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质红酵母的鉴定及链格孢菌抑菌机制的研究
利用粘红酵母生产微生物油脂研究进展_乔凤杰_李炯书_欧阳亚旭_李意颖_黄永虹_孙

网络出版时间:2014-01-03 09:05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1.1759.TS.20140103.0905.009.html利用粘红酵母生产微生物油脂研究进展乔凤杰李炯书欧阳亚旭李意颖黄永虹孙宜君常蓉李博生*(1.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3;2.林业食品加工与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3.锡林郭勒苏尼特碱业有限公司锡林郭勒011200;4.北京林业大学螺旋藻研究所北京100083)摘要: 粘红酵母是一种良好的产油微生物,其油脂可用来生产生物柴油。
本文介绍了粘红酵母生产油脂的情况,包括其常用基本培养基,廉价工农业废弃物培养基,以及促进粘红酵母生长和产油的方法和培养条件,并对粘红酵母工生产微生物油脂方面存在的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粘红酵母,油脂,纤维素水解液,工业废水,分段培养Progress in microbial oils produced by Rhodotorula glutinis QIAO Feng-jie,LI Jiong-shu,OUYANG Ya-xu,LI Yi-ying,HUANG Yong-hong,SUN Yi-jun CHANG Rong,LI Bo-sheng*(1.Department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 college of bi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China;2.Key laboratory of forestry food processing and safety in beijing (Beijing forestry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China;3.Xilinguole soda ash ltd ,Xilinguole 011200,China;4.R.glutinis research institute in Beijing forestry school,Beijing 100083,China)Abstract: Rhodotorula glutinis is a kind of oleaginous fungi and its oil can be used to produce biodiesel. In this review, progress in microbial oil produced by R.Glutinis in termsof lab-media, cheap waste media and methods of promoting accumulating more oil weresummarized. And the issues and direction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glutinis inproducing oil were also discussed.作者简介:乔凤杰(198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微生物油脂基金项目: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605)Key words: Rhodotorula glutinis;microbial lipid;cellulosic hydrolysate;industrial wastewater;two-stage culture由于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和化石燃料的日益消耗,新能源的研究成为近几十年来的研究热点。
粘红酵母RG-31产虾青素发酵条件优化

粘红酵母RG-31产虾青素发酵条件优化罗秀针; 林燕燕; 陈雅静; 郑金华【期刊名称】《《福建农业科技》》【年(卷),期】2019(000)009【总页数】6页(P16-21)【关键词】虾青素; 粘红酵母; 培养基; 发酵优化【作者】罗秀针; 林燕燕; 陈雅静; 郑金华【作者单位】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26虾青素(Astaxanthin,AST),即3,3’-二羟基-β,β’胡萝卜素-4,4’-二酮,为萜烯类不饱和化合物,是一种氧化型的类胡萝卜素[1-2]。
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是甲壳类动物、鲑鱼、鸟类以及其他生物中的主要色素。
虾青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能[3],其抗氧化性能较α-生育酚强百倍以上,具有“超级维生素E”之称。
动物试验表明,虾青素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包括抗肿瘤、抗炎、抗脂质过氧化活性、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4-6],因而在食品添加剂、化妆品、保健品和医药工业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时,虾青素作为良好的着色剂在贵重鱼类水产养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过去虾青素主要是从甲壳类动物提取,但是提取的费用较高。
目前虾青素可通过化学合成,但化学合成虾青素不仅成本高[7];而且结构与天然的虾青素不同,多为顺式结构。
因此,急需寻找廉价的虾青素来源,来满足市场需求。
利用酵母合成虾青素具有成本低、易操作、环境友好等优势,且色素提取后菌体单细胞蛋白可作为饵料、饲料添加剂等优点,是一种极具产业化前景的天然虾青素资源[8]。
本研究采用的粘红酵母RG-31是经诱变后筛选获得的高产虾青素突变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主要条件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高虾青素的得率,并降低生产成本,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菌株粘红酵母RG-31由实验室筛选诱变后获得虾青素产量较高的菌株。
1.1.2 培养基斜面培养基:葡萄糖15 g·L-1,蛋白胨8 g·L-1,KH2PO4 1 g·L-1,MgSO4 0.5 g·L-1,CaCl2 0.2 g·L-1,琼脂20 g·L-1, pH 自然。
1株拮抗链格孢的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和抑菌效果

1株拮抗链格孢的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和抑菌效果作者:刘伟王多文何彩李强史星雲刘鹏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第04期摘要:以链格孢(Alternaria spp.)为靶标菌从农田土壤中分离到1株芽孢杆菌。
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对菌株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菌株LKYLW-1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GenBank登录号为MF375905);对链格孢的抑菌带宽为15.8 mm;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孢子萌发法测定LKYLW-1的抑菌作用,发现菌株LKYLW-1代谢产物对链格孢丝有致畸作用;菌株LKYLW-1发酵液对孢子萌发抑制率为96.60%;EC50为6.93 mL/L;饱和度为25%;硫酸铵获得的抑菌物质对链格孢的抑菌活性较高,抑菌圈直径达42.01 mm。
关键词:芽孢杆菌;抑菌活性;拮抗;链格孢属靶标真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分析;16S rDNA序列分析中图分类号: S476;S18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04-0091-03多种作物的黑斑病是由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 spp.)引起的[1],链格孢属真菌会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链格孢属真菌同时也是蔬菜贮藏过程中的主要病害菌,能引起多种瓜果、蔬菜的腐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
使用农药能暂时控制黑斑病的大面积传播,然而其副作用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生物防治因其对人畜安全、环境兼容性好、而且不易产生抗药性而倍受关注。
王继华等从冷冻菌种甘油中分离到1株芽孢杆菌,能产生抑制链格孢真菌的物质[3];赵阳国等从土壤中分离出1株枯草芽孢杆菌,该菌对农林业危害真菌链格孢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4]。
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与病原菌竞争营养和生态位点、分泌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以及激发植物系统抗病性[5]。
本研究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鉴定出1株从农田土壤中分离到的芽孢杆菌,能够强烈抑制链格孢属真菌的生长。
粘红酵母发酵生产红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

食品论坛交流资料 微镜观测计数 ,分析得 出在 入=660nm 所测得 的吸光度 最佳的 pH值为 6.0。分别在基础培养基加入 以下的各
值可 以反映粘红酵母菌体的浓度。
种金属离子 ,在摇床上培养 72h后 ,测其吸光度 的差
2 结 果 与分 析
别,得 出在 基础培养基 中添 加 M 、 ,增 加 了红色 素
胡萝 卜素和核黄素 (又称维生素 B )[4]。食用天然色素 理 工 大学 制 造 )。 在一定 pH范围内保持原有色泽 ,此时是比较稳定的 , 1.5 方 法
收稿 日期 :2004—0l—l5 基金项 目:北京市 科技新星计划 (9558103300);北京市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2002006) 作者简介 :陈存社 (1965一),男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食 品科学与工程和发酵 工程的研究 。
鼠李 糖 (生 化 试 剂 ,上 海 试 剂 二 厂 ),蛋 白胨 (生 化 试
天然食用色素 生产 的方法主要有 3种[1】,一 是从植 剂 ,上海水产大学监制 ),脲 (C.P.,北京化工厂 ), 物中提取 ,特 点是成本较 高、着色力和稳 定性较差 ,二 (NH4)2 SO4、NaCl、CaC12、NH4C1、MgSO4·7H20 等无 机
1。由生长 曲线可知 ,粘 红酵母 的发酵过程可分为 3个 2d后,观测其颜色 的变化 ,测定其吸光度 的变化 ,实验
阶段 :延迟 期为 0h-1Oh,对数期 为 10h-48h,平衡期 为 获得粘红 酵母产 红色 素在 pH值 3.5-6.0是 比较稳 定
48h以 E。
的,在 pH为 7.5左右的碱性环境中不稳定 。
optim al condition has developed for the production. Th e efects of
抗真菌活性粘细菌的筛选及鉴定

抗真菌活性粘细菌的筛选及鉴定刘建玲;李宏铎;王军;万一【摘要】[目的]筛选出具有杭真菌活性的粘细菌并对其进行种类鉴定.[方法]从全国23个省、自治区的200个腐殖质土样中分离纯化出237株粘细菌;将菌株在4种不同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发酵产物通过甲醇提取得到代谢产物;以白色念珠菌为模型对次级代谢产物进行高通量筛选.[结果]复筛后得到1株编号为ZJ2的粘细菌,其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白色念珠菌的活性,对该菌株进行16SrDNA克隆并测序,结果表明ZJ2为橙色粘球菌(Mixoroccus fulvus).[结论]菌株ZJ2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存在对白色念珠菌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潜在的研究和药用价值.%[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screen myxobaterias with antifungal activity, and identifv its species. [ Method ] 237 myxobacterias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from 200 humus soi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23 provinces in China. The strains were fermented in four different media, and the fermentation products were extracted by methanol to obtain metabolites. With Candida albicans as the model,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s were carried out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 Result] A strain of myxobacteria numbered Z J2 was ohtaincd after secondary screening, its secondary metabolites had activities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 16SrDNA cloning and sequencing results showed that ZJ2 was Myxococcus fulvus. [ Conclusion ]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ZJ2 strain had bioactive substances with significant inhibition effect against the growth of C. albicans, which had potential study and medicinal value.【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19【总页数】3页(P11485-11487)【关键词】粘细菌;代谢产物;抗真菌活性;高通量筛选【作者】刘建玲;李宏铎;王军;万一【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43;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粘细菌(myxobacteria)是一类革兰氏阴性菌,多数为(0.6~1.2)μm×(2~10)μm 的细长杆状单细胞,能以粘性分泌液结合成薄而扩散的菌团状,而且能在固体表面滑动并产生子实体和抗逆性强的粘孢子[1-2]。
一种活性粘红酵母粉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活性粘红酵母粉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b078b00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1e.png)
(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12041 A(43)申请公布日 2010.12.15C N 101912041 A*CN101912041A*(21)申请号 201010242120.4(22)申请日 2010.08.02A23K 1/16(2006.01)(71)申请人哈尔滨市海澳斯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地址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木材街59号(72)发明人陈成 滕春红(54)发明名称一种活性粘红酵母粉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性粘红酵母粉的制备方法,以粘红酵母为出发菌株,首先制备直投式发酵剂冻干菌粉末,每吨发酵培养基接种150g 直投式发酵剂,28-30℃,通风量80-95m 3/小时,24小时后连续流加由2%蔗糖、0.3%尿素、0.1%硫酸铵配制的营养源,18小时加完,培养时间48-55小时,然后采用管式离心机,5000转/分钟,取酵母浓缩液,按酵母浓缩液重量添加0.1%蔗糖酯,0.05%单硬脂酸甘油酯,0.1%低聚木糖,1.5-5%糊精,将这些添加物质充分溶解于酵母浓缩液中搅拌均匀,50℃通风干燥使其水分在20-25%,进行造粒,然后50℃继续干燥,使颗粒水分低于5%,然后进行真空包装。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12041 A1/1页1.一种活性粘红酵母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每吨发酵培养基接种150g直投式发酵剂,28-30℃,通风量80-95m3/小时,经过流加营养源,培养时间48-55小时,然后采用管式离心机,5000转/分钟,取酵母浓缩液,按酵母浓缩液重量添加0.1%蔗糖酯,0.05%单硬脂酸甘油酯,0.1%低聚木糖,1.5-5%糊精,将这些添加物质充分溶解于酵母浓缩液中搅拌均匀,50℃通风干燥使其水分在20-25%,进行造粒,然后50℃继续干燥,使颗粒水分低于5%,然后进行真空包装。
粘红酵母降解酚酸自毒物质效能及在西瓜根部定殖研究

第42卷第4期2021年4月宁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Vol42No4Apr.2021粘红酵母降解酚酸自毒物质效能及在西瓜根部定殖研究王桂莲X李敏12,王静1(.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宁夏银川750021;2.北方民族大学宁夏葡萄与葡萄酒技术创新中心,宁夏银川750021)摘要:为探究粘红酵母菌A3对阿魏酸、—香豆酸、香草酸和丁香酸四种西瓜根系常见酚酸类化感自毒物质的降解效能及其在西瓜根系的定殖能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定量检测菌株A3对目标酚酸化合物的降解效能;采用利福平选择标记菌株A3,于土培条件下研究其在西瓜根部定殖情况.结果显示,菌株A3对p香豆酸、阿魏酸和香草酸表现出较高降解能力,而对丁香酸的降解能力较弱.西瓜种子出芽19 d后,定殖在根际和根表土中的A3*菌体密度逐渐趋于稳定,分别维持在2.26X0fu/g和7.04X103cfu/g 左右.菌株A3对阿魏酸等酚酸化合物具有较高降解能力,且能成功定殖在西瓜根际土和根表土中.关键词:酚酸;酵母菌;降解;定殖中图分类号:S1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331(2021)04—0037—07收稿日期:2020—11—24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学生创新项目(2019-QJ-045);国家民委双一流经费支撑项目.作者简介:王桂莲(1996—),女,青海西宁人,研究方向: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研究.通讯作者:李敏(1987—),女,宁夏固原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研究.近年来,由化感自毒作用诱发的连作障碍成因及治理是农业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2].化感自毒作用指作物向周围环境(主要是土壤介质)释放出化学物质,该类化学物质的累积会对同茬或下茬作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3].对西瓜多年连作土壤进行研究发现,阿魏酸、香豆酸、香草酸等酚酸类物质是存在于根系土壤中的主要自毒物质[47].酚酸是一类苯环上带有活性羧酸基团的小分子有机酸,在植物体内可通过莽草酸途径合成[].自然条件下,该类物质通过雨露淋溶,根系分泌和残体腐解等形式进入周围环境,积累到一定量时即对植物产生显著的化感自毒作用.在自毒物质的防治领域与轮作、嫁接和增施有机肥等措施相比,向土壤中添加有益微生物降解赋存于作物根系的自毒物质,是一种更为彻底有效的防治措施.其中,获得能够在作物根系定殖的酚酸类物质高效降解菌株是关键的技术环节之一.本文以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为生物材料,研究其对西瓜根系主要自毒物质阿魏酸、p-香豆酸、香草酸和丁香酸的降解效能,并探明该菌在西瓜根部的定殖能力,以期为该菌进一步应用于酚酸类自毒物质的防治奠定基础.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阿魏酸、香豆酸、香酸草、丁香酸、利福平、二甲基亚砜等药品购自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均为分析纯098%).氯化汞(上海广诺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色谱分析用甲醇为色谱纯(Sigma-Aldrich);超纯水(电阻率大于18MQ-cm)由实验室纯水仪制备.西瓜种子(金城5号)为宁夏中卫香山硒砂瓜主要栽培品种.-38-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4月粘红酵母A3为本实验室保存菌种.1.2降解效能定量测定将甘油冻存菌株接种至Luria-Bertani(LB)液体培养基,0°C,150r/min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取一定体积菌液离心,弃去上清液后用无菌水制备成菌悬液.将菌悬液加入含50mg/L酚酸的降解培养基(培养基配置参照文献[9]),使培养基中菌细胞初始浓度达到108CFU/mL,于150r/min恒温摇床中振荡培养,定时取样测定培养基中菌细胞数量和酚酸浓度.菌细胞数量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680nm 处的吸光度值定量表征.酚酸化合物定量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1200)串联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G1315B),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 RX-C18.4.6X150mm、5“m;液相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为甲醇一0.1%乙酸溶液(50/50,v/v),流速0.5mL/min,进样量:10“L;其中,阿魏酸检测波长320nm,保留时间4.136min;丁香酸检测波长285nm;保留时间3.525min;香草酸检测波长260nm,保留时间3.559min;香豆酸检测波长306nm,保留时间4.046min.1.3A3r在西瓜根系土壤中的定殖1.3.1菌株A3的利福平(Rifampicin,以下简称Rif)抗性标记采用包含Rif渐进浓度分别为5,10,20,40,60,80,100,200和300“g-mL1的LB培养基逐级驯化菌株A3,直至获得能够耐受300“g-mL1Rif,且对酚酸类物质降解性能不变的突变菌株A3R.取A3R 单菌落,接种于不含Rif的LB培养基,30C,150r/min1恒温振荡培养12h,取培养液再接种于不含Rif 的LB培养基中,相同条件下继续培养,如此重复至96h后,取100“L培养液,涂布于无Rif的LB平板上,随机选取100个单菌落转入含300“g-mL1Rif的抗生素平板,以抗性菌株所占百分比计算标记菌株A3r的遗传稳定性.抗性标记菌株A3r的降解效能测定参照1.2中的要求.1.3.2标记菌株A3r在土培西瓜根部的的定殖检测清洗西瓜种子,用无菌水浸泡6h后,采用0.01g/L氯化汞溶液处理8min,再用无菌水漂洗6次,将种子放入无菌培养皿中的湿滤纸床中,在28C黑暗环境培养至种子露白.将露白种子转移至装有灭菌栽培土的育苗盆中,在种子附近施1mL浓度为1X108cfu/mLA3R菌液,等量无菌水为对照,然后覆盖厚度为1cm的灭菌栽培土.每个处理3个平行.移至光照培养箱培养,培养条件28C,光周期12h光照/12 h黑暗.培养7d后第一次采样,之后每隔4d取样1次,每次取3株,连续取7次,参照王静[0]方法分别取根际土和根表土测定标记回收菌株A3RC,换算定殖密度.标记回收菌株A3RC的降解效能测定参照.2结果与分析2.1菌株A3对酚酸类化合物的降解效能4种酚酸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信息如表1所示,菌株A3对它们的降解性能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显示,菌株A3对p-香豆酸、阿魏酸和香草酸表现出较高降解能力,经6~8h后降解率可达98%以上;而菌株对丁香酸的降解能力最弱,经22h后体系中仍有50%的丁香酸残留.对比p-香豆酸和阿魏酸的分子结构发现,二者除了苯环3号位取代基不同外,其余结构均一致;其中,前者3号位无取代基,后者3号位有甲氧基取代基,因此推测甲氧基的存在对菌株A3转化利用该类化合物略有阻碍作用.对比阿魏酸和香草酸的分子结构发现,二者除苯环1号位取代基类型不同外,其余结构均一致;其中,前者1号位为丙烯酸基团,后者为羧基,由此推测苯环1号位为丙烯酸基团,有利于菌株A3的降解转化.丁香酸苯环3、4和5号位分别存在甲氧基、羟基和甲氧基,推测上述取代基的存在限制了菌株A3对其的降解效能.综上可知菌株A3对4种化合物降解转化效能的强弱与分子结构特征密切相关.第4期王桂莲,等:粘红酵母降解酚酸自毒物质效能及在西瓜根部定殖研究・39・表14种酚酸化合物分子结构信息序号化学结构式CAS名称1p-香豆酸HO^U oh501—98—4香草酸2121—34—63阿魏酸HO^^^^OCH31135—24—64丁香酸530—57—4图1菌株A3对酚酸底物的降解活性2.2菌株A3在西瓜根部的定殖2.2.1标记菌株A3r的筛选逐步提高Rif浓度,获得能够在300yg/mLRif LB培养基生长的标记菌株A3R,经不含Rif的LB液体培养基连续转接8次后涂布于LB培养基,随机挑取100个菌落,发现其均可以在含有300yg/mL Rif 的LB培养基中正常生长,生长情况如图2所示.可见标记菌株A3r的Rif标记稳定性强.图2菌株A3r在含有300M g/mLRif的LB平板上的生长情况-40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1 年4 月2. 2. 2 标记菌株A3r 在西瓜根部的定殖能力160 000~S ~ 根际土 Rhizosphere soil 140 000O _ 根表土 Root surface soil(史nJ 。
响应面优化粘红酵母产油脂培养基的初步研究

响应面优化粘红酵母产油脂培养基的初步研究卫乐生;张盼盼;马小彪;许娇;何勇锦;肖华山【摘要】以优良的粘红酵母为菌株,通过设计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分析,确定了发酵的最佳产油脂条件为:糖蜜55.46g/L,酵母膏7.12g/L,尿素2.07g/L,经发酵4d后,菌体生物量12.674g/L,油脂含量达1.447g/L,油脂含量达11.42%.【期刊名称】《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25)004【总页数】5页(P361-365)【关键词】粘红酵母;油脂;响应面【作者】卫乐生;张盼盼;马小彪;许娇;何勇锦;肖华山【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福建南安362332;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福建南安362332;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福建南安362332;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福建南安362332;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福建南安362332;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福建南安3623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4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微生物油脂(microbial oils)又称单细胞油脂(Single-cell oil)的研究和开发,尤其是利用工农业废弃物、下脚料[1,2]等原料进行微生物发酵生产功能性油脂已经成为热门领域之一.微生物油脂主要指由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组成的甘油三酯,是酵母菌、霉菌、细菌和藻类等优良微生物在合适的条件下,以碳水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和普通油脂为碳源,在菌体内产生油脂,通过人工破壁或其它方式提取的油脂[3].随着人们对微生物生产油脂的研究不断深入,通过微生物发酵获得油脂,不但可以缓解动植物油脂资源紧缺的局面,而且产油微生物可以对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为油脂资源的获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油脂具有以下优点:微生物利用工农业废弃物、下脚料等可再生资源,对环境污染小[4];与产油植物相比较,生长繁殖快[5],代谢能力强,占用面积小,能连续大规模生产,基本符合工业化生产的条件;受环境、气候影响小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6].本实验以粘红酵母为发酵菌株,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Design-Expert.8.05b进行响应面设计并分析,对产油粘红酵母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1.1 菌种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实验室保存菌种.1.2 培养基PD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 g,切成小块,煮沸30 min,双层纱布过滤成清液,蔗糖20 g,加水至1000 mL,pH自然.斜面培养基:在马铃薯培养基基础上加入2%的琼脂.产油出发发酵培养基[7]:蔗糖50 g/L,蛋白胨10 g/L,尿素2 g/L,硫酸镁0.5g/L,磷酸氢二钾0.8 g/L,pH自然.1.3 研究内容根据前期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定粘红酵母油脂含量为指标(因变量),分别以糖蜜、酵母膏、尿素为试验因素(自变量),各因素及水平的试验设计见表1.1.4 分析方法菌体生物量测定:发酵液离心获得湿菌体于105℃烘干至恒重,以每升发酵液中干菌体的干重(g)为菌体生物量.微生物油脂提取:每克菌体加入5mL的4mol/L的HCl,震荡均匀,室温放置30min后,沸水浴5min,-20℃迅速冷却15~20min,加入2倍体积氯仿-甲醇提取液充分震荡2min,震荡混匀后5000r/min离心5min,取氯仿层,加等体积0.1%的NaCl溶液5000r/ min离心5min,取氯仿层,挥发除去氯仿即得油脂.油脂含量为菌体油脂量占菌体生物量的百分数.1.5 数据分析试验数据分析采用Design-Expert.8.05b软件.2.1 最佳培养时间的确定从图1可得,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不断被利用.当培养到4d 时,生物量及油脂产量都达到最高,并对其培养液pH进行测定,得到的pH值低于3.8.培养时间超过4d,因营养成分缺乏及pH过低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及油脂积累.因此,最佳培养时间为4d.2.2 碳源种类对粘红酵母生长和产油脂的影响分别以5%的葡萄糖、蔗糖、麸皮、糖蜜作为培养基的碳源,考察不同碳源对粘红酵母生长及产油脂的影响,结果见图2.由图2可得,培养基中碳源的种类对粘红酵母生长和产油脂的影响较大,其中以糖蜜作碳源的细胞干重和油脂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3.73g/L和7.96%;而以麸皮作碳源粘红酵母生长和产油脂能力都较弱.这是因为糖蜜中含有多种糖类、生长因子、维生素等物质可以促进细胞生长繁殖并积累油脂.因此,选择糖蜜作为最佳碳源.2.3 有机氮源对粘红酵母生长和产油脂的影响以1%的蛋白胨、酵母膏、牛肉膏为有机氮源,考察不同有机氮源对粘红酵母生长和产油脂的影响,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粘红酵母的生长和产油脂对氮源的利用有一定的差异性,以酵母膏作为有机氮源更有利于菌体生长和繁殖,最终促进油脂的积累.因此,选择酵母膏作为最佳的有机氮源.2.4 无机氮源对粘红酵母生长和产油脂的影响以0.2%的硝酸钠、尿素、硫酸铵为无机氮源,考察不同无机氮源对粘红酵母生长和产油脂的影响,结果见图4.由图可知,粘红酵母的生长和产油脂对无机氮源的利用具有选择性,其中以尿素作为无机氮源对菌体生长繁殖和油脂积累有促进作用.因此,选择尿素作为最佳的无机氮源.2.5 响应面法优化因子水平2.5.1 Box-Behnken试验结果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油脂重量为响应值设计了3因素3水平共17个试验点的响应面试验,如表3.根据表3的试验结果,用Design-Expert.8.05b进行二次回归拟合,得到油脂产量(因变量,Y)与影响微生物产油脂的因素(自变量,X)的函数关系式为:Y=1.41+0.10*A+0.15*B+0.027*C-0.077*A*B+0.017*A*C-3.500E-003*B*C-0.20*A2-0.17*B2-0.12*C2.模型回归分析见表4,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832,说明预测值和实测值有高度的相关性;回归诊断表明,模型的信噪比(Adeq-Precision)为22.288(很高).一般来说,模型的信噪比大于4,该模型就是较好的模型,这表明方程的拟合度和可信度均很高,进一步说明本模型可用于预测产油脂能力.校正决定系数(AdjR2)为0.9616,说明该模型能解释96.16%响应值的变化;CV(Y的变异系数)表示试验的精确度,CV值越高,试验的可靠性越低,设计试验中CV值为3.43%(低),说明试验操作可信.综上所述,回归方程给粘红酵母生产油脂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模型.方差分析由表5可知,P<0.001,说明此模型显著,且因素A、C对发酵产油脂的效应均显著.而尿素的影响不明显(P>0.05).三种营养物对油脂产量的影响先后顺序为:酵母膏>糖蜜>尿素.在保持一个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它两个因素与响应值关系用三维立体图表示,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各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响应面分析及最适培养基成分确定通过回归方程的绘制分析图.考察所拟合的响应曲面的形状,响应面立体分析图,如图5.从图5及软件分析,糖蜜和酵母膏对响应值影响显著,表现为曲面较陡.而尿素则比较平缓.在图的最高点存在极值点,可直观地看出营养物最佳比例,响应面的最高点为油脂产量最大值,此时粘红酵母提取油脂工艺最佳营养物质配比为糖蜜55.46g/L,酵母膏7.12g/L,尿素2.07g/L.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到最佳碳源种类、有机氮源种类和无机氮源种类,经系列试验确定三因素三水平,采用Box-Behnken设计分析确定出因素的最适浓度.由试验数据进行响应面回归分析得到最适发酵培养基为:糖蜜55.46 g/L,酵母膏7.12 g/L,尿素2.07 g/L,经发酵4 d后,菌体生物量12.674 g/L,油脂含量达1.447 g/L,油脂含量达11.42%.【相关文献】[1]Siguo Wu,Xin Zhao,Hongwei Shen,et al.Microbial lipid production by Rhodosporidium to-ruloides under sulfate-limited condtions[J].Bioresourse Technology,2011,102(2):1803-1807.[2]赵宗保,胡翠敏.能源微生物油脂技术进展 [J].生物工程学报,2011,27(3):427-435.[3]Xin Meng,Jianming Yang,Xin Xu,et al.Biodisel production from oleaginous microorganisms [J].Renewable Energy,2009,34(1):1-5.[4]藤虎,牟英,杨天奎,等.生物柴油研究进展 [J].生物工程学报,2010,26(7):892-902.[5]张薇,李鱼,黄国和.微生物与能源的可持续开发 [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9):1472-4178.[6]Qiang Li,Wei Du,Dehua Liu.Perspectives of microbial oils for biodieselproduction[J].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08,80(5):749-756. [7]王步江,张陈云,樊秀花.响应面法优化产油酵母酵培养基[J].中国酿造,2010(7):127-129.。
链格孢菌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

链格孢菌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
周兵;闫小红;彭峰;郭年梅;钟娟;殷帅文
【期刊名称】《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1(040)004
【摘要】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对链格孢菌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链格孢菌不同极性代谢产物对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烟草灰霉病菌及杨树溃疡病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乙酸乙
酯相的抑制作用最强,正丁醇相次之;乙酸乙酯相含量为800 μg·mL1时,其代谢产物对5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38.11%、76.35%、47.81%、60.24%和
57.24%.
【总页数】5页(P416-420)
【作者】周兵;闫小红;彭峰;郭年梅;钟娟;殷帅文
【作者单位】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吉安343009;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吉安343009;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吉安343009;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建福州350002;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吉安343009;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吉安343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51.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精油抑菌机制及其在食用菌保鲜中的应用进展

流通保鲜Circulation and Preservation中国果菜China Fruit &Vegetable第44卷,第4期2024年4月收稿日期:2023-12-04基金项目:大马士革玫瑰标准化种植及玫瑰花渣深加工技术开发及应用(YDZX2023036)第一作者简介:张嘉祺(2002—),女,在读本科,专业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通信作者简介:刘云国(1977—),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保鲜研究工作植物精油抑菌机制及其在食用菌保鲜中的应用进展张嘉祺,闵德栋,刘云国*(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临沂276000)摘要:食用菌采收后含水量高,营养物质丰富,在贮藏期间极易出现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影响其商品价值,而植物精油有广谱抗菌性,在极低浓度下抑菌活性较强,常作为天然防腐剂应用于食品中。
本文综述了食用菌的主要致病菌种类和植物精油的抑菌机制,探讨了不同剂型植物精油(可食性抗菌膜、微胶囊、纳米乳液等)在采后食用菌保鲜中的作用,以期为植物精油在食用菌采后保鲜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进一步推进食用菌行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食用菌;植物精油;抑菌机制;保鲜中图分类号:TS2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1038(2024)04-0009-05DOI:10.19590/ki.1008-1038.2024.04.003Advances on the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Plant Essential Oil andIts Application on Preservation of Edible MushroomsZHANG Jiaqi,MIN Dedong,LIU Yunguo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Linyi University,Linyi 276000,China)Abstract:Due to its high moisture content and abundant nutrients,edible mushrooms are prone to mechanicaldamage and microbial infection during storage,which affects their commercial value.Plant essential oils have broad-spectrum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and strong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t extremely low concentrations,often used as natural preservatives in food.This paper reviewed the main pathogenic bacteria of edible fungi and the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plant essential oil,and discussed the role of different formulations of plant essential oil (edible antibacterial film,microcapsule,nanoemulsions,etc.)in the preservation of postharvest edible fungi.The aim w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plant essential oils in the preservation of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优良的风味、营养,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深受人们喜爱。
鱼体上红酵母(Rhodotorula)菌的分布

鱼体上红酵母(Rhodotorula)菌的分布
刘钢;王玉香;周与良
【期刊名称】《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9(32)1
【摘要】分别对鲤鱼、带鱼、马口鱼、鸡头鱼、比目鱼、黄花鱼、虾和海蟹等动物的表皮、鳃和内脏表面的红酵母分布作了初步调查.从54个样品中获得72株红酵母,经鉴定分别属于深红酵母、粘红酵母和小红酵母.
【总页数】2页(P124-125)
【关键词】红酵母属;鱼;小红酵母;鉴定;深红酵母;粘红酵母
【作者】刘钢;王玉香;周与良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微生物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遗传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41.43
【相关文献】
1.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对梨果采后青霉病、灰霉病的控制效果 [J], 束兆林;杨红福;陈红州;姚克兵;赵来成;狄华涛;于居龙;缪康;张红印
2.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CICC 33013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J], 马文锦;李梅林;王博;张永显;于长青;班省华
3.一株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YG14的筛选及混菌发酵提高梗丝品质 [J], 刘文莉;张娟;堵国成;罗诚;李东亮
4.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CM-1菌株的鉴定及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
[J], 马文锦;李梅林;王博;周彦兵;张永显;于长青;彭涛
5.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对常温贮藏梨果保鲜效果的研究 [J], 束兆林;张红印;杨红福;庄义庆;赵来成;缪康;于居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黏菌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黏菌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朱鹤;王琦
【期刊名称】《菌物研究》
【年(卷),期】2009(007)003
【摘要】文中回顾及总结了黏菌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迄今为止已从4个目共27种黏菌中分离得到脂肪酸、氨基酸、生物碱、萘醌、芳香族化合物、萜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及它们的衍生物等近百种化学成分,其中某些成分表现出重要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黏菌不仅已经逐渐成为天然产物的重要研究对象,而且有望成为获得天然活性物质的新资源,这对于黏菌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7页(P201-206,210)
【作者】朱鹤;王琦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长春1301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31
【相关文献】
1.多黏菌素异质性耐药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J], 傅豪;罗琦霞;肖永红
2.多黏菌素吸入治疗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J], 冷冰;张文;张莉;闫根全;段小菊
3.多黏菌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J], 陈涌泉;王厚照
4.多黏菌素耐药性研究进展 [J], 李立;叶璟;胡蕾;谈林华
5.多黏菌素类药物诱导神经毒性的机制研究进展 [J], 曲星伊;刘笑芬;张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粘红酵母与金属离子结合使用对柑橘采后青霉病的抑制效果

粘红酵母与金属离子结合使用对柑橘采后青霉病的抑制效果孙萍;郑晓冬;张红印;吴忠民;唐平;蒋伟【期刊名称】《果树学报》【年(卷),期】2003(20)3【摘要】研究了粘红酵母(Rhodotorulaglutinis)不同处理方法对柑橘果实采后病害(指状青霉)的抑制效果。
结果表明:粘红酵母细胞悬浮液的抑菌效果最好,当浓度为1×109CFU/mL时,几乎完全抑制病害的发生,而滤液则会使病害加重。
当粘红酵母分别与0.1mol/L浓度的Ca2+、0.1mol/L的Mg2+结合使用时,可提高抑菌效果。
如与Fe2+使用时,高浓度的Fe2+会加重病害的发生,低浓度对抑菌效果不明显,当仅以浓度为2.5μmol/L的添加量抑菌效果较好。
【总页数】4页(P169-172)【关键词】粘红酵母;金属离子;柑橘;采后病害;青霉病;抑制效果;联合使用;生物防治;抑菌机理【作者】孙萍;郑晓冬;张红印;吴忠民;唐平;蒋伟【作者单位】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6.661.1【相关文献】1.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对梨果采后青霉病、灰霉病的控制效果 [J], 束兆林;杨红福;陈红州;姚克兵;赵来成;狄华涛;于居龙;缪康;张红印2.植物内生多粘类芽孢菌对油桃采后青霉病抑制效果的研究 [J], 吴士云;孙力军;周声;陈守江3.丝孢酵母对苹果采后灰霉病和青霉病抑制效果的影响 [J], 范青;田世平;徐勇4.三种拮抗酵母菌对苹果采后青霉病的抑制效果 [J], 秦国政;田世平;刘海波;徐勇5.粘红酵母对猕猴桃贮藏期青霉病的抑制效果 [J], 雷琼;刘颖沙;李国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品生物防腐剂——抗真菌乳酸菌研究进展

食品生物防腐剂——抗真菌乳酸菌研究进展程璐;缪铭;张涛;江波;沐万孟【摘要】抗真菌乳酸菌是一种食品生物防腐剂.人们已将大量的乳酸菌抗真菌代谢产物,例如环二肽、苯乳酸、蛋白质化合物,以及3-羟基脂肪酸等从乳酸菌中成功分离了出来.文中总结了关于抗真菌乳酸菌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展望了其作为生物防腐剂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0(036)009【总页数】5页(P129-133)【关键词】乳酸菌;生物防腐剂;抗真菌活性;代谢产物【作者】程璐;缪铭;张涛;江波;沐万孟【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无论是酵母菌还是霉菌,通过食物传播的这类真菌都能够使储存的食品发生严重的变质,而且霉菌还可能产生损害人体健康的霉菌毒素,例如:黄曲霉毒素、棒曲霉素、单端孢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A等。
近年来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天然安全、适用性广且性能稳定的生物防腐剂。
乳酸菌是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
随着对抗真菌乳酸菌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已将大量的乳酸菌抗真菌代谢产物,例如环二肽、苯乳酸、蛋白质化合物以及3-羟基脂肪酸等从乳酸菌中成功分离了出来。
文中对抗真菌乳酸菌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并展望了其作为生物防腐剂应用的广泛前景。
霉菌和酵母菌是常见的食品腐败菌,这些食品包括发酵的乳制品、干酪、面包,以及贮存的农作物和饲料(例如干草和青贮饲料)等。
据估计,每年由于真菌的污染,会造成5%~10%的世界粮食减产。
在西欧,每年仅霉菌对面包的破坏,估计就会造成超过2亿英镑的经济损失。
一株能产类胡萝卜素的粘性红酵母的分离与鉴定

一株能产类胡萝卜素的粘性红酵母的分离与鉴定
王蓉;伍时华;赵东玲;黄翠姬;易弋;庞春秋
【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通过YPD液体培养基富集培养和稀释涂YPD琼脂平板从苹果皮上分离一株产类胡萝卜素的酵母WP3。
基于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8S rDNA,ITS区和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确定这株酵母为粘性红酵母(Rhodotorulamucilaginosa)。
【总页数】5页(P16-20)
【作者】王蓉;伍时华;赵东玲;黄翠姬;易弋;庞春秋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3
【相关文献】
1.一株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研究 [J], 张培栋
2.一株产类胡萝卜素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J], 张勇;吴刚;杨宝玉;陈士云;宋冬林
3.一株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J], 郁桂聪; 孙新军; 穆长青; 赵凤娟
4.一株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 [J], 陈敏
5.一株产类胡萝卜素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J], 贾小明;郑晓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黏质红酵母的鉴定及链格孢菌抑菌机制的研究蔡文韬;夏延斌;夏菠;易有金;任佐华【摘要】从柿子椒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抑菌效果的革兰氏阳性红酵母属菌株,经16S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黏质红酵母.对该菌株的菌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和75%乙醇沉淀物的抑菌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75%乙醇沉淀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茄科链格孢菌产孢、萌发和菌丝的生长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将其应用于食品(辣椒、番茄)防腐上也有一定的效果,乙酸乙酯提取液浓度为100mg/mL时,辣椒腐烂率下降了51.879%,番茄腐烂率下降了58.47%,75%乙醇沉淀提取液浓度为100 mg/mL时,辣椒腐烂率下降了47.5%,番茄腐烂率下降了50.47%.strain-39菌液75%乙醇沉淀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经过不同酸碱和温度处理后,抑菌效果存在差异,紫外诱变处理后对链格孢菌抑菌效果基本没有影响.%An endophytic antagonistic fungi was isolated from bell pepper was partially sequenced, the antagonistic fungi was identified to 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by using 16SrDNA sequence analysis, the fermentation liquid of strain-39 were extracted with ethyl aceta and 75% ethanol sedi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75% ethanol sediment and ethyl acetate extract produced from strain-39 had a good antibacterial effect on Alternaria alternata mycelial growth, spores bearing and germi-nation, it also had a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food (pepper, tomato),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ethyl acetate extract was 100 mg/mL, the decay rates of peppers and tomatos were reduced by 51.897% and 58.47%, the concentration of 75% ethanol sediment was 100 mg/mL,the decay rates of peppers and tomatoes were reduced by 47.51% and 50.47%. Growthinhibition rat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75% ethanol sediment and ethyl acetate extract at various pH(2~12) and different temperature treatment, it had no difference at ultraviolet treatment.【期刊名称】《食品与机械》【年(卷),期】2013(029)002【总页数】7页(P54-59,76)【关键词】黏质酵母菌;链格孢菌;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机制;75%乙醇沉淀物【作者】蔡文韬;夏延斌;夏菠;易有金;任佐华【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链格孢菌是茄科植株中危害较大的病害之一。
该病不仅发生在田间,更是采后贮藏过程中的重要性病害,可侵染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类果蔬[1,2],侵害途径主要是通过气孔、皮孔、伤口或表皮侵入果实,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大量孢子,对果实造成严重危害[3]。
目前主要采用化学法进行防治,但是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也会使得病原菌的抗药性增强[4],果蔬上残留的农药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5,6]。
因此,利用生物法进行果蔬采后病害防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植物内生菌是一类适宜在植物体内生长的微生物,一般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其中部分菌株具有潜在的抗病菌的能力[7]。
近年来,利用植物内生细菌防治植物土传病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
但是对利用微生物进行果蔬采后保鲜方面的研究甚少,且多数集中在细菌如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等生物防治方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刘杰凤等[8]从番茄、辣椒、茄子中分离出14株对青枯病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何红[9],邱思鑫[10]等报道了内生芽孢杆菌(Bacillus sp.)对辣椒疫霉引起的辣椒苗和果疫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阿里马斯等[11]报道了放线菌对辣椒疫霉菌和炭疽病防治效果,但是关于内生真菌用于茄科链格孢菌的生防研究未见报道。
另外由于这些微生物主要源于土壤、果蔬表面,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防治效果不稳定,极大地影响了拮抗菌的实用价值。
因此植物内生菌的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环境稳定性的研究在生物防治和果蔬采后处理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试验从湖南省长沙县果蔬中心采集的柿子椒中筛选到了链格孢菌的拮抗真菌,通过16SrDNA 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为黏质酵母菌。
用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对黏质酵母菌发酵液抗菌物质进行提取,并进行活性稳定性测试和防腐应用研究,以期为食品防腐寻求新的技术途径,使内生菌代谢产物成为果蔬采后微生物抑制剂和作为天然杀菌剂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开发潜能。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Strain-39菌:由本实验室从柿子椒果肉中分离得到;链格孢菌:由湖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实验中心提供。
1.2 Strain-39分子鉴定参照文献[12]、[13]进行16SrDNA分子鉴定,PCR产物直接测序由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
得到的序列运用Clust X软件校准排齐后,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BLAST(/blast/)同源性比对分析。
以16SrDNA的序列同源性大于99%为标准进行属种归类。
然后在对待测菌株与模式菌株16SrDNA序列利用程序MEGA3.1中的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进一步进行种属鉴定[14]。
1.3 拮抗菌strain-39的抑病活性检测辣椒和番茄用自来水反复清洗干净,用0.1%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消毒1~2min,然后用自来水冲洗掉残余次氯酸钠,晾干。
用灭过菌的打孔器在番茄和辣椒各部位打一个直径6mm深2 mm的洞,接种拮抗菌strain-39约106 CFU/mL的培养滤液20μL,静止5 min后,接种病原菌链格孢菌约106 CFU/mL的菌液20μL,以不接种病原菌和接种病原菌的未浸泡拮抗菌的辣椒和番茄作为对照,28℃培养72 h,观察果蔬是否出现病斑及感病的程度。
1.4 Strain-39菌液成分对链格孢菌抑菌测定方法在PDA平板中心接直径为5mm的链格孢菌菌饼,28℃培养3 d后,在离菌落边缘2.5 cm处用口径9mm的打孔器打4个孔,每孔分别加入200μL经过处理菌液成分,以无菌水作为空白对照,待对照病原菌菌落长到孔边缘(6~7 d)后测量抑菌圈直径。
(1)抑制率的计算:抑制率=(2)Strain-39菌液滤液制备的方法:将strain-39接种于PDA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过夜作为种子液,按1%接种量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装液量100 mL/250 mL锥形瓶中),28℃,180 r/min培养 7 d,用 10 000 r/min离心 15 min,纱布双层过滤去菌丝,用0.22μm的过滤头过滤得到发酵液。
(3)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制备:发酵液用乙酸乙酯(1倍体积)萃取3次,重复3次,用旋转蒸发仪浓缩置干,用磷酸缓冲液溶解得乙酸乙酯提取液。
(4)75%乙醇沉淀物的提取:将无水乙醇置于冰箱内进行预冷处理,在抑菌物质粗提液中缓慢加入乙醇使其在终浓度达到75%,于4℃静置4 h以上,10 000r/min,4℃离心20min,收集沉淀,即为粗提物,将所得蛋白溶于pH值为6.8的20mmol/L tris缓冲液中,所得沉淀即为75%乙醇沉淀粗提液。
1.5 菌液成分的抑菌机制1.5.1 不同浓度菌液成分对链格孢菌抑菌效果将strain-39菌液的75%乙醇沉淀粗提液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按照半稀释法配成一系列质量浓度梯度(100,50,25,12.5,6.25mg/mL)的75%乙醇沉淀粗提液和乙酸乙酯提取物,75%乙醇沉淀粗提液用pH为6.8的20mmol/L tris缓冲液稀释,乙酸乙酯提取物用磷酸缓冲液稀释,在PDA平板中心接直径为5mm的链格孢菌饼,25℃培养2~3 d后,在离菌落边缘2.5 cm处用口径9mm的打孔器打4个孔,每孔加200μL菌液成分,以无菌水作为空白对照,待对照快要长满全皿时,测量抑菌直径,3次重复,计算毒理回归方程、EC50值和95%置信区。
1.5.2 Strain-39菌液成分对果实病害的抑菌作用菌液乙醇沉淀粗提液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分别用缓冲液稀释到100mg/mL待用选取外观整齐、饱满圆润、无损伤的新鲜辣椒和番茄,用自来水清洗后在0.1%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消毒3min,再用自来水反复冲洗至残余次氯酸钠洗掉,晾干。
用无菌的打孔器在番茄和辣椒的部位各打一个直径6 mm深2mm的洞,注入20μL菌液成分,静置2 h后,立即在伤口处加入20μL链格孢菌孢子悬浮液,以保鲜液和无菌水作为对照。
用保鲜袋密封,以保持湿度,将蔬菜置于25℃培养箱内贮藏,7 d后计算烂果率,每个处理分3组。
每组随机挑选60个果实,试验重复3次,结果取平均值。
1.5.3 Strain-39菌液75%乙醇沉淀粗提液以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链格孢菌菌丝形态影响链格孢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48 h活化,移接菌蝶5片于浓度为10%的75%乙醇沉淀粗提液和乙酸乙酯提取液中,以加相同量的不含菌的培养基为空白对照,培养48 h后在光学显微镜观察病原菌菌丝形态和结构的变化。
1.5.4 75%乙醇沉淀粗提液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链格孢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将链格孢菌接种在PDA培养基上,于28℃培养10 d,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冲洗斜面上的孢子,经无菌纱布过滤除去菌丝残体,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孢子浓度为106个/mL。
每个视野60个孢子(10倍放大),取20μL滴加在凹玻片上,将凹玻片放在灭菌的培养皿内,培养皿内预先放入10 mL无菌水,在无菌水上平放一张灭菌滤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