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要点归纳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最新最全)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最新最全)

小学毕业考试重点课文复习资料(六年级上)一、重点课文可能涉及到的考点1、作者2、文章标题及含义3、文中重点问题4、蕴含的哲理(中心思想)5、写作方法(包括文体)6、评价主要人物7、文章情节二、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山中访友》1、作者:李汉荣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虫的村落》1、作者:郭枫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

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

3、重点问题(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一、基础知识1.生字词学习:o掌握本册书中的所有生字词,包括会认字、会写字,理解其含义,并能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运用。

2.多音字与形近字:o区分并掌握常见多音字的多个读音和用法,以及形近字的细微差别,避免在书写和阅读中出现混淆。

3.成语与俗语:o学习并积累课本及课外出现的成语和俗语,了解其来源、含义及用法,能在写作中恰当运用。

二、阅读理解1.课文精读:o深入理解每篇课文的主旨大意、思想情感和写作特色,掌握关键句段的理解与分析方法。

o学习并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和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议论等)。

2.阅读策略:o掌握快速阅读、精读、略读等不同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o学会在阅读中做笔记、提问题、概括总结,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深度理解能力。

3.课外阅读:o推荐并指导学生阅读适合年龄段的经典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拓宽阅读视野,提升文学素养。

三、写作表达1.记叙文写作:o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能够清晰、有条理地叙述一件事。

o学习并运用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等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2.议论文初步:o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点、论据、论证),学习如何提出观点、搜集论据并进行论证。

o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会用合理的理由和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3.应用文写作:o学习并掌握书信、请假条、通知等常见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和技巧。

四、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1.文学常识:o了解国内外重要作家、作品及其时代背景、艺术特色等。

o掌握文学体裁的分类及特点,如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

2.传统文化:o学习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古诗词、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风情等。

o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与语文实践活动1.综合性学习:o结合课文内容,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探究科学现象、了解历史文化等。

o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姓名班级一、重点课文可能涉及到的考点1.作者;2.文章标题及含义;3.文中重点问题;4.蕴含的哲理(中心思想);5.写作方法(包括文体);6.评价主要人物;7.文章情节.二、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山中访友》1.作者:李汉荣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3.重点问题:(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进山看景,自然成了“山中访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草虫的村落》1.作者:郭枫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3.重点问题(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2)填空: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 );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 );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 );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 )4.中心思想: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5.写作方法: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二)第二单元重点课文:《詹天佑》《怀念母亲》★《詹天佑》1.重点问题:(1)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2)詹天佑开凿居庸关采用的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开凿八达岭采用的是(中部凿井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同学讨论: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课文的许多地方都表现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如:面对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和嘲笑.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创造性地开凿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等等,都体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才能.2.中心思想:课写了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3.人物评价:詹天佑是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工作严谨,热爱祖国)的人.★《怀念母亲》1.作者:季羡林2.标题含义:怀念两个母亲: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3.重点问题(1)“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答:“频来入梦”的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祖国,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祖国母亲”不断在梦中浮现.(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答:凄凉是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心中有忧愁、有思念;甜蜜是因为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4.中心思想:本文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思念和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和崇敬.5.写作方法: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三)第三单元重点课文:《穷人》《唯一的听众》★《穷人》1.作家作品: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2.重点问题:段落: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问题:这一段采用了什么写法?解释词语忐忑不安的意思,并分析桑娜当时的心理?答:(1)本段写法:(心理描写),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的(不安).(2)“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a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b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c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3.中心思想: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4.人物评价:桑娜是一个(勤劳能干,爱护家人,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妇女.渔夫是一个(朴实善良,毅力顽强,热爱生活,爱妻子)的丈夫.5.文章情节: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唯一的听众》1.作者:落雪2.重点问题:(1)“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老人真的耳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聋?)答:a老人并没有耳聋.b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她为维护我的自尊,帮我树立自信,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老人谎称自己耳聋.(2)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因为从老人的眼神里“我”读出了她对“我”的关切、鼓励,读出了她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而高兴,读出了她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觉得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3.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4.写作方法: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5.文章情节: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四)第四单元重点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这篇土地是神圣的》★《只有一个地球》1.写作方法: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比喻)、画图表、引资料等.说明方法以及作用: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举例子具体真切;作比较突出强调;打比方形象生动.例如:(1)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举例子)(2)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在群星璀璨的宇宙海洋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打比方)(3)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列数字)(4)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作比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1.作者:西雅图2.重点问题: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1)“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答: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如果家园受到破坏,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这句话直接点明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密切关系.(2)“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答:大地不属于人类:人类不是大地的主人,谁也没有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来对待神圣的大地.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离开大地,人类将无法生存.3.中心思想:本文是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他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4.写作方法:文体(演讲稿);文章结构总分总(五)第五单元重点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1.作家及作品:(资料袋内容)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 年5 月, 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许多作品,如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课文选自他的小说《故乡》.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2.重点问题(1)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闰土怎样的特点?答:雪地捕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看瓜刺猹——机智勇敢;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生活丰富多彩.(或为见多识广)(2)谈谈对“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理解.答:“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3.中心思想:课文通过作者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4.写作方法:四件事情,作者写得有详有略,从不同的方面表现闰土的特点.5.人物评价:闰土是一个(见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作者:周晔.2.重点问题(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回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答:叙述了四件事:谈《水浒传》、笑谈“碰壁”、热情救助黄包车夫、关心女佣.①笑谈《水浒传》表现了他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②谈“碰壁”表现了他对旧社会的痛恨;③救护车夫则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心;④关心女佣阿三则表现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他自己.(2)理解“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句话的含义答:“四周黑洞洞的” ,比喻当时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 “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3.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回忆,记述了伯父鲁迅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也表达了作者对伯父的敬爱和怀念之情.4.人物评价: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六)第六单元重点:背默前4首古诗及书下注释.(七)第七单元重点课文:《老人与海鸥》《最后一头战象》★《老人与海鸥》1.中心思想:表达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以及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2.写作方法:描写人物方法主要有四种:外貌描写(肖像、衣着、神态)、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外貌描写-衣着);(2)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外貌描写-神态);(3)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语言描写);(4)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动作描写)3.文章情节:课文主要讲了(每年冬天,一位老人步行二十余里,为海鸥送餐,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老人去世后,海鸥们不约而同地为老人送行)的事.4.意想不到的事指什么?要点:①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②纷纷落地、站成两排、肃立不动,③朝遗像扑过来、大声鸣叫,翅膀扑得那样近.*5.重点语句理解:(1)“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要点:老人喂,海鸥吃,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海鸥有节奏地翻飞着雪白的翅膀,那场面,像一幅灵动的画,更像一首美妙的歌.使我们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美好的深厚情感.(细节描写)(2)“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要点:海鸥用“鸣叫”、“扑”、“飞”成“漩涡”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他们舍不得离开老人,表达对老人的留恋,表现出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美好的深厚情感.(场面描写)6.体会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最后一头战象》1.作者:沈石溪,我还知道他的作品《第七条猎狗》(课外书屋)2.重点问题:文章依次继续了嘎羧那几件事情?答:记叙了嘎羧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情节.(八)第八单元重点课文:《伯牙绝弦》《月光曲》★《伯牙绝弦》1.资料袋: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故事,《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有“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2.标题含义:绝:斩断伯牙绝弦:俞伯牙斩断琴弦3.重点问题:背默课文、翻译诗句意思.(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翻译: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于是就弹奏音乐来表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翻译: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一定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3)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翻译: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月光曲》1.资料袋: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26 岁时听力开始减弱,晚年失聪,只能通过书写跟人交谈.他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广为流传的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合唱》.2.标题含义:《月光曲》又叫《月光奏鸣曲》《月光》.贝多芬弹奏了两支钢琴曲,第二支是《月光曲》.3.重点问题(1)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人兄妹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答:弹第一曲因为贝多芬被女孩热爱音乐、善解人意所感动;弹第二曲因为失明姑娘爱音乐,懂音乐,贝多芬遇到了知音,激发了他创作的欲望和灵感,所以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2).听着琴声,皮鞋匠兄妹好像看到了什么?答: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海面由平静→波涛汹涌,体会到乐曲由舒缓流畅→高亢激昂.4.人物评价:从本课看出贝多芬是一个(有音乐天赋和创作才华、善良、同情穷人)的人.。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一、汉字与拼音1生字的识记与书写学生应准确识记并书写课本中出现的生字,如“邀、俯、瀑、峭、躯、津、蕴、侠、谧、巷、俏、逗、庞、烘、烤、韵、勉、吻、施、挠、庸、艰、毅、铲、劣、惹、讥、浆、岔、挚、寝、频、朦、胧、凄、斑、篇”等。

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笔画的顺序和结构,避免出现错别字。

2多音字的辨析学生应掌握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和用法,如“和”字在“和平”中读“hé”,在“唱和”中读“hè”;“薄”字在“薄弱”中读“bó”,在“薄荷”中读“bò”。

通过大量例句的练习,加深对多音字的理解和记忆。

3拼音规则的掌握学生应熟练掌握拼音的基本规则,包括声母的发音、韵母的组合、声调的标注等。

能够正确拼读音节,如“yōu yǎ(优雅)”、“qīng shuǎng(清爽)”等。

同时,要注意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等发音差异。

二、词语的积累与运用1词语的识记与理解学生能够识记并理解课本中的重点词语,如“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奇妙无比、不拘一格、年过花甲”等。

理解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和用法,能够准确运用。

2近义词与反义词的辨析学生能够准确区分近义词和反义词,理解它们在语境中的不同含义。

例如,近义词“静谧”与“安静”,“隐藏”与“隐蔽”;反义词“陡峭”与“平坦”,“干燥”与“湿润”。

通过大量的例句练习,加深对近义词和反义词的理解和记忆。

3成语与四字词语的掌握学生能够识记并理解常见的成语和四字词语,如“悬崖峭壁、狂风怒号、惹人讥笑、寝不安席、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碧空如洗、波涛起伏、水落石出、百折不回、牙牙学语”等。

同时,能够了解它们的来源和用法,在句子中恰当使用。

三、句子的理解与运用1句子的结构与成分学生能够理解句子的基本结构,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

能够分析句子的成分,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一)语言文字
1. 汉字:由一笔一点一线构成,是汉族书写文字,用来表达语言,进
行书写、交流思想,也是文字文化中心所在。

2. 词语:由汉字构成,代表某种意义,是语言中信息传达的基本单位;词语不仅代表概念,也能表达主观思想。

3. 熟词:反复使用的词语,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率正确表达
一定的语意,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4. 书法:以汉字为书写文字的成熟形式,被称为“字的艺术”,书法有静、动两种;通过书写可以表达一种个性,也可以给人留下美的审美
刺激。

(二)阅读
1. 阅读理解:根据文章内容,对文章进行内容理解和概括,从文章中
寻找关键词,进行判断细节性推理,从而获得文本含义;
2. 上下文思考:阅读文献时,要注意其前后上下文之间的关联,联系
作者意图及文本中蕴含关联;
3. 积累智慧:长期积累各种读物,积极思考,积极分析,吸取知识,
帮助增进学习能力。

(三)写作
1. 真实描述:根据主题,结合真实的生活经历,以真实的文字描述事
物,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受;
2. 词语表达:选择准确的词汇,用精彩的句子,确切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 篇章结构:精准布局篇章的内容,从正面写作到反面写作,充分展现自己的成果;
4. 逻辑思维:以逻辑思维分析问题,把写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分类,为文章加入清晰的逻辑。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到4单元重点知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到4单元重点知识

1. 语文教学的重要性1.1 语文是人文素养的基础1.2 语文是沟通交流的工具1.3 语文是认识世界的媒介2.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概述2.1 教材目标与特点2.2 教材内容安排2.3 教材的更新与改进3. 六年级上册语文1到4单元重点知识总览 3.1 第一单元:《从父亲那儿走出来》3.1.1 文学作品赏析3.1.2 语法知识点梳理3.2 第二单元:《祖国的大好河山》3.2.1 地理知识与文学作品结合3.2.2 表达情感的语文素养培养3.3 第三单元:《篆刻》3.3.1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联系3.3.2 书法艺术的启蒙3.4 第四单元:《鹿鼎记》3.4.1 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3.4.2 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4. 根据教材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4.1 多媒体教学4.2 互动式教学4.3 任务型教学4.4 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5.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5.1 阅读前的导入活动5.2 阅读中的主动提问5.3 阅读后的延伸讨论5.4 阅读心得的共享与梳理6.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6.1 课内写作指导6.2 课外写作指导6.3 评改策略与技巧7. 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课堂评价 7.1 考查知识点的测试7.2 阅读能力的考核7.3 写作能力的评价8.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的挑战与解决8.1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8.2 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融合8.3 学生个体差异的因应教学9. 结语9.1 语文教学的使命与责任9.2 终身学习的理念与实践9.3 语文教学的未来发展展望以上是根据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特点及内容,对教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对相关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写作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表达情感、沟通交流,更好地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希望教师们能结合教材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打造丰富多彩、高效有效的语文教学。

6年级上册语文要点

6年级上册语文要点

6年级上册语文要点六年级上册语文要点(人教版)一、字词积累。

1. 生字表。

- 要求会写的字要准确掌握字形、笔顺、笔画,如“邀”“俯”“瀑”等字。

- 多音字,例如“冠”(guān冠军、guàn树冠)、“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等,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准确读音。

2. 词语。

- 近义词辨析,像“静谧”与“安静”,“静谧”更强调一种宁静的氛围,多用于书面语;“安静”使用范围更广。

- 反义词,如“崎岖”与“平坦”,“精致”与“粗糙”等。

- 四字词语积累,如“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二、句子。

1. 修辞手法。

- 比喻: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使表达更生动形象。

例如“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

”- 拟人:赋予事物人的动作、神态、情感等。

如“鸟儿在枝头唱歌。

”- 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增强语势。

例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 夸张: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夸大或缩小。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句式转换。

-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例如“我把作业做完了。

”可转换为“作业被我做完了。

”-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如“这是伟大的奇观。

”转换为“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转换,例如直接叙述“小明说:‘我明天去图书馆。

’”间接叙述为“小明说他明天去图书馆。

”三、课文内容。

1. 重点课文理解。

-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这些“朋友”有古桥、树林、山泉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文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大自然的事物以人的情感和行为,如“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 讲述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故事,表现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杰出的才能。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知识点
一、语言文字
1、熟悉汉字常用笔画、部首和结构;
2、熟练运用汉字进行读写;
3、理解汉字的结构,把握汉字的含义,归类汉字;
4、掌握常见汉字的正确书写形式,注意汉字的笔顺;
5、了解成语、谚语的含义;
6、掌握一些地名、朝代、历史人物;
二、阅读理解
1、明确阅读对象和目的,理解文意,辨别中心;
2、搞清文章的主题句,理解文中概念,准确把握文章脉络;
3、积累文章特定词汇,根据上下文关系推理词义;
4、注重把握文言文中的比喻、拟人、比喻,理解文章的意境;
5、了解文中内涵内容,运用各种阅读方法来解析文章;
三、语文作文
1、拟写古诗、新诗,模仿古典范文;
2、能按格式运用文言文写作,运用小篆书写文言文;
3、写作时可运用所学的文体修辞,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4、综合运用文学及作家提供的文学知识,写作时注意层次性,字和句,言简意赅;
5、根据要求,在文章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现实生活写文章;
四、综合运用
1、运用所学知识,能比较、协调、综合语文知识,把语文学习贯穿到其他学科中;
2、综合分析问题,把语文学科与生活相结合,落实到实际;
3、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活动,灵活运用基础语言能力,进行语文操练;
4、获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敢于表达,形成理解、分析、总结能力;
5、培养学生正确的审题意识,能正确把握实践证明,综合分析多方因素,运用语言表达;。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梳理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梳理

二、应注意的读音1 山中访友树冠ɡuān 旋转zhuǎn 唱和hè津jīn津乐道短暂zàn2* 山雨湿润rùn3 草虫的村落草茎jīnɡ洞穴xué它背bēi着几个小甲虫散聚sǎn 似shì的4* 索溪峪的"野"胆颤zhàn 窈yǎo窕tiǎo 自个ɡě儿5 詹天佑新课标第一网联结jié要yāo挟xié恶劣liè藐miǎo视阻挠náo 怒号háo6 怀念母亲奔bēn丧sānɡ薄bó暗风里夹jiā着雨7* 彩色的翅膀沉闷mèn 气氛fēn 晕yùn船拖蔓wàn 8* 中华少年九曲qū黄河刚劲jìnɡ牙yá牙学语哈h ǎ达欢歌劲jìnɡ舞给jǐ予9 穷人勉强qiǎnɡ仍rénɡ旧自作zuò自受10 别饿坏了那匹马强qiánɡ制12* 用心灵去倾听乘chénɡ机召zhào唤13 只有一个地球扁piān舟提供ɡōnɡ14* 大瀑布的葬礼乘chãnɡ兴xìnɡ而来号召zhào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薄báo雾血xuè液滋润rùn 运载zài 松脂zhī 树干ɡàn 转zhuǎn让降jiànɡ临16* 青山不老所处chǔ劲jìnɡ挺17 少年闰土正zhēnɡ月供ɡînɡ品五行xínɡ仿佛fú厨chú房允yǔn许脖颈jǐnɡ畜chù生奔bēn来窜cuàn 银圈quān 空kînɡ地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扎zā好绷带起了蒙ménɡ模mó模糊糊咳ké嗽19* 一面憎zēnɡ恶wù虐nüè待21 老人与海鸥塑sù料模mú样旋xuán涡应yìnɡ声而来乐yuâ谱扇shān动22* 跑进家来的松鼠暖和huo23 最后一头战象势不可当dānɡ镌刻juān25 伯牙绝弦xián27* 蒙娜丽莎之约肖xiào像脸颊jiá悄qiǎo然捉zhuō摸mō三、形近字组词辩()拔()漫()浆()讥()峻()受()辨()拨()慢()桨()叽()竣()授()竟()幸()忘()赐()遨()经()恍()竞()辛()望()踢()傲()径()晃()详()喇()冠()博()躁()概()粼()祥()嗽()寇()搏()燥()慨()磷()蜡()键()淘()俏()岖()俯()烘()腊()健()陶()峭()躯()腑()哄()庞()艰()僻()挚()茵()幻()睹()宠()坚()避()执()菌()幼()赌()炼()雅()脆()怨()谦()填()资()练()准()跪()恕()歉()镇()姿()佛()饼()拜()缚()扭()塑()拂()拼()湃()傅()纽()望()绿()蕴()碑()陌()盲()筒()遭()碌()秘()脾()柏()肓()桶()槽()粒()浴()抑()歇()瞧()逝()咳()泣()欲()迎()竭()樵()浙()核()眷()胯()猬()挽()囫()枣()胁()誊()跨()谓()勉()吻()束()协()脂()樱()鹰()溜()莹()监()淋()指()婴()雁()榴()萤()滥()琳()嘶()梅()虑()仪()妻()阁()欣()撕()霉()虏()议()凄()搁()掀()唉()魁()忧()朦()韵()挨()槐()扰()蒙()均()第一单元复习形近字激()暴()律()俏()巷()邀()瀑()津()峭()港()供()侠()辩()拷()漆()烘()峡()辨()烤()膝()近义词轻盈──轻快水洼──水坑欢悦──愉悦清晰──清楚优雅──文雅柔软──柔和宛若──好像啼啭──婉转湿润──潮湿轻捷──轻快辨认──分辨融化──消融异常──非常幽静──寂静凝聚──凝结赋予──给予雕琢──雕刻万仞──万丈绵亘──绵延反义词清晰──模糊干燥──潮湿幽静──喧闹柔软──坚硬异常──正常词语搭配德高望重的老人清凉的山泉汨沓的溪流飞流的瀑布陡峭的悬崖悠悠的白云淘气的云雀别有深意的仪式湿润的山风无字的歌谣奇妙无比的琴键优雅的小曲幻想的色彩轻捷柔软的手指炎一般的红色水淋淋的嫩绿清脆的音响天然的美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美不拘一格的美野性的美熙熙攘攘地往来意味深长地对视不断地左冲右撞悠悠忽忽地漫游一条幽径一个老朋友一位老人一棵树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一群归鸟几声犬吠一路月色一阵山风一缕缕云雾一曲歌谣一个音符一首小曲一丛绿草一只鸟儿一场山雨词语意思幽径:隐蔽、僻静的小路。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内容梳理(全册)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内容梳理(全册)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内容梳理(全册)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内容梳理(全册)第一单元课文内容1. 《草原》本文是一篇描写草原风光和民族友谊的散文。

2. 《丁香结》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表达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和丁香结的哲理。

3. 《夏天里的成长》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描绘了夏天大自然的生长景象。

4. 《古人谈读书》本文选自《论语》等经典著作,介绍了古人关于读书的观点和方法。

重点知识点1. 生字词:草原、民族、丁香、结、夏天、生长、论语等。

2. 语法知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被动语态等。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

4. 写作技巧:景物描写、抒情、议论文结构等。

第二单元课文内容1. 《月光曲》本文是一篇描写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故事。

2. 《狼牙山五壮士》本文是一篇描写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抗日的故事。

3. 《开国大典》本文是一篇记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况。

4. 《少年中国说》本文是一篇讲述中国少年奋斗历程的演讲稿。

重点知识点1. 生字词:月光、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少年等。

2. 语法知识: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定语从句等。

3. 修辞手法:夸张、对比、设问等。

4. 写作技巧:故事叙述、演讲稿、描写等。

第三单元课文内容1. 《古诗三首》包括《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 《秋天的雨》本文是一篇描写秋天雨季的散文。

3. 《少年闰土》本文是一篇描写少年闰土生活片段的散文。

4. 《只有一个地球》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介绍了地球的重要性和保护地球的意义。

重点知识点1. 生字词:建德、黄沙、闰土、地球等。

2. 语法知识:过去时、现在时、条件句等。

3. 修辞手法:对仗、拟人、排比等。

4. 写作技巧:古诗鉴赏、散文描写、科普文章等。

第四单元课文内容1. 《月光启蒙》本文是一篇描写月光下童年生活的散文。

2. 《索桥的故事》本文是一篇讲述索桥建造过程的传说故事。

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

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以下是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希望大家认真阅读!第一单元:1、生字:邀俯瀑峭躯津蕴侠谧巷俏逗庞烘烤韵勤勉吻2、词语盘点: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恶作剧奇妙无比不拘一格年过花甲3、本单元形近字:激(激动) 邀(邀请) 暴(暴露) 瀑(瀑布) 律(纪律) 津(津津乐道) 俏(俏丽) 峭(陡峭) 悄(悄悄) 巷(巷子) 港(香港) 龙(巨龙) 庞(庞大) 供(供应) 烘(烘烤) 侠(侠客) 峡(峡谷) 辩(辨认) 辨(辨别)拷(拷问) 烤(烤干) 漆(漆黑) 膝(膝盖)4、本单元近义词:轻盈──轻快水洼──水坑欢悦──愉悦清晰──清楚优雅──文雅柔软──柔和宛若──好像啼啭──婉转湿润──潮湿轻捷──轻快辨认──分辨融化──消融异常──非常幽静──寂静凝聚──凝结赋予──给予雕琢──雕刻万仞──万丈绵亘──绵延清晰──模糊干燥──潮湿幽静──喧闹柔软──坚硬异常──正常5、词语搭配:德高望重的老人清凉的山泉汨沓的溪流飞流的瀑布陡峭的悬崖悠悠的白云淘气的云雀别有深意的仪式湿润的山风无字的歌谣奇妙无比的琴键优雅的小曲幻想的色彩轻捷柔软的手指炎一般的红色水淋淋的嫩绿清脆的音响天然的美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美不拘一格的美野性的美熙熙攘攘地往来意味深长地对视不断地左冲右撞悠悠忽忽地漫游幽径一个老朋友一位老人一棵树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一群归鸟几声犬吠一路月色一阵山风一缕缕云雾一曲歌谣一个音符一首小曲一丛绿草一只鸟儿一场山雨6、本单元文学常识:(1)《山中访友》作者李汉荣,著名诗人、散文家;(2)《山雨》作者是赵丽宏;(3)《草虫的村落》作者郭枫著名诗人、作家;(4)《索溪峪的“野”》作者曹敬庄,作家、教授,编有《现代散文精选》。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比较完整的版本)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比较完整的版本)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教材概貌全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6篇。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全册安排综合性学习两次,“资料袋”三次,“阅读链接”两次。

安排“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各七次。

“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学期教学目标识字与写字1、会写120个字,掌握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2、能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地背诵和抄写要求背诵的语段。

2、加快默读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边读边思考,习得质疑的习惯,能根据句子或不懂的内容提出问题。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生活实际和时代背景)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描写等初步领悟文章表达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列小标题,养成独立的概括能力。

5、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文言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

6、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7、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万字。

习作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重点掌握写人记事的文章,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汇总
一、字音、字形及拼音
1. 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以及笔画,能正确书写初中常用的1200个汉字。

2. 能识别拼音并准确拼写声母、韵母和整个拼音。

3. 熟练掌握24个声母、36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字。

二、词语理解和阅读
1. 熟记并掌握初中常用的3000个词语,包括生词、词语的拼音、释义及用法。

2. 能根据上下文和词汇的合理搭配理解生动形象的词语。

3. 理解古诗词和现代诗歌中的常用修辞。

三、阅读能力训练
1. 能熟练掌握各类文本的阅读策略,理解文本中的主旨、细节和隐含信息。

2. 熟悉各类阅读题型,如信息匹配、多选、填空、判断等,熟练使用规范答题方法作答。

3. 能阅读中等难度的篇章,理解其中的复杂句式和长难句,能准确理解语篇的意义。

四、写作能力训练
1. 熟悉各类写作题型,如作文、日记、书信等,能准确把握语言风格、写作体裁和写作目的。

2. 能进行简单的写作训练,如写短文、话题作文,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3. 熟悉常见写作评分标准,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以上就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的重点知识汇总,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要点盘点(多音字、形近字、解析课文)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要点盘点(多音字、形近字、解析课文)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要点盘点(多音字、形近字、解析课文)一、形近字激(激动)暴(暴露)律(纪律)邀(邀请)瀑(瀑布)津(津津乐道)俏(俏丽)巷(巷子)龙(巨龙)峭(陡峭)港(香港)庞(庞大)辩(辩论)拷(拷问)漆(漆黑)辨(辨别)烤(烤干)膝(膝盖)烘(烘烤)峡(峡谷)供(供应)侠(侠客)二、解析课文、语句(一)《山中访友》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作者之所以将古桥、树木、山泉、小溪、白云、瀑布……这些自然景物看成是自己的“山中朋友”;将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

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这句话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用第二人称;似面对面的倾诉;更亲切自然;更利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3.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 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4.“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血液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本段文字作者运用想象手法;将自己写成一棵树;这充分表现作者与树木融为一体;与自然融为一体;热爱自然的感情。

(二)《草虫的村落》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

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了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人教版丨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综合汇总

人教版丨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综合汇总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一、形近字激(激动)暴(暴露)律(纪律)邀(邀请)瀑(瀑布)津(津津乐道)俏(俏丽)巷(巷子)龙(巨龙)峭(陡峭)港(香港)庞(庞大)辩(辩论)拷(拷问)漆(漆黑)辨(辨别)烤(烤干)膝(膝盖)烘(烘烤)峡(峡谷)供(供应)侠(侠客)二、解析课文、语句《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作者之所以将古桥、树木、山泉、小溪、白云、瀑布……这些自然景物看成是自己的“山中朋友”,将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

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这句话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用第二人称,似面对面的倾诉,更亲切自然,更利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3、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4、“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血液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本段文字作者运用想象手法,将自己写成一棵树,这充分表现作者与树木融为一体,与自然融为一体,热爱自然的感情。

《草虫的村落》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

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了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索溪峪的“野”》题目中的“野”意思是“野性的”,是天然的、自然的意思。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考点难点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考点难点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考点难点一、重点课文可能涉及到的考点1.作者;2.文章标题及含义;3.文中重点问题;4.蕴含的哲理(中心思想);5.写作方法(包括文体);6.评价主要人物;7.文章情节。

二、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山中访友》1.作者:李汉荣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进山看景,自然成了“山中访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虫的村落》1.作者:郭枫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

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

3.重点问题(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部编(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全册分单元知识考点梳理

部编(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全册分单元知识考点梳理

部编(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全册分单元知识考点梳理精品文档用心整理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语文全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考点梳理一、易读错的字绿毯(lǜtǎn)马蹄(tí)衣裳(shang)稍微(shāo)羞涩(sè)......点缀(zhuì)幽雅(yōu)笨拙(zhuō)参差(cēn cī)单薄(bó)......花苞(bāo)花蕾(lěi)妩媚(wǔmèi)衣襟(jīn)恍然(huǎng)......烟渚(zhǔ)旷工(kuàng)惊鹊(què)鸣蝉(chán)茅店(máo).....苍穹(qióng)坠落(zhuì)孕育(yùn)冠冕(guān miǎn)摇曳(yè)......旖旎(yǐnǐ)馥郁(fùyù)硕大(shuò)凝视(níng)婆娑(pósuō).......二、容易写错别字绿色的毯子,软软的衣服,彩虹马蹄豆腐,有点害羞,礼貌内敛。

...............点缀幽雅笨拙单薄妩媚花苞衣襟恍然愁怨惊鹊...............三、多音字bo(单)mng(欺骗)cn(参与)薄bó(单薄)蒙méng(启蒙)参cēn(参差)bò(薄荷)měng(蒙古)shēn(人参)xinxin(鲜)散sn(散)结ji(壮)xin(稀)sn(走)jie(结)四。

相似的字符陈—阵裳—堂虹—红蹄—啼腐—俯稍—梢微—薇雅—难拙—绌襟—禁糊—湖德—得鹊—借蝉—禅五、近义词明朗—晴朗愉快—高兴柔美—优美勾勒—勾画惊叹—惊奇精品文档用心整理舒适-舒适而美丽-华丽而自由-潇洒突然-突然大方-大方拘束—约束羞涩—害羞响亮—洪亮表演—演出茂盛—茂密朦胧—隐约幽雅—典雅分辨—辨别似乎—好像妩媚—妖娆赠予—赠送傍晚—黄昏硕大—丰硕凝视—注视领悟—领会第六,反义词愉快—难过喜欢—讨厌舒服—难受静寂—热闹热乎乎—冷冰冰拘束—洒脱羞涩—大方茂盛—稀疏朦胧—清晰浑浊—清澈笨拙—机灵参差—整齐遮掩—掩盖单薄—结实模糊—清楚黄昏-黎明大-小七、重点词语高歌一曲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流入人际久立四望静立不动忽飞忽落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热乎乎团结互助城里城外半树银妆断断续续映入眼帘细雨迷蒙平淡无味苍穹坠落昏昏睡去芬芳馥郁亮晶晶硕大无朋婆娑起舞心驰神往顾影自怜孤芳自赏八。

新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

新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

新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重点
一、掌握本学期生字、词语
本学期需要掌握的生字和词语较多,学生应认真书写,加
强练习,特别是一些较为复杂的字词更需要多加练习,以避免
在考试中出现错误。

二、熟读背诵古诗文,并能够简单理解其意思
本学期需要背诵的古诗文较多,学生应认真熟读并背诵,
同时要能够简单理解其意思。

可以通过多读、多写、多背的方式,加强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

三、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比喻和拟人是语文学习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学生应认真学
习并掌握其作用。

可以通过多读、多写、多模仿的方式,加强
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掌握。

四、深入阅读《稻草人》等经典儿童文学作品
《稻草人》等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是本学期的重点阅读内容,学生应认真阅读,并深入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和文学手法。


以通过读书笔记、作品分析和读后感等方式,加强对作品的深
入理解。

五、学习编写简单的童话、寓言故事
本学期需要学习编写简单的童话、寓言故事,学生应认真
学习并掌握其中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

可以通过仿写、改写、创作等方式,加强对故事编写的掌握和运用。

— 1 —
六、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本学期的阅读材料逐渐增加难度,学生应积极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多读、多思、多讨论的方式,加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掌握。

七、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是语文学习中一个重要的能力,学生应积极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作文训练和实际应用等方式,加强对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 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要点归纳第一单元知识梳理一、生字瀑(pù)布津津(jīn)乐道邀(yāo)请俯(fǔ)身峭(qiào)壁(bì)躯(qū)体蕴(yùn)含侠(xiá)客小巷(xiàng)静谧(mì)俊俏(qiào)引逗(dòu)庞(pang)大烘(hōng)烤音韵(yùn)勤(qín)勉(miǎn)亲吻(wěn)二、多音字血(xuèxié)冠(guānguàn)扎(zhāzā)转(zhuànzhuǎn)散(sànsǎn)和(héhè)数(shùshǔ)悄(qiāoqiào)调(tiáodiào)踏( tātà)旋(xuánxuǎn )三、近义词舒适——舒服顾惜——爱惜抱怨——埋怨探望——探视宽厚——仁厚尴尬——难堪张皇——慌张阻止——阻挡叮嘱——嘱咐疑惑——困惑隆重——盛大和谐——协调沮丧——气馁抱歉——歉疚慈祥——慈爱珍藏——收藏破坏——毁坏仿佛——似乎熟练——纯熟割舍——舍弃平静——宁静奇妙——奥妙温柔——温顺兴高采烈——兴致勃勃尽心尽力——竭尽全力流连忘返——恋恋不舍忐忑不安——坐立不安四、反义词嘶哑——宏亮魁梧——矮小舒适——艰苦蜷缩——伸直残疾——健康尴尬——自然从容——慌忙劝阻——怂恿偶然——必然沮丧——高兴庄重——随意兴奋——颓唐慈祥——凶恶幸福——痛苦珍藏——丢弃平静——喧闹唯一——许多荒唐——合理继续——暂停熟练——生疏温柔——粗暴悦耳——难听耐心——急躁熟悉——陌生兴高采烈——无精打采流连忘返—归心似箭忐忑不安——镇定自若五、词语积累年过花甲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奇妙无比不拘一格【表示绿色的词语】墨绿豆绿草绿深绿暗绿碧绿浅绿淡绿翠绿嫩绿橄榄绿一碧千里苍翠欲滴翠色欲流千山一碧碧波荡漾绿草如茵【描写雨的词语】暴风骤雨倾盆大雨大雨滂沱牛毛细雨蒙蒙细雨和风细雨【与昆虫有关的】螳臂当车金蝉脱壳飞蛾扑火噤若寒蝉蜻蜓点水蜂拥而来【含有反义词的】左冲右撞黑白相间前赴后继横七竖八上天入地【ABCC式】行色匆匆小心翼翼千里迢迢大腹便便神采奕奕【AABB式】熙熙攘攘浑浑噩噩纷纷扬扬洋洋洒洒浩浩荡荡六、词语搭配(波涛的)轰鸣(清新的)海风(狂风的)怒吼(撕破的)渔网(瘦小的)脸(唯一的)听众(隆重的)仪式(诗一般的)语言(独享的)幽静(慈祥的)眼神(奇妙的)电话(受伤的)手指(可爱的)小鸟(纸条上的)留言(温柔的)嗓音(泰然地)坐下(宽厚地)笑(无奈地)摇头(心跳得)厉害(飞快地)跑七、积累句型第2课山雨1.比喻句:(1)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2)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

2.拟人句:(1)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2)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

第3课草虫的村落1.拟人句: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2.比喻句: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

3.连动句: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

4.“把”字句: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第4课索溪峪的“野”1.拟人、比喻句: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2.排比、拟人句: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

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

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3.比喻句: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婷婷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一、生字铲(chǎn)平恶劣(liè)惹(rě)人讥(jī)笑泥浆(jiāng)岔(chà)道攀(pān)山越岭寝(qǐn)不安席频(pín)繁朦(méng)胧(lóng)凄(qī)凉可见一斑(bān)篇(piān)章二、多音字要(yāo yào)得(děi dé)塞(sài sè)几(jī jǐ)待( dāi dài)盛(chéng shèng)撒(sǎ sā)劲(jìn jìng)薄(bó báo bò)三、近义词杰出——卓越阻挠——阻挡控制——操纵嘲笑——讥笑精密——精细艰巨——艰难怀念——想念崇高——高尚真挚——诚挚孤寂——孤独朦胧——模糊沉静——沉寂凄凉——凄惨伴随——陪伴特别——特殊庆祝——祝贺抚养——抚育端详——打量赞叹——赞美刚劲——刚健碧空如洗——晴空万里水落石出——真相大白萦绕——围绕四、反义词藐视——敬仰缩短——延长杰出——平庸恶劣——良好轻蔑——尊重大概——精确狂风怒号——风和日丽强烈——柔和真挚——虚伪普通——特别甜蜜——苦涩增添——减少清清楚楚——模模糊糊沉闷——轻松公开——保密艰苦——舒适波涛起伏——风平浪静纯洁——肮脏热烈——冷淡周密——粗略轻蔑——尊敬藐视——重视崇高——卑微真挚——虚伪朦胧——清晰甜蜜——苦涩沉闷——活跃公开——保密艰苦——舒适波涛起伏——风平浪静纯洁——肮脏刚劲——柔弱铭记——忘记崭新——陈旧响亮——低沉给予——索取自豪——自卑五、词语积累悬崖峭壁狂风怒号攀山越岭怅望灰天寝不安席可见一斑水落石出百折不回思潮起伏碧空如洗【描写环境恶劣的】狂风怒号穷山恶水荒无人烟风雨交加冰天雪地【关于爱国的】精忠报国忧国忧民碧血丹心以身殉国毁家纾难为国捐躯【形容痛苦的词语】欲哭无泪痛不欲生愁肠百结悲痛欲绝撕心裂肺【关于思念家乡、祖国的词】魂牵梦萦故土难离归心似箭魂归故里【含有“不”字的词语】食不下咽坚韧不拔刚正不阿高不可攀【含有“如”字的词语】碧空如洗心急如焚心乱如麻始终如一【关于蝴蝶的词语】破茧成蝶庄周梦蝶蜂媒蝶使蝶恋蜂狂招蜂引蝶【形容少年的词语】生龙活虎聪明伶俐朝气蓬勃青春活泼欢蹦乱跳风华正茂六、词语搭配计划(周密)(精密)观察(严密)控制(紧密)联系(勘测)线路(勘察)地形(勘探)石油(勘正)错误(杰出)的工程师(艰巨)的工程(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孤寂)的小城(矮墩墩)的战士(不寻常)的来历(啧啧)的赞叹声(巍峨峻拔)的草原(碧波环抱)的宝岛(苍苍茫茫)的草原(鲜嫩)的山丹丹(纯洁)的雪花(热烈)的红棉(刚劲有力)的方块字(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崭新)的画卷(璀璨)的诗篇(轻蔑)地说(细细)地端详(轻轻)地闻(慢慢)地咬七、积累句型第5课詹天佑1.关联词:这是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递进关系)2.设问句: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3.排比句: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第6课怀念母亲1.关联词: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

(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

(转折关系)2.反问句: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第三单元知识梳理一、生字shūshì gē bǎn mián qiǎng bàoyuàn qīng tīng xiān qǐ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kuí wú sī pò dǎo méi yán sù yōu lǜ shén shèng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神圣yōuyōu zhuāng zhòng yí shì bàoqiàn liūzǒu jiè yì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zhuīwèn huāng tang shēng wàng gē shě shī lín lín追问荒唐声望割舍湿淋淋xīnjīng ròu tiào zì yán zì yǔ zì zuò zì shòu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féngféng bǔ bǔ dà chī yì jīng cánjí shòu xuē缝缝补补大吃一惊残疾瘦削kuānhòu zhāng huáng jié lì tàirán qiǎng zhì宽厚张皇竭力泰然强制mángrán quànzǔ jiāo huáng zháo mí nàixīn xiū lǐ茫然劝阻焦黄着迷耐心修理rúyuàn liú lián wàng fǎn shēnwú fēn wén liū zhī dà jí如愿流连忘返身无分文溜之大吉shízhǐ lián xīn nù mù yuán zhēng xìng gāo cǎi liè十指连心怒目圆睁兴高采烈二、多音字舍shě割舍佛 fó佛祖缝 féng缝合shè宿舍 fú仿佛 fèng缝隙挣zhēng挣扎藏 zàng西藏乘 chéng乘法zhèng挣钱 cáng藏宝 shèng千乘之国着zhǎo着火强 qiáng坚强强壮zhe 沿着 qiǎng勉强强迫jiàng倔强强嘴三、近义词抱怨—埋怨蜷缩—蜷曲魁梧—高大宁静—安宁倒霉—晦气仍然—仍旧忧虑—忧愁声望—名望抱歉—内疚和谐—融洽打扰—打搅慈祥—慈善珍藏—收藏平静—安静照顾—照料羞愧—羞惭舒服—舒适怒吼—咆哮探望—看望忐忑不安—惴惴不安自作自受—自食其果心惊肉跳—胆战心惊四、反义词抱怨—感谢魁梧—瘦小倒霉—幸运忧虑—开心蜷缩—舒展宽厚—刻薄宁静—喧闹平静—激动和谐—别扭慈祥—凶狠僵硬—柔软尴尬—自然从容—慌忙沮丧—高兴珍藏—丢弃耐心—急躁幸福—悲惨五、词语积累ABB式词语:湿淋淋湿漉漉黑洞洞热乎乎白花花ABAC式词语:自言自语自作自受有声有色笨手笨脚多才多艺人山人海任劳任怨形容贫穷的词语:一穷二白穷困潦倒家徒四壁衣衫褴褛捉襟见肘一贫如洗身无长物环堵萧然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含有数字的词语:一如既往二龙戏珠五光十色六神无主七手八脚八面玲珑九死一生十指连心形容爱读书的词语:手不释卷悬梁刺股囊萤映雪韦编三绝凿壁偷光ABAC式词语:蹑手蹑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十全十美关于助人为乐的词语:乐善好施雪中送炭古道热肠扶危济困慷慨解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形容听的词语:侧耳倾听洗耳恭听屏息静听凝神谛听听而不闻形容心情愉快的成语:喜气洋洋心花怒放眉开眼笑手舞足蹈六、词语搭配(狂风的)怒吼(波涛的)轰鸣(汹涌澎湃的)海浪(瘦削的)脸(怒目圆睁的)脸(从未有过的)感觉(茫然的)眼睛(悠悠的)小令(伟大的)事情(独享的)幽静(无法割舍的)爱好(奇妙的)电话机(林中的)和谐(诗一般的)语言(唯一的)听众(慈祥的)眼神(无所不知的)小精灵(深深的)潭水(飞快地)跑(忐忑不安地)想(不由分说地)抽(香甜地)吃(蹑手蹑脚地)走(静静地)坐(平静地)望(尽心尽力地)演奏(偷偷地)聊天(耐心地)回答(幸福地)唱歌七、积累句型第10课别饿坏了那匹马1.关联词:(如果)没有他每天早上这宽厚的一笑;我(就)不会继续白看他的书;也就不会有那刻骨铭心的两个耳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