自己的内心四)、有感情地品读这些精彩文字。

(朗读形式多样,抽生读,齐读,读出不同的语气)(设计理念:此环节重在交流分享,重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阅读体验,给孩子们创设一个畅所欲言、轻松自由的气氛;孩子们自由谈话,老师组织倾听,稍加点拨。

在阅读的“深度”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让孩子们在生本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中升华阅读的体验,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五、主题拓展1.同学们,阅读了不同作家笔下的不同动物,你在习作方面受到了哪些启发呢(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2.总结:动物和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里,在作家笔下,各种动物无不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可亲可爱。

此时的你想说些什么呢请说出你最想表达的一两句话。

3、好书推荐:1)、《昆虫记》、《世界动物百科全书》、《椋鸠十动物小说爱藏本》等4、、影视推荐;CCTV—1纪录片《动物世界》(设计说明:此环节意在让孩子们走出书本,走进生活,学会阅读生活这本大书,充分调动孩子的阅读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板书设计:六、教学思考和感悟:群文阅读要求“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这意味着: 教师不能讲太多话,不能提太多问题,要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让学生更加自主、更加愉悦、更加生活化地去阅读、去理解、去质疑、去发现,真正达到提升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群文阅读从内容上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充分尊重其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在阅读方法上,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指导。

因此,本节课中我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学情,以“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为目的,编写本教案。

课内文章在课堂教学时已经理解得很透彻了,本版块重在以复习的方式引出本单元的主题,重点不在文章细节。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阅读体验,给每个孩子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充分调动孩子的阅读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老师的角色重在当听众或参与者,适当对字音、语气、语速等阅读技巧和习作方法做简单的指导即可,给课堂营造一种轻松愉快自由的气氛。

附选文:(一)螳螂螳螂的外形漂亮、娴雅,身材优美、苗条,穿着浅绿色的衣裳,翅膀像薄纱一样轻盈,颈部很柔软,头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动,使用视野分开阔。

最特殊的就是它还有一副温和的面孔,这也是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看到螳螂温和的外表,如果你认为它是一种温和、善良的昆虫,那就真的被它的外表蒙蔽了。

其实,螳螂是非常凶残的,可以说是一个捕食其他昆虫的能手。

让我们拿来看看它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吧!螳螂的腰部很长,也很细,而且非常有力。

两条大腿更长,在它的大腿下边还有两排锋利的锯齿。

在锯齿之后,还有三个大齿。

总之,螳螂的大腿几乎是带两排刀口的锯齿,当它把腿弯起来时,就将双腿收在这两排锯齿当中。

它的小腿更像是一把带两排刀口的锯子,锯齿比大腿上的还要多,而且,这种锯齿也与大腿上的不同,锯齿的尖端还有像针一样尖利且硬的钩子和一把双忍刀,很像弯曲的修枝剪。

在螳螂歇息时,它总是把武器缩在胸口前,看起来很平和的样子。

一旦有昆虫从它身前经过,它立马露出本来的凶恶面目,把武器伸展开。

那个路过的昆虫还不知道是怎样回事,就已经被钩子抓住,压在两排锯齿之间,动弹不得。

不管是蝗虫还是蚱蜢,即使是比螳螂还要强壮的昆虫,螳螂都不惧怕。

(二)大青耗大青耗身材均匀,体格健壮,肌肉发达,浑身是劲。

它的角长而坚硬,像两支长矛,骁勇善斗。

有一天夜里,它破栏而出,一夜走了几十里路,一路上斗败了十几头公牛。

有一次,大青耗拉大车途中遇见一头称霸一方的大公牛。

大公牛横立路上, 睥睨一切。

大青耗哪能容许那大公牛逞强,它一声长啸,拉着大车愤怒地冲上前去,空寂的野地里立即发出牛角猛烈的碰击声。

只几个回合,田野奇异地寂静下来,原来是大青耗锐利的角尖挑破了对手的眼角。

大青耗昂头挺立,对手眼角流着血,痛得不能动。

后来,人们锯去了大青耗双角上锐利的角尖。

但大青耗仍然勇猛好斗。

牛的记性特别好,只要斗过一次,相隔几年也不忘,从此只要一见面,就 是一场恶斗。

有一天,大青耗正在犁地,远远地隔着几条田垄,它一眼望见那头曾被它 斗败过的大公牛,那头牛已解下犁耙,在田埂上甩着尾巴吃草。

突然,大青耗拉 着犁铧往大公牛那儿猛冲,只见被它拉着乱晃的犁铧在太阳下闪着光。

在人们的 惊呼声中,那头大公牛拼命逃跑了。

虽然大青耗好斗,给人们带来不少麻烦,它却是一头非常出色的大水牯。

大青耗最大的特点是吃苦耐劳。

它干起活来,一天能犁十亩地。

它认真严肃,一丝不苟。

人们看到新翻的田土,就知道这一定是大青耗刚刚犁耙过的,深 翻的泥土是那么香,细细耙过的田地像一幅幅黑缎。

大青耗脾气犟,又那么凶猛,但是它有时却非常听话,非常温和。

它从斗牛场上拉开,用红药水给它涂伤口,端着盆让它喝水的时候, 你,显得像个大孩子。

这时,你数落它,责备它,它会一动不动地站着, 低着头 ...(三)北极母熊北极的白昼结束了。

在残存的粉红色的微光中,一只雪枭默默地朝南疾飞。

即将来临的北极之夜把生命逐出了这块寒冷荒芜的土地。

海面开始结冰,水中出现晶体,到处都是冻结的噼啪声,仿佛冰雪在磨着 利牙展示严冬的淫威,天空中挂着微微活动的帷幕——北极五彩缤纷的极光。

北 极之夜开始了。

真正的严寒到来,食物已经绝迹。

母熊开始选择过冬的洞穴。

此刻,她体 内已蓄满了由海豹和大比目鱼转化而来的脂肪,肥肥胖胖,可以过冬了。

大量的原始陈冰堆积在山上,山中的坑洼洞穴都灌满了白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