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上应用探讨

合集下载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成效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成效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成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病虫害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过去,农民和农业专家主要采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然而,这些化学农药不仅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了潜在的威胁,而且导致了农作物品质下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绿色防控技术应运而生。

一、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以天敌生物、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等为主要手段的防治技术。

相较于化学农药,生物防治技术不会产生残留问题,对人畜无毒害,并具有环境友好性。

通过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农民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以生物农药为例,其应用范围广泛,可防治多种病虫害。

大量研究表明,生物农药对目标有害生物具有高度选择性,能够减少对益虫和其他有益生物的影响。

同时,生物农药还具有防治效果持久、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势,可以长期有效地保护农作物。

二、绿色化学农药的推广应用绿色化学农药是指在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有害影响的前提下,通过提高药效、降低剂量等措施来保护农作物的农药。

这种农药通常具有低毒性、低残留、短期使用等特点。

近年来,农业科研机构在绿色化学农药的研发与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改革配方、研发新型农药等措施,绿色化学农药达到了与传统农药相当的防治效果,同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更小。

这种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提供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三、信息技术在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在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也变得日益广泛。

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遥感技术、物联网等手段,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数据可以及时采集和监测,从而实现对病虫害的预警和及时防控。

通过智能农业平台的搭建,农民可以远程监测农田的病虫害情况,并根据数据分析制定相应的防控方案。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农民的防治能力,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损失。

四、推广应用成效及展望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农业专家与农民之间的紧密合作,使得这些技术得以快速推广和应用于农田实践中。

如何利用植物源农药防治瓜果蔬菜的病虫害

如何利用植物源农药防治瓜果蔬菜的病虫害

如何利用植物源农药防治瓜果蔬菜的病虫害植物源农药是指从植物中提取的具有防治作用的物质。

相比化学农药,植物源农药具有环境友好、生物降解性高、对有益生物较为安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瓜果蔬菜的病虫害防治中。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植物源农药来防治瓜果蔬菜的病虫害。

一、了解植物源农药的种类和特点植物源农药包括植物提取物和纯化物两种类型。

植物提取物是将整个植物或植物部分进行提取后得到的液态、固态或粉末状物质,而纯化物则是从植物提取物中分离出的单一活性成分。

不同的植物源农药对病虫害的防治范围和效果有所差异,因此在使用前应该对其特点进行充分了解。

二、合理选择植物源农药在选择植物源农药时,应根据目标病虫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作物的生长季节和生长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不同的植物源农药对不同的病虫害有不同的防治效果,并且存在着一定的温度、湿度等环境适应性差异,因此选择合适的农药是农民防治病虫害的关键。

三、正确使用植物源农药1. 施药时间和频率根据目标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和作物的生长周期,合理确定施药时间和频率。

一般来说,对于病虫害的早期防治,可在作物生长初期进行预防性喷施;而对于已经出现病虫害的情况,需要根据病虫害的发展程度进行及时的防治。

2. 施药方式和剂量根据植物源农药的性质和目标病虫害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施药方式。

一般常用的施药方式有喷洒、浸种、土壤处理等。

同时,合理确定施药剂量,避免超量使用,以免对作物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 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在使用植物源农药时,要掌握好操作技巧,并注意以下事项:(1)根据农药的使用说明,正确稀释和配比。

(2)喷雾器和其他施药工具要保持清洁,防止混合使用不同农药导致的不良反应。

(3)施药时要注意自身安全,穿戴好防护设备,避免直接接触农药。

四、优化植物源农药的效果1. 与其他防治措施结合使用植物源农药可以与生物防治、机械防治等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例如,可以利用昆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利用捕虫器等机械手段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

植物源农药在烟草病虫害防治上的研究应用

植物源农药在烟草病虫害防治上的研究应用
在1 0 0 mg /k g剂 量 下 ,桉 叶油 、冷 磨 柠檬 油 在 2 4 h 为7 6 .2 %~ 8 0 .0 % ,药 菊 防效 为 3 2 .1 % ~4 0 . 内对烟 草 甲老 熟越 冬幼 虫熏 杀致 死率 为 1 0 0 %;山苍 3 % ,板 兰 根 防 效 为 2 1 .2 % ~2 4 .2 %。2 0 0 1 年 姚 子 油对 烟 草 甲老熟 越冬 幼虫 熏杀 致死 率 达 8 7 .7 %;
分别为 7 4 .7 %和 7 0 .3 % ;田间试验 MH1 1 —4 2 0 0 、
抑 制作 用。王海 丽提 出唐 古特 瑞香 的抽提 物对斜 纹夜 3 0 0倍液 的平均 防效分别 为 8 8 .4 %和 8 6 .5 %。1 9 9 8 蛾 有致 畸作 用 ,作用 方式 为触杀 、 胃毒 、拒食和 抑制 年候玉霞 ,报道 了抗病 毒剂对烟 草花叶病毒 与烟草 叶 生 长发育 。邱宇 彤等 发现紫 背金盘对 斜纹 夜蛾也具 有 绿体互 作影 响,通过测 试被 T MV侵 染 的烟 草 叶片叶 强 烈的拒 食和 抑制 生长 的活性 。刘 晓波 等 ,选用 印楝 绿素含量 与荧光光谱特 征的变化 ,发现 叶绿素 含量随 素 、苦楝 油和 除虫菊 3 种 植物 源杀虫 剂对 烟草码 绢金 T MV侵 染 时 间延长 而降低 。采 用紫 草、月季 抽提 物 龟成 虫进行生物活性研 究 ,提 出用 1 %印楝 素防治该虫 进行 T MV抑制活 陛试验 ,表明有一定抑制作用 。
虫 的研究 报道 较少 。 已有 的报道多 侧重于 防治效 果和 病 毒 ( P V Y)等具 有较好 的 防治作 用 。2 0世纪 8 0年 防治方法 ,对植 物源 杀虫剂 的作用 机理研 究甚 少。 日 代 日本就从 菠菜 叶中分 离 出一种 化合物 ,对烟 草花叶 本 烟草公 司烟 叶研究 实验 室采用大 蒜和洋 葱油对 烟蚜 病 毒有很强抑制 作用。1 9 8 7年初 日本烟 草公司报道 , r a b i l i s 植物萃取物 ,对烟草花叶病 的驱避 、定殖抑 制作 用和 杀虫活性 进行 了研究 ,结果 采用丙酮萃取 的 Mi 发现大蒜 和大蒜 油对 烟蚜具 有很 强的杀虫 活性 ,对 烟 毒防效 达 7 4 % 。1 9 9 2 年 日本三井农林株式会社的原征

植物源农药对无公害蔬菜根结线虫综合治理研究

植物源农药对无公害蔬菜根结线虫综合治理研究
2 . 2 . 2 施药 方法
茄品质提高的重要制约 因素 ,同时过量地追加农药 用量 也使 得农 业 生产成 本越 来越 高 。
1 植物源农药
植 物 是生 物 活性 化 合 物 的 天然 宝 库 , G r a n g e和
所 有药 剂均 进行 土壤 处理 , 化学 药剂 处理 A、 B、
开发 利用 植物 资 源用 于有 害生物 防治 的前 景 十分 广
次用药 , 移栽时穴施即可。化学药剂处理 A 、 B 、 C在 离 番 茄 植株 2 0 e m左 右 的 东 、 南、 西、 北 4个 方 位 定 点施药 , 配 方处 理 D在 番 茄根 部施 用 即可 。施药 时
将 表 土拨 开 5 o m, 按设计 剂 量灌根 或埋 施后 盖 土 。
导致 农药 用量 越来 越大 ,农 药残 留问题 已经成 为 番
2 . 2 . 1 试 验设 计
试 验设 置 了处 理 A、 B 、 C、 D包 括 C K( 对照物 )
在 内的 5个 处理 , 所有 药剂 进行 拌土 埋施 , 各 小 区随 机 排列 , 最后 根 据调查 结果 计算 防治 效果 。
2 . 2 . 3 病情 调查
阔。植物源农药具有低毒 、 低残留的特点 , 而且无抗 性 ,筛选对线虫控制有活性的植物品种是解决 当前 农药残留问题 的重要途径之一。本实验筛选了对番
施药 2 0 d , 在定点处土壤进行调查 , 最后通过小
区试 验 , 从植 株 的发病 隋况 、 生 物学性 状 和药 剂对 植
根结 线虫是番 茄种植过程 中重要 的地下病虫害之 一 , 将植 物材料与化学农 药进行 了对 比试验 , 结果表 明 ,
植物源农药在对植物线 虫的综合治理 中效果显著。

植物源农药实验报告(3篇)

植物源农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植物源农药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不同植物源农药对特定害虫的防治效果,为有机农业的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害虫:茶尺蠖、茶小绿叶蝉2. 植物源农药:5%鱼藤酮乳油、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0.2%苦皮藤乳油、0.3%苦参碱水剂、0.3%印楝素乳油、7.5%鱼藤酮乳油3. 仪器设备:喷雾器、量筒、电子天平、培养皿、显微镜等4. 试验地:有机茶园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实验地划分为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种植相同数量的茶树。

2. 害虫处理:在茶尺蠖低龄幼虫和茶小绿叶蝉高峰期,对每个小区进行不同植物源农药的喷施处理。

3. 数据收集:喷施处理后,每隔1、3、7、10天调查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记录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5%鱼藤酮乳油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喷施5%鱼藤酮乳油800倍液,茶尺蠖的虫口减退率在喷施后1、3、7、10天分别为85%、90%、95%、100%。

2. 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喷施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800倍液,茶小绿叶蝉的虫口减退率在喷施后1、3、7、10天分别为80%、85%、90%、95%。

3. 其他植物源农药的防治效果:0.2%苦皮藤乳油、0.3%苦参碱水剂、0.3%印楝素乳油、7.5%鱼藤酮乳油对茶尺蠖和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均较好,其中0.3%印楝素乳油600倍液对茶小绿叶蝉的持效性最好,药后7天防效达100%。

五、结论1. 植物源农药在农业害虫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 5%鱼藤酮乳油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对茶尺蠖和茶小绿叶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 0.3%印楝素乳油对茶小绿叶蝉的持效性较好。

4. 植物源农药在有机茶园害虫防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六、建议1. 进一步研究植物源农药的复配作用,提高防治效果。

2. 探究植物源农药在防治其他农业害虫中的应用效果。

校园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探讨

校园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探讨

校园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探讨一、引言校园绿化是提升学校环境质量、美化校园、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然而,在校园绿化过程中,植物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给校园绿化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为了确保校园绿化植物的健康成长,提高绿化效果,本文将对校园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二、校园绿化植物病虫害种类及危害1.病害种类校园绿化植物病害主要包括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线虫性病害。

常见病害有叶斑病、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溃疡病等。

2.虫害种类校园绿化植物虫害主要包括刺吸式口器害虫、咀嚼式口器害虫、钻蛀性害虫和地下害虫。

常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介壳虫、蛾类幼虫、天牛、地下害虫等。

3.危害病虫害对校园绿化植物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生长受阻、叶片枯黄、落叶、树干溃疡、植株死亡等,严重影响校园绿化效果和环境质量。

三、校园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原则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校园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通过加强植物检疫、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物抗病虫害能力等手段,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2.安全环保,减少污染在防治过程中,应尽量选用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3.针对性防治,及时控制针对不同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及时控制病虫害的发展,防止病虫害蔓延。

四、校园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1.植物检疫加强植物检疫,防止病虫害传入校园。

对新引进的植物进行隔离观察,确保无病虫害后方可种植。

2.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在选购绿化植物时,应优先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

3.栽培管理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物抗病虫害能力。

合理施肥、浇水,保持土壤疏松,提高土壤肥力;及时修剪,去除病弱枝,增加通风透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4.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等生物防治方法,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如利用瓢虫、草蛉等天敌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利用微生物制剂防治真菌性病害。

应充分发挥植物源农药在病虫防治中的作用

应充分发挥植物源农药在病虫防治中的作用

植 保 技 术
舡 ■ ’ ■
. 1 J 童备 药 伉虚
应 充分发挥植物源 农药在病虫 防治 中的作用
近 年来 滥用 和 乱用 化 学农 药 导致农 产 品中农药 残 留超 标 , 引发食 用 者 中毒 的事件 常 有发 生 。提倡 使用 植 物源 农 药 防治 农作 物病 虫 害 ,是 既能 收到 良 好 的 防治 效果 ,又 可 保证 农产 品安全 的有 效措 施 。
前 1 0 0 0多年 就 有 人 类 使 用 植 物 源 农 药 的记 载 。公 元 前 7世 纪 ~公元 前 5世 纪 , 中 国就 用莽 草 等植 物 杀 灭 害虫 ,用 艾 蒿茎 叶熏 驱蚊 蝇 ,公元前 6世纪 就 有 利 用 藜 芦 作 杀 虫 剂 的记 载 ; 1 O 世 纪 中叶 有 用 百 部 作 杀 虫 剂 的记 载 ; 到 1 7世 纪 ,烟 草 、 除虫 菊 和 鱼 藤 等 植 物 已作 为 杀 虫剂 使 用 。上 世 纪 4 0年 代 化 学 合 成农 药 发展迅 速 , 因其 见效 快 、使用 方 便等 优 点 被 广 泛 使 用 ,植 物 源 农 药 逐 渐 被 人 们 忽 视 。到 上世纪 8 O年 代 ,美 国、 日本 及 欧盟 等 把 无 公 害 农
2 1世 纪 初 , 我 国 逐渐 重 视 并 发 展 无 公 害食 品 ,植 物 源 农药 的研 发 与使 用 已被 引起 了一定 的重 视 。与
化 学农 药 相 比 ,它具 有很 多值 得 肯 定 的优 点 :植 物
源 农 药在 自然 环境 中广泛 存在 ,资源 丰 富 ,大 多数 低 毒 ,不破 坏 生态 环 境 ,残 留少 ,选 择性 强 ,不 杀
因此 ,植物 源 农药 的研 发 与应 用 已开 始受 到 了更 多

植物源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植物源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 2 5公斤 、水 3 0 公斤 ,先用 5公斤开水浸泡 分解 ,很少在农产品和环境 中蓄积 。因此 ,被 国际上 生石灰 0
加盖 ) ,待开水不 烫手 时用 手揉搓烟 草 ,然后 公认为最有 发展 前途 的农药。它具有 以下 3个显著优 烟草 (
点Hale Waihona Puke 捞 出烟草再放入 5 公斤水 中反复揉搓至不出浑水后捞
要 的有 以下产 品。
液可 防治柑 桔、桃 、梨 、苹果和
蔬菜蚜虫 。还可 防
烟碱 :从烟草 中提取的杀虫活性成分 ,又名尼古 治 菜青 虫、小菜蛾 、黏虫 、尺蠖 、叶 蝉 、粉 虱和 飞
o I 衷化市埸I o o o农 化 行 业 资 深 媒 体 1 6 / 6 8 8
%蚜螨敌水剂。用 0 . 6 %清源宝水剂 8 0 o _ 0 0 0 倍 液 ( 素) 等 ( 8 ) 植物 防卫素 , 即感病植物 自身的抗菌物质; 1 0 O 一8 0 0倍 ( 9 ) 异株克生物质 ,植物产生的某些次生物质可 抑制 可防治桃小食 心虫 、梨木 虱和尺 蠖等 ;5 附近 同种或异种植物生 长 ;( 1 0 ) 植物 内源 激素 ,如赤 液可防治柑桔 红蜘蛛 、苹果红蜘蛛和 山楂 红蜘蛛等 ; 0 o _ - 8 o 0 倍 液可 防治侧 多食跗 线螨 ,1 0 0 0 -1 2 0 0倍 霉素 、细胞分裂 素、芸薹素 内酯和三十烷醇等。最主 6
植 儇 土 肥
J O H r n o r I { 蜴
藜芦碱 :从藜 科的多年生灌木植物芦藜 中提取的
虱等。它对作物 和瓢虫 、 日本方 头 甲及大 草蛉 等较安 治蚊 、蝇和棉铃虫 等。 全 。不 能与碱性农药混 用。 鱼藤 酮 :又名 鱼藤精 。是从一 种多年生豆 科藤本 活性物质 。藜芦碱 的作用对 象与烟碱相 似。对 人畜低 植 物鱼藤 中提 取的杀虫活性 物质 ,因其对 鱼较毒 ,故 毒 ,对 植物安全 。具有触杀 、胃毒和熏蒸作用 ,其有 又称 毒鱼藤 。活性 成分还包 括鱼藤素和毛 鱼酮。易受 效成分硫酸 盐一硫酸毒藜碱 的挥 发性较低 , 贮存方便。 日光 和空气影 响而分解失去 毒力 ,遇碱很快 失效 ,在 是一种速效杀虫剂 。可防治柑桔 、 苹果 、梨和桃蚜虫、 干 燥条件 下 较稳定 。对 人畜 低毒 ,对 天敌 较安全 。 作 用 ,还 有一定 的驱避 效果 。对 植物的生 长有一 定刺 粉 虱、木 虱和潜 叶蛾等 。其 制剂为 4 0 %和 3 0 %硫 酸 l 0 0 0 倍 液可 防治 苹果、梨蚜虫和木虱 。6 0 0 —8 0 0 对植 物无害 ,对鱼和 猪高毒 。具 有强力的触杀 和 胃毒 毒藜碱 及 0 . 5 %藜芦醇溶 液。用 4 0 %硫 酸毒藜碱 8 0 0

直物源农药在果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中的应用

直物源农药在果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中的应用
虱 的持 效 期可 达 3 0天 以上 。并 可 防治 红蜡 蚧 、龟 蜡蚧 、 防 治 桃 小 食 心 虫 、 梨 木 虱 和 尺 蠖 等 ;5 0 8 0 液 可 0- 0 倍 角 蜡蚧 、吹绵 蚧 、桔棘 粉蚧 、黑刺 粉 虱 、柑桔 红 蜘蛛 、
防 治柑 桔 红 蜘 蛛 、苹 果 红 蜘蛛 和 山楂 红蜘 蛛 等 ;6 0 0- 8 0倍 液 可 防 治 侧 多 食 跗 线 螨 ;1 0 -1 0 倍 液 可 防 0 00 20
() 效剂 ,如芝麻 油 ( ) ; 7增 素 等
() 物 防卫 素 ,即感 病植 物 自身 的抗菌 物 质 ; 8植 () 株克 生 物质 ,植 物产 生 的某 些 次生物 质 可抑 9异
比 ,有 害 生物 对 其不 易 产生 抗 药性 。() 3 生产 原 料 来源 制 附近 同种或 异种 植物 生 长 ;
() 3 拒食剂 ,如 印楝素 可 阻止 昆虫 取食 ; () 4 引诱剂 ,如丁香 油 可 引诱桔 小 实蝇 ;
() 避剂 ,如香 茅油 可驱 蚊 ; 5驱 () 育剂 ; 6绝
存在 的物质 , 容 易被 日光 、 物 或土 壤微 生 物分 解 , 它 植 很 少 在 农 产 品 和环 境 中蓄 积 。 因 此 ,被 国 际 上 公认 为 最有 发展 前 途 的农药 。 它具 有 以下 3个 显 著优 点 :() 择性 强 ,它 只对 1选 靶 标 有 害 生物 有 作 用 ,对 人 、畜 和 有 益 生 物 及 农 作物 较 安全 ,施 用 后 不 会产 生 公 害。() 2 与有 机化 学 农 药相
防治病 虫草 害 和调 节植 物 生长 。
() 物 毒素 ,如 烟碱 等 ; 1植
( ) 物 源 昆虫激 素 ,如 在藿香 蓟 植物 中发现 的 昆 2植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传统的病虫害防控方法往往会使用化学农药,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但也因为农药的使用给环境和人体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成为了解决水稻病虫害问题的重要途径。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利用生物、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综合运用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生态环境调控和农业生产管理等措施,以减少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和传播,降低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保护农作物品质和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技术体系。

下面就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进行探讨。

一、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1.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制剂和生物农药,通过释放天敌、寄生虫、病原体拮抗细菌等生物制剂或者生物农药来控制害虫和病原菌的技术。

在水稻病虫害的防控中,可以利用一些捕食性昆虫和天敌昆虫来控制水稻上的害虫,比如绿色蜻蜓等天敌昆虫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稻稻飞虱等害虫。

还可以利用一些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和真菌等来控制水稻病原菌,比如根腐病、纹枯病等。

生物防治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而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病虫害防控技术。

2.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生态环境调控和农田生态建设,维护和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从而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在水稻病虫害的防控中,可以通过合理的农田生态环境调控,增加天敌昆虫和益生微生物的数量,提高它们在稻田中的活动密度,从而形成天敌昆虫和益生微生物共同控制害虫和病原菌的生物防治系统。

还可以适当引种一些对水稻病虫害有抑制作用的植物,构建农田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3. 绿色防控行为调控技术绿色防控行为调控技术是指通过改变病虫害在农田中的行为习性和传播途径,从而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在水稻病虫害的防控中,可以通过调整水稻生长期间的田间管理措施,比如适时适量施肥、合理密植、优质优势品种选择等,从而改变水稻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植物源农药的应用

植物源农药的应用
酮 :制 剂 为 02 %水 剂 ,可 用 于 .8
溴氯丙烷 ,杀虫 脒 ,二溴 乙烷 ,除草醚 ,艾 氏剂 ,狄 氏剂 ,汞制剂 ,砷
类 ,铅类 ,敌枯双 ,氟 乙酰胺 ,甘氟 ,毒 鼠强 ,氟 乙酸钠 ,毒 鼠硅 ,甲胺
磷 ,甲基对硫磷 ,对硫磷 ,久效磷 ,磷胺 。
2在 蔬 菜 、果 树 、 茶 叶 、 中草 药 材 等 作 物 上 限制 使 用 的农 药 名 单 . 禁
剂 , 03 % 、 03 % 、 1 可 溶 性 液 剂 ,03 .6 . 8 % .%乳 油 , 0 8 、11 .% 3 .%粉 剂 ;混 配 制 剂 有 1 参 碱 ・ 楝 素 乳 %苦 印
子香酚 ・ 香芹酚水剂 ,可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2 1) 香 芹酚 :制剂为 5 %丙烯酸 ・ 香芹 酚水 剂 ,可用 于防治黄
虫 。f1 皮 藤 素 :制 剂 为 1  ̄ 油 ,可 用 于 防 治 十字 9苦 %- L
莨 菪碱 ・ 烟碱 悬浮 剂 ,2 .%烟碱 ・ 75 油酸乳 油 ,1 %除 0 虫菊素 ・ 烟碱乳 油 ,9 %辣椒碱 ・ 烟碱微乳剂 ,1%蓖麻 5
油 酸 ・ 碱 乳 油 。 可 分 别 用 于 防 治 十 字 花 科 蔬 菜 菜 青 烟 虫 、蚜 虫 ,柑 桔矢 尖蚧 ,小 麦 蚜 虫 、黏 虫 ,苹 果 树 黄
烟 碱 乳 油 ,可 用 于 防 治 菜 豆 斑 潜 蝇 、茶 树 小 绿 叶 蝉 和 十 字 花 科 蔬
国 家 禁 止 和 限 用 的 农 药 名 单
1禁 止 生 产 、 销 售 和 使 用 的 农 药 名 单 . 六 六 六 ,滴 滴 涕 ,毒 杀 芬 ,二
菜蚜虫 、菜青 虫、小菜蛾 。f5茴 1) 嵩素 :制 剂为 06 %水剂 ,可 用 . 5 于 防治 苹果树 尺蠖 、蚜虫 ,蔬 菜 菜 青虫 、蚜虫 。f ) 1 黄芩 甙 +黄 6

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与安全问题

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与安全问题
农药使用过程中,部分农 药会渗透到土壤中,对土 壤造成污染,影响土壤的 生态平衡和肥力。
水体污染
农药的流失和排放会导致 水体污染,影响水生生物 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
大气污染
农药使用过程中释放的气 体和粉尘会对大气造成污 染,影响空气质量。
对人体的影响
急性中毒
农药使用过程中,如果防护措施不当,可能会导致人体直接接触农 药,引发急性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等。
农药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传统农药
以有机氯、有机磷等化合 物为主要成分,对环境和 人体健康危害较大。
低毒低残留农药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低 毒低残留农药逐渐成为主 流。
生物农药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 ,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 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02
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 用
农药在农业中的应用
农业是使用农药的主要领域,主要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 害,提高产量。
02
无机农药
主要成分是无机化合物,如硫 磺、铜制剂等。
03
生物农药
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如 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等。
农药的作用机制
03
抑制昆虫神经传导
抑制昆虫生理代谢
抑制病原菌繁殖
通过干扰昆虫神经传导,使昆虫麻痹或死 亡。
通过干扰昆虫生理代谢过程,使昆虫生长 受到抑制或死亡。
通过抑制病原菌繁殖,达到防治病害的目 的。
转基因农药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作物抗虫、 抗病性,减少农药使用量。
纳米农药
纳米技术应用于农药制剂,提高药 效、降低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
未来农药的发展趋势
精准施药技术
利用无人机、智能喷药机等现代化设备,实现精准定位和施药。

病虫害防治的绿色生态方法

病虫害防治的绿色生态方法

病虫害防治的绿色生态方法病虫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但也给环境和人们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绿色生态方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绿色生态方法,包括生物防治、农艺措施、绿色农药的应用以及综合防治等。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菌或者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具有环境友好、目标性强和长效防治等特点。

例如,引入捕食性昆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或者利用寄生菌来抑制病菌的生长繁殖。

生物防治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而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

二、农艺措施农艺措施是通过调整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例如,合理选择播种时间,避免病虫害的高发期;采用合理的密植和疏植种植方式,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繁殖的可能性;进行轮作,改变种植作物的间隔,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菌种积累等。

农艺措施的采用能够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绿色农药的应用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友好、对人体健康无害的农药,主要包括植物源农药和微生物农药。

植物源农药是通过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制作成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而微生物农药则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来抑制病虫害的生长繁殖。

绿色农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并且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四、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指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综合应用,实现对病虫害的全方位、全周期的控制。

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有害生物综合防控和可持续发展。

综合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相结合。

通过综合防治的措施,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风险。

绿色生态方法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仅能够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能够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因此,在病虫害防治中,我们应该更加倡导和推广绿色生态方法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林业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及生态防治技术探讨

林业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及生态防治技术探讨

林业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及生态防治技术探讨林业病虫害是林业生产中的常见问题,严重影响着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往往依赖化学农药,但这种方式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且容易导致病虫害的抗药性和免疫力增强。

生态防治技术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本文将就林业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以及生态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一、林业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1. 化学农药的滥用目前,林业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化学农药来进行,但是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土壤污染,影响生态平衡,破坏生态环境。

化学农药的残留会进入土壤和水体中,对人畜产生危害,引发公共健康问题。

2. 病虫害抗药性增强长期对林木使用同一种化学农药会导致病虫害对该化学农药产生抗药性,使得该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逐渐下降,为林木带来更大的威胁。

病虫害还会产生免疫力,使得化学农药的杀伤更加困难。

3. 生态平衡被破坏化学农药会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长期使用化学农药破坏了天敌和益虫的生态平衡,让害虫得到了进一步加剧。

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林业病虫害的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生态防治技术探讨1.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虫和病原体等生物因素来控制病虫害的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引入具有天敌、益虫或寄生虫功能的生物,来实现天敌与害虫的天然捕食、寄生和病原致病等,从而达到生态平衡,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 植物保护技术植物保护技术是利用植物本身的抗病虫能力,通过选择优良抗病虫品种、合理施肥、搞好排水和改良土壤等手段,来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3. 生态环境调控技术通过对林木生长环境的治理,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通过合理的林木间距、作物轮作、间作等措施,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4. 生物农药的研发和应用生物农药是一种使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或其他生物来源来控制病虫害的农药。

生物农药具有低毒、高效、环保等特点,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还能保护生态环境。

植物源农药在蔬菜病虫无公害防治中的应用

植物源农药在蔬菜病虫无公害防治中的应用

2 植 物 源 农 药 的分 类
与有 机 化学 农 药 一 样 , 物 源 农 药 也 可分 为 植
收 稿 日期 : 0 卜0 — 3 2 1 4 1
此外 , 有羟 酸 酯类 如 除虫 菊 酯 ; 脂 素 类 , 还 木 如 乙醚 酰透骨 草 素 : 苷类 , 糖 如番 茄 苷等 。
2l() O l5

西




植 物 源 农 药 在 蔬 菜 病 虫无 公 害 防治 中 的应 用
冯渊博 ,徐 进 , 鹏飞 。 郭 曹 瑛, 李 婷, 张 毅
( 安 市植保 植检 站 , 西 西安 西 陕
7 06 ) 1 0 1
摘 要 : 有机 化 学 农 药相 比较 , 物 源 农 药 因其 对 人 畜 安 全 , 残 留 , 有 良好 的 环 境 相容 性 等 特 点 ・ 蔬 菜 与 植 无 具 在
代谢物质, 此类 物 质 不 仅具 有 毒 杀 、 杀 、 熏 忌避 或
点 : 选 择 性 强 , 只对 靶标 有 害 生 物有 作 用 , ① 它 对
人 、 和 有 益生物 及农 作 物较 安全 , 畜 施用 后不 易产
引诱 、 食 、 制 生 长发 育 等 作用 , 拒 抑 还具 有 昆虫 性 外 激 素和 引诱作 用 , 多用 于 防治仓 储 害虫 , 如桉 树
( ) 烯类 。包 括 蒎烯 、 2萜 单萜 类 、 倍半 萜 、 二萜 类、 三萜类 , 类物 质有 拒食 、 这 内吸 、 醉 、 避 、 麻 忌 抑 制 生长 发育 、 破坏 害虫 信息 传递 和交 配 、 兼有 触 杀
和 胃毒作 用 , 主要 有 印楝 素 、 楝素 、 皮藤 素 、 川 苦 闹

我国植物源农药苦皮藤素的种类与防效及推广应用建议

我国植物源农药苦皮藤素的种类与防效及推广应用建议

我国植物源农药苦皮藤素的种类与防效及推
广应用建议
苦皮藤素是一种低毒、高效的植物源农药,广泛用于农田及果园的病虫害防治。

目前,我
国主要的苦皮藤素种类有三种,分别是苦皮碱、苦皮酮和苦皮藤酮。

这些种类的苦皮藤素在农
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具有良好的防效。

1. 苦皮碱:主要用于农作物的杀虫防治,对各种害虫如蚜虫、叶螨、卷叶蛾等具有良好的控制
效果。

它具有快速杀虫、持效时间短的特点,适用于小面积农田作物的防治。

2. 苦皮酮:主要用于农作物的杀菌防治,对多种病原真菌如白粉病、褐飞虱病等病害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

它具有广谱、无残留等特点,适用于大面积的农作物防治。

3. 苦皮藤酮:主要用于果树的病虫害防治,对果树害虫如桃蚜、红蜘蛛等具有显著的控制效果。

它具有选择性、高效性和低毒性的特点,适用于果园的病虫害防治。

推广应用建议:
1. 提高农民对植物源农药的认知和了解,宣传苦皮藤素的优点和应用方法。

2. 加强苦皮藤素的科研开发和推广示范,推动苦皮藤素的应用新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3. 建立完善的苦皮藤素推广应用机制,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加强农田和果园的病虫害
监测和预警工作。

4. 加强苦皮藤素的生产和供应体系建设,提高苦皮藤素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5. 完善苦皮藤素的注册和管理制度,加强对苦皮藤素的合理使用和监管,确保农民安全使用苦
皮藤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源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上应用探讨
病虫害是我国农业种植过程中的一大危害,病虫害防治是在进行农业种植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重点。

众所周知,传统农药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植物源农药不断产生并发展起来,将其运用到病虫害防治中,能够有效的改变传统农药残留和污染环境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对植物源农药进行概述,分析了将植物源农药运用于病虫害防治重点优势,并探讨了植物源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标签:植物源农药;病虫害防治;应用
现阶段,在我国进行作物的种植生产过程中,深受病虫的危害。

在作物生长的过程中,由于病虫害的影响,导致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大大下降。

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过程中,经常运用到化学农药,但是化学农药的运用,不仅会在作物上残留,还会污染环境,最终危害人们的健康。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更加重视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和发展,这使得植物源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对改善传统农药弊端以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植物源农药概述
植物源农药也称为植物性农药,是一种生物农药,就是运用植物资源开发出来农药,通过将植物的根茎等某部分中蕴含的成分,采取一定措施,将其运用到需要防治病虫害的植物中,降低或者避免病虫害对植物所造成的损害。

植物源农药并不是由单一的化合物所构成,而是由植物中的所有或者一部分物质所构成的,其成分一般较为复杂多样,具体来说,大部分植物源农药都是由生物碱、有毒蛋白质、树脂、精油等等物质所构成。

主要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有害生物不容易出现抗药性、一般不会对害虫天敌等造成危害、以及保鲜以及防止腐烂等特点。

由于植物源农药并非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将其运用在病虫害防治中,可以直接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进行分解,对实现生态平衡,以及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促使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植物源农药还具有生产成本较高的特点,由于植物源农药生产的原料来源特殊,且在进行加工和生产储存过程中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植物源农药的成本较普通农药更高。

对此,应该更加重视植物源农药的研发,运用更加先进的技术,降低植物源农药的生产成本,促使植物源农药的推广。

二、植物源农药应用于病虫害防治中的优势分析
长久以来,我国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为了防治病虫害,经常运用到农药,但将那些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运用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使得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并在植物上产生残留,在人们使用以后,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在此种情况下,植物源农药被研发出来,由于植物源农药的原料来自于
自然界中的植物,因此,将其运用到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运用传统农药所造成的危害。

具体来说,将植物源农药运用到病虫害防治中,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避免农药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植物源农药来源于大自然,将自然界中的植物进行提取合成,使其成为植物源农药,将其运用于病虫害防治中,微生物可以顺利对其进行分解,可以有效的避免传统农药使用造成的污染,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

2.有利于降低农药的残留,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保证人们的健康。

由于植物源农药本身就来源于植物,再将其运用于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中,可以有效避免残留,促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3.有利于促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植物源农药的运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不会在农产品上产生残留,因此,植物源农药的运用,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植物源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上应用探讨
经上文分析可知,将植物源农药运用于病虫害防治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且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植物资源更是较为丰富,农业种植面积较大,不论是植物源农药的来源,还是植物源农药的应用范围都较广。

因此,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植物源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常用的植物源农药以及在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如下文所示。

1.除虫菊和除虫菊蚊香运用于病虫害防治。

将除虫菊的白花采下,将其晒干以后磨成粉末状物体,加入适量水,过滤以后再与一定数量的中性粉搅拌均匀,向需要防治病虫害的植株上喷洒,可以有效防治蚜虫、菜青虫以及叶蝉等害虫。

将运用除虫菊制作成的蚊香点燃放置在出现粉虱的位置,覆盖上塑料薄膜,可以對其进行有效杀灭。

2.鱼藤在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

鱼藤这一植物在虫害的防治中被经常用到,具体用法为运用鱼藤制作成的鱼藤粉加速中性粉以及水适量进行拌制,将适量的洗衣粉和温水拌匀,在将装有鱼藤粉的布袋放在拌匀以后的水中进行揉搓,促使温水和洗衣粉拌匀以后的水中存在鱼藤粉中的物质,再加入水进行稀释,将其喷洒在植株上可以有效的防治蚜虫、粉虱、叶蝉、红蜘蛛等害虫。

3.大葱和大蒜在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

将大葱的皮和叶进行捣碎,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浸泡,过滤以后对植株进行喷雾,不但可以防治软体害虫和蚜虫,对防治白粉病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将大蒜捣碎过滤,将其过滤出的液体加入适量水对植株进行喷洒,可以有效的进行红蜘蛛以及蚜虫等害虫的防治,还能够防止腐病和灰煤病的产生。

4.蓖麻在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

将蓖麻的种子捣碎以后,加入适量的水进行
浸泡适当的时间,然后再加入适量的中性洗衣粉和水,将其搅拌均匀,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在加水的同时进行搅拌,然后将其过滤,将制作成的植物源农药喷洒在植株上,可以有效的进行蚜虫、叶蝉以及金龟子等害虫的防治。

另外,将蓖麻的叶子和秸秆晒干并磨成粉末撒到土中,可以进行地下害虫额防治。

5.车前草在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

将半千克整株新鲜的车前草捣碎并加入一千克的水煮三十分钟以后,再将其进行过滤,然后将其淋灌在土壤面上,可以有效的防治地下害虫。

另外,将车前草捣碎以后加入其五倍数量水进行浸泡24小时,再对其进行过滤,之后喷洒在植株上,可以有效的防治红蜘蛛、蚜虫以及金龟子等害虫。

6.桃叶在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

桃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水果,桃树也较为常见,桃叶可以作为制作植物源农药的重要原料。

具体来说,应该将适量的桃叶切碎以后加水煮半小时,将其进行过滤,然后喷洒在植株上,可以有效的防治粘虫、叶蝉以及软体害虫等等。

另外,将桃叶切碎并置于阳光下晒干以后,再将其磨成粉末,撒到土中,可以有效的防治蝼蛄以及蛴螬等地下害虫。

四、结语
综上所述,植物源农药的原料来自于自然界,将其运用到植株病虫害防治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有效的防治各种病虫害,还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必须重视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和推广,促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刘畅,何嘉,等. 植物源新制剂在枸杞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现代中药,2017,19(3):415-418.
[2]何兴明. 植物源农药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探讨[J]. 农业与技术,2017,37(22):65-65.
[3]刘慧芳. 植物源农药在茶树病虫害方面的研究进展[J]. 贵州茶叶,2017(1):12-15.
[4]刘双清,张亚,廖晓兰,等. 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J]. 湖南农业科学,2016(2):115-119.
[5]王芳,刘畅,何嘉,等. 植物源农药的研发与利用[J]. 中国科技成果,2016,17(23):79-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