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及策略研究
大 障碍 。中国和西方在历 史 、 传统 、 风俗 习惯 、 地理 、 教 、 宗
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诸 多方 面存 在很大差 异 , 这种文 化方 面的差异反映在语言表 达方式上 也会有很 多差异 , 掌握 汉语 和英语之 间的文 化差异 , 才能增强学生 运用英 语进行交 际的
养学生在跨文化交际 中 , 能准确 察觉 到 中西 文化 的异 同 , 进
相关知识融人进 课堂 教学 中 , 以开拓学生 的眼界 , 而培 可 进
维去思考 , 去交流 , 从而造成交 际失 败。因此 , 大学英语 教学 中, 进行文化 融入具 有极 大的重要性 , 主要体 现在 两个 方 面 : 首先 , 中西 文化差异方面知识的缺失成 为了 当今 英语学 习的
调英语语 言的基本技 能 , 在学 生实 际交 流 的过程 中, 往往 难 以正确 的表 达和 理解 , 造成 交流 的失 败。因 此 , 现代外 语 教
:' L :
: ・ ‘: ‘: 一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及策略研究
刘媛 媛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宁 沈阳 1 0 3 ) 辽 11可分 , 每个 民族 的语 言背后都 蕴藏着独特 的文化特 点 , 实现真 正意 义上的语 言 交流, 了要 要 除
行顺畅交流的能力。
一
、
文化导入在外语教 学中的重要性
“ 语言是文化 的载体 , 是文化的一个最重要 的组成部 分 ,
而文化的传播则必须 以语 言为媒 介 , 进行 传播 , 者互 相渗 二 透 , 同发生 作用 。 共 ”…北京 外 国语 大学 胡 文 仲教 授 提 出 , “ 习一种语言应该 同时发展 两种 能力 : 学 语言能 力 (igi i 1 usc n t cmpt c ) o e ne 和社 会能力 (oi o e n e , e sc lcmpt c ) 即文化 能 力 ” a e 。 美国语 言学 家 R b r认 为 , 学 习一 门外语 的 目标 是使 用这 oet “ 门语 言的能力 , 目的语 的语 言及 文化方面理 解它 的意 思及 从 内涵 ” 语言和文化 相互依存 , 过学 习语 言 , 以了解 其 。 通 可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当今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一个重要议题。
英语课堂上灵活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从根本上改善课堂环境,提高英语学习水平,拓展学生的视野,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兴趣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
在英语课堂上,可以使用内容丰富、视觉效果强烈的多媒体教学,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教师可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文学作品、诗词艺术以及饮食、服饰、娱乐等内容。
其次,借助国外英语文章,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例如,学生可分析毛泽东的《论语》,剖析其中的哲学思想;学生可以以《红楼梦》为例,勾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此外,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制作实物资料的活动来落实。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物资料,如扇子、项链、衣服以及文玩等,利用实物资料引导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图片、文字或临摹制作等形式记录自己学习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最后,学生可以利用演讲、讨论等形式谈论自己学习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帮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发挥所学的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以上就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有很多好处,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及应对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及应对策略研究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通过教材、评估方式、和教师三个方面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缺失的因素及其对策。
关键词:文化缺失;大学英语教学一、引言外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界近年来一直关注的重要话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和大学英语教师己充分意识到了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教育部高教司在2004年最新出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做了新的界定: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目前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涉及到更多关于西方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内容,这一现象说明,大学外语教学己从单纯的教授语言发展到文化的输入,对于英语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很少涉及中国本土文化,现有大学英语教材涉及到的中国文化内容可以说几乎为零,以至于学生看不到有关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从而造成在跨文化交际场合中用英语表述母语文化的失语,这极大地影响到学生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踵而来的便是英语学习进程中的良性循环。
因此,仅仅局限于英美文化的学习显然无法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也不符合大纲中跨文化交际的要求,因为跨文化交际应该是双向互动和平等的。
二、语言与文化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它涉及英语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
人们只有置身于有关的文化背景中,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这种文化所使用的语言。
语言学习是一个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活动认识某个民族的社会文化体系,并逐步学会使用该民族的语言符号体系接收、产生、传达信息的过程。
因此,和文化结合起来的语言学习过程才是生动有趣的,外语学习是对一种新思想文化体系的探索,在此过程中,新文化的魅力理应取代考试的压力,成为学生大量接触语言的动力。
大学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教学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教学策略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影响持续扩大,学习第二外语的需求在大学生中越来越普遍。
作为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第二外语的教学策略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学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教学的策略研究。
首先,了解学习目标是教学策略的关键。
在教授第二外语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清晰地制定学习目标,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例如,对于学习法语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明确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法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其次,重视听说训练是提高口语能力的有效策略。
在第二外语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听力练习活动,如听录音、对话、演讲等,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各种情境对话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口语练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是学习第二外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增加词汇量、了解语法结构,并提高理解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如报纸、杂志、小说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鼓励他们多读多理解。
第四,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录像、音频等多媒体工具来展示教材,并配上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实际例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此外,通过利用互联网资源,学生可以自己进行语言学习并进行配套练习。
第五,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对于他们学习第二外语的能力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并相互激励。
最后,鼓励自主学习和反思。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辽宁教 育行政学院学报
J o ra fLa nn u ai a mi itai n t t o o t
V0 .7 No8 12 . Au 01 g2 0
【 关键词】 英语文化教学; ; 问题 方法
【 分类号】G1 中图 7 2
【 献标识码】 A 文
【 章编号 1 260( 1 0-060 文 】 6 —022 0 808 2 7 0) —
随着 语 言 学 、 用 学 、 文 化交 际学 等 学科 研 究 的 深 入 发 性 、 语 跨 敏感性 、 宽容性 , 适应 “ 学会生存 、 学会求 知、 学会交流和学
进行跨文化交 际的能力。从 这个意义出发 , 将英语教学看作是 语教学对英语语言所存在的文化信息重视不够、 传授不够 。传
文 化 的 定义 及 相 关 理论 基 础
、
1 文化 的 定 义 .
文化一词近年来使用十分频繁 ,比如企业文化 、饮食文 解分析 , 这样 的英语教学只能培养学生的“ 纯语 言能力 ” 即造 ,
的交 际 , 即外 语 学 习 者 较好 地掌 握 其 所 学 习 的 目的语 文 化 , 必须考过英语 四级 ,有些 学校 甚至达到不过四级就不 发学位 具 备 较 强 的适 应 及 交 际 能 力 ,能 用 目的 语 本 族 的 思 维 来 思 考 并 证书 的程度 , 致使 “ 语教育” 英 变成 了“ 试教育” 忽视 了语 言 应 ,
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 出来 的, 是社会 的遗产 , 它既包括信 的语言习惯。
念、 习俗 、 知识等 , 也包括实物和器具 ; 是人 们行动 的指南 , 它
( ) 代 英语 教学 盲 目追 求 听 力 、 2现 口语 。2 世 纪 末 , 着 改 0 随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及其策略探论
学理论 , 就我 国大学英语文化教 学提 出一些 须 遵循 的原则和 实施 策略 , A 以提 高学生的跨 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 文化教 学; 大学荚语教 学 ; 策略 ; 文化交际 跨
中 图分 类 号 : 3 9 H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9 X( 0 0 1 0 8 0 10 —2 3 2 1 )2— 0 7— 3
作 为交 际工 具 的语 言无 论语 音 、 法还 足语 意 都蕴 含着 丰富 的文 化 内容 。学 习 某 一外语 其 实就 是 在 句
学 习一 个不 同于 自己 民族 的文 化 。对 外 语 学 习 者 而 言 , 他们 在 习得 一 种 语 言 的 同时 也在 习得 一 种 文 化 。 语 言教 学既 具 工具性 , 又有人 文性 和教 育性 , 语 教学 不仅是 语 言教学 , 应包 括 文化教 学 , 这些 认 识 外 还 ¨
已逐渐 成为 我 国外语 界 的共 识 , 并在 教 学实 践 中得 到 了不 同程度 的体 现 。而 在 多元 文化 并存 的 2 1世 纪 , 作 为世 界通 用语 的英 语又 是传 播各 民族 文化最 有 利 的工具 之 一 。大 学 英语 教 学 在 强 调语 言本 身 的传 授 , 使 学生 掌握 英语 语言 技 能的 同时 , 也应 是 融人 英汉 两 种 民族 文化 、 视培 养语 言 能力 以外 的社会 人文 素质 重 的恰 当途径 。我们需 再 次强调 大学 英语 教 学 中 的文化 教学 , 以提高学 生 的跨 文化 意识 和跨 文化交 际能力 , 帮 助其 适应 日后 职业 岗位 的要 求 。
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 : 言是 文 化 的载 体 , 语 一切 文 化 活 动 也 离不 开 语 言 的作 用 , 言 的这 种 文 化 性 质 决 定 着语 言 教 学 离不 开 文 化 教 语
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也逐渐受到全球关注。
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在中国教育领域愈发显著。
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于偏重于西方文化,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这种现象导致学生缺乏对自己文化的自信,以及对他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因此,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化自信的理念,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文化自信作为当今时代背景下的重要理念,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各种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大学英语教学本身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使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能够保持自信和自尊,不被他人文化的冲击所动摇。
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也能够激发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有利于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研究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意义重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2. 正文2.1 文化自信的概念及意义文化自信是指对自己文化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以及文化认同的自信和自豪感。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自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尤其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文化自信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化自信具有多重意义。
文化自信可以增强学生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帮助他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自觉,形成正确的文化自我认知和文化认同,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心态。
文化自信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各种文化环境和挑战。
最重要的是,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基础之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视野。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同时也要教育他们尊重和包容其他文化,形成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
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的研究
79 0 ) 10 0
能 力 通 过 后 天 社 会 环 境 的 触 发 而 习 得 的一 套 知 识 系 统 ,因 此 语 言 是 文 化 的一 部 分 。语 言 学 家 指 出语 言 既是 一 种 文 化 的 一 部分 , 又是 该 文化 其 他 组成 部分 的 主 要 表 现 手段 。 言 是 人 类 语 的 思 维 工 具 和 文 化 载 体 。 人 类 的 思 维 方 式 和规 律 必 然 在 语 言 中反 映 出来 。语 言 结 构 和 语 言 习 惯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反 作 用 于 思 维 方 式 和 习 惯 。 类 既 不是 单单 生 活 在 客 观世 界 中 , 不 是 单 人 又 单 生 活 在 一 般 理 解 上 的 社 会 活 动 所 构 成 的 世 界 中 . 而 是 很 大 程 度 上 受 支 配 于 已 成 为 他 们 社 会 交 流 媒 介 的 某 一 特 定 语 言 。 实 上 . 谓 “ 实 的 世 界 ” 式 建 立 在 这 一 群 体 的 语 言 事 所 真 正 习 惯 之 上 。可 以 说 , 同 的 文 化 所 反 映 出 的 语 言 习 惯 是 不 同 不 的 。同时 , 同 的语 言 在 不 同 的 文 化 中 所 体 现 的 文 化 内 涵 也 不 相 尽相同。 长 期 以 来 , 于 忽 略 了 文 化 意 识 的培 养 , 语 教 学 的 目的 由 外 被 认 为 仅 仅 是 培 养 学 生 具 备 “ 出一 些 意 义 正 确 , 乎 语 法规 造 合 则的句子” 的技 能 。 随 着 强 调 培 养 学 生 语 言 交 际 能 力 的 各种 但 教 学 法 在 外 语 教 学 中 的地 位 E渐 巩 固 .各 种 外 语 教 学 理 论 也 l 开 始将 文 化 因 素 作 为 一 个 重 要 的语 言 习 得 的制 约 因 素加 以考 察 和 论 述 。 教 师 也 对 外 语 教 学 中语 言 与 文 化 二 者 关 系 的研 究 逐 渐 重 视起 来 。 语 言 是 文 化 的一 部 分 , 言具 有 文 化 的 特 点 。 语 首 先 。 文 化 的 内涵 来 看 , 包 括 人 类 的 物 质 财 富 和 精 神 财 富 从 它 会 。 外 向型 个 性 的学 生 , 强 其 意 志 力 、 力 的 训 练 , 养 其 对 加 毅 培 自我管 理 和 自我 监 控 能力 。 习 英 语 需 要 脚 踏 实 地 持 之 以恒 , 学 才会 见效 。“ 成 ” 不 可 行 的 。培 养 学 生 良好 的性 格 , 成 有 速 是 形 益 于学 习 和符 合 社 会 要 求 的性 格 品 质 ,才 能 大 幅 度 提 高 英 语
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教学相结合策略的研究
很 多 教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中均 采 j 统 的课 堂 授 课 方 式 , 【传 } 主 要 解 释词 汇 、 法 、 语 课文 语 句 翻译 . 及 深 层 文 化 问 题 . 只 是 涉 也 照 搬 教材 上 的文 化 背 景 介 绍 ,不 能很 好 地 将 课 文 内 容 与 英 美
语 言本 身 就 是 一 个 系 统 , 此 跨 文 化 意 识 的 培 养 也 应 系 冈 统 。 目前 大 多数 英 语 教 学 要 么 没 有 传 授 文化 的意 识 , 么 只 而 要 是 对 文 化 进 行 零 散 的 介 绍 , 至 与 实 际 教 学 内 容 脱 节 , 学 效 甚 教 果很不理想 。 4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与 文化 教 学 与 文 化 教 学 相 结 合 的方 法 . 在 大 学 英语 教 学 中 , 合 英 美 文化 的 方法 有 很 多 , 当导 结 适 人 与 学 生 的 校 园 生 活 密 切 相 关 的英 美 国家 的文 化 背 景 知 识 不 仅 能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英 语 的 兴 趣 .还 有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对 跨 文 化 交 际 的 理 解 , 且 可 以从 侧 面加 深 对 本 国 文化 的理 解 与 认 识 , 并 从 而 提 高 对 中外 文化 差 异 的敏 感 性 。具 体 建 议方 法如 下 : ( ) 用 中 西文 化 对 比 方 式教 学 1采 在 大学 英 语 教学 中 .教 师 可 以 通 过 教 学 内容 所 涉 及 的 中 西 文 化 背 景 的差 异来 进行 文 化 导 人 。 例 如 通 过 不 同 国 家 对 家 族 关 系 的理 解 、 尚往 来 、 请 、 待 等 不 同 方 式 让 学 生 了 解 礼 宴 招 英 美 人 的思 维方 式 、 俗 习惯 、 流 思 想 等 。 比如 , 表 达 看 风 主 再 在 法 时 , 国人 ~ 般 较 委 婉 。 西 方 人 很 直 接 , 在 第 一 时 间 内 中 而 会 把 自己要 表 达 的核 心 先 说 出 来 。因此 . 语 教 学 中 的文 化 导 入 外 就 是 为 了使 学 生 能在 日后 的交 流学 习 巾 减 少 文化 差 异 带来 的 误 解 和 困惑 。 当然 , 语 教 师 在导 入 文 化 讲 解 时首 先 应 该 明确 教 学 的 目 英 的性 , 所选 内容应 贴 近学 生 的 日常 生 活 , 在 一定 程 度上 可 以 满 并 足学 生 日后 的工作 需要 , 由此才 可 以提高 学 生 自主学 习的兴 趣 。 () 2 多采 用课 堂 交 际讨 论 法进 行 教 学 教 师 在 可 以 在 课 前 就 教 学 内容 涉 及 的英 美 文 化 部 分 以作 业 形 式 布 置 给 学 生 , 学 生 课 后 查 阅 、 结 , 授 课 中 引 导 学 让 总 在 生 就 这 些 内容 进 行 分 组 讨 论 ,学 生 可 以就 某 个 问题 不 受 限制 地 自由交 谈 。 过 这 样 的方 式 不 仅 可 以让 学生 有 机 会 分 享 、 通 讨 论 自 己对 于 英 美 文 化 的 理 解 及 观 点 , 进 学 生 间 的 彼 此交 流 、 促 思 考 , 给 学 生 提 供 了一 个很 好 的 口语 自由 表达 机会 , 以 帮 还 可 助 学 生 牢 固 掌握 一 些 词 汇 和 语 言 表 达 方 法 ,可 以在 学 习 语 言 的 同时 生 动 地感 受 其 文 化 , 而 大 大提 高课 堂 教 学 效 率 。 从 ( 提 高英 语 教 师 自身素 质 3) 在 英语 教学 中 ,语 言 知 识 是 由教 师 和 学 生 共 同配 合 完 成 的 。 教 师在 教 学 中要 尽 量 突破 传 统 的 主 要 以 教 师 讲 授 和 学 生 的 机械 记 忆 为主 的教 学 方 法 , 量 将 主 动 权 交 到 学 生 手 中 , 尽 以 引 导学 生 自主学 习 为 主 ,采用 有 效 的 方 法 引 导 学 生 主 动搜 集 与 教学 相 关 的 中西 方 文 化 材 料 。 此 同时 , 教 师 自身 的 要求 与 对 也 有所 提 高 , 语 教 师 首 先 要 有 培 养 跨 文 化 交 际 的意 识 , 时 英 平 通 过大 量 阅读 拓 展 自己 的 知识 面 ,加 深 对 英 语语 言 文 化 的 理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Vo1 2 No. .8 4
De . 20 9 c 0
【 语教 学】 外
大学 英 语 教 学 中 的文化 教 学 策 略研 究
赵 华 客
(西 北 工 业 大 学 , 西 陕 西安 706 1 0 1)
摘
要 :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中 , 了提 高 学 生 的 英 语 基 础 知 识 水 平 和 锻 炼 英 语 基 本 技 能 外 , 语 言 教 学 的 框 架 在 除 在
第2 8卷 第 4 期
20 0 9年 1 2月
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 学 报(会 学 社 科 版)
c . S c i c dt n aS e i J Xia i.o c . & Te h ( o i1 c n eE io ) . ’ n Unv fAr 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he I e r to f Cu t r lTe c ng i t le e En ls a h n nt g a i n o lu a a hi n o Co l g g ih Te c i g
ZHA0 H u r n a— o g
( Norhwe t r t s e n Pol t e c lU n v r iy,Xia 71 061,Chi ) y e hnia i e st n 0 na
p r c r is ou e t dy i h e n n f c t r lt a h ng s r t g e a re ta de p s u n t e m a i g o ulu a e c i ta e y, c t r lc t go y an o ulu a a e r d c n—
注 意 明 确 把 握 引 入 文化 的 目标 , 楚 认识 引 入 文化 的 内 容 与 深 度 , 证 地 看 待 文 化 策 略 的 影 响 。 清 辨 关键词 : 英语 教 学 ; 化 策略 ; 化 差 异 ; 法 文 文 方 中圈 分 类 号 :H 3 9 1 1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8 7 9 ( 0 9 0 —0 9 —0 1 0 — 12 2 0 ) 4 0 2 4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生文化能力培养导向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生文化能力培养导向策略【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学生;文化能力1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能力导向问题的由来在1999年以前,受传统语言教学思想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过于注重学生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基础和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
1999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将各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分为两个层次,即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强调对学生写、说能力(即主动输出信息的能力)的提高。
进入21世纪以后,在社会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逐渐开始关注学生建立在语言技能基础之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综合性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以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版)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兴起的文化研究思潮就已逐渐对大学语言教学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语言教学研究的主流也开始从20世纪中叶兴起的社会范式逐渐转向了人类中心范式,语言学、文化学、交际学、学、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心理语言学、教育心、教学论等学科理论对“人的语言”进行了综合性研究,相继提出了“语言文化”和“文化能力”等概念,并对语言与文化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语言学研究的这种态势,正在或者将会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一种崭新的理念和导向——文化能力导向。
2 文化能力导向与语言文化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传统的语言教学理念只承认语言的载体、工具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上忽视了语言的民族文化属性。
国内学者指出:“在外语教学中语言常被人们仅仅看作是‘人们利用它来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工具、武器’。
大学英语文化背景教学的实施意义及策略探讨
( ) 于提 高学 生的英 语综 合运 用 能 力 三 利 听 、 、 、 、 是 英 语 学 习 五项 基 本 技 能 , 说 读 写 译 既相 互促 进 , 又相 互 制 约 。只有 各 方 面 得 到 均 衡 发展 , 才能 实 现顺 畅 的英 语 交 流 。 由 于应 试 教 育 的影 响 , 国大 部 分 的英 语 学 习 者 都 是 “ 巴 英 我 哑 语” “ 和 聋子 英语 ” 。因为 缺乏 英 语 国家 的文 化 背 景知识 , 了解 国外 的风 俗 习惯 , 不 以至 于在 和外 国
后 一根 稻草 ” 到“ 后 的希 望 , 想 最 救命 稻 草 ” 这 是 , 与原 意完 全 背道 而驰 的 , tel t t w” 自“t “h s s a 出 a r I’
Ste at t w ta bek e a e’ a k , s s a t ra s h m lS c ” 意思 h l r h t c b 应该 是 “h n e r l tig ( 法 忍 受 的 事 ) teu b aa e hn ” 无 b 。
解 和掌 握 目的语 文 化 的过 程 , 目的语 文 化 背 景 知 识 的匮 乏 , 影 响 和 制 约英 语 学 习者 的英 语 语 言 会 能力 。因此 , 言 和文 化 的关 系决 定 了在 进 行英 语
语 言 学 习 的 目的 就 是 交 际 , 9 9年 颁 布 的 19
《 学英语 教 学大 纲》 确指 出 : 语 教 学 的 目的 大 明 英 是 , 过 听 、 、 、 的训 练 , 学 生 获得 英 语 基 通 说 读 写 使
生对英 语语 言现 象 的领悟 和理 解 。
一
激 发学 生 的好奇 心 、 知欲 , 求 使他 们对 英语 学习 产 生 浓厚 的兴 趣 。如讲 解 单 词 “r ” tp 的其 中一 个 意 i 思“ 与众 不 同 (o ti a i u uu l nago sme n t t s n sa,i o d h g h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输入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大学英 语教学 中
一 椅 的 张 教 需 室 要 进 。 行 比 如 口 做 译 企 的 业 企 介 业 绍 的 训 宣 练 传 时 画 , 教 粘 师 贴 可 在 以 黑 带 板 上 台 。 , 对 旁 边 教 室 再 稍 摆 作 放 装 一 饰 张 小 , 将 桌 讲 子 台 , 作 为 企 口 业 译 宣 人 讲 员 的 展 工
。
方法。
1 )专 题 介 绍 法 。研 究 者 在 每 节 课 刚 开 始 的 时 候 讲 一 个 于中式英语 的搞 笑故事 。故事 的内容大多是 由于中国学生的 咔 式英 语引起老外 的误解 。教师在用 地道 的英语表达 方式纠正学 生常 用的中式英语表 达之后 ,针对 故事的话题 向学生 们介绍英 语 国家 的风俗 、习惯 、节 日、礼仪 等,并补充一些地 道的英语 日常用语 。研究者 也会根据教材 的 内容开设小专题 ,再讲解 } 充与教材 相关 的文化 知识 。专题 的时间一般控 制在 5分钟 内, 新 颖 有 趣 的 语 言 文化 知 识 在 激 发 学 生 学 习兴 趣 的 同 时 , 也 使 其 学到 了地道 的英语表达方式 。 2 )比较 中西文化 法 。只有通 过对 比,才能 使学生 发现 同民族语 言结构 与文化 知识 的异 同,了解 民族 文化 的特殊性 , 做 到融会贯通 ,实现 成功 的跨文化 交际 。教师在讲解 完语言和 文 化 知 识 后 ,应 引 导 学 生 进 行 比 较 ,可 以通 过 辩 论 或 小 组 讨 的方式令 学生 弄懂 中西文化和语 言的差异 。 3 )归纳总 结法 。研究者在 课堂 上归纳 教材或 日常生 活 牛 经常 出现的文化 内涵 丰富的词汇 、典故或谚语 的同时,督促学 生学 习归纳的方法 ,养成 自学 的好 习惯 。例如 ,英 语中的典 大 多出 自古希腊 、罗 马神话故事 、 《 圣经故事 》以及 一些文学名 篇 。教师把作 品推荐 给学生 ,鼓励 学生 阅读并总结其 中的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输入策略研究
英语文化,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 增 强学生的跨文化交 际能力。 [ 关键词]大学英语 ; 跨文化交 际; 文化输入; 教学策略 [ 中图分类号 ] G 6 4 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9— 5 1 0 1 ( 2 0 1 4 ) 0 1 — 0 1 4 7— 0 3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1 0—1 5 [ 作者简介 ]黄云龙, 辽东 学院外语学院讲 师, 主要从事二语 习得研 究。( 丹东 1 1 8 0 0 1 )
2 0 1 4年 2月
大学 英语 教学 文化 输 入策略 研 究
黄 云 龙
[ 摘 要]从文化和语 言的关系 出发 ,在大学英语教学 中将文化输入 融入 知识传授很 有必要, 它是 实现
大 学 英语 教 学 目标 的 必 要前 提 和 基 础 。大 学 英语 教 学 应 激 发 学 生 的 文化 学 习意 识 和 兴 趣 , 设 计 课 堂文 化 输 入 的 活动 和 任 务 , 丰 富 学 生文 化 学 习的 内容 和 材 料 , 构 建 文 化 考 核 和 评价 体 系 , l 导 学 生 自觉 学 习
第 1 5卷
第1 期
北 华 大 学学 报 (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B E I H U A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V0 1 . 1 5 No .1 Fe b . 2 01 4
地传授 语言知识 和培养语 养言技 能 , 而不 了解 使用 这种语 言 的民族 , 只能使 学生失去 学习兴趣 。语 言 基础知 识 的识记 和语 言 技 能 的强化 训 练是 枯燥 无
文化背景知识导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研究
文化背景知识导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研究【摘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离不开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
本文结合《新标准大学英语》教材,积极探讨文化背景知识导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策略,改善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语言与文化;文化背景知识;策略0 引言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传统英语教学片面强调语言知识的输入却忽略了语言最基本的功用——交流,而事实上文化的多元性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相互交流的真正障碍。
因此笔者结合《新标准大学英语》第一册,挖掘潜在的文化信息,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 文化教学的可行性1.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为文化教学提供理论支持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一种辩证关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
一方面,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是一面镜子,反应特定民族文化的底蕴与内涵。
反过来,文化离不开语言,只有借助语言才能传达特定的文化讯息。
另一方面,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首先,语言创造了文化,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的产生,语言是文化产生的前提与条件,而反过来,文化又促成了语言的完善发展。
因此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有助于语言教学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1.2 《新标准大学英语》教材为文化教学的开展提供广阔空间《新标准大学英语》突出信息性与实用性,充分体现了新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
在选材上注重信息性与时代感,满足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渴望。
内容丰富,选材广泛,涵盖语言、文化、宗教、文艺等各个方面,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教学素材,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进行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
2 文化背景知识导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策略2.1 结合词汇教学导入文化背景知识英语语言中包含许多文化内容丰富的词汇,文化因素决定着词汇的语用意义及社会涵义,同时也制约着词汇具体运用的得体性。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高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高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策略研究【摘要】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视角出发,探讨了高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指出了对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语言水平的重要性。
在首先介绍了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理论基础,然后对高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探讨了基于文化生态学视角的教学策略,并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和效果评估展示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为高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可以促进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高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策略、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化生态学视角、教学现状分析、策略探讨、实践案例分析、效果评估、研究成果总结、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而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只是被灌输英语语言知识,而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学习往往被忽略。
如何在高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融入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看,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通过文化生态学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文化的形成和演变规律,从而为高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对于高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高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策略,旨在通过对现有文化教学实践的分析,结合文化生态学理论,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本研究的展开,不仅可以为高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还可以为文化生态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实践案例和借鉴。
大学英语ICC文化教学模式下教学策略研究——以大学体验英语教材为例
湖 北经 济 学 院学 报 ( 人 文社 会 科 学 版 )
o u ma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E c o n o mi c s ( Hu ma n i t i e s a n d S o c i l a S c i e n c e s
文 化 交 际和 学 习策 略 为 主 要 内容 。 集 多 种教 学模 式和 教 学手 段 为一 体 的 教 学体 系 。本 文从 建 构 主 义 理论 出发 , 分析 了大 学 体验 英语 教 材 的 特 点 . 发 现 教 材 尚 未满 足 跨 文化 能 力培 养 的要 求 。 结合 教 材 本 文 尝 试提 出 I C C 文 化教 学模 式 下具 体 的教 学策 略 , 如 文化 导入 式 、 专题式、 案例 式 等。 关键词 : I CC 文 化教 学模 式 , 教 学策 略 , 大 学 体验 英语 教 材
学年实际开设 的学时为每 周 5 学 时 ,每学 期开课 周数为 1 6 周; 到第二学年 的时候减 为每周 4学 时 , 每学 期开课 周数 为
1 6周 。 在这 非 常 有 限 的学 时 里 , 要求教 师兼顾听 、 说、 读、 写、 译 等 多方 面来 培 养 学 生 的 综 合 应 用 能 力 确 实 比较 困 难 。 除 了 个别 院 校 进 行 的 分 级 教 学 考 虑 到 学 生 实 际 的 个 体 差 异 之外 , 其他 的院校普遍存在 的问题有 : 班级 人数 较多 , 学 生 个 体 差 异较大 , 教 学 条件 有 限 , 教 学 活 动 受 限 等 。为 了 能 够顺 利 完成 教学大纲 要求的进度 。 任课 教师也 只能 采用 “ 一 刀切 ” 和“ 满 堂灌 ” 的方法, 学 生 学 习英 语 非 常 被 动 。 为 了 能 够顺 利 地 考 取 四级 和六 级 证 书 以 便 为 日后 找 工 作 增 添 一 块 敲 门砖 。 学 生 普 遍 认 为 学 英语 就是 死记 硬 背词 汇 及语 法 知 识 。 导致 英 语 学 习 是 件 功 利 性很 强 的 事 情 。一 旦 拿 到 四级 或 六 级 证 书 。 认为自 己英 语 学 习也 到 了 终 点 了 。 而 现 行 的 大 学 英 语 四 、 六 级 考 试 也 没 能 全 面体 现 出 对 学 生 综 合 文 化 素 养 的 考 察 , 带 来 的 负 面 影 响是 大 学 英 语 的 教 学 仍 然 只 能 停 留在 应 试 教 育 上 , 培 养 出 来 的大学生往 往只会 “ 哑 巴” 英语, 且 知识 面偏窄 , 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掌握英语成为大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和应用的环节,导致学生在实际交流中遇到困难。
因此,研究和实践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和实用性。
首先,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
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案例、角色扮演、仿真游戏等形式,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境中,让他们亲身体验和运用英语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国外公司或社区,用英语进行与专业相关的交流。
这样的实践活动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又能够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
其次,个性化教学是另一个值得尝试的策略。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可以通过调整学习内容、设立学习小组、提供个别辅导等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学习工具,自主学习和提升英语水平。
第三,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也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有意识的行为和方法。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高效的学习策略,如记忆技巧、阅读理解方法等,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利用技术手段改进英语教学也是一个创新的策略。
现代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课堂、在线学习平台等,创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互动环境。
通过利用技术手段,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最后,评估与反馈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评估可以通过考试、测验、项目作业等方式进行。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教育研究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教育研究摘要:目前,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也表现出一种新的特质。
因为语言与文化关系紧密,如何更好地做好文化教学与大学英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文化教学;英语教学一、大学英语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语言具有浓厚的人文及超自然特性,在这方面语言与文化是具有共性的。
人类创造了语言并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不断加强语言技能。
同样的,文化也具有相同的特性,具备独特的人文特性。
文化是人类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而文化的传播是必须依靠语言作为载体的。
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任何一个时间阶段,语言都是作为最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而存在的。
人们通过语言传播的方式继承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
语言的存在必须与文化牢牢结合在一起,语言是人类人文思维、文化习俗、社会价值等的综合体现。
对语言的学习,如果仅仅只是通过对语音及语法等知识的学习,而完全不了解语言的文化知识背景,就很难正确掌握这门语言。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撒皮尔说过:“语言与文化是统一的,如果对其中一个不了解,就难以真正的理解另一个。
”语言与文化二者是密不可分的,研究当今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是我国英语教学的重点所在,这也是语言教学主要的理论来源。
所以说,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之间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在语言教学阶段,教师要求学生们掌握好英语语言的一些基本要素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在授课时必须将语言与其母体国家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脱离了文化背景的语言教学是不完整的。
撒皮尔指出:“文化可以理解为社会的思想和行动,而语言是人类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
”如果将其混淆了,就难以真正地掌握语言的精髓。
所以,文化教学、语言教学二者之间既相辅相成、也相互促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
[1]二、大学英语教育中文化观的缺失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既精通文化知识又精通英语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却不多,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今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化教学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文化教学的原则,意义,方法等方面都有所突破,然而对于文化教学的具体方法和策略还有进一步的探讨空间。
本文从文化学习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文化教学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将文化教学的学习和教学分为四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具有一定层次性的文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文化教学;教学策略;四个阶段
1.引言
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产生、发展和变化会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因此语言带有深刻的人文属性,没有语言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就无法解读语言。
英语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语言,所蕴含的文化信息非常丰富,我们的英语教学如果只是集中在对语言知识的讲解为忽略了文化的引入,这样的教学是肤浅的,枯燥的,舍本求末的。
然而,尽管学界和教育界大力倡导文化教育,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效果在文化教学上还是不够凸显,如何才能使得我们的文化教学真正的开展,需要我们对于教学的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2.研究背景
对于文化教学的研究国内外已经有很多。
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
研究主要有:胡文仲教授1992年主编的《文化与交际》论文集围绕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问题提出三种观点即从属(language teaching with cultural dimension),并行(culture teaching as a parallel to language teaching),融入(culture teaching as an integral part of language teaching),指出语言教学中要教文化。
徐盛桓(1996)教授提出的”常规关系模式”(stereotypical ——relation mode1)即语言的表达要有以“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推理过程的参与才能顺利实现,应以“常规关系”作为连接语言和文化的中介。
曹文(1998)总结了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即文化知识层和文化理解层,提出文化教学应超越文化知识层,通过对学习者文化意识的培养。
达到文化理解。
赵厚宪(2002)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1)对目标文化重在认识和了解的认知原则;2)吸收目标文化中有益成分的吸收原则;3)注意比较、对照本土文化和目标文化的对比原则;4)摒弃文化歧视的宽容原则.对于文化教学,学界涌现出了许多新观念、新方法。
但对于切实开展文化教学的具体教学方法和展开途径还有较为广
阔的探讨空间。
本文在以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一个较为系统性的,具体性的文化教学策略。
以此起到一个促进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作用,实现学生语言与文化的全面发展。
3.文化教学的原则
文化教学属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能力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clackworthy(laughton&ottewill,2000)提出的跨文化能力发展理论,跨文化能力发展有六个阶段,它们分别是:
本地专家是指学习者思考方式和行为都是以本民族文化为出发点。
旅行者是指学习者逐渐意识到不同文化的差异。
好学的旅居者是指学习者理解了不同文化的内涵。
二元文化专家是指学习者能够对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进行初步的融合。
综合者是指学习者初步的构建了跨文化能力。
领导者是指学习者能够很好的运用跨文化能力,真正的达到了文化融合的境界。
由此可见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构建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们的英语文化教学也应当适应这种发展趋向。
目前国内的英语课文化教学方式很难达到这六个阶段的最终效果,作者根据这一现状,提出了一种较为系统的,可行性强的文化教学策略。
4.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策略
4.1 文化的引入
大学英语课堂上的文化教学最基础的一步是文化的引入。
文化的引入通常和课本内容相呼应,是对课本知识的再延伸。
引入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知识与本土文化的差异性显著,能够给学生带来较为强烈的反差效应。
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比如在讲到“misunderstanding”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将不同文化差异导
致的误解引入课堂。
比如肢体语言的差异,饮食的差异,服装的差异,礼仪性的差异等。
4.2文化的理解
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对于异国的语言,社会风俗,任何学习者都需要一定的积累,虽然这个积累过程比较漫长,但只要坚持,还是能够学习到很多不同文化的。
然而,要真正的理解文化现象背后的内涵和价值观,却并没有那么容易。
即使是生活在异国多年的人,他也许对于当地的语言,习俗了如指掌,但对于异国的价值观也未必能够理解和接受。
在英语课堂上,我们要将文化教学从表面的文化现象的了解引申到文化内涵的理解,这是一个必须深入的过程。
只有理解了文化的内涵才能说真正学习了和理解了这一文化。
比如在讨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欧美国家的父母与子女关系有什么特点,以此引发学生思考,之后教师在给与一个比较客观的答案。
这里为止,只是对于文化现象的知晓,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分析一下形成这种关系模式的原因。
通过学生的讨论与发言,信息得到相互交换,思路由此打开。
学生提供的信息可能不是很客观或很全面,但是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教师在学生探讨过后给与一个信息的补充,完善或是提供一种新的观念。
比如教师可以进一步的分析,指出欧美国家的法律有父母抚养子女的要求却没有子女赡养父母的要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较国内更为松散,子女的独立性更强,这和欧美国
家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有关。
4.3文化的融合
文化的融合是在充分了解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对文化的重新认识和接纳。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和习俗,对于不同于我们的他国文化,我们首先要意识到这种差异,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认识到本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共性和特性,既能认同本族文化又能尊重和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在这一阶段,我们的文化教学的重点放在文化差异的比较上。
比如在讨论爱情与婚姻这一主题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比较中外文化在婚恋方面存在的差异,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以及发表自己对于婚恋问题的看法。
在这样一个探讨过程中,学生既了解了更多的文化差异,同时锻炼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形成个人意见的能力。
最后的个人意见实际就是一种对文化的认识理解后的融合。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处于一个辅助性的地位,为学生提供一些信息,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文化的融合必须通过个人的思考和分析以及最后的认同和接受才能够实现。
4.4文化的应用
文化的融合需要通过跨文化交际来表现和加强。
语言和文化的使用要在一种特定的语言文化背景下进行。
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提供这样的环境和实践机会。
这一阶段的教学以实践为主。
课堂中可以采取一些学生参与性高的活动,比如模仿性对话,
角色扮演,针对某一文化观念的辩论。
活动中教师课作为评委,学生形成评定小组,针对活动中参与者的语言表达,肢体表达,文化理解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反馈,帮助参与者认识到问题,从而不断的改进。
这些活动对于参评小组的成员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如何给予评定也需要参评者首先对文化有着正确的理解。
5.网络和第二课堂的有益补充
文化的学习需要的是长时间的努力,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文化现象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外的场合和时间来更多的接触他国文化。
教师给学生推荐一些文化学习的网络平台,要求学生定期做一些学习心得报告,此报告作为成绩的一部分给予考核。
以班级建立学习网站,同学和老师可以在网站里提出疑问,交流心得。
此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第二课堂,组织学生每个学期开展一些文化主题活动,比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以文化为主题的英语角等
6.结语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应当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其目的都是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的教学有它特有的层次性,我们应当科学的,系统的组织课堂教学,合理的安排和分配文化教学的比重和时间。
同时,由于文化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应当急于求成,而是利用能够利用的时间和机会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
(作者单位: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曹文英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
[2] 赵厚宪论文化教学原则 [j] 外语教学 2002(5).
[3] 林娟娟跨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