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大型集资诈骗案:一个20亿的熟人圈庞氏骗局
深圳警方侦破“电贸通”传销案 涉案20亿

深圳警方侦破“电贸通”传销案涉案20亿网站截图20多名主犯、骨干落网,“下线”包括26个省市约21万余人缓刑期间,传销老手郭某重操旧业,在深圳利用网络手段,将传销穿上光鲜的外衣,“忽悠”了26个省市、82个大中城市的21万余人成为“下线”,涉案金额达20多亿元。
经8个月侦查后,深圳市公安局经侦局于上周先后发起全省、全国收网行动,将流窜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地的20多名团伙主犯、骨干抓获。
昨日,办案民警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披露了这起特大网络传销案的侦破过程。
忽悠:从网上商城到“电贸通技术套件”从警方查抄的“电贸通”项目说明手册来看,“电贸通”高端得吓人,其号称是云计算电子商务综合解决方案,汇聚了100多家全球顶尖品牌,并支持线下企业、商家将其商品投放到电贸通网上商城销售。
该公司的办公地点均设在城市中心的繁华地带,如其深圳总部就位于福田中心区的多个高端写字楼,来考察的投资者都有豪车接送,安排入住高档酒店。
在这样光鲜“外衣”下,配上大量传销头目郭某等“导师”极具煽动性的演说和讲座,令越来越多的人趋之若鹜地投钱,热血沸腾地做着创富梦。
据市公安局经侦局五大队办案民警介绍,从去年8月起,郭某等人利用电贸通公司为平台,以经营网店为名,推销一个所谓的电贸通技术套件,让人购买后成为“电贸通”的经销商,从而拥有独立的电贸通商城系统自主开拓销售获得利润。
在奖金制度设计上,购买技术套件的经销商按加入顺序形成A、B、C、D、E、F共6个等级,总体原则是进货越多折扣越多。
A级购买1000套打6折,B级购买500套打6.5折,直到F级购买2套打9折。
每次进货仅能从直属“上线”进货,不能越位。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其实“电贸通”网上商城销售的利润微乎其微,而从犯罪嫌疑人供述反映,所谓的“分销”过程并未实现商品流转产生的增值,只是用层级制度来分配终端购买者的加入资金。
收网:20多名传销主犯骨干落网去年12月28日,市公安局经侦局开始侦查“电贸通”网络传销,。
警方披露十大微信骗局

本栏目所有报导均有企业通联方式。
读者咨询热线:0431-8507113013604362166QQ :58589936经营版2016.11<<<骗术揭秘微商创业、微信支付……微信已经渗透到生活的角落,很多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它了。
日前,微信朋友圈出现火爆一时的“口红试用”宣传广告,不少人申请需要填入自己的详细信息,结果不但收到的口红是假货,还为此支付了16元的“快递到付”费。
甘肃省公安厅搜集整理了2016年十大微信骗局,冀提升民众防范意识。
警方表示,类似打着“产品试用”幌子做虚假销售勾当的骗术,比之前的集赞送礼来骗运费更隐蔽,它们骗的不是运费,而是货款。
整理公布第二大微信骗局为:索要手机号码和验证码,即:有网友收到朋友微信发来消息,告知其手机刷机,号码丢失,需要该网友的手机号。
警方解读,一旦骗子进一步要求告知验证码时,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跟你对话的好友微信被盗,骗子用好友的微信骗取你的手机号和验证码之后,就能盗取你的微信。
微信被盗后,微信支付、好友都将面临进一步风险。
第三,微信朋友圈里经常发布“贫困求捐款”、“帮忙找孩子”等传递正能量的文章,但也可能暗藏诈骗电话。
这些消息中往往包含电话、银行卡号等信息,要第一时间向官方核实之后再行动,避免落入骗子陷阱。
第四,骗子还通过盗取好友微信账户,向当事人进行诈骗。
警方提示:当遇到好友通过微信向你借钱时,务必通过电话确认,并定期查杀电脑或手机木马病毒,谨防不法分子钻空。
第五,诈骗者会以商品为诱饵进行返利,发送的二维码实则是木马病毒。
一旦安装,就会盗取个人信息。
警方解读:通常诈骗分子通过下载“二维码生成器”,再将病毒程序的网址粘贴到生成器上,就可以生成一个“有毒”的二维码。
只要你扫了这个二维码,个人信息就可能传到对方手中。
第六,海外代购诈骗通过“朋友圈”进行营销,网友付款后,骗子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类似理由,让网友加付“关税”,等网友付钱后,往往骗子消失,货也没了。
信任与欺骗投资者为什么陷入庞氏骗局来自e租宝889万名投资者的经验证据

三、庞氏骗局的防范
3、审慎投资决策:投资者应当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审慎制 定投资策略。避免盲目追求高回报,要理性看待投资收益与风险的关系。
三、庞氏骗局的防范
4、多元化投资:投资者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来降低风险。不要把所有的鸡蛋 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将资金分散投资到不同的项目和平台中,以降低单一投资的 风险。
根据城商行的经验证据,战略投资者选择对银行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合适 的战略投资者不仅能带来资金支持,还能提供先进的技术、成熟的市场营销经验 以及优秀的人才队伍。这些都有助于银行提升效率,实现持续发展。同时,银行 效率的提升也会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进一步增强银行的竞争力。
战略投资者选择与银行效率:来自城商行的经验证据
基本内容
城商行作为地方性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的地位日益显著。然而,随着竞 争的加剧,城商行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战略投资者的选择成为城商行提高效率、 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基本内容
战略投资者选择与银行效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一方面,战略投资者的资金 注入可以为银行提供稳定的资本来源,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提高银行的资本充 足率。另一方面,战略投资者还可以为银行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和业务模式, 帮助银行提高运营效率、拓展业务领域。
三、庞氏骗局的防范
5、及时动态:投资者应当及时相关政策和市场动态,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平 台运营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风险信号,要果断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利益。
参考内容二
战略投资者选择与银行效率:来 自城商行的经验证据
战略投资者选择与银行效率:来自城商行的经验证据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银行间竞争的加剧,战略投资者选择与银行效率 成为了银行业至关重要的议题。本次演示将以城商行为例,深入探讨战略投资者 选择与银行效率的关系,旨在为银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被“大人物”操纵的亿元骗局

法治在线·案件聚焦44被“大人物”操纵的亿元骗局文/赵聪公司老总于志刚帮忙运作此事。
任大陆与周明星也熟悉,但双方曾有过经济纠纷,两人关系不睦。
于是,宋睿向任大陆隐瞒委托人是周明星的事实。
宋睿与于志刚也熟悉,但宋睿不信任于志刚,任大陆也向自己的妻子隐瞒了实际请托于志刚的事实。
因此,宋睿和任大陆依次单线请托,周明星不知道宋睿找任大陆帮忙,宋睿也不知丈夫任大陆找于志刚帮忙疏通关系。
过了一阵子,于志刚向任大陆开价索要500万元运作此事。
任大陆获悉后,并没有真实转达这一要价信息,而是对宋睿称对方开价3000万元,其中600万元是运作方的酬谢费用。
宋睿将此信息转告周明星后,周明星同意支付。
此后一周,任大陆收到周明星支付的人民币1000万元,并将其中500万元转账给于志刚,余款由其个人占有。
于志刚收款后并未找“大人物”运作此事,在咨询证券市场相关专业人士后,于志刚获悉类似情况无法出具标准报告,但非标报告不会受到稽查,且不影响公司经营。
也就是说,正常而言,即便企业被出具非标报告,也不会受到稽查,对公司经营并无实质性影响。
但毕竟此事专业性比较强,周明星总希望通过自己的运作逢凶化吉。
于志刚利用这一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耍起了小聪明,将这一个本不会被深究的普遍现象说成是特例,制造其已实际请托“大人物”且在“大人物”干预下已有成效的假象。
企业主为“假想麻烦”买单3000万元在现实社会中,虽然有好多事情不运作也会成功,或者一些麻烦本可以自行化险为夷,但在谜底揭晓之前毕竟存在不确定因素,这一时间差就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诈骗机会。
2017年4月,中汇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中汇所”)审计巴士在线时发现,其全资子公司巴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士科技”)可能存在关联交易等问题,拟出具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通称为“非标报告”)。
时任巴士在线董事长的周明星担心巴士科技因被出具非标报告而受到稽查,导致巴士科技经营受到影响,他试图通过找人干预,争取让中汇所出具标准报告,遂请托自己的朋友宋睿帮助其找“大人物”疏通关系。
徐红伟:网贷大佬的“落幕”

徐红伟:网贷大佬的“落幕”作者:依凡来源:《投资与理财》 2019年第2期2018年7月13日,被圈内人认为“不可能跑路”的投之家出现逾期问题,7月14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对“深圳投之家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投之家)”涉嫌集资诈骗案立案侦查。
投之家出事后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称为“兄弟单位”的网贷之家紧急声明,与之撇清关系。
但资料显示,投之家属于盈灿集团,盈灿基金是由盈灿资管推出的投资产品,盈灿基金、网贷之家、投之家皆为同一集团公司旗下的兄弟公司。
网贷之家紧急声明撇清关系之后,关于“甩锅”的声音响声不断,随后网贷之家徐红伟发布道歉信:网贷之家深深地伤害了投资人,也给行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我们错了,我们真的犯下了愚蠢至极的错误。
然而,触犯法律后,道歉是没用的。
2018年8月31日,深圳警方、深圳金融办、投之家投资人代表等相关责任方进行了投之家案件通报,目前已累计收到清退款10395万元,在押嫌疑人徐红伟、邓伟、覃武权也正式被南山区人民检察院以集资诈骗罪批准逮捕。
网贷之家作为网贷的第三方平台,可以说是行业的“龙头”,和很多平台都有合作,年收入不菲,但徐红伟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做法把自己和网贷之家带入了绝境。
徐红伟1983年出生于江西景德镇的一户农民家庭,是家中最小的孩子。
徐红伟童年家境并不富裕,大学依靠助学贷款,一直读到研究生毕业。
徐红伟硕士毕业后,进入上海宝钢集团中央研究院工作,在工作之余,徐红伟开始系统地关注金融行业。
2 0 0 7年刚刚研究生毕业,进入宝钢研究院工作的他,工作不到半年时间,不仅还清了数万元助学贷款,更是在2009年第一次投资房产,就以几万元的本金获得了百八十万元的回报。
2011年4月,徐红伟正式开始了他的P2P网络借贷之路,将自己本金的90%都投资到红岭创投上,并争取到了红岭第二次股权众筹的机会。
2011年10月10日,在徐红伟的努力下,网贷之家终于上线运营。
为了切中用户痛点,网贷之家打出的口号是“做投资人的娘家”。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典型诈骗案件(2024年)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典型诈骗案件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但犯罪手段不断适配群众心理,更具迷惑性。
特别是近期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案件频发,多名群众被骗百万元以上。
请看清诈骗伎俩,避免受骗。
一、典型案例案例一:2023年12月,杭州市民A女士在本地某论坛发布了租房信息,诈骗分子通过查阅该信息,添加了A女士的微信、微博,并与其聊天,之后诱导A女士在所谓的投资网站上进行投资。
A女士信以为真,多次将大额资金转入对方提供的12个银行账户。
案例二:2024年1月初,一名为“王一伊”的企业微信联系宁波市民B 先生,交谈后B先生下载了对方推荐的名为“MosTalk(泡泡)”的社交聊天App,双方通过“MosTalk(泡泡)”联系。
之后B先生又根据对方发送的链接下载安装“莱特币”App,诈骗分子诱导其多次在该虚假平台内投资虚拟币大额转账,后发现无法提现,才意识到被骗。
案例三:2023年12月初,金华市民C女士通过抖音结识自称李陆河的陌生网友,添加对方微信及QQ,交流一段时间后,对方以新能源投资有高额回报为由,向C女士推荐投资网站,并诱导其在该网站投资充值。
在经过前期小额投资给予提现回报后,诈骗分子逐渐获取女士信任,后以大额投资利润更高为由骗取女士进行大额转账。
案例四:2023年12月,衢州市民D先生在刷抖音时被“炒私募基金”的视频内容引诱,遂添加至对方提供的微信群,并按照诈骗分子要求下载“企业传书”App,又在群内通过链接下载“梧桐树资本”APP并进行多次大额投资。
近日发现无法提现,才意识到被骗。
案例五:义乌市民E先生平时有炒股习惯。
2023年11月,E先生在微信视频号观看炒股类视频直播,添加了对方微信号并被拉入微信群。
根据群内发送的二维码下载聊天软件,又在诈骗分子引导下,下载了虚假投资平台BaseHk o2024年1月,E先生多次在平台进行大额转账以购买虚拟币,后来发现被骗。
二、警方提醒请广大群众,提高警惕、仔细甄别,捂紧自己的“钱袋子”,谨防落入诈骗分子设下的陷阱。
《网络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荐股类欺诈
案例分享:因近期股票市场震荡,一些 “免费荐股”“一对一老师辅导”的电 话、股票群又活跃了起来。
江苏南通网警今年3月公布两起相关案件, 均以“免费推荐股票”为幌子进行诈骗。
涉案金额过亿,诈骗全国各地上千名群 Nhomakorabea。航班取消、改签诈骗
案例分享:王某接到航空公司“客服人员”的电话,称其订的前往湛江的 航班因飞机导航出现故障需要“改签”,让提供银行卡号收取保险赔付款。 王某信以为真,按对方提示操作并告知对方银行卡验证码,结果被骗 4800元。
促进网络犯罪
黑客病毒的传播和使用促进了网络犯罪 的猖獗。
随着黑客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犯罪分 子可能会利用这些病毒进行更复杂的攻 击,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威胁。
第四部分
验证对方身份
在网络交友时,学生应学会验证对方的 身份。可以通过视频通话、语音聊天等 方式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而不仅仅依 赖文字聊天。若对方拒绝提供真实信息 或进行视频通话,学生应对此保持警惕。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搜索对 方的资料,查看其是否有真实的社交活 动和朋友关系,以判断其可信度。
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
诈骗分子使用受害人领导、熟人或孩子老师的照片、姓名等信息“包装” 社交帐号,以“假冒”的身份添加受害人为好友,或将其拉入微信聊天群。 随后,诈骗分子以领导、熟人身份对受害人嘘寒问暖表示关心,或模仿领 导、老师等人语气骗取受害人信任。再以有事不方便出面、不方便接听电 话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并以时间紧迫等借口不断催促受害 人尽快转账,从而实施诈骗。
中小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识别诈骗信息的能力。常见的诈骗信息包括过于美 好的承诺、急于求成的要求、模糊不清的背景故事等。学生可以通过学习 相关的网络安全知识,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法和特征,从而提高自己的判断 能力。此外,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增强学生的识别能力。
中国庞氏骗局案例――德隆事件(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中国庞氏骗局案例——德隆案一、案例背景1986年7月,唐氏四兄弟用仅有的400元钱在乌鲁木齐创办了一家名为“朋友”的公司,当年的彩扩业务净赚100万元。
1992年,朋友公司开始进入证券市场,并淘到了第一桶金,新疆德隆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当时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做实业。
1997年由投资干项目向行业转型,通过收购法人股权,相继入主上市公司,拉开高速并购的序幕。
2003年10月,唐氏四兄弟以其控制217亿元的流通市值巨国内资本控制力排行榜榜首。
至此,该公司资产扩张了几千倍,核心思想就是以资本运作为纽带,通过并购整合传统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该公司核心是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涉及的领域包括房地产、工业、农业、娱乐及金融。
2004年已经拥有177个子公司和孙公司。
如此大规模的扩张收购需要大量资金,早期做法是:先控股一家上市公司,通过这个窗口融资,投入产业发展,提高公司业绩,然后再融资进入下一个循环。
后来该公司又采用多种途径融资,一是多方面的委托理财;二是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或由上市公司担保向银行借钱,有多家子公司的对外担保额超过了净资产的100%;三是以各种项目及关联公司之名从银行拿钱。
德隆集中大量资金,大部分用于产业投资没有直接记录,但主要投向之一是二极市场,这也是导致公司危机的直接原因。
2003年该公司持有的股票股价比刚进入时涨了10倍多,市值达到200亿元。
03年下半年共蒸发150亿元以上,该公司在二级市场全面崩盘,引起了信任危机,其资金提供者纷纷登门逼债。
德隆系由此倒塌。
二、与庞氏骗局的联系德隆最重要的融资平台有二:上市公司和各类金融机构。
1、上市公司除了从证券市场上融资之外,更多地是利用上市公司的信誉,以贷款、担保、抵押等形式从银行获取资金;而德隆控制的租赁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城市商业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更是将融资功能发挥到了极至,成为德隆得心应手的"提款机"。
深圳南山警方侦破一宗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龙源期刊网
深圳南山警方侦破一宗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作者:
来源:《中国防伪报道》2017年第09期
近期,深圳南山警方通过一个多月的侦查,破获了一宗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并将涉案公司总经理周某抓获。
2017年5月以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陆续接到全国各地群众报警,称通过某投资控
股(深圳)有限公司投资了境外某娱乐平台的理财项目, 2017年5月1日起发现该公司已经关门,负责人不知去向,平台网站也无法登陆取现,怀疑被骗。
接报后,南山警方立即开展侦查。
警方调查发现,该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于2016年5月10日在深圳注册成立,以境外某娱乐平台子公司名义,谎称在境内拓展某娱乐平台在境外赌场的投资项目,购买境外赌场的筹码可获得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成为会员,投资人只需支付2000美金注册成为平台会员。
该投资控股公司按照会员交纳的会费和发展下线的多少作为奖励标准,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将投资人拉进微信群里,通过讲课、宣传等方式发展下线。
该公司传销规模遍布全国各地,涉及投资人近万人。
2017年6月19日,经过一个多月的侦查,南山警方将该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某抓获,成功侦破该案。
目前,犯罪嫌疑人周某已被深圳市南山区检察院批准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深圳“打工皇后”安子涉非法集资正配合调查(DOC)

深圳“打工皇后”安子涉非法集资正配合调查内幕调查来源:南方都市报2015-07-15从打工妹变身作家、记者,再到创办家政集团,安子的励志故事曾被誉为深圳特区的一个象征。
而进入今年6月,安子深陷“非法集资”、“集资诈骗”疑云。
据悉,目前一家与安子存在关联的公司已被罗湖警方立案侦查。
这一宗案件因为裹挟着名人效应、官员色彩,而被受害者认为更具有欺骗性。
她的旧故事从打工妹变身作家、记者,再到企业家根据《工人日报》的报道,安子真名安丽娇,1984年,17岁的安子从广东梅县来深打工,成为一名流水线工人。
此后她补习完初中、高中课程,在1988年到深圳大学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
打工期间,她使用安子的笔名向《蛇口工人报》投稿并刊发。
1991年,《深圳特区报》连载安子的打工小故事《青春驿站》,内容全部取材于身边的外来妹。
而几乎一夜之间,安子也成为外来务工者的偶像。
深圳广播电台也邀请安子主持“安子的天空”热线,为众多的外来务工者排忧解愁。
1992年,安子当选“深圳十大杰出青年”。
1994年,安子进入《深圳劳动时报》当记者。
她出版过多部作品。
1998年,安子又华丽转身,注册成立了“安子新家政服务公司”,进入家政行业,集团化经营,迄今拥有数十家直营以及特许加盟店。
安子的励志故事被广为报道。
2008年12月18日,中国唯一以改革开放历史为核心内容的博物馆———深圳市新博物馆将向公众开放。
“有关安子的展品将占据其中一个展台,她的人生经历和打工生涯,将和深圳一起共同铭刻在共和国的改革开放历史上。
”《工人日报》报道称。
“从流水线上的一名平凡而普通的插件女工,到成为深圳十大杰出青年、中国时代十大新闻人物之一;从工厂流水线走进人民大会堂,从业余补习初中文化课程到至今出版14本书;从一无所有、负债累累到现在担任安子新家政等4家公司的董事长,安子一路走来,早已成为深圳传奇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媒体这样报道安子的价值。
除此之外,安子一家三口也时常以正面形象示人。
互联网金融诈骗经典案例分析及防范对策

互联网金融诈骗经典案例分析及防范对策摘要:当前互联网金融诈骗案件频发,诈骗手段日趋专业和多样,受害面广,不仅危害公共安全,如控制不及,还易引起群体性事件,造成社会稳定风险。
因此加强防范互联网金融诈骗的工作迫在眉睫。
本文的目的是让社会公众深入地了解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金融诈骗风险。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进行定性研究,通过结合具体案例主要介绍了网络理财、各种代币传销、金融衍生品交易、房地产养老、套路贷这五大类金融诈骗的特点和相应的识别和应对诈骗的方法。
关键词:网络理财诈骗;代币传销;以房养老;套路贷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居民用他们的闲置资金进行金融投资。
但是,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创新和民营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社会公众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也进一步加大。
近年来、一些诈骗人员和具有过渡冒险精神的人员进入金融行业,而我国的社会公众又大多缺乏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及对金融风险的辨别能力,这一局面导致金融诈骗案件频发,社会公众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进而导致很多社会问题。
要想社会居民避免投资过程中的诈骗风险,保证社会稳定,除了加强政府监管之外,提升社会公众对基本金融知识的了解也是必要条件。
本文主要目的是向社会公众介绍金融的基本知识,并结合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金融诈骗的典型案例,简单分析目前社会上最常见的网络理财、各种代币传销、金融衍生品交易、房地产养老、套路贷五大类金融诈骗现象背后的逻辑,总结出每种金融骗局的特点和显性特征。
强化公民的金融风险意识,引导他们有效的利用金融服务,降低金融欺诈事件的发生,促进构建有序、健康、安全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发展。
二、网络理财骗局案例分析1.虚拟货币传销骗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人打着“区块链”科技创新的幌子,开发出一些所谓的创新型货币进行行骗。
目前全球共有1600余种虚拟货币,这些虚拟货币只能在特定范围内使用,例如比特币、以太币、莱特币、狗狗币、元宝币、点点币、凯特币等。
陕西高院发布打击整治非法集资犯罪典型案例

陕西高院发布打击整治非法集资犯罪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4.10.30•【分类】其他正文陕西高院发布打击整治非法集资犯罪典型案例目录案例1:张某等4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案例2:“智冠系”非法集资案案例3:尚某某集资诈骗案案例4:孙某等人集资诈骗案案例5:史某、朱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01.张某等4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基本案情】2014年底,被告人张某为筹集建设养老院的资金,在未经国家金融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先后与艾某等人签订合作协议,由后者组建营销团队,通过在老年人聚集的公共场所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到工地参观、召开推介会、发布宣传视频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宣传,并以提供“养老享老”服务和高息返利为诱饵,引诱老年人出资办理会员卡,并承诺三年期满后可以将会员卡内资金转为住宿费用,期间按年化10-15%的利率返利。
2014年11月至2019年8月,张某共向747名老年人吸收资金共计5900余万元。
案发后,相关单位采取多项措施,将集资款尽数追回。
【裁判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等人非法吸收公众资金,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依法应予惩处。
张某等人有自首、全额退赃等情节,依法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遂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被告人张某等人三年至二年六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
所追回集资款全额发还集资参与人。
【典型意义】养老产业、“银发经济”蓬勃发展,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金融防范意识较差的特点以及寻求养老保障的心理,以提供老年服务、建设养老公寓等为由,以老年人为侵害对象进行非法集资,社会危害严重。
为守住老年人的“养老钱”,审理法院坚持打击犯罪与追赃挽损并重,多次与公安、检察机关会商,反复对被告人、辩护人释法明理,讲明退赃从宽的法律政策和法律后果,经多方不懈努力最终将涉案资金全部追回并发还集资参与人,挽回了损失,惩处了犯罪,真正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800亿中国最大庞氏骗局崩了披着羊皮的放牛娃…

中国金融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案发了!1月13日,深圳警方宣布:正式立案调查小牛资本集团,并对相关涉案高管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巅峰时期,小牛管理了2800亿资本,员工数量过万,服务客户超800万。
在创始人彭铁的运筹帷幄之下,小牛金服、小牛普惠、小牛在线、小牛新财富……一大批体系内公司席卷资本市场。
从放牛娃到2800亿资产管理者,从打工人到100多家公司控制人,短短几年时间,彭铁是怎么筑起高楼的?扒开外表,我们发现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资本骗局,创始人披着普惠金融的羊皮,将利爪伸向了有点闲钱的中产阶级。
这里面的套路防不胜防、内幕深不可测,堪称中国版“庞氏骗局”1976年,彭铁出生于湖南邵阳农村,他乳名“牛牛”,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给家里放牛。
他硕士毕业后在银行工作了8年,又去非银金融机构干了6年,先后担任了多家资产管理公司的高管。
201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开始,彭铁看准时机创立小牛资本,不惜重金组建了一支豪华团队:小牛金服总裁王洁凤在恒大、平安、花旗担任过高管,曾被誉为“中国消金探路先锋”;小牛在线P2P主要从出借人一方吸收存款,再拿着这笔钱去放贷。
为了把钱全部放出去赚利差,小牛把放贷门槛降到无限低,直接导致平台坏账率达到30%以上。
这是个什么概念?远远超过银行!2018年6月,小牛理财产品开始出现逾期,投资人的钱收不回来了,他们多次上门讨债、维权,没想到竟被压下去了。
2020年5月9日,一颗“深水炸弹”将小牛送上各大媒体头条:小牛在线宣布退出网贷领域。
当时,小牛还有借贷余额104亿元,出借人数11万,有的人投入千万,有的人卖房理财,从此尘归尘,土归土。
任何一家公司,如果暗箱操作烂到了骨子里,崩盘就在旦夕之间。
小牛资本的金融帝国就这样走到了尽头。
在互联网普及的大时代中,小牛资本披着华丽的外衣,搭载最新最潮的玩法,不断将魔爪伸向老百姓的口袋。
800万用户、11万出借人,还有数不清的私募投资人就这样沦为韭菜。
冒牌基金揽储骗局

法治在线·案件聚焦冒牌基金揽储骗局文/顾健伪基金上市新三板揽储,竟然承诺不盈利也分红企业上市可以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和发展机遇,因而上市成了许多企业主梦寐以求的目标。
主板和创业板市场上市门槛相对较高,因此对许多中小微企业而言,选择通过门槛相对较低的新三板上市,成了他们运作上市的首选渠道。
新三板是指全国性中小企业股份转让市场,是为那些还未上市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股权交易的场所,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
新三板其实是一个交易模块,企业可通过在新三板挂牌实现上市。
深圳巨潮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潮公司”)成立于2013年8月,2015年11月巨潮公司更名为“深圳智潮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潮公司”),注册地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园中区,法定代表人为曾诚(另案处理)。
曾诚非常擅长包装宣传自己的公司,对外宣传公司是经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股权投资、资产管理的公募基金,并号称公司已对外投资19家公司,以此彰显公司的实力,吸引投资人注意。
广州人周琼丽1981年出生,虽然只有大专文化程度,对金融证券却很内行,并拥有证券从业资格证。
曾诚也许正是看中周琼丽的专业资格条件,在巨潮公司成立的时候,将周琼丽纳入自己的旗下。
周琼丽入职巨潮公司后受到了公司的提拔重用,入职第二年就担任业务经理,两年后晋升为融资部总监,专门负责股权类融资。
2016年1月,周琼丽调任曾诚实际控制的广州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半年后升任总裁,并最终成为智潮公司及关联公司的控股股东。
周琼丽能够得到提拔重用,当然离不开她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业绩。
2015年6月,巨潮公司开始由周琼丽等员工具体开展股权投资业务,以巨潮公司及其下属关联企业名义,不断以内部股权认购及委托投资“百商汇股权”“森果科技”等项目为名融资。
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关系到融资的效果,必须要让员工全力以赴。
为调动员工发展投资客户的积极性,曾诚鼓吹巨潮公司将通过自融的方式上市新三板,并承诺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之后,将会拿出股权1%的资金奖励员工。
深圳警方查处一家从事诈骗和传销活动的公司

深圳警方查处一家从事诈骗和传销活动的公司作者:来源:《中国防伪报道》2020年第01期2019年12月,深圳警方查处了一家疑似以课程培训和企业营销为幌子,从事诈骗和传销活动的公司,抓获了多名在网络上流传很广的所谓“成功学”和“营销学”的大师,涉案资金超过2000万元。
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接到市民报案,称他的家人最近迷上了一位“成功学大师”,为了拜师,甚至卖了房子交学费。
这样异常的举动也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这位“成功学大师”来自一家名叫“震古烁今”的公司。
在调查过程中,警方了解到,这位让不少学员痴迷到不惜通过卖房子来交学费的“大师”是“震古烁今”集团的董事长姚某某。
公司对外宣传称,姚某某先后服务过200家市值100亿以上的公司、累计帮助创造营收超过500亿元,是投资家、战略家以及企业家导师。
其他三位公司的核心骨干也是驰骋商业战场的“成功人士”。
民警苏子稳指出,包括姚某某在内的四位所谓的“大师”,资料都是假的。
“震古烁今”“一代宗师” 本质就是诈骗加传销根据这家公司的实际经营模式以及具体的推广营销手段,公安机关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涉嫌诈骗和传销的犯罪团伙。
12月7日,200多名警力在深圳、佛山、贵州等地同时收网,包括姚某某在内的多名核心成员被警方当场抓获。
在震古烁今的公司总部,直至警方突袭,参与培训课程的一百多名“学员”依旧不敢相信他们的“姚大师”会是个骗子。
被捕时,姚某某身着长袍,在舞台上高谈阔论,演讲的标题为《人生终极追求——行业领袖的一代宗师》,讲到了他是如何在25岁就实现财富自由,走上人生巅峰。
他们的惯用策略分为三步,第一步,拉人头,发展学员;第二步,包装大师,培训洗脑;第三步,诱骗签约。
第一步,他们会通过一些比较大众化的宣传方式,比如抖音,还有付费推广搜索引擎词条的方式,将他们的信息推至前页,然后推广一些比较便宜的课程,先吸引一些人成为他们的会员。
第二步,在成为会员后,在这些会员继续来上他们课的时候,就把自己包装成大师,有丰富的经验、有很长的营销经历,对学员们进行洗脑。
关于杀猪盘的案例宣传

关于杀猪盘的案例宣传近年来,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其中杀猪盘被视为较为典型的一种案例。
杀猪盘的案例宣传不仅可以增加公众对此类骗局的认知度,也有助于提高大众的防范意识。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则关于杀猪盘的案例,并分析其中的骗术和防范方法。
杀猪盘是指通过诱导个人或团体参与高回报的理财项目,以此骗取他们的钱财。
案例中,一个名叫小明的年轻人通过微信加入了一个所谓的“瑶池理财俱乐部”,他们声称能给投资者提供每月50%的回报率。
正是这些高额回报率吸引了小明,他不顾朋友及家人的警告,决定投入大量的资金。
一开始,小明确实收到了回报,这让他更加相信这个所谓的理财俱乐部。
然而,当小明试图提取部分收益时,发现他的微信账号被封禁,理财俱乐部的工作人员也消失了。
小明才意识到自己上了杀猪盘的当,损失了大量的资金。
通过分析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杀猪盘的骗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利用高额回报率吸引投资者。
杀猪盘往往以超高的回报率来吸引投资者,让他们贪婪地追求金钱。
这种高回报率往往是虚假的,其目的是让投资者产生盲目的信任。
其次,制造社群效应。
杀猪盘会借助社交媒体等平台,创建一个看似繁荣的社群,通过精心安排的宣传吸引更多的人。
这样的社群效应会让人们产生错觉,认为这个平台是可信的。
再次,控制信息传播。
杀猪盘会通过封禁账号、修改信息等手段,控制信息的传播。
当受害者意识到事情不对时,往往已经来不及挽回损失。
那么,如何避免成为杀猪盘的受害者呢?下面是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首先,保持理性的投资心态。
不要贪恋高额回报率,投资应谨慎并且风险可控。
如果一项投资回报过高,很有可能存在风险。
其次,多方求证,多咨询专业人士。
在投资之前,咨询专业人士了解相关信息,比如金融类项目需了解相关监管政策。
另外,与亲友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也是明智的做法。
再次,提高对网络骗局的识别能力。
网络时代,我们需要学会辨别合法和非法信息。
对于不明来源的网站、不寻常的高回报率和令人怀疑的推销手段,都需要保持警惕。
深圳大鹏抓获一集资诈骗犯罪嫌疑人

龙源期刊网
深圳大鹏抓获一集资诈骗犯罪嫌疑人
作者:
来源:《中国防伪报道》2017年第09期
深圳大鹏警方在开展“飓风2017”专项行动中,多措并举持续加大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近日成功侦破一宗涉案价值1600万元的集资诈骗案件,抓获一名涉案嫌疑人。
据介绍,深圳大鹏警方在对本地待拆迁的社区居民开展经济犯罪宣传教育活动时,获悉有多名群众被人以投资重大项目获取高额回报的名义,诈骗了手中的拆迁补偿款数百万元。
民警多次上门走访,通过以案说法,打消了涉案群众的顾虑,核实了线索。
随即,大鹏公安分局指派刑警大队联合大鹏派出所成立专案组侦办该案。
专案组从外围工作入手,辗转广州、上海、北京等地,经过两个月的侦查取证,逐一从被诈骗的数名群众中核实获取了相关证据,查明犯罪嫌疑人以投资项目有高回报为诱饵,向40
多名事主借款1600万元,许诺每月3-6分息的高额回报。
近期,收网时机成熟。
专案组派出精干警力进行抓捕,于7月26日联合上海警方,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镇将涉嫌集资诈骗的犯罪嫌疑人郑某娣抓获归案。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郑某娣对集资诈骗的作案事实供认不讳,并供认将诈骗来的钱财用于放高利贷和挥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特大型集资诈骗案:一个20亿的熟人圈庞氏骗局
2014-10-26信托周刊
“信托周刊”(Trustweek)持续向金融精英分享专业干货和实用成果!
月息6分(年化收益72%)、月息8分(年化收益96%),最低月息也有2分(年化收益24%),正是这样的高息诱惑,让包括多名银行工作人员在内的50多人,都落入了一个由熟人圈构成、以“过桥”的名义搭建的陷阱,涉及金额高达近20亿元。
这起集资庞氏骗局的设计者叫胡明(化名),30出头,长相斯文,曾有着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一线信贷业务的多年工作经历,这成为他后来招揽资金的金字招牌,受害的群体中,除了胡明的父母、近亲、邻居,便是数量众多的银行群体,有胡明在银行工作期间的同事,以及银行同事的客户。
深圳警方将其定性为特大型集资诈骗案。
事实上,胡明案只是高息诱惑,手法并不高明。
近年来,深圳不时爆出巨额集资诈骗案,也因为深圳民间资金活跃、数量庞大,而资金投资与金融创新较为宽松的环境,亦成为诸多资金诈骗案件的土壤;二是近年来民间高利贷盛行,钱生钱的神话四处上演,资金掮客大行其道。
▌乖乖仔的高息生意
“去他公司一看,我心都凉了,原以为就欠我几百万,才知道他竟然欠了那么多!”一位投资人士张晓伍(化名)聊起胡明行骗经过,至今还是难以置信。
在胡明还在银行上班的时候,张晓伍就结识了他。
胡明那时是某股份制银行深圳一支行员工,三年前辞职自己开公司,对外自称做“过桥资金”生意。
胡明从银行辞职后在深圳金中环租了一间高档办公室,还聘请了一位前银行同事过来上班,这个由两个人支撑的公司却干起了20亿吸金生意。
“他看起来很孝顺,给了我们一种假象,”张晓伍说,他平时观察胡明为人很不错。
胡明的邻居冯女士也称,她对胡明一直印象很好,“看起来老老实实,人又长得很帅,很腼腆的样子,这个孩子看起来多乖呀。
”
冯女士是这场骗局的最后接盘者,9月份刚刚投资了200万,但不到一个月就栽了进去。
她是胡明父母的老邻居,8月份刚碰到胡明母亲,聊天的时候得知其儿子生意做得很不错。
一个多星期后就接到胡明集资的电话,冯女士刚刚卖了一套房,还完银行贷款账上刚好还有200万。
“我毫不犹豫地转给他了!”冯女士说,印象中胡明是一个能干的乖乖仔。
多名投资人对记者表示,胡明一贯给亲人和朋友值得信赖的印象,但真正让他们动心的,是胡明开出的月息6分、8分的高额利息。
高额利息诱惑下,一些投资者不断将利息亦作为投资追加,还有投资者自己充当二手资金中介,从其他渠道借贷筹集资金追加投资。
张晓伍持续投资了两年,累计投资了700万,包括了这两年来的利息。
“之前都按时付息,9月份突然就没有了!”他对记者说。
绝大多数的投资者都经历了两年的投资时间,一位杨姓投资者告诉本报记者,自己累计投入本金1亿多,若加上两年多的利滚利,累计有4亿。
但他称自己的本金一部分是借朋友的钱来投入,最近正在加紧卖房还债。
胡明在银行工作的经历及人脉,成为其获取资金的聚宝盆。
在50人名单中就有12名银行人士或前银行人士“中枪”,有9名为胡明曾供职的前支行同事;另有3名是跳槽去其他两家股份制银行的职员。
高息诱惑下,银行人员把自己的朋友和客户也介绍过来,还有8名人士为这些银行人士的客户或朋友。
其余近30位受骗者当中,包括了胡明的亲人、朋友、邻居等等,而朋友当中,也大多是胡明在银行工作时所结识。
多名投资人称正是胡明以银行工作过的人士这种身份来从事“过桥”资金生意,才让他们对其资金生意深信不疑,包括胡明的前银行同事们。
除了银行同事和好友,胡明还向至亲的人下手,包括他的父母、丈母娘、小舅子、姨丈等数位亲人。
胡明的父亲称,为支持自己儿子做生意,自己也投了400多万,直到出事了,才知道他竟然欠了那么多债。
▌资金去向成谜
直到9月份,胡明的资金游戏难以为继,其公司账户上已空。
原本应该在9月份支付利息,但所有的投资人都没有收到,都纷纷跑到胡明家里找人,方才恍然大悟,原来胡明早已负债累累,而且无力偿还。
“主要是我向你们借款太容易了,也不要什么手续费。
打几个电话、发几条短信,几百万、几千万就到手了……”10月12日,胡明召集投资人到公司开会时说,那时他已无力偿还,随后在投资人的坚持下,胡明向公安部门投案自首。
而近三年来,包括本金以及投资者不断追加投入的利息在内,胡明吸纳的资金已近20亿。
但最后这笔巨额资金不翼而飞。
“他就是说不出来,反正这些钱都没有了”,张晓伍告诉记者,面对投资者们资金去哪儿的质疑,胡明始终沉默以对。
“他也没有挥霍的迹象,幕后一定还有隐情”。
包括胡明的父母在内,投资者们寄希望通过公安机构的介入,找到巨额资金流向,挽回投资者的损失。
▌这20亿巨额资金究竟去了哪儿?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继续膨胀吸金、PE/信托产品、民间高利贷、P2P各类金融产品不断野蛮生长,很多人都玩起了钱生钱的游戏,再加上实体经济缺血、银行对一些行业提前收贷,一些中小企业急需资金,确实衍生了“过桥”资金的成长空间。
“过桥”资金主要是用于期限较短的拆借,譬如一些企业IPO上市前夜的融资、中小企业贷款到期续贷前。
目前深圳过桥资金贷款利息是银行同期的4-15倍,少则30%,多则50%-100%,自2007年后银行受《贷款分类风险指引》新政影响一般不再借新还旧,而是直接先收回贷款再给企业续贷,这使得不少企业在贷款到期前不得不求助和依赖“过桥”资金,这使得“过桥”资金近年来规模急速扩张,利率节节攀升。
对运作“过桥”资金的机构来说,“过桥”资金利率攀升玩的却是刀尖上跳舞的游戏,一旦企业不堪负荷资金链断裂,也将使过桥机构陷入被动。
接受记者采访的银行界人士指出,胡明从事的“过桥”资金生意之所以卷入近20名银行系统人士及银行客户其中可能大有内情,很可能是利用银行的资源做一些贷款客户的“过桥”生意。
但胡明的借贷成本太高,一旦运转失灵很可能产生巨大的利息成本窟窿,另外“过桥”资金很可能又投向过于集中,譬如集中一两家企业或某个行业,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难以为继。
此外,投资界人士指出,超级高利贷的资金生意本来就是走钢丝的游戏,胡明案受害的投资者本质上还是受高息诱惑。
近年来,不断有投资者受高额利息诱惑,将资金投向高利贷领域,到处都是资金掮客,哪里都是高利贷,人们谈的都是钱生钱的生意,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健康的民间金融业态。
由此带来的实体行业成本上升甚至实业空心化问题更需要警惕和反思。
(作者:肖君秀蓝姝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