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13章总复习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轴对称复习【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1.进一步掌握轴对称的性质、会画轴对称图形.
2.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掌握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过程
方法
经历典例的思考与反思的过程,体会研究轴对称图形的思想方法,提升解题的应变能力,逐步形成用轴对称的视角识别图形与构造图形的基本解题策略.
情感
态度
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树立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
难点逐步形成用轴对称的视角识别图形与构造图形的基本解题意识
【教学流程】
环节导学问题师生活动二次备课
知识回顾1、(2016•重庆)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
是()
2.如图,六边形ABCDEF是轴对称图形,CF所在
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若∠AFC+∠BCF=150°,
则∠AFE+∠BCD的大小是().
A.150°B.300°C.210°D.330°.
3.如图,△ABC中,AB=5,AC=4,BC=6,边
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则△ABD的周长
是( )
A.15 B.9 C.10 D、11
4、(2015苏州)如图,在△ABC中,AB=AC,D
为BC中点,∠BAD=35°,则∠C的度数为( )
A.35°B.45°C.55 °D.60°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
生先独立完成题目,然
后有题目回顾知识点,
最后形成知识结构图:
答案:1、D 2、B
3、D
4、C
5、5;
6、(x,-y),(-x,y)
7、2;
5、如图,在△ABC中,∠C=90°,∠B=60°,AB=10,则BC的长为__.
6、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是();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7、有个角等于60 度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你能结合上面个小题所用知识,回顾本单元知识,画出本章知识结构图吗?
综合运用例1.如图,△ABC中,AB=AC,E为BC中点,BD⊥
AC,垂足为D,∠EAD=20°。求:∠ABD的度数。
例2、已知,如图:△ABC中AB=AC E为AC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BD DE交BC于F
求证:DF=FE
证明:证明:过点D做DG ∥CE交BC于G,
则,∠1=∠2 ,∠3=∠E
∵AB=AC
∴∠2=∠B ∴∠1=∠B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
生自主分析,合作交流,
教师及时评价
证明:∵AB=AC
∴∠ABC=∠C
又∵E为BC中点
∴ AE为∠BAC的角平
分线;且AE⊥BC
∴∠BAC=2∠1=40°
∵∠ABD+∠BAC+∠
ADB=180°
又∵ BD⊥AC
∴∠ADB=90°
∵∠ABD=180°-
90°-40°=50°
∴BD=DG ∵ CE=BD ∴CE=DG
在△DGF 和 △ECF 中,
⎪⎩⎪
⎨⎧=∠=∠∠=∠GD CE E 543
∴ △DGF ≌ △ECF ∴DF=EF
矫 正 补 偿
1、已知点P(2a+b,-3a)与点P ’(8,b+2). 若点p 与点p ’关于x 轴对称,则a=_____ b=_______. 若点p 与点p ’关于y 轴对称,则a=_____ b=_______. 2.如图:在△ABC 中,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C=5厘米,△ABD 的周长等于13厘米,则△ABC 的周长是 。
2题图 3题图
3、如图:点B 、C 、D 、E 、F 在∠MAN 的边上, ∠A=15°,AB=BC=CD =DE=EF ,则∠ MEF 。 4. (2015聊城)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A 的坐标是(-3,-1). (1)将△ABC 沿y 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得到△A 1B 1C 1,画出△A 1B 1C 1,并写出点B 1坐标;
(2)画出△A 1B 1C1关于y 轴对称的△A 2B 2C 2,并写出点C 2的坐标.
5、已知: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BC 中,D 为AC 边的中点,E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CE=CD ,DM ⊥BC 于M ,求证:M 是BE 的中点.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合作交流,教师及时评价
1、2,4;6,-20
2、18;
3、750
4、解:(1)如答图所示,△A 1B 1C 1即为所求;点B 1坐标为(-2,-1); (2)如答图所示,△A 2B 2C 2即为所求,点C 2的坐标为(1,1).
5、证明: 如图,连接BD ∵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AB=BC;D 是AC 的中点. ∴∠DBC= ½∠ABC=30°; 又∵ CE=CD,
∠E=∠CDE = ½∠ACB=30°
∴∠DBC=∠E, ∴DB=DE;
又∵ DM ⊥BC,
故M 是BE 的中点.(等腰
三角形底边的高也是底边的中线)
成果展示欣赏自我: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完善自我:对本课的内容,你还有哪些疑惑?
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梳理知识,并建立知识
体系.
拓展提高6、如图,AD是△ABC的中线,∠ADC=60°,把△
ADC沿直线AD折过来, C落在C′的位置,
(1)在图中画出点C′,连结BC′;
(2)如果BC=4,求BC′的长。
6、解:(1)画CO垂直
AB,并延长到C′,使得
OC′=OC,点C′即为所
求。
(2)连结C′D,由对称
性得CD=CD′,∠CDA
=∠CDA=60°;所以∠
BDC=60°
所以,△C′BD是等边
三角形,
所以,BC′=B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