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城市燃气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天然气行业供需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天然气行业供需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天然气行业供需现状及趋势分析2019年我国围绕油气增储上产、管网改革、下游城市燃气等重点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天然气行业运行总体平稳。

2019年国内天然气产量1761.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51.5亿立方米,连续3年增产超100亿立方米。

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全面增产。

预计2060年达到5万亿立方米生产峰值。

预计未来天然气消费2030年超越煤炭、2040年超越石油,进入天然气时代。

2019年页岩气产量150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37%;煤层气产量75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36%;煤制天然气产量37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59%。

我国在放开上游勘探开发方面动作不断,频频出台政策,促进上游行业竞争;中游国家管网公司挂牌成立,油气体制改革迈出关键一步;下游市场化加剧,燃气公司重组并购成为趋势。

2019年中国天然气进口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相比2018年显著回落,天然气进口量为1330亿立方米,增速为6.5%,与上年相比下降28.5个百分点。

得益于国产气的快速增储上产及进口增速的大幅回落,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首现下降,由上年的44.2%下降到43.4%。

2020年5月中国天然气进口量波动幅度不大,2020年5月中国天然气进口量为784.1万吨,同比增长3.7%。

2020年5月中国天然气进口额幅度不大,2020年5月中国天然气进口金额为2664.2百万美元,同比减少13.6%。

2019年天然气消费稳中趋缓,但依然保持9%左右的增长。

国产气增储上产态势良好,口天然气增速大幅回落,对外依存度下降。

在我国天然气管网整体流向“自西向东”的基础上,中俄东线的投产,增加了“北气南下”流向,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东部地区的天然气管网布局,与东北管网系统、陕京系统、西气东输系统互联互通,共同组成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连接海外的天然气管网格局。

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我国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出口的量相对进口量差距比较大。

天然气市场开发现存问题及对策

天然气市场开发现存问题及对策

天然气市场开发现存问题及对策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天然气消费趋势逐年稳步增长,我国天然气总体需求的增加也带动了全球天然气市场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

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宏观经济发展全局的不断好转,我国“煤改气工程”的有效推进,大气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

然而,伴随着天然气市场的快速发展,也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关键词:天然气;市场开发;问题;对策1天然气市场发展现状1.1天然气市场规模一方面,在持续全年的疫情影响之下,我国天然气市场表现超出预期。

按统计局和海关数据计算,扣除香港、澳门用气量,全年表观消费量约3281亿m3,继2019年突破3000亿m3后,再创历史新高。

天然气市场稳定增长,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核心动力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的不断推进,同时叠加2020年一季度北方地区延长供暖期、第四季度极寒天气拉动供暖需求等偶发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十三五”天然气消费较快增长势头趋缓。

“十三五”时期,全国较好实现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圆满完成蓝天保卫战各项任务,淘汰小型燃煤锅炉约10万台,重点区域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基本清零;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实现“2+26”城市和汾渭平原全覆盖,累计完成散煤替代2500万户左右。

在大规模“煤改气”带动下,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长约270亿m3,远高于“十二五”时期的年均170亿m3。

“十三五”时期,累计增长超过1300亿m3,比2015年增长近70%,市场培育取得显著成效。

但是近两年扩张速度明显放缓,2020年同比增速下滑至5.9%,仅为“十三五”时期平均增速的一半左右。

考虑到疫情对天然气市场的冲击有限,以及有利于消费增长的偶发因素,2020年增速放缓主要是受阶段性的煤改气工程完成的影响。

1.2城市燃气较快增长,工业用气基本持平作为我国天然气市场的两大支柱,2020年城市燃气和工业用气规模均已突破1000亿m3。

一方面,尽管城市燃气多年来保持两位数高增速,但2020年同比增速已放缓至11%左右。

2023年天然气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天然气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天然气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天然气行业是一个重要的能源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潜力。

据统计,目前全球天然气产量已超过35000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量也在逐年增加。

随着政府对可持续能源的重视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天然气市场的规模将更大。

一、国内天然气市场规模我国是目前全球天然气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天然气进口量最大的国家。

目前,我国天然气市场规模已经明确,2019年达到280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气消费量占到了30%以上。

我国的天然气生产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但是对于进口天然气的需求仍在不断增加,因此天然气市场的规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内天然气市场的使用领域主要集中在燃气供应、化工、发电等行业。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天然气领域新兴应用领域逐渐兴起,如城市公交、出租车、特种车辆等,未来天然气市场还将继续扩大。

二、国际天然气市场规模全球天然气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目前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已达到最高水平,预计到2035年,天然气将占到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24%以上。

目前世界天然气产量的前十大国家分别是美国、俄罗斯、卡塔尔、伊朗、加拿大、挪威、中国、荷兰、阿联酋和澳大利亚。

这些国家产量的总和占到了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

同时,随着新兴市场的不断崛起,如印度、巴西等国家的天然气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未来天然气市场将更加广阔。

三、未来天然气市场发展趋势未来天然气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它相对于传统的煤炭、石油等能源更加环保和清洁。

同时,随着政府对可持续能源的重视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天然气的需求将更加强劲。

未来天然气市场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多样化的应用领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制造行业的发展,天然气领域的多元化需求将更加突出,应用领域也将更加广泛。

综上所述,未来天然气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燃气行业市场分析

中国燃气行业市场分析

中国燃气行业市场分析随着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中国燃气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行业竞争态势以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对中国燃气行业进行详细分析。

一、市场规模中国燃气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根据相关研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燃气市场规模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相比于过去五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5%,市场前景广阔。

燃气的广泛应用领域包括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商业服务等多个领域。

1. 居民生活: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对于安全、环保、高效的能源需求逐渐增长,燃气作为清洁能源得到广泛应用。

燃气热水器、燃气锅炉等成为家庭热水供应和采暖的主要设备。

2. 工业生产:燃气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增加。

特别是对于高能耗行业,如钢铁、化工等,使用燃气取代传统燃煤等能源,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3. 商业服务:餐饮、酒店、医疗等商业服务行业对于燃气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燃气炉灶、燃气空调等成为商业服务场所的主要能源设备。

二、行业竞争态势目前,中国燃气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多家具备实力的企业。

主要竞争者包括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在市场份额上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格局。

1. 国有企业:中国燃气行业的市场开发、运营主要由国有企业承担,如中石油、中石化和国家电网等。

这些国有企业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丰富的资源储备和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2. 外资企业:随着开放政策的推进,中国燃气行业也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的投资。

这些外资企业在技术、管理、品牌等方面具备较大优势,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3. 民营企业:近年来,中国燃气行业涌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如华润燃气、北京燃气等。

这些企业凭借灵活的经营策略、创新的营销手段以及优质的售后服务,逐渐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发展趋势中国燃气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 清洁能源替代: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政策的支持,燃气作为清洁能源将逐渐替代传统能源,如煤炭、原油等。

城市燃气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最新版】

城市燃气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最新版】

城市燃气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加快发展天然气,是增加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战略选择,天然气已成为21世纪国内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城市燃气应用于居民生活、工商业、发电、交通运输、分布式能源等多个领域,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

加快发展天然气,是增加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战略选择,天然气已成为21世纪国内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城市燃气应用于居民生活、工商业、发电、交通运输、分布式能源等多个领域,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

同时,城市燃气的输配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城市燃气在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城市环境、加速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目前,中国使用的城市燃气种类主要包括天然气(NG)、人工煤气(MG)和液化石油气(LPG)。

由于人工煤气成本高、污染环境和危险性高,其生产及供应已逐步减少;液化石油气由于使用方便,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使用;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环保、安全的气体,将成为中国城市燃气的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西气东输一期与二期工程、中亚天然气管道、俄罗斯天然气管道以及沿海各天然气接收站建设的完成,加之不断出台的天然气管网建设规划,中国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入了投资高潮,天然气在中国的应用逐渐走向成熟,消费量将逐年快速增长。

2019年,中国天然气产量约达1733亿立方米,连续3年增产超100亿立方米。

2019年,中国油气增储上产态势良好,预计全年完成上游勘探开发投资3321亿元,同比增长21.9%;石油和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分别达到12亿吨、1.4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5%和68%;原油产量达到1.91亿吨,扭转了2016年以来的持续下滑态势;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全面增产。

2019年,中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加快构建“全国一张网”,全力推进多项互联互通重点工程,日供气能力提升5000万立方米。

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现状一、天然气产量近年来,随着煤改气政策的推行,天然气的消费水平以及供应能力相对提高,产量逐渐增长,解决近年来天然气供需整体宽松格局。

据统计,截至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产量为1888.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77%;2021年1-5月中国天然气产量为871.8亿立方米,相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10.62%。

二、城市燃气行业现状从统计数据来看,反映燃气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城市燃气用气人口规模与城市人口数量在增长方向和速度上都基本一致。

2012-2019年,我国城市燃气用气人口持续增长,2019年达到5.1亿人。

城市燃气用气人口数量的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化水平的不断上升,城市人口数量不断上涨;另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燃气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使得人们用气更加方便。

可以预计,随着未来城市燃气设施的继续完善,以及政策的推进,城市燃气将覆盖城市所有人口。

就终端消费气量分布来看,工商业气量占比最高,达到75%以上,其中工业用气量增幅达到9%,商业用气量降幅平均达到7%。

居民用气量占比约20%,平均增幅与上年相比高出10个PPT,说明受疫情影响居民无法出行和延长供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民生用气量增长较大。

其他用气量占比较小,不超过5%。

三、四大城市燃气公司现状中国四大城市燃气公司分别为港华燃气、华润燃气、新奥能源、昆仑能源。

从天然气销售量来看,港华燃气实现天然气销售量约12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占四大公司总销售量的11.08%;华润燃气实现天然气销售量约29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6%,占总销售量的26.77%;新奥能源实现天然气销售量295.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6%,占总销售量的27.29%;昆仑能源实现天然气销售量377.6亿立方米,同比增加35%,占总销售量的34.86%。

从天然气用户数量来看,港华燃气2020年新增天然气用户数量为70万户,天然气用户达到1414万户,同比增长5.2%;华润燃气新增天然气用户数量为235万户,天然气用户达到4184万户,同比增长6.2%;新奥能源新增天然气用户数量为228万户,天然气用户达到2339万户,同比增长10.8%;昆仑能源新增天然气用户数量为161万户,天然气用户达到1236万户,同比增长14.9%。

河南省城市燃气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河南省城市燃气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河南省城市燃气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报告导读本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河南省城市燃气综合情况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河南省城市燃气综合情况重要指标即人工煤气生产能力,人工煤气管道长度,天然气管道长度,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等,把握河南省城市燃气综合情况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河南省城市燃气综合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

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河南省城市燃气综合情况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第一节河南省城市燃气综合情况现状概况 (1)第二节河南省人工煤气生产能力指标分析 (3)一、河南省人工煤气生产能力现状统计 (3)二、全国人工煤气生产能力现状统计 (3)三、河南省人工煤气生产能力占全国人工煤气生产能力比重统计 (3)四、河南省人工煤气生产能力(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河南省人工煤气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人工煤气生产能力(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人工煤气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河南省人工煤气生产能力同全国人工煤气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指标分析 (7)一、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 (7)二、全国人工煤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分析 (7)三、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占全国人工煤气管道长度比重统计分析 (7)四、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人工煤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人工煤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同全国人工煤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河南省天然气管道长度指标分析 (11)一、河南省天然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天然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分析 (11)三、河南省天然气管道长度占全国天然气管道长度比重统计分析 (11)四、河南省天然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河南省天然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天然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天然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河南省天然气管道长度同全国天然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指标分析 (15)一、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 (15)二、全国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 (15)三、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占全国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比重统计 (15)四、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国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国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同全国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18 第六节河南省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指标分析 (19)一、河南省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 (19)二、全国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 (19)三、河南省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占全国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比重统计 (19)四、河南省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0)五、河南省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0)六、全国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1)七、全国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1)八、河南省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同全国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2)第七节河南省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指标分析 (23)一、河南省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 (23)二、全国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分析 (23)三、河南省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占全国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比重统计分析 (23)四、河南省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4)五、河南省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4)六、全国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5)七、全国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5)八、河南省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同全国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26 第八节河南省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指标分析 (27)一、河南省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 (27)二、全国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分析 (27)三、河南省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占全国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比重统计分析 (27)四、河南省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8)五、河南省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8)六、全国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9)七、全国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9)八、河南省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同全国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30)第九节河南省人工煤气用气人口指标分析 (31)一、河南省人工煤气用气人口现状统计 (31)二、全国人工煤气用气人口现状统计 (31)三、河南省人工煤气用气人口占全国人工煤气用气人口比重统计 (31)四、河南省人工煤气用气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32)五、河南省人工煤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32)六、全国人工煤气用气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33)七、全国人工煤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33)八、河南省人工煤气用气人口同全国人工煤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34)第十节河南省天然气用气人口指标分析 (35)一、河南省天然气用气人口现状统计 (35)二、全国天然气用气人口现状统计 (35)三、河南省天然气用气人口占全国天然气用气人口比重统计 (35)四、河南省天然气用气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36)五、河南省天然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36)六、全国天然气用气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37)七、全国天然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37)八、河南省天然气用气人口同全国天然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38)第十一节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指标分析 (39)一、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现状统计 (39)二、全国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现状统计分析 (39)三、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占全国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比重统计分析 (39)四、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40)五、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40)六、全国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41)七、全国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41)八、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同全国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42图表目录表1:河南省城市燃气综合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河南省人工煤气生产能力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人工煤气生产能力现状统计表 (3)表4:河南省人工煤气生产能力占全国人工煤气生产能力比重统计表 (3)表5:河南省人工煤气生产能力(2016-2018)统计表 (4)表6:河南省人工煤气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人工煤气生产能力(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人工煤气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河南省人工煤气生产能力同全国人工煤气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人工煤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表 (7)表12: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占全国人工煤气管道长度比重统计表 (7)表13: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表 (8)表14: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人工煤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人工煤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同全国人工煤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同全国人工煤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河南省天然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天然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河南省天然气管道长度占全国天然气管道长度比重统计表 (11)表21:河南省天然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河南省天然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天然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天然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河南省天然气管道长度同全国天然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表 (15)表28: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占全国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比重统计表 (15)表29: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国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同全国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河南省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国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6:河南省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占全国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比重统计表 (19)表37:河南省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表 (20)表38:河南省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国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表 (21)表40:全国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河南省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同全国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表42:河南省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表 (23)表43:全国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表 (23)表44:河南省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占全国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比重统计表 (23)表45:河南省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表 (24)表46:河南省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4)表47:全国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表 (25)表48:全国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5)表49:河南省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同全国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6)表50:河南省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表 (27)表51:全国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27)表52:河南省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占全国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比重统计表 (27)表53:河南省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表 (28)表54:河南省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8)表55:全国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表 (29)表56:全国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9)表57:河南省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同全国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0)表58:河南省人工煤气用气人口现状统计表 (31)表59:全国人工煤气用气人口现状统计表 (31)表60:河南省人工煤气用气人口占全国人工煤气用气人口比重统计表 (31)表61:河南省人工煤气用气人口(2016-2018)统计表 (32)表62:河南省人工煤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2)表63:全国人工煤气用气人口(2016-2018)统计表 (33)表64:全国人工煤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3)表65:河南省人工煤气用气人口同全国人工煤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4)表66:河南省天然气用气人口现状统计表 (35)表67:全国天然气用气人口现状统计表 (35)表68:河南省天然气用气人口占全国天然气用气人口比重统计表 (35)表69:河南省天然气用气人口(2016-2018)统计表 (36)表70:河南省天然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6)表71:全国天然气用气人口(2016-2018)统计表 (37)表72:全国天然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7)表73:河南省天然气用气人口同全国天然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38)表74: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现状统计表 (39)表75:全国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现状统计表 (39)表76: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占全国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比重统计表 (39)表77: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2016-2018)统计表 (40)表78: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0)表79:全国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2016-2018)统计表 (41)表80:全国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1)表81: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同全国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2)第一节河南省城市燃气综合情况现状概况河南省城市燃气综合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河南省城市燃气综合情况现状统计表第二节河南省人工煤气生产能力指标分析一、河南省人工煤气生产能力现状统计表2:河南省人工煤气生产能力现状统计表二、全国人工煤气生产能力现状统计表3:全国人工煤气生产能力现状统计表三、河南省人工煤气生产能力占全国人工煤气生产能力比重统计分析表4:河南省人工煤气生产能力占全国人工煤气生产能力比重统计表四、河南省人工煤气生产能力(2016-2018)统计分析表5:河南省人工煤气生产能力(2016-2018)统计表五、河南省人工煤气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分析表6:河南省人工煤气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人工煤气生产能力(2016-2018)统计分析表7:全国人工煤气生产能力(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人工煤气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分析表8:全国人工煤气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河南省人工煤气生产能力同全国人工煤气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9:河南省人工煤气生产能力同全国人工煤气生产能力(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三节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指标分析一、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表10: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表二、全国人工煤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分析表11:全国人工煤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表三、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占全国人工煤气管道长度比重统计分析表12: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占全国人工煤气管道长度比重统计表四、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分析表13: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表五、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表14: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人工煤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分析表15:全国人工煤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人工煤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表16:全国人工煤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同全国人工煤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17:河南省人工煤气管道长度同全国人工煤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四节河南省天然气管道长度指标分析一、河南省天然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表18:河南省天然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天然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分析表19:全国天然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表三、河南省天然气管道长度占全国天然气管道长度比重统计分析表20:河南省天然气管道长度占全国天然气管道长度比重统计表四、河南省天然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分析表21:河南省天然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表五、河南省天然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表22:河南省天然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天然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分析表23:全国天然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天然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表24:全国天然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河南省天然气管道长度同全国天然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25:河南省天然气管道长度同全国天然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五节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指标分析一、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表26: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表二、全国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表27:全国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现状统计表三、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占全国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比重统计分析表28: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占全国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公里)占总值比重四、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分析表29: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表五、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表30: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分析表31:全国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分析表32:全国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同全国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33:河南省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同全国液化石油气管道长度(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六节河南省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指标分析一、河南省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表34:河南省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表35:全国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表三、河南省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占全国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比重统计分析表36:河南省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占全国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万立方米)占总值比重四、河南省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37:河南省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表五、河南省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38:河南省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39:全国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40:全国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河南省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同全国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41:河南省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同全国人工煤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七节河南省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指标分析一、河南省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表42:河南省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分析表43:全国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表三、河南省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占全国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比重统计分析表44:河南省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占全国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比重统计表四、河南省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45:河南省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表五、河南省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46:河南省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47:全国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48:全国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河南省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同全国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49:河南省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同全国天然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八节河南省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指标分析一、河南省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表50:河南省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分析表51:全国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现状统计表三、河南省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占全国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比重统计分析表52:河南省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占全国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吨)占总值比重四、河南省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53:河南省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表五、河南省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54:河南省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55:全国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56:全国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河南省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同全国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57:河南省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同全国液化石油气全年供气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九节河南省人工煤气用气人口指标分析一、河南省人工煤气用气人口现状统计表58:河南省人工煤气用气人口现状统计表二、全国人工煤气用气人口现状统计表59:全国人工煤气用气人口现状统计表三、河南省人工煤气用气人口占全国人工煤气用气人口比重统计分析表60:河南省人工煤气用气人口占全国人工煤气用气人口比重统计表四、河南省人工煤气用气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表61:河南省人工煤气用气人口(2016-2018)统计表五、河南省人工煤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表62:河南省人工煤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人工煤气用气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表63:全国人工煤气用气人口(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人工煤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表64:全国人工煤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河南省人工煤气用气人口同全国人工煤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65:河南省人工煤气用气人口同全国人工煤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十节河南省天然气用气人口指标分析一、河南省天然气用气人口现状统计表66:河南省天然气用气人口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天然气用气人口现状统计表67:全国天然气用气人口现状统计表三、河南省天然气用气人口占全国天然气用气人口比重统计分析表68:河南省天然气用气人口占全国天然气用气人口比重统计表四、河南省天然气用气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表69:河南省天然气用气人口(2016-2018)统计表五、河南省天然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表70:河南省天然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天然气用气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表71:全国天然气用气人口(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天然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表72:全国天然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河南省天然气用气人口同全国天然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73:河南省天然气用气人口同全国天然气用气人口(2017-2018)变动。

燃气生产数据分析报告(3篇)

燃气生产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燃气行业作为城市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数据的分析对于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燃气生产数据的深入分析,旨在揭示燃气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趋势,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我国燃气行业相关统计年鉴、行业报告、企业年报以及公开的政府统计数据等。

2. 分析方法(1)统计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燃气生产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2)比较分析:对比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燃气生产数据,分析差异及原因。

(3)趋势分析:通过燃气生产数据的趋势图,分析行业发展趋势。

三、燃气生产现状分析1. 燃气产量近年来,我国燃气产量持续增长。

据统计,2019年全国天然气产量达到1.8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6%。

其中,城镇燃气产量为93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2%;液化天然气产量为33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9%。

2. 燃气消费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发展的需要,我国燃气消费量逐年上升。

2019年,我国燃气消费量为1.95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2%。

其中,城镇燃气消费量为1.25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8%;液化天然气消费量为67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2%。

3. 燃气市场结构目前,我国燃气市场结构以天然气为主,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等品种为辅。

其中,天然气在燃气市场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已成为我国燃气市场的主力军。

四、燃气生产存在问题分析1. 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燃气生产在地区间存在较大差距,东部沿海地区燃气生产规模较大,而中西部地区燃气生产相对滞后。

这导致我国燃气市场供需矛盾突出,部分地区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2. 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我国燃气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往往处于不利地位,难以应对市场变化。

3. 燃气价格波动较大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较大,导致燃气价格也出现较大波动。

中国燃气行业发展现状及面临挑战分析

中国燃气行业发展现状及面临挑战分析

中国燃气行业发展现状及面临挑战分析一、中国燃气行业发展现状环保政策与“煤改气”工程刺激2017-2018年全国天然气需求迅速攀升。

“十二五”期间,我国开始将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绿色经济列为能源发展的重点,此后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国十条”)进一步强调能源转型升级方向。

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先后下发《能源十三五规划》和《天然气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到8.3%-10%,为天然气需求高增长奠定政策基础。

2017年开始,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大规模“煤改气”工程,2017年下半年,“2+26”城市规划推出,围绕京津冀地区的煤改气政策执行力度加大。

在环保政策刺激以及煤改气工程的加速推进下,全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在2016年下半年开始走出2014-2015年的疲态,重回两位数增长。

2017-2018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分别达到2404、28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18%。

近年来,中国天然气产量呈稳步增长趋势发展。

2017年全国天然气产量达1474.2亿立方米,从2018年来看,2018年2-3季度全国天然气产量有所增长,2018年3季度全国天然气产量相比2季度增长0.93%。

2018年11月全国天然气产量为142.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1%。

2018年1-11月全国天然气产量为143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6%。

2018年全国天然气产量突破1583亿立方米。

同时由于国产气增速慢于消费增速,直接导致我国天然气进口的快速增长,2018年我国天然气进口依存度为45%。

由于LNG进口比管道气更加灵活,因此LNG 进口量大幅攀升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

LNG进口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维持了30%以上的增速,在2017年下半年,LNG进口增速超过50%。

中国也于2017年超过韩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第第二大LNG进口国。

浅谈我国城市燃气发展现状与趋势

浅谈我国城市燃气发展现状与趋势

浅谈我国城市燃气发展现状与趋势方召君【摘要】文章结合合肥市天然气发展状况,对城市燃气现状做了简要探讨和分析,对当前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措施,并结合目前我国燃气发展情况进行了展望,认为燃气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期刊名称】《大众科技》【年(卷),期】2019(021)001【总页数】4页(P112-114,86)【关键词】城市燃气;发展;趋势【作者】方召君【作者单位】合肥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安徽合肥 2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6.6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经广泛应用到城市各个角落。

合肥市从2002年开始引进天然气,目前民用户数已经达到 160多万户,除此之外还有庞大的商业用户群体。

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管网的敷设也已经向合肥周边城市蔓延,如此大规模的用户量以及复杂的管网必然给燃气管网的输配能力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另一方面,就目前而言虽然我国城市燃气技术水平已经基本能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但是仍然有各类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后期管网的维护、管道的抢险等。

气源是所有发展的前提,除了民用,还有很多大工业的发展都依赖于天然气,若气源得不到保障,一旦进入冬天,很多大工业就会面临停气的问题。

2017年底在全国闹起了“气荒”,很多城市天然气气源得不到保障,导致天然气价格疯涨,各燃气公司为了保证民生纷纷高价采购天然气。

表面原因是北方大面积煤改气造成的,其实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天然气自给能力不足,很大程度上还在依赖进口。

而我国探明可开采的页岩气储量相当大,若能开采页岩气并辅以天然气,气源将会得到充分保障,我国天然气对国外的依赖性将会大大减小,这也势必会给城市燃气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本文就以上问题结合合肥市天然气发展遇到的矛盾和市场发展需求对城市燃气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

1 天然气需求趋势2016年后在能源改革深化以及环保趋严的驱动下,燃气行业将实现二次成长。

2014年以后,因为天然气气价改革,天然气价格出现连续上调,叠加之后经济放缓,下游工商业用气需求增速明显回落。

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概况、市场供需现状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概况、市场供需现状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概况、市场供需现状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一、城市燃气行业概况1)城市燃气的主要种类城市燃气是指供应城镇居民家庭、商业及工业等使用的气体燃料,包括可燃气体和不可燃气体,目前主要使用的城市燃气种类包括天然气(NG)、液化石油气(LPG)和人工燃气(MG)。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伴生含有少量乙烷、丙烷、硫化物等。

鉴于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较其他燃料少,因此通常将天然气看做清洁高效能源。

我国城市燃气行业中既有最早的人工燃气生产供应,亦有较为先进的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的生产供应。

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供应方式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国内城市燃气行业发展。

以天然气利用政策为代表的产业政策,使天然气在城市得到优先发展,天然气的应用领域从炊事、热水,扩展到采暖、发电、交通等各个领域。

结合目前城市燃气行业政策,天然气将是中国未来几十年内的能源消费的主流之一。

2)我国天然气资源概况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90万亿立方米,埋深2,000米以下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30万亿立方米。

根据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类型及赋存状态,结合地质条件,初步预测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

3)我国天然气市场供需概况随着全社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天然气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04年至2018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从417.86亿立方米增加至1,615.31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为10.14%;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从399.84亿立方米增加至2,829.96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为15.00%。

自2012年起,中国天然气的产量和消费量增速均有所放缓,但消费量的增速仍然持续大于产量的增速,中国天然气的产量和消费量增速在2016年均有所回升,但天然气供需缺口仍进一步扩大。

随着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环保监管日趋严格的背景下燃气替代煤炭供电供热需求的提升,天然气下游消费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中国燃气发电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中国燃气发电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中国燃气发电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一、燃气发电产业概述燃气发电是将天然气、煤层气、沼气等燃气作为燃料,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再利用热能驱动涡轮发电机组发电的一种方式。

燃气发电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效清洁能源产业,具有污染低、效率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中国燃气发电产业现状分析1.市场现状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升级和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燃气发电产业在中国市场上快速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在2019年,中国燃气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4246.5万千瓦,其中,燃气燃料占比逐年提高,2019年达到65.2%,成为燃气发电产业的主流燃料。

2.技术现状从技术角度上看,中国燃气发电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多数燃气发电企业能够生产高效、稳定的发电设备。

同时,燃气发电产业已经形成了从燃气供应、发电设备制造到发电运营等完整的产业链,以及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

3.政策现状政策环境是燃气发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前,中国政府在能源政策中加强了对清洁、高效能源的支持和倡导,提高了对燃气发电产业的政策倾斜,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中国燃气发电产业发展前景分析1.市场前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能源消耗量将继续增加,环保问题也日益凸显。

燃气发电产业将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成为未来清洁能源产业之一。

2.技术前景燃气发电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如燃气轮机发电技术、燃气内燃发电机组技术等,将不断提高燃气发电的效率和降低成本。

同时,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为燃气发电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3.政策前景未来,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燃气发电产业的政策支持,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在气改电政策推动下,燃气发电将在国家能源政策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四、结论总的来说,中国燃气发电产业拥有广阔的市场和优越的技术基础,在政策保障的支持下,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同时,燃气发电产业也面临着技术更新、市场竞争等挑战,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完善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

浅谈城市燃气规划与环境保护

浅谈城市燃气规划与环境保护

浅谈城市燃气规划与环境保护作者:田野来源:《居业》2020年第04期摘要:21世纪,天然气被作为清洁能源被大面积推广和普及,推动了我国燃气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天然气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仍存在一些规划不合理方面的问题,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基于这种情况,本文重点研究了城市燃气规划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城市燃气;环境保护;规划措施文章编号:2095-4085(2020)04-0157-021 燃气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 燃气发展现状通过调查可知,很多城市在发展城市燃气与环境保护、污染防范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事实证明,发展城市燃气不但能够节省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够完善能源结构,减轻能源压力,减少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城市环境。

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采用的都是管道供气,基于这种情况,高压压力容器的安装数量有所降低,极大地保障了居民的安全性。

管道供气操作简单,首先,不需要频繁地换瓶罐,节省了人力的输出;其次,减轻城市运输压力的同时减少了汽车能源消耗量,降低了运输事故发生的频率,同时保护了城市的环境。

进而能够分析出,城市燃气工程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

1.2 燃气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急速增长,大多数城市与燃气工程配套使用的设备无论是从气源性质上分析或是从发展的规模上分析,都呈现出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这也就导致城市燃气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以下是燃气供应局限性的体现。

(1)相比较于天然气来讲液化气的安全性能较低,基于液化气运输范围较小,因此很难扩张其发展的规模。

相比较来说,天然气的热值较高、清洁性能强、可方便运输的高质量燃料,竞争优势较为突出。

目前,天然气已经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得到了大面积普及,随着天然气的配送设备和技术越来越成熟,我们可以借鉴和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

(2)由于大量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堆积在城市市区内,因此就会对城市的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南方地区由于土壤湿度大、雨水多,倘若输配管道受到腐蚀,就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甚至会增加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

2024年陕西省天然气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陕西省天然气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陕西省天然气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环保的能源,在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陕西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地之一,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本文旨在对陕西省天然气市场环境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现状、问题和潜力。

2. 陕西省天然气市场发展现状2.1 生产与储备情况陕西省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渭南、榆林和延安等地区。

目前,陕西省的天然气生产能力逐步增加,并建立了一定的储备体系,以满足年度的生产和供应需求。

2.2 消费需求情况陕西省的天然气消费需求主要来自于工业、居民和交通等方面。

工业领域的天然气需求较大,包括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

居民和交通领域的天然气需求也在逐步增加,特别是城市燃气需求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2.3 市场竞争情况陕西省的天然气市场主要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竞争。

国有企业在天然气生产、供应和输送方面具有优势,但民营企业在天然气销售和配送领域也有一定竞争力。

市场竞争激烈,促进了天然气市场的发展。

3. 陕西省天然气市场存在的问题3.1 供需不平衡陕西省天然气市场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随着天然气消费的增长,供应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供需矛盾凸显。

尤其是在高峰期和寒冬季节,供应不足导致价格波动和供应短缺。

3.2 市场准入限制陕西省天然气市场存在市场准入限制的问题。

国有企业在天然气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对于民营企业的准入限制较多,导致市场竞争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3.3 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陕西省天然气市场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主要由于输送管道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以及市场监管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成本较高。

这使得天然气市场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

4. 陕西省天然气市场的发展潜力4.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天然气市场的发展给予了较大的支持。

陕西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促进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包括减少市场准入限制、优化市场竞争环境等。

4.2 能源结构调整需求增加随着能源结构调整的推进,对清洁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

城市燃气规划与环境保护探析

城市燃气规划与环境保护探析

城市燃气规划与环境保护探析◎钱玉刚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使人们生活当中的许多事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时,使用的燃料逐渐转变为液化石油气,到目前为止,天然气开始普及使用,这种转变的出现,使人们已经开始重视能源问题,意识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了人们开始采取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资源浪费。

一、燃气发展的现状我国大部分城市在发展当中开始普及燃气的使用,可以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控制,实现能源的节约。

燃气的使用不仅可以高效率的利用资源,同时也能够对当前社会资源紧张的问题进行缓解。

除此之外,燃气的使用也可以避免向大气当中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缓解城市大气污染问题。

再加上在使用燃气时,主要的供气渠道是管道,因此可以避免在建设高压容器时存在的安全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燃气事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需要采取措施完善燃气工程建设。

二、燃气行业在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也在不断地扩大城市建设规模,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开始兴建,这也对燃气工程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原有的燃气工程规模和性质都难以满足新时代燃气工程的建设要求,所以严重抑制了我国城市燃气的发展。

1.存在安全隐患。

因为受到液化气性质的影响,液化气在使用时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而且难以大规模的发展液化气工程。

天然气与液化气的不同在于,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而且方便输送,在城市当中使用天然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到目前为止,许多发达国家都开始使用天然气进行生活和生产,推动了天然气输配技术的完善,也可以为后期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在使用液化气进行工作和生产时,主要需要使用煤气储存罐来对液化气进行储藏,会严重威胁城市的安全问题。

另外在南方地区,时常会下雨,土地的湿润度比北方要大,所以一旦湿润度过高,就会出现管道腐蚀现象,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导致煤气储存罐发生剧烈的爆炸,就会为人民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城市燃气行业分析报告

城市燃气行业分析报告

城市燃气行业分析报告城市燃气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城市燃气行业是指提供城市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生活、生产燃气供应的产业。

随着人口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城市燃气行业的发展迅猛。

在燃气行业中,道路管道燃气占主导地位,而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也在不断发展中。

二、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城市燃气行业在近几年的持续发展中,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城市燃气需求量约为5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约8%。

预计未来几年,城市燃气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00亿立方米。

目前,城市燃气行业正面临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燃气成为替代煤炭的重要选择,尤其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城市燃气具有显著优势。

其次,城市燃气行业正朝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通过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升供气效率和管理水平。

再者,城市燃气行业还面临着自然气替代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的挑战,由于自然气具有安全、清洁、经济等优势,其市场份额在不断增加。

三、市场竞争格局和主要企业目前,我国城市燃气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复杂,主要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国有企业在城市燃气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有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能源企业。

民营企业在竞争中也有一定的份额,例如华润燃气、中海油气等。

外资企业在我国城市燃气行业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随着市场开放和竞争加剧,外资企业的参与度有望逐渐增加。

四、主要风险和挑战城市燃气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

首先,政策风险是城市燃气行业发展过程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政府对于燃气价格、管道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调整可能对行业产生较大影响。

其次,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企业利润下降,特别是通过降低价格进行竞争可能带来长期的利润压力。

此外,自然气替代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可能对燃气市场产生冲击,通过降低价格和提高服务质量来保持市场份额将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五、发展建议在如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城市燃气行业,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2023年天然气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天然气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天然气行业市场调查报告天然气是一种能源,主要由甲烷和少量的乙烯、乙烷、丙烷、正丁烷等构成。

它是一种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工、农、家庭和交通等领域。

如今,随着全球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天然气市场在全球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本报告将对天然气行业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查。

一、行业概况我国天然气储量丰富,天然气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19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到1834.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8%。

同时,天然气消费量也在不断增长,2019年天然气总消费量为3133.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9%。

随着天然气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天然气整体市场格局逐渐明朗,天然气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其中最大的应用领域是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和电力行业。

二、市场分析1.市场竞争状况我国天然气行业存在多家企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其中,三大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是我国天然气行业主要参与者。

此外,还有一些中小型的天然气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各家企业通过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进行竞争,以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2.市场需求状况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依旧强劲。

城市燃气、工业燃料、电力行业是我国天然气应用的三大主要领域。

城市燃气需求规模持续增长,2020年预计将会增长7%至8%,同时,工业燃料和电力行业也将继续对天然气的需求量产生较大的拉动力。

3.市场前景展望我国天然气市场前景广阔。

未来,我国天然气需求将会进一步加大。

第一,我国不断实施清洁能源战略,对增加天然气的使用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环保压力确实存在,治理大气污染、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天然气因其清洁、低碳的特点将成为更多人们选择的能源;第三,未来几年,我国天然气供给将会进一步提高,油气改革政策也将会进一步深化,加速天然气市场的开放。

三、消费者洞察1.行业消费者天然气的消费者主要包括城市居民、企业、工业、交通等多个领域。

其中,城市居民消费的主要是城市燃气,企业和工业领域主要是工业燃料,电力行业主要是发电,交通领域主要是天然气车辆。

2024年城市燃气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城市燃气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城市燃气市场前景分析摘要本文对城市燃气市场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首先介绍了城市燃气的定义和产业链,接着分析了城市燃气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燃气市场经验,对城市燃气市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最后,提出了发展城市燃气市场的建议。

1. 引言城市燃气是指为城市居民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燃气供应服务的一种能源形式。

城市燃气产业链主要包括燃气储气、输气、分销和终端配送等环节。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城市燃气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2. 当前城市燃气市场的发展现状2.1 市场规模目前,我国城市燃气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市燃气市场规模达到x亿元,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2.2 竞争格局当前,我国城市燃气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复杂。

主要竞争方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

国有企业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主导地位,但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也在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竞争日趋激烈。

2.3 发展趋势未来城市燃气市场的发展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首先,能源清洁化将是城市燃气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政府将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

其次,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燃气市场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此外,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应用的推动也将为城市燃气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3. 城市燃气市场的未来发展预测基于对当前市场状况的分析,可以预测城市燃气市场未来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3.1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城市燃气需求的增加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城市燃气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据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城市燃气市场规模有望达到x亿元。

3.2 行业竞争格局优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将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

同时,行业将出现一定的兼并重组,竞争格局将逐步优化。

3.3 清洁能源占比提升随着能源清洁化的要求,城市燃气市场将逐渐取代传统能源,清洁能源的占比将逐步提高。

2023年城市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3年城市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3年城市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市场分析报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也日渐发展壮大,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之一。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对该行业进行分析报告。

一、市场规模城市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市场规模巨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发展,该行业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居民生活用气总量已经从2015年的3161亿立方米增加到2019年的3638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68%。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2000多家城市燃气企业,其中有一批规模较大、综合实力强的企业,如中石化天然气、中海油等。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加强管理,以及相应政策支持的帮助下,已经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

此外,还有一些小区域性的城市燃气企业,在当地市场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总的来说,城市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发展前景广阔。

二、竞争格局目前城市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竞争格局比较复杂,市场份额大企业与小企业、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等竞争双方都比较激烈。

首先是中石化天然气和中海油等龙头企业,其综合实力强,技术水平高,市场份额较大。

它们通过规模化、成本化、品牌化等多种手段,强化自身竞争力,占领市场。

此外,这些企业不仅国内业务成熟,而且海外业务也在逐渐扩大,成为综合性国际能源企业。

其次是民营企业,这些企业有技术上的优势,服务质量好,灵活性和适应性也较强,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民营企业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等形式,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小企业和区域性企业在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这些企业通常是依靠地方的支持,服务范围较小,市场份额相对较少,但它们通过在服务的品质、价格等方面与大企业进行差异化竞争。

三、发展趋势城市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发展中,燃气安全、绿色发展、智慧化等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解决燃气安全问题是该行业发展的基础,需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解决,比如通过燃气管道、设备和维护等方面的甄别、监控,加强燃气设备维护,加大燃气安全宣传力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燃气 -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城市燃气继续保持快速 增长(2000-2019年城市燃气占天然气消费比重由18%增至34%) ; - CNG车用燃气加气站快速发展(2009年底1140座),LNG车用和船用燃气市场已 经启动;
•工业用气 - 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工业化进程纵深发展; - 用户对天然气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 - 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产能转移,对能源使用的清洁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燃煤为主
区 •对工艺过程无要求
•熔炉 •窑炉 •大型退火炉 •玻璃管烧器
•烤炉 •喷漆箱 •压铸机 •烘道 •烧毛机
热处理行业 • 金属熔炼(铝、
铜、不锈钢) • 铸造 • 陶瓷、搪瓷 • 玻璃
……
• 直接加热采暖 • 纺织品干燥 • 凃装 • 表面处理 • 印刷机械 • 造纸……
燃烧形式 不合理
10% 燃烧系统不合
九丰 东莞虎门
8
2019年
广东九丰集团和广东广业投 资集团
10
唐山 曹妃甸
600
2019年
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 中石油
11
深圳 大铲湾
300
2019年
中石油51%、深圳燃气24.5% 、香港中电24.5%
备注:珠海、深圳、唐山这3个接收站正在等待发改委最终批复。其他(海南/汕头/温州 /连云港/天津/营口各有意向)等多个城市均有LNG项目建设计划。
- 到2019年拟建设1000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
• 《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
- 到2019年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建立规范有序的节能服务市场
机遇:供应
供应充足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 国际市场供应充足 - 针对中国的国际管道供应量(中亚、缅甸、俄罗斯等)将快速增加; - 美国页岩气技术实现突破,产量快速上升,且经济衰退导致天然气需求下降, 天然气市场出现合同性供应过剩; - 国际市场现货价格降低,交易量增大;
云南安宁
中缅管道
大庆 长春
辽河
苏里格
大港储库
华北-雁翎 京58-京51-永22
文留气田 平顶山
刘庄气田 淮安
金坛盐穴
云应盐矿
安宁盐矿
挑战:竞争
竞争日趋激烈,行业经营环境有恶化趋势
• 拥有气源优势的上游企业向下游延伸,
打破了下游终端市场的公平竞争
• 地方政府借“气”生财,额外要价;个 别企业“跑马圈地”不计成本,非理性
• 国产气稳定增长,气源多样化 - 中国天然气产量处于稳定增长阶段; - LNG接收量高速增长,气源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 - 煤制甲烷项目建设提速; - 非常规天然气(如煤层气)进入规模化阶段,多成分资本进入推动了行业快速 发展;
天然气供应格局
年产量(亿方)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
- 确保“十一五”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 - 地方政府节能减排压力增大,执行力度加强
• 哥本哈根会议承诺
- 中国承诺将2020年的单位GDP碳排放降低到2019年的40-45%
• 《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
天然气基础设施——地下储气库
已建及在建储气库
大港储气库群(6个)
陕京一二线
京58、京51、永22
陕京二三线
苏南-金坛
西气东输
苏北-刘庄
西气东输
规划储气库
辽河
东北管网
大庆
东北管网
长春
东北管网
中原-文留
陕京二三线
鄂尔多斯
陕京二三线
华北-雁翎
陕京二三线
湖北-应城
西气二三线
河南平顶山
西气二三线
江苏淮安
冀宁联络线
挑战
• 竞争日趋激烈,行业环境 有恶化的趋势
• 天然气价格机制尚未理顺, 逐渐上涨的价格将加剧天 然气与替代能源的竞争
• 极端天气频繁发生以及用 气不均衡系数的扩大加剧 了供应保障的紧张局面
机遇:政策
政策形势整体利好,执行力度增强,推动业务的快速发展
• “十二五”(2019-2019)期间将天然气占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从2009年的3.9% (887亿立方)提高至8%(预计约2000亿立方)
5
江苏 南通如东
350
2019年
中石油55%、太平洋油气35% 、江苏国信10%
6
浙江
宁波大榭 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00
2019年
中海油51%、省能源集团29% 、宁波电力开发公司20%
7
山东
胶南
300
2019年
中石化 ,目前发改委已经核 准
8
珠海
高栏港平 排山
300
2019年
粤电、中海油/或振戎集团等 6家电企
9
4. 油改气、煤改气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国内燃烧器销售额大约RMB12亿/年,但只占10%不到的市场18。
创造客户价值:把握客户需求的变化
目标市场
客户细分
需求特征
变化趋势
民用 商用
• 民用能源以安全和稳定供应为主; • 电、天然气、LPG将成为城镇民用的主要能源
•酒店、宾馆、服务业客户用以电、天然气、LPG为主 •高效、医院、政府、商业建筑类客户对节能需求强烈,将成为能源服务的主要客户群
供需关系发展预测
市场恢复期,基础设施项目 建设期,供需基本平衡
整体消费结构趋于优化,天然气占能源消费 结构的占比稳步增长,供需关系呈现产销动
态平衡,国家战略储备逐步形成
LNG项目投产集中,管道气进口供应充足,传统 天然气市场基本饱和,天然气必须向发电或钢铁 工业等新的领域拓展,而新领域都是对话能力较 强的客户群体,故此天然气供应短时出现供大于 求现象。
新奥燃气应对挑战的主要思路
1
准确市场定位、优化客户结构,以系统能效和能源 服务创造客户价值
2
以全面信息化为核心提升管理水平、推进卓越运营
3
构建以HSE体系为中心的安全运营体系
4
强化以非管输集中配送和调度为中心的供应保障能力
5
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品牌,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6
构建人才梯队,提升核心能力
创造客户价值:把握客户需求的变化
天然气基础设施——进口LNG码头
序 号 名称
地点
1
广东
深圳秤头 角
2
福建
莆田
规模 (万吨)
370
260
投产时间
投资主体
已投 已投
中海油33%、BP30%、深圳燃 气10%等
中海油60%、福建省投资开发 集团40%
3
上海
洋山港
300
已投
申能集团55%、中海油45%
4
大连
大孤山
300
2019年
中石油75%、大连股份20%、 大连建设投资公司5%
中国天然气年产量构成
中石油 中海油
中石化 其 它
410 262 303 327 341
183
201
225
248
286
500
367
694 594
542 448
775
617
830
682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年份
进口管道气
我国天然气产量10年来增长了 300%,年均增长率13.32% 相比消费量16%的增长速度, 我国天然气产量增长落后于需 求. 目前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由国 家控制的三大油公司垄断。其 中中石油约占天然气供应量的 80%份额。未来10年内,中石 油仍将占据天然气供应的主导 地位,约占70%左右的份额。
新奥燃气的经营理念
经营理念 客户满意 社会认同 政府信赖 员工自豪
价值创造要素
降低客户综合能效成本、 提升综合价值贡献
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回 馈社会
推动节能减排、低碳经 济目标的实现
以“价值共建、价值共享” 打造团结奋进的企业文化、 共建和谐融洽的企业家园
核心目标 为客户创造价值 为社会贡献力量 为股东提供回报
目录
一.城市燃气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二.新奥燃气应对挑战的思路 三.新奥 四.携手努力、共创未来
环境分析:机遇与挑战
机遇
• 政策形势整体利好,执行 力度增强,推动业务的快 速发展
• 供应充足为行业发展提供 了资源保障
• 城镇化、产业升级推动了 需求快速增长
• 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完善为 市场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 的条件
• 天然气的不易储运性导致运输和运营复杂,城市燃气运营、调峰成本高昂。天 然气定价应考虑其物理、运营的特殊性,保持与替代能源的价格竞争力;
• 上游企业在分配资源和定价时,应坚持公开、公平、合理原则,保证下游市场 的有序健康发展。
挑战:供应保障
极端天气频繁发生以及用气不均衡系数的扩大加剧了供应保障 的紧张局面
车用
• 车用能源是在汽柴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内石油对进口过度依赖(超过50%);油电混 合动力是未来主要趋势
• 天然气汽车从长期来看对比汽柴油具有价格优势,可以作为车用能源业务的发展平台
•煤基 醇醚燃料需要较长的培育过程,长期看符合国内资源结构特点
工业
• 国内工业能耗占整合能源消费的71%,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而能源服务针对的市场 主要是工业市场;
机遇:基础设施
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市场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四纵三横”长输骨干网建设稳步推进 • 省内支线建设快速发展,推动了各省天然气覆盖率的提升 • 国家储配库建设启动,将提高天然气的稳定供应能力 • 地方城市燃气企业投资储配设施和管网的力度加强,天然气覆盖率和接驳率快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