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静电引发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静电引发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简介:静电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可能引发危险。
当积累的静电释放时,可能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真实案例的分析,总结出静电引发火灾事故的原因,并提供防范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案例一:鞋底摩擦起火在一个化学工厂的车间里,一名操作员穿着塑料鞋底与地面进行长时间的走动。
由于地面是绝缘材料,摩擦所生成的大量正负电荷无法及时补偿,导致了严重的静电聚集。
最终,在一个可燃气体泄漏并蔓延到该区域时,车间内爆炸并引发大火。
经过调查分析后得知,这起事故是由于未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而造成的。
原因分析:1. 静电积聚:由于操作员长时间穿着塑料鞋底与绝缘材料地面接触,使得正负电荷不能及时相互补偿,导致静电积聚。
2. 可燃气体泄漏:车间内的可燃气体泄漏是引发火灾的直接原因。
防范措施:1. 使用导电鞋底:在易产生静电的工作环境中,应使用导电鞋底以便及时释放掉积累的静电荷。
2. 接地保护:对于绝缘材料地面的区域,应加强接地装置以确保正负电荷能够快速补偿。
案例二:输送带摩擦点起火一个物流仓库的自动化输送线上运行着长时间服务生命不长的输送带。
由于过度摩擦,在某个节点处起火并迅速蔓延到整个仓库。
经调查发现,这起火灾事故是由于未注意设备维护与排查而造成的。
原因分析:1. 输送带老化:由于长时间使用和物品摩擦,输送带表面产生了较高程度的静电。
2. 点状摩擦:由于某个节点处存在异常物品或损坏部分,使得输送带局部更容易产生静电。
防范措施:1. 定期检查:对于自动化输送线及其相关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所有的部件都处于良好状态。
2. 清洁通风:当物品与输送带摩擦时会产生静电,因此要加强仓库内的清洁工作以降低灰尘积累,并保持良好通风。
案例三:起重机吊杆引发火灾在一家建筑工地上,起重机操作员使用一个未经维护的金属吊杆进行物流作业。
由于吊杆与货物长时间接触并摩擦,在某个瞬间放下时产生大量静电并点燃可燃气体。
加油站静电火灾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静电火灾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1、事故案例2011年8月29日上午10时许,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的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储运车间875号储运罐起火爆炸。
据现场知情人称,是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发生静电起火引发爆炸。
2、静电的产生油品在收发、输转、灌装过程中,油品分子之间和油品与其他物质之间的摩擦,会产生静电,其电压随着摩擦的加剧而增大,如不及时导除,当电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两带电体之间调火(即静电放电)而引起油品爆炸着火。
静电电压越高越容易放电。
电压的高低或静电电荷量大小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灌油流速越快,摩擦越剧烈,产生静电电压越高。
②空气越干燥,静电越不容易从空气中消除,电压越容易升高。
③油管出口与油面的距离越大,油品与空气摩擦越剧烈,油流对油面的搅动和冲击越厉害,电压就越高。
④管道内壁越粗糙,流经的弯头阀门越多,产生静电电压越高。
油品在输转中含有水分时,比不含水分产生的电压高几倍到几十倍。
⑤非金属管道,如帆布、橡胶、石棉、水泥、塑料等管道比金属管道更容易产生静电。
⑥管道上安装滤网其栅网越密,产生静电电压越高。
稠毡过滤网产生的静电电压更高。
⑦大气的温度较高(22-40℃),空气的相对湿度在13-24%时,极易产生静电。
⑧在同等条件下,轻质燃料油比润滑油易产生静电。
3、加油站发生静电火灾的几种情况3.1卸油时易发生火灾1) 静电起火。
由于油管无静电接地或静电接地不良、采用喷溅式卸油、卸油中油罐车无静电接地等原因,造成静电积聚放电点燃油蒸气,会产生爆炸燃烧。
2) 油气回收管路破裂密封垫破损,大量积聚油蒸气从管路卸油口喷出会产生静电爆炸燃烧。
3) 卸油过程中,油罐漫溢。
卸油时对液位监测不及时易造成油品跑冒。
油品溢出罐外后,与空气摩擦可形成很高的静电电位,从而引发静电着火爆炸燃烧。
4) 由于卸油胶管破裂、密封垫破损、快速接头紧固栓松动等原因,致使油品滴漏至地面遇火花立即燃烧;3.2量油时易发生火灾油罐车到站后立即开盖量油。
静电引发火灾事故的条件及对策措施

静电引发火灾事故的条件及对策措施静电有其特殊性,加强防范时,应当正确认识静电的“脾气”。
静电引发火灾或爆炸有四个条件:
一、空间有爆炸混合物存在;
二、有产生静电的工艺条件和操作过程;
三、静电积聚达到或超过相当程度,致使介质间的局部电场被击穿;
四、静电放电火花能量达到爆炸混合物的最小点能量。
引发火灾和爆炸,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因此要做到:
一、消除周围环境的爆炸危险。
通常采用改善通风条件,以降低爆炸混合物的浓度,或者充填不活泼气体,以降低含氧量。
同时应采用防爆措施,用不可燃介质代替可燃介质。
这是间接性防范措施。
二、可适当选择材料,改革制造工艺设备和降低生产工具摩擦速度或相对运动的速度,消除杂质和附加静电等,遏制静电产生。
这是防止静电引发火灾事故的直接措施。
三、通过泄漏和中和的方法限制静电积累。
如接地、增湿、应用抗静电措施,采用静电消除器等。
为了防止静电成灾,做到不会出现任何问题,除采取上述防范措施外,还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工艺流程规章管理制度,同步采用静
电测量、监控等技术,真正对生产环境和生活场所静电致灾的危险性做到心中有数,达到防患于未然。
静电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总结

静电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总结一、引言静电火灾是一种由于物体摩擦、传输或接触而产生的静电放电所引起的火灾事故。
它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发生的可能性,并且对人员安全和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些静电火灾事故案例的分析,总结其原因和经验教训,以提供给相关部门和个人进行预防和处理该类事故的参考。
二、案例一:化工厂罐区爆炸起火事件1. 事件背景在某化工厂的罐区内,突发爆炸起火事件,导致大面积燃烧并波及周围设备和建筑物。
2. 事故原因根据调查结果,该次爆炸起火事件主要起因是不适当地处理了静电积聚问题。
操作人员未按时清除容器和管道内的静电积聚,在结束作业后没有正确接地设备。
3. 教训与启示(1)建立专门机构负责监测与管理静电风险,在规定工艺中明确指出静电防范的有关要求。
(2)对于涉及静电积聚的操作设备,要确保及时清除积聚的静电,并正确接地。
三、案例二: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火灾事故1. 事件背景某加油站的油气回收系统发生火灾,在一夜间造成严重损失,并引发多辆汽车起火。
2. 事故原因经调查后发现,该次火灾是由于工作人员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静电放电风险所致。
在处理和维修油气回收设备时,工作人员没有使用导电材料进行操作,并没有注意到可能存在的静电火花。
3. 教训与启示(1)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明确指出处理涉及易燃物品设备时需要注意防止静电放电。
(2)在维护和操作过程中,使用导电材料或导管,以减少或消除静电积聚。
四、案例三:纺织厂纺锭间爆炸事故1. 事件背景某纺织厂的纺锭间突发爆炸事故,造成多名工人伤亡,并导致厂房严重受损。
2. 事故原因经过调查,发现该次爆炸事故是由于纺锭间中的纤维材料产生了大量的静电放电。
静电积聚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后,遇到火源引发了爆炸。
3. 教训与启示(1)强化场所管理,确保纤维材料及时清除和处理。
(2)对于易产生大量纤维颗粒或碎屑的工作环境,应加强通风设施以减少静电积聚。
五、结论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静电火灾事故往往是由于操作人员忽视了静电防范措施而造成的。
喷漆静电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喷漆静电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案例概述在工业生产中,喷漆工艺是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尤其是在汽车制造、家具制造、金属加工等行业。
但是,由于静电的存在,喷漆作业可能会引发火灾事故。
本文将就一起喷漆静电火灾事故进行分析,以期推动工业生产安全管理和技术改进。
1.1 事故发生地点该事件发生在一家汽车制造厂的喷漆车间。
该厂是一家知名汽车制造商的供应商,具有很高的生产规模和一流的生产技术。
1.2 事故背景在事故发生当天,喷漆车间正在进行汽车车身喷漆作业。
喷漆作业是在一个封闭式喷漆室内进行的,为了防止灰尘和异物进入喷漆室,喷漆室内经常会进行排风处理。
1.3 事故过程在作业过程中,喷漆工人使用高静电的气象枪进行汽车车身喷漆作业,由于静电的存在,喷漆作业时很容易产生静电放电。
由于厂房内空气携带着大量的颗粒和化学物质,静电放电极容易引发爆炸或火灾。
1.4 事故结果在喷漆作业进行中,由于静电放电引发了爆炸,导致喷漆车间内起了大火。
由于现场人员及时发现并进行了紧急处置,最终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厂房和设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二、事故分析2.1 喷漆静电的危害静电是由于物体失去或获得电子而产生的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放电现象,即静电放电。
喷漆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极易与气溶胶产生相互作用,积累电荷并放电,从而引发火灾或爆炸。
2.2 喷漆静电火灾的信号在静电火灾的前期,多会产生一些特定的信号,如机器表面无法用肉眼看见的电荷积累,气溶胶的微粒成团等,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通过监测仪器、传感器来实时监测和预警静电积累情况。
2.3 喷漆静电火灾的预防措施(1)在喷漆车间设置抗静电地板,并保持地面的清洁,减少积尘;(2)对喷漆工具和喷漆设备进行静电接地处理,防止静电的积累和放电;(3)对喷漆房间内的加工件和操作人员进行静电放电处理,减少静电的积累;(4)加强对静电放电预警信号的监测和及时处置,尽可能降低静电放电引发火灾的风险。
加油站雷电及静电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

加油站雷电及静电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加油站是一个重要的服务场所,人员和车辆集中,是一个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方。
雷电及静电安全隐患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对于加油站雷电及静电安全隐患的分析与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雷电安全隐患分析静电是由于物体表面带有电荷而产生的现象。
在加油站,静电的积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
车辆在加油过程中,由于燃油流动产生的摩擦会导致静电的积累,一旦静电放电,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加油站周围的空气中也会存在静电的积累,特别是在干燥的天气条件下,静电的积累更为严重,一旦遇到火源,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静电对加油站的安全问题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 对于雷电的防范措施:加油站应该安装专业的避雷设施,包括避雷针、接闪器等,以确保雷电冲击时能够迅速将雷电引向地面,避免对加油站设施和人员造成危害。
在雷暴天气时,加油站应及时关闭加油设施,确保人员安全。
2. 对于静电的防范措施:加油站应在车辆加油区域和周围环境进行静电防范排查,确保地面和设施的导电性,减少静电的积累。
对于车辆加油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应增加静电接地装置或静电消除设备,确保静电能够及时地被释放,避免静电放电引发火灾或爆炸。
3. 对于加油站人员的安全培训:加油站的管理人员应对员工进行雷电及静电安全知识的培训,包括如何判断雷暴天气、如何使用避雷设施以及如何正确操作静电防范设备等方面的知识培训,确保员工能够在雷暴天气下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保障自身和加油站设施的安全。
加油站雷电及静电安全隐患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需要引起加油站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只有加强对于雷电及静电安全问题的认识,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才能够有效地避免雷电及静电对加油站设施和人员造成危害,确保加油站的安全运营。
希望广大加油站管理人员能够加强对此方面的学习和实践,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加油站的安全。
静电的危害及事故预防

在进行油品等易燃物质的装卸作业 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静电措施, 如控制流速、设置静电消除装置等 ,以确保作业安全。
某电子企业因静电引起产品质量问题
01
事故描述
某电子企业生产过程中,由于静电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造成大量
产品报废,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02 03
事故原因
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或物料之间的摩擦产生静电,而企业未采取有 效的防静电措施,导致静电对产品产生影响,如吸附灰尘、改变电性 能等。
影响生产质量
静电会吸附灰尘和微小颗粒,影响产品质量;同时,静电 放电还会干扰电路的正常工作。
电击危险
高电压静电放电可能直接电击人体,即使放电电压不高, 由于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火花,也有可能导致易燃易爆物品 燃烧、爆炸。
电磁干扰
静电放电会产生电磁干扰,影响周围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
02
静电危害预防措施
抗静电剂
抗静电剂是一种添加在材料中可以降低其表面电阻的化学物质,从而减少静 电荷的产生和积累。
工艺控制与培训
工艺控制
通过对生产工艺的控制,如降低生产速度、改善物料流动等,可以减少静电荷的 产生和积累。
培训
对员工进行静电危害及预防措施的培训,提高员工对静电危害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事故的发生。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学术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分享研究成果 和技术经验,推动静电领域的发展。
国际合作项目
加强与国际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静电 研究和开发项目,提高我国在静电领域的国际地位 。
人才培养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具 有国际视野的静电研究人才,推动我国静电 事业的长远发展。
油库加油站静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油库加油站静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一、引言静电是油库加油站着火爆炸事故主要点火源之一,油库加油站中的油品在储存、运输、输送、装卸等过程中,不行避开地会产生静电。
油品本身属于易燃易爆液体,当静电放电能量超过油蒸气的最小引燃能量时,就可引燃引爆油品。
因此油库加油站在营运过程中静电的危害是特殊大的,讨论静电危害的原由,实行工程技术手段和管理对策,是预防和避开静电事故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静电事故分析1、静电产生依据双电层理论,油品在储存、运输、输送、装卸等过程中,不行避开地发生流淌、搅拌、沉降、过滤、摇摆、喷射、飞溅、冲刷及发泡等接触、磨擦、分别的相对运动而产生静电。
按油品的运动形式分为流淌带电、喷射带电、冲击带电和沉降带电等。
液体流淌带电是油品在储运作业中常见的带电形式。
油品在金属管道在流淌过程中,由于油品的流淌使原来的双电层发生了变化,油品中的电荷被带走时,原来管壁内侧被束缚的电荷,由于相反电荷的离去而跑到管壁外侧成为自由电荷。
若金属管线接地,则管线上除去界面双电层所束缚的电荷外,管壁外侧多余电荷被导入大地。
喷射带电是油品从喷嘴或者管口以束状喷出后,这种束状的油品便与空气连续发生接触与分别现象,使油品带电。
加油站喷溅式卸油时就会产生喷射带电。
冲击带电是油品从管道出口喷出后遇到壁板时,油品与壁板不断地发生接触和分别现象,与壁板分别后的液体向上飞溅,油珠和物体就分别带上了不同符号的静电荷。
如加油站油品的喷溅式卸油,加油枪往汽车油箱加注油品。
沉降带电是油料中不同程度含有杂质,如固体颗粒和水分等,杂质会离解成带电离子,因此在水和油的界面处形成双电层,由于悬浮于液体中的微粒沉降时,会使微粒和液体分别带上不同符号的电荷。
此外,油库加油站中的操作人员在危(wei)险场所频繁作业和接触设备,可能由于人体活动时,衣服与衣服、人体与衣服磨擦、鞋底与地面或者地板摩擦而使人体带电造成事故。
再者,静电感应而造成起电、放电过程,在装油作业中并不少见,如用采样器取样,油面为带电体,假如采样器没有接地,成为独立导体,在采样器接近油面时,就会发生静电感应和放电现象。
静电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静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两起静电事故及分析(1)1.醋酸乙烯静电起爆事故案例分析2002年12月,在江苏丹阳某厂浆料车间,工人们用真空泵将醋酸乙烯吸入反应器,桶中约剩下30kg时,突然发生了爆炸,工人自行扑灭了大火,1名工人被烧伤。
经现场察看,未发现任何曾发生事故的痕迹,电器开关、照明灯具都是全新的防爆电器。
吸料的塑料管悬在半空,管子上及附近无接地装置,还有一只底部被炸裂的铁桶。
此案例为较典型的静电事故,此次爆炸事故的原因是:醋酸乙烯材料在快速流过塑料管时会产生静电积聚,当塑料管接触到零电位桶时,形成高底压电位差放电,产生火花引爆了空气中的醋酸乙烯蒸气。
具体分析如下:(1)醋酸乙烯是无色液体,有挥发性,曝光容易聚合成固体。
其蒸汽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热、氧化剂有火灾危险。
闪点:-7.78℃;爆炸极限:2.6%-13.4%。
属于易燃液体。
(2)管道运输过程中材料的静电积聚,塑料管由于其导电性能差,使静电积聚情况更加严重,物料中及塑料管壁上含有高位静电。
(3)醋酸乙烯蒸汽和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
(4)当高静电塑料管接触铁桶时,形成放电,产生火花,引爆可燃性混合气体。
2.静电引爆可燃混合气体事故案例分析2002年7月,江苏姜堰某厂二车间的离心机(封闭式),在刚开始分离从搪瓷反釜卸出的W-100-1纺织品用抗氧化剂和甲苯溶剂突然爆炸,致使1名职工死亡,1名职工重伤。
调查发现此物料经过23小时不停地机械搅拌,又经过塑料导管直接送入离心机,离心机转鼓内垫有非导电体的化纤过滤布袋。
因此可以判断,经长时间搅拌,含有甲苯溶剂的物料产生静电积聚,快速流经塑料管道时得到加强,当物料进入离心机时带有很高的电位。
但如果没有电火花是不能引爆的。
我国安全工程专家崔克清教授指出,低电位点是转鼓上部暴露的螺丝,当物料冲击到离心机的转鼓时,螺杆顶部的高压电位和零电位形成高压和低压电位差放电,产生火花引爆了离心机内混合性爆炸气体。
油库加油站静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油库加油站静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静电事故是油库加油站发生爆炸的主要事故之一,油品在经过运输、储存、装卸等一系列动作后,难以避免出现静电。
因油品本身就是易燃易爆液体,当油品内的静电放电量超过最小引燃能量后,就会引发爆炸。
如果发生静电事故,那么火势蔓延速度快、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因此会导致严重后果。
为避免静电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与管理措施,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希望为日后预防静电事故做出贡献。
关键词:加油站;静电事故;预防措施;安全评价随着成品油储油量不断增多,在对成品油进行运输过程中,出现爆炸、火灾事故的频率也不断提高,对人员、财产造成无法逆转的损失。
因此为避免静电事故再次发生,笔者认为人们应当积极主动的学习静电知识,认清成品油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危害,找出危害的原因,并且从中汲取教训,从根本上做好静电预防工作,从而为避免出现火灾、爆炸等事故。
1.事故分析1.1静电产生过程通过双电层理论可知,成品油在经过运输、储存、装卸等一系列活动后,难以避免会随着冲刷、飞溅、摇晃、过滤、沉降、搅拌等等情况,随着摩擦、接触、分离后出现静电。
油库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在危险场所频繁的接触设备与作业,人体在活动过程中,衣服与人体、衣服之间都能因摩擦产生静电,也容易因人体带电引发事故。
1.2形成特点与条件1.2.1形成特点通常来看,发生静电后对油库加油站的最大危害就是发生爆炸后引发火灾,发生静电事故后主要有三个特点,分别是发生速度快、涉及范围广、危险系数大。
1.2.2形成危害条件静电事故的发生,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其对于油库加油站有巨大危害,因此可以将静电危害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静电的主要来源;二是聚集的静电菏所带来的静电场自身的静电强度;三是静电放电能量是否大于最小引燃量,且是否存在合适的火花间隙;四是在发生静电后,放电的周围是否存在具有爆炸性的混合物,并且混合物的浓度是否能引发爆炸。
1.3油品带电形成形式与影响因素1.3.1形成形式成品油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出现多种带电模式,根据油品运动的带电形式分为下述四种,分别是:沿降带电、冲击带电、喷射带电、流动带电。
静电危害及防护(1)

影响静电产生量的因素很多:①液态介质在管道内的流速越快,流动 时间越长,产生静电量越大;②液体温度越高,产生静电量越大;③油品 中含杂质、水分时更易产生静电;④储罐和管道等设备的粗糙程度越高 ,产生静电量越大;⑤液体流经的闸、阀、弯头越多,产生静电量越大; ⑥液体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储罐和容器内流动时,静电产生量差别不太 大,但非金属材料易使静电荷积累。
直接原因 调查组确认,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作业人员违反国家《防止静电事故通用条例》、 本公司《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和车间《汽车油罐车收/倒油工作指导卡》的要求, 在用车载泵向污油罐倒污油时,倒油胶管出口未插入污油罐液面,形成喷溅卸油,导致污油 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引燃罐内气体,发生爆炸。
★ 静电屏蔽法 静电屏蔽,即将屏蔽导体靠近带静电体放置,以减轻静电放电的危险和防止静电 感应的作用。可采取整体屏蔽,也可根据需要采取局部屏蔽,可采用网状屏蔽体 ,也可采用板状屏蔽体。但需要注意的是,屏蔽并不能消除静电电荷。
★ 静电泄漏法 所谓泄漏,就是把静电泄掉。泄漏法包括接地、增湿、加抗静电剂、涂导电涂料 等方法。
2、易燃、易爆流体在输送停止后,必须按规定静止一定时间,方可进行检尺、 测温、采样等作业。
3、对易燃、易爆流体贮罐进行测温、采样,不应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质的器 具。
4、严禁从罐上部收油,油槽车应采用鹤管液下装车,严禁在装置或罐区灌装油 品。
另外,影响静电放电的因素很多,包括物料的种类、形态、 环境条件、静电放电的种类等。
静电的危害
静电的危害
喷漆静电火灾事故分析总结

喷漆静电火灾事故分析总结一、案例分析某工厂生产线上的喷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静电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时,工人正在对产品进行喷漆处理,由于设备未能有效地消除静电,导致静电积聚在产品表面。
当静电放电时,由于周围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较高,产生了火花并引燃了可燃气体,最终造成火灾。
在事故发生后,工厂立即进行了火灾扑救,并进行了详细的事故原因分析。
二、事故原因分析1. 静电积聚喷漆过程中,由于喷涂机械喷出的颗粒带有较大数量的静电,会引起产品表面的静电积聚。
静电在产品表面积聚的同时,容易导致静电放电,从而引起火灾。
2. 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高工厂生产车间内,往往会存在各种可燃气体,如溶剂蒸汽、挥发性有机物等。
当静电放电时,会引燃周围的可燃气体,造成火灾。
3. 静电防护不足在事故发生的工厂生产线上,未采取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如加装静电消除器、使用防静电喷漆设备等,导致静电积聚无法有效消除,从而引发静电火灾。
三、事故教训与总结1. 重视静电防护在喷漆生产过程中,必须重视静电防护工作。
包括使用静电消除器、设置防静电地板、使用防静电工具等。
只有有效地控制静电的产生和积聚,才能有效地避免静电火灾的发生。
2.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工厂生产线上的设备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特别是喷漆设备,需要定期检查静电消除器、喷漆枪等设备,确保其正常使用。
3. 增强安全培训对于从业人员,尤其是操作喷漆设备的工人,需要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静电火灾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
只有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才能有效地避免喷漆静电火灾的发生。
本次事故是一起典型的喷漆静电火灾事故,通过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与总结,可以看出,静电火灾的发生往往源于静电的积聚和放电,以及周围可燃气体的存在。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工业生产企业必须加强静电防护工作,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静电火灾的发生,保障工厂生产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静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1

静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1汇报人:目录•静电基础知识•静电对人体健康危害•工业生产中静电危害及案例•预防措施一:接地处理•预防措施二:空气湿度调节•预防措施三: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提升01对人体的危害电击静电电压很高,人体接触后可能发生电击,严重时可能致命。
心理压力静电电击会刺激人的神经系统,造成心理压力和恐惧。
静电放电可能导致电子设备中的元器件损坏,影响其正常工作。
静电放电可能干扰电子设备的存储系统,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
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数据丢失元器件损坏对工业生产的危害火灾和爆炸静电放电可能点燃易燃物质,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产品质量下降静电吸附灰尘和污染物,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02静电基础知识静电产生原理摩擦起电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如手摩擦塑料袋会产生静电。
接触带电两个物体接触后分离,使得其中一个物体带上电荷,如手触摸金属门把手会产生静电。
感应带电一个带电物体靠近另一个物体时,会在另一个物体上感应出电荷,如静电感应现象。
高电位、小电流、作用时间短、受环境影响大。
分类正静电和负静电,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
特点静电特点与分类VS01带有静电的物体会吸附周围的灰尘、纸屑等,如电视机屏幕上的灰尘。
静电吸附02当两个带有不同电荷的物体靠近时,会发生静电放电现象,如手触摸金属门把手时产生的电击感。
静电放电03在易燃易爆场所,静电放电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静电引起火灾静电现象实例03静电对人体健康危害静电放电时,人体作为导体,电流会流过人体,造成电击伤害。
电击伤害的程度取决于电流的大小、持续时间以及流经人体的路径。
轻度电击可能仅引起皮肤刺痛,而重度电击可能导致心脏骤停甚至死亡。
静电放电产生的火花可能导致皮肤灼伤,尤其是当静电电压较高时。
灼伤的程度取决于火花的能量和持续时间,轻度灼伤可能表现为红肿和疼痛,而重度灼伤可能导致皮肤溃烂和感染。
电击灼伤直接伤害:电击、灼伤等引发火灾静电放电产生的火花可能点燃易燃物质,从而引发火灾。
静电事故案例总结及预防措施

静电事故案例总结及预防措施1. 案例分析1.1 案例一在某工厂,一名工人在进行搬运操作时,因为没有做好地面的接地处理,手中的设备不小心碰到了另一个设备,产生了静电火花,引发了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失。
1.2 案例二在某化工企业,一名技术工人在进行检修操作时使用了带有铁质部件的工具,由于没有正确穿戴防静电服,当铁质部件与设备接触时,产生了强烈的静电放电,引发了火灾事故,损失惨重。
1.3 案例三在某室内装修施工现场,工人在安装地面铺装时没有做好接地处理,手中的金属工具在碰到墙面时产生了静电放电,引发了电线着火,导致了电器烧毁和设备损失。
2. 预防措施2.1 地面接地静电火花的形成往往与地面接地情况有关系,为了避免静电火花的产生,我们应该从地面入手。
加强地面的接地处理,确保地面的电阻率能够足够低,这样可以有效的消除带电物体的静电荷,降低静电火花的产生概率。
2.2 防静电服装在一些高危环境下,如化工、电子、金属制造等行业,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以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聚,从而减轻静电火花的危害。
2.3 静电消除器一些静电设备在运作时需要产生静电,这时我们可以使用静电消除器来对其进行消除,有效降低静电火花的产生概率,保障生产和人员的安全。
2.4 合理配电在配电系统的设计中,需要合理考虑配电电路的位置和走线,避免同类电路相互干扰,产生电磁干扰和静电干扰,加强对发生静电的设备和电路的管理。
3. 总结以上是静电事故的案例分析以及预防措施的总结,实际上,产生静电的危险并不仅限于这些场景,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防范静电的危害。
因此,我们应该从日常工作中细心留意,从细节处严格要求,以保障公司的生产和员工的安全。
事故案例分析(静电事故)

2、静电引爆醋酸乙烯事故
2002年12月,江苏丹阳某厂浆料车间,工人用真空泵吸醋酸 乙烯到反应釜,桶中约剩下30kg时,突然发生了爆炸,工 人自行扑灭了大火,1名工人被烧伤。经现场察看,未发现 任何曾发生事故的痕迹,电器开关、照明灯具都是全新的防 爆电器。吸料的塑料管悬在半空,管子上及附近无接地装置, 还有一只底部被炸裂的铁桶。 此案例为较典型的静电事故,此次爆炸事故的原因是:醋 酸乙烯的物料在快速流经塑料管道时产生静电积聚,当塑料 管接触到零电位桶时,形成高底压电位差放电,产生火花引 爆了空气中的醋酸乙烯蒸气。
具体分析如下:
(1)醋酸乙烯是无色液体,有挥发性,曝光容易聚合成固 体。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热、氧 化剂有火灾危险。闪点:-7.78℃;爆炸极限:2.6%-13.4%。 属于易燃液体。 (2)物料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有静电积聚现象,塑料管由于 其导电性能差,使静电积聚情况更加严重,物料中及塑料管 壁上含有高位静电。 (3)醋酸乙烯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 (4)当带有高位静电的塑料管接触到铁桶时,形成放电, 产生火花,引爆可燃性混合气体。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4)离心机中的空气和甲苯蒸气迅速形成 爆炸性混合气体。甲苯的爆炸极限为 1.2%~7%(V)。
(5)离心机中过滤袋材质为丙纶纤维, 是非导电体,不能将物料中的静电传导到离 心机金属转毂而后及时入地。加之,过滤布 袋未能遮盖住转毂罩壳顶部的螺栓,带有高 压静电的物料与紧固螺栓顶端的零电位形成 高低压电位差,在此具备了放电条件,发生 放电现象并产生电火花,引爆了离心机内爆 炸性混合气体。
事故原因分析前端采用的是 2m长全塑绝缘软管,形成静电积 聚释放火花。 2.半桶甲醇空间过大,使甲 醇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达到 爆炸极限,从而造成事故发生。 同类事故防止措施 改抽料管为金属软管
加油站静电火灾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加油站静电火灾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加油站静电火灾是指在加油作业过程中由于静电的积累和释放导致的火灾事故。
静电火灾具有突发性和破坏力大的特点,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了预防加油站静电火灾,需要进行相关事故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首先,对加油站静电火灾的事故分析。
静电火灾的发生往往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加油作业中的液体流动、气体排放,车辆沿地面摩擦,以及静电的积累和释放。
当环境空气干燥时,导电能力降低,静电积累的可能性增加。
此外,加油站有大量易燃气体和液体,火源一旦接触到这些物质,就会引发爆炸或火灾。
针对加油站静电火灾的事故分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加油站应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水带等,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同时,加强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控制静电产生。
加油站应采取措施控制或减少静电的产生,如加装导电设施、设立接地装置等。
对于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和管线,应定期清洗和漆防静电。
3.防止静电积累。
加油站作业现场应保持清洁,减少灰尘、蜘蛛网等对静电的影响。
对于容易积累静电的物体,如塑料桶、塑料管道等,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接地、保温等。
4.防止静电引发火灾。
加油站作业区域应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
对于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应采取防爆措施,如使用防爆电器设备、使用静电屏蔽器等。
5.加强现场巡查。
加油站应加强现场管理和巡查,及时发现静电火灾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对于高风险区域,增加巡查频次,并留下巡查记录。
总之,加油站静电火灾是一种具有较高风险的火灾事故。
为了预防静电火灾的发生,需要进行事故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控制静电产生、防止静电积累、防止静电引发火灾以及加强现场巡查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加油站静电火灾发生,确保加油站的安全生产。
静电事故案例

静电事故案例
静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可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引发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故。
下面我将给大家介绍几个真实的静电事故案例,以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静电的危害性,并学会如何有效地防范静电事故。
案例一,手机爆炸。
某天,一位女士正在使用手机充电器给手机充电,突然听到了一声巨大的爆炸声。
原来,由于她在使用手机时没有及时接地,手机因为静电积聚过多,最终导致了爆炸。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使用电子产品时一定要注意及时接地,避免静电积聚过多而引发危险。
案例二,静电引发的火灾。
在某工厂生产车间,由于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没有及时清除静电,导致静电积聚在了设备表面。
在设备上积聚的静电最终引发了一场严重的火灾,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工作中一定要注意防止静电积聚,及时进行设备的清洁和接地处理,以免引发火灾。
案例三,静电引发的爆炸事故。
在某化工厂,由于操作人员在搬运化学品时没有采取防静电措施,导致化学品容器表面积聚了大量静电。
在搬运过程中,静电突然放电,引发了化学品的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事故。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静电的防范,做好防静电措施,以免发生类似的爆炸事故。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静电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能引发的各种危险和事故。
因此,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要高度重视静电的防范,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静电的积聚,避免静电引发的事故。
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戒,增强对静电事故的防范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油库加油站静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油库加油站静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1. 引言在油库和加油站等石油行业的工作环境中,静电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隐患。
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电荷,由于油品和空气中的流体分子的摩擦和移动,会产生电荷的累积,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发静电火花,导致爆炸和火灾的发生。
为了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必要对油库加油站的静电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 静电事故分析静电事故在油库和加油站等场所可能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2.1 液体流动导致的摩擦在油库和加油站中,流动的油品与管道、储罐等设备接触摩擦产生静电。
当油品流动速度较快时,摩擦产生的电荷数量较多,容易达到静电火花的放电能量。
2.2 油品与容器之间的分离当油品从储罐或容器中流出时,由于快速分离的过程中存在气泡和冲击,产生静电现象。
静电会在管道、泵和阀门等设备表面积累,并由于静电电荷的不均匀分布而引发火花。
2.3 油品本身的导电性油库和加油站中的油品通常是导电性较差的物质,例如汽油、柴油等。
这些油品本身导电性不强,容易导致静电积聚和火花放电。
3. 静电事故的危害静电事故在油库和加油站等工作场所可能产生严重的危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火灾和爆炸:静电火花可能引发可燃气体或蒸汽爆炸,从而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人身伤害:静电火花可能对人体造成电击伤害,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设备损坏:静电火花可能引发设备故障和损坏,对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
4. 预防措施为了有效预防油库和加油站的静电事故,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4.1 导电接地装置在油库和加油站的关键设备和管道上安装导电接地装置,通过接地电阻的连接,将静电电荷导入地下,减少静电积聚和放电的可能性。
4.2 静电保护设备在油库和加油站的关键位置,如管道连接口、泵和阀门等,安装静电保护设备,例如静电消除器、静电接地装置等,有效地消除和防止静电积聚。
4.3 防爆设备在易产生静电的区域,安装防爆设备,包括防爆灯、防爆电缆等,以降低静电引发爆炸和火灾的风险。
油库静电火灾事故分析报告

油库静电火灾事故分析报告一、事故概述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油库静电火灾是一种常见的危险事件。
静电火灾可由于静电放电而引发,当容器中的液体、气体或固体物料流动或倾倒时,容易产生静电,导致静电火灾。
一旦发生静电火灾,容易引发爆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对油库静电火灾进行深入的事故分析和探讨,对于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事故发生在某石化公司的油库区域,具体情况如下:在进行原油的输送工作时,油罐罐壁积存有较大的静电电荷,由于传导接地阻抗过大,油罐罐壁和输油管道之间产生了大幅度的静电放电,使得输油管道内的原油引发火灾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次事故的发生不仅对公司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还对公司的声誉和市场形象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在对此次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后,我们发现不仅需要对设备进行改进和完善,还需要对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类似的事故,特制定了本报告,以期对相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二、事故原因分析1. 传导接地阻抗过大油罐罐壁积存了较大的静电电荷,而传导接地阻抗过大,导致了罐壁和输油管道之间大幅度的静电放电,引发了火灾爆炸。
传导接地阻抗过大可能是由于设备老化,接地线路连接不良,接地电阻过大等原因造成的。
2. 设备设计不合理油罐和输油管道的设计不合理也是导致静电火灾的重要原因,如设计中的静电接地不符合要求,设备之间的绝缘不足等问题,都可能导致静电辐射不当,造成油库静电火灾。
3. 人员培训不足对于油库静电火灾的预防和控制,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至关重要。
本次事故中,可能是由于相关人员对油库静电火灾的风险认识不足,对安全操作规程不够严格执行等原因,导致了静电火灾的发生。
人员培训不足也是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事故应对与处理1. 加强设备维护与改进对于油库中的油罐和输油管道,应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定期检查设备连接情况,减小传导接地阻抗,提高设备的静电放电能力,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
煤矿静电事故分析与防治

煤矿静电事故分析与防治[摘要]本文主要利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煤矿静电事故做了简要分析。
分析事故的种类、原因和危害,最后重点分析了他们的安全防范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方方面面,对实际工作具有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煤矿静电事故安全系统工程中图分类号:td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5-0301-010.前言静电通俗的讲就是在宏观范围里暂时失去平衡的相对的正电荷和负电荷。
静电现象十分常见的电现象,人们活动中,尤其是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危害极大,在煤矿上它所造成的事故主要是放电时候引起爆炸事故。
煤矿上静电主要来源:1)塑料制品静电起电。
塑料由于重量轻、耐腐蚀、安装方便,可以用来代替钢,节约钢材,我国于1973年首先把塑料管用于洒水降尘方面,慢慢扩展到锚喷支护、瓦斯抽放以及压风等等生产环节。
在几十年实际应用经验和科研证明,普通塑料管用作井下洒水降尘、压风、喷浆等管道,特别是作瓦斯抽放管道的时候,静电灾害十分严重。
2)皮带输送机的输送带和托辊接触起电。
皮带输送机在运转时,由于皮带和托辊接触和分离,使输送带产生较高的静电电位,有时候高达数千伏至数万伏。
当皮带带电量达到一定值时,就会发生火花放电。
3)人体静电。
人体带电是及其普遍的现象,防止人体带电,就必须解决人们穿着的衣服、鞋、袜子等等防静电问题,同时尽量减小人体对地的电阻和电容。
1.煤炭生产过程中静电的危害静电有时会给工业生产带来不良的影响,特别是静电的火花放电,更往往成为引起火灾的火源。
可能引起各种危害的静电如未能采用科学方法加以防护,则会造成各种严重事故:静电火花会引起爆炸与火灾;静电放电还可能直接给人以电击而造成伤亡;静电的产生和积聚会妨碍正常生产与工作的进行。
在煤矿上人体静电是引起火灾的重要原因,而目前对人体静电引起火灾的预防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人体是移动带电体,人体静电伴随人体行走而波及生产区域每个角落,极可能发生火花放电,因此具有很大隐蔽性、偶发性和危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事故分析及防范措
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静电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两起静电事故及分析(1)
1.静电引爆醋酸乙烯事故案例分析
2002年12月,在江苏丹阳某厂浆料车间,工人用真空泵吸醋酸乙烯到反应釜,桶中约剩下30kg时,突然发生了爆炸,工人自行扑灭了大火,1名工人被烧伤。
经现场察看,未发现任何曾发生事故的痕迹,电器开关、照明灯具都是全新的防爆电器。
吸料的塑料管悬在半空,管子上及附近无接地装置,还有一只底部被炸裂的铁桶。
此案例为较典型的静电事故,此次爆炸事故的原因是:醋酸乙烯的物料在快速流经塑料管道时产生静电积聚,当塑料管接触到零电位桶时,形成高底压电位差放电,产生火花引爆了空气中的醋酸乙烯蒸气。
具体分析如下:
(1)醋酸乙烯是无色液体,有挥发性,曝光容易聚合成固体。
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热、氧化剂有火灾危险。
闪点:-7.78℃;爆炸极限:2.6%-13.4%。
属于易燃液体。
(2)物料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有静电积聚现象,塑料管由于其导电性能差,使静电积聚情况更加严重,物料中及塑料管壁上含有高位静电。
(3)醋酸乙烯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
(4)当带有高位静电的塑料管接触到铁桶时,形成放电,产生火花,引爆可燃性混合气体。
2.静电引爆可燃性混合气体的事故案例分析
2002年7月,江苏姜堰某厂二车间的离心机(封闭式),在刚开始分离从搪瓷反釜卸出的W-100-1纺织用抗氧化剂和甲苯溶剂时突然发生爆炸,致使1名职工死亡,1名职工重伤。
调查发现此物料经过23小时不停地机械搅拌,又经过塑料导管直接送入离心机,离心机转鼓内垫有非导电体的化纤过滤布袋。
因此可以判断,经长时间搅拌,含有甲苯溶剂的物料产生静电积聚,快速流经塑料管道时得到加强,当物料进入离心机时带有很高的电位。
但如果没有电火花是不能引爆的。
我国安全工程专家崔克清教授指出,低电位点是转鼓上部暴露的螺丝,当物料冲击到离心机的转鼓时,高压电位与螺丝顶端的零电位形成高低压电位差放电,产生火花引爆了离心机内混合性爆炸气体。
具体分析如下:
(1)物料在反应釜中经长达20多小时机械搅拌,积聚了静电,由于该釜是搪瓷反应釜,所积聚的静电不能通过反应釜接地线入地,物料中含有高位静电。
(2)反应釜与离心机进料口采用塑料管道连接,由于塑料管为绝缘体,当反应釜内的物料快速流经连接管时,原料液中积聚的静电不但不能得到有效地释放,反而因为快速流动得到增强。
(3)该离心机脱液和甩干物料为甲类易燃液体甲苯溶剂、W-100-1。
甲苯的闪点为4℃,(易燃液体的燃点高于闪点1-5℃),易挥发,具有快速成流动时易产生和积聚静电的特性。
从反应釜中放出的物料的温度是10℃左右,具备了闪燃和可燃条件。
(4)离心机中的空气和甲苯蒸气迅速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甲苯的爆炸极限为1.2%~7%(V)。
(5)离心机中过滤袋材质为丙纶纤维,是非导电体,不能将物料中的静电传导到离心机金属转毂而后及时入地。
加之,过滤布袋未能遮盖住转毂罩壳顶部的螺栓,带有高压静电的物料与紧固螺栓顶端的零电位形成高低压电位差,在此具备了放电条件,发生放电现象并产生电火花,引爆了离心机内爆炸性混合气体。
由上述两起事故的分析可以看出,由静电引起的事故有三个因素:一是有大量电荷的积聚,这常在管道输送过程中产生;二是有零电位点,这些地方易被忽视;三是周围有可燃性气体,很多化工原料的蒸气可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混合气。
在生产中如果注意防止这三个因素同时具备,就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