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测试讲座:声调、变调(三)

合集下载

普通话训练(声调发音与语流音变) ppt课件

普通话训练(声调发音与语流音变)  ppt课件


不管(bù ɡuǎn)不顾(bú ɡù)

不上(bú shànɡ)不下(búxià)

不偏(bù piān)不倚(bù yǐ)
偏不(piān bù)
12

3.“一”、“不”嵌在动词中间或肯定否定 连用时,读轻声;“不”用在做补语的动

词、形容词之前时,也读轻声。


例如:

想一想 拖一拖 管一管 谈一谈 听一听
(一)轻声词

普通话的轻声和词义、语法成分有密切关系。

那么,哪些词读轻声呢?一般的说,新词、 科学术语没有轻声音节,口语中的常用词才

有读音节的。一个词语是否轻读,在普通话

中大体有如下规律可循。

助词“的、地、得、着、了、过”。

例如:领路的 我的书 愉快地 认真地写

学得(好) 走得快 笑着 唱着 活了 吃了 看过 说过

毒。老虎放开兔子去追鹿,左找右找找不

着鹿,回头再来抓小兔,没了兔,没了鹿, 气得老虎直发怒。


东边来了一只小山羊,西边来了一

只大灰狼,一起走到小桥上,小山羊不让 大灰狼,大灰狼不让小山羊,小山羊叫大

灰狼让小山羊,大灰狼叫小山羊让大灰狼,
羊不让狼,狼不让羊,扑通一起掉到河中
央。
16

诗词练习
上数的个数时,“一”就不变调,仍读阴平。
例如: 一、二、三 十一 第一 统一
11

2.“不”本调是去声,处在另一去声之前

时变调读阳平.调值35,单念、在词语末 尾或非去声之前时不变调,仍读去声,调

4-3 普通话语音 (声调与语流音变)轻读,儿化音

4-3 普通话语音 (声调与语流音变)轻读,儿化音

应按语境规律进行变音: 前字的韵母或韵尾 法 a o e ê i ü u ao ou -n “啊”的发音 写
ya wa na
呀 哇 哪
-ng
-i(前) -i(后)er
nga
za ra

啊 啊
前面音节末尾词素是a o e i üê ,读[ya]
快去找他啊! 多美的花啊! 你快说啊! 今天好热啊! 快点喝啊! 你可要拿定主意啊! 今天是星期一啊! 我来买些鱼啊! 快回去啊! 赶紧向他道谢啊! 好大的雪啊! 真是百折不回啊! 好奇怪啊!
一连串
一丝不苟 一笔一画
不好、不顾、不够、不屈、不能、 不及、不想、不日、不拘、不适、 笑不笑 说不说 动不动 不平等
干不了
不卑不亢
不太好
不喜欢
不卖钱
不折不扣
不可一世
不慌不忙
爱不释手
不以为然
清晨起来跑一跑,跳一跳,伸伸胳膊 扭扭腰。跳不动,跳不了,你就站那儿 瞧一瞧。明天你就试一试,早晨空气好 不好。
语 流 音 变
虽然汉语的每一个字都有固定的读法,但是
人们在说话或朗诵时发出的一连串音节,由于音
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的相互影响 会发生变化,这就产生了音变现象。此外,语流 音变还往往与稿件内容的感情色彩有联系。 语流音变主要包括:变调、轻声、儿化、语
气词、“啊”的变化和词的轻重格式以及“一、
如:十一,一一得一
“一”的变调 在去声字前念阳平:
如: 一半,一共,一定, 一度,一概,一旦,
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
如: 一天,一年,一点; 一般,一群,一起; 一生,一时,一早;
当“一”作为序数表示第一时不变调: “一楼/第一楼” “一连/第一连” 表示全部/全体时读去声(51): “一楼(全楼)” “一连(全连)” “ 一连几天”

教师口语普通话的声调及变调

教师口语普通话的声调及变调
• 描写声调的高低通常用五度标记法:立一竖 标,中分5度,最低为1,最高为5。
1.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1)阴平 念高平,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 就是从5到5,写作55。声带绷到最紧,始终 无明显变化,保持音高。例如:
青春光辉 春天花开 公司通知 新屋出租
(2)阳平 念高升(或说中升),起音比阴 平稍低,然后升到高。用五度标记法表示, 就是从3升到5,写作35。声带从不松不紧开 始,逐步绷紧,直到最紧,声音从不低不高 到最高。例如:人民银行 连年和平 农民 犁田 圆形循环
2、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的,读作“哪”(na)。 早晨的空气多清新啊(xīnna)! 多好的人啊(rénna)! 你猜得真准啊(zhǔnna)!
3、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g的,读作“啊”(nga)。 这幅图真漂亮啊(liàngnga)! 注意听啊(tīngnga)! 最近太忙啊(mángnga)!
下次注意 世界教育 报告胜利 创造利润
2.注意事项
(1)阴平应防止出现以下缺陷:一是不能达到调值55 的高度;二是出现前后高低高度不一致的现象。即 忽高忽低,音高不稳定。发音要高,平稳。 练习阴平时,可在前加阳平辅助练习。 例词:长期 兰花 崇高 集中 阳光 研究
(2)阳平的问题也有两个:一是升调带曲势,即“拐 弯”,二是为避免“拐弯”而发音急促,影响了普 通话应有的舒展语感。发音要干脆。两个阳平字相 连,不要将调值越读越高。 练习阳平时,可在后加阴平辅助练习。 例词:良师 迎接 情操 国家 胡说 繁多
练习上声时,可在前加去声辅助练习。
(4)去声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音高概念,不是从最高降 到最低,而是加大音强并读成调值31或53。降的速 度要快,要降到底,干脆。
练习去声时,可在前加阴平辅助练习。

普通话声调变化规律讲解

普通话声调变化规律讲解

声调变化的音强特征
声调的音强变化 是普通话声调变 化的重要特征之
一。
添加标题
在普通话中,声 调的音强变化与 音高变化密切相 关,不同声调的
音强不同。
添加标题
在普通话中,上 声的音强最弱, 其次是阳平,最 强的声调是去声。
普通话声调的音 强变化规律可以 帮助人们更好地 掌握普通话的语 音特点,提高语 音的准确性和自
“八”的变调规 则:在阴平、阳 平、上声前不变 调,在去声前变 阳平。
上声的变调规则
上声+非上声(非上 声指阴平、阳平、去 声和轻声)→35调

两个上声相连,前一 个上声变阳平
上声+上声→21调值
三个上声相连,前两 个上声变阳平
普通话声调变化的语音特征
第三章
声调变化的音高特征
声调变化与音高变化密切相关题
声调变化的音色特征
音高变化:普通话声调的高低变 化是音色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音长变化:普通话声调的长短变 化也是其音色变化的特征之一, 不同声调的音长也不同。
音强变化:声调的强弱变化也是 音色变化的表现之一,不同声调 的音强不同。
音质变化:普通话声调的音质变 化也是其音色变化的特征之一, 不同声调的音质也有所不同。
普通话声调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
声调的定义
声调是汉语音节中不可缺少的 部分,用来表示音节的高低、 升降和变化。
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声调的变化可以表达不同的意 义和情感,是汉语语音的重要 特征之一。
掌握声调的变化规律对于提高 普通话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具 有重要意义。
普通话声调的种类和作用
普通话声调变化规 律
X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普通话语音系统 声调(三)

普通话语音系统 声调(三)
鲜花儿xiānhuār大伙儿dàhuǒr
唱歌儿chànɡɡēr白兔儿báitùr
(2)不便于卷舌的就加er。“不便于卷舌”是指原韵母发音的舌位与卷舌发生冲突,末尾音素是前、高元音(i、ü),舌尖元音(-i),或鼻韵尾(n、nɡ),卷舌时舌尖受到阻碍,有的抵住了上齿龈,有的抵住了硬颚前端。具体说来就是:
红红的小脸蛋儿(喜爱的感情)
他是一个慈祥的老头儿(亲切的语气)
一股难闻的臭味儿(厌恶)
他是个小偷儿(鄙视)
您可慢慢儿走(关心)
3.掌握必读儿化词
儿化词使说话更加和谐、生动,富有表现力,对那些起区别意义作用、使用频率较高的儿化词,应尽快掌握。下面是“必读儿化词”。
必读儿化词表(1)
瓣儿老伴儿板擦儿碴儿没错儿脸蛋儿点儿一点儿兜儿份儿饭干儿包干儿盖儿笔杆儿光杆儿羊羔儿饱嗝儿打嗝儿个儿易拉罐儿打滚儿冰棍儿光棍儿男孩儿女孩儿小孩儿外号儿猴儿核儿会儿一会儿活儿大伙儿皮筋儿劲儿烟卷儿角儿壳儿块儿一块儿时髦儿门儿纳闷儿面儿哪儿那儿娘儿俩牌儿照片儿球儿圈儿雪人儿桑葚儿口哨儿模特儿大婶儿聊天儿头头儿奔头儿劲头儿老头儿玩儿味儿被窝儿心窝儿馅儿眼儿心眼儿字眼儿好样儿的爷儿俩玩意儿这儿子儿庄儿
电影儿diA)nyǐ(nɡ)er小庄儿xiǎozhuA)(nɡ)r
2.儿化的作用
(1)区别词义和词性。例如:
头(脑袋)≠头儿(首领,领导)
盖(动词)≠盖儿(名词)
(2)儿化词含有“小”、“少”、“轻微”的意思。例如:
小孩儿(儿童)一丁点儿(指量极少)
小事儿(不是重要的事)
(3)儿化常带有某种特殊的感情色彩。例如:
在上声前:一亩一起一手一宿一准
一早:
一定一切一致一律一共一向一并
③“一”夹在词语中间念轻声。例如:

普通话测试讲座声调变调训练四

普通话测试讲座声调变调训练四

10
• 作品1号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
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 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 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 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 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 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 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婿墟戌
nü:女 lü:吕 率 绿 旅 铝 屡 虑 律 驴 滤 侣 履
缕氯闾褛偻捋
juan:卷 捐 娟 倦 绢 眷 涓 隽 镌 鹃 圈 jue:决 觉 绝 诀 掘 爵 倔 嚼 攫 jun:军 菌 均 君 郡 均 钧 筠 俊 骏 峻
竣 14
quan:全 权 圈 泉 劝 拳 犬 券 诠 蜷 痊 颧 que:确 却 缺 雀 鹊 瘸 榷 qun:群 裙 逡 xuan:宣 选 悬 轩 玄 炫 旋 眩 喧 眩 绚 渲 xue:学 血 雪 薛 穴 削 靴 谑 xun:寻 训 讯 熏 询 迅 循 巡 勋 逊 旬 汛
beng: 甭 崩 泵 绷 迸 peng: 鹏 碰 棚 彭 朋
meng:梦 孟 猛 蒙 盟 feng: 风 丰 封 峰 奉
2. d t l 拼eng不拼en.
deng: 等 灯 登 邓 teng: 疼 藤 腾 誊 leng: 冷 愣 棱 楞 [nen只有
“嫩”字,neng只有“能”字。]
3. z、c、s 与en拼仅有“怎”“谮”“参”“岑”“涔”“森”
4. eng韵的声旁字:
正:征 政 整 症 惩 争:挣 睁 峥 铮[净] 乘:嵊 剩
成:城 诚 城 盛 生:胜 笙 甥 牲 呈:程 逞

《普通话变调》课件

《普通话变调》课件

普通话变调的分类
上声变调
轻声变调
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 前变为24调,在上声前变为35调。
轻声词在连续发音时,其声调会受到 前后音节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一”、“不”变调
“一”在去声前变为35调,在非去声 前变为21调;“不”在去声前变为35 调,在非去声前变为44调。
普通话变调的规则
规则一
总结词
上声是普通话中调值升上去的调类,又称为降升调,调值为 214。
详细描述
上声在单独读或在词语、句子末尾时,调值降的部分要短促 ,调值趋向上升;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上声 调值由214变为21,即所谓的“降升半调”。
上声在非上声前的变调
总结词
上声在与非上声音节相连时,会发生变调。
详细描述
儿化音的变调规则
总结词
儿化音的变调规则主要涉及到韵母的变化和 声调的变化两个方面。
详细描述
在儿化过程中,韵母会发生一些变化,如韵 腹的弱化、韵尾的丢失或改变等。同时,声 调也会发生变化,通常是在原调的基础上略 微上升或下降,但具体的调值变化取决于不 同的词语和方言。儿化音的变调规则具有一 定的复杂性,需要在实际运用中不断积累和 掌握。
03
“一、不”的变调
“一、不”的基本规则
01
“一、不”在阴平、阳平、上声 字前,调值变为51调,即降调。
02
“一、不”在去声字前,调值变 为35调,即升调。
“一、不”在非去声前的变调
“一”在非去声字前,如“一天”、 “一年”,调值变为51调,读作 “yī”。
“不”在非去声字前,如“不坏”、 “不好”,调值变为,读作 “bù”。
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调值由214变为21,即降升半调;在 非上声的高降调(44)前,上声变为低降升调(213);在非上声的低降调( 33)前,上声变为低降升调(213)。

教师口语普通话的声调及变调

教师口语普通话的声调及变调
上述几种重叠式形容词,如果念得缓慢而又清 楚,不变调也可以。至于一部分书面语言中的重叠 式形容词,则不能变调。 如:金灿灿 堂堂正正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1、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u(包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iao)的,读作 “哇(wa)。 你在哪里住啊(zhùwa)? 他人挺好啊(hǎowa)! 口气可真不小啊(xiǎowa)!
练习上声时,可在前加去声辅助练习。
(4)去声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音高概念,不是从最高降 到最低,而是加大音强并读成调值31或53。降的速 度要快,要降到底,干脆。
练习去声时,可在前加阴平辅助练习。
(5)避免出现入声。 普通话没有入声,但是吴方言却有,吴方言的
入声几乎都带有塞音韵尾,读音短促。这种短促的 入声调残留会明显影响普通话的整体语调。
下次注意 世界教育 报告胜利 创造利润
2.注意事项
(1)阴平应防止出现以下缺陷:一是不能达到调值55 的高度;二是出现前后高低高度不一致的现象。即 忽高忽低,音高不稳定。发音要高,平稳。 练习阴平时,可在前加阳平辅助练习。 例词:长期 兰花 崇高 集中 阳光 研究
(2)阳平的问题也有两个:一是升调带曲势,即“拐 弯”,二是为避免“拐弯”而发音急促,影响了普 通话应有的舒展语感。发音要干脆。两个阳平字相 连,不要将调值越读越高。 练习阳平时,可在后加阴平辅助练习。 例词:良师 迎接 情操 国家 胡说 繁多
语流音变
变调:音节连续发出时,有些音节的调值会发
生变化,就是变调。变调主要有: 1、上声的变调,
2、 “一”、“不”的变调 3、 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
上声在跟上声相连或跟别的声调相连的时候, 都要念变调。 1、念半上──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前面念半上, 调值由214变成21或211,也就是只降不升,由于上 声的起音就低,所以近似低平调。例如: 每天měitiān 每年měinián 每月měiyuè 2、念直上,像阳平一样──上声跟上声相连,前面的 上声变成升调,跟阳平一样(或近似阳平)。调值 由214变成24或35。例如: 美好 厂长 勉强 脊髓 骨髓 3、三个上声字相连

《普通话中的变调》课件

《普通话中的变调》课件
跨语言比较
将普通话变调与其他语言的变调现象 进行比较,以发现共性和差异,为语 言学研究提供更多视角。
未来普通话变调的教学方向
结合实际
在教学中结合实际语音变化,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当前流行的普通话发音。
提高听力理解
加强对学生听力理解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变调后的普通话。
谢谢观看
创造语境
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创造语 境,模拟不同情境下的语 言交流,提高实际应用中 的变调能力。
变调纠正的技巧
自我识别
先学会自我识别语音中的 变调现象,通过录音或语 音识别软件进行对比,找 出问题所在。
刻意纠正习惯。
寻求反馈
寻求他人的反馈和建议, 以便更好地纠正变调问题 。
实际应用中的变调问题
方言影响
方言的发音习惯可能会影响普通 话的变调,需要特别注意和纠正

语速控制
在快速说话时容易忽略变调,需要 适当控制语速,保证变调的准确性 。
特定词语
某些特定词语或固定搭配的变调需 要特别记忆,避免出现错误。
04
普通话变调与方言的关 系
方言对普通话变调的影响
方言的语音习惯和发音特点会 影响学习者的普通话变调,特 别是在多音字和音变规则上。
“啊”的变调规则
“啊”在句首时不变调。 “啊”在句中时,受前一个音节的影响而发生音变。
03
普通话变调的练习与纠 正
变调练习的方法
01
02
03
模拟跟读
选择一段包含多种变调情 况的语音材料,尝试模拟 跟读,注意模仿语音语调 和重音。
对比练习
将相同词语的不同变调形 式整理出来,进行对比练 习,加深对变调规律的理 解。
《普通话中的变调》ppt课件

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前培训(音变)

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前培训(音变)

普通话测试考前培训(音变)读书说话不是孤立地发出一个个音素或音节,而是连续发出许多音素或音节,形成语流,在这个过程中,音素之间或音节之间就会相互影响,产生语音的变化。

下面介绍普通话里几种主要的音变现象。

一、变调字和字连读时,有些字的声调会发生变化,叫做变调。

相对来说,一个字单念时的调值叫本调。

(一)上声的变调普通话最突出的是上声的变调。

上声只有在单念或停顿之前才按本调念,在字与字相连时本调都会发生变化:(1)上声+上声→阳平+上声两个上声相连,第一个上声字变阳平。

例如:单念连读雨yǔ≠鱼yú雨水yúshuǐ=鱼水yú shuǐ有yǒu≠油yóu 有井yóujǐng=油井yóujǐng(2)上声+ 非上声→半上+ 非上声上声后面紧跟非上声字时,前一个上声字只读原调值(214)的一半(21),叫作半上。

例如:上声在阴平前:北.京首.都老.师上声在阳平前:祖.国海.洋语.言上声在去声前:土.地巩.固讨.论(3)三个上声相连时,先按语言的层次分段,然后变调。

例如:{(展览)馆}——{(214+214)+214}→{35+214+214}→{35+35+214}{纸(雨伞)}——{214+(214+214)}→{214+35+214}→{21+35+214}(二)“一”、“不”的变调1、“一”的变调(1)“一”的本调是阴平。

当“一”单念处在词句未尾、表序数时念本调。

例如:一、第一、住在一楼、三七二十一(2)在去声音节前,调值变为阴平(35)。

例如:例:一件、一定、一共、一旦、一度(3)在非去声音节前,调值变为去声(51)。

例如:一边、一天、一群、一手、一起(4)夹在重叠动词当中念得比较轻。

例如:看一看试一试走一走想一想谈一谈2、“不”的变调(1)“不”的本调是去声。

当“不”单念、处在词句末尾、在非去声前念本调。

例如:不、我不、不多、不成、不好(2)在去声音节前,调值变为阳平。

普通话的声调、变调

普通话的声调、变调

科学家不
轻声不仅仅是普通话里的语音现象,它在辨别词义, 区分词性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开通(打通了)
开通(不守旧)
兄弟(哥哥和弟弟)
兄弟(弟弟)
地方(与“中央”相对的) 地方(某一区域或部位)
大意(主要的意思)
大意(粗心、疏忽)
针线(针和线)
针线(缝纫活儿)
男人(男性的人)
男人(丈夫)
“ 一、不”的变调
1.单用句末读本调。如:
十一 万一 统一 第一 一层 一九二一 一连
举一反三
不,我偏不。 说什么也不。
2.去声前面变阳平(35)。如:
一万 一定 一类 一遍 一切 一个 一块儿 一会儿
不必 不测 不会 不断 不至于 不算数 不变型
3.夹在中间要轻读。如:
等一等 试一试 去一下 好一些 来一下 说一遍 走一回
给我 请你 叫他 问问他 抓它 撵它 6. 名词、动词重叠的后一个音节:
爸爸 妈妈 星星 泡泡儿 娃娃 苗苗 妞妞 莉莉 蛐蛐儿 (“家家户户、人人“不轻声)
看看 走走 听听 问问 尝尝 玩儿玩儿
7. 部分双音节单纯词[多数为名词]。如: 包袱 风筝 高粱 核桃 胳膊 豆腐 疙瘩 狐狸 玻璃 苍蝇 灯笼 街坊 骆驼 云彩 眼睛 窟窿 刺猬 秧歌 相声 玫瑰 牡丹 算盘 钥匙 葡萄 咳嗽 蘑菇 消息 亲戚 倒腾 叨唠 答应 哆嗦 称呼 折腾 琢磨 应付 别扭 糊涂 聪明 活泼 麻烦 马虎 逻辑 迷糊
老公(丈夫)
老公(太监)
东西(方向)
东西(物件)
人家(住户)
人家(别人)
大爷(傲慢任性的男子) 大爷(伯父、对年长男子的尊称)
拉手(手握手)
拉手(安装在门窗等便于开关的物件)

普通话试讲 音变

普通话试讲 音变
声调与音变
一、变调 二、韵母的“四呼”
一、变调
1.上声的变调 2.去声的变调 3.一”和“不”的变调 4 .语气词“啊”的音变
上声的音变规律:
例: 老师 老头 老虎 老汉 上声与音平、阳平、去声相连时念半上, 调值由214变为21,也就是只降不升,近似 于低平调;上声与上升相连时,前面的上声 调值变为35,跟阳平一样。
iong的练习:
群雄 愚兄 女佣 语用学 续用
i和v,i和u,这样的音节凑在一 起的时候,需要我们的发音器官运 动距离比较大,嘴不能懒惰,例:
剧院(妓院) 大鱼(大姨)
去声的音变规律:
如:报告
去声只有在和去声相连的时候,前面的去 声调值不是读成51,而是53,即它不是下到 底,而上下半截起来再去读另外一个去声。
“一”的音变规律:
如:一天 一年 一宿 一月 “一”只有和去声相连时变成阳平,而与 其他声调相连时念去声。
练习:
秋江独钓图 纪晓岚 一蓑一笠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拍一呼还一笑, 一人独占一江秋.
总结“啊”的发音规律:
顺势而发
二、韵母的“四呼”
39个韵母根据每一个韵母起头的元音的唇 形特点可分为四类: 开口呼 齐齿呼 合口呼 撮口呼
对韵母“四呼”的理解:
韵母起头元音是i或韵母本身是i的叫齐齿呼; 韵母起头元音是u或韵母本身是u的叫合口呼; 韵母起头元音是v或韵母本身是v的叫撮口呼; 剩下的都属于开口呼.
例:
急剧 汲取
绿

困倦
ong=ueng
有没有前拼声母的区别Fra bibliotekong属合口呼 唇开特点u,如:
工 农 红 龙
ong练习:
除虫 故宫 诉讼 胡同 故宫 木俑 牧童 普通 胡同 鹿茸 祖宗 疏松 不懂 不同 悟空 务农 苏红 古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
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
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
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
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
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
赚头 想头 盼头 找头 奔头 枕头
巴:嘴巴 下巴 尾巴 结巴 哑巴 干巴
么:这么 那么 什么 要么
14
虚语素(类后缀): 们:我们 你们 他们 人们 夫:丈夫 大夫 功夫 工夫 姐夫 气:和气 口气 福气 运气 脾气 小气 客气
力气 节气 名气 秀气 志气 阔气 俗气 家:人家* 娘家 船家 赢家 输家 亲家 行家 冤家 公家 实:老实 结实 壮实 严实 厚实 人:男人* 女人* 主人* 爱人 丈人 客人 用人 证人 快:凉快 爽快 痛快* 勤快 松快 处:好处 坏处 难处 用处 错处 苦处 和[huo]: 暖和 软和 温和 热和 搅和 搀和 钱:本钱 工钱 价钱 月钱 赏钱 腾:扑腾 折腾 倒腾 踢腾
你说的就是他啊,我跟他很熟啊!
这么多吃的东西啊!面包啊、香肠啊、橙汁啊、西瓜 啊、瓜子啊,应有尽有啊!
“该给你好好儿庆贺庆贺啊!”“给我庆贺什 么?”“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你怎么忘了啊?”“咳! 我真糊涂啊!一点儿也不记得了。”
儿歌:《张果老》
你是谁啊?我是张果老啊!你怎么不进来啊?我怕被 狗咬啊!你兜儿里装得什么啊?装的大红枣啊!你怎 么不吃啊?我怕牙会酸啊!胳肢窝里夹着什么啊?一 件破棉袄啊!你怎么不穿啊?我怕虱子咬啊!怎么不 叫你老伴儿给你捉捉啊?老伴儿早死了啊!你怎么不 哭啊?盆儿啊,罐儿啊!我的亲老伴儿啊!
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
用手指着://
(作品8号)
17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甜甜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 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 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 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 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 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 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默默的流水,遮住 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5
(1舀子 毯子 本子
(2)对人的称呼:奶奶 姥姥 婶婶 姐姐 宝宝 (3)习惯读法:马虎 指甲 耳朵 痒痒
单双格(1+2)半上+直上+全上 4、上声+上声+上声
双单格(2+1)直上+直上+全上 单双格:好导演 晚辅导 老保守 小雨伞 打草稿 双单格:导演好 展览馆 洗脸水 古典舞 勇敢者 5、多个上声相连按“上上”或“上上上”的格式变调。 例:我给你/把把脉。 柳厂长/手里/有两把/小铁锁。
迷糊 模糊 舒服 窝囊 絮叨 休息
8. 名词后缀以及虚语素:
后缀:
子:板子 本子 脖子 辫子 叉子 村子 胆子 刀子
儿子 疯子 裤子 篮子 亭子 箱子 燕子 一辈子
头:指头 锄头 风头 舌头 骨头 码头 木头 拳头
浪头 石头 馒头 丫头 芋头 苦头 姘头 跟头
前头 后头 里头 外头 上头 下头 砖头 兆头
1. 语气助词:吧 吗 呀 哪 哇 呢 2. 结构助词:的 地 得 时态助词: 着 了 过 3. 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上 下 里 边
天上 身上 桌上 地下 家里 地里 这边 那边 4. 动词(部分形容词)后表趋向的语素:上 下 来 去 住 开
起来 下去 过来 出去 关上 锁上 躺下 坐下 站住 难住 捆住 让开 打开 站起来 说下去 走过来 说出去 5. “你、我、他”做宾语: 给我 请你 叫他 问问他 抓它 撵它 6. 名词、动词重叠的后一个音节: 爸爸 妈妈 星星 泡泡儿 娃娃 苗苗 妞妞 莉莉 蛐蛐儿 (“家家户户、人人“不轻声) 看看 走走 听听 问问 尝尝 玩儿玩儿
5. 表示轻蔑、看不起的感情色彩: 败家子儿 小偷儿 混球儿 小日本儿 秦桧儿 玩儿似的 小菜儿一碟
(二)儿化音的读法:
13
7. 部分双音节单纯词[多数为名词]。如:
包袱 风筝 高粱 核桃 胳膊 豆腐 疙瘩 狐狸 玻璃 苍蝇 灯笼
街坊 骆驼 云彩 眼睛 窟窿 刺猬 秧歌 相声 玫瑰 牡丹 算盘
钥匙 葡萄 咳嗽 蘑菇 消息 亲戚 倒腾 叨唠 答应 哆嗦 称呼
拨拉 折腾 琢磨 应付 别扭 糊涂 聪明 活泼 麻烦 马虎 逻辑
4. 后鼻韵 + 啊 —— nga﹙啊﹚
唱啊 听啊 真棒啊 真疼啊 真行啊
5. – i﹙前﹚+ 啊 — [ za]﹙啊﹚
第一次啊 第四啊 写字啊 公司啊 儿子啊
6. – i﹙后﹚、er + 啊 — ra﹙啊﹚
是啊 考试啊 什么事啊 坚持啊 吃啊 好女儿啊
玩儿啊 哪儿啊
10
好大的雨啊,路很滑啊,走路千万要小心啊!
情绪不能一高一低,一好一坏。受挫折时,也不能一落千丈, 一蹶不振。 ➢ 冬冬打碎一个花瓶儿,爸爸见了不言不语,妈妈见了不慌不 忙,冬冬心里却一起一落。妈说:“花瓶儿不是故意打碎的, 所以不批评你。”爸说:“不过以后要注意,改改不管不顾的 坏毛病。”妈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冬冬心里的石头落 了地,忙说“我以后一定注意,再不粗心大意。”全家一说一 笑之间,解决了冬冬的一个大问题。 ➢ 一个老僧一本经,一句一行念得清。不是老僧爱念经,不会 念经当不了僧。
阴阳:昆虫 荒唐 当然 春节 阴去:趋势 赊账 申报 师范 阴上:东北 叮嘱 批准 清早 阳阴:白天 皮肤 乔装 人间 阳上:容忍 食品 遥远 遗产 阳去:营业 昂贵 才智 廉政 去阴:亮光 练兵 陌生 念书 去阳:内容 耐烦 确实 热潮 去上:日本 上涨 设想 药品
4
一、上 声 变 调 规 律
1、上声+ 非上声 半上(211)+非上声
8
➢ 你如果一定要走,也应该把理由说一下,不能这样一走了之。 ➢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浪费粮食要不得。 ➢ 今天一大早我就看完了一本书,心里的高兴劲儿真是说不清。 ➢ 这是块不毛之地,夜里山风不停地呼啸,不断传来一声声野兽
的嚎叫,让人不寒而栗。 ➢ 你如果不答应,我就不干了。 ➢ 干什么工作都要一心一意,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埋头苦干。
18
五、 儿 化
(一)儿化音的作用:
1. 儿化音具有区别词性、词义的作用。
例: 亮(形容词): 光亮
尖(形容词):尖利
亮儿(名词): 透亮儿 尖儿(名词):笔尖儿
个(量词):一个 个儿(名词):大个儿
画(动词):画图 画儿(名词):画画儿
眼:眼睛
天:晴天
头:头发
眼儿:窟窿眼儿 天儿:聊天儿 头儿:头头儿
2. 容易引起误解的词: 例:小便----- 小辫儿 撬门---- -窍门儿
一点----- 一点儿 喂---- -味儿
同仁-----瞳仁儿 五分-----五分儿
19
3. 表示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 小家伙儿 小宝贝儿 小脸蛋儿 小淘气儿 小孩儿 小人儿 老头儿 小丑儿 熊猫儿 慢慢儿 小张儿
4. 表示细小、少或者轻微的状态或性质: 小鸡儿 小鸭儿 小鸟儿 金鱼儿 小花儿 小脚丫儿 小曲儿 蜜蜂儿 蛐蛐儿 一丁点儿 一会儿 圈儿 细丝儿 树枝儿 棋子儿 露珠儿 门缝儿
受,只不过是麻痹听众的注意力,使听众昏昏欲睡。
5、养鸟是我的一个癖好。与鸟为伴,乐无他求。鸟有
灵性,可与人相通,此乃爱之根源。
6、今晚百花广场有好几百人表演的大型舞蹈。
7、这是五百块钱,你去买两百本笔记本。
7
二、 “ 一、不”的变调
1.单用句末读本调。如: 十一 万一 统一 第一 一层 一九二一 一连 举一反三 不,我偏不。 说什么也不。
四声调值图 阴平 5 5 高平调 上声 2 1 4 曲折调
阳平 3 5 中升调 去声 5 1 高降调
-5 高 ma: 妈 麻 马 骂
zhi: 支 直 -4 半高
Ni: 妮 泥
指至 你逆
-3 中 lin : 拎 林 凛 吝
shao:烧 勺 少 哨 -2 半低 jia: 家 夹 甲 价
xi: 西 习 洗 系 -1 低
15
★这个问题不容易明白,麻烦你再给我讲讲。 ★他的聪明用的不是地方,不仅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反而带来
麻烦。 ★什么事情都可商量,像这样啰嗦个没完,怎么解决问题? ★早上起来,妈妈给弟弟穿上衣服,打开窗户。窗子上的玻璃把
太阳光反射到墙上,整个屋子显得格外明亮。我揉揉眼睛,对 爸爸说:“今天天气真暖和,咱们上公园逛逛,好吗?”哥哥
老师 许多 朗读 导游 旅行 美丽 百姓
2、上声+ 上声
直上(24)+上声
粉笔 友好 海岛 窄小 舞蹈 保险
半上+ 轻声(原声调是非上声的轻声)
3、上声+ 轻声
直上+ 轻声(原声调是上声的轻声)
半上:尾巴 喜欢 喇叭 枕头 口袋(“主意 指头”例外

直上:等等 走走 把手 水里 想起 找补
三种情况例外:
6
1、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2、两国人民是永远友好,还是挑起事端燃起战火。
3、李厂长批评了管理组的做法,要求他们按时整改。
4、有些演讲者全神贯注在自己的讲稿上,从来不正视
听众一眼。肯定地说,这样的演讲者在演讲的当天
就会被听众忘掉。还有些演讲者从头到尾用一种语
调读自己的讲稿,这样的演讲根本不会被人家接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