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所阐述的家庭教育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的“爱与同情”的教育方法对中国父母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而在家庭教育的内容方面,罗素不仅重视品行教育和智
力教育,更强调在家庭中施行性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 罗素; 家庭教育; 《教育与美好生活》
中图分类号: G40 - 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44X( 2012) 12-0081-03
作者简介: 丁 毅( 1989 - ) ,男,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
百度文库
伯特兰·罗素( 1872 - 1970) 是 20 世纪享誉世界 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思想家和社会活动 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在其漫长而丰富的一生 中,罗素几乎对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做了探讨,留下了 丰富的思想。罗素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就开始探讨教 育在改良社会中的作用,在半百之年得子之后,开始研 究教育问题并对当时的教育实际情况进行思考。《教 育与美好生活》这本书就是罗素对当时教育思想进行 总结以及反思之后写成的一部名著。罗素在这本书中 所提出的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教育目的,智 力教育以及品行教育的原则对于当下的家庭教育有着 积极的促进作用。正如罗素自己说的: “这本书是为 向我一样刚成为父亲的人们写的,我希望能给他们一 些常识性的 意 见。”[1] 可 以 说 这 一 点 是 罗 素 写 此 书 的 根本目的。
会上教育的实际情况让罗素看到“多数现存教育机构 的恶德败行”。于是罗素要求家长要掌握教育的知识 不仅仅是因为这是家长的责任,更是因为家长在儿童 早期教育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及早施教是指在幼儿期尽量地养成幼儿终身受益 的好习惯的教育。“婴 儿 形 成 习 惯 的 迅 速 性 令 人 惊 异,他们形成的每种恶习都会成为以后良好习惯形成 的障碍; 如果最初形成的习惯是好的,日后可免除无穷 的麻烦。”[1]及早 施 教 的 内 容 应 该 是 健 康 和 品 性 这 两 个方面。这对于当下“虎妈”、“狼爸”等在对儿童进行 早期教育时极力灌输知识的做法无疑是持否定的态 度。同时对于那些希望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来 说,应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为良好习惯的养成将使 孩子获益终身。
2012 年 12 月 第 29 卷第 12 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Dec. 2012 Vol. 29 No. 12
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 所阐述的家庭教育观
丁毅
(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武汉 430079)
摘 要: 罗素的《教育与美好生活》包含了大量的家庭教育思想和及早施教的教育原则,已被当今社会所认同并实施。
收稿日期: 2012 - 10 - 20
·81·
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而中国社会讲求次序、尊卑,将 孩子看作是自己的附属物、私有品。无论哪种观点都 有其正确的一面,不能够随意地批判。今天,人们的关 系正在逐渐突破血缘、亲缘、地缘的限制,我们不妨借 鉴一下西方理念,将这种平等的观念在惠及他人同时 也适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孩子不应是父母的私有 品,而是和父母一样的独立个体,父母应该尊重自己的 孩子。
一、及早施教的教育原则 陶行知曾指出: “幼儿犹如幼苗,培育得宜,方能 发芽 滋 长; 否 则 幼 年 受 了 损 伤,即 不 夭 折,也 难 成 才。”[2]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决定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虽然终身教育思潮之下家庭教育早已不再仅仅局限儿 童早期教育的内容。 《教育与美 好 生 活 》一 书 很 大 的 篇 幅 是 在 幼 儿 教 育特别是 5 岁之前儿童的教育上。这恐怕和作者自身 的经历以及教育孩子的经历有关。在中外教育史上, 但凡对教育思想有所贡献的人,其最初的思想源泉大 抵来自于以下四个部分: 自身早年接受教育的人生经 历; 教育子女的实践经历; 教育学生的教育实践活动; 以及对社会现实中教育成败得失的认识。早期接受教 育的人生经历让罗素认识到家庭教师的弊病,当时社
二、“爱与同情”的教育方法 罗素非常看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巨大作用。他 曾说道: “父母的观念异常重要,缺少专门的知识,往 往是父母成 为 最 优 秀 的 教 育 家 的 羁 绊 的 原 因。”[1] 家 长对孩子充满了爱,但是这种爱往往不能以正确的形 式表达出来,要么溺爱,要么粗暴。罗素在这方面给我 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产。 1.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罗素认为,在儿童出生之 后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也就是将孩子看作是 “理性的动 物 ”,看 作 是 和 自 己 一 样 的 有 思 想 的 成 人; 要求尊重 儿 童 的 天 性,不 能 够 违 背 孩 子 成 长 的 规 律。 这对于素来讲求“父为子纲”的中国社会来说无疑是 非常具有冲击力的。西方社会讲求平等,即便是对于
3. 绝少惩罚,严禁体罚。罗素认为,惩罚在教育中 只占有某种极小的地位且惩罚并非需要那么严厉。在 使用惩罚时,应该贯彻这样的原则: 惩罚应当是你希望 他感到厌恶之事,而不是你希望他感到欢喜之事。无 论是夸奖还是责备,都不应该采取比较的方式; 责备的 应 用 应 该 比 夸 奖 少; 对 于 理 所 当 然 之 事 不 应 该 夸奖[3]。
关于体罚,罗素认为是不妥当的。即便是轻微形 式的体罚虽然对孩子没有坏处,但也没有好处,更遑论 严格形式的体罚。因此,以罗 素 观 点 而 论,“虎 妈”, “狼爸”绝对是不合格的父母。不问由来,动辄打骂孩 子虽然可以强迫孩子取得一定的好成绩,但是这仅能 够说明此类父母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而该类父母在 当代社会受到一定的追捧,也说明了当下社会的浮躁。 教育作为一门艺术,岂是随意模仿可得? 更何况模仿 的还是一种畸态的成功! 父母若想教育好子女,不妨 静下心来,倾听教育大师们的肺腑之言。
2. 正确热爱自己的孩子。罗素认为在父母与子女 之间存在着多种类型的爱。有父母之间的男女情爱, 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及子女对父母的爱等。这三种爱的 性质不同,因此不能够混为一谈。而父母对子女的爱 即亲子之爱应该是对待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的自然结 果,而并非一种刻意追求的东西; 对孩子表露出爱是正 常的,但是这种爱只能是自发的结果,而不应是一种人 为制造的。很多人都在感慨中国的父母是最称职的, 但是这种爱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刻意性,而这种刻意性 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孩子对父母的感情。舐犊之 情本自天性、而非造作; 爱应由心生,不可矫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