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高中数学优质课 换底公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换底公式教案

换底公式教案

换底公式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换底公式的形式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到换底公式,并能用该公式进行证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培养数学交流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掌握换底公式的形式及其应用。

(二)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换底公式的本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指数运算的规律,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对数的运算。

从而引出课题:换底公式。

(二)教学新课1. 教师介绍换底公式的内容及形式:在定义域内,当a>0且a≠1时,函数f(x)的图象恒过定点A,当函数图象恒向左(或向右)平移时,定点A的位置也会随之移动,移动后的定点为新的A’,其中使得新函数是原函数的逆序函数。

这样得到的函数f(x)就叫做原函数f(x)的反函数。

这样得到反函数时需要新定义一个原函数的符号,新定义的符号为反函数符号(f-1),同时为了和初等函数区别,我们给反函数起一个别名——对数函数。

对于任意实数对数函数y=f(x)=logax与对数函数的反函数y=f-1(x)的关系为:y=f(x)=logax?x=ay=f-1(x)=xlna其中a>0且a≠1是常用对数的基础。

对数的运算法则:底相同,加、减为内转;底不同,乘、除是外转。

即同底相乘对角线,异底相乘外转求;相除除数变指数,指数相除内转休。

同时,我们还要掌握常用对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叫常用对数即lga?那么如果我们有涉及到几个对数的运算我们又该怎么去解决呢?相信学了下面的内容,你会明白怎么解决的。

(强调所学内容)新课题《换底公式》。

其实涉及到的就是几个常用对数的运算;指数的运算律反过来就是对数的运算法则的运用。

其中涉及到两个常用对数和幂的运算。

而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换底公式的应用。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问题:为什么要研究换底公式?怎样得到的换底公式?换底公式的内容是什么?如何用符号语言表示?其证明思路是什么?它的应用有哪些?思考完之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高中数学换底公式教案

高中数学换底公式教案

高中数学换底公式教案
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换底公式的概念和应用。

教学重点:换底公式的概念和具体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换底公式的应用技巧。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板书、教学PPT、示例题目等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纸笔,跟随教师进行课堂练习。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换底公式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讲解概念(10分钟)
1. 教师介绍换底公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换底公式的具体应用。

三、示范操作(15分钟)
1. 教师通过一些简单的例题引导学生如何使用换底公式进行计算;
2.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操作进行练习。

四、讲解技巧(10分钟)
1. 教师总结使用换底公式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可以提问和讨论相关问题。

五、练习巩固(10分钟)
1. 学生在纸上完成一些练习题,加深对换底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2.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反馈。

六、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换底公式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七、作业布置
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换底公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换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对换底公式的运用能力。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1 3.4 教学设计 《换底公式》(数学北师大必修一)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1 3.4 教学设计 《换底公式》(数学北师大必修一)

《换底公式》◆教材分析根据教材及学情特点,本课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辅之以讨论法和自学辅导法.以问题为主线,力求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收获,在收获中创新,在创新中升华.通过具有一定层次梯度的问题序列,多角度、全方位训练学生思维的聚敛性和发散性.同时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对数换底公式的应用,理解对数换底公式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研究具体函数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掌握其推导方法,初步学会它在对数式恒等变形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数换底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对数换底公式的推导。

教学课件、图表、清单。

从对数的定义可以知道,任意不等于1的正数都可作为对数的底,数学史上,人们经过大量的努力,制作了常用对数表和自然对数表,只要通过查表就能求出任意正数的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这样,如果能将其他底的对数转换为以10为底或以e 为底的对数就能方便地求出任意不等于1的正数为底的对数,那么,怎么转化呢?这就需要一个公式,即对数的换底公式,从而引出课题.【设计意图】设置案例,引出新课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新课讲授1.换底公式(1)log b N =log a Nlog a b (a 、b>0,a 、b≠1,N>0)(2) log a b.log b a =1 (a>0且a≠1,b>0且b≠1)(3) log a b.log b c.log c d = (a ,b ,c ,d>0,且a ,b ,c≠1)2. 证明公式:log b N =log a Nlog a b (a 、b>0,a 、b≠1,N>0)证明:设x=log b N ,则b x =N ,两边取以a 为底的对数,得x ,即。

换底公式微课教学设计

换底公式微课教学设计

换底公式微课教学设计一、引言换底公式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广泛应用于解决三角函数的计算问题。

通过本文档的微课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换底公式的概念和运用,掌握其解题技巧,并能够熟练运用换底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目标本微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换底公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掌握换底公式的使用方法;3. 掌握换底公式在解决三角函数计算问题中的应用;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教学内容本微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换底公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换底公式的推导过程;(3)换底公式的使用方法;(4)换底公式在解决三角函数计算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步骤(1)导入与引导:以简单的问题激发学生对三角函数计算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并向学生提问:是否知道如何计算以其他底数表示的对数?(2)引入换底公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入换底公式的概念,并通过示例展示换底公式的使用方法和意义。

(3)推导换底公式:详细讲解换底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公式的本质和推导的思路。

(4)练习与应用:提供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与归纳: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梳理知识结构,并提醒学生换底公式的重要性。

(6)作业布置:为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1)引导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兴趣,建立知识框架。

(2)示范演示法:通过具体实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换底公式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3)巩固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辅助手段:利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公式、示例和练习题等,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2)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板书,将重点内容用图表、公式等形式进行展示,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

换底公式教案

换底公式教案

换底公式教案教案标题:换底公式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换底公式的概念和应用;2. 能够灵活运用换底公式解决相关数学问题;3.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包含换底公式相关知识点的数学教材;2. 白板、黑板或投影仪等教学工具;3. 教学PPT或其他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料。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教学PPT或其他多媒体资料,呈现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小明想要计算log2(9),但他只知道log2(3)的值为1.585。

请问他如何计算log2(9)的值?2. 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是否可以通过已知的log2(3)的值来计算log2(9)的值?如果可以,应该如何计算?讲解:1. 介绍换底公式的概念:换底公式是指将一个对数的底变换为另一个底时所使用的公式。

对于任意正数a、b和c,换底公式可以表示为:logb(a) = logc(a) / logc(b)。

2. 解释换底公式的意义和应用:通过换底公式,我们可以将任意底数的对数转化为常用底数(如10或e)的对数,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3. 演示换底公式的具体应用步骤:以计算log2(9)为例,先计算log10(9)和log10(2),然后利用换底公式计算出log2(9)的值。

练习:1.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换底公式计算对数的值,例如:计算log3(27)、log5(125)和log8(64)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通过换底公式将对数转化为指数形式。

拓展:1. 给学生提供更复杂的问题,例如:如何计算log3(5)的值?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通过换底公式来解决这个问题?2. 引导学生探索换底公式在其他数学领域的应用,例如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像变换中的应用等。

总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换底公式的重要性和应用;2. 提醒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换底公式,加深对该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1.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精品教案《换底公式》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精品教案《换底公式》

换底公式【教学目标】1.通过对数换底公式的推导,提升逻辑推理素养。

2.通过用对数换底公式进行化简求值,培养数学运算素养。

【教学重难点】1.能推导出对数的换底公式。

重点2.会用对数换底公式进行化简与求值。

难点、易混点【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换底公式:og b N=错误!a,b>0,a,b≠1,N>0。

特别地,og a b·og b a=1,og b a=思考:换底公式的作用是什么?[提示]换底公式的主要作用是把不同底的对数化为同底的对数,再运用对数的性质进行运算。

二、新知探究1.利用换底公式化简求值【例1】计算:og1627og8132.[思路探究]在两个式子中,底数、真数都不相同,因而要用换底公式进行换底以便于计算求值。

[解]og1627og8132=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教师小结】(1)换底公式中的底可由条件决定,也可换为常用对数的底,一般来讲,对数的底越小越便于化简,如a n为底的换为a为底。

(2)换底公式的派生公式:og a b=og a c·og c b;og an b m=错误!og a B.2.用已知对数表示其他对数【例2】已知og189=a,18b=5,用a,b表示og3645.[解]法一:因为og189=a,所以9=18a,又5=18b,所以og3645=og2×185×9=og2×1818a+b=a+b·og2×1818.又因为og2×1818=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所以原式=错误!。

法二:∵18b=5,∵og185=b,∵og3645=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法三:∵og189=a,18b=5,∵g 9=a g 18,g 5=b g 18,∵og3645=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教师小结】用已知对数的值表示所求对数的值,要注意以下几点:(1)增强目标意识,合理地把所求向已知条件靠拢,巧妙代换;(2)巧用换底公式,灵活“换底”是解决这种类型问题的关键;(3)注意一些派生公式的使用。

高中数学《换底公式》教案北师大必修

高中数学《换底公式》教案北师大必修

课题:对数换底公式教学目的:(1)理解对数的概念,能够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互化;(2)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3)掌握好积、商、幂、方根的对数运算法则,能根据公式法则进行数、式、方程的正确运算及变形,进一步培养学生合理的运算能力;(A )教学重点:对数的定义、对数的运算性质;教学难点:对数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对数的性质:(1)负数和零没有对数;(2)1的对数是零;(3)底数的对数等于1;2.对数运算性质(1)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2)N M NM a a a log log log -=(3)N n N a n a log )(log ⋅=引例:已知4771.03lg ,3010.02lg ==,求3log 2的值; 问:更一般地,我们有a b b c c a log log log =,如何证明? 二、新课教学1. 证明:ab bc c a log log log =(由脱对数→取对数引导学生证明) 证明:设x b a =log ,则b a x =两边取c 为底的对数,得:b a x b ac c c x c log log log log =⇒=a bx c c log log =∴,即a bb c c a log log log =注:公式成立的条件:1,0,0,1,0≠>>≠>c c b a a ;2. 由换底公式可推出下面两个常用公式:(1)ab b a log 1log =(2)b n m b a m a n log log = 利用换底公式统一对数底数,即“化异为同”是解决有关对数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三、例题解析例题1:求32log 9log 278⋅的值;分析:利用换底公式统一底数;解法(1):原式=9103lg 32lg 52lg 33lg 227lg 32lg 8lg 9lg =⋅=⋅解法(2):原式=9103log 3533log 227log 32log 8log 9log 222222=⋅=⋅ 例题2:求证:z z y x y x log log log =⋅分析(1):注意到等式右边是以x 为底数的对数,故将z y log 化成以x 为底的对数; 证明:z yz y z y x x x x y x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 分析(2):换成常用对数证明:(略)注:在具体解题过程中,不仅能正用换底公式,还要能逆用换底公式,如:z xz x log lg lg =就是换底公式的逆用; 例题3.已知518,9log 18==b a ,求45log 36的值(用a ,b 表示)分析:已知对数和幂的底数都是18,所以先将需求值的对数化为与已知对数同底后再求解; 解:b a ==5log ,9log 1818 ,一定要求a -=12log 18ab a -+=++==22log 15log 9log 36log 45log 45log 181818181836 强化练习 (1)50lg 2lg 5lg 2⋅+(2)91log 81log 251log 532⋅⋅ (3))8log 4log 2)(log 5log 25log 125(log 125255842++++(4)已知a =27log 12,试用a 表示16log 6;四、归纳小结,强化思想1.对数运算性质2.换底公式:ab bc c a log log log = 3.两个常用公式:(1)ab b a log 1log =(2)b n m b a m a n log log = 4.利用换底公式“化异为同”是解决有关对数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它在求值或恒等变形中起了重要作用,在解题过程中应注意:(1)针对具体问题,选择好底数;(2)注意换底公式与对数运算法则结合使用;(3)换底公式的正用与逆用;五、作业布置1、 补充:(1)12527lg 81lg 6log 2+⋅ (2)41log 3log 8log 2914+- (3)已知514,7log 14==b a ,求28log 35(A )。

高中数学《换底公式》公开课教案

高中数学《换底公式》公开课教案

换底公式(教师注意:这节课对于对数换底公式的推导过程,只要求了解,而不要求熟练,所以在换底公式的推导过程上老师不要做过多的纠缠.但是虽然是了解内容,但不能不讲,要让学生知道,数学公式都是通过严格的推理证明而得到的,不是想当然而来的,也不是谁规定的,都是有根据的,这一点是学习数学、认知数学的根本,万不可抛弃.这节课的重点是对于换底公式的运用,教学目标2说的很明确:熟记换地公式,能熟练的运用换底公式解决相关问题.所以,老师要把教学目标2当做重点)一、【学习目标】(自学引导:同学们要理解换底公式,知道它的推理过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能熟练的应用换底公式)1、了解对数换底公式的推导过程;2、熟记换底公式,能熟练的运用换底公式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化简、计算问题;(教师注意:一定要点出这一节课的重点是熟练的应用换底公式,对于证明过程,我们只是要求了解,但若是学生能证明出来,当然是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出示有利于学生明白学习任务.二、【自学内容和要求及自学过程】(教师注意:材料一和材料二事实上是让学生们课下完成的,不能占用课堂时间.当然由于高一教学任务紧张,出现的情况可能是很多同学都完成不了,这是正常现象.可以肯定的是,有百分之二十的同学能完成,我们要的不正是着百分之二十的效果吗?老师不是万能的,学生不可能完全按照你的意志来完成学案、练习、作业,但是部分学生完成即达到了我们培优的目标.对于每一个同学的要求,我们不可能一样.这也是一个分层的理念.)(自学引导:同学们,你能根据材料,总结归纳出证明换底公式的过程么?试试看!)(教师注意:讲课时不能本末倒置,要有重点)阅读材料,然后回答下列问题(自我印象:这一部分我给了学生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看推导过程,看材料一和材料二,结果令人十分满意,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能理解,并且都能动手做出来.)材料一:已知4771.03lg 3010.02lg ,,你能求出3log 2吗?下面我们给出求解过程,请你自我检测一下,自己是否能理解这个求解过程.因为4771.03lg 3010.02lg ,,根据对数的定义,我们立马可以得到下面结论:3102104771.03010.0,.不妨设x 3log 2,则32x,所以有4771.03010.010310x)(,即4771.03010.0x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5851.13010.04771.02lg 3lg 3log 2x材料二:根据材料一,如果a>0,a ≠1,你能用含a 的式子表示3log 2吗?其实根据材料一,最后的结果是3log 2用3lg 2lg 、表示,是通过对数的定义转化的,这就给了我们启发,本来是以2为底的对数,转换成了以10为底的对数,那么我们不妨设x 3log 2,由定义知32x,两边同取以a 为底的对数,得,3log 2log a a x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2log 3log 3log 2a a x<1>请同学们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叙述,来试着证明一下a b bc c a log log log ;(其中a>0,a ≠1,c>0,c ≠1,b>0)<2>我们把<1>叫做换底公式,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出换底公式的含义.结论:<1>略;<2>一个数的对数,等于同一底数的真数的对数与底数的对数的商,这样就把一个对数变成了与原来对数的底数不同的两个对数的商;小知识:换底公式的意义就在于把对数式的底数改变,把不同底的问题转化为同底问题,为使用运算法则创造条件,更方便化简求值.两个重要公式:<1>b m n ba na mlog )(log <2>1log log ab b a 【教学效果】:效果比较理想,学生都能完成学习目标.(自我印象:这一部分我重点讲解了一下.可以说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三个公式,一个是换底公式,一个就是我所说的两个重要公式,讲解完以后通过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学生是彻底的理解了,作为老师,我也感觉松了一口气.但是确实还存在问题,那就是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完成了学习,一旦离开老师的思路呢?那又该怎么办呢?这是老师值得注意的,那就是课后要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完成练习了.)三、【练习与巩固】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练习(教师注意:我们之所以把例5和例6放到课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主要是因为例5、例6此类题目在高考中出现的几率很小,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换底公式,换底公式在化简、计算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换底公式还是一个难点,要花费我们很长时间和很大的精力的.)练习一:32log 9log 278的值练习二:教材第68页练习 4课下活动:请大家自学教材第66页例5、例6,想一想,我们所学习的知识,主要是用于做什么的?对,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这样的话就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例5、例6让我们自己来做,你能通过思考,做出来吗?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题目,我们该怎么做?【教学效果】:特好.这是我对这节课的评价.讲完练习题,感觉自己松了一口气,学生都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并且能一口的说出答案.四、【作业】必做题:教材第74页习题 2.2A 组第4题<3>,第11题; 2、选做题:教材第74页习题 2.2A 组第9题.五、【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了换底公式,换底公式是我们高中数学必须掌握的一个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这一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们通过自学,在自学中归纳出换底公式,这样对学生的记忆理解更有效,不容易忘却.并且老师要注意的是,换底公式的证明过程是不要求掌握的,我们只要求换底公式的应用.但是不要求掌握并不等于可以不讲,一定要讲,这样学生才会有深刻的印象,才能对换底公式有深刻的理解.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应用,要达到熟练地应用换底公式这一目标.【反思】今天早上我是正在改作业的时候英语老师也就是班主任找我换课的,准备的不是很充分.因为我一般备课是备六遍的,这一节课只有五遍(课前默诵),所以还是有一点点的担心自己讲不好的,但是讲完之后,感觉真是特棒,效果好的有点儿感动.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也参加了一些老师的听课活动.我觉得,一个老师讲课的要素是要重点突出.有些老师的讲课令我哭笑不得,因为我听了半天实在是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作为教师我都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你能要求学生能听的懂吗?这类老师简直是误人子弟.看到这类老师,我自己就觉得义愤填膺.当然,若是这个老师刚毕业一年或者两年,还有情可原,要是毕业几年了,有教学经验了,还这样,那真是令人发指了.我见过一个老教师,听完课之后简直为我们数学教师感到汗颜.这个老师讲课向量符号竟然不带箭头,讲了一节的课我们十几个数学老师不知道他要讲什么,只知道他向量符号不带箭头,向量的点积中间不加点,还美名其曰这都是小事儿,自己不屑写,也就是自己讲课方式和别人不一样.真不知道那个高三复习班的学生是怎么忍受过来的.说了这么多没有诋毁任何一个老师的意思,只是说,这种对教学不负责、对孩子不负责的老师,还能存在于讲台这么久,实在是教育的悲哀.一个老师讲课没有重点,经常的随意“发散思维”,好像自己很渊博,事实上脱离了课堂,这样的老师,我们不该反思吗?我听得最经典的一节课是一个老师讲了一节课,设计的练习题竟然不是这节课主讲的内容,而是复习的内容.实在是令人费解,我只能是无语了.我自己讲课中也存在问题,但是问题一出来我都能很认真的听别人的意见,都能很认真的改正.所以说,有错误不怕,怕的是有错误不改正.这节课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运算和推理化简能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锻炼了计算和推理能力.。

高一数学北师大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三章4-2换底公式(4)

高一数学北师大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三章4-2换底公式(4)

《换底公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必修一第三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第4节《换底公式》。

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对数的换地公式思想—两边同时取相同的对数运算(2)进一步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能灵活运用换底公式化简计算(3)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采取学生合作讨论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可以多角度思考问题,未知问题要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三、学生分析学生基础不错,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很强理解力很强,极少数学生学习吃力,不得方法,通过互助式学习得到帮助,缩小学生学习差距,共同进步。

四、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本节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对数运算,通常情况下,计算对数需要使用计算工具,而一般的科学计算器只能对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进行计算,因此需要对数换底公式。

2.本节主要内容、换底公式的证明以及应用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数的换底公式,教学难点:对数换底公式的证明及公式的合理运用4.课时要求:1课时五、教学理念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部分技术水平高的同学带动学习吃力的同学,让学生在参与中学到新的知识,培养相互帮扶的能;通过探究发现新问题,再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六、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尽量采用合作探究式,提问式,案例分析,例题讲解,练习等手段七、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八、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对数的三条运算性质:如果则,0,0,1,0>>≠>NMaa(1))(log log log MN N M a a a =+ (2)N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3))(log log R n M n M a n a ∈=(二)新知探究1. 请同学们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对数思考1: 如何计算15l 2og =?探究1:设15215log 2=⇒=x x两边取以10为底的对数得探究2: 两边取以e 为底的对数得思考2: 成立吗?且)10(2log 15log 15log 2≠>=a a a a 猜一猜:这就是对数换底公式,下面我们给出证明。

高一数学 换底公式教案

高一数学 换底公式教案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数学教案:换底公式教材: 换底公式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对数的换底公式,并能解决有关的化简、求值、证明问题。

过程:一、 复习:对数的运算法则导入新课:对数的运算的前提条件是“同底”,如果底不同怎么办?二、 换底公式:aNN m m a log log log =( a > 0 , a ≠ 1 )证:设 log a N = x , 则 a x= N两边取以 m 为底的对数:N a x N a m m m xm log log log log =⇒=从而得:a N x m m log log =∴ aNN m m a log log log =两个较为常用的推论:1︒ 1log log =⋅a b b a 2︒ b mnb a na m log log =( a , b > 0且均不为1) 证:1︒ 1lg lg lg lg log log =⋅=⋅baa b a b b a 2︒ b mna mb n a b b a m nn a m log lg lg lg lg log === 三、 例一、计算:1︒ 3log 12.05- 2︒ 421432log 3log ⋅解:1︒ 原式 =15315555531log 3log 52.0=== 2︒ 原式 =2345412log 452log 213log 21232=+=+⋅ 例二、已知 log 18 9 = a , 18 b= 5 , 求 log 36 45 (用 a , b 表示) 解:∵ log 18 9 = a ∴a =-=2log 1218log 1818 ∴log 18 2 = 1 - a ∵ 18b= 5 ∴ log 18 5 = b∴ aba -+=++==22log 15log 9log 36log 45log 45log 181818181836例三、设 1643>===t zy x 求证:yx z 2111=- 证:∵1643>===t zy x ∴ 6lg lg 4lg lg 3lg lg t z t y t x ===,, ∴yt t t t x z 21lg 24lg lg 2lg lg 3lg lg 6lg 11===-=- 例四、若log 8 3 = p , log 3 5 = q , 求 lg 5解:∵ log 8 3 = p ∴)5lg 1(32lg 33lg 33log 2-==⇒=p p p 又∵ q ==3lg 5lg 5log 3 ∴ )5lg 1(33lg 5lg -==pq q ∴ pq pq 35lg )31(=+ ∴ pqpq3135lg +=以下例题备用:例五、计算:421938432log )2log 2)(log 3log 3(log -++解:原式452133222log )2log 2)(log 3log 3(log 232-++=45)2log 212)(log 3log 313log 21(3322+++=254545452log 233log 6532=+=+⋅=例六、若 2log log 8log 4log 4843=⋅⋅m 求 m 解:由题意:218lg lg 4lg 8lg 3lg 4lg =⋅⋅m ∴3lg 21lg =m ∴3=m 四、 小结:换底公式及其推论 五、 作业:1. 求下列各式的值:1︒ 65353log 9--+ )(41-2︒ 7log 15log 1864925+ (10)3︒ )5.0log 2)(log 2.0log 5(log 25542++ )(41 4︒ )243log 81log 27log 9log 3(log 32log 321684269++++ )(12252. 已知 )23lg(lg )23lg(2++=-x x x 求 222logx的值。

北师大版高中必修14.2换底公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高中必修14.2换底公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高中必修14.2换底公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换底公式的含义,掌握利用换底公式求幂运算的方法;2.能够熟练运用换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对数的计算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换底公式的理解与运用;2.难点:运用换底公式求解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换底公式的引入Step 1:导入在复习上一讲所学内容后,教师可以通过一道题目引入换底公式。

例如:已知6x=49,求3x。

让学生一一思考,然后由教师带领学生讨论出解题思路,并引入换底公式,进而解决这道题。

Step 2:学习换底公式教师通过PPT或黑板等方式讲解换底公式的定义及其表述:对于任意正实数a,b,且a eq1,b eq1,有:$$\\log_a b = \\frac{\\log_c b}{\\log_c a}$$其中,c表示一个任意的正实数常数。

此外,教师还需向学生解释换底公式的含义与特点及其应用。

2. 换底公式的运用教师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掌握利用换底公式解决幂运算的方法。

例如:1.计算3log35;2.计算10log102。

通过解决这些例题,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运用换底公式求解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换底公式的使用范围,不能随意使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底数。

3. 换底公式的应用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换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1.在一个空气污染指数I的公式中,$I=K\\left(\\frac{h}{P}\\right)^m$,其中ℎ表示高度,P表示大气压,m为常数,K和m均已知。

如果当$P=101.3\\textrm{kPa}$ 时,I=3,求当$P=95\\textrm{kPa}$ 时,I的值。

2.计算 $x^{\\log_a b}$。

这些例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换底公式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形式多样的导入,如通过问题引入学习内容;2.以小组形式进行思考、讨论和解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通过多种方式,如PPT、黑板、教学视频等进行知识点的讲解;4.通过多种方式,如实验、引进游戏等进行知识点的巩固;5.互动式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北师大版高中必修14.2换底公式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高中必修14.2换底公式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高中必修14.2换底公式课程设计课程目标
1.理解换底公式的含义及其应用场景;
2.掌握换底公式的推导过程与使用方法;
3.运用换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分析能力。

课程内容
本课程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理论讲解
1.引入:复习指数和对数的定义和性质;
2.换底公式的定义及使用场景;
3.换底公式的推导过程;
4.应用实例分析。

第二部分:练习与讨论
1.练习相似例题,熟悉换底公式的使用;
2.分组讨论,探究不同场景下使用换底公式的优劣;
3.分析课外问题,思考如何运用换底公式解决。

第三部分:应用实践
1.运用换底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对实践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探讨与解决;
3.学生汇报自己的解决方案,分享经验。

课程评价
1.本课程各部分内容划分明确,逻辑性强,能让学生逐步领悟换底公式
的内在逻辑和应用场景;
2.通过理论讲解、练习与讨论和应用实践等多个环节,能够切实提高学
生的数学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统计课程反馈数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资料
1.《数学必修3》(人教版);
2.《高中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3.吴军.《数学教育中的情境教学法初探》[J]. 科技教育月刊,
2019(4): 27-28.
课程总结
本课程通过引入、理论讲解、练习与讨论和应用实践等环节,让学生逐步领悟换底公式的内在逻辑和应用场景,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美妙。

北师大版高中必修14.2换底公式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高中必修14.2换底公式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高中必修14.2换底公式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必修14《函数与导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换底公式是该章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将以北师大版高中必修14.2换底公式为基础,设计一堂课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换底公式的概念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理解换底公式的概念及其推导过程;2.掌握换底公式的应用方法;3.能够应用换底公式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部分:引言(5分钟)介绍本次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第二部分:概念讲解(20分钟)1.换底公式的定义及其推导过程;2.实例分析。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30分钟)针对常见的换底公式相关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及解决。

第四部分:课堂练习(25分钟)针对不同难度层次的换底公式应用,进行课堂练习。

第五部分:归纳总结(10分钟)对整个课程进行总结及归纳,同时对学生提供相关练习资源加深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本次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及课堂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教学资源1.课件及相关案例;2.换底公式练习作业。

六、教学评估1.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和课堂表现进行课堂评估;2.学生完成相应的课后练习作业,教师进行作业评估。

七、教学后记本次课程设计以北师大版高中必修14.2换底公式为基础,设计了一堂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知识点。

针对不同难度层次的数学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及课堂练习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换底公式的应用方法。

教学评估显示,学生对本次课程的掌握程度较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换底公式 教学设计

换底公式 教学设计

4.2.3换底公式【教学目标】1.了解换底公式,能利用换底公式求对数值.2.能利用换底公式进行简单的化简㊁证明.3.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提升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教学重点】换底公式.【教学难点】利用换底公式求值㊁化简及证明.【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贯彻 以教师为主导㊁学生为主体 的教学原则.通过一个特殊例子引出本节的主题.教学过程中,多引导㊁多启发,注意与学生进行适当交流和讨论.在巩固本节内容时,设定不同层次的题目,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熟悉换底公式,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运用公式计算的能力,提升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导入已知l g5ʈ0.6990,l g3ʈ0.4771,不借助计算器你能否求出l o g35的值(精确到0.001)?我们设l o g35=x,写成指数形式,得3x=5.两边取常用对数,得l g3x=l g5,即x l g3=l g5,所以x=l g5l g3ʈ0.69900.4771ʈ1.465,即l o g35ʈ1.465.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问题,学生讨论.提出和本节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直接导入本节内容.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新课对数的换底公式一般地,有下面的公式l o g b N=l o g a Nl o g a b.注意:(1)公式成立的前提:b>0且bʂ1;a>0,且aʂ1.(2)公式的应用:对数换底公式的作用在于 换底 ,它是对数恒等变形中常用的工具.探究利用换底公式如何得到自然对数和常用对数的关系练习将下列对数换成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1)l o g26;(2)l n10.例1求l o g89ˑl o g2732的值.解l o g89ˑl o g2732=l g9l g8ˑl g32l g27=2l g33l g2ˑ5l g23l g3=23ˑ53=109.例2求证:l o g x yˑl o g y z=l o g x z.证明把l o g y z化成以x为底的对数,则l o g x yˑl o g y z=l o g x yˑl o g x zl o g x y=l o g x z.教师板书课题.教师强调使用换底公式要注意的两个问题,使学生对换底公式有较为深刻认识.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换底公式得出:l n N=l g N l g e教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独立完成练习,教师适当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师适当指导.换底公式的证明不作为教学要求,教师可针对学生的情况决定是否讲解.让学生对换底公式的底数有清醒的认识,即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使学生了解自然对数与常用对数的关系,揭示数学知识的普遍联系.加强练习,帮助学生熟悉换底公式的应用.两个例题都有一定的难度,故要求学生合作完成.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小结换底公式:l o g b N=l o g a Nl o g a b.教师点明本节重点知识,并要求学生会利用换底公式进行比较简单的计算㊁化简和证明.点明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便于学生牢固掌握.作业必做题:本节练习A组第1题㊁第3题.选做题:本节练习B组第1~2题.学生课后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2022年 高中数学新北师大版精品教案《4.2 换底公式》

2022年 高中数学新北师大版精品教案《4.2 换底公式》

对数的换底公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推导对数的换底公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分析问题的精神和态度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推导对数的换底公式的过程,并应用换底公式简便运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数的运算法那么、对数换底公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严谨的思维品质二、重点、难点重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换底公式及应用难点:正确使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和换底公式三、教学设计1、复习回忆,设置问题情景在前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对数的定义及性质。

请大家复习回忆一下。

从对数的定义可以知道,任意不等于1的正数都可以作为对数的底。

并且科学计算器通常只能对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进行计算,这样我们不是以10或e 为底的对数时,该如何计算呢?现在就来看一个具体的对数㏒215,如何使用科学计算器计算出它的值?设㏒215=,写成指数式得2=15两边取常用对数得Xg2=g15所以=这样就可以使用科学计算器计算㏒键算出㏒215=≈同理也可以使用科学计算器计算n键算出㏒215=≈大家观察一下㏒215= =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特点:①㏒215是用g15与g2 的商来表示的②㏒215 转换为以10为底的对数好了,这是一些特殊的情况,那一般的情况呢?如果是任意的对数呢?它是否可以转换为以10为底的对数呢,或者更一般的情况,它是否可以转换为任意不等于1的正数为底对数呢?比方我们设任意的对数为㏒b N,它又是否可以转换为以a为底的对数呢?2、新知探究:对数的换底公式我们可以先猜测㏒b N= a,b>0,a,b≠1,N>0下面就来具体的证明一下证明:设㏒b N=,根据对数定义,有N=b两边取以a为底的对数,得㏒a N=㏒a b故㏒a b =㏒a N,由于b≠1那么㏒a b≠0,解得=故㏒b N=这样就证明了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而这就是对数的换底公式大家要注意它是将㏒ b N转换为以a为底数N为真数的对数与以a为底数b 为真数的对数的商这样我们就把一个数的对数变换成了与原来对数的底数不同的两个对数的商3小试牛刀1分别以:2,7,10,e为底进行换底4思考探究:换底公式的推论5例题分析例3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剩留的质量是原来的84℅,估计约经过多少年,该物质的剩留量是原来的一半〔结果保存1个有效数字〕。

换底公式 -完整版教学设计

换底公式 -完整版教学设计

对数运算性质之换底公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能体会出换底公式的推导的整个思维过程,以及这种推导的基本思想(即转化的思想);会运用换底公式计算一些简单的对数值,化简一些简单的对数式,并从中归纳出一些有用的结论;过程与方法: 能从对数换底公式得出的整个过程中体会指数与对数的相互转化中感悟出转化,从把不同底数的对数转化为同一底数的对数的过程中体会出事物的辩证统一性,以明白化归思想是数学解题中的重要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解题中体会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有很强的实用性,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要让学生感受到本节课学有所获,激发学生用积极的态度来学习数学。

【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数换底公式。

它是对数运算性质的延续,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它既是对前面对数运算的巩固,又是对指数与对数相互转化的再理解,还将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直接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产生来源于客观现实,因计算而产生了换底公式。

本节内容的思想性主要体现在“转化”上,有指数与对数的转化,还有不同底的对数向同底的对数转化。

由于对数换底公式较为抽象,让学生很难一下接受,故应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它。

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所以从实际问题中引出比较好。

“对任何正数N,log a N是存在的,并且由于指数函数是单调函数,所以log a N也是唯一的。

”这就保证了“对两个相等的正数,两边取相同底数的对数后仍相等”是站得住脚的,也就保证了“两边取对数”的方法是有据可依的。

大家知道,在“指、对互化”中,指数幂的底数就是对数的底数,所以我们可以把对数转化为指数,而后对指数幂进行换底,再把指数幂换回到对数,就达到了目的。

这样做,也可以引出指数幂的换底公式,为学生的思考与拓展作了铺垫。

【重点难点】(1)重点:换底公式得出的过程。

重点的突破:从实际出发,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从实例中提出问题,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体会出对数换底的意义和方法,从中发现规律,这样就比较容易上升到一般规律,换底公式的得出就不困难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解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对数的概念和运算性质的基础上来研究换底公式,利用换底公式统一对数底数,即“化异为同”是解决有关对数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一般利用它将对数转化为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来计算;在具体解题过程中,不仅要能正用换底公式,还要能熟练地逆用换底公式.另外还安排了两个对数的应用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通过实例研究引出换底公式,既明确学习换底公式的必要性,同时也在公式推导中应用对数的概念和对数的运算性质,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适当地增加具体实例,便于学生理解换底公式的本质,培养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一般公式的能力.
教学目标设置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对数的换底公式,能推导和证明换底公式;(重点)
(2)会用换底公式进行化简、求值.(难点、易混点)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问题的驱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经历推导换底公式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转化思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探究对数的换底公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感受对数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学情分析
对数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数运算是一种类似于但又不同于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指数运算的全新运算.要探究并证明对数换底公式,学生是有相当难度的,但是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能够利用对数定义及对数的运算性质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对数计算,之前学生还熟知指数的运算性质.有这些已有知识作为基础,教师再设计合理的导学案,是能让学
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并能自主完成对数换底公式其性质的探究、发现、证明、应
用的全过程的.
教学策略分析
这节课安排了“温故知新”“新知探究”“典例讲解”“当堂检测”“课堂小结”“作
业布置” 六个教学环节,它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
从而实现教学目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一般适用
于那些与前面知识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

只要学生掌握好旧知识,再经过分析、
综合、归纳、推理就能导出所学内容。

如许多定理、公式、性质、法则的教学,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因而教学效率高,效果好。

同时对完善
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大有裨益。

在课堂上,由于学
生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积极思考、欲罢不能的状态下,因而有助于培养和发展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在教学方法上不能千篇
一律,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学生而定。

教学过程
4.2换底公式
温故知新
一、对数的运算法则:
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1(+=
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2(-= M n M a n a log log )3(=
二、对数的运算法则应用的前提是什么?
(教师:底数相同)
如果底数不同怎么办?
新知探究
则有:如果,0,0,1,0>>≠>N M a a
已知对数64log 8log 64log 228,,。

1.你能计算出它们各自的值吗?
664log 38log 264log 228===,,
2.64log 8log 64log 228,,
的值有什么关系吗? 8
log 64log 64log 228= 问题: 科学计算器通常只能对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进行计算,
15log 2怎么计算? 设15log 2=x ,有 152=x ①
两边取以10为底的对数,得x 2lg 15lg =
而 2lg 2lg x x =,所以15lg 2lg =x
所以2lg 15lg =x 这样我们可以用科学计算器中“log ” 计算出.9068906.32
lg 15lg 15log 2≈= 如果对①式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得2
ln 15ln =x 这样我们可以用科学计算器中“ln ”计算出9068906.32ln 15ln 15log 2≈=
因此
以及
我们能得到什么规律呢?
对数换底公式
2ln 15ln 2lg 15lg 15log 2==8log 64
log 64log 228=().0,1,,0,log log log >≠>=N b a b a b N N a a b
证明: 设N x b log =,根据对数定义,有
x b N =.
两边取以a 为底的对数,得
x a a b N log log =.
而b x b a x a log log =,所以
b x N a a log log =.
由于b ≠1,则0log ≠b a ,解出x 得b N x a a log log = b N N a a b log log log =
∴ 换底公式好神奇
换成新底可任意
原底加底变分母
真数加底变分子
典例讲解
1.计算:
(1)9log 27;(2)23log 3log 2⋅;(3)827log 9log 32⋅
解: (1)392lg 27lg 33log 27lg 9lg 32
=== 13
lg 2lg 2lg 3lg 2log 3log )2(32=⋅=⋅ 9
103lg 32lg 52lg 33lg 23lg 2lg 2lg 3lg 32log 9log )3(3532278=⋅=⋅=⋅ 当堂检测
1.利用换底公式计算下列各式:
3log 5log 4log )1(543⋅⋅;
9log 4log 25log )2(532⋅⋅。

解:15
lg 3lg 4lg 5lg 3lg 4lg 1=⨯⨯=)原式( 85
lg 3lg 3lg 2lg 2lg 5lg 5lg 9lg 3lg 4lg 2lg 25lg 22
22=⨯⨯=⨯⨯=)原式( 公式推论:
推论1:a
b b a log 1log = 证明:由b N N a a b log log log =
,令a N =即可得到a b b a log 1log = 推论2:b m n b a n a m log log =
证明:b m
n m b n a b b a a m a n a n a m log log log log log === 典例讲解
2.计算:
(1)23log 3log 2⋅;(2)9log 27;(3)827log 9log 32⋅
(2)2393333log 27log 3log 322
=== 3325
8272323(3)log 9log 32log 3log 22510log 3log 2339⋅=⋅=⋅=
当堂检测
2.计算(课本第86页 练习 2)
()()9322351log 8log 27;
1112log log log .125323
1)1(
15
5
lg 3lg 3lg 2lg 52lg 5lg 35
lg 31lg 3lg 321lg 2lg 1251lg 3
1log 321log 1251log )2(532-=-⋅-⋅-=⋅⋅=⋅⋅
典例讲解 33123.lg 2,lg 3,,log 6; (2)log 5; (3)log 36.
a b a b ==若请用表示下列各式的值。

(1)解:
当堂检测
77483.log 3,log 2,,log 49.a b a b ==已知试用表示解
b
a 423log 2log 423log 2log 2)32(log 248log 49log 49log 77747477748+=+=+=⨯==课堂小结
1092lg 53lg 33lg 22lg 332lg 27lg 9lg 8lg 27log 8log 1329=⋅=⋅=⋅)解:(b b a +=+==3lg 3lg 2lg 3lg 6lg 6log (1)3b a -=-===13lg 2lg 13lg 210
lg 3lg 5lg 5log (2)3b a b a ++=+++==2)(23lg 2lg 2)3lg 2(lg 23lg 4lg 6lg 212lg 36lg 36log (3)12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
1.对数换底公式:().0,1,,0,log log log >≠>=
N b a b a b
N N a a b 2.两个重要结论:
b m n b b a a n a a b m log log )2(1log log )1(==⋅; 3.转化思想:
(1)“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2)“不同底”化“同底”。

作业布置:
必做题:
1.课本第88页 习题 B 组 第四题
2. 选做题
3.已知)2lg(2lg lg y x y x -=+,求y
x 2log 的值
63log ,7log ,2log 2133表示、用若b a b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