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第三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可修改版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突触传递
电突触传递的结构:突触前膜和后膜相同,成为双
向传递的基础。在突触间隙有许多条排列整齐的缝隙连 接通道将两侧突触膜连接起来。
意义:
1、传递速度快,可使很多神经元产生同步活动 2、能耐受阻断化学传导的药物,对温度变化不敏感。
(二)突触传递
化学突触传递(神 经肌肉接点)
1、中枢化学突触的结构特 征
(4)感觉器官:感受器及其附属装置的统称。
二、视觉
视觉是机体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 它占所有感觉传入信息的70%以上。 光感受器:包含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是视觉系统中对光敏感、接受光的部 位。 视杆细胞主管暗光;视锥细胞主管亮 光和颜色 实验证明:具有良好色觉的动物存在 三种不同光谱吸收的视锥色素,它们 分别对红、绿、蓝三种颜色最敏感。 说明在光感受器这一水平的颜色信息 是红、绿、蓝三种不同的信号进行编 码的。 色盲:人体缺乏对某一波长光线敏感 的视锥细胞。 色弱:人眼对某一波长光线的敏感性 比正常人弱。
受体的功能:识别递质;激活效应器
受体的特征(1)饱和性(受体分子是有限的)
(2)特异性(特定的受体只与特定递质结合)
(3)可逆性
四、神经胶质细胞
形态:
形状多,体积小,数量多,约 神经元6-10倍。
功能:
(1)转运功能:神经元与血管 间代谢物质转运站
(2)参与血脑屏障组成
(3)构成神经纤维髓鞘,具有 绝缘作用。
(二)神经元生物电的产生
局部反应和动作电位
局部反应是一定强度以上的外向电流导致膜的主动活动, 并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刺激达到阈强度时, 就在这一临界膜电位水平,爆发动作电位 。
局部反应和动作电位都是钠离子内流的结果,只是局部 反应期间,钠离子内流极为有限,还不足以引起动作电 位。
局部反应
刺激
成膜电阻不均匀,所以局部电流必须从郎飞结穿出膜并在髓鞘处形成回路,进行 跳跃式传导。
意义:增加神经传导的速度;节省能量。
二、突触及突触传递
(一)突触:每一个神 经元的轴突末梢只与其 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突 起相接触,接触的部位 称为突触。
突触传递:信息从前一 个细胞传递给后一个细 胞,这一信息传递过程, 称为突触的传递。
(4)填补神经元缺损。
(5)参与离子和递质的调节, 胶质细胞还可摄取和贮藏神经 元所释放的递质,需要时重新 释放出来,以调节神经元间的 信息传递过程。
神经胶质 细胞
五、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促进神经生长的、可溶 性蛋白质。
神经营养因子:
促进神经元发育、生长 和维持其活性的因子。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听觉
适宜频率的声波振动 通过骨膜、听骨链传 到内耳引起听觉感 受器兴奋,这些兴奋 的信号再传导到大脑 听觉中枢就会产生 听觉。 在此过程中有两个关键 问题:一是声音(如何 传递);二是对声音的 分析(频率、强度、音 质等)
位觉
位觉: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 动和重力不平衡时产生的感 觉。
维持身体姿势和平衡的位觉 感受装置是内耳迷路中的前 庭器。
前庭反应和前庭稳定性
前庭反应:指前庭器官受到过度刺激时,反射性的引
起骨骼肌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及植物性功能改变。 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眩晕出冷汗等。
前庭功能稳定性:过度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
机制: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使膜对Cl通道开放,造成氯离子内流Fra Baidu bibliotek引 起突触后膜超极化。
突触后电位总结
三、神经递质与受体
神经递质:化学性突触传递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化学物质来完 成的。如脑咖啡、乙酰胆碱等,这些神经递质有的在中枢神经系 统起兴奋作用,有的则是起抑制作用。
受体:是指那些在细胞膜以及细胞浆与细胞核中对特定生物活性 物质具有识别并与之结合而产生生物效应的大分子。
运动生理学《第三章 肌肉活 动的神经调控》
神经元
(二)神经元生物电的产生
外向电流和电紧张
当电流施加于神经纤维外 表面时,一方面,电流经 膜外的电解质由阳极流向 阴极,(内向电流,引起 膜的超极化)而到了阴极 处则由膜内流向膜外(外 向电流,引起膜的去极 化)。膜完全是被动的, 这种外加电流对膜只是起 着电容放电的作用,神经 生理学中将这种外加电流 所致的电容统称为电紧张。
(1)在神经元的树突、胞 体和轴突中,最常见的突 触类型是轴突-树突型; 轴突-胞体型;轴突-轴 突型
(2)突触后电位
①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递质 后膜产生去极化效应,所产生的 后电位。
机制:突触后膜对Na-、K-尤其是Na通透性升高产生去极化。
②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递质 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提高后膜 对Cl-通透性,导致突触后膜超极 化。
一、感觉概述:
(1)感觉: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
(2)感受器: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的专门
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
(3)感受器分类:内感受器、外感受器、
化学感受器 ①外感受器:分布在头部和体表皮肤,如眼、
耳、鼻、舌等,一般能引起主观清晰感觉, 并能精确定位; ②内感受器:肌肉、肌腱、关节等感受肢体 被牵拉和运动刺激,内脏和血管内感受压 力变化和化学成分变化的感受器。一般不 引起清晰的主观感觉
动作电位 产生
(三)神经元信息的传导方式
1、以局部电流方式传导:对
于无髓鞘神经纤维,动作电位是以 局部电流方式进行的。即:在神经 纤维兴奋区,表现为膜电位的倒转, 而相邻的静息区则仍维持内负外正 的极化状态,于是,兴奋和邻接的 静息区之间将由于电位差而出现局 部电流。
2、跳跃式传导:对于有髓神经纤维,由于其包裹多层高度绝缘的髓鞘,造
重力及直线正负加速度运动 的感受器是囊斑。(头部位 置改变 或人体作直线变速运 动开始、停止或突然变速时, 重力对耳石的作用方向改变 , 耳石与毛细胞之间的空间位 置发生改变,使毛细胞兴奋, 冲动传导到前庭神经核,引 起躯干、四肢有关肌紧张的 变化,以维持身体平衡。
位觉
三个半规管:互相垂直,每个半规 管均有膨大端为壶腹,壶腹壁有壶 腹崎,含有感受性毛细胞的适宜刺 激:旋转正负加速度 当旋转运动开始、停止或突然变速 时,由于内淋巴的惯性作用,使终 帽弯曲,刺激毛细胞而兴奋,冲动 经前庭神经传入中枢,产生旋转运 动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