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1795d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1.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豹、娶、媳”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豹、派、娶”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管理、人烟、媳妇”等词语。
理解并运用“田地荒芜、提心吊胆、磕头求饶”等词语。
2.抓住描写西门豹言行的语句,通过朗读理解、体会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帮助老百姓破除迷信的巧妙方法。
改编课文,排演课本剧。
3.理清课文顺序,了解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练习简要复述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字词,初复述1.朗读题目,了解人物和事件。
(1)学生用关键词的方法介绍自己了解到的“西门豹”。
(2)师介绍:故事来自褚少孙补的《史记·滑稽列传》,作者评价西门豹: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几可谓非贤大夫哉!(3)再读课题“西门豹治邺”。
题目很简练,我们再来看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件事写清楚的。
2.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文,明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字词,归类学习。
图片(3)学生认读字词,分行指读正音。
提示学生注意:“淹”与“掩”、“旱”与“早”的区别,注意“淹、浮、灌、溉”中右边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不同位置。
(4)朗读第三行词语,把意思读出来。
读这些词语的时候,头脑中出现了哪些画面?引导学生将画面说细致。
(5)除了“田地荒芜”等,反映萧条场景的四字词语还有哪些?除了“提心吊胆”等,反映人惊恐不安的四字词语还有哪些?引导学生造句练习。
(6)指导写字,生练写,师巡视指导、点评。
3.默读课文,在文中勾画出字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把“西门豹治邺”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清楚,帮助学生推敲概括的语句。
4.尝试自己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根据课后练习第1题,对照课文尝试自己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二、读对话,明智慧1.学习第1~9自然段。
(1)自读第1~9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任务:①这部分产生了几次对话?先自己读对话,然后同桌合作练习朗读。
西门豹治邺说课稿
![西门豹治邺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0ca45a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e.png)
西门豹治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西门豹治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西门豹治邺》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和品质。
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西门豹管理邺县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
文章通过对西门豹言行的描写,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敢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精神。
课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简洁明了,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培养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历史故事和古代人物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他们对新奇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通过阅读和讨论来获取知识。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对古代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对于西门豹治邺的时代背景和破除迷信的深层意义,可能还需要教师的深入讲解和引导。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豹、娶”等 11 个生字,会写“豹、派”等 15 个字,会写“管理、人烟”等 12 个词语。
2、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能借助第 10 至 14 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能借助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和品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范文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范文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7e069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e.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范文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范文第【1】篇〗【课前解析】关注内容:本文根据汉代史学家褚少孙补写的《史记·滑稽列传》中的相关章节改写,讲述了战国时期政治家西门豹办理邺地时,惩治恶人、破除迷信、造福百姓的故事。
关注结构:全文结构清晰,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
三个情节环环相扣,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表现了西门豹的智慧,巫婆、官绅的奸诈。
关注西门豹的办法:1.将计就计,救下姑娘。
2.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假戏真做,震慑帮凶。
4.用有力的事实,破除迷信。
关注插图:课文配有一幅插图,表现了西门豹惩治巫婆的场景。
画面上的人物表情生动,西门豹正气凛然,巫婆垂死挣扎,官绅胆战心惊,百姓半信半疑,便于学生进入情境理解历史故事,充分感受西门豹的智慧。
【教学目标】1.认识“豹、娶”等11个生字,会写“豹、派”等15个生字,会写“管理、人烟”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根据课文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练习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能借助第十至十四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教学重点】1.能根据课文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练习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能借助第十至十四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豹、娶”等11个生字,会写“豹、派”等15个生字,会写“管理、人烟”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根据课文提示梳理故事情节。
3.能借助第十至十四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26西门豹治邺)齐读课题,提问:题目中的“治”是什么意思呢?1.教师提问: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题目中的“治”是什么意思呢?教师出示选项:治病救治治理治疗预设:治理2.教师指导识记“豹”字:说说书写“豹”字,需要注意些什么?预设:“豹”的撇画较多,要注意每个撇画的长短与角度,上面的两个撇写得略平一些,弯钩要写出弧度,勺的横画要穿插在“豸”的第二个撇画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范文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范文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7ca00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f.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范文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范文第【1】篇〗教材分析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编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三篇课文,既有文言文,也有根据古代经典改编的现代文。
“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学生在已经学习掌握了详细复述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概括能力。
同时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发人深省,能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教益。
《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政治家西门豹管理邺地时,为民兴利除害的故事。
全文结构清晰,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分为摸清底细、惩治首恶、兴修水利三部分内容。
课文叙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适合培养学生学习简要复述能力。
此外,这篇课文语言描写占据了大部分篇幅,语言描写,符合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起伏,引起读者兴趣。
西门豹对老大爷的“四问”针针见血,查明了“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对巫婆官绅们的“六说”环环相扣,将计就计地惩治了首恶、教育了百姓。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引导学生体会西门豹计策巧妙,感受其智慧的同时,培养发展学生的简要复述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西门豹惩办首恶、教育百姓及兴修水利的经过,能体会到西门豹是一个为民除害兴利、有智慧的政治家。
2.理解西门豹惩治首恶的办法好在哪里。
3.能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回顾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同学们,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去治理邺县,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西门豹烧了哪三把火啊?2.创设情境,分清事件主次西门豹这三把火呀,把邺由之前的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变成了后来的年年都有好收成。
魏国的国君知道了,非常高兴,也特别想知道西门豹是如何治邺的,于是就命令西门豹派一名卫士回都城汇报。
当时魏国的国君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魏文侯,他率领魏国称霸中原,每天政务繁忙,官员们向他汇报时都要分清主次,选择重要内容说。
部编版《西门豹治邺》说课稿
![部编版《西门豹治邺》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487568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2.png)
部编版《西门豹治邺》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西门豹治邺》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该文选自《史记·滑稽列传》,通过讲述战国时期魏国官员西门豹治理邺县的故事,展示了其睿智、正直、爱民的品质。
本文在教材中的作用是以历史故事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感受古代人物的优秀品质,同时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主要内容本文主要讲述了西门豹治理邺县的过程,包括他如何发现并解决民生问题、如何破除迷信、如何选拔贤能等方面。
文章通过对西门豹言行的描述,塑造了一个明察秋毫、敢于担当、善于改革的官员形象。
(三)课文结构本文分为四段,第一段介绍了邺县的情况,第二段讲述了西门豹调查原因的过程,第三段展示了西门豹解决问题的措施,第四段总结了西门豹治理邺县的成果。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学会课文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西门豹治理邺县的过程。
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
(三)情感目标1. 感受西门豹公正无私、爱民如子的品质,培养正义感。
2. 增强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爱国情怀。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课文生字词的学习。
2. 西门豹治理邺县的过程及方法。
3. 西门豹优秀品质的感悟。
(二)难点1.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如西门豹解决问题的策略。
2. 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3. 情感目标的实现,如何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西门豹的品质。
四、说教法(一)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如“西门豹为什么能够成功地治理邺县?”“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等,让学生在探讨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模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25f74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a.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模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模板第【1】篇〗西门豹治邺教学目标1.会认“豹、娶、媳”等12个生字,会写“豹、派、娶”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管理、人烟、媳妇”等词语。
理解“田地荒芜、提心吊胆、磕头求饶、开凿”等词语。
2.在朗读中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妙处,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智慧。
3.理清课文顺序,了解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4.感受故事魅力,学习复述故事。
重点1.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妙处。
2.理清课文顺序,了解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难点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言行,感受人物智慧。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西门豹治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再读,请同学们回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谁能再简要说一说,西门豹在治理邺县时,先摸清底细,再惩治巫婆和官绅,最后兴修水利的事。
)二、摸清底细。
2.首先,我们来看到第一部分:西门豹在治理邺县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田地荒芜、人烟稀少)3.面对这样的景象,他向谁调查了情况?(老大爷)4.请你默读1-9自然段,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知道了什么?预设:生:巫婆和官绅以给河神娶媳妇为名,骗取百姓钱财。
这里年年干旱。
我们把这两件事概括为:人祸和天灾。
5.西门豹摸清了底细之后,他是怎么说的?(请生读一读)看来你这个西门豹已经假装相信了河神娶媳妇的事了。
我听到有的同学在问为什么是假装相信?谁来说一说(因为他要用河神娶媳妇这个办法来惩治巫婆和官绅,我们把这个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就是用你的办法来治你。
)三、惩治巫婆和官绅。
6.那么同学们,西门豹是如何做的呢?默读10-15自然段,勾画出西门豹说的话。
7.请同学们看到10-11自然段,你勾画了哪些句子?生汇报读,我听出了你是一个有威严的西门豹。
谁能像他那样读一读。
我听出来了你比他还要想看新娘漂不漂亮!8.同学们新娘领来之后,西门豹为什么要这样说?请你想一想,填一填。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优秀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184b4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2.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优秀教案第【1】篇〗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西门豹治邺》,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相关资料,谁来介绍一下西门豹(生介绍,师适当补充)西门豹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
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历史故事。
二、初读课文,预习探究。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西门豹到了邺地后做了哪几件事(生读文后概括,师相机板书:查因惩恶开渠)三、合作探究、品读感悟。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9自然段,看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呢(学生读书总结:一是巫婆和官绅头子以河伯娶媳妇为借口骗取老百姓的钱财,使得没钱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还有一个原因是邺这个地方年年闹旱灾。
)师:那么,如果我们说得更简洁些,可以用那个成语来概括师总结板书:天灾人祸2、师:看来同学们都已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门豹明白了吗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该怎么办呢我们作这样一个假设,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该官员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会怎么说,怎么做(生说) 师:老师也在想西门豹权力不是很大吗直接派兵把巫婆、官绅抓起来不就行了嘛!西门豹为什么不这么做你觉得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1、提出要求,小组学习。
师:接下去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
自己钻研好了的同学可以与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学生朗读,画有关的句子,小组合作学习)2.呈现学习结果,综合训练提高。
师:你是抓住哪些句子来体会的(1)、生:我是抓住“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62db2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d.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第1篇】一、素质教学目标德育目标知道古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精神。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复述这个故事。
能力目标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句子的意思。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经过。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段、概括段意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循序式。
五、教具使用生字卡片,小黑板或投影片。
六、教学时间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言板书课题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西门豹”。
板书课题:西门豹2.解题:“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
3.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想知道西门豹是干什么的?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过渡语:那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西门豹的什么事?(二)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主要写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
)(三)默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认读生字,查字典联系课文理解新词1.生字:认读课文后要求学会的生字、并说出每个字的音、形、义,组词、说话。
2.理解生字:战国、邺、荒芜、人烟稀少、巫婆、官绅、徒弟、提心吊胆、面如土色、开凿、灌溉。
(四)再读课文:按照“调查情况—惩办恶人—兴修水利”的顺序给课文分三段第1—9自然段为第一段,第10—1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16自然段为第三段。
(五)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导言引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西门豹,板书课题。
指名读第一段。
思考:1.从课文哪句话可以看出西门豹—到邺地就进行调查?(找老大爷问怎么回事)2.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儿件事?(①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②是谁要给河伯娶媳妇的?③新娘从哪来?④漳河有没有发大水?)3.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①河伯娶媳妇是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范文(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b8687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f.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范文(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范文第【1】篇〗激趣导入,解析课题1. 教师以说书的方式导入新课。
话说战国时期,魏国有一官员。
此人姓西门,名豹,据说此人长得浓眉大眼、身材魁伟、仪表堂堂、气宇轩昂,眉宇之间透着一身正气。
一日,他接到魏王调令,命他前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
西门豹接到任务后,快马加鞭,迅速上任。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西门豹到了邺县后,他会做哪些事情呢?欲知后事如何,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到书中寻找答案。
2. 板书课题,介绍复姓。
提示“豹”字写法。
西门是复姓,你的邻居、伙伴,有复姓吗?(屏幕出示《百家姓》中的复姓)《百家姓》中有60个复姓,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读一读,背一背。
这个故事在《史记》中有记载,《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司马也是复姓。
3. 根据提示读课题,要注意重音和停顿。
谁治邺?西门豹干什么?西门豹治哪里的水?根据我们所要了解的信息不同,同一个课题朗读重音和停顿也会有所不同。
板块二初读课文,识记词语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 屏幕出示三组词语。
第一组:西门豹巫婆官绅徒弟第二组: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开凿渠道灌溉庄稼第三组: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磕头求饶学生读后交流,指导学生联系影视剧等,理解“巫婆(是指装神弄鬼替人祈祷的女人)、官绅(古代有权有势的官吏)”等词语的意思。
第一组词语是故事中出现的主要人物。
第二组词语是写邺县这个地方情况的。
第三组词语写的是官绅神情。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等词语的意思。
3. 借助三组词语,简述课文主要内容。
板块三默读课文,梳理情节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写了西门豹治邺过程中的几件事?2. 学生交流汇报。
(1)三件事。
一是西门豹深入民间,调查邺县人烟荒芜的原因;二是惩治揭穿“为河神娶媳妇”的骗局;三是引漳水溉邺,兴修水利。
(2)可以用哪三个词语来概括这三件事?(板书:调查原因——惩治恶人——兴修水利)3. 梳理故事情节。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2a84a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7.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第【1】篇〗说教材分析《西门豹治邺》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通过调查,了解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
文章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作主,为民除害的形象。
描写了西门豹如何将计就计,惩除邪恶,除害兴利,重点记叙了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
文章在写作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教学这篇课文时,要帮助学生理解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弄清河伯娶媳妇的来龙去脉。
说学情分析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了科学地认识和了解,在阅读中能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学生能在领悟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生活,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生活并宣传破除迷信活动,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说教学目标1、运用工具书、联系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磕头、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
2、理清课文顺序,知道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说教学重点重点理解荒芜、官绅、收成提心吊胆等词语。
了解西门豹是怎样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
说教学难点西门豹破除为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的办法妙在哪里。
说教学准备:教师:学生:课前预习说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注意豹字的写法),西门豹,姓西门是个复姓,名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
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
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点评:课堂学习伊始,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轻松的交际空间,通过课题引出课文的主人公,并做一简单介绍。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6.西门豹治邺》【优质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6.西门豹治邺》【优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747c28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1.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6.西门豹治邺》【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26.西门豹治邺》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西门豹在邺地治理水利、改善民生的故事。
通过西门豹的治理,邺地由原来的穷乡僻壤变成了富饶之地。
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治水英雄的事迹,感受他们为民造福的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古代治水英雄的事迹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一些词语和句式产生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方式和成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西门豹为民造福的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方式和成果。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西门豹治理邺地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西门豹治理邺地的决心和智慧。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问题。
4.启发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朗读感悟: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成果,感受为民造福的精神。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精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3dbfc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3.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第【1】篇〗设计说明阅读教学的重点不仅是“得意”,分析内容、读懂课文,更重要的是“得言得法”,学会相关语言知识、建立阅读策略、提升阅读能力。
《西门豹治邺》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文章,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的描写来体现人物品质。
教学设计中,摆脱传统的学习方式,鼓励、帮助、推动学生运用提要式阅读和构建思维导图的阅读策略,由内容分析式阅读转向策略性阅读,放手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课文插图制成的课件;思维导图课件。
2.制作学习卡。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熟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引入课题1.导言: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将带领你们了解一件战国时期发生的事。
(板书课题:西门豹治邺)2.生齐读课题。
3.师:课题中“西门豹”是一位历史人物,谁能说说他的姓跟我们的姓有什么不同?(“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
) 4.你还知道哪些复姓?(上官、司马、欧阳)5.出示课文插图:(指西门豹)这就是今天咱们要认识的人物。
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对他的第一印象吗?(威风凛凛、身材高大魁梧、威严、不怒自威……)6.过渡:同学们的词汇量还真是丰富!看来啊,大家都是善于积累词语的有心人。
这是你对西门豹的外在印象,那么西门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认识一下!设计意图:由课文插图入手,让学生直观地说出对主人公的第一印象,便于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这样一个威风凛凛的人做了什么事情呢?二、初读课文,检测字词1.课件出示初读要求。
初读我能做到:(1)大声朗读一遍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遇到生字要再读一次。
(2)自主完成学习卡片。
(3)小组成员交流学习卡片,准备全班汇报。
2.教师下发学习卡片(一)。
学习卡片(一)检测字、词:(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灌溉( ) 磕头( )流淌( ) 开凿( )(2)想一想,再组词。
《西门豹治邺》说课稿
![《西门豹治邺》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8760f9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b.png)
《西门豹治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西门豹治邺》。
接下来我将按照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向老师汇报我的说课,请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西门豹治邺》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县,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和智慧。
二、说学情我面对的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朗读能力和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重视启发和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理解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方式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4.通过西门豹的言行,体会他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品质和智慧。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提示简要复述课文,注意顺序和详略。
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
五、说教法学法按照课文特点,在教法上我以“朗读法”为主,带领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去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并以“情景法”“启发法”为辅,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学法上,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来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准备采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分为五个环节,分别是:激情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拓展。
(一)激情导入在这一环节中,我运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提供影像信息,让学生了解人物和故事背景,了解西门豹在历史上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1.这个环节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扫清朗读课文时生字词方面的障碍。
用5分钟时间自由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重点词语在黑板上统一讲解。
2.多种形式读课文,如多人接力读、男女生轮流读等,进一步巩固生字词,这样既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西门豹治邺》说课稿
![《西门豹治邺》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47ac26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8.png)
《西门豹治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门豹治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西门豹治邺》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编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三篇课文。
这些课文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品质,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历史人物的形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西门豹治邺》讲述了战国时期政治家西门豹管理邺县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
文章通过对西门豹与老大爷的对话、惩治巫婆和官绅、发动百姓开凿渠道等情节的描写,展现了西门豹的智慧和谋略,赞扬了他敢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精神。
这篇课文在语言表达上具有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的特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同时,课文在情节上跌宕起伏,富有戏剧性,能够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但是,对于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内涵,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习俗了解较少,这也会给他们理解课文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豹、娶”等 11 个生字,会写“豹、派”等 15 个字,会写“管理、人烟”等 12 个词语。
2、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能借助第 10-15 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能借助第 10-15 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2d811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1.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第1篇】《西门豹治邺》一课为统编教材四(上)第八单元的精读课文。
本单元以“历史人物”为人文主线编排,让学生在阅读与习作中感受历史上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认识一个个有思想、有故事、能给我们带来启发的人。
本课作为阅读课,集中指向“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这一目标,重在引导学生学会简单复述。
我在教学设计上采用“分步走”的推进序列,从非重点内容复述到重点内容复述,再到全文总体复述,还作了一些提升指导,进行了创造性复述。
一明确学习目标1.读单元导读。
师:本单元导读页面提出了这个单元阅读学习的目标,请大家自己读一读。
(出示)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生读)2.解读目标中的关键词。
师:大致明确了目标,还不够。
请看目标中的一个很有意思的词语“简要”,什么是“简要”?生:简单。
生:简洁。
生:简短。
师:都对,词典中的说法为“简单扼要”。
解析:结合单元导读明确目标,定位目标中的关键词,为接下来的学习定好基调——简要复述。
二确定简要复述的重点与序列1.借助“交流平台”。
师:怎么做到简要复述呢?我们先看看教材中的“交流平台”,这里有非常清晰的步骤、方法。
请大家读一读,然后思考简要复述可以分为几步。
(生读“交流平台”)生:分为三步。
第一步,复述前多读几遍。
师:这点,大家务必记住,其实,复述很多时候仰仗记忆。
生:第二步是在复述时,要抓住主要内容多复述,其他内容可以省略或少一些复述。
师:也就是说,需要判断出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
这样才能做到主要的多复述,次要的少复述。
生:还有第三步,要搞清楚顺序,按顺序复述。
师:顺序,就是故事的情节发展。
主要的情节,就是主要内容,要多复述。
我们可以从第一步做起,先阅读故事,之后从大处入手,关注情节。
2.借助课后练习。
师:请看课后第一题。
大家再次快速阅读故事,之后填写故事的情节推进表。
(出示)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简要复述课文。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西门豹治邺》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西门豹治邺》公开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0cf0a9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c.png)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西门豹治邺》公开课说课稿一、教材背景分析《西门豹治邺》是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西门豹教训邺城的故事。
这篇故事情节精彩,富有情感,能引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理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帮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对人格修养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中文表达个人的情感和观点。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详细讲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道德寓意。
2.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故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处理类似情况。
难点1.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引导他们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用中文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四、教学过程安排1. 故事导入(5分钟)通过简短的导入,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故事解读(15分钟)详细讲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情节和寓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道理。
3. 分组讨论(15分钟)分组讨论故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4. 个人思考(1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表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5. 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馈与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或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西门豹治邺》的理解和感悟,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心得体会本节课通过《西门豹治邺》这则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帮助他们认识到品德修养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和分享,学生不仅理解了故事背后的道理,还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点,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同时,也可以通过更多的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动性。
以上是针对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西门豹治邺》公开课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50e19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8.png)
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西门豹治邺》是一篇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主要讲述了西门豹在邺地治理水利,改善百姓生活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西门豹的聪明才智和为人民谋福祉的精神,同时也能够学习到一些关于治理和领导能力的基本知识。
这篇课文的语言简洁明了,情节紧凑,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课文中的角色形象鲜明,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感受到西门豹的聪明和善良。
此外,课文还配有一些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他们对于故事性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同时也有较强的模仿和学习能力。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古代的历史背景和治理知识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门豹的治理方法和成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西门豹的聪明和善良,学习到为人民谋福祉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门豹的治理方法和成果。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古代治理知识,以及西门豹的领导能力和智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和视频等,来辅助教学。
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古代治理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西门豹的图片和相关的历史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西门豹的治理方法和成果,以及他的领导能力和智慧。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a78a3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2.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第【1】篇〗〔教材分析〕㈠、说教学内容要求:⒈学习课文,了解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并受到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教育。
⒉读懂每个自然段,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⒊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重点词,句。
⒋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㈡、内容组成: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由三大部分组成:⒈了解情况⒉惩治恶人⒊兴修水利㈢、地位和作用:迷信,是生产力低下,科技欠发达的产物,是人们对某些自然和社会现象缺乏认识而进行的错误解释和盲目的崇拜。
如今,科技飞速发展,迷信却依旧存在。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从小树立科学观念,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用科学的思想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未来。
〔学情分析〕学生是发展中的学生,学生五年级的语文学习应该在前四年的语文学习基础上继续滚动前进,螺旋上升,字、词、句学生自学为主,课文要学会独立阅读,品味语言的同时又要掌握阅读方法,发展思维,培养语感,陶冶情操,学生可能对课文中的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情会表面读读,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入理解,透过这些更好的学习文章。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
2.理解课文内容,能用生动形象的语句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方法与过程1.搜集图片,让学生置身于邺地的荒芜环境之中,感受当地老百姓的艰难生活。
2.朗读课文,融入当时的情景,体会主人公的处境。
3.梳理全文,理解课文内容。
4.联系历史与现实,谈谈自己还看过哪些像西门豹这样的清官及其事迹,学习他们的机智、果敢,为民办事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处,学习与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方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第【2】篇〗【说教材】《西门豹》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他了解到是巫婆和官绅借口河伯娶媳妇欺骗老百姓,他将计就计,最后惩治了官绅和巫婆的事。
西门豹治邺说课稿
![西门豹治邺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a71530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2.png)
西门豹治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门豹治邺》。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西门豹治邺》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编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三篇课文。
这些课文都是经典的历史故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美好品质。
《西门豹治邺》讲述了战国时期西门豹管理邺县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
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西门豹到邺县后通过调查了解当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接着写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破除了“河神娶媳妇”的迷信;最后写西门豹发动百姓开凿渠道,灌溉农田,使邺县逐渐繁荣起来。
课文通过对西门豹言行的生动描写,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但他们对于历史故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人物形象的把握还不够准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豹、娶”等 11 个生字,会写“豹、派”等 15 个字,会写“管理、人烟”等 12 个词语。
2、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能抓住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体会他的智慧和勇气。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能抓住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体会他的智慧和勇气。
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的巧妙之处。
五、说教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c4fd5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9.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知道古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复述这个故事。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句子的意思。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说教学重难点: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经过说教具准备:ppt课件说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交流调查报告,了解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生接答),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了调查。
昨天我们跟着西门豹一起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每一位同学都认认真真地填写了一份《邺地现状调查报告》,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的研究成果。
哪些同学想来展示?2、指名讲解报告。
3、学生评价。
4、用四个字来概括:天灾人祸。
5、看来同学们都已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门豹明白了吗?邺地的老百姓明白了吗?迷信是一种思想问题,对待思想问题,不能靠简单地抓人、杀人,也不能用简单的下命令的方法来解决,必须从思想根源上入手让老百姓明白。
《史记》中一段这样的记载。
请同学们看屏幕。
西门豹奉命出任邺郡太守,见百姓纷纷出走,遂颁律令,禁止巫风。
巫吏勾结,煽惑百姓跪衙抗之。
西门豹为解谜团,唤醒百姓,暂撤禁令。
于河伯纳妇之日将计就计,巧将吏巫投掷河中。
百姓幡然省悟。
ppt师:你读懂了什么?师:其实西门豹在治理邺地,破除迷信的时候也遇到了强大的阻力和困难,就是因为那时候老百姓都那么迷信,所以他才改变策略,这样巧妙第破除迷信,惩治恶人的。
师:所以“金钥匙”告诉我们:阅读文章时要结合时代背景,整体把握文章的意义。
(ppt)看来学习课文,不要忽视时代背景,会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
二、研读言外之音,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经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第1篇】【说教材简析】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初步掌握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再就是让学生在故事中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学生自读感悟,小组合作探究,老师重点点拨的方法来学习课文,以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说学情分析】: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西门豹》是一篇传统的历史故事性课文,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学生能在领悟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充分的读,以读为本,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读中感悟,体会人物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进而深刻感悟西门豹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
第一课时【说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4个。
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旱灾、绸褂、徒弟、麻烦、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
2、理清课文顺序,了解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朗读课文,能按顺序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复述课文。
4、学习本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积累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课文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说教学过程〗一、说谈话导入出示课题: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5课(板书课题:西门豹),大家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西门豹)。
西门豹,姓“西门”是个复姓,叫“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
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
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西门豹在邺当地方官时为百姓做的一件好事。
二、说学习新知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一类生字要求会写)?理解字义⑴学生自己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⑵课堂反馈自学情况。
①指名读生字:抽读17张生字卡和10个词语。
②正音:烦:fán? fan(“烦”本音是二声,但在“麻烦”一词中读轻音)绸:chóu“绸”和“饶”是翘舌音,读时应加以注意。
饶:ráo渠:qú“渠”是撮口音,注意检查学生的口型。
③分析字形结构,记忆生字:褂:注意中间部分:上面是一个土字,下面是一个提土,不要写成“谁“字的右边。
饶:字的右边不要多点儿,可以与形近字比较记住它,如:绕、晓等。
渠:是上下结构,木字旁。
灌:是左右结构,三点水旁。
④理解词语:(可用查字典法、近义词理解法、反义词理解法)巫婆: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女人。
官绅:指旧时候地方上有权有势的人。
人烟稀少:指住户人家很少。
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提心吊胆:心和胆都好像悬着没有着落。
面如土色:脸色和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⑴带着问题读课文默读课文,然后标序号,再想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⑵小组交流。
⑶班级交流,了解写作顺序:起因(第1~9自然段):讲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了解到给河伯娶媳妇和旱灾造成了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板书:摸清底细经过(第10~15自然段):讲在河伯娶媳妇那天,西门豹以那位姑娘不漂亮为由,把巫婆和官绅头子先后投入漳河。
惩治了官绅巫婆,教育了百姓。
板书:破除迷信结果(第16自然段):讲西门豹发动百姓开渠引水,灌溉田地,邺地每年都有好收成。
板书:兴修水利3、总结:课文先讲起因(略),再讲经过(略),最后讲结果(略),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组段成篇的。
4、布置作业:⑴抄写生字、新词。
⑵熟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第2篇】说教学目标:1.知道古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精神。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复述这个故事。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句子的意思。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说教学重点: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经过。
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段、概括段意的能力。
说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导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西门豹”。
板书课题:西门豹“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过渡语:那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西门豹的什么事说齐读课题看课题质疑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主要写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
说默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认读生字,查字典联系课文理解新词说再读课文第1—9自然段为第一段,第10—1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16自然段为第三段按照“调查情况—惩办恶人—兴修水利”的顺序给课文分三段分段朗读课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说课稿第3篇】《西门豹》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西门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二、学情分析对于封建迷信活动,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西门豹》是一篇传统的历史故事性课文,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学生能在领悟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充分的读,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体会人物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理念,在教学中我拟定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能正确读写“人烟稀少、提心吊胆”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和领会西门豹惩治坏人的巧妙方法。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5)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
四、说教学重难点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难点是理解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
五、说教法和学法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1.探究、合作学习法2.朗读品悟法3.关键词句品析法4.角色体验法.学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勾画、诵读、讨论、表演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入情入境地体验,使学生在基于语言的感悟上提升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学准备:收集西门豹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这篇课文我打算用两课时来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的主要环节是:初读课文,感知大意,梳理情节,读记生字。
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品读10-16自然段,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下面我就详细说一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本课时的教学共分4个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回顾,明确内容;第二环节——分组研讨,指导方法;第三环节——品读语言,体会巧妙;第四环节——总结拓展,发散思维。
(一)复习回顾,明确内容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西门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了调查,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引导归纳并板书四个字:天灾人祸。
造成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西门豹准备如何去应对呢,他是怎样巧妙地惩治官绅、巫婆,为民除害的,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这样自然引入新课。
(导入环节中我抓住主要问题回顾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的木目标,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自然恰当地进行了概括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二)分组研讨,指导方法1.自由读课文,划出能体现西门豹巧妙地为民除害的词句。
2.四人小组讨论研究。
(出示学习要求)(1)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议:这句话巧妙在哪里?(3)读: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这句话的巧妙吗?(本环节中,我采用“想、议、读”的研读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充分地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
)(三)品读语言,体会巧妙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他的办法妙在哪里,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生反馈交流的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品读重点句、分角色表演和想象练写来组织教学。
1.研读西门豹惩治巫婆的巧妙。
课件出示句子:“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麻烦、说”用不同的颜色显示)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学生读句子后,启发思考:西门豹为什么说姑娘不漂亮?预设学生能说出:这是西门豹救出姑娘的一个借口。
然后,引导学生质疑:如果你是西门豹,会不会对巫婆客气?(学生一定会说:当然不客气。
)那他为什么跟巫婆说话的时候,还用“麻烦”这个词呢?如果学生无法一下子就体会出来,我会提示:在平时的生活中,一般什么时候用上“麻烦”一词?学生肯定能说出:是在请求别人做某事的时候,但是对方也是可以拒绝的。
我顺势引导:西门豹是在请求巫婆吗?巫婆可以拒绝西门豹吗?相信此刻,学生一定恍然大悟,原来西门豹的话是话中有话,话外有意,这正是他将计就计,惩治巫婆的巧妙所在。
(板书:将计就计)最后,再指导朗读这句话,通过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西门豹态度强硬、不容分辩而也没有商量余地的语气。
2.体会惩治官绅头子的巧妙。
课件出示句子:“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麻烦、催”用不同颜色显示)西门豹已经把巫婆投进漳河了,为什么要把官绅头子也投进漳河里?在学生自由交流后教师小结:原来,西门豹叫官绅头子去催一催,这样实际上也是非常巧妙地铲除了官绅头子。
那你能模仿西门豹的语气来说这句话吗?这样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西门豹惩治官绅头子的巧妙。
3.学习教育其他官绅和百姓的巧妙之处。
课件出示句子: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
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看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很久、又要叫、请、催”用不同的颜色显示)过渡:就这样,西门豹以借送新娘为由,不费口舌、不动声色、不露痕迹地当众处死了“人祸”的首恶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