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电炉法)SHT 0170-1992

合集下载

测定润滑油残炭课件

测定润滑油残炭课件
过的含有残炭的瓷坩埚)必须先放在800℃±2℃的高温炉中煅 烧1.5~2h,然后清洗烘干备用;准备直径约2.5mm的玻璃珠, 清洗烘干备用。备用的瓷坩埚和玻璃珠应保存于干燥器中。
(2)瓷坩埚和玻璃珠的称量:称量备好的盛有两个玻璃 珠的瓷坩埚,称准至0.0001g。
任务4-1-3 测定润滑油残炭
《石油产品分析》
任务4-1-3 测定润滑油残炭
《石油产品分析》
6.实施步骤 (1)称取试样:向恒重好的瓷坩埚内,注入试样
10g±0.5g,并称准至0.005g。 (2)安装仪器:将盛有试样的瓷坩埚放入内铁坩埚的中
央。在外铁坩埚内铺平砂子,将内铁坩埚放在外铁坩埚的正 中。盖好内外铁坩埚的盖子。外铁坩埚要盖得松一些,以便 加热时生成的油蒸气容易逸出。
任务4-1-3 测定润滑油残炭
《石油产品分析》
在通风橱内安装仪器,使实验在通风橱内进行,但通风 不要过于强烈。
先将镍铬丝三脚架放到铁三脚架上,将遮焰体放在镍铬 丝三脚架上,然后将上述准备好的全套坩埚放在镍铬丝三脚 架上,必须使外铁坩埚放在遮焰体的正中心,不能倾斜。全 套坩埚用圆铁罩罩上,使反应过程中均匀受热。
任务4-1-3 测定润滑油残炭
《石油产品分析》
任务4-1-3 测定润滑油残炭
【任务目标】
1.能熟练测定润滑油的残炭; 2. 掌握石油产品残炭测定的安全残炭测定的操作技能和安全事项。
任务4-1-3 测定润滑油残炭
《石油产品分析》
【任务实施】
一、测定石油产品残炭(康氏法)
(6)确定残炭量:强热阶段结束,熄灭并移开喷灯, 使仪器冷却到不见烟(约15min),然后移去圆铁罩和外、 内铁坩埚的盖,用热坩埚钳将瓷坩埚移入干燥器内,冷却 40min后称量,称准至0.0001g。计算残炭占试样的质量分 数。

油品检测的标准测试方法

油品检测的标准测试方法

序号标准号1 GB 6488-862 GB/T 17144-19973 GB/T 6540-865 6GB/T 7325-87GB/T 8926-88标准名称化工产品折光率测定法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微量法)石油产品颜色测定法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用过的润滑油不溶物测定法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逆流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加抑制剂矿物油的氧化特性测定法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硫酸盐灰份承受国际标准ASTM D1500-19824GB/T 7304-2023ASTM D664-81ASTM D972-56ASTM D893-85 7GB/T11137-89ASTM D445-868 9GB/T12579-2023GB/T12581-90ASTM D892-74ASTM D943-81油品检测的标准测试方法标准名称RHY5301 汽车动力转向液复合剂RHY5211 汽车自动传动液复合剂RHY5011 液压油复合剂RHY3311 二冲程汽油机油复合剂RHY3131 柴油机油复合剂RHY3221 通用内燃机油复合剂标准号QSY RH3009-2023 QSY RH3010-2023 QSY RH3011-2023 QSY RH3012-2023 QSY RH3013-2023 QSY RH3014-2023RHY6331KTG 抗磨燃气轮机油复合剂QSY RH3015-2023RHY6343KTL 汽轮机油复合剂RHY6341KTP 汽轮机油复合剂RHY3061 汽油机油复合剂长寿命液压油DTD 电厂专用柴油机油四冲程摩托车油清洁液压油KTL 长寿命汽轮机油KTP 优质抗氧防锈汽轮机油KTG 抗磨燃气轮机油QSY RH3016-2023 QSY RH3017-2023 QSY RH3018-2023 QSY RH2090-2023 QSY RH2023-2023 QSY RH2023-2023 QRH RH2083-2023 QSY RH2087-2023 QSY RH2088-2023 QSY RH2089-202310GB/T2433-2023ISO3987-1980测定法11GB/T258-77汽油,煤油,柴油酸度测定法12GB/T259-88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TOCT6307-75 13GB/T260-77〔88〕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14GB/T261-83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ISO2719-1973 15GB/T262-88石油产品苯胺点测定法16GB/T264-83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17GB/T265-88 18GB/T3535-83 19GB/T387-90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石油倾点测定法深色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管式炉TOCT1437-75法〕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和碱值测定法试验法润滑油中21种元素含量测定法(MOA36QJ/DSH 274-88(1998) 37QJ/DSH 275-199838QJ/DSH 276-199839QJ/DSH 277-88(1998)有机化合物熔点测定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润滑油氧化起始温度测定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内燃机润滑油氧化诱导期测定法(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内燃机油中铬含量测定法(石墨炉原20GB/T4945-2023ASTM D974-1964〔颜色指示剂法〕21GB/T508-85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22GB/T5096-85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ASTM D130-1983 23GB/T509-88发动机燃料实际胶质测定法TOCT1567-5624GB/T510-83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25GB/T511-88TOCT6370-59〔重量法〕26GB/T6536-1997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27GB/T7305-87石油和合成液抗乳化性能测定法ASTM D1401-67 28GB/T8021-87石油产品皂化值测定法29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GB/T11143-89 ASTM D665-8330QJ/DSH 290-1998 31型油料分析光谱仪法)QJ/DSH 241-88(1998) 分子量测定法(饱和蒸汽压法) 32QJ/DSH 242-88(1998) 润滑油的构造组成计算法33 34原油中沥青质胶质及蜡含量测定法QJ/DSH 243-88(1998)(氧化铝吸附法)使用过润滑油不溶物含量测定法(薄QJ/DSH 246-88(1998)膜过滤法)35QJ/DSH 251-88(1998)变压器油中T501添加剂含量测定法子吸取光谱法)40QJ/DSH 281-88(1998)油品比色测定法(72 型分光光度计法)石油及石油产品中氮含量测定法〔舟41SH/T0704-2023进样化学发光法〕42重整原料油族组成测定法(气相色谱QJ/DSH 288-199843QJ/DSH 289-1998法)催化裂化汽油族组成测定法(气相色谱法)44QJ/DSH291-1998石蜡碳数分布和异构烷烃含量测定法45 SH/T0059-199646 SH/T 0070-91(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诺亚克法) DIN51581-83用过的内燃机油中氧化值和硝化值的MOBIL47 SH/T 0163-9248 SH/T 0165-9249 SH/T 0246-9250 SH/T 0253-9251 SH/T 0270-9252 SH/T 0297-9253 SH/T 0604-202354 SH/T 0607-9455 SH/T 0653-199856 SH/T 0656-199857 SH/T 0657-199858 SH/T 0688-202359 SH/T 0695-202360 SH/T0061-9161 SH/T0077-9162 SH/T0079-9163 SH/T0102-9264 SH/T0161-9265 SH/T0162-9266 SH/T0170-9267 SH/T0193-9268 SH/T0206-92测定法(红外光谱法)石油产品总酸值测定法(半微量颜色指示剂法)高沸点范围石油产品高真空蒸馏测定法轻质石油产品中水含量测定法(电量法)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的钙含量测定法添加剂中钙含量测定法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 形振动管法)橡胶填充油,工艺油及石油衍生油族组成测定法(白土-硅胶吸附色谱法)石油蜡正构烷烃和非正构烷烃碳数分布测定法(气相色谱法)石油产品及润滑剂中碳,氢,氮,测定法(元素法)液态石油烃中痕量氮测定法(氧化燃烧和化学发光法)石油产品和润滑剂碱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发动机油挥发度测定法(气相色谱法)润滑油中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取光谱法〕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取光谱法〕石油产品试验用试剂溶液配制方法润滑油和液体料中铜含量测定法〔原子吸取光谱法〕石油产品中氯含量测定法〔烧瓶燃烧法〕石油产品中碱性氮测定法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电炉法)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旋转氧弹法〕变压器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METHOD1067-84ASTMD 3339-80ASTM D3120-82ASTM D2023DIN51404 T2 (85)IP 244/71(79)TOCT8852-74ASTM D2272-8569 SH/T0226-92 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中锌含量测IP117/5370 SH/T0251-93 72 SH/T0303-92 73 SH/T0394-96 74 GB/T3536-83定法石油产品碱值测定法〔高氯酸电位滴定法〕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的磷含量测定法〔比色法〕添加剂中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ZDDP 抗氧抗腐剂PH 值测定法 附录A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开口杯 ASTMD2896-8871 SH/T0296-92 90 GB/T6538-2023 发动机油表观粘度测定法〔冷启动模拟机法〕 沥青针入度测定法高剪切条件下的润滑油动力粘度测定法〔雷范费尔特法〕 船用油水分别性测定法ASTM D5293-199891 GB/T4509-1998 ASTM D5-73(1978) 92 SH/T0618-95 CECL-36-T-8493SH/T0619-95法〕75 SH/T0722-02 润滑油高温泡沫特性测定法 原油和残渣燃料油中镍、钒、铁含量 76 SH/T0715-02 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放射光谱法〕燃料油中铝和硅含量测定法〔电感耦 77 SH/T0706-02 合等离子体放射光谱及原子吸取光谱法〕使用过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磨损金属和污染物以及 根底油中某些元素78GB/T 17476-1998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放射光谱ASTMD5185-95法〕79 SH/T0565-93加抑制剂矿物油的油泥趋势测定法 润滑油氧化诱导期测定法〔压力差式80 SH/T0719-2023ASTM D 6186-98扫描量热法〕含抗氧剂的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81 SH/T0124-2023IP280法82GB/T4507-1999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ASTM D 36-76 ASTMD2398-76含聚合物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柴油83 SH/T0103-92ASTM D3945-86喷嘴法〕84 SH/T0505-92 含聚合物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超声 波剪切法〕85 SH/T0299-92 内燃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86 GB/T2539-81 石蜡熔点〔冷却曲线〕测定法87 GB/T2540-81 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比重瓶法〕 88 GB/T4929-85 润滑脂滴点测定法ISO/DP2176-1979 89 GB/T9171-88 发动机油边界泵送温度测定法ASTM D3829-7994SH/T0649-1997船用润滑油腐蚀试验法95SH/T0588-94石蜡体积收缩率测定法ASTM D1168-84〔89〕96GB/T1723-93涂料粘度测定法97RH02ZB.0001-2023柴油机油腐蚀性能评定法ASTM D5293-1998发动机油高温沉积物评定法〔热氧化98RH02ZB.0003-2023 ASTM D6335-98模拟TEOST 法〕99RH02ZB.0002-2023润滑油凝胶指数测定法〔温度扫描法〕ASTM D5133-99100RH02ZB.0006-2023船用气缸油集中性试验方法101Q/SH018.0171-93船用气缸油凝胶试验法102Q/SH018.0167-93船用气缸油酸中和速度测定法103Q/SH018.0168-93船用气缸油烘箱存试验法104RH02ZB.0007-2023舰船柴油机油抗水洗性测定法TOCT12337-84105SH/T0293-92真空油脂饱和蒸气压测定法106GB/T5654-85介质损耗因数和电阻率测定法107SH/T0123-93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测定法108GB8022-87润滑油抗乳化性能测定法ASTMD2711109SH/T0037-90齿轮油贮存溶解特性测定法110SH/T0030-90车辆齿轮油成沟点测定法111GB111145-89车用流体润滑剂低温粘度测定法ASTMD2983112SH/T0081-91(2023)防锈油脂盐雾试验法113GB/T2361-92防锈油脂湿热试验法114SH/T0025-1999防锈油盐水浸渍试验法115SH/T0192-92润滑油老化特性测定法ISO6617116SH0564-93热处理油光亮性测定法JISK2242117SH/T0220-92热处理油冷却性能测定法JISK2525118SH/T0219-92热处理油热氧化安定性能测定法119SH/T0301-93润滑油水解安定性测定法ASTMD2619-88120SH/T0210-92液压油过滤性试验法121SH/T0305-93石油产品密封指数适应性指数测定法IP278/72(88)122SH/T0209-92液压油热稳定性测定法123SH/T0308-92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ASTMD3427-75轻质航空润滑油的腐蚀和氧化安定性124 GJB563-88测定法125JB/T7266-94容积真空泵性能测量方法126 SH/T0516-92 127 SH/T0200-92 128 SH/T0265-92 129 SH/T0306-92 130 SH/T0307-92QD 级汽油机油性能评定法〔程序Ⅱ、Ⅲ、Ⅴ〕含聚合物润滑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齿轮机法〕内燃机油高温氧化和轴瓦腐蚀评定法〔L-38 法〕润滑剂承载力量测定法〔CL —100齿轮机法〕石油基液压油磨损特性测定法〔叶片131 SH/T0532-92132 SH/T0075-91133 SH/T0186-92134 GB/T12583-98 135 SH/T0261-94136 Q/SY RH4006-2023137 SH/T0189-92138 GB/T3142-82139 Q/SY RH4007-2023泵法〕润滑油抗擦伤力量测定法〔梯姆肯法〕CC 级柴油机油高温清净性评定法〔1135C2 法〕一般内燃机油高温清净性评定法〔1135A 法〕润滑剂极压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CD 级柴油机油高温清净性评定法〔1135D2 法〕中、高碱值船用中速机油台架试验方法润滑油抗磨损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润滑剂承载力量测定法〔四球机法〕高压抗磨液压油高压泵台架试验方法测试的方法方法名称方法号适用范围方法概要用蒸馏水或乙醇水溶液抽提试样中地水溶公布日期实施日期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性酸或碱,然后,分别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GB/T 259-88法产品、添加剂、用甲基橙或酚酞指示润滑脂、石蜡、剂检查抽出液颜色变1988-03地蜡及含蜡组分地水溶性酸或水溶性碱。

石油产品设备残炭测定法(电炉法)SHT0170-199

石油产品设备残炭测定法(电炉法)SHT0170-199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电炉法)SH/T 0170-1992残炭:指油品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受热蒸发、裂解和燃烧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

质量分数以%表示。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电炉法测定石油产品残炭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润滑油、重质液体燃料或其他石油产品。

2引用标准:GB/T255石油产品馏程测定法GB/T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3方法概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用电炉来加热蒸发润滑油、重质液体或其他石油产品的试样,并测定燃烧后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残炭)的质量百分数%(m/m)4仪器与材料4.1仪器:电炉法残炭测定仪器:包括加热设备和配电设备两部分。

高温炉。

干燥器。

坩锅盖。

瓷坩埚。

4.2材料:细砂:要预选充分灼烧过。

在残炭测定仪器中,每个装坩埚的空穴底部装入细砂5~6mL。

5准备工作5.1安装仪器:将仪器的电加热炉和温度测量控制系统按照仪器说明书安装调整好。

其中热电偶要经过校正,并用相应的补偿导线引出冷端,再用普通导线连接冷端和温度批示调节仪表。

冷端要插入盛有变压器油的玻璃管内,并放进盛有冰水的保温瓶里,以保障冷端恒温于0℃;温度测量和控制要用热电偶检验结果并补正,以确保准确地测量控制电炉温度。

5.2将清洁的瓷坩埚放在800℃±20℃的高温炉中煅烧1h之后,取出,先在空气中放置1~2min,然后移入干燥器中。

在干燥器中冷却约40min,然后称出瓷坩埚的质量,精确至0.0002g。

新的瓷坩埚第一次在高温炉中煅烧时要不少于2h,在干燥器中冷却约40min,然后称精确至0.0002g。

再重新放在高温炉中煅烧1h,并进行如上的准确称量;如此重复煅烧、冷却和称量,直至再次连续称量间的差数不大于0.0004g 为止。

5.3瓶中的试样,要不超过瓶内容积的四分之三。

将试样摇匀5min。

黏稠和含蜡的石油产品要预先加热到50℃~60℃才进行摇匀。

5.4对于水含量大于0.5%的石油产品,要在测定残炭前进行脱水。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电炉法)sht0170-1992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电炉法)sht0170-1992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电炉法)SH/T 0170-1992残炭:指油品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受热蒸发、裂解和燃烧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

质量分数以%表示。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电炉法测定石油产品残炭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润滑油、重质液体燃料或其他石油产品。

2引用标准:GB/T255石油产品馏程测定法GB/T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3方法概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用电炉来加热蒸发润滑油、重质液体或其他石油产品的试样,并测定燃烧后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残炭)的质量百分数%(m/m)4仪器与材料仪器:电炉法残炭测定仪器:包括加热设备和配电设备两部分。

高温炉。

干燥器。

坩锅盖。

瓷坩埚。

材料:细砂:要预选充分灼烧过。

在残炭测定仪器中,每个装坩埚的空穴底部装入细砂5~6mL。

5准备工作安装仪器:将仪器的电加热炉和温度测量控制系统按照仪器说明书安装调整好。

其中热电偶要经过校正,并用相应的补偿导线引出冷端,再用普通导线连接冷端和温度批示调节仪表。

冷端要插入盛有变压器油的玻璃管内,并放进盛有冰水的保温瓶里,以保障冷端恒温于0℃;温度测量和控制要用热电偶检验结果并补正,以确保准确地测量控制电炉温度。

将清洁的瓷坩埚放在800℃±20℃的高温炉中煅烧1h之后,取出,先在空气中放置1~2min,然后移入干燥器中。

在干燥器中冷却约40min,然后称出瓷坩埚的质量,精确至。

新的瓷坩埚第一次在高温炉中煅烧时要不少于2h,在干燥器中冷却约40min,然后称精确至。

再重新放在高温炉中煅烧1h,并进行如上的准确称量;如此重复煅烧、冷却和称量,直至再次连续称量间的差数不大于为止。

瓶中的试样,要不超过瓶内容积的四分之三。

将试样摇匀5min。

黏稠和含蜡的石油产品要预先加热到50℃~60℃才进行摇匀。

对于水含量大于%的石油产品,要在测定残炭前进行脱水。

进行柴油10%残留物,应该按GB/T255或GB/T6536将试样进行不少于两次的蒸馏。

油品质量检验的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油品质量检验的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油品质量检验的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作者:张志鹏来源:《科技资讯》2016年第07期摘要:为了精确检测油品的理化性质,针对馏程、凝点、酸度(值)、铜片腐蚀、残炭等常见试验的测定,归纳、梳理、介绍了各试验的基本概念与注意事项。

油品质量检验注意事项的明晰,有利于有关试验人员的实际操作,提高测试人员的测试水平,进而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关键词:油品质量试验注意事项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a)-0037-02随着我国经济及社会建设的快速与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炼油生产及成品油的质量管理水平等均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提供环境友好型的清洁燃料已成为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1]。

而炼油产品的生产、储运与销售无疑需要适时的质量跟踪,故而为了更加准确地检测油品的理化性质,保证油品的质量,该文给出了油品的馏程、凝点、酸度(值)、铜片腐蚀、残炭等[2]常见的检测方法与注意事项,以求为试验检测人员提供帮助。

1 馏程的测定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和终馏点表示其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叫馏程。

它常以一定蒸馏温度下馏出物的体积百分数或馏出物达到一定体积百分数时读出的蒸馏温度来表示。

馏程既是鉴定蒸发性、判断油品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区别不同油品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其控制分析的准确性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产量[3]。

轻质石油产品,如车用汽油、车用柴油、溶剂油和煤油等的馏分测定见GB/T 255《石油产品馏程测定法》和GB/T 6536《石油产品常压馏程特性测定法》;重柴油、蜡油、原油等重质馏分测定见SH/T 0165《高沸点范围石油产品高真空蒸馏测定法》。

其注意事项如下。

(1)不同的油品使用不同孔径的石棉垫,以控制蒸馏瓶下面来自热源的加热面。

(2)测定馏程要严格控制加热速度与大气压力,以避免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试验之前必须对试样进行脱水,以避免产生突沸冲油现象,防止引起着火和烫伤事故。

GB17144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微量法)

GB17144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微量法)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微量法)(G B/T17144—1997)Petroleumproducts—Determinationofcarbonresidue—Micromethod1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用微量法测定石油产品残炭的方法。

1.2本标准适用于石油产品。

其测定残炭的范围是0.10%(m/m)~30.0(m/m)。

对残炭超过0.01%(m/m)的石油产品本标准测定结果与康氏残炭法(GB/T268)测定结果等效。

1.3本标准也适用于其残炭值低于0.10%(m/m),由馏分油组成的石油产品。

对于这种产品,首先用GB/T6536方法制备10%(V/V)蒸馏残余物,然后再用本标准进行测定。

1.4本标准涉及某些有危险性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是无意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

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有适用性的管理制度。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括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一部分。

除非在标准中另有明确规定,下述引用标准都应是现行有效标准。

GB/T268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康氏法)GB/T508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GB/T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SH/T0559柴油中硝酸烷基酯含量测定法(分光光度法)3定义残炭carbonresidue按本标准所述的规定条件下,试样经蒸发和热解后所形成的残留物。

4意义和用途4.1各种石油产品的残炭值是用来估计该产品在相似的降解条件下,形成碳质型沉积物的大致趋势,以提供石油产品相对生焦倾向的指标。

4.2样品中按GB/T508规定形成的灰分或存在于样品中的不挥发性添加剂将作为残炭增加到样品的残炭值中,并作为总残炭的一部分被包括在测定结果中。

4.3在柴油中,有机硝酸酯的存在使柴油的残炭值偏高。

柴油中硝酸烷基酯的存在按SH/T0559测定。

5方法概要将已称重的试样放入一个样品管中,在惰性气体(氮气)气氛中,按规定的温度程序升温,将其加热到500℃.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易挥发性物质由氮气带走,留下的碳质型残渣以占原样品的百分数报告微量残炭值。

石油产品残炭值的测定

石油产品残炭值的测定

De e mi a i n o r o s d ei t o e m o u t tr n t f o Ca b n Re e u Pe r lu Pr d cs n
RenF i e
( n b n yE iIse t n n aa t e d ns ain N n b 0 , hn ) Ni oE t — xtnp ci dQurni miirt , ig o3 C ia g r oa nA t o 1 1 5 2
Ke wo d : a b n r sd e c n a s n me h d; mi r t o y r s c r o e iu ; o rd o t o c o me h d; p t l u p o u t e r e m r d c o
石油产 品的残炭值足用来估计其在卡 似降解条件下 ,形成 H
维普资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 0 6年 笫 9 期 第 3 卷 总第 1 1 3 6 期
广

化 工
6 3
WWW.d h m.Ol g c e C l l
石油产品残炭值 的测定
任 飞
(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技术中心 ,浙江 宁波 3 5 1) 0 2 1
碳质型沉积物的大致趋势 ,以提 供石 油产 品车对生焦倾向的指 H
标 。残炭值是判断润滑油、重质燃 料 油、柴油等油品品质的~ 一 项 重要指标 ,足判断润滑油性质和精制深度而规定的项 目。残
炭是在残炭测定装置 的坩埚中 ,将油按规定条件 I 到蒸发 热直
分解而形成 的焦黑色残留物 ,以质量 百分数表示。润滑油、重
c r on r sd es. na cu ae r s l wil t i d wh n wedo n e a op i t a ss m pl i l nd r c a b e i uet t I c r t e ut l beob ane e otus ppr rae gls a e v asa e om me e a pl ie a — nd d s m esz c c d n O sa d r or i g t t n a d.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电炉法)sht0170-1992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电炉法)sht0170-1992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电炉法)SH/T 0170-1992残炭:指油品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受热蒸发、裂解和燃烧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

质量分数以%表示。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电炉法测定石油产品残炭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润滑油、重质液体燃料或其他石油产品。

2引用标准:GB/T255石油产品馏程测定法GB/T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3方法概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用电炉来加热蒸发润滑油、重质液体或其他石油产品的试样,并测定燃烧后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残炭)的质量百分数%(m/m)4仪器与材料仪器:电炉法残炭测定仪器:包括加热设备和配电设备两部分。

高温炉。

干燥器。

坩锅盖。

瓷坩埚。

材料:细砂:要预选充分灼烧过。

在残炭测定仪器中,每个装坩埚的空穴底部装入细砂5~6mL。

5准备工作安装仪器:将仪器的电加热炉和温度测量控制系统按照仪器说明书安装调整好。

其中热电偶要经过校正,并用相应的补偿导线引出冷端,再用普通导线连接冷端和温度批示调节仪表。

冷端要插入盛有变压器油的玻璃管内,并放进盛有冰水的保温瓶里,以保障冷端恒温于0℃;温度测量和控制要用热电偶检验结果并补正,以确保准确地测量控制电炉温度。

将清洁的瓷坩埚放在800℃±20℃的高温炉中煅烧1h之后,取出,先在空气中放置1~2min,然后移入干燥器中。

在干燥器中冷却约40min,然后称出瓷坩埚的质量,精确至。

新的瓷坩埚第一次在高温炉中煅烧时要不少于2h,在干燥器中冷却约40min,然后称精确至。

再重新放在高温炉中煅烧1h,并进行如上的准确称量;如此重复煅烧、冷却和称量,直至再次连续称量间的差数不大于为止。

瓶中的试样,要不超过瓶内容积的四分之三。

将试样摇匀5min。

黏稠和含蜡的石油产品要预先加热到50℃~60℃才进行摇匀。

对于水含量大于%的石油产品,要在测定残炭前进行脱水。

进行柴油10%残留物,应该按GB/T255或GB/T6536将试样进行不少于两次的蒸馏。

油品平均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油品平均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油品平均分子量的测定方法摘要:本文在对油品平均分子量的内涵及其表现特征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油品平均分子量的主要测定方法与技术原理进行了研究,对油品平均分子量测定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为石油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科学研究依据关键词:油品;平均分子量;测定方法引言对油品平均分子量进行测定是石油化学工业中,研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和石油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要求对油品理化性能的分析研究必须与此相适应。

因此,这就对油品平均分子量的测定技术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全面系统的掌握,而且要灵活进行运用,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1]。

然而,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油品平均分子量的测定方法不下十余种,为了便于研究,本文从逻辑思维的视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1.油品平均分子量的内涵及其表现特征油品主指石油。

石油由于是各种复杂化合物的混合体,所以,油品分子量的平均值就是石油馏分分子量的取值,这就是油品平均分子量的来历[2]。

油品的分压、汽化热、石油蒸气的体积以及石油馏分的一些化学性质等都是用油品的平均分子量来进行计算的。

按照统计的方法来进行分类,油品平均分子量可以分为:粘均相对分子质量、数均相对分子质量、Z均相对分子质量以及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等等。

其中,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在重质油中应用最为广泛。

具体可参见图1。

平均分子量可以计算油品的结构参数、结构族组成,反映油品平均分子的大小。

油品的重要表现特征是其固有的理化性能,主要表现在沸点、残碳、闪点、密度几个方面[3]。

图1:分子量与相对密度关系图2.油品平均分子量的主要测定方法与技术2.1主要测定方法种类概述油品平均分子量的常用测定方法主要有:(1)冰点降低法。

适用范围:分子量在150—700之间,汽油、煤油、柴油的沸点均小于350;(2)VPO蒸汽压渗透法。

适用范围:减压镏分油、渣油的沸点均大于3500C;(3)GPC凝胶渗透色谱法。

适用范围比较广泛;(4)端基分析法。

润滑油残炭及测试方法

润滑油残炭及测试方法




康氏法残炭一般用于测定常压蒸馏时易部分分解、 相对地不易挥发的石油产品经蒸发和热解后留下 的残炭量,以提供石油产品相对生焦倾向的指标。 对于一些重质残渣燃料油、焦化原料等油料,宜 用此方法测定残炭。对含有能生灰组分的石油产 品,则会得到残炭值偏高的结果,误差的大小取 决于所生成灰分的量。 残炭是指石油产品经蒸发和热解后所形成的碳质 残余物。它不全部是碳,而是一种会进一步热解 变化的焦炭。 电炉法残炭 电炉法残炭是按SH/T 0170《石油产品残炭测定 法(电炉法)》标准试验方法进行的(YT-0170电 炉法残炭测定仪)。
பைடு நூலகம்

3.与柑祸的冷却、称重等操作有关:方法中规定, 强热期结束、熄灭喷灯以后,需经过3min,才能取 出圆铁罩和外铁柑锅盖,再经15min后,才能将瓷 坩埚移入干燥器停止加热,就马上揭开外铁坩埚盖,让空气进 入瓷坩埚,在高温下残炭与氧作用,立即烧掉,而 使结果偏小。如超过时间尚未取出,因温度降至很 低,有吸收空气中水分的可能,这样会增加坩埚的 重量。故必须严格遵守方法上规定的冷却时问,并 准确称量,以免影响测定结果。 4.如果对试验原理和过程不了解,可以向仪器厂家 索要相关最新国家标准,一般在标准中,对仪器的 制作要求,试验准备和过程控制均有比较详细的阐 述,辅助仪器说明书进行正确的操作!


四、测定油品残炭的方法 测定残炭的方法有康氏残炭、电护法残炭和兰氏 残炭。由于测定康氏残炭需熟练的操作技能,才 能得到符合精密度要求的结果,因此中间控制多 采用容易掌握的电炉法残炭,只在产品出厂和仲 裁试验时测定康氏残炭。康氏残炭是世界各国普 遍应用的一个标准试验方法,我国石油产品多采 用康氏残炭指标。兰氏残炭为国际标准。 康氏法残炭 康氏法残炭是按GB/T 268《石油产品残炭测定 法(康氏法)》标准试验方法进行的(YT-268康氏 残炭测定仪)。该方法参照采用了国际标准ISO 6615。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电炉法)SHT-0170-1992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电炉法)SHT-0170-1992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电炉法)SH/T 0170-1992残炭:指油品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受热蒸发、裂解和燃烧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

质量分数以%表示。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电炉法测定石油产品残炭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润滑油、重质液体燃料或其他石油产品。

2引用标准:GB/T255石油产品馏程测定法GB/T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3方法概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用电炉来加热蒸发润滑油、重质液体或其他石油产品的试样,并测定燃烧后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残炭)的质量百分数%(m/m)4仪器与材料4.1仪器:电炉法残炭测定仪器:包括加热设备和配电设备两部分。

高温炉。

干燥器。

坩锅盖。

瓷坩埚。

4.2材料:细砂:要预选充分灼烧过。

在残炭测定仪器中,每个装坩埚的空穴底部装入细砂5~6mL。

5准备工作5.1安装仪器:将仪器的电加热炉和温度测量控制系统按照仪器说明书安装调整好。

其中热电偶要经过校正,并用相应的补偿导线引出冷端,再用普通导线连接冷端和温度批示调节仪表。

冷端要插入盛有变压器油的玻璃管内,并放进盛有冰水的保温瓶里,以保障冷端恒温于0℃;温度测量和控制要用热电偶检验结果并补正,以确保准确地测量控制电炉温度。

5.2将清洁的瓷坩埚放在800℃±20℃的高温炉中煅烧1h之后,取出,先在空气中放置1~2min,然后移入干燥器中。

在干燥器中冷却约40min,然后称出瓷坩埚的质量,精确至0.0002g。

新的瓷坩埚第一次在高温炉中煅烧时要不少于2h,在干燥器中冷却约40min,然后称精确至0.0002g。

再重新放在高温炉中煅烧1h,并进行如上的准确称量;如此重复煅烧、冷却和称量,直至再次连续称量间的差数不大于0.0004g为止。

5.3瓶中的试样,要不超过瓶内容积的四分之三。

将试样摇匀5min。

黏稠和含蜡的石油产品要预先加热到50℃~60℃才进行摇匀。

5.4对于水含量大于0.5%的石油产品,要在测定残炭前进行脱水。

油品分析工考试:初级油品分析工考试测试题(最新版)

油品分析工考试:初级油品分析工考试测试题(最新版)

油品分析工考试:初级油品分析工考试测试题(最新版)1、单选石油产品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油品密度()。

A、上升B、下降C、不变化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B2、单选缓冲溶液能对溶液的()起稳定作用。

(江南博哥)A.浓度B.电离度C.酸度D.平衡常数正确答案:C3、单选厂级安全教育对象不包括()。

A、新调入人员B、临时工C、厂内调动人员D、外用工正确答案:C4、单选GB/T509测定煤油实际胶质时,蒸发完毕后,应继续通入空气()min。

A、5~10B、10~15C、15~20D、20~25正确答案:C5、单选?MF4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参考面积是()m2。

A、1.5B、1.8C、2.0D、2.5正确答案:B6、单选棱镜的色散作用是利用光的()原理。

A、折射B、干涉C、衍射D、散射正确答案:A7、单选在电导测定过程中,选择()标准溶液应尽量选用电阻值接近待测溶液的电阻值的浓度。

A、硝酸钾B、氯化钾C、硫酸钾D、碘化钾正确答案:B8、单选分析实验所用的溶液应用纯水配制,容器应用纯水洗()。

A、二次以上B、三次以上C、六次以上D、越多越好正确答案:B9、单选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中子数B、中子数=核外电子数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D、核电荷数=中子数正确答案:C10、单选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之一是“()第一,预防为主”。

A、管理B、效益C、安全D、质量正确答案:C11、单选冷却曲线法测石蜡熔点时,应使熔点温度计底部距试管底()。

A、5mmB、10mmC、15mmD、20mm正确答案:B12、单选采集的样品量,应至少能满足()次重复检验的需求。

A、2B、3C、4D、5正确答案:B13、单选SH/T0170电炉法残炭测定时炉温应控制在()℃。

A、800±20B、520±5C、500±5D、550±5正确答案:B14、单选一个完整的电路通常都是由()组成。

油品检测的标准【范本模板】

油品检测的标准【范本模板】
QSY RH3018—2003
长寿命液压油
QSY RH2090-2003
DTD电厂专用柴油机油
QSY RH2018—2003
四冲程摩托车油
QSY RH2022-2004
清洁液压油
QRH RH2083-2003
KTL长寿命汽轮机油
QSY RH2087-2003
KTP优质抗氧防锈汽轮机油
QSY RH2088—2003
77
SH/T0706-02
燃料油中铝和硅含量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及原子吸收光谱法)
78
GB/T 17476-1998
使用过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磨损金属和污染物以及基础油中某些元素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ASTMD5185-95
79
SH/T0565-93
加抑制剂矿物油的油泥趋势测定法
油品检测的标准测试方法
标准名称
标准号
RHY5301汽车动力转向液复合剂
QSY RH3009—2003
RHY5211汽车自动传动液复合剂
QSY RH3010-2003
RHY5011液压油复合剂
QSY RH3011-2003
RHY3311二冲程汽油机油复合剂
QSY RH3012-2003
RHY3131柴油机油复合剂
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
ASTM D892—74
9
GB/T12581—90
加抑制剂矿物油的氧化特性测定法
ASTM D943-81
10
GB/T2433—2001
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硫酸盐灰份测定法
ISO3987-1980
11
GB/T258—77
汽油,煤油,柴油酸度测定法

GB17144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微量法)

GB17144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微量法)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微量法) (GB/T17144—1997)Petroleum 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carbon residue—Micro method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用微量法测定石油产品残炭的方法。

1.2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产品。

其测定残炭的范围是0.10%(m/m)~30.0(m/m)。

对残炭超过0.01%(m/m)的石油产品本标准测定结果与康氏残炭法(GB/T 268)测定结果等效。

1.3 本标准也适用于其残炭值低于0.10%(m/m),由馏分油组成的石油产品。

对于这种产品,首先用GB/T 6536方法制备1 0%(V/V)蒸馏残余物,然后再用本标准进行测定。

1.4 本标准涉及某些有危险性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是无意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

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有适用性的管理制度。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括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一部分。

除非在标准中另有明确规定,下述引用标准都应是现行有效标准。

GB/T 268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康氏法)GB/T 508 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GB/T 6536 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SH/T 0559 柴油中硝酸烷基酯含量测定法(分光光度法)3 定义残炭carbon residue按本标准所述的规定条件下,试样经蒸发和热解后所形成的残留物。

4意义和用途4.1 各种石油产品的残炭值是用来估计该产品在相似的降解条件下,形成碳质型沉积物的大致趋势,以提供石油产品相对生焦倾向的指标。

4.2 样品中按GB/T 508规定形成的灰分或存在于样品中的不挥发性添加剂将作为残炭增加到样品的残炭值中,并作为总残炭的一部分被包括在测定结果中。

4.3 在柴油中,有机硝酸酯的存在使柴油的残炭值偏高。

柴油中硝酸烷基酯的存在按SH/T 0559测定。

5方法概要将已称重的试样放入一个样品管中,在惰性气体(氮气)气氛中,按规定的温度程序升温,将其加热到500℃.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易挥发性物质由氮气带走,留下的碳质型残渣以占原样品的百分数报告微量残炭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电炉法)
SH/T 0170-1992
残炭:指油品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受热蒸发、裂解和燃烧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

质量分数以%表示。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电炉法测定石油产品残炭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润滑油、重质液体燃料或其他石油产品。

2引用标准:GB/T255石油产品馏程测定法
GB/T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3方法概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用电炉来加热蒸发润滑油、重质液体或其他石油产品的试样,并测定燃烧后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残炭)的质量百分数%(m/m)
4仪器与材料
4.1仪器:电炉法残炭测定仪器:包括加热设备和配电设备两部分。

高温炉。

干燥器。

坩锅盖。

瓷坩埚。

4.2材料:细砂:要预选充分灼烧过。

在残炭测定仪器中,每个装坩埚的空穴底部装入细砂5~6mL。

5准备工作
5.1安装仪器:将仪器的电加热炉和温度测量控制系统按照仪器说明书安装调整好。

其中热电偶要经过校正,并用相应的补偿导线引出冷端,再用普通导线连接冷端和温度批示调节仪表。

冷端要插入盛有变压器油的玻璃管内,并放进
盛有冰水的保温瓶里,以保障冷端恒温于0℃;温度测量和控制要用热电偶检验结果并补正,以确保准确地测量控制电炉温度。

5.2将清洁的瓷坩埚放在800℃±20℃的高温炉中煅烧1h之后,取出,先在空气中放置1~2min,然后移入干燥器中。

在干燥器中冷却约40min,然后称出瓷坩埚的质量,精确至0.0002g。

新的瓷坩埚第一次在高温炉中煅烧时要不少于2h,在干燥器中冷却约40min,然后称精确至0.0002g。

再重新放在高温炉中煅烧1h,并进行如上的准确称量;如此重复煅烧、冷却和称量,直至再次连续称量间的差数不大于0.0004g为止。

5.3瓶中的试样,要不超过瓶内容积的四分之三。

将试样摇匀5min。

黏稠和含蜡的石油产品要预先加热到50℃~60℃才进行摇匀。

5.4对于水含量大于0.5%的石油产品,要在测定残炭前进行脱水。

5.5进行柴油10%残留物,应该按GB/T255或GB/T6536将试样进行不少于两次的蒸馏。

收集试样的10%残留物,供测定柴油10%残留物的残炭用。

5.6在测定残炭前,接通电源,使炉温达到520℃±20℃的规定范围。

利用电子自动温度控制器控制炉温。

图1
1-电热丝(300W);2-壳体;3-电热丝(600W);4-电热丝(1000W);5-瓷坩埚;6、13-钢浴;7-钢浴盖;8-坩埚盖;9、15-加热炉盖;10、热电偶;11-加热炉底;12、空穴;14-热电偶插孔
图2 图3
6试验步骤:
6.1在预先称量过的瓷坩埚中称入一份如下数量的试样,精确至0.01g。

润滑油或柴油的10%残留物7~8g
重质燃料油 1.5~2g
渣油沥青0.7~1g
6.2用钳子将盛有试样的瓷坩埚放入电炉的空穴中,立即盖下坩埚盖,切勿使瓷坩埚及盖偏斜靠壁。

未用空穴均应盖上钢浴盖。

如果同时使用四个空穴,则此时炉温会有下降。

当试样在高温炉中加热到开始从坩埚盖的毛细管中逸出蒸气时,立刻引火点燃蒸气,使它燃烧,当燃烧结束时,用空穴的盖子盖上高温炉的空穴。

然后将炉温维持在(520℃±5℃),煅烧试样的残留物。

试样从开始加热,经过蒸气的燃烧,到残留物的煅烧结束,共需30min。

6.3当残留物的煅烧结束时,打开钢浴盖和坩埚盖,并立即从电炉空穴中取出瓷坩埚,在空气中放置1~2min,移入干燥器中冷却约40min后,称量瓷坩埚和残留物的质量,精确至0.0002g。

注:在确定试验结果时,必须注意瓷坩埚里面的残留的情况,它应该是发亮的;否则,重新进行测定。

如果在第二次分析时仍获得同样的残留物,测定才认为正确。

7计算:试样的残炭X[%(m/m)]按下式计算
X=m1/m×100
式中m1——残留物(残炭)的质量,g
m——试样的质量,g
残炭的计算结果,精确到0.1%(m/m)。

附加说明:8精密度
重复性:同一操作者重复测定的两个结果之差不应大于下列数值。

残炭,%(m/m)重复性,%(m/m)
柴油10%残留物较小结果的15%
润滑油较小结果的10%
重质燃料油及渣油沥青较小结果的5%
报告:取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残炭
本标准同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技术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炼油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60年
本标准参照采用苏联国家标准TOCT8852-74《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电炉法)》
[试题]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电炉法)(SH/T0170)
考场准备:
设备准备
考生准备:
1、工具、用具准备
考核内容:
1、操作程序规定说明
(1)接通电源使电炉温度达到520±5℃。

(2)将清洁的瓷坩埚放在800℃±20℃的高温炉中煅烧1h之后,取出,先在空气中放置1~2min,然后移入干燥器中测定前未接通电源使炉温达到520±5℃扣5分。

(3)在干燥器中冷却约40min,然后称出瓷坩埚的质量,精确至0.0002g。

(4)根据试样性质进行处置(如加热、脱水等)。

(5)取试样前摇匀,取样准确。

(6)将有试样的瓷坩埚正确放入电炉的空穴中并迅速盖上坩埚盖。

(7)未用的空穴未盖上钢浴盖。

(8)坩埚盖毛细管逸出蒸气时,立即将其点燃。

(9)燃烧结束后未盖上钢浴盖。

(10)试样从开始加热,经过蒸气的燃烧,到残留物的煅烧结束,共需30min。

(11)当残留物的煅烧结束时,打开钢浴盖和坩埚盖,并立即从电炉空穴中取出瓷坩埚,在空气中放置1~2min,移入干燥器中冷却约40min后,称量瓷坩埚和残留物的质量,精确至0.0002g。

(12)检查瓷坩埚内残留物情况。

(13)正确进行恒重操作。

(14)按下列公式计算残炭:X=m1/m×100。

(15)安全作业、文明生产。

2、考核时间
(1)准备工作10min。

(2)正式操作100min。

(3)计时从正式操作开始,至操作完毕结束,每超过1min从总分中扣5分,超过3min停止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