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回想》知识结构图

合集下载

七年级本命年的回想知识点

七年级本命年的回想知识点

七年级本命年的回想知识点七年级的同学们在学习《本命年的回想》这篇课文时,需要掌握不少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详细梳理一下。

首先,了解作者是非常重要的。

《本命年的回想》的作者是刘绍棠。

刘绍棠是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淳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从文章的体裁来看,这是一篇散文。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作者围绕“本命年的回想”这一主题,自由地展开叙述,却始终紧扣着对家乡过年习俗的回忆和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热爱。

在字词方面,同学们要注意一些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词。

比如“糁儿”的“糁”读“shēn”,“涿州”的“涿”读“zhuō”,“阖家”的“阖”读“hé”。

在书写时,要注意“簸箕”“鬼祟”“赏心悦目”等词的正确写法。

接下来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从腊月初一一直写到正月初一,详细地描绘了家乡过年的种种习俗。

腊月初一,炒年货。

孩子们一闻到香味,就迫不及待地冲过去,那种热闹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腊月初一之后,还要“喝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八粥是用各种米、豆、干果熬成的,营养丰富,味道香甜。

腊八蒜则是在腊八这天把蒜瓣放到醋里,到了过年的时候,蒜就变得碧绿碧绿的,吃起来酸辣可口。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糖瓜祭灶”是必不可少的。

传说灶王爷在这一天要上天汇报人间的情况,人们用糖瓜贿赂他,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接下来的日子,人们更加忙碌了。

“扫房”“糊窗户”“宰猪”“炖肉”“杀鸡”“蒸馒头”“置办年货”,每项活动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除夕是最热闹的一天。

这一天,要贴春联、贴门神、挂灯笼,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守岁。

孩子们则兴高采烈地放鞭炮,直到深夜。

正月初一,人们早早地起来,穿上新衣,相互拜年,祝福新年吉祥如意。

文章通过对这些过年习俗的描写,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乡村年俗画卷,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在写作手法上,作者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如“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通过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炒年货时的热闹和火力之旺。

[苏教七上]本命年的回想课件

[苏教七上]本命年的回想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2019-6-11
谢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 年”。按照中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 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 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 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中国北方地区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 “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俗,象征生活步步高。守 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 凡。春节期间,人们互相登门拜年,有舞狮子、耍龙灯、逛花市、 赏灯会等习俗。
(二)欣赏作品展现的的民风民俗图景,并 且将今昔过年的习俗进行比较,让我们更加热爱 生活。
2019-6-11
谢谢你的观赏
5
一、整体感知课文
1、读一读:正确流利 2、想一想:第四节写了哪十件习俗? 3、比一比:哪一组概括的正确又简洁 (如:第一件,炒年货)
2019-6-11
谢谢你的观赏
6
民俗乡情图
2019-6-11
腊月初一:
腊月初八:
腊月二十三: 腊月三十: 正月初一:
炒年货 吃腊八粥 买糖果 挑绒花 杀牲禽 备食物
送灶王爷 换门神
除夕守岁
拜新年
谢谢你的观赏
预热 增温
红火 发烧
7
二、探究: 人们这么重视过年,这 些过年的习俗除了欢天 喜地饱享一年劳动果实 外,还寄托了人们的哪 些期盼?
2019-6-11
谢谢你的观赏
8
归纳总结:
辛苦一年,欣喜五谷丰登,可以尽情享用一下 自己的劳动果实。
展望未来,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
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里和村庄的人 际关系。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结构一、单元学习目标:1.能欣赏文章所描写的优美画面,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

2.能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3.能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细观察、勤思索、常积累,学会从生活中寻找丰富的写作素材。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社戏 3课时端午日 1课时本命年的回想 2课时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2课时写作:从生活中找“米” 3课时单元小结1课时三、教材分析:斑斓多彩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民俗风情,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追求,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过年、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以及江浙地区农村演社戏祈福的民俗风情。

读罢这些文章,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着这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无穷乐趣,可激发我们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的热情,增加对我们民族乃至世界灿烂文化、悠久历史的热爱。

四、教学内容及设计:单元整体学习(一):课前预习:1、开始本单元学习,刚好是“国庆”节后,“重阳节”将临。

要求:同学们利用假期,回家向家人、长辈或者通过图书、网络了解“重阳节”的来历、活动形式、和现今的发展变化,作好记录以备交流。

除此外,你还知道哪些节日?(二):课堂学习:1、交流课前所积累的知识,明确“重阳节”之类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2、浏览课文,了解单元内容,明确单元学习目标问题情境:(1)、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2)、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为什么?(3)、了解单元内容后,你有何感受?3、布置任务:根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对应的学习目标。

)《社戏》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

本文通过描述看戏、偷豆的故事情节,描绘出了美丽的江南特有的景色,写出了农村孩子纯真的品格。

苏教版语文初一七年级上册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

苏教版语文初一七年级上册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
殊津贴。
1992年5月,北京通县建立刘绍堂文 库,授予“人民作家,光辉乡土”纪念 碑。多次载入各国《世界名人录》、 《世界作家名人录》。
捅进( t)ǒng 灶膛( ) táng
大吃大嚼( )jué簸箕( ) bòji
栗子( )
糖黏儿( )
红火( lì ) 豆馅( ) nián
秫秸( hó)nghuo阖家( ) xiàn
• 农历元月初一。 • 农历十二月三十。
• 农历十二月。 • 农历一月。
• 农历腊月二十三。 • 即除夕。
• 自己所属生肖的一年为本命年。
• 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 节,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共写了几件事具体描绘家乡过大年的
习俗?(用“动词+名词”的格式概括,如第
一件事:“炒年货”)
作业布置
自己动手做一张新年贺卡给自
己的同学或朋友,写上祝福语。
再 见
植物根生长方向观察记录
菜豆“脐”的 方向
第2天
根 第3天
的 生
第4天
长 第5天

向 第6天
向下
向下
向下
向下
第7天
由此可知,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向地
我的结论: 性)
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实验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浸湿棉条的位置
shújiē

阅读课文 注意正确认读下列字词
大嚼(jué) 鬼祟(suì) 阖家(hé) 烙饼(láo)疙瘩(gē da)抠(kōu) 捅进(tǒng)栗子(lì)渍(zì) 糁儿(shēn)脚丫(yā)鬏(jiū) 簸箕(bò ji)秫秸(shú jiē)
再读课文
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本命年的回想(2001至2003辛巳+癸未年)

本命年的回想(2001至2003辛巳+癸未年)

本命年的回想(2001年10月12日至2003年10月12日)此次本命年的范围是2001年10月12日16时25分(农历辛巳年八月二十六申时)至2003年10月12日16时25分(农历癸未年九月十七申时)。

此次本命年是学习阶段(小学四年级上册至小学六年级上册)阶段生日(包括阴阳历):2001年10月12日16时25分(农历辛巳蛇年八月二十六申时)辛巳年,戊戌月,戊申日,庚申时。

2001年10月21日16时25分(农历辛巳蛇年九月初五申时)辛巳年,戊戌月,丁巳日,戊申时。

2002年10月10日16时25分(农历壬午马年九月初五申时)壬午年,庚戌月,辛亥日,丙申时。

2002年10月12日16时25分(农历壬午马年九月初七申时)壬午年,庚戌月,癸丑日,庚申时。

2003年9月30日16时25分(农历癸未羊年九月初五申时)癸未年,辛酉月,丙午日,丙申时。

2003年10月12日16时25分(农历癸未羊年九月十七申时)癸未年,壬戌月,戊午日,庚申时。

男方生辰八字命盘如下帅哥姓名:XXX出生时间:1991年10月12日16时(农历辛未年九月初五申时)十神七杀正财日主劫财乾造辛未戊戌乙卯甲申支十神偏财正财比肩正官十神:食神伤官比肩劫财偏印正印七杀正官大运:丁酉丙申乙未甲午癸巳壬辰辛卯庚寅2岁12岁22岁32岁42岁52岁62岁72岁1993 2003 2013 2023 2033 2043 2053 2063生肖属羊,命宫为离,头胎可能生女。

您属于东四命,宜住东为佳,最佳坐向为坐南向北。

1.(2001年高考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

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

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

”看年轻人哪一个都不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

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十二 本命年的回想

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十二 本命年的回想
例:“从糖瓜上抠下几块糖黏儿,抹在灶王爷的 嘴唇上,叮嘱他上天言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 赏析:这句中的“抠”、“抹”、“叮嘱”用的 准确而生动,写出了老百姓把虔诚的愿望寄托于 滑稽的举止之中,如实写来,自有幽默在其中, 表现了父老乡亲的可爱而又可笑。
过年的风俗,寄 托着人们的哪些期盼?
寄予的期盼:
本命年的回想
刘绍棠
苏教版 七年级上册 语文 金湖县外国语学校 李红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liàng bò ji
jué shēn tī
晾 簸箕 大吃大嚼


mā ma 麻麻亮
chuāng shú jie jiū 疮 秫秸 鬏
zì hé 渍阖
gē da 疙瘩
suō nián zhuō kăn sāo răo yāo he
★辛苦一年,欣喜五谷丰登,享 用劳动果实; ★展望未来,祈求好运,祝愿平 安幸福; ★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 里关系,和和美美共奔前程

穿 梭 糖 黏儿 涿州 槛 骚 扰 吆 喝
刘绍棠
时— 1936--1997
时— 1936--1997 地— 河北通县(今北 京市通州区) 作—地—《河北京通县门(今脸北京子市通》州区
《柳敬亭说书》 评—致力于“中国气
派,民族风格,乡
土题材,地方特色”
刘绍的作棠家。
旧时的年
思考:作者共写了几件事 具体描绘家乡过大年的习俗? 用“动词+名词”的格式概括这 几件事。(如第一件事概括为 “炒年货”)
腊月初一: 炒年货
腊月初八: 吃腊八粥 买糖果 挑绒花 宰牲禽 备食物
腊月二十三: 送灶神 换门神
大年三十: 除夕守岁
正月初一: 拜新年
预热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本命年的回想》教义 苏教版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本命年的回想》教义 苏教版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斑斓多彩的人类文化的民俗文化。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是斑斓多彩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

通过对《本命年的回想》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社戏》,《端午》两篇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家乡的民俗风情,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能多留心,多观察,多思索,多积累,学会从生活中寻找丰富的写作材料,从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父母,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1、知识积累与疏导:能够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体会作者叙述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

2、技能掌握与指导:能用主题词概述过年习俗,感受其文化内涵及寄寓的期盼。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课前学生从网上资料及生活中采访得到的南通过年风俗的信息,课堂汇报,共同点评,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4、情意修炼与开导: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民群众在传统节日中寄寓的朴素的思想和他们的美好感情,体会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5、观念确认与引导:领略家乡的民俗风情,探求中华民族过年习俗中的积极意义,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欣赏作品展现的民风民俗图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品味传统节日所表现的文化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一)、导入场景,激发兴趣。

教师开场白:同学们,咱们南通有档《总而言之》节目很受人们的欢迎,因为他跟我们的生活很贴近,更因为他的节目的构思都是老百姓给他们出的主意。

今天,我们也来出出主意,要是让你来拍一期过年的节目,你准备怎样来表现我们南通的大年?学生之间可小声交流,也有学生举手发言:可以去拍摄孩子们放爆竹,吃年糕……老师乘势导入课文:让我们先一起来借鉴一下刘绍棠老先生河北通州版的《总而言之》——《本命年的回想》,看看他是以文字形式呈现出了哪些春节印象。

本命年的回想

本命年的回想
还有一个成功的地方就是将课文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这节课上,我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社会上有些人重视西方节日而轻视中国传统节日的问题,以及中国的端午节被韩国抢注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问题,这个教学环节既丰富了课的内涵,又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引向深入,还使学生认识到书本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大大增强了课的view/23685.html?wtp=tt
2.简介作者及其创作风格。
3.检查字词
本课要求掌握的字词主要有:
识记:浓郁簸箕穿梭筛子门槛
秫秸阖家鬼祟篱笆嚼
玉米糁儿疙瘩鬏
理解与运用:阖家鬼祟赏心悦目
4.初读课文
布置思考题:
a.“课文从什么地方开始回想的?从什么地方结束回想的?”
③因时代、地域差异,学生可能对文中所写的部分民俗感到比较陌生。
5、学生课前所作的准备:
①通过“课下注释”,结合查字典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②读书,归纳文中写的过年的几件事情,并向长辈了解本地过年的风俗。
③学生搜集家乡过年时的风俗习惯,并收集有关过年奇闻趣事。
二、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的文化背景,了解春节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学生朗读
a.介绍自己朗读的片段,
b.讲解自己的诵读脚本,
c.朗读文章片段。
学生讨论回答
吃饺子
饺子包制钱
芝麻秸铺地
小丫头不能出屋,小小子不许随地大小便
放鞭炮
贴春联…...
学生说出这些民俗的来历或传说。
了解内涵:
吃饺子、包制钱——盼望生活美好。
放鞭炮、贴春联——营造节日气氛
女生推选一人朗诵“除夕夜”部分,男生推选一人“过年”部分。全体朗诵结尾。
分析“守旧”的意义
提问

十二、《本命年的回想》

十二、《本命年的回想》

作品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理念,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美 好和宁静。
作品呼吁人们珍惜传统文化的 价值,关注农村的发展和农民 的福祉。
作品风格
作品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明 快,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
爱和怀念。
作品以细节描写为主,通过细腻 的笔触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点点滴
滴。
作品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家乡和 亲人的思念和感慨。
反思现代生活
作品启示人们要反思现代生活, 避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了 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内心的平静。
关注传统文化传承
作品启示人们要关注传统文化的 传承问题,积极参与文化传承活 动,保持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 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作品内容
作品概述
作品以回忆的方式,描述了作者在旧时农村度过的本命年。
作品以时间为线索,从腊月初一一直写到腊月三十,展现了农村的日常生活和风俗 习惯。
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的美丽风光和农民的朴实、勤劳、善良的品质。
作品主题
作品主题为回忆和怀旧,通过 回忆旧时的农村生活,表达了 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怀念。
推动现代散文发展
《本命年的回想》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推动了 现代散文的发展,为后来的散文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拓展文学题材
作品将农村生活和传统文化作为主题,拓展了文学的题材范围,使得 更多人开始关注和思考农村问题以及文化传承问题。
对社会的启示
重视农村发展
作品描绘了中国北方农村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农村的贫困和落后, 启示人们要关注农村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驱邪避灾。
目的
通过回忆童年时期对本命年的经 历和感受,表达作者对故乡和亲 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

本命年的回想课件整资料

本命年的回想课件整资料

腊月初一: 炒年货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 买糖果 挑绒花 杀牲畜 备食物
腊月二十三: 送灶神 换门神
大年三十: 除夕守岁
正月初一: 拜新年
预热
增温 红 火
发烧
No Image
4、想一想,文中的这些习俗中,寄托这 人们的哪些期盼?你从文中什么地方看 出来的?
例:从文中“奶奶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 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可以看出人们 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的愿望
例:“从糖瓜上抠下几块糖黏儿,抹在灶王爷的 嘴唇上,叮嘱他上天言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 这句中的“抠”、“抹”、“叮嘱”用的准确而 生动,写出了老百姓把虔诚的愿望寄托于滑稽的 举止之中,如实写来,自有幽默在其中,表现了 父老乡亲的可爱而又可笑。
现在过年与过去相比,哪些习 俗已消失或者被发扬光大了?现在 过年又出现哪些新的方式?
本文语言很有表现力,往往不多几笔就 能把某一生活情景生动传神地勾勒出来,读 读第四段,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理由。
写炒年货,不但正面写炒了一锅又一 锅,还写“土炕烫得能烙饼”,可见烧了 多少柴禾,炒了多少年货;玉米粒儿在铁 锅里“毕剥毕剥响”,与奶奶执铲时口中 念念有词,充分表现了气氛的浓烈和炒年 货中寄托的深义;“吃得我食火上升,口 舌生疮”,既侧面表现了“大吃大嚼”的 情景,也增添了几分幽默的情趣;写换门 神,“换岗”一词很幽默。
《本命年的回想》课件(整)资料
年的传说 No
Image
传说“年”是一头带有双角的猛兽,生活在海底。每年的 年三十它就浮出水面来到岸上,吞吃人和动物,所以一开 始一到年三十,人们就携老扶幼逃到山上,躲避“年”的 到来。
有一个年三十,村里来了一个要饭的老者。他听说了 这件事,说他有治“年”的办法。只要“年”出来的时候, 在门上贴上红的对联,穿上红的衣服,并放起焰火和爆竹, “年”就会被吓跑了。有一部分人就相信了。等“年”来 的时候,看到门上的红对联就紧张了,再听到爆竹声就吓 得逃之夭夭了。这就是人们在过年时要贴春联,穿红衣服, 放爆竹的原因。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本命年的回想》课文导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本命年的回想》课文导学

《本命年的回想》课文导学【学习目的】1.清晰严谨的脉络结构。

2.生动传神的语言。

3.过年习俗中的民俗风情.【基础知识精讲】词语积累赏心悦目此起彼伏五颜六色返老还童鬼鬼崇崇簸箕疙瘩腊月烙饼豆馅涿州阖家灶堂穿梭背景资料关于二十四节气春(立春)雨(雨水)惊(惊蛰)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天,夏(立夏)满(小满)芒(芒种)夏(夏至)暑(小暑〈大暑)相连,秋(立秋)处(处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霜降(霜降),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大寒(小寒〈大寒)。

课文开头的诗句工整严谨,每句一季,每季六节,每句一<四两个字相同,字面上都是季名(实际上表示节名),使二十四节的季节划分十分明确.课文点拨课文以在本命年回忆过去的方式,再现了中国人过大年的传统,很具有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读后让人感到,中国人正是在那种忙忙碌碌<风风火火之中,体会过年的热闹喜气,送走一个又一个新年的.文章总共叙写了十件事,突出了人们过大年时忙碌的景象,这十件事依次是:第一,炒年货.“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炒货类多量大;“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奶奶的炒年货歌伴着玉米粒儿在铁锅里毕剥毕剥响,表明在传统的习俗中寄寓着父老乡亲的许多理想.第二,吃腊八粥.腊八粥由“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说明营养丰富,同时达到了色〈香<味俱全的境界。

第三,买糖果.卖糖葫芦的〈卖枣儿的小贩,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引得小孩直流口水。

卖糖瓜和关东糖的小贩,“吆喝叫卖,此起彼伏,自卖自夸”,好像到了农村集市,热闹非凡,也衬托出了几分年味。

第四,挑绒花.大姑娘小媳妇,“站在门槛里挑选花朵”,那是害羞;老太太买绒花“插在小疙瘩鬏上”,特色鲜明.可见作家观察细致入微,描写细腻生动。

第五,宰牲禽。

不说“村里到处",而说“村南村北,村东村西”,这是作者在有意渲染宰杀牲禽的气氛,渲染浓浓的年味。

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十二 本命年的回想

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十二 本命年的回想
愿同学们每一天都象过年一样精彩、快 乐!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bò ji
jiáo
shēn

簸箕



shú jiē
jiū


秫秸 鬏 渍 阖
祟 suì
捅 tǒng
崇 chóng 拥 yōng
栗 lì 粟 sù 返回
炒年货(“腊月初一晚
上···”--“只得喝 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 汤。”)
吃腊八粥(“化食
换门神(“灶王爷走了”
--“···不敢登门 骚扰了”)
下一页
拜新年(“天麻麻亮”--“我又长了一岁”)
返回
汤···”--“不 原放下筷子”)
下一页
买糖果 (“喝过腊 八粥”--“自卖 自夸”)
挑绒花 ( “还有···”
--“···插在小疙瘩鬏 上”)
下一页
宰牲禽 (“村南村北” --“···开刀问 斩”)
备食物 (“家家都忙
着蒸馒头和年糕”-- “说闲话儿”)
下一页
送灶王爷(“腊月二十
三过小年”--“下 界才能保平安”)
自主学习
1、边读边勾画生字词。(参考课下注释或利用工 具书解决) (明确)
2、作者在本命年回忆了一件什么事?回忆往事后, 他有什么感受?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3、作者回忆了过年的哪些习俗?各用一主题词概 括(如:吃腊八粥) (明确)
4、作者在回忆过年的往事时,字里行间融入了怎 样的感情?
下一环节
合作探究
1、说说几十年前过年的风俗与现在有何异 同?这些不同说明什么? 2、过去也好,现在也罢,每逢过年杀猪宰羊、 张灯结彩、全家团圆,一派欢腾景象。想一想: 过年的风俗,寄托着人们的哪些期盼?

七年级语文上册《本命年的回想》课件4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本命年的回想》课件4 苏教版

簸(bò) 箕(ji) 烙(lào)饼 阖( hé)家 疙(gē) 瘩(da) 鬏(jiū) 渍(zì ) 中(zhòng)彩 捅(tǒng)进
大吃大嚼(jué) 玉米糁(shēn) 涿(zhuō)州 秫(shú)秸(jiē) 糖 黏(nián) 鬼 祟(suì ) 打 更( gēng ) 抠(kōu)
如果现在记者要采访你,问你这 样一个问题:你认为传统春节有什么 意义,在这隆重热闹的气氛中又传达 着哪些期盼?
寄予的期盼:
•辛苦一年,欣喜五谷丰登,享 用劳动果实; •望未来,祈求好运,祝愿平 安幸福; •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 里关系,和和美美共奔前程。
延伸课外 比较今昔
讨论•交流:
现在的年是怎么过 的?与过去相比哪些过 年习俗已消失或被发扬 光大了?现在过年又出 现哪些新的方式?
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 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 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在包饺子时, 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制钱等包进馅里。吃到的人, 来年的日子更甜美,一年走红运。最后我也把这个美好的祝愿送给大家每 一个人 。谢谢!
腊月初一:炒年货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 买糖果 挑绒花 杀牲畜 备食物 腊月二十三:送灶神 换门神 大年三十: 除夕守岁 正月初一: 拜新年
预热 增温
过 年 大 年
红 火
发烧
( )
假如你是这次民俗文化节的一 个解说员,就刘绍棠先生这篇作品 内容,请你向游人讲解一下春节某 一习俗的来历或传说。
(跳读课文同时调动知识储备,选取自己 最感兴趣的一项,展示有关的习俗或传说。注意 口语交际的技巧。)

本命年的回想PPT课件

本命年的回想PPT课件

运用丰富的群众语言与描述过年的习俗
和谐一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
的乡土风味。
20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
给汉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糁(shēn)儿
涿( zhuō)州
阖( hé )家
渍( zì)酸菜
秫秸( shú ) jie
生疮( ) chuāng
簸箕( bòji )
糖黏( nián )儿
大吃大嚼( ) jué 疙瘩鬏( )儿 gē da jiū
鬼祟(suì)
穿梭(suō )
晾( liàng)干
天麻麻亮( ) mā ma
21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2
18
探讨二:第四段交代的十件 风俗活动多而不乱,很有条 理,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1、时间顺序 2、过渡紧密
或明确交代时间,或使用 承上启下的词语或句子。
19
探讨三:运用生动传神的群众语言 是本文重要的写作特点,找出来加 以品味。
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 开刀问斩、 脚丫子朝天、上天言好事、下 界保平安、 小小子儿、小丫头儿、 磕辞岁头、 赏压岁钱、 亲支近脉、 天麻麻亮 ……
3
1、题目“本命年的回想”,同学们告诉我, “本命年”是什么意思呢?你们的本命年过 了吗?本命年有那些讲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课文中还有哪些习俗分别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期盼?(学生阅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大致能回答:健康、幸福、美满、来年丰收、邻里和睦……)
3、媒体出示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用含义深刻的对联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课后深入探究习俗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四、第二板块教学:拓展延伸,比较今昔
媒体出示学习目标2:比较今昔过年习俗的异同,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齐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媒体播放《新年好》,师生同唱导入新课。唤醒学生对过年生活的情感体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2、媒体出示图片,启发学生谈过年感受,产生了解过去过年情形的欲望,自然引入本文教学。
二、出示课题和作者
三、第一板块教学:研读课文,了解过去
(一)、媒体显示学习目标1:准确、简洁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学生齐读)
3、坚持以“读”为本,增强阅读指导,使学生学会朗读、速读、跳读等阅读方法。
媒体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包括文本、影音、动画等。
教学设想:
教学程序总体设计按纵横结构展开。即以“过去—现在—未来”为“纵线”,由对文中所写旧时习俗的了解,引起对现今过年习俗的思考,进而激发对未来过年方式的憧憬。“横”则指以知识、水平、情感目标为主题构成的概括习俗、比较异同、探究联想三大板块。
2、快速阅读、跳读《饺子过年》、大学生谈过年等拓展性资料,找出作者对过年感受的句子,使学生自主加入探讨。(学生交流,媒体显示)
3、教师充当主持人,以“过年大家谈”的形式引导学生说出切身体会,学生展开辩论。学生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寄托的文化内涵谈感受。
教师小结,强调习俗变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吸收其中的精华,启发学生追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并自然转入第三板块的教学。
(一)、现在的年是怎么过的?与过去相比哪些过年习俗已消失或被发扬光大了?
现在过年又出现了哪些新的方式?(媒体重现十件过年习俗)
(同桌讨论、学生交流:挑绒花、除夕夜等等变化比较大;新的过年方式如:网络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外出旅游……)
(二)、针对这种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
1、课文作者刘绍棠对过去的过年有着怎样的感受?(学生答:留恋、怀念)要求找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的感受。
五、第三板块教学:激发创新,畅想未来
学生展开联想、想象,畅想未来的年会怎么过。(媒体显示节日图片)
小组讨论,组长代表小组作班级交流。
六、师生共同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春节哪些方面的知识?你对春节感兴趣了吗?你还想知道相关春节的哪些知识呢?
七、激发问题意识,形成探究课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学生说说对过年的哪些问题产生了兴趣,还形成了哪些新的问题?(学生大致想知道的有:过年的由来,春节的传说,其它的春节习俗,本地的春节习俗,不同民族的春节习俗,过年的饮食文化……)
并进而指出产生问题即形成了课题,促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揭开课题研究的神秘面纱。并将此作为一个中长期作业。
探究方法指导:媒体显示相关图书资料和网址(超级链接,打开网页,让学生浏览);询问身边的人。
八、结束教学。(媒体播放新年钟声,投影出示: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
1、整体感知课文,教师几件事
比一比:哪一组概括得准确又简洁(如:吃腊八粥)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生字词相互质疑。
3、自主思考,写了几件事。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圈点批注,理清条理,加以概括。
4、小组合作,集中各成员的概括,并交流明确。(实物投影各小组归纳的几件事,学生点评,评出最佳。媒体显示教师归纳的十件习俗,供学生参考)
《本命年回想》
学习目标:
1.准确、简洁地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并说出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2.比较今昔过年习俗的异同,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学习重点: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
学习难点:能说出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对过年的独特感受。
教学方法:
1、在教学中,主要使用情景教学、对话教学等方法。
2、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水平。
(二)
放影片《祝福》片段(出现祭祀用的鱼,画面静止):要求学生同样能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影片中反映的习俗(水平迁移);说出鱼所寄托的寓意(学生:年年有余)。点年年有余的动画图,引出本板块的难点。
(三)、深入探究:春节习俗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1、媒体出示送灶图和包团子图,这些习俗包涵了人们的哪些期盼?(学生答:平安、团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