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疫情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脑疫情分析
分析成都市1950-2008年流行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有效控制流脑暴发及流行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1950-2008年,全市共报告病例19119例,死亡病例1004例;1950-1982年间,平均5~7年发生1次大流行,1983年以后无明显周期性,1990年以后发病率降至0.5/10万以下。全市20个区县均有病例报告,以双流县、金堂县、金牛区、成华区等发病病例较多;各年2~4月发病例数占全年发病总例数的75.89%;年龄组发病数前3位分别为15~19,10~14,6~9岁组,分别占总发病例数的16.21%、15.02%、13.83%,农民发病最多占34.11%,其次为学生占28.04%,第3位为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共占23.36%。结论1950-1982年流脑的流行具有周期性,平均5~7年发生1次大流行,1983年后,流脑呈高度散发,改变了流脑流行的周期性规律,且发病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可看出我市流脑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流行的隐患,应针对薄弱环节,以加强监测为主,掌握流行动态,辅以疫苗和综合防治可能出现的流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化脓性脑膜炎发病中居首位。在没有实施计划免疫之前,具有流行强度大,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接种A型流脑多糖体疫苗后,流脑得到了有效的控制[1],但近年来C群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脑时有发现[2],发病呈不稳定状态①。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地区流行趋势,制定更好的防控策略,现将1950-2008年的流脑疫情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1950-2008年成都市疫情年报资料。
1.2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强度1950-2008年,全市共报告病例19119例,死亡病例1004例。发病率最高的年份为1967年,发病人数6280例,发病率368.89/10万,死亡259例,病死率4.12%;最低为2007年,发病3例,发病率0.028/10万,死亡1例,病死率3
3.33%。其中1950年-1969年20年间发病11305例,占总报告病例的59.15%,死亡534例,占了总死亡数的56.75%。
1950-1982年流脑的流行具有周期性,平均5~7年发生1次大流行(图1),1983年后即未出现流行周期性。发病率逐年降低,1968-1985年在5/10万至25/10万间波动,1986-1989年降至1/10万以下,1990-1995年发病率降至0.3/10万,1996-2000年发病率降至0.11/10万,2001年有所回升,发病率达0.44/10万,2002-2008年发病率降至最低,为0.028/10万。
2.2 地区分布1950-1975年成都市包含中心城区及近郊区的龙泉、青白江,1976年增加了金堂县、双流县,1983年增加了都江堰市、大邑县、崇庆县等10区县。1990年中心城区重新区域划分,将东城区、西城区、金牛区3个城区划为锦江区、成华区、武侯区、青羊区、金牛区五个城区,1996年成立了高新区。各阶段各区县累计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布见表1和1950-1975年以中心城区东城区、西城区、金牛区累计发病数多,年平均发病率分别达24.00/10万、22.30/10万、35.26/10万;1976-1982年以金堂县、双流县、金牛区发病数较多,年平均发病率分别达31.62/10万、20.41/10万、18.73/10万;1983-1989年以双流、金堂、邛崃发病数较多,年平均发病率分别达6.17/10万、
3.31/10万和22.13/10万。1990-2008年,成华区、双流县、金堂县累计发病数较多,年平均发病率分别达0.32/10万、0.19/10万、0.14/10万,其它区县累计发病数均低于20例。
2.4人群分布
2.4.1 性别分布1950-2008年报告所有的病例中,男性病例占总病例数52.44%,女性占
47.56%;死亡病例中,男性占46.52%,女性占53.48%。
2.4.2 年龄分布1986-2008年各年龄分段发病数分布如图4(1986年以前年龄别疫情资料残缺)
病例主要集中在25岁以下年龄组中,共616例,占总病例数(759例)的81.16%,发病年龄组排前三位的分别为15~19、10~14和6~9岁组,3个年龄段的发病数分别占总发病数的16.21%、15.02%和13.83%。
2.4.3 职业分布1992-2008年各职业发病数分布如图7(1992年以前职业别疫情资料残缺)流脑的发病集中在农民、学生和儿童,农民(含民工),占34.11%,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分别占28.04%、18.69%和4.67%(图5)。
图5 1992-2007年流脑职业分布概况
3 讨论
3.1成都市流脑发病比较分析流脑是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3]。1959、1967年,流脑在全国范围内大流行[4],四川省曾在1959、1967和1978年出现了3次大流行,发病率分别高达19
4.5/10万、163.29/10万和42.48/10万[5]。在3次大流行中,成都市的发病率分别为83.45/10万、368.89/10万和16.65/10万,其中1959年的大流行成都市发的较早并持续了3年,1957、1958年的发病率分别为153.17/10万和42.82/10万。1967年的大流行成都市的发病率远远超过全省大流行的水平,1978年的大流行成都市发病率低于全省水平。3次大流行成都市的强度与全省的情况不同可能与成都市是中心城市,人口聚集,经济卫生水平较为发达有关。
1985年以后,由于实施了常规免疫接种(1986年计划免疫接种率达第1个85%),流脑发病率逐年下降。(1986-1989年流脑发病率降至1/10万以下),1990年由于计划免疫工作的加强(计划免疫接种率达第2个85%),流脑发病率明显降低(1990-1995年流脑发病率降至0.3/10万)。1996年随着计划免疫接种率达第3个85%要求,发病率又得到进一步降低(1996-2000年发病率降至0.11/10万)。1990-2000年,成都市流脑发病率居于全省倒数第3位[5]。说明成都市计划免疫接种流脑防治效果明显。
但自2001-2005年,由于西部大开发,处于西部中心的成都市,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也可能存在流脑菌群变异,疫情有所回升,报告发病率达0.10/10万~0.44/10万。2001-2005年流脑发病有小幅反弹现象,与全国及全省的流行规律基本一致[3,5]。
成都市于2003年实行了流脑A+C群疫苗的普种,2006-2008年成都市流脑报告发病率降至0.045/10万以下,可见流脑发病控制措施有效。
3.2成都市流脑人群分布情况分析1990-2002年全省流脑发病职业分布为学生最多(33.01%),其次为学龄前儿童(33.60%),第3位是农民(28.42%)[5],成都市的职业分布与全省不一致。农民发病高于全省农民发病,其原因是由于成都市流动民工多,流动性强、地方卫生部门不易管理,一旦有传染源,疫情极易传播并发生暴发。如2001-02,成都市某建筑工地就发生了由脑膜炎奈瑟菌A群引起的局部流行[6],10d内发病14例,民工4例、农民8例,学生2例,儿童2 例,病例围绕成都市三环路工地分布,疫情村均有民工聚居⑥。成都市学生及托幼儿童发病构成低于全省同期水平,与成都市的免疫接种有关。
3.3成都市近年流脑病死率有升高趋势2006年发病5例,2例死亡,2007年发病3例,1例死亡,病死率高于既往水平,且近年病死率在全国范围内有升高趋势[3]。提醒医务工作者应注意流脑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
通过对成都市近59年的流脑资料分析显示;成都市目前流脑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表示成都市流脑防治取得较好成效,但近年来病死率有所上升,并存在流行菌株变迁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