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课件 chapt 3 呼吸生理
2024版动物生理学呼吸生理PPT课件

肺通气
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的过程,包括肺通气 动力和肺通气阻力两个方面。
气体交换
在肺泡与血液之间、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2024/1/28
5
呼吸调节与控制
化学感受器
位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对血 液中氧、二氧化碳和氢离子浓度 变化敏感,参与呼吸调节。
体液调节
血液中的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碳、 氢离子等可通过体液途径影响呼 吸中枢,从而调节呼吸运动。
3 血红蛋白增多
高原环境下,机体通过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来提高血液携氧 能力。
4 心肺功能增强
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和动物,心肺功能会逐渐增强, 以适应低氧环境。
2024/1/28
20
水下环境下呼吸生理变化及适应
01
呼吸器官改变
水下生物如鱼类通过鳃呼吸, 而哺乳动物如鲸类和海豚类则 通过肺部呼吸,但它们的呼吸 器官已经发生适应性改变,可 以在水下进行气体交换。
肺功能检测
通过特定的肺功能检测设备,测 定动物的肺活量、呼吸道阻力等 指标,以评估肺部健康状况和呼 吸功能。
2024/1/28
25
动物模型在呼吸生理研究中的应用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
通过模拟ARDS病理过程,研究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
利用动物模型模拟COPD病程,探究其病理生理变化和潜在治疗方法。
通气/血流比值
气体扩散系数与气体的分子量和温度有关。分 子量小、温度高的气体扩散系数大,有利于气
体交换。
2024/1/28
气体扩散系数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 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约为0.84。 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或减小都不利于气体交换。
动物生理学_第五章_呼吸 PPT课件

呼吸膜结构图
2. 肺泡表面张力
肺泡上皮内表面分布有极薄的液体层,与肺泡 气体形成气-液表面。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产生 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的倾向,因而使 肺泡趋向回缩,并与肺泡壁含有的弹力纤维的 回缩作用共同构成肺泡的回缩力。按照拉普拉 斯定律,液泡的回缩力(P)与表面张力(T)成正 比,与液泡半径(r)成反比, 即:P = 2T/r。
(二) 肺
肺(如图)是一对含有丰富弹性组织的气囊, 由呼吸性小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 四个部分组成的功能单位。均具有交换气体 的功能,其中以肺泡为主 。
1. 肺泡的结构
(1) 肺泡壁的上皮细胞可以分为两种,大多 数为扁平上皮细胞(Ⅰ型细胞),少数为较大 的分泌上皮细胞(Ⅱ型细胞)。
(2) 在肺泡气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含有 多层组织结构,组成※肺呼吸膜(如图),有 6层: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液体分子、肺泡上 皮细胞、间隙(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毛细 血管的基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肺泡气经过 此膜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二、呼 吸 过 程
1.概 念:
呼吸:有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 程。
2. 呼吸过程
高等动物的呼吸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即外呼吸 (肺呼吸)、内呼吸(组织呼吸)和气体运输。
(1)外呼吸:
又称肺呼吸,包括: 肺通气: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肺换气:以及肺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 气体交换。
2. 呼吸道平滑肌
(1) 从气管到终末细支气管均有平滑肌组织, 它们接受植物性神经支配。 (2) 迷走神经通过M型胆碱能受体引起平滑 肌收缩;交感神经通过β2型肾上腺能受体引 起平滑肌舒张。 (3) 一些体液因素(组织胺、5-羟色胺、缓 激肽和前列腺素等)引起呼吸道平滑肌的舒 缩活动,参与呼吸道气流阻力的调节。
家畜生理学教学课件《呼吸》

呼吸的化学基础
呼吸的化学基础主要包括氧气和二氧 化碳的运输和交换。
在肺部,氧气通过呼吸膜扩散进入肺 泡,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同时 二氧化碳从血液中释放出来,通过呼 吸膜排出体外。
在血液中,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和二 氧化碳,通过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方式 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跨膜运输。
胸腹式呼吸
家畜在呼吸时,胸壁和腹壁同时 起伏,这种呼吸方式称为胸腹式 呼吸。大多数家畜采用这种呼吸 方式。
胸式呼吸
家畜在呼吸时,胸壁起伏明显, 腹壁起伏不明显,这种呼吸方式 称为胸式呼吸。部分家畜如马采 用这种呼吸方式。
家畜的呼吸调节
自主神经调节
家畜通过自主神经调节呼 吸频率、深度等,以适应 生理和环境变化。
预防保健措施
研究家畜呼吸系统保健的预防保健措 施,如疫苗接种、药物预防等,有助 于降低家畜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
THANKS
谢谢
总结词
治疗以抗菌消炎、对症治疗为主
详细描述
治疗呼吸系统感染以抗菌消炎、 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抗生素、 解热镇痛药等,同时保持家畜的 生活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
呼吸道阻塞
总结词
呼吸道内异物导致的呼吸障碍
详细描述
呼吸道阻塞是指呼吸道内存在异物,如草料、痰液等, 导致家畜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能引起窒息死亡。
代谢调节
家畜通过代谢调节呼吸, 如缺氧、酸中毒等情况下, 家畜会加快呼吸以适应生 理需求。
行为调节
家畜通过行为调节呼吸, 如运动、采食等行为会影 响呼吸频率和深度。
04
CHAPTER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感染
总结词
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呼吸系统炎症
动物生理学呼吸生理ppt课件

二、肺通气原理
(二)肺通气的阻力
肺的弹性阻力
弹性阻力(70%)
(静态阻力)
胸廓的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
非弹性阻力(30%) 惯性阻力(动态阻力)组织粘滞阻力
➢弹性阻力
弹性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时,可产生对抗 外力作用引起变形的力,称为…
➢ 肺泡通气量 机体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也就是 能与血液发生气体交换的有效气体量。
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平静呼吸
肺每分通气量 500ml×16=8L 肺泡通气量 (500ml-150ml)×16=5.6L
浅而快的呼吸
肺每分通气量 250ml×32=8L 肺泡通气量 (250ml-150ml)×32=3.2L
呼吸运动的形式:
胸式呼吸:主要由肋间外肌舒缩使肋骨和胸骨运 动而产生的呼吸运动,表现为胸部起伏明显;
腹式呼吸:由膈肌舒缩而产生的呼吸运动,表现 为腹部起伏明显 ;
胸腹式呼吸(混合式呼吸):肋间外肌和膈肌都 参与呼吸运动,胸腹部都有明显起伏运动。
➢胸膜腔
➢胸内压
胸膜腔内的压力,称为胸膜腔内压
测定方法:
为什么咳嗽病人晚上比白天重?
(二)肺泡
肺泡是肺内气体交 换的主要部位。成 人约有3~4亿个肺
泡,总面积100m2
呼吸膜
指隔在肺泡气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极薄的 膜性结构,构成了肺泡气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 换的气-血屏障。
表面张力
Laplace 定律: P=2T/r
肺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Ⅱ型细胞分泌,主要 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
动物生理学课件 chapt 3 呼吸生理

鳃的结构
次级鳃瓣(secondary lamellae)的位置、结构和水流通过的情况
鱼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一样,在通常情况下, 身体活动依 靠需氧代谢就可得到足够的能量。
当进行剧烈的肌肉活动时,就要求厌氧代谢提供给组织细 胞短时间的急需的能量。但是,厌氧代谢产生的能量并不多, 例如1摩尔葡萄糖只产生2摩尔ATP和209.2焦耳热,而乳酸大 量积累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又会进一步促使耗氧量增加。
③活动代谢水平(active level of metabolism) :指鱼类在长时间和 长距离游泳状态下能持续的最高代谢率。如洄游时或以相当于临 界最大游泳速度进行游泳时的代谢水平。
测定耗氧量MO2的方法主要有两类:
—采用简单的密闭容器或者可以缓慢进水和出水的玻璃容器,测定在一定时间内 鱼所消耗的氧量。这类装置不能调节进水的流速以促使鱼类以各种不同的速度进 行游泳, 因而通常只能测定鱼类基础代谢和日常代谢的耗氧量。
所以, 在剧烈的肌肉运动时,能量供不应求,表现为对氧 的需要超过氧的供应,出现所谓的“氧债”(oxygen debt), 活动越剧烈,氧债愈大,使剧烈活动不能持久。
二、氧摄取量(oxygen uptake)或耗氧量(oxygen consumption)
氧摄取量通常以MO2表示。它依鱼体的大小(体重)、活动水 平、生理状况而不同。MO2的数值通常可用来表示代谢强度, 即 代谢率( metabolic rate), 或代谢水平(level of metabolism)。
2019动物生理学3呼吸.ppt

什么是SARS?
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
SARS是由一种新病毒引起,这种病毒是冠 状病毒的一种。冠状病毒也会引起一般的伤 风。
病征是什么?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的主要病征是发高烧、干咳、气喘、 呼吸困难。 从胸部X光透视可以见到肺部出现病变,出现肺炎的病征。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还可能导致的其他病征包括:发冷、 头疼、肌肉僵硬、失去胃口、不舒服、慌乱、出疹和腹泻。
支气管(bronchi)分左右主支气管。
肺
肺主要由支气管反复分支及其末端形成
的肺泡共同构成,气体进入肺泡内,在 此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 气体交换。
氧气 二氧化碳
肺泡
全身各个器官 血液循环
毛细血管
五、登山与潜水对人体的影响
1.高原反应:呼吸频率增加;心率和心输出量增 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量增加 2.减压病:潜水者长时间在水下停留,他的体内 会溶解大量的氮。当从水中迅速出来时,由 于外界压力下降,肺内气体扩张,气体在血 液中的溶解度下降,在细胞内和细胞外的液 体中产生大量的氮气泡,在身体各处造成损 害
1.感冒 感冒包括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的发病 率高,影响面广。虽然感冒本身并不严重,但是它 会引起很多并发症。因为病毒感染后,常常发生细 菌感染。 普通感冒一般持续1-3天,而并发细菌感染后可持 续两周或两周以上,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许多并 发症,如急性喉炎、支气管炎、肺炎、鼻窦炎、中 耳炎,还可使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它普遍存在于人 的鼻咽部,在人体对病毒抵抗能力下降的情况下, 这时病毒就会侵入鼻黏膜细胞,在细胞内大量繁殖, 产生毒素,造成人体中毒症状,也就是患上流感。 据统计,14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高达65%,其次是 老年人及体弱多病者容易患流感。主要原因是这部 分人群自身免疫功能较差。
动物生理学呼吸课件

动物生理学呼吸课件摘要:本文档旨在介绍动物生理学中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的基本原理、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呼吸过程的调节以及呼吸功能的评估。
通过对呼吸系统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动物的生命活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一、引言动物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现象及其功能活动规律的学科,呼吸系统作为动物生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气体交换,为生物体提供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物生理学中的呼吸系统,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呼吸过程及其生理机制。
二、呼吸的基本原理1.气体交换: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气体交换,即氧气从外界环境进入生物体,二氧化碳从生物体排出到外界环境。
气体交换依赖于气体的分压差,即氧气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二氧化碳则相反。
2.呼吸运动:动物通过呼吸运动实现气体的吸入和排出。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主要由呼吸肌(如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驱动。
3.呼吸频率:呼吸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呼吸周期的次数。
不同动物的呼吸频率有所差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体温、生理状态等。
三、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1.呼吸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
呼吸道具有清洁、湿润、温暖和过滤空气的作用。
2.肺: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气体交换。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扩散。
3.胸膜腔:胸膜腔是肺和胸壁之间的潜在空间,内含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过程中的摩擦。
四、呼吸过程的调节1.化学调节:动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会影响呼吸中枢的活动。
当氧气浓度降低或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加深加快;反之,呼吸变浅变慢。
2.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纤维和神经递质调节呼吸肌的活动。
例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呼吸频率和深度具有调节作用。
3.体液调节:体液中的激素和离子浓度变化也会影响呼吸过程。
如,肾上腺素、抗利尿激素等激素可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2024版动物生理学课件chapt3呼吸生理

chapt3呼吸生理•呼吸器官与功能•气体交换过程•呼吸运动调节与控制•特殊环境下呼吸生理变化目录•呼吸功能障碍与疾病关系•实验方法与技术应用呼吸器官与功能呼吸道结构特点呼吸道起始于鼻腔,经咽、喉、气管、支气管直至终末细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内表面覆盖黏膜,黏膜下分布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组织,对吸入的空气具有加温、湿润和过滤作用。
呼吸道黏膜内含有多种感受器,能感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刺激,引起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肺组织形态及功能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左右各一。
肺组织由肺泡、肺泡壁和肺间质组成。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肺泡壁很薄,由单层肺泡上皮细胞构成,外面包绕毛细血管网。
肺具有弹性回缩力,使肺泡在呼气时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致萎陷。
胸膜腔与负压形成呼吸运动调节机制气体交换过程氧气在血液中运氧气的运输形式01血红蛋白的氧结合特性02氧解离曲线03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二氧化碳的运输形式碳酸酐酶的作用二氧化碳解离曲线气体交换效率指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反映了肺部气体交换的效率。
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等于潮气量和无效腔气量之差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通气/血流比值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约为0.84,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意味着通气过剩,血流相对不足;通气/血流比值减小则意味着通气不足,血流相对过多。
肺泡通气量与气体交换效率影响气体交换因素呼吸膜厚度呼吸膜面积通气/血流比值气体扩散系数呼吸运动调节与控制神经调节机制中枢神经系统对呼吸的调节外周神经系统对呼吸的调节化学感受器作用及影响因素化学感受器的分布与功能影响因素呼吸中枢及其功能特点呼吸中枢的定位呼吸中枢位于延髓和脑桥,是控制呼吸运动的关键部位。
功能特点呼吸中枢具有自动节律性活动的特点,能够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节律和深度。
同时,呼吸中枢还接受来自外周和化学感受器的传入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最终实现对呼吸运动的精确控制。
动物解剖生理教学课件—呼吸系统

(-3~-5mmHg)
胸内压为负压的生理学意义:
(1)保证肺在呼气与吸气时均处于扩张状态,以确 保气体交换的顺利进行。
(2)有利于胸腔其它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
在呼吸周期中,肺被动扩张的程度和因此产生的肺 回缩力的大小不一样,所以,胸内负压也随呼吸周期而 变化。但无论是呼气还是吸气时,胸内压均为负压。
肺泡的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复杂的脂蛋白——二软脂酰卵磷脂。 形成单分子层分布于液-气界面,随肺泡的张缩改变密度。
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
功 能 维持肺泡内压的相对稳定 防止肺泡积液
肺泡隔中弹性纤维
尘细胞
肺泡隔:肺泡间结缔组织
大量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 维持肺泡形状,有利肺泡回缩 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气体交换 尘细胞(肺巨噬C) :吞噬(细菌、灰尘、异物),防御
肺泡壁的上皮细胞可以分为两种,大多 数为扁平上皮细胞(Ⅰ型细胞),少数为较 大的分泌上皮细胞(Ⅱ型细胞)。
在肺泡气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含有多 层组织结构,组成呼吸膜,肺泡与气体即 经过此膜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气-血屏障或呼吸膜。 包括: 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基膜 血管内皮细胞基膜 血管内皮细胞
(三)肺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 肺由被膜和实质构成,肺的表面覆有一层 浆膜(即胸膜脏层),浆膜的结缔组织伸入 肺内,构成肺的间质,将肺分为肺段和许 多肺小叶,其中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
❖ 肺的实质由肺内导管部和呼吸部组成。
❖ 肺的组织结构
❖ 肺的实质由肺内导管部和呼吸部组成。
❖ 导管部 支气管由肺门进入肺内,反复分支, 形成支气管树。支气管分支再分支,统称为 小支气管。小支气管分支到管径在1mm以下时, 称为细支气管。细支气管再分支,管径到 0.35~0.5mm时,称为终末细支气管。
2024版动物生理学呼吸图文

来调节呼吸运动。
14
动物在不同环境下呼吸适应性变化
2024/1/26
水生动物
如鱼类,通过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其 呼吸器官结构和功能与水环境相适应。
陆生动物
如哺乳动物,通过肺呼吸适应陆地生活, 其呼吸器官结构和功能与空气环境相适 应。
高原动物
如牦牛,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提 高血红蛋白含量等方式适应高原低氧环 境。
11
03
动物呼吸调控与适应性
2024/1/26
12
神经调节在动物呼吸中作用
呼吸中枢
感受器反馈
位于脑干,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包 括吸气中枢和呼气中枢。
位于呼吸道、肺等部位的感受器,能 感受呼吸运动的变化,并将信息反馈 给呼吸中枢,进一步调节呼吸运动。
神经传导通路
通过一系列神经传导通路,将呼吸中 枢的指令传达到呼吸肌,引起呼吸运 动。
呼吸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
利用动物模型研究呼吸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医学提供 实验依据和治疗策略。
呼吸生理学与生态学的交叉研究
探讨动物的呼吸生理学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揭示动物 如何通过调整呼吸来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பைடு நூலகம்境压力。
26
THANKS
2024/1/26
27
喉
内有声带,可发出声音,同时也是呼吸通道的一部分。
支气管
气管分支进入肺部的管道,将空气分配到各个肺叶。
2024/1/26
咽
作为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具有调节空气流量的作用。
气管
将空气从喉部引导至肺部,具有支撑和保持通畅的作用。
肺
主要呼吸器官,负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4
呼吸过程及机制
动物生理学第四章呼吸PPT

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研究
总结词
研究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相互关系,如心血管系统 、免疫系统等。
详细描述
呼吸系统不仅涉及到气体交换,还与许多其他系统有 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心血管系统对氧气和二氧化碳 的运输起着重要作用,而免疫系统则与呼吸系统的感 染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 这些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以更好地了解 它们的协同作用和调控机制。这将有助于我们发现新 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思 路和方案。
探究呼吸系统的进化历程,比较不同物种的 呼吸系统差异。
详细描述
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呼吸系统的进化历程。 这将有助于我们发现新的进化线索和机制, 并进一步探究生命演化的奥秘。此外,通过 比较不同物种的呼吸系统差异,我们可以更 好地了解呼吸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未
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入肺部 的通道,具有输送和净化空气
的功能。
肺
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具 有使氧气进入血液和使二氧化
碳从血液排出的功能。
呼吸系统的功能
气体交换
01
呼吸系统的功能之一是进行气体交换,即氧气进入血液和二氧
化碳从血液排出。
调节体温
02
呼吸系统可以通过呼吸和蒸发水分来调节体温。
发声和嗅觉
动物生理学第四章呼吸
• 呼吸系统概述 • 呼吸过程 • 呼吸运动的调节 • 呼吸系统的疾病与防治 • 呼吸系统的研究展望
01
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04
鼻腔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具有 过滤、加湿和调温空气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骨鱼类鳃腔、鳃弓和鳃丝的结构和位置
鱼鳃呼吸特点
特点1:呼吸媒质单向流动
水流方向
特点2:单位体重鱼类呼吸表面积小
脊椎动物呼吸表面和体重的关系
所以, 在剧烈的肌肉运动时,能量供不应求,表现为对氧 的需要超过氧的供应,出现所谓的“氧债”(oxygen debt), 活动越剧烈,氧债愈大,使剧烈活动不能持久。
二、氧摄取量(oxygen uptake)或耗氧量(oxygen consumption)
氧摄取量通常以MO2表示。它依鱼体的大小(体重)、活动水 平、生理状况而不同。MO2的数值通常可用来表示代谢强度, 即 代谢率( metabolic rate), 或代谢水平(level of metabolism)。
鱼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一样,在通常情况下, 身体活动依 靠需氧代谢就可得到足够的能量。
当进行剧烈的肌肉活动时,就要求厌氧代谢提供给组织细 胞短时间的急需的能量。但是,厌氧代谢产生的能量并不多, 例如1摩尔葡萄糖只产生2摩尔ATP和209.2焦耳热,而乳酸大 量积累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又会进一步促使耗氧量增加。
❖呼吸频率 —— 每分钟内鳃盖运动的次数。 (如:鲤鱼 16.9±7.2次/分钟)
鳃上皮对CO2, NH3, H+ 和 O2 是 可 渗 透 的 , 但 对 HCO-3 则 是 不 可 渗 透 的 。 所 以,水中CO2, O2, H+和NH3 的浓度变化能明显影响到这 些分子通过鳃上皮的转移 (渗入或者渗出)。而水中 HCO-3的变化对体内 CO2的 排出影响不大。
鳃的呼吸机能
鱼类的呼吸动作是通过口腔和鳃腔 两个“唧筒”或“泵”的连续而协 调的收缩与扩张的运动,造成连续 不断的水流通过鳃腔和鳃瓣
鱼类的呼吸动作图解 长箭头示水流方向
鳃呼吸运动
• 结构基础: 鱼是靠口和鳃盖的协调运动来完成呼吸运动的。 呼吸瓣:二对
✓口腔瓣: 附着在口腔上下颌内缘肌肉,防止吸入口内水倒流。 ✓ 鳃膜: 附着在鳃盖后缘,防止水从鳃孔倒流入口 。
图3-1 呼吸室 (依D. J. Randall)
Blazka型:由内外两个管道组成,电动机把水流从外管道不断推进
作为鱼类呼吸室内管道,然后流到外管道,如此不断循环流动。这种 装置的水容量比较小,水流速度的调节范围有限,只适合对小型鱼类 进行较为简单的试验。
图3-2 Brett型管道呼吸室 (依D. J. Randall)
Brett型:它由金属环形管道组成,呼吸室位于管道正中。呼吸室前
面的进水处设置筛状隔板以造成湍流,使马达推进的水流能以均匀平 整的流速通过呼吸室; 呼吸室后面设置电网(拦)以促使试验鱼不断 向前逆水游动。呼吸室上方开口供放入或取出试验鱼。新鲜水源不断 由进水口输入呼吸室,过多的水由上方开口的出水管流出。使用这种 呼吸室装置就可以测定鱼类处在不同程度(亦即不同游泳速度)的活 动代谢水平的耗氧量。
相对于空气,水通透度低800多倍,粘度高出60倍,氧 含量仅为空气1/13,氧的扩散速率为空气的1/8000。 鳃的结构在组织间取得了一个巧妙的平衡,即组织足 够薄,使得腮上皮能够转移各种各样的分子,且同时 能耐受半流体且摩擦性水环境。
鳃的结构
次级鳃瓣(secondary lamellae)的位置、结构和水流通过的情况
③呼吸器官血流量与通气/血流比值
每分钟呼吸器官通气量和每分钟血流量之间的比值称为通 气/血流比值。只有适宜的比值才能实现适宜的气体交换。
鳃的 气体 交换
气体从高 分压向低 分压方向 扩散
分压差是 扩散的动 力
鳃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次级鳃瓣
次级鳃瓣结构特征有利于气体的交换
➢ 次级鳃瓣由两层上皮细胞 (1-10 um) 组成 ➢ 其下无基底膜 ➢两层上皮细胞由一层支柱细胞撑开,中间充 满红细胞血道,无明显的血管壁结构
• 扩散的动力源于两处的压力差,压力差越大, 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的扩散量(即扩散速率) 也 愈大。
影响换气器官气体交换因素
①气体的溶解度和相对分子量
同样条件下,气体分子的扩散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平方 根成反比。
②呼吸膜厚度、表面积和通透性
单位时间内气体的扩散量与扩算面积及膜的通透性呈正相 关,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关系。
减少了血液与水进行气体交换的层次
鱼鳃换水量与呼吸频率
❖换水量(通水量)—— 单位时间内流过鳃部的水量。
换水量多少与气体交换量有关。
❖每分换水量 —— 每分钟内流经鳃部的水量。
一般,鱼类的每分换水量在 200 ~ 590 ml. min-1.kg-1之间。
❖每回换水量 —— 泵式呼吸中一个呼吸周期的换 水量。它等于每分换水量除以呼吸频率。
鱼类氧的来源
鳃:>65% 鱼体组织(皮肤、口腔和鳃腔上皮等):20%-35%
氧的利用
鳃:20%-30% 体表皮肤:10%-20% 进行呼吸运动的肌肉:7% 心脏活动:7% 身体其他部分<60%
四、鳃的结构及呼吸机能
鱼鳃是呼吸、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氮排放及循环 激素代谢的主要位点,这些功能上的多样性及特异性 反应在鱼鳃结构的多样性及特殊性上。
特点5 摄氧能力强
种类 人类 鱼类 Carcinus maenas(蟹) Octopus dofleini(章鱼)
氧气摄取率 19%
65~75% 7~23% 26.8%
鱼鳃呼吸的6个特点小结
• 1、呼吸媒质单方向流动。 • 2、具有较大的呼吸表面积。 • 3、鳃上皮薄、易扩散气体。 • 4、具有水血逆流机制(提高30%)。 • 5、需要呼吸媒质的量很大(8-10倍)。 • 6、摄氧能力强(人的3-4倍) 。
—采用特别设计的呼吸测定计(respirometer),可让水以不同的流速在密闭的呼 吸测定计内不断循环流动;水中含氧量的消耗可通过注入纯氧而补充, 使其保 持原来的水平,这样就可以长时间观察测定鱼类以不同速度进行游泳的活动代谢 的耗氧量。 这类呼吸测定计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Blazka型,另一种是Brett型。
逆流与顺流的比较
特点4 需要呼吸媒质的量很大
人 虎鲨 鲤鱼 真鲷
体重(kg)
59.0
2.2
0.554 0.500
体温(水温)(℃)
37
17
24.5
21
换气(水)量(Va or Vw)(ml.min-1)
7600
440
135.0 240.5
氧摄取量(Mo2)(μmol.min-1) 11200
60
鲫g
鲨鱼
86 g 158.0cm2
1.84cm2/g
特点3:水流、血液逆流机制
水流通过鳃部和血流灌注鳃 部是反方向的,这样就可以 最大限度地提高气体交换效 率。
鱼类呼吸表面水流和血流的方向和气体交换的关系 a. 动脉血;v. 静脉血;i. 入鳃水流;E. 出鳃水流
呼吸的过程
呼吸全过程示意图
需氧代谢(aerobic metabolism), 或者需氧糖酵解(aerobic glycolysis):它需要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活动,通过血液循环 不断供给氧气, 将物质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产生能量。 是主要的代谢活动。
需氧代谢可以把厌氧代谢的终产物乳酸氧化分解为CO2和水, 亦可提供能量将乳酸从排泄器官排出体外,或者输送到肝脏内 把它再转变为糖元或葡萄糖。需氧代谢活动可以持久地长时间 地进行,不致引起肌肉疲劳。
鱼类呼吸表面积比较小与鱼 鳃的双重机能——气体交换、离 子和水交换,有密切的关系。因 为增加鳃的表面积就会同时增加 气体交换以及离子与水的交换; 而淡水鱼类,为了减少离子与水 的交换,往往要限制它们鳃的表 面积。
相对呼吸表面积
鱼的种类 重量 鳃总表面积 鳃相对表面积
海马
5.5 g 5.76cm2
1.05cm2/g
MO2的体重比(weight specific MO2),即MO2/体重,则随着体重的增加而 减少。亦即大鱼有较小的相对MO2(除以体重),而小鱼有较大的相对 MO2 (除以体重)。 MO2 /体重依鱼体重增加而减少的一般规律是:W0.2,即直线的斜率为-0.2, MO2 /W=KW-0.2。
图3-4 MO2 /体重依鱼体重增加而减少的关系(依D. J. Randall)
不需氧 (或厌氧)代谢(anaerobic metabolism),或者厌氧糖酵解 (anaerobic glycolysis):它完全依靠细胞内已有的物质,主要是 糖元进行糖酵解过程,最终产物是乳酸。
厌氧代谢的终产物乳酸,由于扩散系数小,会很快在血液和肌肉 中积累, 使血液和肌肉的pH值降低,破坏酶的作用,抑制血液的 载氧能力,从而抑制代谢的正常进行。 如果厌氧代谢的活动过 强,就会使耗氧量明显增加,导致身体衰竭。厌氧代谢活动只能 短暂地进行。
鱼类的代谢水平可以分为三种: ①标准代谢水平(standard level of metabolism) 或基础代谢水平
( basal level of metabolism):是指鱼类处在静止状态,不受 任何干扰时的最低代谢率。
②日常代谢水平(routine level of metabolism):指鱼类在日常活动 的情况下,包括在水族箱和池塘的一般条件下,可自由摄食,但 不受外界条件的特殊刺激时的代谢率。 从能量来源看,是由正常 的需氧代谢提供能量。
第三章 呼吸生理
鱼类呼吸起始于鱼类通过简单扩散而进 行的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呼出。
吸入
O2
O2
CO2
鱼类气体交换器官可能是腮、皮肤 及一些空气呼吸器官。
呼出
为什么要进行呼吸?
• 呼吸和气体交换是所有脊椎动物包括鱼类生存所 必需进行的一种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