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雕刻技法
木雕工艺制作流程及雕刻技法

木雕工艺制作流程及雕刻技法木雕工艺是一种使用手工雕刻方法将木材刻划成各种形状和图案的艺术品制作工艺。
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木雕工艺制作流程及雕刻技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备工作在开始进行木雕工艺制作之前,需要准备好各种工具和材料。
工具包括木雕刀、锉刀、刨子、锉刀、刻刀等,而材料则包括木材、麻绳等。
此外,还需要一个安全工作环境和合适的工作台面。
二、设计图案三、挑选木材挑选合适的木材是进行木雕工艺制作的重要步骤。
木材的选择应该根据需要制作的物品来确定。
不同的木材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例如松木质地柔软,适合雕刻细腻的图案;苹果木质地坚硬,适合雕刻大型的雕塑等。
四、刻划图案在刻划图案时,先使用刻刀等工具慢慢地将图案轮廓刻划出来,然后再细致地雕刻细节。
刀法要轻柔稳定,力度要均匀,以免刻划得太深或者刻痕不均匀。
如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木材进行打磨,可使用锉刀、砂纸等工具对木材进行打磨和修整。
五、上色和上光在木雕工艺制作完成后,可以根据需要给木雕作品上色。
上色时可以选择使用油漆、颜料等材料,根据需要对不同的部分进行上色。
上色后稍微晾干,再使用布或者喷涂机对木雕作品进行上光,使其更加光亮。
六、保养和修复完成木雕工艺制作后,需要对作品进行保养和修复。
木雕作品可以涂上保养油或者蜡,防止木材受潮、变形或者裂开。
如果木雕作品损坏了,我们可以使用专业的修复工具和材料对其进行修复,保持其原来的风貌和形态。
总结起来,木雕工艺制作流程及雕刻技法包括准备工作、设计图案、挑选木材、刻划图案、上色和上光,以及保养和修复。
只有熟练掌握上述的制作流程和技法,并能结合自己的创意才能制作出精美的木雕作品。
木雕工艺作为一门传统工艺,不仅具有实用性,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木雕的基础雕刻技法技艺(魏君丽雕塑艺术工作室)

木雕的基础雕刻技法技艺(魏君丽雕塑艺术工作室)第一节木雕的材料与工具一、黄杨木的特性和产地黄杨木生长于我国四川、湖北、云南、贵州、浙江、江西、安徽一带山区的茂林崖隈之间,属黄杨科,中年常绿,生长缓慢,一百年树龄的树干直径仅10厘米许,黄杨木可能是用材树种中生长最为缓慢的一种,故有“千年矮”之称,及“千年黄杨难做拍”(乐器中的一种拍子)之说。
黄杨木在历史典籍中有许多的记载。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黄杨生诸山野中,人家多栽插之,枝叶攒簇上耸,叶似初生槐芽而青厚,不花不实,四时不凋。
其性难长,俗说岁张一寸,遇闰则退。
今试之,但闰年不长耳。
其木坚腻,作梳剜印最良-----”黄杨木的砍伐最佳期为白露秋分过后,进入冬季时节,这时树木的水分往下,被砍伐来的黄杨木自然干燥后不易开裂。
黄杨木新切面一般呈鲜黄色,几十年或几百年呈浅褐色泛黄。
黄杨木料的选用,从外表很难识别好与不好,只有切出开端面,才能看出木质的优劣。
大部分的黄杨木里面有瑕疵,或者因发霉后带有黑色文理,所以对雕刻者来讲,做出来的作品没有一点瑕疵是很难得的极品材料。
一般作品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瑕疵,如果用整块黄杨木取料来做作品,1吨材料利用率只有30%,而这30%中,又90%有瑕疵,所以黄杨木雕作品材料出现瑕疵是非常正常的,无瑕疵的作品其价格要比一般作品高出几倍。
我们通常在公园或庭院中种的盆景黄杨木,要经过百年,几百年的风霜雨雪,成材后才能雕刻人物、木梳、和家具镶嵌。
这种盆栽的黄杨称作小叶黄杨,有的地方称瓜子黄杨。
黄杨科树种有4属100种,在我国的南方西双版纳密林中,生长着许多大叶黄杨,树大而高,如同灌木。
大叶黄杨生长较陕,生长轮明显,质地不如小叶黄杨坚韧,大叶黄杨易裂、易霉,其最大的直径有40~50厘米。
大叶黄杨有水黄杨,色如白桦木,有些水黄杨树心端面有虫孔,黑色透底,只能开料使用。
用于人物雕刻的黄杨木主要来源于湖北、云南、四川等地,湖北神龙架出产的黄杨木质量上乘,其质坚腻,文理细密,切面呈浅淡黄,树皮薄,与其他地产的黄杨木相比,同样大小尺寸的材料,湖北的黄杨木要沉重许多。
木材雕塑的工艺技巧与传统技法

木材雕塑的工艺技巧与传统技法木材雕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用来创造出栩栩如生的雕塑作品。
木材自古以来就是雕塑艺术家们常用的材料之一,因为它具有丰富的纹理、耐久性以及易于加工的特点。
在木材雕塑中,工艺技巧和传统技法对于创造出高质量的作品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木材雕塑的一些常见工艺技巧和传统技法。
首先,一个成功的木材雕塑作品必须从选择材料开始。
不同的木材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因此在选择木材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例如,桃木、橡木和巴西玫瑰木等硬木通常用于制作需要更高耐久性和稳定性的雕塑作品,而松木和白蜡木等软木则常用于制作需要更轻盈和易于加工的作品。
其次,设计和规划是木材雕塑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在进行雕塑之前,艺术家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并将其转化为准确的设计图。
这包括确定雕塑的整体形状、细节部分和侧重点等。
通过绘制草图或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艺术家可以更好地规划整个作品的结构和比例,确保最终的雕塑能够达到所期望的效果。
然后是雕刻过程。
木材雕塑的雕刻可以使用多种工具,例如锯子、刨子、刻刀和模具等。
重要的是要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技巧来实现所需的效果。
在开始雕刻之前,可以根据设计图在木材上勾勒出轮廓或标记,以帮助指导雕塑的进程。
此外,掌握正确的切割和雕刻技巧,如凿刻、折线切割和平滑变形等,对于创作出精确的线条和细节非常重要。
在雕塑完成后,木材雕塑的保护和修饰也是需要考虑的重点。
木材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涂饰,以提高其耐久性和外观效果。
首先,可以使用砂纸或其他磨砂工具对雕塑表面进行打磨,以去除毛刺和不平整的部分。
然后,可以使用木材清漆、蜡或者油来保护木材,并赋予其光滑和更加丰富的纹理效果。
其中,木材清漆具有保护作用,可以防止木材受潮、变形和褪色等问题,同时也能突出木材的纹理和颜色。
此外,在传统的木材雕塑技法中,还有一些独特的工艺技巧被广泛应用。
例如,高浮雕技法在木材雕塑中被广泛使用,它通过在平面上添加大量的凸起部分来营造出逼真的立体感。
小叶紫檀的雕刻工艺有哪些

小叶紫檀的雕刻工艺有哪些
小叶紫檀是一种优质的雕刻材料,具有细腻坚硬的特点,适合雕刻精细纹饰。
小叶紫檀的雕刻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浮雕:利用小刀或雕刀将图案或图像雕刻在木材表面,并使其凸起,形成立体感。
2. 珐琅描金:先将木雕表面上色,然后通过珐琅或金箔等材料进行镶嵌或覆盖,从而实现图案或纹饰的彩色效果。
3. 深浮:将图案或图像根据深浮要求,使用雕刀逐层雕刻,形成不同深度的雕刻效果。
4. 线刻:使用小刀或雕刀沿着线条雕刻,使线条更加清晰明确,增强立体感。
5. 深浅交错:通过雕刻不同深浅的刀法使图案产生层次感。
6. 浅浮:将图案或纹饰通过雕刻凹下,在木材表面形成凸起。
以上是小叶紫檀的几种常见雕刻工艺,每种工艺都有其特点和技法,都需要雕刻师傅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才能完成精美的作品。
水印木刻鉴赏“三味”木雕工艺制作流程及雕刻技法

水印木刻鉴赏“三味”木雕工艺制作流程及雕刻技法水印木刻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木雕工艺,被称为“三味”。
这种木雕工艺制作流程十分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精美的作品。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水印木刻鉴赏“三味”木雕工艺制作流程及雕刻技法。
一、水印木刻鉴赏“三味”木雕工艺制作流程1. 选材:水印木刻作品的选材非常重要。
传统上,选取的是桃木、红木、花梨木等质地坚硬的木材。
同时,还要注意木材的纹理和色泽,以使雕刻出来的作品更加美观。
2. 设计图案:根据作品的需求,设计相应的图案。
这一步可以通过手绘或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完成。
3. 刻线:根据设计好的图案在木材上进行刻线。
刻线需要非常细致和准确,以确保后期的雕刻工作顺利进行。
4. 雕刻:根据刻线进行雕刻。
水印木刻以切割雕刻为主,常用的雕刻工具有刀、刨子、凿子等。
在雕刻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线条的细腻和整体的均衡。
5. 润色:雕刻完成后,需要对作品进行润色。
一般使用特殊的颜料和润色剂,让作品更加鲜艳耐久。
6. 上光:润色完成后,还可以对作品进行上光处理,增加光泽感和防潮防蛀的效果。
7. 完成作品:经过以上几个工序,一件水印木刻作品就完成了。
可以根据需要,将作品装裱或制作成各种装饰品。
二、水印木刻鉴赏“三味”木雕的雕刻技法水印木刻以传统的切割雕刻为主,技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切割:传统的水印木刻中,切割是一种常用的雕刻技法。
通过刀具的切割,将木材切割成想要的形状。
在切割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好力度和速度,以免损坏作品。
2. 雕凿:雕凿是水印木刻中常用的一种技法。
通过凿子和锤子等工具,将木材凿出立体的形状。
这种技法需要有一定的力量和精准度,以保证凿出的形状精美。
3. 刀画:刀画是水印木刻中常用的一种技法。
通过刀的划痕,将细节表现出来。
刀画需要非常细致和耐心,以确保细节的清晰度和真实感。
4. 雕铣:雕铣是现代水印木刻中常用的一种技法。
通过电动铣刀等设备,将木材进行精确的刻痕。
中国古代木雕艺术的技法与风格分析

中国古代木雕艺术的技法与风格分析
中国古代木雕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木雕艺术的技法与风格是其独特之处,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技法分析
1. 选材:中国古代木雕艺术所使用的木材主要有楠木、黄花梨、紫檀、鸡翅木等。
这些木材质地坚韧,纹理清晰,适合于雕刻。
2. 雕刻:中国古代木雕艺术的雕刻技法主要有浮雕和镂空两种。
浮雕是指在木板上刻出图案,使其凸起于木板表面;镂空则是将木板中的一部分切除,形成空洞。
这两种技法通常结合使用,以突出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3. 着色:中国古代木雕艺术着色主要采用的是水彩和颜料。
水彩具有透明、柔和的特点,适合于表现柔和的色调和光影效果;颜料则具有浓重、鲜艳的特点,适合于表现强烈的色彩对比和细节。
二、风格分析
1. 立体感强:中国古代木雕艺术注重立体感,作品通常具有明显的三维效果。
这与中国传统绘画风格有所不同,传统绘画更强调平面感。
2. 色彩鲜艳:中国古代木雕艺术作品的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常常运用红、黄、绿等明亮的颜色。
这与传统绘画风格中的淡雅、含蓄相比,更具有视觉冲击力。
3. 寓意深刻:中国古代木雕艺术作品通常寓意深刻,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例如,龙、凤、麒麟等神兽形象代表着权力和荣耀,莲花、菊花等花卉则寓意着纯洁和高尚。
总之,中国古代木雕艺术是一门独特而精湛的艺术形式。
其技法与风格独具特色,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几种绝世刀法,雕刻了绝美的木雕!

这几种绝世刀法,雕刻了绝美的木雕!世间如果没有绝世的木雕刀法,那么我们就不能够见到绝美的木雕工艺品。
虽然说在木雕发展的过程中,诞生了非常多的木雕流派,但是其中雕刻刀法,归总起来就这么几种。
平刀块面法平刀块面法主要是对木雕进行凿坯时,切削出所要雕刻对象的轮廓及主要的结构部分。
让其产生一种粗犷有利的斧劈刀削之感,要求运刀要平稳、准确,刀刀递进相符。
平面块刀法可以说是,用简单抽象的几何形体概括复杂形体造型的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平面块刀法将每一个形体、骨骼、肌肉都减化成为大大小小的一些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等有规则的形状。
圆刀雕琢法圆刀雕琢法是用刻刀在木雕上,用一些大大小小并不规则的凹凸形成一定体积。
然后在木雕的表面,形成一种非常自然、浑厚以及带有拙朴的美感。
浮雕对于浮雕发夹并不陌生,是木雕工艺师在一块平整的木材上,将所要雕刻的对象凸显出来,脱离原材料的平面,形成一种立体感。
浮雕技艺是以雕塑与绘画像结合融合的产物,主要是用压缩的方法来处理所要雕刻的对象。
依靠透视等原理,来展现三维空间,但是观赏有局限性,仅能够一面或者是两面观看。
通雕通雕是建立在浮雕与镂空雕这两种传统的基础的雕刻技艺之上的技法。
雕刻出来的木雕工艺品,可以做到多层次的镂通,多是一种重重叠叠的方式,一般在古建筑中运用这种手法比较多。
浅雕浅雕雕刻,一般多是用于雕刻大面积图案,一般小型的木雕工艺品不会用浅雕的方式。
像屏风、花窗裙板等等都会用浅雕的方式来雕刻图案,像一些梅兰竹菊的挂屏也都采用浅雕方式。
阴雕上面说到了浮雕,是在木材的平面让所雕刻对象浮现出来,而阴雕正好与浮雕相反。
阴雕就是将所雕刻的对象在木材表面凹下去的一种雕刻手法,也是多见一些大型木雕工艺品中。
透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透雕的手法,将所要雕刻的对象雕透。
一般在精美的木雕工艺品中都会用到透雕的手法,像椅背上也会有各种镂透的图案。
圆雕可以说圆雕是雕刻手法中最基础的刀法,在对雕刻对象前、后、左、右、上、下、中间全方面的进行雕刻。
木雕里的手工雕刻技法大集合,你最喜欢哪种雕法?

木雕里的手工雕刻技法大集合,你最喜欢哪种雕法?我国的木雕种类纷繁复杂,各地有着各地的特色。
按地区可以大致分为四类:东阳木雕、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和广东的金漆木雕。
木雕流派这么多,那木雕的雕刻技法我们今天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平刀块面法主要是在凿坯时用平刀大块面的切削出作品的轮廓和结构部分,使其产生粗犷有力的斧劈刀削感,所以运刀必须稳、准、狠,刀刀相符、爽气不腻。
平刀块面法的运用过程实际上也是用简单抽象的几何形体概括各种复杂形体的造型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将每一个形体、每一块骨路,肌肉减化成大大小小的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菱形。
圆刀雕琢法圆刀雕琢法是以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凹凸形成体积,并在表面造成自然、浑厚、拙朴的美感。
浮雕雕刻者在一块平板上将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
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
通雕通雕是在浮雕、镂刻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法。
画面可以多层次的镂通,重重叠叠,这重手法一般在古建筑中运用的比较广。
浅雕浅雕多用于雕刻大面积的图案,像是隔堂屏风的花窗裙板上多有浅雕的图案,像是梅兰竹菊等。
阴雕阴雕是指凹下去雕刻的一种手法,与浮雕恰恰相反。
透雕透雕,顾名思义就是把一整块木头需要雕的图案雕透,多常见椅子背上常常镂刻出各种透光的图案。
圆雕圆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
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
实际在雕刻的过程中还有更多的雕刻手法,工匠们在娴熟的运用这些雕刻手法后,才可以将自己心中所想的图案雕刻的活灵活现。
这些木雕技法是一位木雕人的必备技能。
【雕刻艺术】。
木、石头的雕刻技法

木、石头的雕刻技法
木雕和石雕是古老而精湛的艺术形式,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雕
刻技法。
首先我们来谈谈木雕技法。
木雕是一种以木材为材料进行
雕刻的艺术形式,技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材,木雕的第一步是选材,不同的木材质地和纹理不同,
适合不同的雕刻风格和主题。
比如柔软的松木适合雕刻细节丰富的
作品,而坚硬的橡木适合雕刻雕塑等。
2. 刻刀运用,木雕需要使用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刻刀,包括平刀、尖刀、半圆刮刀等,通过这些刻刀的灵活运用来雕刻出不同的纹理
和形态。
3. 构图和设计,在进行木雕之前,艺术家需要进行构图和设计,确定作品的整体结构和细节处理,这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和想象力。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石雕技法。
石雕是一种用石头进行雕刻的
艺术形式,技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石,石雕的第一步是选石,不同的石材质地和颜色不同,
适合不同的雕刻主题和风格。
比如大理石适合雕刻精致的雕塑,花
岗岩适合雕刻富有力量感的作品等。
2. 雕凿工具,石雕需要使用凿子、锤子等工具,通过这些工具
的精细运用来雕刻出石头的纹理和形态。
3. 雕刻技法,石雕的技法包括浮雕、圆雕、透雕等,每种技法
都有其独特的要领和难度。
总的来说,木雕和石雕都是需要艺术家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才能掌握的技艺,需要对材料有深刻的理解和对艺术有高度的把握。
希望以上对木雕和石雕技法的介绍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木雕刻的步骤

木雕制作越来越成为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学习的一样工艺。
因为木雕的制作不仅能够帮助人们陶冶性情,同时木雕的制作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到很多的东西。
所以说,很多人都喜欢上了木雕制作。
木雕制作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事实上我们想要真正地入门却不容易。
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在木雕制作的过程中的一些技法,让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木雕制作吧。
1) 刷样:将已设计好的图稿用复写纸复画在木板上。
或图稿复印直接粘贴在木板上。
浮雕线条要求严谨,开刀前要检查一下图样有无遗漏,如果图样变了,就直接影响以后的雕刻质量,所以这个工作虽然简单,但必须认真做好。
2) 打轮廓线:刷样后的木板称为“花板”,开始雕刻时先在花板上依照版面图案纹样用平凿和圆凿先打轮廓线,第一次轮廓线不能刻的过重和过深,打轮廓线下刀时要注意刀往物体外倾斜些,随着脱地雕刻的步步深入,打轮廓线也逐步加深和扣近物象。
3) 脱地:在打完大体轮廓线之后,就进行脱地。
所谓脱地就是根据板的厚度、按照需要而定出画面地底的深度,找到浮雕的“底”,将轮廓线以外的材料刻去。
脱地应从深到浅,即从画面的天空到远的地面、水面,再到近水面、近地面。
脱地时要注意轮廓线,不要在物象内倾斜,以免损伤物象雕刻。
4) 分层次:根据不同的图稿,可分二层、三层、四层,也有分五层、六层;不论分几层,在分层次雕刻时要从最底下的一层开始,从里往外,与脱地从近到远、从高到底相反。
例如三层风景,先雕远山,再雕中间的树,第三雕最近的人物。
5) 分块面:就是在分层次后使形象主体化。
分块面是根据各层板料的厚度而进行,首先分大块面,然后在分小块面,一般物体都要先分三向面。
分块面的深浅是根据高浮雕和浅浮雕不同深度而定的。
高浮雕是以块面为主,面线结合。
浅浮雕(薄浮雕)是以线为主,线面结合。
6) 细坯雕:层次、远近、高低、块面基本分出以后,就可以进行细坯雕。
细坯雕就是刻画出画面的细部,例如树叶、花朵、枝干、人物形象、衣纹等。
细坯雕一般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雕刻。
鬼斧神工--木雕手工雕刻技法

⿁斧神⼯--⽊雕⼿⼯雕刻技法雕刻作品之所以具有丰富的表现⼒就在于雕刻者的⼑⼯,⼑⼯的好坏也表现了⽊雕的价值。
⼑法也有很多的表现形式,譬如平⼑块⾯法、圆⼑雕琢法等等。
技法,就是⽊雕创作中作者对于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法。
这种⼿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确切地说,就是由外向内,⼀步步通过减去废料,循序渐进地将形体挖掘显现出来。
纯⼿⼯雕刻平⼑块⾯法:主要是在凿坯时⽤平⼑⼤块⾯的切削出作品的轮廓和结构部分,使其产⽣粗犷有⼒的斧劈⼑削感,平⼑块⾯法可以结合⼀些圆⼑贯穿于雕刻的全部过程以形成最后的艺术效果,也可以只运⽤在雕刻的初级阶段作⼤形处理,然后再⽤其它⼑法做由⽅到圆的更丰富细腻的刻画。
圆⼑雕琢法:由于圆⼑⼑法不肯定,刻出的形体轮廓⽐较含糊,产⽣的凹凸感⼜⽐较清晰,所以很适合探索表现各种物体的质感和肌理效果,作为浮雕的底⾯处理,俗称“⿇底⼦”,也是⼀种极好的起衬托作⽤的表现⼿法。
浮雕:是在⽊料上将所要表现的图案形象凸起,雕刻技法上属于“阳⽂”。
它的操作原理与篆刻艺术中的“朱⽂印”相同。
所不同的是篆刻是单线条的,⽽浮雕则要分层次,尽量表现出装饰题材的⽴体感。
通雕:通雕是在浮雕、镂刻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技法。
画⾯可以多层次地镂通,重重叠叠,因此通雕的内容具有很⼤的容纳性和⾼度的表现⼒。
是在古建筑中是运⽤得⽐较⼴泛的⼀种⽊雕艺术形式。
如门窗、厅堂隔扇的裙板、天花板以及梁柱等,普遍运⽤浮雕⼯艺。
朴素的造型上雕以古拙幽雅的图案花纹、栩栩如⽣的艺术形象,给⼈以赏⼼悦⽬的享受。
浅雕:拙政园内“三⼗六鸳鸯馆”中,隔堂屏风的花窗裙板上有浅雕兰花、⽵、⽯、博古等图案,有清静素雅之感,令⼈⼼旷神怡。
它具有⼯具少,操作⽅便,表现题材⼴泛,内容丰富,图案设计不受规格制约等特⾊。
适合于装饰⼤⾯积板⼼旷神怡。
它具有⼯具少,操作⽅便,表现题材⼴泛,内容丰富,图案设计不受规格制约等特⾊。
适合于装饰⼤⾯积板⾯,如橱门板、屏风、挂屏、隔堂板、⼤型室内壁画等。
雕刻木头技巧

雕刻木头技巧
1、除湿:带有过多水分的木头是不能进行雕刻的,湿木时间一长便会变形,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干燥处理,由于受阳光曝晒会导致木头变形,开裂,因此通常的除湿方法是将木头放于阴凉干燥处或地下室,让其自然阴干。
2、描形:将选好的木块进行必要的砍削刨光后,在其上用笔描绘出所要雕绘的图案或形状大样。
不同位置、不同层次的图案,图形可用不同色线代表。
也有不描形只打一点部位记号或简单轮廓便进行雕刻的,但多数雕刻特别是精细木雕,描形被视为是一种必经得过程和必具的功夫。
3、雕镂:雕刻的方法主要由浮雕、镂空雕、凹雕、三种。
浮雕又称阳刻,即将非图案的空白部分雕凹,使图案凸出,令其产生高低起伏的立体感,这是一种常用的雕法,镂空雕,有称镂雕、透雕、即将非图案部分雕空使其空处透露能见对面。
镂空雕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雕刻方法,在建筑木雕和家具木雕中较为常见,它能使雕刻作品产生惟妙惟肖的立体感。
4、打磨:雕好的木头有许多棱角、刀触,外形较粗糙,因而要打磨,以前的打磨工具常用木工锉,细质砂石、动物生皮、树木纤维、毛树叶、草灰砂等硬的或韧性好的自然物做成,现在多用砂纸进行打磨。
第 1 页共2 页
5、光面与上料:过去在打磨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光面或上料(涂漆)。
有许多木雕是不上漆的。
如大量民宅阁扇窗和日用家具,为了防止其开裂、渗水和腐坏,或刷一层紫土、桐油,或刷数道火酒漆,或擦抹少许生香油,核桃木做的家具则用核桃仁在上面擦抹,让油质自然的渗入木质。
第 2 页共2 页。
木版雕刻技法

木版雕刻技法主要包括线刻、浮雕、透雕和圆雕。
1.线刻:用刻刀在木料上刻出纹饰,刻痕陷入木料之内,也被称为“阴刻”。
有的还在阴刻线内填入石绿或铁红等颜料。
2.浮雕:花纹高于底面的雕刻形式,形成半立体的形象,常用于家具装饰。
浮雕又可以根据表面凸出的厚度不同,分为高浮雕、中浮雕、低浮雕等。
3.透雕:在浮雕的基础上,一般镂空其背景部分,有的单面雕,有的双面雕,一般有边框的称为镂空花板。
透雕又被称为“锼活”或“锼花”,主要用于家具的花牙板。
4.圆雕:完全立体的雕刻,前后左右各面均须雕出,一般无背景,有实在的面积,可以从四周围任何角度欣赏。
除了以上四种主要技法,木版雕刻还有一些辅助技法,如嵌雕、纯手工雕刻等。
1.嵌雕:在木构件上通雕起几层立体花样,然后在已透雕的构件上镶嵌做好的小构件。
嵌雕工艺复杂,要求逐层钉嵌,逐层凸出,最后再经雕刻打磨而成。
按镶嵌工艺,嵌雕又可分为挖嵌、拼贴、薄木镶嵌、压嵌这几种不同类型。
2.纯手工雕刻:包括平刀块面法和圆刀雕琢法。
平刀块面法主要是在凿坯时用平刀大块面的切削出作品的轮廓和结构部分,使其产生粗犷有力的斧劈刀削感。
圆刀雕琢法则由于刀法不肯定,刻出的形体轮廓比较含糊,产生的凹凸感又比较清晰,因此很适合探索表现各种物体的质感和肌理效果。
3.在进行木版雕刻时,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木材和刀具。
适宜的木材包括黄杨木、水曲柳、核桃木、梨木等,而雕刻刀具则根据具体需要选择。
总之,木版雕刻技法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材料选择合适的技法进行创作。
木雕技法及方案

木雕技法及方案1. 介绍木雕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利用木材创造出各种精美的雕刻作品。
木雕技法是指用于雕刻木材的工艺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木雕技法和方案,希望能够为想要学习或了解木雕的人提供一些参考。
2. 基本工具木雕所需的基本工具有:•雕刻刀:用于切割和雕刻木材的工具,根据不同的雕刻需求可以选择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雕刻刀。
•刮刀:用于修整和精细雕刻木材表面的工具。
•锉刀:用于修整和打磨木材的边缘和表面的工具。
•表面处理工具:如砂纸、金属刷等,用于对木材表面进行打磨和抛光。
•木麻将:用于支撑和夹持木材的工具。
3. 常用技法3.1 浮雕浮雕是一种将图案或图像从平面木材上凸起的技法。
常见的浮雕技法有:•凿刻浮雕:用雕刻刀将图案或图像逐渐凿刻出来,形成立体效果。
•粘贴浮雕:将预先准备好的雕刻部件粘贴在木材表面,形成图案或图像。
•雕塑浮雕:根据设计需求,将木材形状进行凿刻和雕塑,使其从平面上凸起。
3.2 阴雕阴雕是一种将图案或图像从木材上凹陷的技法。
常见的阴雕技法有:•凿刻阴雕:用雕刻刀将图案或图像逐渐凿刻出来,形成凹陷的效果。
•灰泥阴雕:在木材表面涂上一层灰泥,然后用工具将灰泥部分逐渐凿刻出来,形成凹陷的图案或图像。
3.3 浸渍染色浸渍染色是一种将颜料渗透到木材内部的技法,使其呈现出某种颜色。
常见的浸渍染色技法有:•水漆染色:用水性漆将颜料稀释后,将木材放入漆中浸泡一段时间,使颜料渗透到木材内部。
•油漆染色:用油性漆将颜料稀释后,将木材放入漆中浸泡一段时间,使颜料渗透到木材内部。
4. 木雕方案在进行木雕之前,需要先制定一个木雕方案,以确定整体设计和雕刻细节。
一个好的木雕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设计图纸:绘制出想要雕刻的图案或图像,尺寸要与实际木材相符。
•材料选择:选择适合雕刻的木材,考虑其硬度、纹理和颜色等因素。
•雕刻工艺:确定使用的雕刻技法和工具,以及雕刻的顺序和步骤。
•防护措施:考虑到雕刻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安全问题,如佩戴护目镜、手套等。
巧夺天工——剑川木雕的三绝

巧夺天工——剑川木雕的三绝剑川木雕是一种应用于建筑装饰的传统手工艺,在中国传统建筑上广泛运用。
巧夺天工——剑川木雕的三绝是剑川木雕的三大特点,也是建筑学专家所关注的点。
本文将从建筑学的角度出发,展开剑川木雕的三绝的流程,揭示出它背后的文化内涵。
剑川木雕的三绝指的是雕塑技法、材料选择和装饰效果。
每一项都是剑川木雕技艺成就的产物,也是其与其他木雕手工艺的重要区别。
1、雕塑技法剑川木雕的雕塑技法是其首要特点,也是最难掌握的。
它涉及到雕塑师的技巧、雕刻技术和雕刻工具。
一般来说,剑川木雕采用碳化工艺,即在木头表面烧上一层碳,再雕刻,使得雕刻出的部分与底部分离,形成3D的效果。
剑川木雕的雕塑技法可以表现出鱼儿跃出水面、花开富贵等极具生命力的形象,展现了雕塑的力量和魅力。
而它所雕刻出的形态不仅严谨而精致,而且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人类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2、材料选择材料选择是剑川木雕的另一大特点。
传统的剑川木雕常常使用多种天然材料,如楠木、核桃木、花梨木、黄花梨木、紫檀木等,每一种材料的纹理特征都不同,这决定了它们可以被运用于不同的雕塑作品中,同时,不同的材料也承载着不同的象征意义,比如紫檀木可代表着长寿和吉祥,而核桃木则寓意着家庭美满等等。
此外,材料选择也会直接影响雕塑的效果,对传统建筑装饰有重要意义。
3、装饰效果剑川木雕的“三绝”共同促成了它作为装饰的效果绝佳。
它可以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象征着鸟儿划出的螺旋线条,展现出屹立于江水之中的传神雕像,以及富丽堂皇的华丽装饰,让传统建筑的外观更加美轮美奂,充满生命力。
结语虽然人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高科技时代,但是传统工艺却总有它永恒的价值。
建筑学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了剑川木雕“三绝”的意义,并不断吸收建筑文化的瑰宝,将其应用于当代建筑中,为当代建筑注入了一种新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同时也保护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以剑川木雕手工艺为代表的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将丰富并呈现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珍视和传承它们,从而推进人类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木雕白菜的雕刻方法

木雕白菜是一种具有传统艺术价值的工艺品,下面是一般的木雕白菜的雕刻方法:
1.选择木材:选择适合雕刻的木材,如黄杨木、楠木等硬质木材。
这些木材纹理清晰,质
地坚硬,适合进行细致的雕刻。
2.制定设计方案:根据所雕刻的白菜样式和尺寸,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可以参考真实的
白菜形态,也可以根据个人创意进行设计。
3.使用雕刻刀具:准备好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雕刻刀具,包括直刀、曲刀、圆刀、扁刀等。
根据设计方案,使用适当的刀具进行切削和雕刻。
4.基础处理:对选定的木材进行基础处理,如修整木块的外形和大小,去除粗糙的部分。
确保木料表面平整。
5.分层雕刻:根据白菜的结构,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分层雕刻。
先雕刻整体的轮廓,再逐渐
雕刻出叶片的形态和纹理。
6.雕刻细节:在整体雕刻完成后,将注意力转移到细节部分。
使用细小的刀具,雕刻出白
菜的叶脉纹理、叶缘的扭曲等细节,使白菜更加逼真。
7.打磨抛光:雕刻完成后,对木雕白菜进行打磨抛光。
使用砂纸或研磨机械,将表面的粗
糙部分修整平滑,使木雕更加光滑细腻。
8.上色处理:如果需要,可以对木雕白菜进行上色处理,增加艺术效果。
可以根据实际白
菜的颜色特点,选择合适的颜料进行上色。
9.涂饰保护:最后,对木雕白菜进行涂饰保护处理,如使用清漆进行表面保护和亮光处理,
延长木雕的寿命。
在雕刻过程中,需要耐心和细致,不断调整和修正,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安全操作也很重要,避免刀具伤及自己。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基本雕刻六技法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基本雕刻六技法中国木雕艺术源远流长,早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时期就已经出现。
但真正将木雕艺术广泛运用到家具制作上是到了商代的事。
明清时期的红木家具将木雕工艺推向了顶峰,木雕成了家具最重要的装饰手段。
木雕雕刻技法种类繁多,而明清红木家具雕刻技法中最基本的雕刻技法有浮雕、镂雕、圆雕、镶嵌雕、通雕、透空双面雕等。
中国红木家具雕刻技法之:浮雕黄花梨官帽椅靠背上的浮雕浮雕又称“平面雕刻”,是一种在平面上的浮凸表现,分为深浮雕和浅浮雕两类。
浅浮雕起位较低,形体压缩较大,平面感强,线条较流畅,有清淡、静雅的艺术效果,更接近于绘画。
浅浮雕主要是利用绘画的描绘手法或透视、错觉等处理方式来造成较抽象的压缩空间,而不是靠实体性空间来营造空间效果。
深浮雕的起位较高、较厚,形体压缩程度小,往往利用三维形体的空间起伏或夸张处理,形成浓郁的空间深度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浮雕艺术对于形象的塑造具有一种特别的表现力和魅力。
所以深浮雕一般只有在一些柜类的柜帮和柜门,桌类的前脸及两侧,椅类的椅背,床头及塌的三维部位可能会用到,而红木家具中最常用的是浅浮雕。
中国红木家具雕刻技法之:镂雕小叶紫檀皇宫椅扶手上的镂雕镂雕也叫“透雕”或“镂空雕”,是通过雕、刻等手法,把材质中没有表现物像的部位掏空,把能表现物像的部分留下,从而使雕饰图案呈透空状。
镂雕的难度很大,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雕刻的程序是先外后内,等到将外层景物及其他衬景的打坯、凿坯工序全部结束后才能进行镂雕。
用于镂雕的木材须质细性纯,特别是镂空部分部位,如果有裂纹的话很容易出现断裂现象。
镂雕一般用于红木家具的花心、花牙、花堵等需要特别加以装饰的部位。
中国红木家具雕刻技法之:透空双面雕折屏正反两面的双面雕图案透空双面雕是指在家具正反两面都雕刻上同一种图案,欣赏者从不同的角度都能欣赏到同一图案。
另一种透空双面雕是在同一块花板的正反两面雕出不同的图案,体现不同的题材,这类雕刻对艺匠的技术及才能要求更高。
木雕工艺制作流程及雕刻技法

木雕工艺制作流程及雕刻技法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木雕工艺制作流程及雕刻技法(一)木头的特性及选材木头有的松软、有的粗硬,一般木头松软的易雕,粗硬沉重的难雕。
木质坚韧、纹理细密、色泽光亮的称之为硬木,如红木、黄杨木、花梨木、扁桃木、榔木等,具有雕刻的全部优点,是雕刻的上等材料,适合雕刻结构复杂的、造型细密的作品,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和保存时不易断裂受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只是雕起来比较费工夫、容易损伤刀具。
比较疏松的木质适合初学者用,如椴木、银杏木、樟木、松木等。
这类木材适合雕刻造型结构简单、形象比较概括的作品,雕凿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因其木质软、色泽弱,有的需要着色处理,以加强量感。
有些木纹比较明显而且变化多端,如:水曲柳、松木、冷杉木等,就可以巧用木纹的流畅、木纹的肌理,作一些较抒情的作品。
一般说来,造型起伏越大,木纹的变化越丰富,也就越有味;造型的形状动态越婉转、流畅,木纹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极富装饰性。
当然,这种木材的造型设计应是以高度概括为主,过于复杂和过于小的体积,不仅会破坏木纹,还会造成视觉上的反差。
所以在创作一件作品之前,首先要对木材有所认识,选择适合于所表现的材料十分重要。
(二)木材的干燥处理1、人工干燥:将木材密封在蒸气干燥室内,借蒸气促进水分蒸发,使木材干燥。
(根据木材的大小、厚薄,如4cm板材烘干时间一般需要一个星期),干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仅达3%。
但经过高温蒸发后的木质发脆失去韧性容易受到损坏而不利于雕刻。
通常讲原木干燥的程度应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
2、自然干燥:将木材分类放置通风处(板材、方才或圆木),搁置成垛,垛底离地60cm左右,中间留有空隙,使空气流通,带走水分,木材逐渐干燥。
自然干燥一般要经过数年或数月,才能达到一定的干燥要求。
3、简易人工干燥:一是用火烤干木料内部水分。
二是用水煮去木料中的树脂成分,然后放在空气中干燥或烘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雕雕刻技法所谓技法,就是木雕创作中作者对于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
这种手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确切地说,就是由外向内,一步步通过减去废料,循序渐进地将形体挖掘显现出来。
在一次次的减法造型中,我们不仅体会到作品在“脱壳而出”的快感。
甚至因木质的特性或用力过猛会减去不该减去的地方,而感到惊心动魄,但如处理得当,也可能因险象环生而喜悦。
同时还能感受到各种刀法运用过程中产生的特殊韵味,有些偶然的效果,能使作品产生新的意韵。
因此,在木雕艺术创作中,是心理多变而复杂有意义的过程。
优美的刀法之所以形成,是技术达到纯熟的表现。
时常有人在临摹一张好画时,感到最难的莫过与笔触,因为笔触是作者心灵与技巧的产物,刀法也如此,是任何模仿都难以体现的东西。
所以只有掌握技巧并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达到理想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刀法。
那种木纹与雕痕、光滑与粗糙、凹面与凸面、圆刀排列、平刀切削……它们所表现的艺术语言,其魅力是其他材质的雕塑无法达到的。
木雕步骤:1、通常要画创意稿,再用墨线勾画放大到木材上;2、粗坯是整个作品的基础,它以简练的几何形体概括全部构思的造型,要求做到有层次、有动势,比例协调、重心稳定整体感强,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轮廓与内轮廓;凿粗坯:可从下到下,从前到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层层地推进。
凿粗坯时还需注意留有余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适当的放宽。
民间行话说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惟愁瘠薄难复肥,内距宜小不宜大,切记雕刻是减法。
”凿细坯:先从整体着眼,调整比列和各种布局,然后将具体形态逐步落实并成形,要为修光留有余地。
这个阶段,作品的体积和线条已趋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圆熟流畅,要有充分的表现力;3、修光:运用精雕细刻及薄刀法修去细坯中的刀痕凿垢,使作品表面细致完美。
要求刀迹清楚细密,或圆滑、或板直、或粗犷,力求把作品意图准确地表现出来;4、打磨:根据作品需要,将木雕用粗细不同的木工砂纸搓磨。
要求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
要顺着木的纤维方向打磨,直至理想效果;5、着色上光:用一枝硬毛刷、一枝小硬毛笔、一只调色缸。
着色的颜料一般是指水溶性的,如水粉、水彩或皮鞋油。
它们的特点是覆盖性小,有较强的渗透性。
油画的丙烯颜料不宜使用。
木雕着色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木质和花纹在颜料的覆盖下还依然可见,有些木纹通过着色更加清晰。
所以在调配颜色时不宜过厚,颜料与水的比列是30:1,要适当的稀薄,呈透明状。
这样即使多上几遍,木质也不会被覆盖住,如果颜色调配得当,上色的刷笔含水量不宜过多,不要急于求成,否则有些深凹处积淀颜色易产生不均匀的效果。
着色不仅是为了弥补某些木质的不足或缺陷,而且还能起到丰富材料质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
因此在作品上色时要酌情而定,要求尽量体现出作品内容形式的需求,并符合天然木质的种种美感。
木雕上色不要马上擦光。
一定要等干了(约12小时后),用一块干净的布使劲擦拭直至产生均匀的光泽,达到手感光滑。
有的作品可以视情况擦漏一些,使木的底色稍有显露,形成丰富的色彩感觉,同时也加强了作品的层次感。
当我们雕完了一件作品,从紧张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有如孕育生命的诞生,会有一种成功和收获的快感,细细品味似经历一次死与生的过程,这便是创造的魅力,但是真正感受到它的这种无穷魅力,但要真正感受到它的这种无穷魅力,需多雕多练,多琢磨,熟能生巧,才能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和风格。
(一)木头的特性及选材木头有的松软、有的粗硬,一般木头松软的易雕,粗硬沉重的难雕。
木质坚韧、纹理细密、色泽光亮的称之为硬木,如红木、黄杨木、花梨木、扁桃木、榔木等,具有雕刻的全部优点,是雕刻的上等材料,适合雕刻结构复杂的、造型细密的作品,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和保存时不易断裂受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只是雕起来比较费工夫、容易损伤刀具。
比较疏松的木质适合初学者用,如椴木、银杏木、樟木、松木等。
这类木材适合雕刻造型结构简单、形象比较概括的作品,雕凿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因其木质软、色泽弱,有的需要着色处理,以加强量感。
有些木纹比较明显而且变化多端,如:水曲柳、松木、冷杉木等,就可以巧用木纹的流畅、木纹的肌理,作一些较抒情的作品。
一般说来,造型起伏越大,木纹的变化越丰富,也就越有味;造型的形状动态越婉转、流畅,木纹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极富装饰性。
当然,这种木材的造型设计应是以高度概括为主,过于复杂和过于小的体积,不仅会破坏木纹,还会造成视觉上的反差。
所以在创作一件作品之前,首先要对木材有所认识,选择适合于所表现的材料十分重要。
(二)木材的干燥处理1、人工干燥:将木材密封在蒸气干燥室内,借蒸气促进水分蒸发,使木材干燥。
(根据木材的大小、厚薄,如4cm板材烘干时间一般需要一个星期),干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仅达3%。
但经过高温蒸发后的木质发脆失去韧性容易受到损坏而不利于雕刻。
通常讲原木干燥的程度应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
2、自然干燥:将木材分类放置通风处(板材、方才或圆木),搁置成垛,垛底离地60cm左右,中间留有空隙,使空气流通,带走水分,木材逐渐干燥。
自然干燥一般要经过数年或数月,才能达到一定的干燥要求。
3、简易人工干燥:一是用火烤干木料内部水分。
二是用水煮去木料中的树脂成分,然后放在空气中干燥或烘干。
这两种方法干燥时间可能缩短,但侵水后的木材容易变色,有损木质。
(三)刀具的应用刀具是从事木雕创作的最直接的助手和伴侣。
在木雕的工艺制作过程中,雕刻刀及其辅助工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刀具齐备,会磨会用,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造型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技巧,使行刀运凿洗练洒脱,清晰流畅,增加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雕刻刀的种类有很多,以下介绍几种主要的刀具及用途。
1、平刀:刃口呈平直,主要用于铲平木料表面的凹凸,使其平滑无痕。
大型号用来凿大型的木雕,有块面感,运用得法,如绘画的笔触效果,显得刚劲有力,生动自然。
平刀的锐角刻线,有强烈的木趣刀味。
2、圆刀:刃口呈圆弧形,多用于圆形和圆凹痕处,在雕刻传统花卉上也有很大用处。
圆刀横向运刀比较省力,对大的起伏、小的变化都能适应。
而且圆刀的线条不肯定,使用起来灵活且便于探索。
3、斜刀:刃口呈45度左右的斜角,主要用于作品的关节角落和镂空狭缝处作剔角光。
如果刻人物眼角处,斜刀更好用。
斜刀又分正手斜与反手斜,以适合各个方向。
4、中钢刀:刃口呈三角型,因其锋面在左右两侧,锋利集点就在中角上,因此用里推压越重,三角刀刻出的线条就粗,反之就细。
三角刀主要用于刻毛发、刻装饰线纹,操作时三角刀尖在木版推进,木屑从三角槽内吐出,三角刀尖推过的部位便刻画出线条来。
木雕的辅助工具主要有敲锤、斧子、锯子、木锉。
斧子的用途是配合出坯,大量砍削木料,注意砍削时不宜用力过大,不可直上直下砍,斧刃应与垂直的木纹保持45度左右,否则,木料会开裂。
木锉的用途主要是在圆雕的细坯阶段,可代替平刀将刀痕凿迹锉平整以便修光,又可代替圆刀或斜刀作镂空处理。
四)雕刻技法所谓技法,就是木雕创作中作者对于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
这种手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确切地说,就是由外向内,一步步通过减去废料,循序渐进地将形体挖掘显现出来。
在一次次的减法造型中,我们不仅体会到作品在“脱壳而出”的快感。
甚至因木质的特性或用力过猛会减去不该减去的地方,而感到惊心动魄,但如处理得当,也可能因险象环生而喜悦。
同时还能感受到各种刀法运用过程中产生的特殊韵味,有些偶然的效果,能使作品产生新的意韵。
因此,在木雕艺术创作中,是心理多变而复杂有意义的过程。
优美的刀法之所以形成,是技术达到纯熟的表现。
时常有人在临摹一张好画时,感到最难的莫过与笔触,因为笔触是作者心灵与技巧的产物,刀法也如此,是任何模仿都难以体现的东西。
所以只有掌握技巧并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达到理想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刀法。
那种木纹与雕痕、光滑与粗糙、凹面与凸面、圆刀排列、平刀切削……它们所表现的艺术语言,其魅力是其他材质的雕塑无法达到的。
木雕步骤:1、通常要画创意稿,再用墨线勾画放大到木材上;2、粗坯是整个作品的基础,它以简练的几何形体概括全部构思的造型,要求做到有层次、有动势,比例协调、重心稳定整体感强,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轮廓与内轮廓;凿粗坯:可从下到下,从前到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层层地推进。
凿粗坯时还需注意留有余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适当的放宽。
民间行话说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惟愁瘠薄难复肥,内距宜小不宜大,切记雕刻是减法。
”凿细坯:先从整体着眼,调整比列和各种布局,然后将具体形态逐步落实并成形,要为修光留有余地。
这个阶段,作品的体积和线条已趋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圆熟流畅,要有充分的表现力;3、修光:运用精雕细刻及薄刀法修去细坯中的刀痕凿垢,使作品表面细致完美。
要求刀迹清楚细密,或圆滑、或板直、或粗犷,力求把作品意图准确地表现出来;4、打磨:根据作品需要,将木雕用粗细不同的木工砂纸搓磨。
要求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
要顺着木的纤维方向打磨,直至理想效果;5、着色上光:用一枝硬毛刷、一枝小硬毛笔、一只调色缸。
着色的颜料一般是指水溶性的,如水粉、水彩或皮鞋油。
它们的特点是覆盖性小,有较强的渗透性。
油画的丙烯颜料不宜使用。
木雕着色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木质和花纹在颜料的覆盖下还依然可见,有些木纹通过着色更加清晰。
所以在调配颜色时不宜过厚,颜料与水的比列是30:1,要适当的稀薄,呈透明状。
这样即使多上几遍,木质也不会被覆盖住,如果颜色调配得当,上色的刷笔含水量不宜过多,不要急于求成,否则有些深凹处积淀颜色易产生不均匀的效果。
着色不仅是为了弥补某些木质的不足或缺陷,而且还能起到丰富材料质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
因此在作品上色时要酌情而定,要求尽量体现出作品内容形式的需求,并符合天然木质的种种美感。
木雕上色不要马上擦光。
一定要等干了(约12小时后),用一块干净的布使劲擦拭直至产生均匀的光泽,达到手感光滑。
有的作品可以视情况擦漏一些,使木的底色稍有显露,形成丰富的色彩感觉,同时也加强了作品的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