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预压沉降观测布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m29-pm32支架预压沉降观测点布置及要求本联混凝土箱梁采用水袋预压,因翼缘板质量较轻,对翼缘板可不预压。仅对箱梁底部部分进行预压。

预压及要求如下:

1、预压重量计算

以标准联30米一跨计算预压重量:

第一标段以标准段pm29-pm32跨(带pm34横梁)为例,本段位于池塘区域。

①端横梁及中横梁 q1=2*2.6*1.1=5.72t/m2 B=2m

②腹板 q2=1.247*2.6*1.1=3.57t/m2 B=0.4m

③箱梁顶、底板 q3=(0.23+0.23)*2.6*1.1=1.32t/m2

一跨标准梁重量:q1*2.6*13+q2*1*30*4+q3*28*(18-1*4)+q4*30*2=1138.4t

2、加载顺序:分三级加载,第一次加载总重量60%;第二次加载总重量80%,第三次加载至110%。全部荷载加载后,不可立即卸载,需等地基及支架观测稳定后再逐级卸载。根据卸载前后观测数据计算出地基沉降、弹性变形及非弹性变形,据此设置预拱度。

3、沉降观测应贯穿于加载及卸载的整个过程,在开始加载前必须进行首次观测,作为沉降观测的零点,接着加上第一次荷载,加载后立即再观测,得出施加第一次荷载后的地基沉降、支架变形;施加第二次荷载前再观测,然后施加第二次荷载并立即观测,得出第二次荷载后的地基沉降、支架变形;施加第三次荷载前再观测,然后施加第三次荷载并立即观测。观测工作在预压时间内一直进行,一直到沉降趋于稳定。加载及卸载必须在整个预压范围内分级进行,每级加载及卸载均应进行测量并详细记录,预压结束卸载完成后,根据地基沉降观测记录、支架变形观测记录,确定模板高度,设置预拱度。

4、预压观测:加载预压前首先布设沉降观测点。观测位置设在每跨的L/2(跨中)、L/4处及墩部处,每组分底板左、中、右三点,即每跨共五个断面,每断面不少于三个观测点。在点位处固定观测杆,以便于沉降观测。

5、采用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布设好观测杆后,加载前测定出其杆顶标高。沉降观测过程中,每一次观测均报请测量监理工程师旁站或抽检,并将观测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

6、沉降观测应贯穿于加载及卸载的整个过程,在开始加载前必须进行道次观测,作为沉降观测的零点。

7、第一次加载后,每天观测2~4次,连续两次观测沉降量不超过2mm,进行第二次加载,按此步骤,直至第三次加载完毕。第三次加载沉降稳定后(连续两次观测沉降量不超过1mm),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进行卸载。支架基础及支架监测分别按每24小时沉降量不超过2mm,总沉降量不超过5mm为合格。如地基预压或支架预压不合格,则需查明原因,对薄弱部位进行处理,重新预压,直至预压合格。

8、加载及卸载必须在整个预压范围内分级进行,每级加载及卸载均应进行测量并详细记录,预压结束卸载完成后,根据地基沉降观测记录,支架变形记录,确定模板高度,设置预拱度。

9、根据观测数据,绘制支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图,确定弹性变形调整值,以便调整预拱度的数值。支架压载至110%砼总量时,认为其非弹性变形已消除,并确定其弹性变形与荷载呈线性关系。其变形量按数理统计方法拟定变形与荷载关系的回归方程。

10、观测点布置如下: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