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运动员心理特征的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自行车运动员竞赛中的心理特点

浅谈自行车运动员竞赛中的心理特点
实践 中积 累和发 展起 来 的 。
12 发 展 运 动员 心里 技 能水 平 , 自行 车 运 动竞 赛 21 竞争 性 . 在 .
中, 争形式复杂 , 竞 瞬息 万变 , 求运 动 员感 觉运 动 要
运 动 竞 赛 是 运 动 员 的智 力 、 感 、 情 意志 、 能 与 体

青海省体工二大 队
练也 就 应 运 动员 心 理 品质 的 客观 需要 而产 生 ,并 且 1 . 丰 富 和发 展 运 动员 的情 感 ,在 运 动竞 赛 中 。 4 由
越 来 越受 到人 们 的重 视 。本文 根据 自 己多 年来 训 练 于成 功 与失 败 的 态势 经 常转 换 ,对 于情 况 的复 杂性
厘 之 差 。 常正 是 心里 能力 的差 别所 致 , 常 自行 车运 动 心里 活 动异 常 剧烈 , 的较 量 ,运 动员 就 必 须 面对 肌体 内部 和 客观 条件 的肌力、 力 、 耐 和智 力 活 动 都 必 须有 目的 的 . 自觉 地
多种 多样 的 , 都 以力 争 优胜 为 目的 , 动员 为 了发 不 断发 展着 自己的个 性 特 点 , 但 运 以适 应 比赛 的需要 , 同
挥 自己最 大 的运 动潜 能 , 获取 胜利 , 须 调动 自己 的 时 , 必 也不 断地 改 变有 活 动不 相适 应 的个性 特点 。 体力 , 能 、 慧 和勇 气 。 以适 应竞 赛 的各 种 条 件要 技 智 求, 运动 员 自己 的身心 能 力 的培养 , 在 长期 的 运动 2 自行 车运 动 员的 心理 特征 是
关 键词 : 自行 车 运 动员
1 言 . 前
能力 , 维判 断能 力 、 意力 集 中和 分 配能力 等要 有 思 注

运动员心理特征与人格心理学的关系研究

运动员心理特征与人格心理学的关系研究

运动员心理特征与人格心理学的关系研究概述: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因为人们普遍认识到心理因素对于运动表现和成就的重要性。

本论文旨在探讨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与人格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以期加深我们对运动员心理机制的理解。

一、运动员的心理特征1.1 动机与目标导向运动员通常具有强烈的动机和目标导向,他们渴望在比赛中获得成功和成就感。

这种动机驱使他们不断努力训练,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竞争力。

1.2 竞争意识和自信心运动员普遍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他们渴望在比赛中展现出色的表现并超越对手。

同时,运动员还需要拥有良好的自信心,相信自己具备克服困难和取得成功的能力。

1.3 应对压力和逆境能力运动员经常面临来自外界和内在的压力,包括比赛压力、伤病恢复等。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应对压力和逆境的能力,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发挥出最佳水平。

二、人格心理学与运动员心理特征的关系2.1 外向性与竞技表现研究表明,外向性与运动员的竞技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外向性的人通常具备社交能力、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较高的活跃性,这些特质有助于他们在比赛中更好地与队友和教练合作,并在竞技场上展现出色的表现。

2.2 神经质与应对压力能力神经质是指个体情绪稳定性的特征,研究发现,神经质较低的运动员更具有良好的应对压力能力。

这是因为情绪稳定的个体更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专注,从而更好地应对比赛中的挑战和压力。

2.3 开放性与创新能力开放性是指个体对新事物和新体验的接受程度和探索欲望。

一些研究表明,开放性较高的运动员更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在比赛中灵活应变,并采用新的战术和策略来应对不同的情况。

三、心理训练与运动员心理特征的培养心理训练是培养运动员心理特征的重要手段,通过心理训练,运动员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机、竞争意识、应对压力能力等关键心理特征。

3.1 目标设定与自我调节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运动员可以激发自己的动机,并在比赛中保持专注。

同时,自我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正向自我对话等也可以帮助运动员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浅谈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特征及心理训练

浅谈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特征及心理训练

浅谈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特征及心理训练摘要:短跑运动是一项考验速度和力量的剧烈运动,一秒之差就决定了冠亚军的位置,因此这就要求短跑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短跑技能,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一定的抗压能力。

所以,对短跑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特征分析以及科学训练运动员的心理很有必要。

本文将分析影响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变化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

关键词: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心理训练由于短跑运动的距离短、速度快,不管是在日常的训练或是比赛中,运动员都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一系列过激反应。

为了能够预防或消除这些不良的过激反应,应加强对短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从而在比赛中发挥出较好的运动技能水平。

一、青少年短跑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原因(一)自身原因短跑运动属于极限运动,对于速度和力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实力接近的情况下,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显得格外重要。

心理素质过硬的运动员在赛前准备活动中会主动调节自我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有过激的行为反应。

因此在比赛时就会显得自信满满,从容应对比赛项目,并获得良好的比赛成绩。

然而,对于一些心理素质太差的运动员,他们往往在比赛之前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导致在比赛过程中由于心理素质过差而影响正常的发挥,错失良好的比赛成绩。

(二)赛事原因据了解,有些青少年短跑运动员在平时的短跑训练中可以跑出好成绩,一旦到了赛场上就发挥不出平日里的水平,影响比赛结果。

这种情况与赛事有关,由于在比赛之前运动员会有过多的心理负担,将比赛结果看得很重,导致在真正的比赛过程中失去日常训练中的水平。

在运动时容易出现跑步节奏乱、肌肉无法完全舒展等情况,从而影响了比赛成绩。

二、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有效措施短跑比赛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开展的运动比赛,因此心理训练与体育锻炼具有共通之处。

针对运动员的心理特征来说,受到外界的刺激或者是运动员本身的原因都可能造成心理压力。

浅谈篮球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及其训练

浅谈篮球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及其训练
的 同 时 体会 正确 动作 的肌 肉感 觉 。 用 不 同大 小 或 不 如
轻 松 的音 乐 或做 一些 有 趣 昧 的游 戏 来 放 松 自己 , 服 克
紧张 情 绪 。
同 重 量 的实 心 球 或 排 球 进 行 传 、 球 练 习 , 高 对 球 接 提
的 感 知 觉 , “ 感 ” 达 到精 细 分 化 的程 度 。 使 球 能 2 .思 维 判 断 的 训 练 。 对 队 员 的思 维 的训 练 主 要 在 战 术 训 练 过 程 中 ,采 用 “ 习一 提 问一 讲 解 一 示 练 范 一 再 练 习 一 讨 论分 析 ” 过 程 来 提 高 队 员 战 术 思 维 的
动 员 比赛 中 技 、 术 水 平 的发 挥 。如 罚 分 虽 然 是 一 个 战
简 单 的 投 篮 动 作 , 如 果 是 关 系 到 比赛 的 胜 负 。 大 但 巨
的心 理 负 荷 往 往 导 致 运 动 员 情 绪 高 度 紧 张 ,动 作 失
常, 而错 失 良机 。一 些 优 秀 的 运 动 员也 不 例 外
练 中有 针对 性 地 、 序 渐 进 地 加 以训 练 培 养 , 能 取 循 才
得 较 好 的效 果 。
( ) 志 品 质 的 训 练 一 意 1 .意 志 品 质 的 训 练 。意 志 品 质 主 要 是 发 展 迅 速 进 行 自我 控 制 的 能 力 ,增 强 比赛 时 的 抗 干扰 能 力 , 培 养 勇敢 、 强 、 毅 的 品 质 。 志包 括 自觉 性 、 断 性 、 顽 坚 意 果
课堂内外. 教师版1 教学 探究
浅谈篮球运动员的心理 品质及划 I I 练
张 建 飞
【 庆 市 渝 北 中 学校 。 庆 渝 北 重 重 4 12 0 1 0】

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特征研究

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特征研究

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特征研究李伟安徽省蚌埠市体育中学摘要:本文首先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具体包括认知特征、思维特征、注意力特征和情绪特征几方面,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青少年运动员心理技能的训练方法,促进运动员心理状态更好适应比赛需求。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特征在各项体育运动中,心理素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产生很大影响,因此现代竞技运动十分重视对心理技能的训练。

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说,其运动技能的形成处于关键阶段,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对于培养优秀的运动员具有很强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一)认知特征认知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所形成的认识,其中包括对于时间、空间以及自我认知等多方面。

青少年运动员的认知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知觉特征知觉特征主要是指对于外界的感知,人对事物基本的认知包括对于事物所处空间与时间的知觉。

运动员在学习和运用技能时,也需要对事物的时间和空间做出快速判断,其空间定向能力的高低,也是决定运动技能的掌握水平和运用情况的一项重要因素,在具备较好的空间知觉与速度知觉时,运动员能够实现对于速度、方向、角度和距离的准确判断,合理掌握自身的速度与节奏,恰当分配体力,对用力大小进行适当把握,对于获得良好的运动成绩具有显著作用。

2.自我认知特征青少年运动员在自我认知方面,通常表现为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一方面青少年运动员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时期,对于许多事物能够进行认识与评价,开始具有独立性,另一方面在心理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幼稚性,对于事物的认识缺乏稳定性,一般较为片面。

在学习和训练当中,主要表现为希望自己独立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成年人的管教存在逆反心理,但同时在学习和训练当中出现困难时,仍然依赖成年人的帮助。

(二)思维特征青少年运动员处于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的阶段,比如在进行中学篮球运动员的训练时,教练通常首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开始训练,这时由于运动员已经具备了一定认知能力,就能够将教练的理论讲解与自己的训练经验相结合,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篮球技巧,根据自身优势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1]。

浅谈篮球运动员在比赛时的心理素质

浅谈篮球运动员在比赛时的心理素质
识. 增 强 动 作 的 规 范 性 与连 贯 性 。 行成 习惯 。 2 . 2 、 培 养 篮 球 运 动 员 基 于 战 术 的 篮球 意 识 参 考文 献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 】 吴惠, 曹振春 . 青 少年 篮球运动 员的心理 训练【 J 】 . 少年 体育训
练, 2 0 0 2 , ( 0 1 ) .
因此 篮 球 运 动 员 要 在平 时 的训 练 中增 强思 维 的 心 理 锻炼 。 2 、 篮 球 意 识 的 有 效 培 养
5 、 结 束 语
无数篮球 比赛的实践告诉我们 ,在 双方 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
什么是篮球意识 , 就是篮球 运动员在进行篮球 比赛时大脑 自行 下 , 比拼的不是 技术 而是心理 , 心理 素质强 的团队往往更能取得 比 判断与思维下产生的肢体规律性反应 . 可 以说是篮球运动员在长期 赛的胜利。 心理素质对 比赛 的胜负起着关键性 的作用。 因此 , 在今 后 的模 拟训练 中养成的生理机能与心理反射活动 。 2 . 1 、 培 养运动 员基于技术 的篮球意识
素质可以为技 能的充分发挥提供基础性 的保障 , 从而提高整个 团队
的整体协调与竞争力 . 对于篮球训练尤其如 此 , 因此在今后 的篮球
3 、 注 意 力 的有 效 训 练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全 神贯 注 . 在篮球 比赛 中尤其如此 , 因此 在 日常的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时要加强运动员的注意力训练 。 良好 的注意力可以使得运动员在 比赛 中排除外界干扰 , 将意识 集中
这些运动潜力又受到个人体 力 、竞技能力与心理素质三方面 的影 教学 比赛与模拟 比赛实现。这样 当真正在赛 场上 比赛时 , 运动员 的

浅谈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调整

浅谈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调整
发 挥 自 己 的运 动 水 平 。 青少 年运 动员参 加 比赛机会 少 ,对 比赛 中
出现 的场地 、 众 、 判 、 观 裁 比赛 过 程优 势 劣 势等 比赛 中出现 的各种情 景 的应激较 少 ,要尽 可能 对 比赛进 行模 拟 , 置 障碍 , 他们有 身 临其境 设 使 的感觉 , 出存 在 的问题 及解决方 法 。 找 教 练 员 在 赛 前 要 制 定 全 面客 观 的 比赛 预 案 , 多 了解 比赛 即将 出现 的情 况 , 将这 些情 更 并 况加 以正 确分析 对 比 , 考判 断 , 思 根据 运动 员 的 训 练 水平 和 心理 特 点 制 定 自 己的 适 宜 比赛 目 标 。适 宜 比赛 目标 的 制定有 利于充 分 发挥运 动 员 的潜力 , 又能为运动员所 接受 。如果一个 运动 员有 了适宜 可行 的 目标 ,具备 思考 比赛 的能 力 和扎 实的基 本功 ,就 能在赛 场上做 出正 确判 断 和最佳决 策与行动 。

并正 确地 与对手 相 比较 ,创造 一个 自己喜欢且 自然 的气氛 ,该 方式有 利于运 动员 全身 心地 投 入到 比赛 中去 。恰 当地 运用 暗示 的方 法指 导 比 赛 ,也 是增 强信心 的有效 方法 。信 心是运 动潜
力 、 术实力得 以发挥 的重要 心理 因素 。 技 焦虑 是影 响运 动能力 和竞技 水平 发挥 的重 要因素 , 是决定 比赛 成败 的关 键 。赛 前运动员 的 情 绪 变 化 是 直 接 影 响运 动 成绩 的 重要 心 理 因 素 ,因为情绪 变化 引起 的生理反 应直 接影 响着 运 动员身体潜 力的发挥 。要想 提高运动成绩 , 就 必 须减少 不必 要 的忧 虑 ,使注意 力从 忧虑 中转 移 出来 , 集 中于动作的发挥 。 更 对于 完成 比赛 任 务是非 常重 要 的。运 动员 只有提 高集 中注意力 的能力 ,才 能提 高情 绪 的 兴 奋水平 , 加强 意志 的努力程 度 , 达到 提高训 练 和竞赛 效果 的 目的。 青少 年运动 员赛 前的心 理准 备对 创造 优异 成绩 具有 重要作 用 , 从神 经活 动特点 来看 , 心 有 理准 备 的运动员 大脑 皮层具 有与 任务相 适应 的 神经 兴奋 过程 , 有适 宜 的平 衡性 和灵 活性 , 相 有 应 的抑制 过程使 之平 衡 。有 良好 的心理 准备 就 会把 注意 力集 中到 自己 的比赛动 作或实 施 自己 的策略上 , 有助 于提高运 动成 绩 。 自发 的运 动 动 机 和 自我 要 求 是 取 得 优 异 成 绩的关键 。运 动员 只有具有 自发的运动 动机 , 把 训练 和 比赛 当作 生活 的乐趣 和需要 ,才 能调动 机体 的各个 环节 因素共 同参 与运 动 ,从 而使运 动成绩更 快 地提 高。心理 学测 试认 为优 秀运动 员常伴 有更 高地从 事他们 运 动项 目的动机 。运 动动机是影 响运动成绩 的又一关键性 问题 。 运动 队 内的和睦 是影 响 比赛 成绩 的一 个重 要 因素 。每一 个运 动员 的心情 对其 比赛成 绩有 直 接 的作 用 。运动 队要成 为一个 团结 战斗 的集 体, 在训练 和 比赛 中善 于协 作 、 配合 。国外 许多 资料 表 明 , 在集体 项 目中 , 运动 员之 间的心 理相 容性 与 良好 的运动成 绩呈 正相关 ,而 在个人 项 目和小集 体项 目中群 体 内成员 之间 的心理 相容

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

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

(五)运动对人格的影响 两种理论:长期运动的结果 自然选择的结果 (六)优秀运动员的人格研究 格里菲斯优秀运动员特征 摩根心境状态量表(POMS)与优秀运动员 的“冰山剖面” 奥维勒总结:优秀运动员更有信心;较少焦 虑;注意力高度集中;临场应变能力强; 较多的积极思维。
二、中国运动员人格研究的测试工具 测试工具 测验内容 80.8神经类型测试 12种神经类型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16种人格特质 艾森克人格测试 4种人格特质 内田-克列别林加算表 4种气质类型 棒框测验 场独立-依赖性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10种人格特质 气质类型检查表 4种气质类型 Y.G性格测试 12种人格特质
三、运动员人格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马滕斯认为有三种问题: (一)概念问题 缺乏可靠的理论依据,对概念(自变量、因变量) 不能进行准确的操作性定义。 (二)方法学问题 样本缺乏代表性,使用不恰当的测验量表,统计中 采用T检验、F检验,未考虑人格特质间的关系, 多因素检验较少。 (三)解释问题 从一个运动样本推广到其它样本,从实验室推广到 运动员人格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研究策略的转变 非现场-现场研究;描述、预测研究-干预、控 制研究;人格与运动的两维研究-环境影响、人 格特征、运动行为的三维研究;人格评估-行为 评估;人际、项目比较研究-个案追踪研究;确 定性模式-概率性模型研究;采用人与情境的交 互作用模式;编制和使用适合运动员的人格测验 量表;在运动选材时采用生理、心理、遗传、运 动能力等多项指标。 (二)五因素模型的应用 人格维度有五个: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随 和性、意识性。
第九讲 运动员人格 Personality
一、运动员人格研究现状 (一)运动员与非运动员的人格比较 高外向性特质,独立、客观、较少焦虑; 更具信心、竞争性、性格开朗。 (二)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比较 集体项目、个人项目的人格特征存在差异; 身体接触与不接触的运动项目间人格也不同。

浅谈大学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障碍与心理训练(1)

浅谈大学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障碍与心理训练(1)

浅谈大学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障碍与心理训练随着足球运动在大学校园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足球队伍中。

不同于职业足球运动员,大学足球运动员的比赛压力可能更大,因为他们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比分,还有学业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

因此,在比赛中出现心理障碍也是十分常见的。

本文将从大学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障碍、心理训练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学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障碍1. 焦虑和紧张正常的比赛焦虑和紧张感可以提高足球运动员的表现,但过度的焦虑和紧张会影响运动员的表现,导致出现精神恍惚、失望等心理问题。

在比赛中,大学足球运动员可能会感到自己承受的压力很大,无法放松自己,导致出现焦虑和紧张。

2. 自信心不足自信心是大学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比赛中,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会使得运动员害怕犯错,过度担心失误,导致失去表现的机会。

运动员的自信心不足可能是与个人能力不足有关,也可能是因为缺乏竞争的信心以及缺乏支持和鼓励。

3. 沮丧和失望在比赛中,大学足球运动员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失误和失败,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出现沮丧和失望的情绪。

这些情绪可能会影响运动员对比赛的态度和行动。

如果运动员无法处理好失落和挫败感,也可能影响他们在未来的比赛中发挥。

二、心理训练在大学足球运动员比赛中的作用1. 改善焦虑和紧张心理训练可以帮助大学足球运动员学会如何放松自己,并保持冷静和平衡的心态。

运动员可以学习通过深呼吸、肌肉松弛和无声的自我指导等技巧来改善焦虑和紧张的情况。

当运动员学会控制自己,才能发挥最佳水平。

2. 增强自信心心理训练可以帮助大学足球运动员加强自信心,提高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效能感。

通过掌握一些相关技术,如积极心态、思维重构、情感调节等,运动员可以重建自己的自信心,更好地迎接比赛挑战,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3. 处理失败和挫折感心理训练可以帮助大学足球运动员学会处理失败、挫折和困难的情况,改变思考方式,重新关注成功和积极性。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与竞技表现研究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与竞技表现研究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与竞技表现研究运动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锻炼,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挑战。

在体育竞技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技术水平往往相似,但是最终胜利者往往是那些具备出色心理素质的运动员。

这就需要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提高他们的竞技表现。

心理训练是指针对运动员的心理特点进行的一系列训练活动,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潜能,提高其竞技表现。

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包括自信心、集中力、意志力、耐心、适应性、判断力和成功精神等等。

这些心理特点,对于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信心是运动员成功的关键之一。

缺乏自信心的运动员容易在比赛中产生紧张、不安和恐惧情绪,这些情绪往往影响到运动员的表现。

心理训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积极心态的建立、预测自我表现、做好应对策略等,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

集中力是运动员另一个重要的心理特点。

在竞技比赛中,遇到意外情况或者外部干扰时,如果运动员缺乏集中力,就会影响到他们的表现。

心理训练可以通过大量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并教导他们如何在困难时刻保持冷静和集中力。

意志力是指运动员完成任务的能力。

在运动竞技中,运动员需要拥有坚定的意志力来克服困难和挫折,从而取得胜利。

心理训练可以通过各种模拟比赛状况、虚拟训练等方式,提高运动员的意志力和心理耐力,帮助他们在比赛中保持冷静思考和迅速反应。

适应性是指运动员对各种不同情况和场景的适应能力。

在竞技比赛中,情况千变万化,运动员需要具备快速适应能力,才能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最佳表现。

心理训练可以通过大量的模拟比赛训练,帮助运动员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比赛状态和环境。

判断力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正确处理各种决策的能力。

在竞技比赛中,运动员需要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各种决策,以适应比赛的变化。

心理训练可以通过大量的虚拟训练、模拟场景等方式,提高运动员的判断力和反应能力。

成功精神是指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战胜困难、成功取得胜利的意愿和信心。

心理训练可以通过大量的激励、精神培养等方式,提高运动员的成功精神,进而激励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浅谈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

浅谈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

浅谈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摘要:篮球心理心理是适应现代运动竞赛的需要而运用发展起来的。

任何竞技运动项目都与竞赛由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现代篮球竞赛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抗性越来越激烈凶悍,在比赛双方身体、技术、战术水平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胜负往往取决于心理素质训练水平的高低。

为此,要培养运动员又正确的参与训练和比赛的动机,促进心理上有良好的状态和身心能量的恢复,消除与治疗心理方面的障碍,掌握一些自我的心理训练方法,保证整体训练水平在竞赛中的正常发挥,从而实现既定的目标。

关键词:心理素质提高培养训练篮球运动员专项心理训练是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和竞赛的需要,对运动员施加影响,促进其能在比赛极度紧张的条件下保持与提高自己的情绪状态,具有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以发挥运动能力的心理过程。

运动员的专项心理训练有比较具体的含义和内容,它能保证为比赛和完成难度很大的训练作业做好准备,从而去发挥最佳水平。

心理训练是篮球整个训练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意志品质的培养,二是专项心理素质。

运动员的意志品质通常包括主动性、果断、勇敢、自制、坚毅、坚定、独立等特性。

篮球运动中意志品质突出表现在运动员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上,这也是篮球竞赛特点所决定的。

因此,更需要全面地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才能形成信心百倍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应该把重点放在稳定性、自控能力和注意力集中于分配以及注意转移的能力上,使之适应比赛激烈对抗中各种外来的复杂情况,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断提高心理活动的水平。

心理训练是一个教育过程,应遵循自觉自愿、重视个体差异、持之以恒的原则,并根据不同对象(性别、年龄、运动经验、智力水平)和不同要求,有重点地、区别对待地进行。

心理训练要有针对性,特别要注意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必须与身体、技术、战术等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常用的心里训练方法有:放松训练——通过自我暗示改变肌肉紧张度(使肌肉放松),从而促使心理安定(尤其是情绪安定)的一种心理技能训练,可以有效地运用于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浅谈橄榄球运动员赛后心理状态的调整

浅谈橄榄球运动员赛后心理状态的调整

浅谈橄榄球运动员赛后心理状态的调整四川女子橄榄球队在我省组建一年多。

取得了2011年全国冠军赛的第五名。

在这一年多训练和比赛中,特别是大赛后,运动员表现出多种多样的不良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运动员本身的心理健康,影响了平时水平的发挥,影响了整个比赛的成绩,所以如何调整运动员的赛后心理状态十分重要。

一赛后运动员所表现的几种心理状态(一)赛后成绩的干扰心理状态。

大多数资料表明,比赛成绩对运动员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刺激,而且在大脑皮层痕迹作用长达1~3 个月。

心理实践资料还表明比赛失常和意外获胜对选手影响高达45 % ,因为优胜者常常陶醉于喜悦之中,而失败者往往陷于沮丧苦闷的境地。

(二)不正常的攻击心理状态。

攻击是运动在竞争中表现最为重要的心理特点。

特别是在橄榄球比赛中,表现更为突出,视对手为攻击的对象,赛后这种状态也难消除。

特别是失利后,由于自己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滋生新的攻击动机。

在新的动机驱使下,表现出更强烈的攻击性。

另外,攻击的对象也很广泛,如自己的队友、裁判员和教练员,抱怨自己无能,抱怨裁判不公,场地设施不好,甚至与其他队员互相指责。

(三)丧失自信心。

运动员常常因为失败而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感,对今后的比赛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内疚不止,甚至胆怯、忧伤。

随着这些而来的是,原来建立的较好表象产生动摇,思维陷入低潮期,分析判断出现严重混乱,责怪自己不如人家,不适合当运动员。

这种个人的表现有时会影响整个集体,团队,对集体生产、训练、学习和人际关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四)赛后紧张情绪的延伸。

大赛对每个运动员来说,都是个考验,都会紧张,特别对于一个学生来讲,对一个从来没有大赛经验的队员来讲,更为紧张。

场上不知所措,不知自己该干些什么,得到球后也不知如果处理。

倘若失败,这种心理紧张更加突出,而且会延续很长时间。

运动员的紧张是有一定规律的,往往赛前高度紧张,准备活动可以看出来,上场前还丢三落四,比赛开始后紧张程度有下降趋势,赛后紧张又上升。

关于篮球运动员罚球时心理状态的探讨

关于篮球运动员罚球时心理状态的探讨

关于篮球运动员罚球时心理状态的探讨摘要:从本质上分析篮球比赛中罚球是一种得分的重要手段,对比赛的结果往往起着关键性作用。

因此运动员罚球时的心理压力一般也是非常大的。

一旦自己调整不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就会影响篮球的命中率,从而影响整个队伍的比赛节奏,甚至是比赛结果,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一般教练都会积极的去关注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并通过以往比赛经历的分析来把握运动员罚球时的心理特征,并制定出可行的调整和训练方法,让运动员始终保持着一种平稳的心态。

在此,文章就通过分析影响运动员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来帮助运动员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从容的去参与比赛。

关键词:篮球罚球;命中率;运动员;心理状态;调整方法一、引言篮球运动是一项团体性、竞技性体育运动项目,在比赛中势必会产生一些肢体上的碰撞,从而违反比赛规则被判犯规,而惩罚犯规的方式之一就是罚球,同样对于进攻方而言则是得分的重要手段。

因为犯规多、罚球也多,赢得的分数也多,因此罚球的命中率对比赛的结果有着一定的关键作用。

也正因如此,罚球运动员也会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不论是队伍还是自己都希望每一次罚球都能完美命中。

因此为了保障参数资格、提升罚球命中率,教练必须要对运动员罚球时的心理状态有所认知,并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和训练。

二、影响篮球罚篮命中率的心理因素1、没有心理准备通常一场比赛中的犯规行为的出现是无法预知的,而罚球这一行为在赛前也是不会提前就制定好计划的,这也就是说运动员在比赛中虽然会意识到有罚球的可能性,但罚球并不是在特定时机出现的,是突然性的,也不会去针对某一个特定的运动员,因此整个队伍的队员都有可能因犯规而面临罚球,但一旦罚球落到自己身上时往往是没有任何准备的,即使赛前已经预测到了,但突然袭击是无法及时做出反应的。

这个时候罚球运动员就会特别紧张,尤其是这一分关乎到了比赛的胜负,更是慌乱无比、压力巨大,越是紧张,越是把握不住技巧,越是投不进。

2、精力不集中篮球比赛作为一类团体活动,队员之间、队伍之间也会受到彼此的影响,同时所处的场地、比赛规则、双方队伍力量差距、战术策略、观众的喜好等也会影响运动员的心态,情绪、注意力等变化也会变得复杂,而这种变化对发挥出运动员和全队的战术水平、对比赛的胜负影响极大。

浅谈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浅谈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浅谈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山东省青岛即墨市青少年业余体校运动学校刘广义浅谈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训练1. 前言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其目的是培养运动员适应项目要求的各种心理品质,克服运动员和运动队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同时,通过心理训练进一步磨练运动员的意志、陶冶性格、提高战斗力、改进运动队内部的相互关系,以保证训练取得良好效果,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2.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素质(1)情绪稳定青少年心理训练是一个完全出自内心的自我动员过程,因此教练员应帮助青少年建立对心理训练的高度自觉性、坚定性和良好的训练信念。

同时,教练员的情绪状态对青少年进行心理调节的效果也有密切关系。

(2)参与动机青少年运动训练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是推动队员积极学习、刻苦训练以及创造优异成绩、为集体争取荣誉的重要条件。

这阶段的青少年动机不统一,又不稳定,教练员应使队员端正动机,明确目的,使队员动机与集体目标有机统一,这样才能使队员们齐心协力战无不胜。

(3)运动员个性运动员个性、气质在训练和比赛中都能充分体现出来。

如运动员兴奋快慢,有的表现欲强,有的面临强手敢于拼搏等等,作为教练员要善于观察,了解队员的性格,发挥运动员个性长处。

3.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由于青少年运动员技术的获得,比赛的发挥,都是在心理调节下实现的身心结合活动,所以,对心理的训练也就和对技术、战术、身体训练一样重要。

(一)诱导训练法(1)诱导训练法的概念诱导训练法是指在训练中采用有效的刺激物把运动员的心里状态引导到某一个事物或方向上去的训练方法,可以顺利完成训练与比赛任务建立良好的心里状态。

诱导的途径是多样的。

诱导者常常发出语言信号,由运动员的听觉器官接受信息,并按预定要求去实施。

鼓励与批评、服与疏导、发与幽默都是诱导的常用手段。

(2)使用诱导训练法应注意:(1)是所采用的诱导手段应是运动员感兴趣的,能引起运动员注意力转移的;(2)是诱导者是教练员、心理学家,也可是同伴,但均应是运动员愿意接受的;(3)是应从诱导的目的、手段、信息传递方式及结果等多方面计划安排某一次诱导训练,切不可随意滥用,以防产生负作用。

浅谈中小学生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与训练

浅谈中小学生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与训练

浅谈中小学生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与训练运动员的训练是非常辛苦的,而对于中小学生运动员来说,他们的身心状态更加脆弱和不成熟,所以在赛前心理调整和训练方面更需要得到认真对待。

本文将从中小学生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和训练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赛前心理调整1.关注情绪管理中小学生运动员在比赛前往往会感到紧张、焦虑和兴奋等情绪,这些情绪如果无法得到有效的调控,就会影响到比赛的发挥。

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就需要加强对运动员情绪管理的训练,让运动员学会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从而在比赛前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

2.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是中小学生运动员取得比赛成功的关键。

教练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运动员建立自信心,比如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训练中取得进步和成绩,让他们参与一些小型的比赛锻炼自己的比赛经验等。

只有当运动员自信心充足时,他们才能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

3.调整比赛心态中小学生运动员通常会在比赛前对成绩过分在意,他们会过分担心失败和质疑自己的实力。

这时教练员需要做的就是帮助运动员调整比赛心态,让他们知道比赛只是一个检验自己训练成果的机会,不管成绩如何都不影响自己的价值。

只有将这种心态调整到位,运动员才能在比赛中放开心态,不受负面情绪的影响。

4.提升专注力在比赛中,专注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中小学生运动员往往会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分心,这就需要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对运动员专注力的培养。

比如在训练时进行一些专注力训练的活动,教会运动员如何在关键时刻保持自己的专注力,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比赛中去。

二、赛前训练1.体能训练中小学生运动员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在赛前的体能训练中要更加注重身体的保护和调整。

教练员需要根据每位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比如在赛前适当降低训练强度,增加休息时间,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身体疲劳,影响比赛状态。

2.技术训练技术是比赛的关键,中小学生运动员在赛前需要通过专业的技术训练来提升自己的比赛水平。

运动员心理状态分析

运动员心理状态分析

运动员心理状态分析在体育竞技的舞台上,运动员们展现出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力量和技巧,其心理状态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助力运动员发挥出最佳水平,而不佳的心理状态则可能成为他们取得成功的阻碍。

那么,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究竟是如何影响他们的表现,又有哪些因素会对其产生影响,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呢?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运动员在比赛前常见的心理状态。

紧张和焦虑是大多数运动员都会经历的情绪。

适度的紧张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专注力和兴奋度,促使他们在比赛中更加投入。

然而,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则可能导致肌肉僵硬、呼吸急促、思维混乱等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技术动作的发挥。

比如,在射击比赛中,如果运动员过于紧张,手会不自觉地颤抖,从而影响射击的准确性。

自信心也是赛前心理状态的一个关键因素。

拥有充足自信心的运动员相信自己的能力,对比赛充满期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挑战。

相反,缺乏自信的运动员可能会自我怀疑,在比赛中表现得犹豫不决,甚至轻易放弃。

例如,一位短跑运动员如果对自己的起跑技术缺乏信心,可能会在起跑时出现失误,影响整个比赛的节奏。

比赛中的心理状态更是瞬息万变。

压力是运动员在比赛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来自对手的强大实力、观众的期望、比赛的重要性等都可能给运动员带来沉重的压力。

如果不能正确应对压力,运动员可能会出现失误增多、战术执行不当等问题。

比如在足球比赛中,当一支球队在关键比赛中面对必须获胜的压力时,球员们可能会过于急躁,盲目进攻,从而忽略了防守,给对手可乘之机。

专注力对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同样不可或缺。

在高强度的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全神贯注于比赛的每一个瞬间,及时做出反应。

一旦专注力分散,就容易错过关键的时机,导致失误。

例如,在网球比赛中,运动员如果在回球时分心,就可能无法准确判断球的落点和速度,从而回球失误。

而比赛后的心理状态也不容忽视。

胜利时,运动员可能会感到兴奋、自豪,但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胜利,可能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影响后续的训练和比赛。

浅谈对运动员心理特征的研究

浅谈对运动员心理特征的研究

浅谈对运动员心理特征的研究运动心理学对优秀运动员进行心理特征的评定和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心理选材,针对训练和竞赛中的问题开展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以及对教练员进行培训。

中国运动心理学需要扩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发展适合中国体育运动特点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标签:运动员心理分析体育运动活动不仅是保持人们身心健康的必要手段,而且正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基本需要。

研究体育运动活动的各种科学也随之应运而生,运动心理学便是其中一门年轻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新学科。

一、运动心理学的发展中国古代就已开始萌发了一些同体育运动活动有关的心理学思想,包含运动发展心理、运动保健心理、技能形成心理、运动竞赛心理、运动战术心理、心理训练等方面的论述,闪烁着中国运动心理学史前时期的火花,对中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1979年,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成立;1980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成立。

两会的主任委员均为马启伟博士,现有会员400多人,主要为大、中、小学老师、科研人员和教练员。

两会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运动心理学开始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

二、运动员心理特征评定运动员心理特征评定是心理训练和心理选材的第一步。

通过对运动员心理特征的评定,可以了解不同运动项目之间的心理差异,了解不同运动员之间的心理差异,这既有利于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同时,也可以为运动员的心理选材提供参照。

三、运动员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中国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是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的。

起初,有几位运动心理学家应中国射击队和中国射箭队的邀请,开始对几名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的大胆尝试,其中一名双向飞碟运动员在调整心理状态之后参加比赛,创造了世界记录。

于是,更多的运动队(如中国跳水、游泳、体操、田径等队)也相继要求接受心理学家的帮助,优秀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进一步广泛开展起来。

在第24届奥运会之前,像乒乓球运动员韦晴光等坚持进行系统心理训练的运动员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浅谈中小学生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与训练

浅谈中小学生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与训练

浅谈中小学生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与训练【摘要】中小学生运动员在参加比赛前需要进行合理的心理调整和训练,以提升比赛发挥和成绩表现。

本文从浅谈中小学生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与训练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其重要性、内容与方法、实践案例、针对性训练建议以及心理训练与成绩提升的关系。

其中重点强调赛前心理调整对运动员发挥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心理训练来提高比赛的竞争力和取得更好的成绩。

结论部分总结了中小学生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与训练的意义,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指出了在未来应该加强对中小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的重视,为其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保障。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可以更好地引导中小学生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调整与训练,提高他们的比赛表现和心理素质。

【关键词】中小学生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训练、重要性、内容、方法、实践案例、针对性训练、建议、成绩提升、关系、意义、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小学生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调整与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体育运动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参与各类体育比赛,并追求更好的成绩。

由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年龄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往往在比赛前感到焦虑、紧张,甚至失败后情绪波动大。

如何引导中小学生运动员进行有效的赛前心理调整与训练,成为了体育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学生的体育训练中,赛前心理调整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缓解焦虑、提高自信心,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比赛成绩。

通过适当的心理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应对比赛中的各种挑战,发挥出自己最佳的竞技水平。

加强中小学生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调整与训练,不仅能够提高比赛成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拼搏的品质。

2. 正文2.1 中小学生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的重要性中小学生运动员在赛前心理调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赛前心理调整能够帮助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

在比赛前,运动员可能会面临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通过心理调整可以帮助他们减轻这些负面情绪,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浅谈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活动研究

浅谈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活动研究

浅谈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活动研究发表时间:2021-01-07T03:52:28.44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总第359期作者:张立源[导读] 克服运动员的各种心理阻碍,以保证训练和比赛的顺利进行。

第五,促进运动员疲劳的恢复。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傅家镇中心小学255025摘要:对运动员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是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训练环节,也是取得比赛胜利的主要手段。

本文通过对赛前紧张和焦虑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呼吸调节法是克服赛前紧张和焦虑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并指出运动员的期望值不宜太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奋斗目标,专门性心理训练能达到消除运动员过度紧张心理和稳定情绪的作用。

关键词: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活动一、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的任务及意义1.心理训练的任务。

首先,培养运动员具有适应本专项需要的各种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

其次,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技术,战术的熟练程序。

第三,形成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良好态度,创造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提高适应比赛的能力。

第四,克服运动员的各种心理阻碍,以保证训练和比赛的顺利进行。

第五,促进运动员疲劳的恢复。

2.心理训练的意义:(1)促进运动员的认识和意志方面结合和提高。

极度紧张的训练和比赛要求运动员具有精确的运动感知觉和清晰的运动表象能力,具有高度发展的思维敏捷性、灵活性和快速的运动反应能力,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并能克服和控制运动中千变万化的情感体验,更好地进行训练和比赛,而这些可以通过心理训练得到改善。

(2)促进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发展。

心理训练可对运动员良好性格的形成、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个性和气质可以确定一名运动员在以后的比赛中的走向是否正确,能力及其兴趣更进一步确定了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是否可以100%的投入。

(3)促进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适宜心理状态的形成。

学生或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最容易发生变化的心理结构,心理状态对运动活动的进行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而心理训练有助于培养运动员心理过程的稳定性,发展在极端紧张的活动时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能力,以形成参加训练和比赛的心理训练。

浅谈中小学生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与训练

浅谈中小学生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与训练

浅谈中小学生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与训练运动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更是一种培养品格和意志力的活动。

而作为运动员,在参加比赛前的心理调整和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中小学生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和训练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赛前心理调整中小学生作为运动员,参加各种比赛时常会受到紧张、焦虑等情绪的困扰。

要想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状态,就需要进行赛前心理调整。

运动员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比赛中所面临的压力和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运动员需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坚信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好的结果。

也需要让自己的心情保持愉快,可以通过听音乐、与队友交谈等方式放松自己的情绪,保持愉快的状态。

要保持良好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运动员需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在比赛中要有“我一定行”的信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实力。

也要保持对自己的信任,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让自己充满自信心去面对比赛。

适当的放松和心理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运动员可以通过呼吸训练、冥想放松等方式来缓解紧张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心理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阅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学习一些心理调整的技巧,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要保持专注。

比赛中的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导致失误的发生,因此运动员需要保持专注,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比赛当中,尽自己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水平。

二、赛前训练除了心理调整外,赛前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小学生作为运动员,比赛前需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确保在比赛中能够达到最佳状态。

要保证充足的休息。

在比赛前的一段时间内,运动员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只有在充足的睡眠下,运动员才能够在比赛中保持充沛的精力,达到最佳状态。

要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训练。

在比赛前,适当的热身和拉伸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热身训练也可以让运动员在比赛开始时更快速地进入状态,提高比赛的表现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运动员心理特征的研究
发表时间:2008-11-12T09:10:06.70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作者:马德水[导读] 摘要:运动心理学对优秀运动员进行心理特征的评定和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心理选材,针对训练和竞赛中的问题开展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以及对教练员进行培训。

中国运动心理学需要扩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发展适合中国体育运动特点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摘要:运动心理学对优秀运动员进行心理特征的评定和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心理选材,针对训练和竞赛中的问题开展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以及对教练员进行培训。

中国运动心理学需要扩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发展适合中国体育运动特点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关键词:运动员心理分析
体育运动活动不仅是保持人们身心健康的必要手段,而且正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基本需要。

研究体育运动活动的各种科学也随之应运而生,运动心理学便是其中一门年轻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新学科。

一、运动心理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就已开始萌发了一些同体育运动活动有关的心理学思想,包含运动发展心理、运动保健心理、技能形成心理、运动竞赛心理、运动战术心理、心理训练等方面的论述,闪烁着中国运动心理学史前时期的火花,对中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1979年,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成立;1980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成立。

两会的主任委员均为马启伟博士,现有会员400多人,主要为大、中、小学老师、科研人员和教练员。

两会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运动心理学开始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

二、运动员心理特征评定
运动员心理特征评定是心理训练和心理选材的第一步。

通过对运动员心理特征的评定,可以了解不同运动项目之间的心理差异,了解不同运动员之间的心理差异,这既有利于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同时,也可以为运动员的心理选材提供参照。

三、运动员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
中国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是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的。

起初,有几位运动心理学家应中国射击队和中国射箭队的邀请,开始对几名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的大胆尝试,其中一名双向飞碟运动员在调整心理状态之后参加比赛,创造了世界记录。

于是,更多的运动队(如中国跳水、游泳、体操、田径等队)也相继要求接受心理学家的帮助,优秀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进一步广泛开展起来。

在第24届奥运会之前,像乒乓球运动员韦晴光等坚持进行系统心理训练的运动员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而不少失利者则从失利中认识到心理因素对比赛胜负的重要性。

因此,在准备第11届亚运会和第25届奥运会期间,不少项目的教练员(如田径、射击、羽毛球、乒乓球、击剑、射箭等)都把心理训练列入了运动员整体训练计划之中。

由于他们与心理学家密切配合,坚持系统训练并加强了赛前的心理准备,大多数运动员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参加比赛,这是他们在亚运会和奥运会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中国运动心理学家还针对某些单项运动的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等,为运动员进行了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

如接受心理训练帮助的乒乓球运动员何智丽、耿丽娟,跳水运动员童辉、李艺花、羽毛球运动员关渭贞、农群华等,都多次夺取世界冠军。

初步统计,十几年来,在接受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的运动员中,有35名世界冠军和20名亚洲冠军。

总之,近些年来,优秀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其范围正在由小到大,其方法也正在由单一到多样,一步一步深入发展起来,心理训练的效果正在日益明显地体现出来,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承认。

1987年,中国运动心理学会承担了国家体委的重点科研课题(我国优秀运动员心理咨询和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根据课题的计划,在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的比赛场地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

咨询服务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包括认知调节、按摩放松、音乐放松、表象训练等。

这种临场的运动心理咨询服务受到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普遍欢迎,共有15个省市的288名运动员在临比赛前和比赛期间前往心理咨询中寻求运动心理学的帮助,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研究人员更多地采取了小样本研究(包括个案研究)和纵向研究的方法,这首先是为了适应运动实践的需要,同时,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来看,小样本研究也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和承认,因为此法允许对个体特征做更精确更细微的考察如纵向追踪式考察,特别是对于应用问题和临床问题,此法往往更为可行,更为适用。

四、运动员心理选材
许多教练员都相信这样一句话:选材选好了等于成功了一半。

选材问题成为制约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普遍受到高度重视。

今天在选材上多费一份力,将来在训练上就可少费十份力。

国家体委长期以来都将选材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从1980年开始,即组织了大型综合性科研课题(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研究,其中的心理选材是整个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选材和形态选材、身体选材、机能选材、技术选材相比,有些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有些心理指标不能用“好—坏、高—低”的方式评价,如气质,粗分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除抑郁质一般不适合从事竞技运动外,其它三种及其亚型、混合型在许多项目中均有分布,常常难以判断孰优孰劣。

有些心理指标为非连续型变量,不如身高、体重、血压、肺活量等连续型变量那么精确,如神经类型,动机水平、焦虑程度等。

许多心理指标相关性小,独立性强,进行综合评判会遇到困难,如一个人的神经类型比较理想,但智力发展水平中等,肌肉感知觉能力较差,使教练员在做出取舍判断时进退维谷。

一般来说,心理选材需要解决以下问题:首先要确定出某个专项的关键性心理特征,方法有专家评判、多元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等;然后再确定出关键性心理特征中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选材性心理特征;进而以高水平运动员为参照体,制定选材模式,包括少年运动员的常模;最后,对于根据以上模式选择出的运动员进行跟踪研究,以证实这一模式的有效性并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选材模式。

五、解决“传输系统”问题,培训教练员
在运动训练中,教练员是主帅。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社会不可能培养出大批运动心理学家到运动队长期地工作。

在许多情况下,解决运动员的心理问题,主要靠教练员。

教练员同运动员朝夕相处,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心理等各方面的情况了解全面,这是指导心理训练很有利的条件。

因此,对教练员的培训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美国运动心理学家马藤斯曾专为教练员编写了一套培训教材,取名为《教练员运动心理学指南》,他在前言中写道:“苏联和东欧国家在如何使运动员做好心理准备方面至少落后北美10年,他们目前掌握的大部分知识我们10年前就已掌握。

但是,在通过精心建立的传输系统来普及已掌握的运动心理学知识方面,苏联和东欧国家至少领先我们10年。

”为了缩小与苏联及东欧国家在“传输系统”方面的差距,美国已实施对教练员的体育科学知识的系统培训,全国、各州和地方一级的体育组织和教育机构在广泛采用这一“美国教练员培训计划”。

这一措施抓住了培养运动员这个问题的关键。

中国现已积极开展了教练员的岗位培训工作,主要形式是各个体育院校实施,分项分级进行培训,目前已有田径、体操、足球、篮球、排球、游泳等项目开始了初、中、高级的定期培训班,运动心理学是各期培训班的必修内容。

除了培训规划以外,在一些重大的国际国内比赛之前,也经常举办运动心理学的讲座,向教练员介绍竞赛心理的基本知识。

如1984年的洛山矶奥运会和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前,都曾为国家队的教练员专门举办过运动心理学的讲座,这些讲座受到了教练员的普遍欢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