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心衰

肺心病心衰
肺心病心衰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自拟强心方治疗肺心病慢性心衰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5例中,男18例,女17例;发病年龄50?59岁5例,60?69岁12例,70岁以上18例。说明随着年龄增大,肺心病出现心衰的可能性就越大。原发病绝大多数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并反复感染,少数为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本组病程都在8年以上。

1.2诊断依据及临床表现除原有肺部疾病的病史及体征外,常有活动后气促,心悸。体查有肺动脉压增咼和右心增大。最后发展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气促,唇指紫绀,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甚至全身水肿。实验室有关检查及肺功能、心电图、胸部X 线、超声心动图等可佐证。

2治疗方法

强心方组成:熟附子10 g,党参、黄芪各15 g,丹参、赤芍、泽兰、葶苈子各12 g,茯苓、猪苓、泽泻各18 g。

加减:形寒肢冷者加干姜、肉桂;纳呆,便溏者加白术、山药;腹胀者加砂仁、大腹皮;咳嗽痰多者加法半夏、陈皮;心悸重者加生龙骨、生牡蛎;咳喘重者加紫苏子、紫苑;肝大质硬者加桃仁、红花。

每天1齐腹水煎2次,分2次服。7天为1疗程,可连服1?3 疗程。服中药期间,有危重症候出现,可临时选用吸氧、强心、利尿剂等。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显效: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心功能改善H级或H级以上者。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心功能改善I级者。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心衰未纠正。

3.2治疗结果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

77.2%。其中1个疗程者11例,2个疗程者15例,3个疗程者9例。

4病案举例

杜某,男,68岁,干部,1998年2月16日初诊。患者原有慢支肺气肿病史20多年,近8年来经常咳嗽,心悸,下肢水肿。曾多次住院治疗,确诊为肺心病并心衰。

近几天因天气寒冷,又出现心悸,喘咳,甚则不能平卧,腹胀纳差,形寒肢冷,下肢浮肿,尿少便溏。

体查:神清倦怠,唇指发绀,颈静脉怒张,呈肺气肿征,两肺可闻少许干性罗音。心率92次/分,律整,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钝。肝肋下2 cm,肝颈征阳性,双下肢水肿,按之凹陷。舌质胖暗、苔厚,脉沉细。

西医诊断:肺心病并心衰。

中医诊为:心悸、喘咳,证属气阳两虚兼血瘀水泛。治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

方用强心方加减。处方:熟附子10 g,肉桂(焗)1.5 g,党参、黄芪、白术各15 g,山药、茯苓、泽泻、丹参、泽兰各18 g,葶苈子12 g,陈皮6 g。3剂。

二诊时,尿量增多,浮肿减轻,咳喘减少,渐可平卧。效不更方,守上方续服4剂。

三诊时,水肿消退,喘咳大减,心悸好转,全身症状改善。上方去泽泻、茯苓、葶苈子,肉桂改桂枝10 g,加砂仁、鸡内金、郁金、赤芍以加强行气醒脾活血祛瘀。再服7剂后,惟动则心悸,余症皆安,心衰得以控制。后以金匮肾气丸及陈夏六君子汤加减交替调服1个月以巩固疗效。随访3个月,未见心衰复发。

5体会

本文35 例,都有多年反复咳嗽气喘病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肺气虚弱,又易招致外邪侵袭,使病情缠绵难愈。肺病日久,子病及母,使脾失健运,水湿停滞而为痰饮。肺脾病久,必传于肾,肾主水, 布阳化气,今

肾气虚衰,一不能化气行水,二不能温运脾阳,三不能助肺肃降以通调水道,于是水湿泛滥,凌心射肺,入肝走肠,溢于肌肤,而为悸、为喘、为积、为水肿。同时,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肺气虚弱,吸入不足,脾失健运,谷气不充,因而宗气虚衰,不足以贯心脉而行呼吸”,而致血脉瘀涩,加之肾阳不足,不能上温心阳,致心阳虚弱,无力推动血脉运行而出现心悸、紫绀。总之,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阳两虚,标实为瘀血、痰饮。

根据上述的病机,治疗上采用益气温阳治其本,活血利水治其标,临证选用强心方为基础方。方中熟附子大辛大热,入心脾肾三经,力专温阳强心。根据药理研究有明显强心作用,并能改善外周和冠脉血循环;党参、黄芪性味甘温,二者合用,既能补益心气,又能助茯苓、泽泻等健脾利水消肿。黄芪是一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能明显提高气虚型心衰病人的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对缺糖缺氧性心肌细胞有直接保护作用;葶苈子既有泻肺平喘,又有利水消肿作用,根据药理研究,具有强心甙作用的特点;丹参、泽兰、赤芍能活血通脉,可以改善心脏及其它脏器微细血管障碍及微血管内血流的瘀滞,扩张血管,解除红细胞与血小板聚集,能更好地发挥利尿药的作用;泽泻、茯苓、猪苓淡渗利水消肿,根据药理研究有明显利尿作用,持续时间长,且较少引起电解质紊乱。

综合本方,具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的功效,应用本方,可使本虚得扶,标实能除,切合本病病机,收标本兼治之效。由此可见,本方对肺心病慢性心衰有良好的治疗和调节作用,符合慢性心衰的现代治疗观点。

文章出处:新中医1999年第4期第31卷

咳喘

咳喘为咳嗽与喘证的合称,泛指肺气上逆,呼吸急促,气短不续为主证的一类疾病。其病因多为外邪侵袭,脏腑功能失调,痰浊壅盛及正气虚弱,为临床常见病证。先生对咳喘一症,具有独特的见解,疗效显着。

1.宣肺治其实、益肾固其本

哮喘日久,往往本虚标实。由于宿痰内伏,肺气壅盛属实,由于脾虚不运、肾虚不纳属虚,进一步可出现三脏俱虚的症状。《丹溪心法?喘》:“未发宜扶正气为主,已发用攻邪为主”,是治疗哮喘的大法。先生在临床掌握“宣肺治其实,益肾固其本”的原则,取得—定疗效。

哮喘(支气管哮喘)曹XX,女,11岁。初诊(出诊,1973年5月II 日):哮喘反复扰人已8年。近两旬哮喘持续发作,昼夜不已。呼吸气促,咳嗽剧烈,喷嚏,流涕,倚母怀喘息,不能平卧。用异丙基肾上腺素喷雾吸入,仅能缓解数分钟。痰多白沫,不易咳出,额部汗出甚多。唇紫,苔薄腻,花剥,舌质青,脉细数。多次急诊用地塞米松、异丙基肾上腺素喷雾,以及氨茶硷、非那更和各种抗菌素等药物,未见效果。体检:体温38C,心率130次/分,呼吸38 次/分,肺部听到干、湿性罗音。素有哮喘宿恙,风寒外袭,痰浊壅肺,肺失清宣,郁而化热。稚体娇弱,邪势方殷,病情危重。急拟宣肺平喘,化痰祛邪,双剂并进,以冀获效。处方:生麻黄4。5g

射干9g炙地龙9g苍耳子9g炙紫菀15g炙百部15g炙苏子9g黄芩9g姜半夏9g白芍9g鲜竹沥30g(另服)。2剂。各煎2汁,24 小时分4次服完。二、三诊均用原方加减,5月12日服2剂,5月

13?15日每天服1齐腹哮喘逐步缓解。但于5月23日起,突然喷嚏、流涕又作,剧咳,气急出汗,程度较初诊时为轻。仍用初诊方加减,3天后又缓解。从6月6日起哮喘症状完全消失,并于8月下旬恢复读书。参加游泳锻炼,偶有感冒,鼻塞流涕,但均未引起哮喘复发。以后,平时服培补脾肾方:党参9g白术9g茯苓9g炙甘草6g胡桃肉12g(打)补骨脂12g 熟地12g枸杞子9g淮山药12g 苍耳子9g。另服地龙片(单味地龙生药制成,每片0。3g,每次吞服5片,日服2次)及胎盘片。如有感冒、流涕、咳嗽,服标本兼顾方:生麻黄6g射干9g苍耳子9g陈胆星9g党参9g白术9g茯苓12g 胡桃肉12g(打)黄芩9g。以后又以上方制成丸药调治。1983年随访,停药多年,哮喘9年来未发。

本例支气管哮喘频发达8年之久,造成病孩痛苦。在发病时,以治标为主,重用生麻黄(每天9g)之辛散与炙地龙(每天18g)之咸降相配,以宣肺、清热、平喘。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发现两药同用.可加强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有极好的平喘作用。至于额上汗出甚多,何以不忌麻黄?因根据其母亲诉述,病孩平时并无自汗、盗汗,仅在哮喘剧发时出汗,可见并非表虚,故可用麻黄平喘,喘平则汗出自止。苍耳子祛风宣窍,与地龙相配,有较好的抗过敏作用,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要药。患者痰涎壅盛,郁而化热,故用竹沥、紫菀、半夏等以化痰止咳,黄芩、射干等以清热利咽;配白芍稍敛麻黄辛散之性。在用本方治疗初期,除仍用喷雾及氨茶硷外,其他诸药均停用,以后即完全以本方为主;当哮喘完全控制后,改用培补脾肾法,补脾以四君子为基础,补肾以胡桃肉、补骨脂、熟地为主药。盖肺为脾之子,培土即所以生金;肾为气之根,补肾即所以固肺。通过变法调治,使8年痼疾,得到根治。叶天士认为喘证“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此说确实可信。

2.温肾健脾以利水、肃肺化痰以平喘

喘肿之证,上则喘息不平,下则肿势蔓延,病在肺脾肾三脏,病情重笃,危在旦夕。治法必须抓住温肾阳以驱水湿,暖中土而化浊阴为主。如单从治肺着眼,徒劳无益。

喘肿(肺原性心脏病)陈乂乂,男,74岁。初诊(1967年10月6 日):素有慢性咳嗽,经常下肢浮肿。最近两天,突然心悸、气急加剧,肿势益甚,延及大腿,按之凹陷,咳嗽痰多,咯痰不爽,四肢不温,尿少。脉弦滑,苔厚灰腻,舌质青紫。腹部有移动性浊音。证属脾肾阳虚,气不摄纳,水浊泛滥,肺失肃降。高龄正虚,邪势猖盛,急宜温肾健牌以利水,肃肺化痰以平喘。处方:熟附子15g(先煎40分钟)生黄芪15g葶苈子

30g光杏仁9g淡姜皮4.5g炙紫菀15g姜半夏9g茯苓皮30g, 3剂。二诊(10月9日):服上方后尿量剧增,肿势大减,腿肿全退,脚面尚有轻度浮

肿,四肢不温,咳嗽气急。脉弦滑,苔薄腻带灰。腹部移动性浊音消失。再用前方加减:熟附子15g(先煎40分钟)生黄芪15g葶苈子30g桑白皮15g淡姜皮4. 5g炙紫菀15g姜半夏9g陈胆星9g, 3齐叽三诊(10月12日): 腿足面目水肿全退,气急减而未平,咳嗽已少,痰量亦减,纳呆。舌质青紫已消,苔薄灰腻,脉弦滑。再予振心阳,利肺气。处方:熟附子

9g(先煎20分钟)生黄芪15g生麻黄6g射干15g炙紫菀15g 炙百部15g 姜半夏9g陈胆星9g, 4剂。四诊(10月16日):肿退喘平,略有咳嗽,胃纳好转,怕冷。苔薄灰,脉弦滑。再予前法调治。处方:熟附子9g (先煎20分钟)生黄芪9g生麻黄6g射干15g陈胆星9g炙紫菀15g陈皮9g, 4剂。另,附子理中丸100g,每次5g, 每日吞服2次。煎药服完后,再服丸药调理。

本例系哮喘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病情重危.由于肾阳衰惫,膀胱气化失常,以致四肢不温,小便不利;脾阳不运,水湿泛滥,以致水液停聚,面目肢体浮肿:肺失肃降,不能通调水道,水气凌心,以致心悸、咳嗽气急不平。病在肺脾肾三脏,故用附子温肾强心以利尿:黄芪健脾益气以利尿;葶苈子泻肺定喘以利尿。先生常用此三味药为主,随症加味,每能见效。通过长期实践,认为:熟附子一般剂量为9g左右,宜先煎20分钟。对心力衰竭,气

急,浮肿较重者,则剂量应加大到15g,甚至30g.但附子含乌头硷,对各种神经末梢及中枢,先兴奋,后麻痹,如大剂量用之不当,可以致死。其中毒症状为唇舌发麻、恶心、肢麻、运动不灵、呕吐、面白肢冷、血压下降,最后可出现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征。但久煎即可减除本品毒性,而温肾强心作用并不减弱.因此,如用15g,应先煎40分钟;如用30g,应先煎I小时,则不致发生意外。本例还用紫菀、杏仁、半夏以肃肺平喘,化痰止咳;淡姜皮、茯苓皮以健脾行水。初、二诊时,患者气急甚剧,处方未用麻黄,因见肿势严重,舌质青紫等心力衰竭之象,故不宜用;方中葶苈子、杏仁、桑白皮均有一定的平喘作用,用之

无碍.三诊时,气急减而未平,肿势已退,心力衰竭基本控制,故用生麻黄以宣肺平喘。四诊时肿退喘平,除略有咳嗽怕冷外,诸症悉除,病已化险为夷,遂用原方加减,并于煎药服完后,改服附子理中丸温肾健脾,以资调理。

3.辛温与辛凉相配、宣肺与肃肺同用

外感咳嗽,既见喉痒咳嗽痰多等症,又常兼发热恶寒。根据先生的临床体会,不必拘泥于辛温与辛凉、宣肺与肃肺的界限,常以辛温辛凉相配,宣肺肃肺同用,提高了治疗效果。

外感咳嗽(气管炎)赵XX,女,68岁。初诊(1976年8月23日): 咳嗽甚剧,已有3天。昨起恶寒发热(体温38. 6C),头痛,四肢关节酸痛,咳嗽阵作,咯痰不爽。昨服复方阿司匹灵、安乃近等西药后,一度出汗,体温稍降,今晨身热甚壮(体温39. 1C),苔薄白,脉滑数。系风邪外袭,肺气失宣。治宜发汗解表,宣肺止咳。处方:羌活12g公英30g薄荷叶3g(后下)生麻黄9g杏仁9g生甘草6g 炙紫菀12g炙百部12g炙枇杷叶12g, 2剂。上方头汁先用清水浸泡15分钟,煮沸后5分钟停煎,10分钟后,取汁温服;二汁煮沸后再煎30分钟,取汁温服。二诊(8月25日):前天上午10时服上方后,得汗甚畅。昨晨身热退清(体温36。

8C),头痛骨楚消失。今日咳嗽已减,食欲已振。苔薄白,脉小滑。再予清宣肺气,化痰止咳。处方:生麻黄4。5g杏仁9g生甘草6g炙紫菀12g 炙百部12g炙枇杷叶9g, 3剂。

以一般常规来说,风热宜辛凉,风寒宜辛温,咳嗽初起宜宣肺,咳嗽日久宜肃肺。但在临床运用中,没有必要限制得太死,可以相互配合使用。先生对感冒及外感咳嗽而见发热者,常以辛温(羌活、生麻黄)、辛凉(薄荷加蒲公英清热)同用,而以羌活、蒲公英为主。如偏于风寒发热无汗身痛,羌活可加重至15g,再加紫苏9g,适当减少蒲公英剂量;如偏于风热口干咽痛,除已用蒲公英外,可再加板蓝根30g或黄芩12g,适当减少羌活剂量.至于宣肺与肃肺同用,古已有之,例如射干麻黄汤,既用麻黄辛温

肺心病的治疗

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 1 引言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按起病缓急及病程长短,分为急性肺心病和慢性肺心病,前者系肺血栓栓塞症的一种严重类型,由于肺动脉主干或其大分支的栓塞,使肺循环大部分受阻,肺动脉压力急剧增加,引起右心室急性扩张和急性右心衰竭。慢性肺心病则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本文旨在讨论肺心病的治疗问题。 2 急性肺心病的治疗 2.1 一般治疗对高度疑诊或确诊的患者,应进行严密监护,监测呼吸、心率、血压、静脉压、心电图及血气等变化;患者绝对卧床,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可酌情使用镇静、止痛、镇咳等对症治疗措施。 2.2 支持治疗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时,应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严重呼吸衰竭者,应使用经鼻(面)罩无创性机械通气或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尽量避免作气管切开,以免在抗凝或溶栓过程中局部大出血。对出现右心功能不全但血压尚正常者,可使用多巴酚丁胺及多巴胺;若出现血压下降,可增大剂量或使用其他血管加压药物如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尽量避免液体负荷剂量过大,以免加重右心室扩张并进而影响心排出量,宜将液体量限于500mL之内。 2.3 溶栓治疗主要适用于伴有休克和/或低血压的大面积肺栓塞者,或血压正常,但有右室功能减退或右室功能不全者。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为肺栓塞后14d内。可选用尿激酶(UK),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以及链激酶(SK)溶栓治疗,奏效后再转为抗凝治疗。UK:负荷量4 400 IU/kg,静滴10 min,随后2 200 IU.kg-1.h-1,持续12 h,或20 000 IU/kg 持续静滴2 h。rt-PA :50~100 mg持续静滴2 h。SK:30 min内静脉注射负荷量250 000 IU,随后以100 000 IU/h持续静滴24 h。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因此用药前应全面评价有无溶栓治疗的禁忌证,如活动性内出血、近期自发性颅内出血等。在溶栓过程中应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或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以调整剂量。并应在治疗前配血,做好输血准备,保证溶栓安全。溶栓治疗结束后,应每2~4 h测定1次PT或APTT,当其水平低于正常值的2倍,即应重新开始规范的肝素治疗,但使用UK、SK溶栓期间勿同时应用肝素。 2.4 抗凝治疗抗凝治疗可有效地防止血栓复发和再形成。常用抗凝药物有普通肝素(肝素)和华法林(warfarin)。用药前应检查有无禁忌症,如活动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未予控制的严重高血压等。抗凝治疗时可先后给予静脉肝素及静脉肝素联合口服抗凝治疗各4~5d后,转为口服抗凝治疗3~6个月。静注肝素的初始剂量为80 IU/kg,后以18 IU.kg-1.h-1持续静滴。开始治疗的24 h内应每4~6 h测定APTT,使其达到并维持于正常值的1.5~2.5倍。随后改为每天上午测定APTT l次。根据监测APTT的结果,调整肝素剂量。 2.5 介入治疗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尤其是伴有休克而危及患者生命的大块肺栓塞,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对溶栓及抗凝治疗有禁忌时,可考虑采用导管介入取栓术治疗。常用取栓技术包括碎栓取栓术、流解取栓术、真空吸引取栓术及导管裂解栓子并药物溶栓等,后者在导管碎栓后局部注入溶栓药物如rt-PA 20~40mg或UK20万u,或SK10万u,效果更佳。 2.6 手术治疗对于危及生命的肺动脉主干或大分支内的大块栓塞,或经溶栓等保守治疗无效,或有溶栓禁忌者,可考虑在体外循环条件下行肺动脉血栓摘除术,但死亡率较高。

重症肺心病并心力衰竭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重症肺心病并心力衰竭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2-10-16T10:54:21.9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4期供稿作者:刘本华 [导读] 旨在对比研究重症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意义。刘本华(福州市第六医院 350004) 【摘要】目的旨在对比研究重症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意义。方法收集重症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记录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纠正心衰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用于辅助治疗重症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特别适用于老年患者。 【关键词】重症肺心病心力衰竭参麦注射液临床效果 重症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是常见于老年人的一种呼吸内科疾病,其发病机制是以肺动脉高压形成为基础的,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原因包括长期缺氧、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及肺血管炎等[1]。长期的肺动脉高压的最终结局为心力衰竭,若要有效的控制和治疗肺心病必须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减轻心脏负荷和降低肺动脉高压。参麦注射液的有效成分包括麦冬皂苷、麦冬黄酮、麦冬多糖、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等,对于治疗重症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具有提高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和降低血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的作用[2]。笔者于2010年3月-2012年3月于本院应用参麦注射液用于辅助治疗重症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并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收集于2010年3月-2012年3月于本院诊断并治疗的重症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0例,所有患者肺心病的诊断均符合于1980年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的有关肺心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43例,女性28例,年龄48-81岁,平均66.8±11.4岁。本组患者心功能分级结果为Ⅱ级9例,Ⅲ级25例,Ⅳ级36例;临床表现均存在咳喘、发绀、呼吸困难、少尿、颈静脉怒张、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肺部啰音和肝肿大等。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心功等一般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吸氧、扩张支气管、祛痰、控制感染、强心、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参麦注射液4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滴速为20-30滴/min,疗程为10-14d。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改变。 1.3疗效评价参考1980年全国肺心病会议的疗效判定标准,显效者为咳嗽、紫绀、肺部啰音及水肿显著减轻、心功能恢复2级及血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有效者为临床症状及血流变学指标好转,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者为无好转。 1.4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5.0处理相关数据,其中计量资料以 x-±s表示并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以P<0.05为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研究结果 通过分析治疗组咳喘和啰音消失时间及纠正心衰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对照组与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68.57%和91.43%,后者显著优于前者且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如前所述肺心病的病理基础为肺动脉高压形成,由于长期的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等原因引起肺部血管的收缩和痉挛导致其狭窄或完全闭塞,从而引起肺部血管阻力增加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形成。缺氧可引起患者体内代偿性红细胞增加导致红细胞比容及血液黏度增高;缺氧合并呼吸性酸中毒可增高红细胞内黏度,从而导致红细胞变形性下降继发全血高切黏度增高;另外,由于缺氧可造成红细胞静电排斥力减弱而引起红细胞聚集,从而引发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增加,继而肺动脉压升高[3]。肺动脉高压可增加甚至超过右心室代偿,随后引起右心扩大而导致心力衰竭,对于肺心病治疗应以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减轻心脏负荷为治疗原则。 参麦注射液中的麦冬皂苷、麦冬黄酮、麦冬多糖、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等有效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率、脑血管及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肌能量贮备、机体耐氧能力和心肌收缩力,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通过以上作用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游离脂肪酸代谢紊乱、减轻心脏负荷及缺血对心肌损害,另外免疫功能的调节,可解决老年及体质较差等人群因免疫力较差而继发感染的可能。通过本研究证实治疗组91.43%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57%。 综上所述,参麦注射液用于辅助治疗重症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特别适用于老年患者。参考文献 [1]崔彩梅,丁连明,邢彬.参麦注射液对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四川医学,2009,30(2):235-236. [2]薛志芳,汤亚琴.参麦注射液对老年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和血气分析影响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5,12(5):258-259. [3]杨荣肘,曾玉兰.参麦注射液对肺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12):936. [4]刘锐棠.美心力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临床杂志,2003,1(2):312.

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5-07-13T14:02:27.72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许春颖1 魏晓琳2 袁绪珍 [导读] 慢性肺心病是由于慢阻肺患者长期肺功能损伤,引起患者肺部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而影响心功能的慢性疾病。 许春颖1 魏晓琳2 袁绪珍31 兖矿集团总医院三十七处分院内科山东邹城 273500;2 兖矿集团总医院心胸外科山东邹城 273500;3 兖矿集团总医院泌尿外科山东邹城 273500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6 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指标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临床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2 组患者心肺功能改善的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肺功能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106 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对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并能够改善医护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临床分析;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293-01 慢性肺心病是由于慢阻肺患者长期肺功能损伤,引起患者肺部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而影响心功能的慢性疾病。慢性肺心病临床上简称肺心病,也有部分资料将其称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心脏病,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有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由于自身身体机能下降,抵抗力不足,易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尤其慢阻肺的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更为严重,更易合并感染,病情反复迁延发作即易并发心脏病[1]。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在发病期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本文为研究对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选取院收治106 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具体做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心内科在2013 年1 月~2015 年1 月期间收治的106 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所有106 例患者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每组各有53 例患者。106 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1 例,女性患者55 例。年龄(46--83)岁,平均年龄为(60.2±3.2)岁,病程2--11 年,平均病程(6.33±0.92)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1. 2.1 对照组:对于对照组53 例患者需按照医院护理部以及心内科医师联合定制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帮助患者入院,并依据患者病情安排床位,防止交叉感染。向患者介绍医院有关事宜,并进行相关的常规检查(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嘱患者处于合理的体位,一般合并心衰的患者应处于半卧位或端坐位[2]。如果患者病情较重可以给予特级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作相应的对症处理。 1.2.2 观察组:①预防心力衰竭: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要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积极地预防心力衰竭的再次发作。 患者入院后要进行心脏功能的评估,评估过程严格谨慎,当患者出现心衰早期症状时,护理人员需要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作相应的处理。尤其在患者出现胸闷、心悸、严重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或者有呼吸频率>38 次/min、心率>100 次/min 时等阳性体征时,护理人员需高度警觉,及时向上级主管医师汇报[3]。②心力衰竭的护理:在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时应进行及时的护理,帮助患者改变体位一般取端坐位,并嘱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保持病房内的安静。病情严重者需要进行24h 的心电监护,必要时给予吸氧治疗。心衰的患者夜间的护理尤为重要,夜间值班的护理人员,需要做好观察与记录,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并注意输液的速度,防止患者因为输液速度过快而发生肺水肿的情况出现。有必要补钾的患者必须遵循补钾的原则。③并发症护理:此类疾病的患者多数会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这是因为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除了和并心衰还常常有呼吸道以及消化道等系统的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依据患者的病情做相应的对症处理,保持室内的环境清洁,定期通风,预防交叉感染。④心理护理:病人的心理状况以及情绪对于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因此医护人员在与病人接触的过程中,对病人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往往能够极大的影响病人的心情,进而影响病情的恢复,以及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态度要友好,对待病人热情,并积极的向病人讲解疾病的一些相关知识,逐步消除病人心中的恐惧与不安。 1.3 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作相应的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作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 x ? s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心肺功能改善明显,相比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表1.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作,患者多数有慢性疾病的基础,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或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1 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雾霾发生率的不断

心衰伴低钠血症

心衰伴低钠血症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心脏结构性或功能性疾病所导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由各种原因的初始心肌损害(如心肌梗死、心肌病、炎症、血流动力负荷过重等)引起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损,最后表现为心室泵血功能低下。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急重症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及死亡率均在上升,与恶性肿瘤相仿,慢性心力衰竭发展到一定程度几乎均伴有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是较常见的一种,本文将对心衰合并低钠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对预后影响及治疗进行探讨。 1 病因 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135mmol/L,仅反映钠在血浆中浓度的降低,并不一定表示体内总钠量的丢失,总体钠可以正常甚或稍有增加。心衰时发生低钠血症的病因主要考虑与下列因素有关:(1)丢失过多:心衰患者通常长期大量应用利尿剂,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加之出汗、恶心、呕吐腹泻等使血浆中的钠经肾脏、皮肤、消化道等途径丢失。(2)吸收减少:心衰患者长期限盐,低盐饮食,加之心衰引起胃肠道淤血,功能降低,使钠的吸收减少。(3)急性心衰时,由于心排出量减少,肾脏灌注压降低,刺激肾小球旁体的β1受体,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慢性心衰时,由于严格限钠及利尿剂的使用引起低血钠,到达致密斑的钠离子也减少,激活致密斑感受器,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分泌增加引起钠水潴留,水潴留大于钠潴留,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4)心衰时由于心房牵张受体的敏感性下降,使抗利尿激素释放不能受到相应的抑制,导致血浆抗利尿激素升高,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的发生。(5)心衰时多有低蛋白血症,使胶体渗透压降低,出现低钠血症。(6)肝细胞长期淤血,肝功能不同程度受损,对体内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灭活能力减弱,加重水潴留。(7)血管紧张素II及大量利尿刺激口渴中枢,饮水过多是发生稀释性低钠血症必要的前提。(8)心衰发生低钾时,细胞内外钾钠交换增多,加重低钠血症。(9)医源性因素:大量应用利尿剂,单纯输注葡萄糖溶液,嘱其严格低盐饮食等。 2 临床表现 低钠血症时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水由细胞外向细胞内移动,导致细胞水肿,特别是脑细胞水肿,故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血钠下降程度与速度。当血钠>130mmol/L,临床症状不明显。血钠在125-130mmol/L时,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血钠下降至125mmol/L 以下,易并发脑水肿,多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嗜睡、昏迷、癫痫等。若脑水肿进一步加重,可出现脑疝、呼吸衰竭,甚至死亡。血钠下降的速度与临床表现关系更密切。当血钠快速下降至125mmol/L 以下,或下降速度>0.5mmol/(L.h)时,可很快出现抽搐、昏迷、呼吸停止,甚至死亡。而慢性低钠血症(>48小时)时,由于脑细胞对渗透压适应,临床表现常缺如或较轻。甚至有时血钠下降至115-120mmol/L时,仍可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 3 低钠与心衰预后的关系 低钠血症的危害:水钠的正常代谢及平衡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 钠离子在细胞外液中浓度较高, 是细胞外液的主要成分。低钠使渗透压降低, 水分进入细胞及组织间液, 可造成下列后果: 1、红细胞肿胀可影响变形能力, 引起微循环的瘀滞, 加重组织缺氧。2、水分进入脑细胞, 造成脑水肿。 3、水分转移进细胞及组织间液, 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下降; 4、低钠又可引起心肌的应激性减弱,收缩力下降, 进一步使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ADH 分泌增加, 并激活RAAS 系统, 使稀释性低钠血症加重, 形成恶性循环, 造成顽固性心衰。 目前认为低钠血症是心衰终末阶段的特点之一,Panciroli等提出治疗前低血钠症是心衰死亡的重要预测指标, Lee 等分析了30 多种临床、血流动力学及生化参数关系也认为血钠浓度是最有说服力的死亡预测指标。与低钠血症有关的死亡原因主要为低血压、休克及水中毒脑病。低钠血症常为复合性电解质紊乱的一部分, 故也有死于严重心律失常者。国内外很多文献报道,通过大量临床观察证实,低钠血症是影响患者心衰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和预测因子。持续性低钠血症是致使住院病死率、心衰再入院率增加和出院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4 心衰合并低钠的治疗 由于以上几种原因,积极纠正心衰患者的低钠血症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但慢性心衰合并低钠

肺心病心衰的治疗

肺心病心衰的治疗 肺心病, 缺氧, 神经内分泌, 低钠血症, 营养不良 肺心病80%~90%是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引起的。这类疾病具有病史长,伴随慢性缺氧等特点。由于病人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且心肌和血管结构的改变又不断进行,神经内分泌因素的激活,体内环境的改变等因素,使得这类心力衰竭的患者病情比较复杂,治疗难度大,特别是长期体循环淤血和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机体缺氧,使患者容易出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稀释性低钠血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等一系列不良情况,使临床治疗趋于复杂化。 1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肺心病心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大约占本类病人的10%~30%,晚期患者可达50%以上。其主要原因是:肺心病病人的组织缺氧较重,促使病人血浆中的血管活性物质,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醛固酮,心钠素及皮质醇的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从而导致长期血管舒缩功能失调,组织氧供降低,水钠潴留,并由此造成全身性水肿,内脏淤血与缺氧,使血乳酸含量增加,混合静脉血氧含量降低。由于慢性呼吸道阻塞,能量消耗增加,体温、代谢率增高。心衰后内脏淤血缺氧,肠黏膜水肿及消化吸收功能降低,使营养物质吸收减少,肝脏淤血肿大,肝细胞受损,使蛋白质合成下降。强心甙可抑制小肠中氨基酸与糖的转运能力,对蛋白质与糖代谢产生副作用。另一方面蛋白质消耗与丢失增加,故临床上常出现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引起呼吸肌重度与厚度下降,呼吸肌储备能力降低并易疲劳,呼吸肌力量与功能降低,最大自主通气、自主呼吸、肺活量低于正常人约40%~60%,有人研究指出由于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使体内蛋白质-氨基酸代谢发生紊乱,使各种脏器的储备功能明显降低,特别是心功能降低进一步加重,使心衰的纠正更加困难,这也往往是难治性心衰的根本原因之一。为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及早采取静脉混合高营养,或反复多次静脉人体白蛋白的补充,亦可反复小量输入新鲜血浆,在实施时,必须结合应用有效和正性肌力药物,避免由于血浆渗透压的提高,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增加而加重心力衰竭。有人指出小剂量利尿剂交替应用,同时联合应用ACE抑制剂及小剂量洋地黄,对于纠正肺心病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 2 稀释性低钠血症的发生与治疗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患者,病史长,在病程中反复出现心力衰竭。由于过度限制钠盐的摄入,厌食、呕吐、钠丢失过多。在治疗中利尿剂应用不当,大量利尿后心排血量减少,动脉压下降,刺激颈动脉窦及主动脉弓感受器使抗利尿素(ADH)分泌增加。同时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加重水潴留,常常会发生稀释性低钠血症,有人统计肺心病心力衰竭稀释性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10%~15%。稀释性低钠血症是比较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由于血渗透压过低,肺间质水肿和心肌水肿加重,加重了心肌缺氧,促使心室重塑进程加快。当血钠低于120mmol/L时病人

肺心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肺心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肺源性心脏病(cor pulmonale,简称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一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 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根 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肺心病两类。急性肺心病常见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临床上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慢性肺心病(chronic cor pulmonale),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 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 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临床表现】 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按其功能的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进行分述。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 1.症状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可有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 急性感染可使上述症状加重。少有胸痛或咯血。 2.体征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绀和肺气肿体征。偶有干、湿性哕音,心音遥远,P2> A2,三尖瓣区可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提示有右心室肥厚。部分患者因肺气肿使胸内压升高,阻碍腔静脉回流,可有颈静脉充盈。此期肝界下移是膈下降所至。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1.呼吸衰竭 (1)症状: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但白天嗜睡,甚 至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的表现。 (2)体征:明显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有视网膜血管扩张、视乳头水肿 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因高碳酸血症可出现周围血管扩张的表现,如皮肤潮红、多汗。 2.右心衰竭 (1)症状:气促更明显,心悸、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等。 (2)体征:发绀更明显,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剑突下可闻及收 缩期杂音,甚至出现舒张期杂音。肝大且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重者可有腹水。少数患者可出现肺水肿及全心衰竭的体征。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X线检查 除肺、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有肺动脉高压征,如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ram;其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中央动脉扩张,外周血管纤细,形成“残根”征;右心室增大征,皆为诊断慢性肺心病的主要依据。个别患者心力衰竭控制后可见心影有所缩小。 (二)心电图检查 主要表现有右心室肥大改变,如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重度顺钟向转位、RV-+SV5≥1.05mV及肺型P波。也可见右束支传导阻滞及低电压图形,可作为诊断慢性肺心病的参考条件。在V1、V2甚至延至V3,可出现酷似陈旧性心肌梗死图形的QS波,应注意鉴别。 (三)超声心动图检查

如何护理心力衰竭的肺心病患者

如何护理心力衰竭的肺心病患者?中药能治肺心病吗? 肺心病一旦确诊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会使病情加重,还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那么,肺心病患者如何判断出现了心力衰竭呢? 肺心病心力衰竭的表现: 1、心力衰竭多发生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因此常合并有呼吸衰竭。 2、患者出现气喘、心悸、少尿、紫绀加重,上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甚至呕吐等右心衰竭症状。 3、体检示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心前区可闻奔马律或有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引起的收缩期杂音,杂音可随病情好转而消失。 4、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房性心律失常,肝肿大伴压痛,肝颈反液压征阳性,水肿和腹水,病情严重者可发生休克。 复方甘草细辛汤专家表示:肺心病患者一旦出现心衰就代表疾病已经很严重了,这个时期患者的心肺功能严重衰退,此时一定要注意,一旦不注意可能造成患者迅速死亡。 一、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减少外出,减少去人群密集之处。患者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 二、适量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 三、减少盐的摄入量,饮食应少油腻,多吃蔬菜水果。对于有些在吃利尿药的患者来说,因为排尿多的原因,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盐。 四、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五、预防心衰还要注意心情调理,要保持心情愉快,不要动不动就与他人争执,争强好胜、容易生气等都会诱发心衰。 六、积极治疗。临床中药验方复方甘草细辛汤治疗肺心病效果显著,不像西药或传统中药那样单纯杀菌,从而产生耐药菌株,使肺心病成为顽症。它一方面可抑制病菌新陈代谢,另一方面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通过免疫球蛋白的淋巴因子吞噬病菌,激活补体,中和毒素,对抗感染,消除炎症,消灭细菌病毒。在根除呼吸系统顽症的同时其药性成分能强效恢复并提高呼吸系统免疫功能,构建牢固免疫防护屏障,杜绝再次感染。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诊治的60例重症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PaO2与PaCO2)均无明显差异,通过治疗后治疗组PaO2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标签:中西医结合;重症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1]。中医上属于”咳喘”“痰饮”“肺胀”范畴。中医治疗以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为主。过度劳累,上呼吸道感染均可导致病情加重[2]。我区为高寒地区,且以农牧民居多,多数患者因为未能及时治疗呼吸系统感染而使病情加重。我科通过中西医结合法治疗重症肺心病心力衰竭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间在我科住院的60例重症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3],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心功能分级中,Ⅱ级患者21例,Ⅲ级患者34例,Ⅳ级患者5例。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0~75岁,平均(63.5± 2.7)岁,肺心病病史3~30年。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43~78岁,平均(61.2± 3.4)岁,肺心病病史,2.5~32年。排除标准:排除高血压、冠心病和其他原发性心脏病及严重心律失常、肝功能不全、低血压休克者。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心功能分级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休息、限盐、吸氧、抗感染、祛痰、止咳、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少量强心苷扩张剂利尿剂等综合治疗,治疗组除继续基础治疗,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外,停用激素、强心苷利尿剂及其他血管扩张剂。给予多巴胺20mg,酚妥拉明10mg,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20mg加入5%葡萄糖唐溶液250ml中靜脉滴注,速度15~30gtt/min,脉络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1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10d。用药期间注意钾盐的补充。 1.3.疗效判断标准[4] 显效:心功能改善二级或二级以上,心衰完全控制,患者能平卧、咳喘、水肿、肺部啰音消失或显著减少,紫绀明显减轻,肝脏回缩基本正常,HR<100次/min,尿量增多1000~1500ml/d,有效:心功能改善一级,

1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肺栓塞临床特点

1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肺栓塞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肺栓塞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肺栓塞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经过诊断分析,1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肺栓塞患者中,咯血3例,胸痛2例,喘息2例,下肢水肿2例,昏厥1例,呼吸困难2例,心律失常2例。经治疗后,14例患者好转,1例患者死亡。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栓塞易致顽固性右心衰竭,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原发病及并发症掩盖,漏诊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肺栓塞;临床特点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作为临床中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它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很容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进而导致呼吸困难加重和顽固性右心衰竭[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肺栓塞临床中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气短、乏力、心律失常、嗜睡、头昏、头痛、胸闷、心慌等。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肺栓塞疾病,综合分析其临床特点更有助于疾病的治疗,进而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保障。本文就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肺栓塞临床特点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对象为2013年3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1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肺栓塞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1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肺栓塞患者。其中,男9例,女6例,男女比例为3∶2,年龄最大71岁,最小42岁,平均年龄(61.0±1.5)岁。 1. 2 方法对所有入院的患者先进行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并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确定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其次,在对患者行血液检查,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肺栓塞患者,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可升高,血细胞比容高达50%以上。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加,出现核左移现象,通过血清学检查可有肾功能或肝功能改变,也可出现高钾、低钠、低氯、低钙、低镁等改变。另外,按内科常规治疗积极控制感染、解痉、祛痰、改善通气、纠正心力衰竭,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支持治疗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对所有患者都进行X线平片、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胸片、血常规、心功能、肺功能、电解质等。 2 结果 经过诊断分析后,1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肺栓塞患者中,咯

托伐普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疗效和药理分析

托伐普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疗效和药理分析【摘要】目的观察托伐普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疗效并分析其药理作用。方法将自愿接受本次研究的46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速尿,同时服用安慰剂,观察组在给予速尿的同时,口服托伐普坦45mg,两组的试验周期均为28天。结果给予托伐普坦治疗的患者血渗透压和血钠浓度明显升高,心脏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治疗心理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疗效明显,具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托伐普坦;心力衰竭;低钠血症;临床疗效;药理心力衰竭是因为心脏结构或者其功能异常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心排量减少的复杂综合征,多伴有低钠血症的发生,成为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最为严重的阶段[1]。近些年,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权威机构统计,欧洲人口中至少有1000万人为心力衰竭患者,美国每年新增病例40万,年死亡病例为20万[2]。中国心血管健康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目前有心力衰竭患者400万,发病率为0.9%,其中男性患者0.7%,女性患者1.0%,重症患者一般存活时间不会超过1年[3]。心力衰竭的常规用药为:强心药、利尿药、扩血管药。临床试验证明,这些常规用药虽然可短期内改变患者血液动力学减轻症状,但不能长期用药降低病死率。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综合调控指导下选用新的抗心衰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等被广泛应用[4]。托伐普坦为精氨酸加压素受体阻

断剂,能很好的维持正常体液平衡、扩张血管和调节血管收缩,改善心脏功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患者为医院住院患者46例,被诊断为心力衰竭,因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等引起血管加压素分泌过度,导致的体液潴留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签署同意书,配合此项研究,患者年龄在28-78岁之间,平均年龄45.65岁,男女不限。平均分组之前其心力衰竭严重,出现慢性心衰症状已经有30天,同时出现容积负荷加重的症候,并且血钠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钠浓度和血渗透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一。 3讨论 精氨酸加压素又名抗利尿激素(avp),是由于下丘脑受到压力感受器、渗透压及神经激素等刺激,而释放的一种激素[5]。其作用是维持正常体液平衡、扩张血管和调节血管收缩功能。体内精氨酸加压素分泌过量会导致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是心力衰竭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主要原因,降低精氨酸加压素的浓度或者拮抗其对肾脏的作用成为治疗低钠血症的重要研究方向。阻断精氨酸加压素两种受体中的一种或是两种,都可以改善患者心肌损伤之后的血液动力学,并可以抑制左心室的重塑[6]。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多数都有进行性循环充血,利用常规利尿药治疗会导致其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损伤,甚至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应用精氨酸加压素受

肺心病心衰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自拟强心方治疗肺心病慢性心衰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5例中,男18例,女17例;发病年龄50?59岁5例,60?69岁12例,70岁以上18例。说明随着年龄增大,肺心病出现心衰的可能性就越大。原发病绝大多数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并反复感染,少数为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本组病程都在8年以上。 1.2诊断依据及临床表现除原有肺部疾病的病史及体征外,常有活动后气促,心悸。体查有肺动脉压增咼和右心增大。最后发展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气促,唇指紫绀,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甚至全身水肿。实验室有关检查及肺功能、心电图、胸部X 线、超声心动图等可佐证。 2治疗方法 强心方组成:熟附子10 g,党参、黄芪各15 g,丹参、赤芍、泽兰、葶苈子各12 g,茯苓、猪苓、泽泻各18 g。 加减:形寒肢冷者加干姜、肉桂;纳呆,便溏者加白术、山药;腹胀者加砂仁、大腹皮;咳嗽痰多者加法半夏、陈皮;心悸重者加生龙骨、生牡蛎;咳喘重者加紫苏子、紫苑;肝大质硬者加桃仁、红花。 每天1齐腹水煎2次,分2次服。7天为1疗程,可连服1?3 疗程。服中药期间,有危重症候出现,可临时选用吸氧、强心、利尿剂等。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显效: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心功能改善H级或H级以上者。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心功能改善I级者。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心衰未纠正。 3.2治疗结果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

77.2%。其中1个疗程者11例,2个疗程者15例,3个疗程者9例。 4病案举例 杜某,男,68岁,干部,1998年2月16日初诊。患者原有慢支肺气肿病史20多年,近8年来经常咳嗽,心悸,下肢水肿。曾多次住院治疗,确诊为肺心病并心衰。 近几天因天气寒冷,又出现心悸,喘咳,甚则不能平卧,腹胀纳差,形寒肢冷,下肢浮肿,尿少便溏。 体查:神清倦怠,唇指发绀,颈静脉怒张,呈肺气肿征,两肺可闻少许干性罗音。心率92次/分,律整,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钝。肝肋下2 cm,肝颈征阳性,双下肢水肿,按之凹陷。舌质胖暗、苔厚,脉沉细。 西医诊断:肺心病并心衰。 中医诊为:心悸、喘咳,证属气阳两虚兼血瘀水泛。治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 方用强心方加减。处方:熟附子10 g,肉桂(焗)1.5 g,党参、黄芪、白术各15 g,山药、茯苓、泽泻、丹参、泽兰各18 g,葶苈子12 g,陈皮6 g。3剂。 二诊时,尿量增多,浮肿减轻,咳喘减少,渐可平卧。效不更方,守上方续服4剂。 三诊时,水肿消退,喘咳大减,心悸好转,全身症状改善。上方去泽泻、茯苓、葶苈子,肉桂改桂枝10 g,加砂仁、鸡内金、郁金、赤芍以加强行气醒脾活血祛瘀。再服7剂后,惟动则心悸,余症皆安,心衰得以控制。后以金匮肾气丸及陈夏六君子汤加减交替调服1个月以巩固疗效。随访3个月,未见心衰复发。 5体会 本文35 例,都有多年反复咳嗽气喘病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肺气虚弱,又易招致外邪侵袭,使病情缠绵难愈。肺病日久,子病及母,使脾失健运,水湿停滞而为痰饮。肺脾病久,必传于肾,肾主水, 布阳化气,今

肺心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课件)

肺心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肺源性心脏病(cor pulmonale,简称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一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 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根 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肺心病两类。急性肺心病常见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临床上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disease),简称慢性肺心病(chroniccor pulmonale),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 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 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临床表现】 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 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按其功能的

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进行分述。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 1.症状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可有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 急性感染可使上述症状加重.少有胸痛或咯血。 2.体征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绀和肺气肿体征。偶有干、湿性哕音,心音遥远,P2> A2,三尖瓣区可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提示有右心室肥厚。部分患者因 肺气肿使胸内压升高,阻碍腔静脉回流,可有颈静脉充盈。此期肝界下移是膈下降所至。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1.呼吸衰竭 (1)症状: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但白天嗜睡,甚 至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的表现. (2)体征:明显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有视网膜血管扩张、视乳头水肿 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因高碳酸血症可出现周围血管 扩张的表现,如皮肤潮红、多汗。

肺心病心衰的地高辛治疗探讨

肺心病心衰的地高辛治疗探讨 目的分析地高辛对肺心病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地高辛片。测BNP浓度及地高辛浓度。记录副作用。结果治疗组血浆B型钠尿肽优,地高辛副作用明显高。结论对于快速心室率肺心病心衰病短期使用地高辛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digoxin for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treatment. Methods:The selected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 Treatment group digoxin tablets.BNP concentrations and measured concentrations of digoxin. Recorded side effects.Results:The plasma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gifted,digoxin side effec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Conclusion:For rapid ventricular rate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short-term use of digoxin therapy is effective and safe Key words:Digoxin,Pulmonary Heart Disease,Heart failure,BNP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疾病[1]。当COPD 与CHF 共存时预后更差;而COPD 更是CHF 患者住院及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2,3]。本研究观察使用地高辛治疗快速心室率肺心病心衰时BNP量化指标的变化及其副作用的发生率,重新评估快速心室率时肺心病心衰的洋地黄类强心剂治疗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3月~2013年4月入住我院内科住院部的肺心病心衰患者。采用查随机数字表分配法。其中治疗组86例,男47例,女39例。平均年龄(63.8±3.6)岁。入院时平均心室率(11 2.6±6.8)次/min。心功能Ⅱ級31例,Ⅲ级43例、Ⅳ级12例。对照组72例,男39例,女33例。平均年龄(61.4±4.2)岁。入院时平均心室率(106.8±5.6)次/min。心功能Ⅱ级30例,Ⅲ级34例、Ⅳ级8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间具可比性。 1.2方法所有入选病例均给予低流量吸氧、抗炎、祛痰、降低肺动脉压、适当利尿及相应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地高辛片0.25mg 每日早晨饭后2h服用。1次/d,疗程7d。检测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血浆电解质、肝、肾功能、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10d血浆BNP及地高辛浓度。观察记录地高辛毒副作用表现。1次/d心电图检查。 1.3 BNP浓度测定方法对所有患者在入院次日早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3ml,使用博适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诊断仪,采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测试条测定其BNP浓度。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