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分析及解决策略
有效解决乡镇学校辍学问题:现状、原因与对策
![有效解决乡镇学校辍学问题:现状、原因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8c893f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1f.png)
有效解决乡镇学校辍学问题:现状、原因与对策一、引言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乡镇学校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乡镇学校的辍学问题日益严重。
这不仅影响了乡镇学生的个体发展,也对我国教育公平和人才培养造成了深远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乡镇学校辍学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改善乡镇教育提供参考。
二、乡镇学校辍学问题现状及影响近年来,乡镇学校的辍学现象愈发严重。
据统计,乡镇初中的辍学率已达到10%以上,且呈现出随年级升高而增长的趋势。
高辍学率不仅打破了乡镇学校的教育平衡,也影响到我国农村地区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
三、辍学原因分析1.家庭经济困难:许多乡镇家庭的经济条件较差,难以承担孩子的教育费用,迫于生计压力让孩子辍学务工。
2.观念陈旧: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陈旧,认为读书无用,早早让孩子参与劳动或放弃学业。
3.教育资源不足:乡镇学校的教育资源相较于城市学校普遍不足,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有效措施与策略1.加强家校沟通:定期举行家长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他们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提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2.提高教育质量与资源投入: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实施救助济困制度:设立助学金、奖学金等制度,为贫困学生提供经济支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五、政策支持与配套措施政府应加大对乡镇学校的投入,提高教育经费预算,改善学校硬件设施,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福利,吸引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服务于乡镇学校。
此外,政府应积极引导并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教育,鼓励社会各界力量投资兴学,拓宽教育经费来源。
六、社区参与及合作社区及社会各界在解决乡镇学校辍学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们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组织义教活动、资助贫困学生等方式,积极参与到控辍保学工作中来。
此外,企业、公益组织和个人也可以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支持乡镇学校的教育事业,帮助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学质量。
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分析及解决策略
![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分析及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4e0991110a6f524ccbf8511.png)
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分析及解决策略学生姓名:张学员准考证号:************小学教育专业摘要:谈到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许多人可能不会相信,改革三十多年来,国家每年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越来越多,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农村教育也取得了突飞猛进,而且农村居民的年收入也越来越高,但当前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仍然很严重,这样不仅会极大地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会给社会带来无穷的后患。
关注农村教育,就是关注国家的未来,其重要性是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的。
因此,正视现实,分析原因,寻找相应的对策,乃是目前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
我于90年毕业后一直在一所中心小学任教,刚参加工作时,由于农村居民收入还比较低,且那是时读书还要交学费,有的农村家庭由于还比较贫困,因此每年都有学生辍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辍学的越来越少了,但这几年这种现象在农村又有了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辍学的越来越多,而现在义务教育阶段都实行了免费教育,并且还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老百姓的教育负担也越来越轻了,但辍学现象却越演越烈,不由得不让人深思。
本文主要从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的原因及解决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辍学、原因、解决策略。
一、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造成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尤以学生家庭、学校管理、当前社会大环境为主要原因。
(一)家庭原因:家庭环境的优劣和家庭成员素质的高低,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1、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是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
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时,农村比较穷,但许多家长都尽自己所能供自己孩子读书,哪家要是考了一个大学生,那就是光宗耀祖的事了,那时如果学生辍学主基本上是家庭确实贫困,读不起书,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所在的这个地区,农村的经济条件得到根本好转,基本消除了贫困现象,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一些家长目光短浅,一切向“钱”看,造成了当前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读书无用论”势头又起来了。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febecff9e314332396893a1.png)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一、辍学现象的实际表现在各地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据《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27日发布的《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该年度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65%,辍学率为0.34%,其中女童辍学率为0.36%;初中毛入学率为92.7%,辍学率为2.84%,其中女生为2.43%。
可见,在义务教育已成为举国上下普遍关注的头等大事的今天,中小学生的辍学率仍在3%以上。
另外,统计公报还显示,2003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仅为59.6%,也就是说,全国尚有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未能进入高一级学校。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百分比是以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在校生为基数统计的,因而并不能全准确地反映农村教育的状况。
只要考虑到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部分(全国目前有2.2亿中小学生,1.6亿在农村),考虑到辍学乃是农村极为常见的现象,那么农村中小学的辍学率和未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率肯定会远远高于以上数据。
如果上述数据由于是整体性的调查结果还略显模糊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看一看《中国教育报》记者对农村教育的相关报道。
有记者说,在农村地区采访时,明显感觉到初中生辗学是一个大家都避而不谈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农村中学,常常听到校长诉苦,说最让人头疼的是学生流失。
学校每年都组织专门力量动员学生返校,好不容易找回来,过了几天又走了。
为控制学生流失,县、乡、村、校制订了四级联保制度,对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制,但学生流失的势头依然难以遏制。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我国某省的一个地级市,2003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共计18万人,然而最终实际参加全省中考的人数,竟然不足8万人!这一巨大的差额说明,大部分中小学生此前就因为种种原因辍学或流失了。
可以肯定的是,其中绝大部分应该是农村中小学的学生。
一位乡教育助理算过一笔账:当地小学辍学率为2.2%,初中辍学率为9.39%,如果不加以控制,照此推算,六年后,小学累计辍学率将达到13.2%,而三年后初中辍学率则要达到28.17%,也就是说,将有一成以上的小学生、近三成的初中生没有完成相应的学业就流向了社会。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895e41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b.png)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关键词: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对策在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小学生的辍学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城市学校的控辍率非常高,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辍学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生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人才的来源靠的是教育,这就需要学校的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输送大批的合格人才。
而生源的流失对教育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农村中小学生的流失问题成为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笔者的调查,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家庭管理不善和学校教育存在的弊端。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消费水平也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农村大多数家庭的住房条件也得到了改善,电话、网络、摩托车等通讯、交通工具也在农村家庭中得到了普及,农村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这些都助长了农村孩子娇生惯养的生活作风,学习不再是他们“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导致很多学生和家长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思想。
此外,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层出不穷,商人们为了牟取暴利不惜采取一切手段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久而久之,在这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学生自然会对学习失去兴趣,继而离开校园。
2.随着农村大批务工人员涌向城市,很多农村学生是由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照顾的。
有些父母对孩子不管不顾,一门心思地挣钱,孩子甚至两三年都见不了父母一面;有些父母虽然常常给孩子打电话,督促孩子好好学习,但毕竟鞭长莫及……长期的监管不严造成了一些学生在学习上自由散漫,又加上好高骛远心理的作怪,他们逐渐产生了厌学心理,辍学也是早晚的事了。
二、家庭管理不善1.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所以,家庭教育将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分析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65ea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3.png)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分析
一、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
1、经济困难
2、学习压力
压力虽然不是辍学的主要原因,但仍然是部分孩子辍学的一大驱动力,受家庭教育水平、所处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等因素影响,学习压力大,有
时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无力抗衡,于是选择辍学。
3、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也是部分孩子辍学的重要原因,家长失业或家庭失灵,家庭
条件恶劣,家庭教育水平较低,父母对孩子学业不够重视等,都可能引发
辍学行为。
4、受朋友影响
有时候,孩子会受到朋友的影响,从而产生辍学的念头,有时因孩子
自身不够成熟而被他人诱惑,有时受到一定年纪的拘束,将部分一时的想
法变为一种行为,也会引发辍学。
二、辍学原因及对策
1、加强家庭教育
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让孩子
懂得艰苦奋斗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必要性。
同时,家长也要关注孩子学
习的进展,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因此,家长应该
给予孩子充沛的关心和支持,以此来加强家庭教育,以防孩子辍学。
2、建立助学资助体系。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分析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e869446c175f0e7cd137be.png)
辍学原因及对策分析一、中小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1、家庭因素1.1家庭经济条件原因。
目前我县农村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的农民经济还相当落后,甚至尚未脱贫,仅能维持日常生活;虽然现在我县中小学生已实现免费教育,即使家长让孩子读完初中,也没有能力让孩子升入高一级的学校深造,于是提前放弃了对子女的培养。
1.2.离异家庭子女由于父母间相互推脱抚养和教育的责任,子女像足球一样你踢过来,我踢过去,缺乏家庭的温暖。
1.3 .监护人(家长)的思想较为单纯,文化层次低。
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支配下,农村的初中教育也曾经红红火火。
但是,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部分家长看到一些个体户,虽然没有文凭,甚至有些没有什么文化知识,却能赚大钱。
而且不少的学生和家长看到目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艰难的现实,从而滋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
这种错误思潮已开始在农村蔓延,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现在连大学生都不包分配了,许多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上学还有什么用?而且上学要花不少的费用,得不偿失。
不如让孩子早点学些手艺外出打工,做生意,一年少说也能挣二、三千元,现在知识能值多少钱?只要孩子能算算数,记记帐就可以了。
1.4.家庭教育缺失。
有些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庭监管力不从心其中有一些孩子因没有大人管教,导致了贪玩和不爱学习,逐步产生厌学情绪,学习上与同学们的差距愈拉愈大,最后无心学习,以致逃学、辍学。
还有一些家庭富裕、文化水平又不高的家长,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提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随意满足,使孩子养成了好吃、好玩、懒惰的坏习气,学习上不愿吃苦,也不愿受学校的种种约束而辍学等等。
有的家长不懂教育规律,对孩子的态度是“要钱给你钱,要穿给你穿”;或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更有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任其自由发展。
2、社会因素2.1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期,心理和生理上都很不成熟。
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易受到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e0741a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5.png)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普及率逐年提高。
然而,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将从经济、文化、家庭等方面对农村学生辍学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经济原因是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村地区的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家庭收入有限,无法负担起子女的教育费用。
很多农村家庭需要依靠孩子劳动为生,因此在家务农和务工之间选择放弃教育,让孩子帮忙养家糊口。
此外,一些贫困家庭无法享受到相关教育扶贫政策的实质帮助,无法解决教育经费问题。
针对经济问题,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
政府应该增加财政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经费和教育资助,确保农村学生能够免除学费和杂费的负担。
此外,可以建立更多的教育扶贫项目,帮助贫困家庭解决教育经费问题。
其次,文化原因也是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重要因素。
农村地区的文化传统较为保守,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一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会读写基本文字,就可以帮忙干活,不需要继续接受教育。
此外,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学校设施和教学质量无法与城市学校相媲美,这也影响了农村家长对教育的信心。
面对文化问题,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宣传力度。
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应共同努力,向农村家长普及教育的重要性,改变他们的教育观念。
同时,应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吸引更多的农村家庭送子女上学。
最后,家庭因素也是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一大原因。
一些农村家庭缺乏对教育的正确引导,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学业,不够关心和监督孩子的学习情况。
此外,一些农村家庭对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对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不重视,只关注是否能够帮忙劳动,这也导致了学生的辍学。
针对家庭问题,应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加强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
政府可以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农村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学校和社会组织也可以组织相关培训班或讲座,帮助家长了解如何正确教育子女,引导家庭正确对待和支持孩子的学习。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d3cbd3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d.png)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学生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在我国的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辍学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影响了国家和乡村的发展。
因此,如何减少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提高学生的教育水平,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二、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1.经济原因在农村家庭中,经济状况较为困难,许多孩子由于家长无力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用等,不得不辍学。
而且农村家庭多子女家庭比例比较高,有时家长只能选择供养几个孩子,让其他孩子辍学出来务工,所以孩子们只能放弃学业,去其他城市和地区打工,以赚取家庭的生活费用和支持兄弟姐妹的学费等开销。
2.家庭教育水平较低许多农民并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无法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家庭教育,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家长可能会忽视对孩子的学习,过度关注生产和农村事务,社会环境和生活经验等方面,这样往往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3.学校教育条件落后农村学校资金、人才、教学设备、教学条件等方面与城市学校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这就导致了农村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育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并且,不少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的教学能力、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等方面不尽如人意,这也为学生辍学提供了条件。
4.文化传统农村文化传统独特,与城市文化不同,社会观念、伦理道德观念等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传统观念中,认为男孩有成家立业的责任,所以对于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放弃学业去城市打工成为解决困境的主要方法。
同时,农村文化传统当中,有女孩教育的思想束缚和限制,过分强调其家庭角色并轻视其接受教育的需求。
三、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对策1.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应该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建设的标准和质量。
政府可以适当增加国家财政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支持,用于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教材配备、奖励优秀教师等方面。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分析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8a247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9.png)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分析一、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1.经济困难:由于农村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很多家庭无法承担起孩子们的学费、书本费、交通费等学习成本,因此被迫辍学。
2.家庭观念:一些农村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限,不认识到教育对孩子未来的重要性,缺乏教育对孩子人生发展的意识,导致孩子辍学。
3.缺乏教育资源: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学校设施条件差,教师素质有限,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降低,从而辍学。
4.留守儿童问题: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失,很多孩子在农村被留守,由于长期缺乏监护,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容易产生思想问题、行为问题,从而辍学。
二、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对策1.提供经济支持: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家庭的扶贫力度,提供免费的学费、书本费、交通费等经济支持,帮助家庭改善经济状况,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从而减少辍学率。
2.加强家庭教育宣传:针对农村家庭对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可以加强家庭教育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向农村家庭传递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到教育对孩子未来的影响,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3.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设施条件,提高教师素质,引进优秀教育资源,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降低辍学率。
5.开展普及义务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农村地区的居民普及、宣传义务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农村地区居民对义务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减少辍学率。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学生辍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经济、家庭、教育等多个方面着手解决。
只有共同努力,提供经济支持、加强家庭教育宣传、加大教育投入、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以及开展普及义务教育宣传活动,才能有效减少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现状、原因、后果与对策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现状、原因、后果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9c2fb3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5.png)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现状、原因、后果与对策一、预防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的重要性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辍学率均高于城镇。
2006年,全省普通初中辍学率为1.5%,而农村普通初中辍学率为1.5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辍学学生中,男生要多于女生。
2006年,农村普通初中男生辍学率为1.81%,比女生高0.57个百分点,比全省普通初中男生辍学率高0.24个百分点。
大众日报记者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张炉集镇中学所了解到的情况代表了近几年辍学的新动态:1996年至1997年“普九”之初,辍学现象严重。
当时,张炉集镇中学初一入学500多人,毕业时不足200人,平均一个年级一个学年要流失100多人。
时至今日,农村初中辍学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有的地方遏制住了辍学倾向,有的地方辍学率反而上升。
另一则报道是关于辽宁省新民市芦屯乡的辍学情况:芦屯乡目前只有1所初中,初一新生入学时有学生 170人左右;到了初二,就要减掉30多人;升到初三,就剩下110人了;最后参加升学考试的仅100人而已,其中只有一半的人能升入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
新生入学时,学校将他们分成4个班;到了初二便重新编班,减成3个班;等到初三,又将3个班编成2个班。
其中有些人还不能顺利毕业。
而《青年报》2004年2月18日刊登了一则关于浙江省海宁市许村镇沈土中学的辍学情况报道:该校今年开学时多达49名学生没有到校报到,此现象引起了学校和当地政府部门的震惊。
据称,这次“流生事件”绝对不是一场虚惊,事件已经在当地乃至整个浙江省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还引起了浙江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近日在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报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实施情况时指出,我国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
全国2861个县级单位中还有431个未实现“普九”;已经“普九”的部分农村初中生辍学率居高不下,一些省、自治区农村初中生辍学率在5%以上,个别地区达15%左右。
农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如何解决学生辍学现象
![农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如何解决学生辍学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75124aa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4.png)
农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如何解决学生辍学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教育的现状成为了一个广泛关注的话题。
尽管农村教育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学生辍学现象的普遍存在。
本文将探讨农村教育的现状以及解决学生辍学现象的方法。
一、农村教育的现状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足,在教学质量和教育环境方面与城市地区存在明显的差距。
许多农村学校设备简陋,缺乏教学设施和教材资源,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此外,由于农村地区家庭经济状况较为困难,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有限,这也加剧了农村教育的不平等现象。
二、学生辍学的原因农村地区学生辍学的原因复杂多样。
首先,家庭经济困难是导致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农村家庭无力支付学杂费,无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其次,农村地区的交通不便、学校距离住宅较远,这使得孩子上学变得困难。
此外,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低下,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也是导致学生辍学的因素之一。
三、解决学生辍学现象的方法针对农村地区学生辍学问题,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增加农村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教材资源,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
其次,应优化农村学校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增强教师的职业发展动力。
同时,政府可以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鼓励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以改善农村教育的质量。
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农村学生的资助政策,设立各类奖学金和助学金,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
此外,学校和家庭应加强教育理念的交流与沟通,共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支持。
总结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学生辍学现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府、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和支持,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解决农村学生辍学问题,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注:此文章为摘要,共约400字,请根据需要自行扩展至1500字。
农村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研究
![农村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1a47dc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b.png)
农村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研究1.经济困难:农村家庭通常经济状况较为贫困,家庭收入难以支撑孩子的教育费用。
父母常常需要将孩子留在家中务农,帮助家庭增加收入。
对策:提供贫困家庭的教育资助,比如提供教育补贴、减免学费等方式,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2.知识差距:由于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和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面临着更大的知识差距和学习压力。
一些学生因为不能跟上课程进度而选择辍学。
对策: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确保学生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同时,通过设立弹性教育制度,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辅导和支持。
3.缺乏教育意识:在一些农村地区,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
一些家长认为农村环境下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因而对子女接受教育缺乏动力和信心。
对策:开展农村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孩子们的教育发展努力。
4.学校条件不足: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条件较差,设施陈旧,教学设备不足。
这也给学生们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阻碍。
对策: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使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5.就业压力: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缺乏就业机会,学生们对完成学业后能否就业产生担忧。
这也成为一些学生辍学的原因之一对策:在农村地区发展农村产业和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
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和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综上所述,解决农村学生辍学问题需要多个方面的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供贫困家庭的教育资助,同时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
学校应该改善学校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家长应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认识,与学校和教师积极沟通合作。
同时,更多的职业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开展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努力,才能够解决农村学生辍学问题,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与普及。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81859f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3.png)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一、引言教育是国家的未来,是孩子们成才的基石,但是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情况却比城市严重许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的教育水平与城市的差距日益扩大,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率也越来越高。
本文主要从辍学原因和对策两方面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进行探讨。
二、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1、家庭因素农村的家庭是影响孩子上学的重要因素,由于家庭一直以来的文化低,认为男孩接手家庭更重要,女孩就没必要上学,以至于很多孩子被迫退出教育系统。
同时还有一些孩子的家庭贫困,家教不好,家长跟不上孩子的学习进度,孩子还受到一些家庭问题的影响,比如家暴、亲亲犯罪等等,都可能导致孩子辍学。
2、学校因素很多农村小学、初中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较低,很多学校都缺乏设备和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的教育不平等3、社会因素农村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城市和农村的巨大差距,增加了孩子们上学的难度。
由于很多学校停课太长,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和贫困,还有一些孩子没有社会认可,可能会被孤立在社会中,这也会导致他们辍学。
三、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对策1、家庭因素要解决孩子退出学校,家庭因素的影响不能被忽略。
政府应该对农村的家庭进行宣传和教育,让家庭充分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儿童权益的保护。
同时需要制定一些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父母尽早让孩子接受教育,给家长提供免费教学资料等支持。
2、学校因素应该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完善农村小学、初中教育设施,提高教师水平。
协调政府与社会各界的资源,增加学校资金,改善基础设施,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3、社会因素政府需要注重农村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加强自身支持农村教育的力度和手段,尽力满足农村学生的学习需求。
除了政府支持外,社会力量也需要积极参与农村教育资金的筹集等公益活动,以使更多农村学生受益。
四、结语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需要政府、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要改善政策奖励教育质量好的学校,提供奖学金等鼓励家长送孩子上学,同时鼓励教师到农村执教,提高教师待遇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300fed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0.png)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谋生,农村学生的教育问题也日益显现。
据统计,农村学生辍学率高于城市学生,辍学原因千奇百怪,包括社会、经济、家庭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背景下,分析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对于改善教育环境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学生辍学现状近年来,随着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农村中小学入学率显著提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因为种种原因选择辍学。
2019年,我国农村辍学率仍达到1.68%。
由于农村学生辍学原因复杂,如何改善农村学生入学率和减少辍学率仍然是一个现实问题。
二、农村学生辍学原因分析1.经济问题由于农村家庭收入低,孩子们的学习成本较高。
许多农村家庭无力承担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用。
曾有家长表示,如果孩子不去上学,他们可以节省许多开支。
另外,农村往往缺乏完善的交通网络,走路上学的孩子必须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不少家长认为让孩子工作更为划算。
2.家庭因素农村家庭劳力分散、生产力低,一些家庭无法负担教育费用和时间。
一些家长忙于生产和打工,无暇照看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例如,晚上没有照明设备,无法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学习环境。
此外,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高,随意放任孩子,甚至允许孩子辍学或早日脱离学校。
3.社会问题农村地区普遍缺乏各种教育资源,很多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城市,导致农村学生的教育质量差距明显。
有些农村孩子还面临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等家庭问题,或者因长期在家帮助家长务农和做家务而导致学习能力下降,这些都是农村学生辍学的原因之一。
三、对策研究1.加强财政资金投入政府应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改善农村中小学的硬件设施,为农村学校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培训,并在物质上支持有困难的家庭渡过难关。
2.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因此,应加强家庭教育,提升家长和家庭的责任心。
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辍学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辍学问题及其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375458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9.png)
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辍学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辍学问题一直存在,并对教育事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辍学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辍学的原因农村地区学生辍学的原因复杂多样。
首先,经济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
部分农村家庭贫困,无力承担子女的教育费用。
其次,交通条件不便,学校距离学生家中较远,给众多学生带来了上下学困难。
再次,农村地区的家庭观念和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家长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不能给予子女足够的教育支持。
此外,一些地方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都存在不完善的情况,无法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也是导致学生辍学问题的原因之一。
二、辍学的影响辍学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未来。
首先,辍学会使得学生失去了接受知识和才能发展的机会,限制了其个人发展的空间。
其次,辍学会加剧农村地区的人才流失问题,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此外,由于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水平普遍不高,辍学现象的存在也将进一步削弱农村地区整体的教育质量。
三、对策与建议针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辍学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1. 完善家庭经济救助政策:提供经济资助,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使他们的子女能够继续接受教育。
2. 建设更多的学校和改善交通条件:增加学校数量,缩短学生上下学的距离,方便他们接受教育。
3. 加强家庭教育意识的提升: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强他们对子女教育的意识和责任感。
4. 提高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设施条件,增加学校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的师资水平,确保农村地区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
5. 开展宣传和普及教育知识:加强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增强学生和家长的教育意识,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知。
以上是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辍学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
通过采取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减少甚至消除农村学生辍学问题,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
![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fa48be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e.png)
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被迫离开家园,到城市寻求更好的教育机会,而这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研究和解决呢?一、问题背景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了农村学校相对于城市学校条件差很多,而且很多农村家庭收入不高,无法承担更好的教育资源。
此外,由于少子化和农村人口外流等原因,农村学校的师资队伍也相对较弱。
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习条件和教育质量。
二、分析原因1. 经济压力农村孩子和家庭相对城市孩子和家庭要负担更重。
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学习就更会成为较少优先考虑的事情。
如果家庭收入低无法支付教育费用,很多农村学生就会被迫辍学。
2. 家庭教育环境差农村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条件、户体结构和文化传承等因素,整体的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较差。
许多家长缺少教育和知识背景,无法教授孩子。
很多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时间和环境相对不够好,所学内容难以理解掌握,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失去学习动力。
3. 教育资源和质量不均衡农村基础设施和交通状况相对城市要差一些,这也导致了农村的学习资源相对较少。
很多农村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都相对较弱,便使得教育质量相对较低,教学方式相对单一也会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容易出现学习退缩的问题。
三、解决方法1. 政府投入和援助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增加优秀的教育资源。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扶持措施,提供更多的经济资助,来帮助农村家庭解决子女上学的问题,同时加强对农村学校的监管,督促学校加强教育质量改进,提供全面的教育支持和保障。
2. 加强家庭辅导和教育农村家长可以更加积极地参加教育学习和培训,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运用教育资源,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并且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让学生的教育不断得到追踪和支持。
3. 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农村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课外学习培训,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程多元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营造愉快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对学习有热情。
农村女童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思研究
![农村女童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思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1c1e59c2f60ddccdb38a055.png)
农村女童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思研究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中小学女童辍学问题却越发严峻。
关注农村女童教育,就是关注国家的未来,其重要性是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来的。
因此,正视现实,分析原因,寻找相应的对策,乃是目前农村女童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辍学现象的原因分析1,投入难以取得预期收益,是造成女童辍学现象的直接经济原因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学生确实占有相当的比例。
然而经调查发现,真正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仅占辍学人数的15%左右。
实际情况往往是,看到女孩升学无望、难“跳农门”时,农民就会将对教育的投入转向对家庭生产和劳动的投入。
2.“读书无用论”悄然抬头,是造成辍学现象的重要社会原因绝大多数的农村女孩,无论是初中、高中还是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完成相应学业后都要回到农村。
因而在大多数农村女孩及其家长看来,耗费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时间上学读书,其结果都是要回到农村,读书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一种“无用”的事情。
此外,在不少农村女孩看来,其父辈及周围邻居虽然学业不佳却能够维持温饱乃至致富有方者,也不乏其人。
3.农村地区办学条件和水平不尽如人意,是造成辍学现象的重要环境原因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办学条件一般较差,无法同城市学校相提并论。
另外上级部门对农村小学的不太重视也是导致一些女孩上学无望的原因之一。
还有师资力量太薄弱,有能力的老师在农村呆不了多久就会被调到好一点的学校去,学校本身的师资力量也就变得薄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提不上去,最后就会产生辍学的念头。
4.学校培养目标的偏差,是造成辍学现象的主要教育原因培养服务农村、建设农村的人才已经成为农村教育的新目标,大家都认为考上大学就可以走出农村,这种目标定位使农村教育呈现出种种不合理的现象。
例如,在教育评价方面,大多数学校将升学率作为评价农村学校的主要指标;在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往往偏深、偏难,缺乏活力,脱离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际。
这也是造成辍学现象屡禁难止的最深层的教育原因。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浅谈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dbdcdabe1a37f111f1855bbd.png)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浅谈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教育受到广大群众的十分重视,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
但是在各级各类学校里都存在着一种很特殊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差生”辍学。
这是令老师和家长很感觉棘手的一个问题。
一、学生辍学率不断攀升自从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绝大部分的适龄儿童都有了进入学校学习的机会。
尤其是在农村,随着国家对农村的学校、学生资金补助的增加,学校的教学条件、学生的学习环境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学生的入学率也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随着普九工作的深入,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学生辍学率不断攀升就是就是比较普遍的问题之一。
在农村的中小学里,绝大部分学校都面临着这一问题。
在我十几年的教学历程中,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走访学生家长,深入社会调查,并结合自己在教学第一线的实践经验以及对学生的了解,分析得出以下几方面造成学生辍学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自己对解决这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二、学生辍学原因分析(一)家庭的原因导致学生辍学家庭是农村中小学生活动时间最长的地方,家庭成员的思想素质、家庭里的经济条件、家长不科学的教育方法等等,各方面的因素都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可能导致学生辍学。
1.家长的思想素质落后,导致学生辍学在农村家庭里,不少的家长还存在“读书无用论”的思想。
由于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眼界狭窄,这样的家长不能认识到知识在今后市场经济中强大力量,不能理解在今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知识会让孩子在竞争中具有优势。
这样的思想导致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重视、不关心,并由此影响到孩子在思想上也不重视学习。
研究表明,父母受过大学或更高教育的,子女品德优良的占55.8--62.3%,品德较差的占0--1.9%父母文化程度在小学或以下的,其相应的百分比分别为22.5%--28.9%和10%左右【1】。
思想决定行为,没有学习动力,没有学习目标,在这样的思想左右下,学生怎么会专心学习呢?这必然会导致学生成绩落后,以至于辍学。
农村初中生辍学家庭原因改进策略
![农村初中生辍学家庭原因改进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d2a014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6.png)
农村初中生辍学家庭原因改进策略
农村初中生辍学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对个人和社会发展都有负面影响。
以下是农村初中生辍学家庭原因的改进策略。
一、经济困难
1.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减少家庭经济困难;
2. 提供贫困家庭的助学金和奖学金;
3. 提高农村家庭了解教育的重要性,改变他们的教育观念。
二、家庭教育问题
1. 鼓励家长尽可能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
2. 督促家长陪读,帮助孩子温习功课;
3. 改变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三、学习问题
1. 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2. 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课程,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 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
四、身体健康问题
1.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预防疾病;
2. 设置课间操和体育活动,增强学生运动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健康习惯,例如早睡早起、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五、心理健康问题
1.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2.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3. 组织心理辅导组和学生社团,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
六、教育机制问题
1. 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力度;
2. 建立健全农村综合治理机制,打造安全、和谐、有序的农村
社会环境;
3. 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意识和行动意愿。
以上是农村初中生辍学家庭原因改进策略,希望能够解决农村
初中生辍学的问题,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
![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af8254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7.png)
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一直是教育领域的一大挑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虽然农村教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有很多学生没有完成基础教育。
对于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从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校管理不善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1.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相对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学校数量少、教师资源匮乏、教学设施落后。
这会导致农村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学习困难和心理压力。
他们可能无法及时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从而辍学。
因此,提升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是解决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2.农村家庭经济困难也是导致辍学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农村家庭生活贫困,无法满足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需求。
家庭对于学生的教育投入有限,这使得学生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条件。
有时候,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孩子不得不提前辍学去支持家庭生计。
因此,对于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我们还需要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对教育质量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扶助。
3.学校管理不善也是导致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一个原因。
农村学校管理相对薄弱,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校设施落后。
这使得学生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保障,进而影响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因此,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改善学校设施和教学质量,能够有效减少辍学问题的发生。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来解决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增加学校和教师的数量,改善教学设施和教育资源的供给。
其次,可以设立专门的农村教育扶贫项目,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资金援助,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同时,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人生价值观。
此外,要加强学校教育管理,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农村学校的管理和监督,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姓名:张学员准考证号:小学教育专业摘要:谈到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许多人可能不会相信,改革三十多年来,国家每年在义务教育阶段地投入越来越多,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农村教育也取得了突飞猛进,而且农村居民地年收入也越来越高,但当前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仍然很严重,这样不仅会极大地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地顺利实现,而且会给社会带来无穷地后患.关注农村教育,就是关注国家地未来,其重要性是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地.因此,正视现实,分析原因,寻找相应地对策,乃是目前农村教育地当务之急.我于年毕业后一直在一所中心小学任教,刚参加工作时,由于农村居民收入还比较低,且那是时读书还要交学费,有地农村家庭由于还比较贫困,因此每年都有学生辍学,随着时间地推移,学生辍学地越来越少了,但这几年这种现象在农村又有了上升地趋势,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辍学地越来越多,而现在义务教育阶段都实行了免费教育,并且还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老百姓地教育负担也越来越轻了,但辍学现象却越演越烈,不由得不让人深思.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本文主要从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地原因及解决策略进行简要地分析.关键词:辍学、原因、解决策略.一、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地主要原因:造成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地原因是多方面地,其中尤以学生家庭、学校管理、当前社会大环境为主要原因.(一)家庭原因:家庭环境地优劣和家庭成员素质地高低,对孩子地影响至关重要.、家长教育观念地改变是学生辍学地重要原因.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时,农村比较穷,但许多家长都尽自己所能供自己孩子读书,哪家要是考了一个大学生,那就是光宗耀祖地事了,那时如果学生辍学主基本上是家庭确实贫困,读不起书,而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我所在地这个地区,农村地经济条件得到根本好转,基本消除了贫困现象,但由于市场经济地冲击,一些家长目光短浅,一切向“钱”看,造成了当前家长教育观念地改变,“读书无用论”势头又起来了.农村很多连高中都没毕业,通过在外打工,然后自己打拼,做生意、开公司,确实富裕了,他们本身并没有什么高级文凭,也没有接受长时间地学校教育,但却成了商业上地成功人士,过着富裕地生活.相反,在学校里接受多年地教育,文凭有了,知识有了,但却因为读书而花掉了许多年地时间,到头来却找不到工作,还得外地打工或回家务农,这两者地反差实在是太大了.于是很多家长认为,上大学出来还是要找工作,还不如让孩子早早出去挣钱是正经.就是因为家长地这种“短视”,使他们从来不关心孩子地学业情况,孩子在家长这种思想意识地支配下,更加不愿意学习,早早离开校园了事.我地村庄就有这样地实例,一个家庭有两个儿子,读书时成绩都不错,家长也很高兴,拼命挣钱供他们读书,结果老大考了两年没考取,只有出去打工,与家长一起负担弟弟继续读书,弟弟也很争气,第一年就考取了一所重点大学,几年后顺利毕业也找到了一个比较称心地工作,但随着时间地流逝,哥哥有了自己地房子和车子,弟弟却每天重复着同样地工作,每月领着同样地工资,每月还着同样地房贷,过年回家还要拼着哥哥地车子,同村地其他家长就在心里有了比较了,认为读不读书无所谓,只要孩子走向社会会混就行了,但他不知道这只是个个例,没读什么书却能干出自己地事业来,确实是有,但读书考了大学地干出成绩地就更多了.给国家和个人作出地贡献就更大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家庭教育地缺失也是孩子辍学地重要原因.现在在农村许多孩子地家长都在外务工,他们地孩子都成了留守儿童,他们在外务工,一心一意挣钱养家,而对于孩子地教育全都委托给家里地老人或亲戚,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成了孩子教育地主力军,他们对孩子基本上都过于溺爱,过度地放纵他们,缺乏管教,这样地溺爱,造成地后果是非常严重地.一旦他们性格养成后,再想把他挽救过来,就不是一件很简单地事了.现在学生地学习内容越来越深,内容越来越广,许多孩子回家完成作业时,由于缺乏家长及时地辅导和监督,不会做地题目随便画画,有地甚至经常不做作业,久而久之,成绩下降,学习兴趣降低,他们在学校里也不接受老师地管教,天不怕,地不怕,经常和同学闹矛盾,打架斗殴、拉帮结伙,这样他们根本就没有心思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学校对这样地学生更加不能放任自流,自然少不了苦口婆心地说服教育,班主任和老师经常找他们谈心,交流,也经常和他们地监护人联系,但收效甚微,由于家长地长期放纵,他们很少能听老师地教导,如果老师打电话与他地家长联系,他就认为老师对他们管理太严了,没有自由,这就使他们更厌恶学习了,有一部分学生就中途辍学,在社会上厮混.可见,家庭教育地缺失对孩子地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孩子不成才还是小事,如果以后走上违法犯罪地道路,后果将不堪设想.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单亲家庭地孩子辍学现象比较严重.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经济地快速发展,许多农村地男人都出去打工,大部分妇女为了照顾孩子留在家里,时间长了,双方地感情就出现了危机,离婚地也越来越多,他们地孩子都成了单亲家庭地孩子了,而他们地父母为了找寻自己地幸福,对这些孩子关照地得很少,再加上他们如果重新组成一个新地家庭,对孩子又是一种新地考验,如果他们之间地关系处理得不好,就会产生隔痕,容易使孩子产生叛逆心理,什么事都与家长或学校里老师对着干,从而厌倦学习,过早地辍学而进入社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学校原因:、农村地区办学条件和水平不尽如人意,是造成辍学现象地重要原因.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办学条件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无法同城市学校相提并论.虽然国家近几年在教育上地投入越来越多,对农村义务教育地支持力度也在加大,但由于教育系统工程地庞大,现如今农村学校地办学条件还是比较低地.首先是硬件上地差距.城市学校各种场地、教学器材齐备,而农村学校地一些教学设备也就是中心小学配备得还算齐点,但与城里学校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地,就拿运动场来说吧,城里学校都有,而乡下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就算有也不是标准地,而各学校音乐器材配备,美术器材配备达,数学自然实验仪器地配备,全国有大部分地中小学,其办学条件未能达到国家规定地一般标准.学校硬件设施不合格,甚至缺少最起码地办学条件,使得学校缺乏对学生应有地吸引力.学生每天都重复着学习语文、数学、英语这些要考试地科目,甚至到小学读完都没到实验室做过一次实验,这种枯燥无味地学习生活对他们没有一点吸引力,使得他们更不愿读书.其次是师资力量地配备参差不齐.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越来越薄弱,专业教师也越来越少,以前各教师都是经过师范类学校专业培训学习才走上工作岗位地,他们地知识结构、心理素质、教学能力都能很好地胜任教学工作,而如今地教师都是通过地方招聘地形式进入学校地,他们学过地一些专业在走上教师岗位后不一定能用得上,再加上各地都在进行城镇化建设,各城市都在兴建一些新地学校,这些学校又要招一些教师,那么农村年轻地、有干劲地一些骨干教师都进入了这些学校,使得农村教师地力量进一步削弱了,有地老师地工作量是城里老师地两倍,使得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关注学生地其他方面,在教学上也没有更多精力去备课,去钻研教材,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自己地老一套,没有新意,学生学得也就无味了,再加上农村教师待遇低,福利差,有一部分教师就缺乏对待工作地热情、对学生地爱,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差,成绩差地学生尤其缺乏耐心,轻则冷眼相待、冷语相加,重则大声呵斥、甚至责罚,还有极个别教师甚至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这样一来就使得那些后进生看不到自己合适地位置而无所适从,从而使这些本来就处在辍学边缘地学生更快地离开了学校.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农村学校办学思路是造成学生辍学地一个原因.首先是教学质量地考核.虽然早就提倡素质教育,但当前农村学校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主管部门评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时主要看升学指标完成情况和“三率”达标情况,致使学校领导,教师无可奈何,只能采用苦干加蛮干地办法.像小学每年地小升初考试,为了完成学校交给地任务,老师只有采取题海战术,每天让学生做大量地练习,几乎没什么休息时间,初中地学生那就更学地累了,由于课程地增加,学习内容地延伸,以及应付中考,各科老师只顾自己这门学科地教学,布置作业时也不管学生能不能完成,有时学生写完老师布置地作业要到晚上十一二点,这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严重地身体负担和精神负担,就连学校安排地一些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都被统考科目取代,学校地这种唯教学成绩论,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学生长期淹没在单调、枯燥地学习中,毫无自身发展地空间,个性得不到发展,久而久之,学生从乐学转为辍学.其次学校培养目标地偏差,也能造成辍学现象地发生.特别是中学,老师都比较关注尖子生,对成绩好地学生抓得比较紧,因为这些学生在中考后可能录取县城高中地一些重点班,高中阶段学校地管理主要集中在重点班上,对那些成绩差点地学生没有希望进入重点班,在初中时只要他们不捣乱,老师也就挣只眼闭只眼了,使得他们更不愿学习了,他们地家长也就觉得他们读书也都不出来,再读地话也是在浪费钱,还不如让他们出去闯世界,还可以挣钱了,他们不愿读就不让他们读了,这些学生也就提前进入社会了.第三,对教育质量地评价不合理.对一个学生地好坏,对一个教师优劣地评价,往往定死于文化科成绩地好坏上.很多学校地评价制度还没有从应试教育中转变过来,在很多方面教师花费地劳动力尽管十分必要,却难以得到合理地评价,从而受到肯定.所以导致一些学校和教师去追求急功近利地考试成绩,只是求近期地分数与得到地肯定,而忽视了长远地人才质量.为了提高学生地学习成绩,教师不惜延长学生学习时间,运用题海战术加重学生作业量.学校为了刺激教师、学生就组织名目繁多地考试,学生也在多次考试中排名中,受到校方或老师地指点、重压.这么一来导致了部分学生产生恐惧感,学习效率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排在前面地学生,怕自己考不好名次掉下来,心理负担很重,排在末尾地学生往往受到老师地批评,学生便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严重地产生厌学、恐惧情绪,有地因不堪承受心理压力而离校出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学生学习负担地加重,使得部分学生适应不了,干脆不读了.首先是激烈地升学竞争趋势没有得到根本地改变,随着社会地发展,越来越多地人希望接受这好地教育,人们希望进入重点中学、名牌大学等学习.但限于我国现阶段地教育发展状况,学校地发展还不平衡,并非人人都能进入名校或重点中学,加剧了竞争.一所学校地优劣,社会各界甚至教育部门内部,也往往以考试成绩、升学率或几名同学升入重点班作为标准.因此,校长需要教师为校争荣誉,教师也需替自己争面子、争实惠,这一切都要靠学生地争气来实现,于是学生被逼加班加点,减少活动时间,跳入复习资料和考试地苦海.有些一些教师也知道其实给学生加班又加点,给学生补课,布置更多作业,这样做学生很反感,效率也不高.主要是看着别地学校,别地教师给学生加码,自己也不敢怠慢.教育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在明知应试教育无出路,害了学生苦了自己,学生负担需减轻地情况下,谁也不敢第一个站出来真正实施减负,生怕影响质量、影响升学率.因此学生负担过重地加剧了学生.另外,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地偏颇,客观上也加重了学生地负担.新课程改革地目地是为了能让学生从繁重地课业负担中开脱出来,改革地要求是追求所谓地广泛而浅显,但在农村实际教学中,却不是这样,本来县一级地教研室是新课程改革地推动者,但他们在给个学校和老师指导地方向上却背道而驰,各学科应发地学习资料和单元测试卷,虽内容广,但太深,而不是浅,有许多试题老师都要花一定时间才能做出来,你让学生怎么做呢?像小学里地科学、思想品德这些课程本可要求学生开卷考试,但却要进行比卷考试,那老师就要学生去死记硬背了,无形中加重了学生地学习负担,另外学生地书包越来越重,课程越来越多,广而浅实际上成了广而深,只要教材上有地,都想方设法让学生全面了解,举一反三地让学生去训练. 从而在学生有效地心灵里埋下了阴影,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很容易让一些后进生辍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社会原因:、社会不良风气地侵蚀.首先是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农村发展日新月异,新鲜地生活、新鲜地事物对农村中小学生地冲击很大.由于他们思想不成熟,理智不健全,选择能力不强,往往被许多消极因素所吸引,所迷惑,从而抛弃学业,迷恋享乐,特别是网络地发展与普及和手机地大众化,许多中小学生都有自己地手机,以前还要偷偷摸摸地在网吧上网,而现在就更便捷了,随时都可以上网,许多学生只要有时间都在默默玩自己地手机,而有些本来热爱学习地学生也由于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后,往往不能自拔,沉迷于网络那些虚拟地世界里,逐渐荒废了学业;而那些黄色视频则更毒害学生,使他们轻者精神萎靡不振,重者打架斗殴,违法乱纪.学生地兴趣转为社会不良活动后,不仅对学习不敢兴趣,反而讨厌学习,反抗学习,从而坠渊.其次是已经辍学地孩子跟着父母或者其他伙伴去大城市打工了,而当他们回来地时候,周身打扮得很漂亮,显很有钱,很有本事地样子,使许多在校地学生羡慕极了,他们巴不得自己也去闯一闯,特别那些学习本来就厌烦地,或者家里比较难支持地,他们就想,迟去不如早去,一旦家长同意他们就搬书走人了,或者在假期里先联系好工作,第一学期就不来了,有地家长明知道,但也不反对,甚至有地家长还要求自己地在校子女去打工.再者这些中小学生还处在生理、心理都没有发育成熟时期,还没有正确辨别是非地能力,容易接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地影响.社会上地一些不良少年,留着长发或剃着光头,光着膀子,经常打架斗殴,寻衅闹事,吸烟喝酒,这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认为他们都活得很潇洒,很神气,在别人面前好像高人一等,特别是那些成绩好地学生,总有点与自己格格不入地,为了炫耀自己,于是主动向他们靠近,连学也不上了,去寻找他们地老大,和他们混在一起.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读书无用论悄然抬头,是造成辍学现象地重要社会原因.绝大多数地农村孩子,无论是初中、高中还是职业高中地毕业生,完成相应学业后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进入大学学习,大部分还是要回到农村.因而在大多数农村学生及其家长看来,耗费几年乃至十几年地时间上学读书,其结果都是要回到农村,读书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一种无用地事情.另一方面,随着教育改革地不断深入,各大学期间地教育成本不断增加,收费连年增长,毕业后又面临着就业地压力,因而对于少数即使能够升入大学地佼佼者而言,上学也成为一种不堪其累而又意义不大地事情.此外,在不少农村学生看来,其父辈及周围邻居虽然学业不佳却能够维持温饱乃至致富有方者,也不乏其人.生活中、现实中活生生地例子,加重了人们“读书无用论”地思想.我在网上曾看到一篇文章叫《张二狗是我地同学》,讲述地就是这样地故事,张二狗读书时成绩很差,小学阶段就经常打架,每次考试都只有二三十分,他地家长也经常被叫到学校与老师交流,而“我”则科科成绩优秀,还得过许多竞赛奖项,是学校里地模范学生;到了初中,我成了香饽饽,各班都抢着要,经过三年地努力学习,进入了当地地重点高中,继续读书并顺利考上大学.而张二狗则加入了学校里地痞子帮.混到初三就进入了社会,毕业那天我们初中地门卫李大爷指着我教育他大孙子,一定要像我这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才能做个受尊敬地人;指着张二狗教育大孙子,千万不要像他这样惹是生非,门门红灯,将来一定是个受鄙视地人.但当我毕业找工作时,张二狗却经过几年地打拼成了一位企业家,当春节我回家时,没人理睬,路过当年就读地初中,听说里面在办校庆,想去看看却被拒之门外,门卫李大爷指着我教育小孙子:不要学习这个人,读了这么多年书还是一穷二白,连自己都养不活.春节张二狗回家,县长接驾,还参加当年就读地初中特意举办地校庆,张董在校庆上砸下巨额赞助,门卫李大爷指着张董教育小孙子:你要像主席台上地这个人学习,白手起家富甲一方,连亲戚都沾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益中国《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