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

合集下载

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与实施路径

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与实施路径

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与实施路径引言: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重要理念,也是实现国家未来长远发展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将其作为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旨在以德育人,以德养人,使每个人都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文将探讨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以及实施路径,旨在加深对此重要教育理念的理解和关注。

一、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1.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强调以德育人、以德养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仅仅追求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已经不再足够。

培养具有道德、智慧、才艺、健康等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2.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还强调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当今社会,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潮不断蔓延,而立德树人的理念则强调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投身社会,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力量。

3. 培养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还在于培养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正在面临冲击和挑战。

通过立德树人教育,可以强化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华文明的自信,从而使他们具备迎接未来挑战的能力。

二、立德树人的实施路径1. 建立德育体系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的第一步是建立德育体系,将德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核心。

通过制定德育目标、建立德育评价体系和提供德育资源等措施,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全面接受道德素质的培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实施者和引导者,在实施立德树人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提供专业培训、加大教师奖励、建立有效的教师评价机制等措施,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并激励他们发挥榜样作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立德树人”办学理念的“三观”

“立德树人”办学理念的“三观”

“立德树人”办学理念的“三观”校长办学必须要遵循相应的办学理念,而办学理念体现的是学校精神的内核,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

所谓办学理念,是为了解决学校是什么,要办怎样的学校,如何才能办好学校等问题。

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所渗透的不仅仅是学生观、教育观,也体现了学校观等,表现为极其丰富的价值内涵,而所有价值的核心在于“立德树人”。

在坚持“立德树人”办学理念的过程中,要落实“立德树人”办学理念要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观、学校观和教育观。

一、坚持“立德树人”办学的目标观想要培养怎样的人才,是当前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而我国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应当先树立党的领导、明确国家发展特征,而这也就指明了人才的教育以及培养方向,那就是高素养的社会建设者以及接班人,他们应当尊重党的领导,应当拥护国家制度,应当为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而这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更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接班人,其本质就在于立德树人,所以,在基础教育中必须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而前提就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深入理解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这样才能理清思路、下对功夫。

1.坚定“立德树人”的办学信念。

理想信念教育所体现的本质目标在于培养怎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为谁培养人才,这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性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者以及接班人”就已经明确了其定语在于“社会主义”,所以,理想信念所体现的是被培养对象的奋斗方向、努力方向。

在青少年学生这一群体中,信念理想并非可有可无,也不能随意而定。

中国当下的发展实践中,已经明确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既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在这一道路上,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引领,能够为实现民族复兴、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正确理论;在具体发展进程中,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激励,而这才是青年学生群体必当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

具体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教材中所呈现的理论知识,还要带领他们阅读近代史、革命史,这样才能够就此树立正确的历史逻辑,才能从中发现党和国家的发展之路,了解这是源自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紧扣核心素养 指向立德树人

紧扣核心素养 指向立德树人

紧扣核心素养指向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当代教育的终极目标。

而要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就需要紧扣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全面提升。

核心素养理念强调的是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注重整体性和全面性的培养,以此引领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何为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与立德树人的关系以及如何紧扣核心素养指向立德树人这三个方面来探讨。

何为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具有抽象、通用性的、与学科无关的能力与素养。

核心素养包括知识技能、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知识技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和各种技能,而思维方式则是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判断和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事物的情感认知和对于价值的判断观念。

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也是对他们未来发展的有力保障。

核心素养与立德树人的关系核心素养与立德树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的基础。

立德树人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而培养出色的思想品德,必须建立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健全的思维方式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上。

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的手段。

核心素养所培养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等,正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通过这些素养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的结果。

当学生逐渐形成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他们也就逐渐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也正是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

为了紧扣核心素养指向立德树人,学校和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校应该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确定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构建相应的素养培养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要注重核心素养与学科学习的结合。

核心素养与学科学习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辅相成,两者需要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使其成为具有高尚品德、扎实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这一教育目标是中国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是立德树人教育的基础,它涉及到学生的道德、情感、行为等多个方面。

学校应该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公德、民德、家德、学德等多方面的品德。

其次,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知识教育。

知识教育是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学生的学科知识、文化素养等多个方面。

学校应该通过优质的教学资源、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学校应该通过社会实践、实验教学、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是中国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使其成为具有高尚品德、扎实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立德树人教师师德师风的核心任务

立德树人教师师德师风的核心任务

立德树人教师师德师风的核心任务教师师德师风的培养和践行是教师工作的核心任务。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教师不仅要具备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素养,更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师德师风。

本文将探讨立德树人教师师德师风的核心任务,旨在明确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及意义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强调以德育为根本,通过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促进其全面发展,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做出贡献。

立德树人教师师德师风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自身言行和榜样力量,引领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通过师德师风的倡导和践行,教师能够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师德师风的内涵及重要性师德师风是教师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是自身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系列行为准则。

良好的师德能够塑造教师良好的教育形象,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

师风则体现在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等方面,是教师行为的风貌。

良好的师风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立德树人教师师德师风的核心任务在于建设教师团队,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风尚,以集体的力量推动学校的发展。

三、促进立德树人的教师师德师风的途径1.加强教师师德教育培训。

学校可通过举办师德师风专题讲座、组织师德教育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师德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2.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

学校应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使评价内容不仅包括教学水平,更要注重师德师风的评价,为教师提供评价反馈和成长发展的机会。

3.加强师生交流互动。

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平台,注重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身心健康,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4.加强团队建设。

立德树人 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  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使其成为有德有才的合格公民。

德育是教育的核心,也是现代社会所需的重要素质。

在德育为先的教育模式下,学校将德育纳入到日常教育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操守为目标。

德育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它包括了道德教育、伦理教育、法制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学校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

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他们懂得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激发他们对自己未来的热爱和追求。

德育为先的教育模式要求教师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

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要自觉地践行道德规范,守法慎行,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以此来影响学生,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教师要对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塑造学生的品德,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德育为先的教育模式还要求学校将德育工作融入到每一门学科的教学中。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学科中学习到一些道德伦理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德育与学科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使他们不仅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

德育为先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他们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他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还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只有通过德育的培养,学生才能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够在社会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才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教育模式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校要重视德育工作,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影响他们的道德修养。

学校要将德育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道德素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有德有才的合格公民,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思考

浅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思考

浅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思考发布时间:2023-03-28T03:51:20.784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491期作者:王儒红[导读] 目前,我们的教育工作距离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众所周知主要表现为教育观念陈旧,注重智育轻视德育,注重学生考试分数而轻视对其能力培养,教学重课堂轻实践,重统一轻个性,综合育人效果发挥得不足,教育评价滞后于教育教学改革,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与教育发展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效果,怎么办?吉林省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130051“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

立德:即树立德业,树人:即培养人才,应当说“立德树人”既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时代的主题。

“立德树人”是我国当代教育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中,“立德树人”首次进入党的教育方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学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目前,我们的教育工作距离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众所周知主要表现为教育观念陈旧,注重智育轻视德育,注重学生考试分数而轻视对其能力培养,教学重课堂轻实践,重统一轻个性,综合育人效果发挥得不足,教育评价滞后于教育教学改革,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与教育发展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效果,怎么办?2014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在实际工作中予以加强和改进。

第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在全面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上下功夫。

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

因此,必须把培育立德树人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任务,使其成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读后感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读后感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读后感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国家教育体系发展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针,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使命。

立德树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实现。

在这个主题中,我了解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而培养优秀的人才,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在我看来,这不仅是教育的责任,也是教育所能带给社会的最大价值。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为人的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基础。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和科技等硬实力上,更关键的是人的素质。

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够推动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教育系统要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为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社会如果缺乏德才兼备的人才,就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只有通过教育,培养出道德高尚、能力过硬的人才,才能够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使其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再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为人的发展是全面的。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等各个方面,才能够实现其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教育系统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只有通过全面的教育,才能够保证学生在人生道路上有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责任,更是教育所能带给社会的最大价值。

农村学校“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导与实践途径

农村学校“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导与实践途径

农村学校“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导与实践途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农村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

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环境和条件,农村学校在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导和实践途径上具有一定的特点和挑战。

本文将从理论指导和实践途径两个角度,探讨农村学校“立德树人”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一、理论指导1. 价值观教育:农村学校要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读书活动、社区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 劳动教育:农村地区具有劳动资源丰富的优势,农村学校可以通过劳动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展农田实习、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农村劳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

3. 传统文化教育:农村地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农村学校要注重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课堂教学、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践途径1. 课程设置:农村学校要根据当地的特点和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开设农田实习、劳动实践等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2. 社会实践:农村学校要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田、社区等地,让他们亲身感受农村现实和农民生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 德育活动:农村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志愿者活动、捐助贫困学生等,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际行动,体验到奉献他人的快乐和价值。

4. 健康教育:农村学校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开展体育运动、健康饮食等活动,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他们的体质和抵抗力。

农村学校“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导和实践途径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在理论指导的指引下,才能更好地实施教育实践。

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推进农村学校的教育工作。

立德树人核心概念界定

立德树人核心概念界定

立德树人核心概念界定引言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

它旨在通过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立德树人的核心概念,并详细解析其意义和实践方法。

立德树人的概念立德树人是指通过教育和培养,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这个概念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德育与学生个人成长的融合。

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立德树人的意义立德树人的意义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如果一个人只有知识而没有道德修养,那么他无法成为一个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

立德树人的意义在于从根本上塑造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道德高尚、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

立德树人还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一个道德观念正确的社会会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睦。

通过立德树人,我们可以培养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社会成员,从而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立德树人的实践方法立德树人的实践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规范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德育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职责和权力;•制定学校规章制度,明确学生的基本行为要求;•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培养,为学生树立榜样。

2. 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在课程中注入道德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德育问题;•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德育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 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设置志愿者服务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建设和公益活动;•开展学生自我管理和互助合作的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4. 家校合作和家庭教育•加强家校沟通和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鼓励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庭对学生品德养成的重视程度。

立德树人,铸师魂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立德树人,铸师魂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立德树人,铸师魂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立德树人,铸师魂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目标。

通过多年的从教经验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以及铸师魂师德师风的力量。

一、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指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通过自身的言行和榜样,引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教师职业的本质所在。

首先,立德树人需要教师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

教师应该以真、善、美为基本的道德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只有自己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够引领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其次,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秉持正义,尊重他人,团结合作。

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习惯和行为,形成正确的人格,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再次,立德树人需要教师有激发学生内在动力的能力。

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需求和潜力,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不断成长和提高。

最后,教师要注重塑造学生的品德。

教师应该有一套科学的品德教育方法,通过故事、课堂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同时,教师要用自己的榜样影响学生,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真善美的力量。

二、铸师魂师德师风师魂是指教师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师德师风则是教师在职业行为上的表现。

铸师魂师德师风是教师自觉遵守的准则和规范,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基石。

首先,铸师魂是教师的内在修养。

教师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

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水平,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其次,师德是教师职业行为的规范。

教师应该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严守学术道德,秉持正直、公平、公正的原则。

教师要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为学生的成长负责。

再次,师风是教师的外在形象。

教师应该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尊重学生、同事和家长。

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要求。

而社会责任感是立德树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分别从教育的角度和家庭的角度探讨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教育的角度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首要途径。

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应该重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积极融入社会,承担起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

首先,学校应该注重课程设置,将社会责任感融入到各个学科中。

比如,在语文课上进行志愿者活动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到志愿者的精神和作用;在数学课上讲解如何用数学解决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通过这样的设置,学生既能够学到知识,又能够培养社会责任感。

其次,学校应该注重课外活动的组织,为学生提供更多与社会相关的实践机会。

学校可以积极与社区合作,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如环境保护、义务劳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责任。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实践课程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这些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成长。

二、家庭的角度除了学校的教育,家庭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础,父母应该起到榜样作用,引导孩子正确树立社会责任感。

首先,家庭应该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孩子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

父母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做家务、关心帮助他人等方式,让孩子懂得为他人着想,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同时,在家庭中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分享和公益意识,让孩子懂得分享自己的东西、爱心和时间,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

其次,家庭应该注重价值观的传递,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社会责任。

父母在性格、价值观等方面都对孩子有着巨大影响,他们的行为和言传身教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父母可以通过讲述正面的故事、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社会问题等方式,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学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关于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和想法保康县熊绎中学德育副校长董裕明2014年4月12日至13日笔者有幸参加“襄阳市初(高)中班子其他副职任职资格培训班”学习,时间不长,收获很大。

特别是聆听了专家型、学者型的李菲局长的通俗易懂而思想深刻的报告《关于教育改革的探讨》,更是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西安音乐学院的高材生、深受艺术熏陶的药嘉鑫为什么故意杀害被他开车撞倒的受害人张妙?这怎能不使人悲愤不已;复旦大学成绩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林森浩为什么故意投毒杀害室友黄洋?这怎能不令人痛苦不堪;尤其严重的、更值得深思的是大批的“教育的精英”的留学生学而不归,乐不思蜀,甚至告别故土,申请绿卡,永久移民异国他乡,远离了教育的宗旨和目的,这又怎能不让中国的教育感到沉重、悲哀和迷茫呢?由于教育制度的“过滤”作用,我们的德育病得很重:德育目的的错位,德育内容的脱离生活实际,德育方法的非人性化,德育评价的形式化等等。

肩负教育使命,观察教育现状,透视社会根源,反思德育工作,心潮澎湃逐浪高,浮想联翩,难以平静。

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思考一:学校教育目的是培养“分数”还是培养“人”?关于德育的地位的思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襄阳市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在“办学目标管理”中明确强调:“(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襄阳市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明确强调:“加强德育工作。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校多年来一直秉承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目标,在教育教学质量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具体做法是:一、培育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它是一个立体化、开放性的概念,包括了诸多的因素,如硬件建设的物的因素,教师、学生的人的因素,以及人与物、教师与学生等的相互关系等。

它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

我校逐步理清教育的内涵,立足教育的本源,努力培育适合师生发展的校园文化。

一是与时俱进,合乎规律,引领发展,培育先进的理念文化。

二是专业引领,同伴合作,个体反思,打造浓郁的学习文化。

三是以人为本,民主参与,和融竞进,营造合谐的管理文化。

四是学生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建设轻负有效的课堂文化。

五是立足校本,注重体验,熏陶育人,构筑全面发展的课程文化。

六是结合实际,扬长避短,体现风格,铸就别具一格的特色文化。

七是人在实小,心想实小,汗洒实小,培育教师的精神文化。

八是志存高远,不怕困难,勇担重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文化。

九是精心设计,符合规律,简明实用,打造走廊的墙体文化。

十是和善亲切,谦虚随和,热情诚恳,建设教师的礼仪文化。

二、着眼个性发展,提高学生自主性。

童年是人一生中不可重复的、弥足珍贵的一段经历,它应该是绚烂多姿,充满快乐和欢笑的。

儿童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原生态的教育乐园的定位,促使我们要把儿童视为儿童,要顺应儿童的天性,发挥儿童的潜能,遵循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回归童真,培育童趣,放飞童心,捍卫孩子的七彩童年,还原儿童的金色年华。

在建设的过程中,我校在学生发展上力求体现:我的活动我自主。

把组织还给孩子。

立德树人学校实施方案

立德树人学校实施方案

立德树人学校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是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因此,制定并实施立德树人学校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

1.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实施方案。

1. 课程设置。

在学校课程设置中,要注重德育课程的设置,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融入各门课程之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接受德育的熏陶。

2. 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举办各类德育主题活动,如德育讲座、道德模范评选等,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德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水平,要求教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家校合作。

学校要积极与家长合作,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问题,让家长成为学校德育的参与者和支持者,形成学校、教师、家长三方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四、实施保障。

1. 加强督导检查。

学校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进行。

2. 资源投入。

学校要增加德育工作的资源投入,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设施,支持各项德育活动的开展,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

3. 宣传推广。

学校要加强对立德树人学校实施方案的宣传推广,让全校师生和家长充分了解方案内容和意义,形成全校上下共同努力的良好氛围。

五、总结。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学校的立德树人实施方案的核心内容。

学校要坚持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切实落实立德树人学校实施方案,不断加强德育工作,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接班人。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读后感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读后感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读后感》1. 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但是教育的方向和目标以及教育方法都备受争议。

然而,“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却是受到广泛认可和推崇的。

在我看来,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是对学生的期望,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责任。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这一主题,希望能为大家对教育根本任务的理解提供一些启发。

2. 立德树人的内涵我们需要明确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德树人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既包括学校的教育,也包括家庭和社会的教育。

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不仅能够提高社会整体素质,也能够培养出更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3. 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涉及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只有通过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式,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式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如何落实立德树人要想真正落实立德树人,就需要从不同层面入手。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注重学生品德修养的培养,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师生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示范和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家校社共同合作,才能真正做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5. 读后感与展望通过阅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篇文章,我对立德树人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立德树人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时代使命。

我深信,只有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 个人观点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深知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也深切体会到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立德树人”:2023年度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立德树人”:2023年度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立德树人”:2023年度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总结2023年度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总结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也日渐凸显。

2023年度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展开。

学校的综合治理工作包括了许多方面,包括管理、教学、安全等等,这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成长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协作共事,与时俱进,以“立德树人”为主题,全面推进学校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是校园教育的核心使命。

我们特别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全面素质拓展。

通过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综合措施,让学生在不同方面进行全面的提高,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

这种人才培养方式,长期以来已被学校广泛采用。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深化“立德树人”主题,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建立并丰富了拓展课程,开展了一系列多元化的素质教育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口头表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升华他们的品德、智慧、格局和担当。

学校也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科技创新等活动,及时发现和培养人才。

二、管理体系学校管理体系从一年前开始改善。

学校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组织了专家主持的会议,完善了学校内各种制度,如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建筑管理等,所有制度都被用于更好地监测和管理学校运行情况。

一年来,我们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了学校内各类服务水平,搭建差异化服务项目,及时跟进学生发展并制定相应计划,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三、安全管理在学校综合治理中,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从一年前开始对校园安全进行细致检查,加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发现并处理针对学校的各类案件。

一年来,学校各类安全管理措施都得到了更为有效地实施。

学校实行多姿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包括中小学生安全知识讲座、防火演习、防狼防骗、校园宣传展览等,极大地加强了学生对校园安全的关注,防患于未然。

学校还加强了卫生安全管理措施,严格执行消毒措施,确保教师和学生身体健康。

2024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2024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2024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而立德树人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它不仅是教育领域的基本方针,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本文将从德育为先、全面育人、修身立德、实践育人、家校共育等方面阐述如何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德育为先德育是立德树人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品德、人格的重要环节。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德育的内容应该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志愿服务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全面育人立德树人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品德,还包括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

在智育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在体育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在美育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

通过全面育人,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修身立德修身立德是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基础。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修养和道德自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修身立德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坚持,因此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和良好的成长环境。

实践育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育人的重要途径。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和实践育人,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勇于创新。

实践育人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实践,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用之才。

立德树人 教育教学改革

立德树人 教育教学改革

立德树人教育教学改革
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品格、人格和道德素养,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都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

教育教学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这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我们不能再局限于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教育教学改革要注重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教育和培养。

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教育教学改革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

因此,我们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研究,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思想。

教育教学改革要注重学校的育人环境。

学校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品德、价值观的塑造者。

我们要建立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教育教学改革要注重家庭与学校的合作。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和学校应该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品格和能力。

总的来说,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它要求我们从教育的目标、方式、方法和环境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
杨旭升
一、立德树人的现实意义
立德树人的涵义是树立德业,给后代做榜样,培养人才。

中华民族是重视德育的民族。

《左传》载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

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

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中的这段话说明我们的先贤已充分认识到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

“立德树人”是我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其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立德树人”,坚强而有力地回答了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

它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德育为先。

“德为才之帅。

”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

当今我国正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而青少年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德育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德育为先,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学校德育格局要从课程德育、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三方面进行建构;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立德树人”要求学校必须着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崇高追求,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的最高目标、最终价值取向。

教育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

在坚持德育为先的同时,全面加强和改进智育、体育、美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要求学校必须坚持培育学生健全人格。

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事业,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

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

关注学生的
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纯真完美的心灵。

加强学生心理辅导,注重对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关怀和帮助。

认真发掘学科中所蕴涵的健全人格教育资源,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滋养与涵育。

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为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供良好氛围。

要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把学生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发展层次。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教育理想。

作为一种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崇高事业,满足每个人的个性需要和期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十八大报告提出“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关怀“每个”、培养“每个”,是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重大命题,是对教育人才观、质量关的科学阐释,也可称之为是我们的教育理想。

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使每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志向的学生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都获得教育的成功,人人都能成才。

我们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立德树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二、学校如何做好立德树人工作
我校切实把德育工作、把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

校长亲自抓,班子成员齐心抓,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社区干部、家长代表、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德育领导小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联合抓,全员参与人人抓,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管理模式。

把教育学生尊重人、理解人、会做人放在首位。

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德育网络,积极探索德育工作规律,开展适合校情、生情的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不断把德育工作推向新台阶。

学校要求老师们做到以下几方面:
1、忠诚教育爱岗敬业
忠诚教育、爱岗敬业的实质就是奉献、就是付出、就是全身心投入,这是党和人民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把一生的聪明才智和真情厚爱无私奉献给教育事业。

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了培育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号召老师们向陶老学习,认认真真教书,踏踏实实做人。

以身立教,以苦为乐,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在教书育人工作中,谱写人生华美乐章。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塑造人类未来的工程师,理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我国的教育圣人孔子,他的一生就是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一生。

孔子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强调教师要做学生表率。

孔子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

所以学校特别注重教师的示范性,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举止端庄,文明礼貌,衣着整洁,谦和谨慎,处处以文明行为带动学生,提
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工作水平。

用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典范。

3、倾注心血关爱学生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帮助所有学生成才。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

学校要求教师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教学生之所需、办学生之所盼,心永远和学生在一起。

心系学生,情倾未来。

当前对学困生、贫困生、后进生、留守生,需要格外关注。

将人文关爱,送进学生心灵,把爱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学生心田。

以爱心、真心、耐心教育和影响每个孩子,让学生“乐其师,信其道。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永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4、刻苦钻研勤奋学习
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

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要成为合格教育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先有一桶水。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

孔子强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他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学校要求老师们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

首先要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关于教育方面的新精神,做一名十八大精神的传播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

向社会学习,调查研究;向家长学习,优势互补;向书本学习,取长补短;向教育对象学习,双向交流,增进了解。

爱学习,乐探究,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

5、勇于创新奋发进取
学校要求教师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真情温暖学困生、贫困生、后进生、留守生,以德立人,树立社会主义公共道德。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求学生做到遵纪守法、团结互助、见义勇为等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使道德教育“润物细无声”。

加强每一位公民的自我修养。

特别是荣与辱、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真与伪、劳与逸,都必须在每个孩子的内心有初步的认识和思考。

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转变对学生的传统认识和评价,力求客观、公正、科学地认识和评价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允许学生在成长中出现反复现象。

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学生有成绩,教师鼓励;学生有困难,教师帮助;学生有缺点,教师开导。

把严格要求与尊重、关心、爱护学生结合起来,学会宽容,把师爱实施到学生健康成长的所有方面。

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落实以上目标和要求。

如开展阅读工程、无邪教校园创建、师德活动月、十大美德少年评选、向曹美琴学习等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