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地理之南方地区知识点

合集下载

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高考

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高考

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高考随着高考的临近,南方地区的学子们都在紧张备战中。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和梳理知识,下面将对南方地区高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地理知识点总结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区,气候湿润,夏季雨量较多。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洪涝和台风。

此外,南方地区还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和河流,如五岳之一的华山、黄山,以及大江南北流淌而过的长江、珠江等。

2. 历史知识点总结南方地区在历史上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

古代南方地区有吴国、越国等古代国家,后来又陆续出现了南宋、广东、广西等政权。

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比较早,其中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两个地区。

3. 文学知识点总结南方地区的文学作品以其细腻、多情而著名。

古代文学名家有苏东坡、陆游等,他们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了自然的美和人文情怀。

近代文学中,南方地区的作家有老舍、巴金、沈从文等,他们以真实的生活为题材,展现了南方地区独特的社会风貌。

4. 科学知识点总结南方地区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

其中,广东、浙江两个省份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科研实力雄厚。

南方地区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积极开展创新研究,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

南方地区还是中国科学院多个研究所的所在地,这些研究所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

5. 经济知识点总结南方地区的经济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

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的制造业发达,尤其在电子、纺织等产业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另外,南方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也是南方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

此外,南方地区还以农业为基础,种植着丰富的水果、蔬菜和水稻等农作物。

通过对南方地区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地了解这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

这也为我们在高考中更好地回答相关题目提供了参考。

希望同学们能够加紧复习,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大家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高中区域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

高中区域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

南方地区知识点1.范围: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2.地形特征: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汊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江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丘陵,大多由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南岳”衡山、庐山、井冈山等众多名山分布其中,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集中分布区;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国”之称;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山间“坝子”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横贯山脉和南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台湾玉山主峰为我国东南沿海最高峰。

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南岭、武夷山脉、秦巴山地、台湾山脉。

气候特征: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积温4500℃-8000℃,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一月份均温在0°C以上,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于15°C,长夏无冬)。

年降水大于800毫米(台湾东北部火烧寮年均降水6489毫米,为我国“雨极”),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季由南向北变短。

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云贵高原为源于太平洋和源于印度洋的两类季风交汇处,冬季昆明静止锋以东阴雨冷湿,以西晴朗温暖。

长江中下游地区(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每年6-7月间受江淮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7-8月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成伏旱。

冬季寒潮和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3.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小(南部沿海河流有明显台风汛);江南丘陵、南部沿海、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力丰;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航运价值高;河流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高中地理中国南方详细知识点

高中地理中国南方详细知识点

高中地理中国南方详细知识点大体上根据地理、人文的差异,在地理学上将中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以及青藏地区。

接下来让店铺带你走进中国南方。

高中地理中国南方详细知识点【一】自然地理特征(一)位置和范围1.位置:主体部分位于20°N-32°N和100°E-120°E之间;其相对位置位于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以东,东至东海;南海以北,北至秦岭、淮河一线。

2.范围: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包括省级行政区琼、港、澳、台、粤、桂、云(滇)湘、鄂、赣、浙、沪、闽的全部和川、皖、苏、豫、陕、甘的部分。

(二)地形和土壤1.地形特征: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

2.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江南丘陵(我国最大的丘陵)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之称)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喀斯特地貌广布)和横断山脉。

▲(思考:横断山脉大致为东西走向的成因?)3.土壤:以红壤为主(酸性较强、贫瘠),平原地区还有水稻土和紫色土。

☆(提示:注意红壤的改良措施有哪些?)(三)气候和植被1.气候:以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湿润)。

常出现台风、风暴潮、伏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

◆(提示:一定要总结归纳出该地气候类型的成因?该地上述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及解决措施?昆明准静止锋和江淮准静止锋的成因及影响?“巴山夜雨”的成因?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四川盆地夏季高温及冬季温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南部沿海地区有小部分季雨林。

(思考:该植被成因?)(四)河流和湖泊1.河流:长江、赣江、湘江、岷江、淮河、京杭运河、珠江、钱塘江等◆(切记:勿忘归纳该地河流的水文特征?淮河洪水泛滥的成因、危害及解决措施?)2.湖泊: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巢湖、太湖、日月潭等(五)资源1.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矿产丰富,如:攀枝花铁矿(煤矿)个旧锡矿、平果铝土矿、大余钨矿、铜仁汞矿、大冶铁矿、德兴铜矿等(建议:查地图册,落实到地图上)2.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淡水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水电站较多,如:长江中上游地区的二滩、龚嘴、三峡、葛洲坝、安康等;珠江水系上游也有较多水电站。

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

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

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南方地区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部和西南部,东临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峡,西接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南临北回归线,东南部是中国唯一的海岛省份海南省。

南方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中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是中国开放的前沿区域之一。

二、自然地理南方地区地势复杂,地形多变,包括了台湾山地、西南山地、云贵高原、岭南盆地等。

南方地区属于中国的亚热带、热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适宜农业发展。

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等,拥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三、经济地理南方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拥有先进的制造业和发达的现代服务业。

南方地区的经济特点是工业化程度高、产业结构多元化、对外经济联系紧密、国际合作频繁。

南方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比如广东省是中国对外贸易大省,福建省是中国最早海上贸易的地区之一,四川省是中国西部开发的先行地区,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南方地区的地理优势将进一步释放。

四、文化地理南方地区是中国的多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南方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灿烂的文化传统,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南方地区的文化地理特点是多元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并存、多彩多姿、富有魅力。

南方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南岳衡山、世界自然遗产云冈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土楼等,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探访。

五、生态环境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丰富多样,包括了亚热带雨林、珍稀濒危动植物等。

南方地区的生态保护任务重,面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问题。

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是绿色覆盖广泛、生物多样性丰富、山水相依相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南方地区的有着很高的生态价值,需要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资源。

六、社会地理南方地区是中国的多民族地区,有不同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

中国地理分区——南方地区

中国地理分区——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气候与水文
气候类型及特点
01
02
03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方广大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 和少雨,四季分明。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海 南岛、南海诸岛等地,全 年高温,年降水量大,有 明显的干湿季。
高原山地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方的高原和 山地地区,气候垂直变化 明显,降水随海拔升高而 增加。
海岸线及岛屿
海岸线
南方地区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北起江苏连云港,南至广西北仑河口,全长近2万 公里。
岛屿
南方地区沿海分布着众多岛屿,包括舟山群岛、台湾岛、海南岛等。其中台湾岛 是中国第一大岛,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这些岛屿不仅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 生态环境,还是中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CATALOGUE
05
CATALOGUE
南方地区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与民族构成
人口分布
南方地区人口密集,主要分布在东部 沿海、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地 区。其中,四川、广东、江苏、浙江 等省份人口数量较多。
民族构成
南方地区民族众多,汉族占主导地位 ,同时有壮、苗、瑶、布依、侗、水 、仡佬等少数民族分布。各民族在服 饰、饮食、建筑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风 俗习惯。
04
CATALOGUE
南方地区植被与土壤
植被类型及分布规律
常绿阔叶林
分布于南方广大地区,以 常绿阔叶树为主,种类丰 富,群落结构复杂。
落叶阔叶林
主要分布在南北过渡地带 ,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具 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针阔混交林
分布于南方山地,由常绿 针叶树和落叶阔叶树组成 ,呈现针阔混交的特点。

中国区域地理--南方地区

中国区域地理--南方地区
地形特征: 东部平原和丘 陵面积广大, 西部高原盆地 为主
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均为商品粮基地,多为水稻土); 丘陵:东南丘陵(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 高原:云贵高原(多岩溶地貌,坝子为农业区); 盆地: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 山地:南岭、武夷山、雪峰山、巫山、大巴山、大别山等。
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长江沿岸工业地带、珠江三 角洲工业区、沿海工业地带南段。
三、人文地理特征——交通
1.水(河)运发达: 长江: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三分之二;珠江: 航道常年通航里程仅次于长江;京杭运河:货运量 仅次于长江居第二位
2.主要铁路和铁路枢纽: 五纵:①京沪线 ②京九线 ③京广线 ④焦柳线 ⑤宝成线、成昆线
香港
发展方向:利用特区优势,外引内联,开拓国际市场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工业城市:上海(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中心)、南京 (化工、电子)、无锡(纺织)、杭州(丝纺、麻纺、 电子、化工)、马鞍山(钢铁)、景德镇(陶瓷)、 武汉(钢铁、棉纺、造船)、十堰(汽车)、宜昌 (电力)、长沙(有色冶金)、重庆(电力、钢铁、 机械、纺织)、成都(机械、纺织、仪表)、攀枝花 (钢铁)、贵阳(有色冶金)、昆明(有色冶金、机 械、仪表、化工)、广州(综合性工业中心)、南宁 (制糖、罐头)、柳州(机械)
针对红壤的特性请提出改良的途径? (1)增施矿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2)补充熟石灰,中和土壤酸性; (3)种植各种绿肥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4)掺入沙子,改良土壤结构。
红壤在利用时也可因地制宜,发展适宜于酸性土 壤的茶树、 油茶树、杉木、马尾松等经济林木。
二、自然地理特征——植被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有少量热带雨林和季雨林。

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高考

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高考

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高考南方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地区,包括华南、华东、西南和华中等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历史悠久。

南方地区的发展对于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对南方地区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内容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

一、地理知识点1. 地理位置:南方地区包括华南、华东、西南和华中等地区,东临东海、南濒南海,西南面对孟蓝瀑山,南北长约3000千米,东西宽约2000千米。

2. 地形地貌: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平原、湖泊等地貌,特别是西南地区有着丰富的喀斯特地貌。

3. 气候特点: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年均降水量一般在1000-2000毫米左右。

4. 自然资源:南方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二、历史知识点1. 古代历史:南方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尤其是华南地区有着丰富的岭南文化。

2. 近现代历史:19世纪以来,南方地区经历了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舞台之一。

3. 解放战争:南方地区是解放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包括淮海战役、长株潭战役等重要战役的发生地。

三、文化知识点1. 传统文化:南方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包括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岭南文化等,这些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风土人情:南方地区的风土人情独具特色,包括茶文化、饮食文化、民间艺术等,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3. 当代文化:南方地区也是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包括电影、音乐、美术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四、经济知识点1. 农业:南方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基地,主要种植水稻、茶叶、糖料等作物,养殖业也发达。

2. 工业:南方地区的工业发达,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等地区有着发达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 贸易:南方地区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中心,包括广州、上海、重庆等城市是中国重要的进出口港口。

南方地区 知识点总结

南方地区 知识点总结

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南方地区位于中国的南部,包括华南、西南和广西三个区域,地域辽阔,气候多样。

这一地区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成为中国的重要经济和文化中心。

本文将对南方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和发展等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理知识点1.地理位置:南方地区位于中国的南部,包括华南(广东、广西、海南)、西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三个区域。

2.地形地貌: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包括山地、丘陵、盆地、河流和湖泊等地貌。

西南地区有横断山脉、喀斯特地貌,华南地区有岭南丘陵,广西有喀斯特地貌和广西盆地。

3.气候特点:南方地区气候多样,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华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广西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适中,降雨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

4.资源分布: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西南地区有大型水电站和石油天然气资源,华南地区有丰富的绿色食品资源,广西地区有铝土矿和锰矿等矿产资源。

二、历史知识点1.历史沿革:南方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早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南方地区就有了先民的居住和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地区是楚国、越国和南越国等吴越文化的代表地区。

2.历史建筑:南方地区保存着大量的历史建筑和古迹,如丽江古城、三亚古城、黄姚古镇等。

这些古迹见证了南方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3.历史事件:南方地区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楚汉之争、南海岛屿争端等。

这些事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文化知识点1.民俗文化:南方地区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广西的壮族歌舞、四川的蜀绣、云南的傣族风情等。

这些民俗文化反映了南方地区多民族的特点,丰富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文学艺术:南方地区有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如明清小说《聊斋志异》、雕刻艺术作品《南岭砚台》等。

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

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

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一、地理知识点1.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和香港等地,地处中国大陆的南部,以其多山、多水的自然特点而著称。

华南地区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同时,华南地区还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地区,拥有著名的风景名胜如桂林山水、珠江三角洲等。

2. 华东地区华东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和上海等地,地处中国大陆的东部和东南部。

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众多的工业城市和出口港口。

此外,华东地区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是中国的重要旅游地。

3.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地,地处中国大陆的西南部。

西南地区地势复杂,山川起伏,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和资源产地。

同时,西南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遗产,如世界文化遗产成都文化、丽江古城等。

4. 台湾地区台湾地区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被称为“福建海峡”,台湾是一个多山、多河谷、又长又宽的岛屿。

作为中国的第一大岛屿,台湾在地理上虽然较小,但是却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是中国重要的海外交流地。

二、历史知识点1. 南方地区的古代文明南方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华南地区有着发达的岭南文明,华东地区则有着充满鲜明个性的吴越文化、越文化,而西南地区,则是多民族共居的地区,在历史上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

例如,四川的三星堆文化遗址、云南的玉龙雪山等。

2. 南方地区的革命历史南方地区在中国近代历史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中国革命史上,如辛亥革命爆发地南昌、广州起义、红军长征路线穿越地四川等。

许多伟大的革命领袖和革命精神也在南方地区产生和发展。

三、文化知识点1. 南方地区的民族文化南方地区是中国多民族共居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例如四川的藏、羌、彝等少数民族文化、云南的傣族、傈僳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等。

这些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展现出了南方地区的文化多元性。

中国地理之南方地区

中国地理之南方地区

3、自然条件
1)地形崎岖多山,跨三级阶梯,地质灾害频发;
2)气候多样,有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的暴雨容易出 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山高谷深,水能资源丰富,但是河流的航运条件差;
4、资源优势明显
1)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分布集中且地域组合好;
2)能源丰富:水能、天然气、煤炭、北部湾油气; 3)水热资源丰富,但耕地短缺;
• 与南方地区陆上相邻的国家(自西向东)依次是:缅甸、老挝。越南。 • 南方地区主要的岛屿是台湾岛(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我国第二大 岛)、崇明岛(我国第三大岛)和南海诸岛等。
地形地貌
• 地势:该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 错。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 山地丘陵区大多植被繁茂,郁郁葱葱,景色秀丽。 • 地形:南方地区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 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 平原,河汊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江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 丘陵,大多有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南岭 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四川盆地(西 北部有成都平原,又被称为聚宝盆)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云 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 山间“坝子”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横断山脉和秦岭山脉是我 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 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洞庭湖、鄱阳湖、长 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 原、横断山脉、南岭、武夷山脉、秦巴山地、台湾中央山脉、 两广丘陵、大别山脉。
泛亚铁路 南昆铁路
(四)三峡水利工程建设
(1)位置特点:三峡位于湖北宜昌西陵峡三斗坪, 为河流峡谷地带,蓄水条件好,处在全国地势二、 三级阶梯过渡带上,落差大,水能蕴藏量大,亚热 带湿润季风气候,河流流量大,冬季不结冰,库区 地质条件稳定安全。

高中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

高中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

高中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高中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南方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拥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

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地理环境,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发展。

一、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南方地区位于我国的南部,包括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

它们的气候温暖潮湿,年均温度较高,一年四季温差不明显。

华南地区还有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大平原地带。

西南地区则有哀牢山脉、云贵高原、滇池和青藏高原等地理特征。

二、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其中最具优势的是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由于南方地区的气候温暖潮湿,雨水充沛,导致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有着很好的水资源条件。

此外,南方地区的土地肥沃,适合种植水稻、茶叶、烟草、水果等农作物,这为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华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

南方地区的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为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南方地区的不断发展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南方地区的文化和旅游南方地区有着非常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包括典型的南方民俗和建筑风格、美丽的水乡景观、美食文化等。

南方地区也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和观光。

总之,南方地区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域,它的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了解南方地区的知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地理和文化环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发掘南方地区的魅力。

第七章 南方地区知识点

第七章  南方地区知识点

第七章南方地区1.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

2.南方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1)地形:类型多样,高原、盆地、平原相间分布,且东西差异明显(西部盆地和高原为主,东部平原、低山和丘陵);(2)一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一月平均气温大于0℃,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3)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平原地区河湖众多,素称“江南水乡”;(4)土壤:东南丘陵为红壤,长江中下游平原为水稻土,四川盆地为紫色土;(5)植被:以亚热带、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6)气候:以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梅雨、伏旱天气;(7)耕地:水田;(8)主要农作物和水果: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油菜、棉花、甘蔗、茶叶等是主要经济作物,盛产柑橘、香蕉、菠萝、桂圆、荔枝等亚热带、热带水果。

3.南方地区气候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1)对农业的影响: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甘蔗等农作物,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2)河湖众多,水量充沛,淡水渔业和航运发达,成为重要的“鱼米之乡”;(3)房屋多尖顶,利于排水;(4)居民以米饭为主食;(5)山清水秀,景色优美,旅游业发达。

4.长江中下游平原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①位置:位于沿海中段,长江入海口,位置优越;②地形、气候和农业:平原地形,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发达;③劳动力: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较高;④交通通讯与投资环境: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交通通讯发达,投资环境优越;⑤资金与技术资金雄厚,技术先进;⑥市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5.沿江分布的城市,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城市,依靠水运条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特大城市,是本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其中,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武汉地处长江、汉江和京广线铁路交汇处,有“九省通衢”之称。

高中区域地理--南方地区解析

高中区域地理--南方地区解析
区,鄱阳湖(我国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 洪泽湖、巢湖;日月潭、滇池等。
5、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 西南林区、东南林区(人工次生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 西南林区、东南林区(人工次生林)
地带性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 季雨林。
云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最大的原始热带季雨林; 东南丘陵是我国第三大林区,主要为次生林 和人工林。 用材林主要是杉木和马尾松(松柏)。 经济林主要是茶叶和各种水果。
利用和改造红壤的方法:
①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的有机物,补充熟石灰,降低土 壤酸性程度;
②种植适宜在红壤中生成的茶树、油茶、杉木和马尾松等 经济林木;
③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如在丘陵地区的河谷盆地种 水稻,把丘陵缓坡辟为茶园,在山丘顶部植树造林等既 可把低产田变为高产田,又可防止水土流失。
两广地区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盛产 香蕉、菠萝、荔于太平洋和源于印度洋的两类季风交汇 处,冬季昆明静止锋以东(贵阳一带)阴雨冷湿,以 西(昆明一带)晴朗温暖。
③长江中下游地区
(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每年6~7月间受 江淮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7~8月在夏威夷高压脊 控制下形成伏旱(夏季高温,重庆、武汉、南京是长 江沿岸三大火炉)。
5、土壤:
长江中下游: 水稻土:有机质含量丰富,肥沃。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紫色土:磷钾成分丰富,肥沃。
东南丘陵: 红壤:
有机质含量少,酸性强,粘性重,贫瘠。 云贵高原:土层薄,含水性差。
6、南方红土
是在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而成的 一种低产土壤
由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发育而成, 富含磷、钾,较为肥沃
• 地形区:
N__四__川___盆__地__; O_云___贵__高___原__; P__东__南___丘__陵__;

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

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

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是指中国大陆地理上的南部地区,通常包括华南、华东、西南和台湾地区。

该地区地理上多山地和丘陵,气候较为湿润,植被种类繁多。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南方地区的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南方地区位于中国大陆的南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地区:1. 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和香港澳门地区。

华南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2. 华东地区: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上海地区。

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3.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和西藏地区。

西南地区地势较高,气候多样,地理环境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4. 台湾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岛屿,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

台湾地区拥有优美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二、地形地貌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高山地带:南方地区多山地和丘陵,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台湾地区。

西南地区有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台湾地区则有中央山脉和雪山山脉。

2. 平原地带:南方地区有广大的沿海平原和内陆平原,主要分布在华南和华东地区。

这些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的发展。

3. 水域湖泊:南方地区有众多的水域湖泊,如洞庭湖、太湖和西湖等。

这些湖泊不仅为当地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保护,还成为了旅游的热门景点。

三、气候特点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高温多雨:南方地区在夏季气温较高,湿度较大,降水较为充沛。

特别是广东、广西和海南地区,常年气温较高。

2. 季风影响:南方地区的气候受到季风的影响较大。

夏季南方地区盛行东南季风,带来了湿润的气候和大量的降水。

3. 气候多样: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不同的气候条件为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多样性。

四、植被及动植物资源南方地区植被种类繁多,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知识点梳理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知识点梳理

第七章南方地区知识点梳理1
1. 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盆地和高原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2. 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3. 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土壤中磷、钾等矿物养料丰富,盛产稻米、油桐、甘蔗、柑橘等多种亚热带作物,物产极为富饶。

4. 云贵高原被称为“喀斯特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形成石林、孤峰、溶洞、
地下暗河等喀斯特地形。

5. 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
区;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6. 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茶、竹、甘蔗、香蕉、菠萝
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我国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

我国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

我国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我国南方地区位于中国的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台湾等省份和地区。

南方地区自古就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对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自然地理1.地理位置我国南方地区位于中国的南部,北临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东濒东海、南临南海。

2.地势地形南方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都有。

其中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地形多为复杂多变的丘陵山地,山脉纵横交错,河流纵横交汇,地势多为西北高,东南低。

南方地区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如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涝等。

3.气候特点南方地区气候多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

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适宜农作物生长,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及经济作物产区。

4.自然资源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

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能资源区,拥有众多河流和湖泊,如珠江、岭南水系、长江流域、滇池等。

森林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广西、福建、云南等省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矿产资源丰富,包括稀有金属、有色金属、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土地资源优良,适宜种植稻谷、茶叶、烟草、水果等农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

二、历史文化1.历史沿革南方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地区就有人类居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三星堆遗址、瓷器遗址等。

战国时期,南方地区出现了吴、楚、越等著名的古代国家,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

秦朝统一中国后,南方地区逐渐成为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

2.文化遗产南方地区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有丹霞山、武夷山、鼓浪屿、丽江古城、黄山等著名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

高二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归纳南方地区是指中国地理中的江南地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福建、江西、四川、云南等地。

这些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而备受关注。

在高二地理学习中,南方地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是必须要掌握的。

本文将对南方地区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理解。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南方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地区之一。

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朝向东海、临近台湾海峡,与福建、浙江等地相邻。

南方地区的地形多样,有平原、丘陵、低山等地貌特征。

同时,气候也是南方地区的一大特点,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适宜人类生活和农作物的生长。

在自然环境方面,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长江、黄河等重要河流横贯南方地区,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南方地区的经济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工商业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大部分比重。

其中,制造业在南方地区的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高科技产业。

此外,南方地区也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金融、商业、旅游等行业相应发展。

在农业方面,南方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要农业形式,水稻、油茶、丝绸等作物是南方地区的重要农作物。

三、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原因,南方地区的土地资源相对较少,但有较广阔的海洋资源。

同时,南方地区也面临一些环境问题,例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处理等,这些问题给南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四、文化与旅游资源南方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例如,苏州的古典园林、杭州的西湖、黄山的自然风景等都是南方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南方地区还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如戏曲、民间艺术以及地方特色的节日等,这些文化元素都为南方地区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五、城市化与农村发展南方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发展迅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之南方地区知识点
地理位置和范围:100°E-120°E 20°N-34°N
地理位置:秦岭一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临东海和南海。

范围: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地区。

民族:汉族占绝大多数。

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数5000多万:如广西的壮族和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的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

人民生活:食:大米,住:通风散热(砖瓦、竹木);行:传统船舶;体育:游泳、龙舟竞赛。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⑴地貌特点及分布:平原、丘陵交错。

有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地形区。

⑵气候类型及耕地类型:湿润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一年二熟或三熟。

河湖河汊密布,灌溉条件良好;耕地多是水田。

⑶农业生产:
·粮棉基地淡水鱼:
7个商品粮基地:成都、江汉、洞庭湖、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及珠江三角洲,夏种水稻,冬种小麦和油菜。

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河湖众多,淡水鱼产量居全国首位(“鱼米之乡”)。

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含磷、钾)。

生产稻、麦、棉、油菜籽、甘蔗、柑橘等,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之称。

·经济林木、水果:蚕丝产区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两广、闽、台盛产甘蔗;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基地;水果中柑橘产量最大;南部沿海还出产香蕉、荔枝、桂圆、菠萝、椰子。

经济林木有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樟树。

⑶存在问题:
①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②水污染严重。

③江南丘陵的红壤贫瘠,水土流失。

④能源供应不足。

·对策:
①加强长江、淮河的洪涝和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加固堤坝,疏浚水道。

②改良红壤(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种茶树、油树、杉木、马尾松)。

③开发水能资源,建设大型水电站(如三峡);建核电站;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

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
⑴工业基地有: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工业地带有:
①长江中下游工业带(是我国工业实力最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加工工业为主体,高精产业发展迅速;长江中游——武汉、宜昌、湖南中部等重工业发达)。

②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广州、宁波、五个经济特区为中心,出口为主的加工工业、制造业)。

③西南地区有水能、矿产、农林牧资源优势,已建成综合性工业基地、钢铁、有色金属冶炼、机械、煤炭、纺织工业发展迅速。

⑵有色金属矿有:江西大余钨矿,江西德兴铜矿,湖南锡矿山锑矿,湖南水口山铅锌矿,贵州铜仁汞矿,云南个旧锡矿,四川攀枝花钒钛矿,广西平果铝土矿,湖北大冶铜矿。

铁矿有攀枝花、大冶、马鞍山、海南石碌。

煤、石油少,有淮南、六盘水等煤矿。

资源优势是:有色金属等矿产丰富及水能资源很丰富。

⑶便利的交通:
①水运很发达(内河航运有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水系;海运也很发达)。

②铁路线众多:京沪、京九、京广、焦柳、川黔、成昆等跨过长江,沪杭—浙赣—湘黔—贵昆铁路连通南北。

西南地区由成昆、贵昆、川黔、成渝构成“口”字形线路,再与宝成、南昆、湘黔、襄渝线构成“井”字形。

主要城市:上海、宁波、福州、厦门、汕头、广州、深圳、珠海、北海、海口、南京、武汉、合肥、南昌、长沙、南宁、成都、贵阳、昆明
【资料扩展】
A、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自然条件分析:
(1)淮河以北是暖温带,其余都属亚热带,夏季气温很高,江汉、洞庭湖、鄱阳湖等平原,周围山岭环抱,不易散热,都以炎热著称。

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淮河以北是半湿润区,其余都是湿润地区。

春末夏初,梅雨适时适量,对水稻生长更为有利,如果梅雨过短或过长,就会出现旱灾和涝灾。

进入7月,梅雨结束,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燥,形成伏旱,此时,热量充足,蒸发量大,农作物生长旺盛,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所以抗旱任务很重。

(2)平原广阔,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

(3)江南丘陵红壤广布,红壤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我国南方主要低产土壤之一。

·农业特色:
(1)淮河以北以种植旱粮为主(江淮地区),以南以水田为主,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都是著名的水稻产区,本区水稻的种植面
积和产量都在全国占第一位。

小麦也是本区的重要粮食作物。

(2)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桑蚕等。

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和杭州湾沿岸是我国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

(植棉条件:热量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植棉历史悠久,技术条件好,商品率高。

不利条件是春夏有梅雨,夏季常有台风袭击,秋季有连阴雨)油菜播种面积广,成为稻田的越冬作物,浙江、江苏两省的太湖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桑蚕基地,是著名的“丝绸之府”。

(3)江南丘陵的红壤区,适宜茶叶、油菜、杉木生长,产量很大。

B、南部沿海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分析:
(1)我国纬度最低的一个区,北回归线横穿台湾和两广;濒临海洋,夏季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大量的水汽,造成这里丰沛的降水,雨季从4、5月份开始,延续到9、10月份。

本区气候炎热多雨,无霜期长,作物几乎可以全年生长,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至三熟。

(2)台风活动频繁,侵入我国的台风约80%在本区登陆。

台风形成狂风暴雨,带来一定灾害,有时也可缓解沿海地区的旱情。

(3)地形大部分为丘陵山地,平原面积不大,珠江三角洲和台湾的西部平原是本区最大的两个冲积平原。

·农业特色:
(1)水稻在本区普遍种植,珠江三角洲和台西平原是重要的稻米产区。

甘蔗是本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粤、闽、桂成为全国重要的蔗糖供应地,珠江三角洲的产量更占重要地位。

(2)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在低洼易涝区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堤上栽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树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蔗叶又可作鱼饵,塘基互养,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

据基上种植的作物不同,有“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等种类。

(3)有橡胶、剑麻、油棕、椰子、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作物,海南岛的橡胶种植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4)有香蕉、柑橘、菠萝、荔枝等热带、亚热带果树。

(5)台湾的樟树颇为著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C、西南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分析:
⑴西南三省一市在北纬35°以南,云南省南部还伸入到北回归线以南。

四川、贵州、重庆和云南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云南南部属热带。

川滇西部的高原山地海拔很高,气候显著降低,形成高山气候。

⑵四川盆地终年湿润,雨量充沛,霜雪少见,可生长甘蔗,柑橘,柚子。

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

⑶成都平原为冲击扇平原,气候温暖,土壤肥沃,开发较早,人口稠密,灌溉
便利,农业生产一向发达,早有“天府之国”美誉。

平原上有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成都平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盛产稻米、小麦、油菜籽等,生猪、桑蚕的生长也很有名。

⑷云贵高原上的河谷盆地,当地称为“坝子”是重要的水稻产区,高原上的喀斯特地貌区,因溶洞、地下河漏水严重,地表水缺乏,要注意兴修水利,以保证农业生产的用水。

⑸滇南谷地(包括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全年可以生长,且冬季不受寒潮侵袭,夏季又无台风危害,具有发展热带作物的良好环境,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橡胶生产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