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草案简要说明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2016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2016年重大项目投资
计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淮安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6.01.18
•【字号】淮政发〔2016〕3号
•【施行日期】2016.01.1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信托与投资
正文
市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2016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
淮政发〔2016〕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推进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现将《淮安市2016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淮安市人民政府
2016年1月18日附件
淮安市2016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
单位:万元。
淮安市政府关于印发2016年中心城市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
及主要任务
资金来源及 运作方式
建设 性质
2016年
形象进度
合计
846
34410357
8478734
一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277
4619996
747528
淮安市政府关于印发2016年中心城市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淮政发[2016]1号
【发布部门】淮安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02.04
【实施日期】2016.02.0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淮安市政府关于印发2016年中心城市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
(淮政发〔2016〕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2016年中心城市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印发给你们,希认真组织实施。
淮安市人民政府
2016年2月4日
淮安市2016年中心城市建设项目投资计划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及内容总投资 (万元) Nhomakorabea2016年 计划投资 (万元)
开竣工
时间
责任单位
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安市城乡消防规划2017年实施计划的通知
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安市城乡消防规划2017年实施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3.09•【字号】淮政办发〔2017〕31号•【施行日期】2017.03.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消防管理正文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安市城乡消防规划2017年实施计划的通知淮政办发〔2017〕3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淮安市城乡消防规划2017年实施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落实。
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3月9日淮安市城乡消防规划2017年实施计划为进一步加快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车辆器材装备建设,全面提升全市公共消防安全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江苏省消防条例》要求,结合全市城乡消防设施规划建设实际,编制本年度实施计划。
一、工作目标调整城市消防安全布局,与城市建设同步建设消防站,增设消防装备、消防水源、消防通信等公共消防设施,使其满足灭火救援需要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二、实施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三)《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消防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五)《江苏省消防条例》(六)《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七)《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纲要成果方案)(八)《淮安市消防设施规划》(2006-2020)(九)《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三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十)《关于加强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和基层消防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十一)《关于积极推动发挥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火灾防控作用的指导意见》三、实施内容(一)消防法制做好《淮安市消防条例》立法调研工作。
根据《江苏省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管理办法》,制定《淮安市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管理办法》,并提请市政府发布。
淮安市总规纲要
1.4 规划范围
市域:淮安市域4区4县,面积 1007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34 万,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规划区:市区和涟水县陈师镇, 面积约3213平方公里,2007年 户籍人口283.2万人。
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约670 平方公里,编制中心城区总体 规划。
二、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2.1 城市职能
5、市域层面:
•政治经济文化综合中心 •运河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中心 •历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服务基地 •具有绿水生态特色的宜居城市
长三角层面 江苏省层面
市域层面
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长三角北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长三角北部地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江苏省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教育业中心 政治经济文化综合中心
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1 市域人口和城市化水平预测
1、现状人口和城市化水 平
540000000
2007年淮安市域总人口534 4600000
万人,城市化水平40%,城 4400000
镇人口213.6万人。
4200000 4000000
1982
1990
常住人口 户籍人口
产业集群与专业化初具 规模。
4.2 规划区空间发展
空间结构:极化中心 城市、拓展一环两轴”
强化区域服务职能,极化 中心城市
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拓展 一环两轴
空间布局
中心城区(240万) 次中心城镇(20~30万) 特色产业片区 小城市(3~5万) 重点镇(2万左右) 特色镇(1万左右) 一般镇(0.4—1 万)
以节约集约用地为原则,确定:
2015年,建设用地180平方公里,2007—2015年年均增加 6.2平方公里;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城乡规划规定的通知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城乡规划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淮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25•【字号】淮政规[2012]3号•【施行日期】2013.0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城乡规划规定的通知(淮政规〔2012〕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淮安市城乡规划规定》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淮安市人民政府2012年12月25日淮安市城乡规划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统筹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修改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规定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市、县、镇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本规定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乡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第三条本市城乡规划应当立足苏北重要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北翼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以“历史古城、文化名城、生态水城、工业新城”为城市特色目标,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人口、产业、资源、功能的集聚发展和能源的节约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并符合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的需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城乡规划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工作的领导,根据城乡规划工作的需要,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并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6年全市开发园区工作要点的通知-淮政办发〔2016〕39号
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6年全市开发园区工作要点的通知正文:----------------------------------------------------------------------------------------------------------------------------------------------------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6年全市开发园区工作要点的通知淮政办发〔2016〕3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市各相关部门:现将《2016年全市开发园区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4月13日2016年全市开发园区工作要点为充分发挥开发园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主平台、对外开放主阵地和创新发展主力军的作用,不断提升开发园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现明确2016年全市开发园区工作要点如下:2016年全市开发园区总体发展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第五次会议、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和全省商务工作会议、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创新发展”为主旋律,坚持绿色发展,扩大开放,集聚优势产业,再造体制优势,提升发展内涵,打造新常态下淮安开发园区竞争新优势。
2016年全市开发园区预期发展目标:以“全省排名争进位、载体创新求突破”为总目标,奋力实现“三个领先”,即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苏北领先,全省综合排名进位苏北领先,载体升格创牌数量苏北领先。
力争开发园区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市75%、进出口总额占全市90%、规模以上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占全市65%,比上年占比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一、突出招商引资,争创开放开发新优势坚持“敞开大门”办园区,提升开发区对外开放主体功能,推动项目向园区集聚、外资向园区集中。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外资占全市1/3以上,各县区开发区利用外资占当地50%以上,各市级经济园区利用外资不低于500万美元。
1.《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草案简要说明
《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草案简要说明一、前言2011年7月江苏省政府批准的《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在指导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和省域层面一系列重大战略、上位规划的颁布出台,使得淮安城市发展环境开始出现四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一是多重重大战略聚焦淮安及周边区域。
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江淮生态大走廊等,尤其是省委省政府对淮安建设成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和江苏省特色增长极的战略要求以及全省“1+3”功能区战略布局,明显提升了淮安中心城市发展定位,确定了淮安生态优先、特色发展的战略路径。
二是城市铁路、水运、航空等综合交通地位进一步提升。
尤其是高铁方面结合国家铁路网规划,未来可北达京津、南抵沪宁,实现宁淮1小时同城生活圈,融入上海2小时经济活动圈。
三是随着“两区一县”行政区划调整获批以及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淮安“纳湖入城,淮洪一体”战略构想急需结合产业空间布局优化面临重大调整。
四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多规合一”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三大试点获批,将有力的促进淮安城市发展和治理方式转型。
以上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使得淮安城市发展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
同时,也使得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已不能更好地指导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规划建设,亟需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因此,本次总体规划修编以全面落实淮安三项改革试点要求(多规合一、土地使用制度、新型城镇化)以及中央和江苏两个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前提,确定规划理念和方法,体现中央关于生态、集约、宜居等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战略意图;立足于建设强富美高新淮安、区域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等战略要求,结合淮安当前发展的迫切需求和现实问题,为淮安进入新常态阶段以后的长远发展谋篇布局,为淮安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繁荣之城、安康之城、宜居之城、文明之城”建设提供具体抓手。
淮安市总规纲要课件
开展城市规划宣传教育活动, 提高公众对城市规划的认识 和参与度,增强市民的规划 意识。
资金
加强资金监管
建立奖惩机制
设立城市规划实施专项资金,确保资金投 入充足,为规划实施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
积极争取国家、省级资金支持,同时引导 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格 局。
可持续性原则
总体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 的可持续性,合理利用资源,注重环境保护,实现城市长 期稳定发展。
可操作性原则
总体规划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为城市实际建设和发展提 供指导和支持。
城市总体规划目标
01
02
03
04
05
确定城市发展 性质和发展…
明确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战 略定位,制定符合城市特 点的发展目标。
环境卫生设施项目
包括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公 厕等项目的建设。
基础设施投资估算
投资总额
根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对各项基础设施项 目的投资进行估算,得出总的投资额。
分年度投资计划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财政状况,制定基础设施建 设的分年度投资计划,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资金来源
对各项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来源进行规划,包括 政府投入、社会资本投入、银行贷款等。
产业空间布局
产业集聚区 淮安市应建设多个产业集聚区,实现产业集聚、 资源共享和生态共建,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率和质 量。 创新平台 淮安市应建立多个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 业升级,提高产业发展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交通物流 淮安市应加强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便捷 高效的交通网络和物流体系,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和交易成本。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注重高质量与高效率, 确保项目建成后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的通知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淮安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6.02.16
•【字号】淮政发〔2016〕19号
•【施行日期】2016.02.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三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的通知
淮政发〔2016〕1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淮安市人民政府
2016年2月16日。
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
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第一章总则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9年-2030年,其中:近期:2009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
规划区淮安规划区范围包括淮安市辖区,面积为3171平方公里,以及涟水县陈师镇在宁连高速公路以西、空港部分地区,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规划区总面积约为3186平方公里。
规划层次本规划分为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1、市域,指淮安市辖清河、清浦、淮阴、楚州4区和涟水、洪泽、盱眙、金湖4县,面积为10072平方公里。
2、规划区,指市辖区、涟水县陈师镇在宁连高速公路以西、空港部分地区,面积为3186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指西、北至高速公路环、南至苏北灌溉总渠以南102省道、东至京沪高速公路以东235省道。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二节市域人口和城市化水平预测市域总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530万人,中期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560万人,远期2030年市域总人口为585万人。
市域城市化水平近期2015年市域城市化水平为53%,城镇人口为280万人;中期2020年市域城市化水平为60%,城镇人口为335万人;远期2030年市域城市化水平为70%,城镇人口为410万人。
第三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空间结构市域形成“一主四副多点网络化”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推动“多节点—网络化”空间结构的形成。
1、一主:即淮安中心城市,通过聚合区域高端职能,辐射带动市域发展。
2、四副:即涟水县城、洪泽县城、盱眙县城和金湖县城四个市域次中心城市。
3、多点:即其他城镇。
4、网络化: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铁路等交通设施为骨架,以市县域中心城市和重点镇为节点,构建开放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等级规模结构市域城镇形成四级等级规模结构。
1、市域中心城市:即淮安中心城市,规划城市人口220万人。
2、市域次中心城市:包括涟水县城、洪泽县城、盱眙县城和金湖县城等4座,规划城市人口20—30万人。
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安市小城镇建设示范引导实施方案的通知
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安市小城镇建设示范引导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淮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2.10•【字号】淮政办发[2010]209号•【施行日期】2010.1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安市小城镇建设示范引导实施方案的通知(淮政办发〔2010〕20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淮安市小城镇建设示范引导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希认真组织实施。
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一○年十二月十日淮安市小城镇建设示范引导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我市特色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完善小城镇配套功能,改善小城镇生态环境,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现就开展小城镇建设示范引导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开展小城镇建设示范引导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小城镇建设,特别是重点镇、中心城市周边的卫星镇建设明显加快,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开展小城镇建设示范引导,有利于加快重点镇、卫星镇的建设,加快特色城市化和城乡统筹规划的实施;有利于完善小城镇工业园区、中心商贸区等功能区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服务业现代化;有利于加快小城镇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公用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的承载能力;有利于逐步改变小城镇分散自建状态,形成小城镇统一规划、成片开发、精心设计、专业施工的建设模式,推进小城镇精致建设;有利于开展小城镇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收集处理,改善小城镇生态宜居环境;有利于挖掘保护开发历史文化遗存,创新景观绿化方式,提升小城镇建设档次和品位。
二、小城镇建设示范引导的目标市财政连续3年安排2500万元/年专项资金,通过项目引导,全面推进小城镇科学有序精致建设,提升小城镇档次和水平,选择基础较好的8-10个小城镇,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将其建设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小城市。
淮安城南规划方案
淮安城南规划方案淮安是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城市,位于长江下游,俗称“江淮之阙”。
为了进一步发展城市,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品质,淮安市政府制定了城南规划方案。
本文将围绕该规划方案,介绍其内容和目标。
一、背景介绍淮安城南地区是淮安的重要城市门户和形象窗口,也是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城南地区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因此,淮安市政府决定制定城南规划方案,以解决现有问题,推动城市发展。
二、规划目标1. 优化交通布局:通过改造道路、增设公交站点、建设交通枢纽等方式,提高城南地区的交通便捷度和通行效率,缓解拥堵问题。
2. 改善环境质量:采取生态治理、绿化整治等措施,提升城南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3. 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提升:通过建设商业中心、文化广场等项目,吸引投资和人才,提升城南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城市形象。
4. 保障城市功能需求:科学规划城南地区的公共设施、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等,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三、具体实施方案1. 交通规划:(1) 扩建主干道:规划新建一条宽度适中、通行能力强的主干道,以分流周边道路交通压力。
(2) 建设公交枢纽:在城南地区设立公交枢纽,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3) 引进新交通工具:鼓励引进新能源车辆,并提供充电设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2. 环境治理:(1) 开展生态修复:加大河道整治和湿地保护力度,改善水环境,提高空气质量。
(2) 绿化提升:加强绿化建设,增加城南地区的绿地面积,并植被合理布局,打造宜居的生态环境。
(3) 加强垃圾分类处理: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强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减少环境污染。
3. 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提升:(1) 建设商业中心:规划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商业中心,集合各类商超、品牌专卖店等,满足居民的购物需求。
(2) 打造文化广场:建设文化广场,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和展览,提升城南地区的文化氛围和艺术品位。
淮安市总体及高教新区规划
淮安市总体及⾼教新区规划淮安市总体及⾼教新区规划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分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规划区规划及中⼼城区规划三个层次。
本次规划期限为2008—2030年,分近期、中期、远期规划。
规划近期⾄2015年,中期⾄2020年,规划远期⾄2030年。
⼀、城市总体发展⽬标⼤⼒提⾼淮安⼯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平,进⼀步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将淮安建设成为长江三⾓洲北部地区重要的中⼼城市和具有绿⽔⽣态特⾊的宜居城市。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规划范围:淮安市辖清河、清浦、淮阴、楚州4区和涟⽔、洪泽、盱眙、⾦湖4县,⾯积为10072平⽅公⾥。
2、⼈⼝规模及城市化⽔平:近期到2015年市域总⼈⼝为565万⼈,城市化⽔平为53%;中期到2020年市域总⼈⼝为580万⼈,城市化⽔平为60%;远期到2030年市域总⼈⼝为600 万⼈,城市化⽔平为70%。
3、市域空间结构:形成“⼀主、四副、多点、⽹络化”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主,即淮安中⼼城市;四副,即涟⽔县城、洪泽县城、盱眙县城和⾦湖县城四个市域次中⼼城市;多点,即其他城镇;⽹络化,即以⾼速公路、⼀级公路和铁路等交通设施为⾻架,以市县域中⼼城市和重点镇为节点,构建开放的⽹络化空间格局。
4、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形成1座市域中⼼城市——4座市域次中⼼城市——15座重点镇——36座⼀般镇的四级等级规模结构。
5、市域交通发展:构筑公路、铁路、航空、⽔运、管道综合协调发展的⼀体化交通⽹络,促进淮安发展成为长江三⾓洲北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三、规划区规划1、规划范围:市辖四区、涟⽔县陈师镇在宁连⾼速公路以西的部分,⾯积为3213平⽅公⾥。
2、空间发展策略:(1)极化中⼼城市,强化区域服务职能,提升区域辐射和带动能⼒。
(2)拓展“⼀轴两翼”,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轴,通过整合各区发展动⼒,打造具有区域竞争⼒的淮安中⼼城市,中⼼城市向北发展空港新区,带动涟⽔县城的发展;向南发展盐化⼯业区,带动洪泽县城的发展。
淮安市总规纲要共46页文档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源自END淮安市总规纲要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淮安总体规划文本
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概况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城市化与城镇发展战略第二节城镇体系布局规划第三节重点市镇规划设想第四章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第一节城市性质第二节城市规模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第一节用地发展方向第二节总体布局原则第三节布局结构第六章用地布局规划第一节公共设施用地第二节居住用地第三节工业用地第四节仓储用地第五节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第六节对外交通用地第七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附表附表1: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汇总表附表2: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第一章总则一、区位分析淮安市位于长三角经济带与淮海经济带的交汇处,连接了长三角与华北、华中三大经济区域;在江苏省中部,处于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是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城市群中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位于苏北腹地,其范围为东经118度12分~119度36分,北纬32度43分~34度06分。
淮安市域的南面是江苏省经济较发达的沿江地区,有苏锡常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有近水楼台得到苏南、上海、浙江辐射发展势头良好的扬州、南通、泰州等苏中城市;北面是正在加快发展的东陇海发展轴,有徐州都市圈、海港城市连云港以及新沂、邳州等新兴城市;东面沿海地区虽然是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低谷,但建设海上苏东、发展海港经济和海洋产业将大有收获,南通、连云港分别兼有长江和陇海线之利,盐城已有森达、悦达、江动等知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前景看好。
而淮安则恰恰处在这三条发展轴带的边缘,虽然在省城镇体系中的“三圈五轴”有一条新宜城镇聚合轴穿越淮安市,毕竟这条轴线经过的地域基础较为薄弱,是一条待发展的产业-城镇轴线。
二、规划说明淮安市的现状表明淮安城镇化水平与市域经济水平基本协调,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双重落后的特点。
城镇体系表现出中心城市的能级较低、城镇体系发育不全、城镇功能趋同、城市化水平较低且地域分布不均等特征。
因此,淮安城镇体系面临着结构调整的任务,调整的目标是形成以淮安为核心、县城为骨干、重点城镇为纽带、城乡协调发展的总格局,通过增强中心城市实力,壮大各级城镇的集聚规模,形成大小城镇分工明确、职能互补、结构合理的城镇新体系。
中共淮安市委批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全市贯彻执行《城乡规划法》情况的调查报告的通知
中共淮安市委批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全市贯彻执行《城乡规划法》情况的调查报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淮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9.20•【字号】淮发[2011]31号•【施行日期】2011.09.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中共淮安市委批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全市贯彻执行《城乡规划法》情况的调查报告的通知(淮发〔2011〕31号)各县(区)委,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党组(党委),市各直属单位党委,部省属驻淮单位党组(党委),市各重点企业党委:现将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全市贯彻执行〈城乡规划法〉情况的调查报告》转发给你们,希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淮安市委2011年9月20日关于全市贯彻执行《城乡规划法》情况的调查报告(市人大常委会调查组)近期,市、县(区)两级人大常委会联合组成调查组,就《城乡规划法》在我市贯彻执行情况专题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工作及成效《城乡规划法》自2008年1月1日实施以来,市、县(区)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实施。
充分发挥规划先导作用,城乡规划体系日趋完善,规划设计水平明显提高,规划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对加快市中心城区及全市城乡建设步伐,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加强宣传培训,强化规划的法律意识。
《城乡规划法》颁布施行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各级干部进行系统学习,并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电台和网络等2各类新闻媒体,通过会议、电视讲话、现场咨询、公众问答等方式广泛进行宣传。
如洪泽县在全县开展了《城乡规划法》进机关、进社区、进课堂、进集镇、进中心村、进建筑工地等“六进”宣传活动;盱眙县将《城乡规划法》纳入全国普法宣教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全社会关心规划、参与规划、遵守规划的良好氛围正逐步形成。
(二)注重城乡统筹,规划体系日臻完善。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淮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淮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8.25•【字号】苏政复〔2023〕27号•【施行日期】2023.08.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淮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苏政复〔2023〕27号淮安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审批淮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淮政呈〔2023〕41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淮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淮安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着力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江淮现代产业高地、大运河人文魅力名城。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淮安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97.350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96.0050万亩(含易地代保任务3.000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411.101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599倍。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发挥大运河文化带和淮河生态经济带交汇点作用,推进江淮生态经济区绿色转型发展,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
构建等级合理、协调有序的城镇体系,加强城乡融合发展,构建“极核引领、组团协同、多点支撑”的城镇结构。
推进北部平原、中部湖群、南部低山丘陵的生态保护修复,协同构筑江淮湖群生态绿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草案简要说明一、前言2011年7月江苏省政府批准的《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在指导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和省域层面一系列重大战略、上位规划的颁布出台,使得淮安城市发展环境开始出现四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一是多重重大战略聚焦淮安及周边区域。
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江淮生态大走廊等,尤其是省委省政府对淮安建设成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和江苏省特色增长极的战略要求以及全省“1+3”功能区战略布局,明显提升了淮安中心城市发展定位,确定了淮安生态优先、特色发展的战略路径。
二是城市铁路、水运、航空等综合交通地位进一步提升。
尤其是高铁方面结合国家铁路网规划,未来可北达京津、南抵沪宁,实现宁淮1小时同城生活圈,融入上海2小时经济活动圈。
三是随着“两区一县”行政区划调整获批以及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淮安“纳湖入城,淮洪一体”战略构想急需结合产业空间布局优化面临重大调整。
四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多规合一”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三大试点获批,将有力的促进淮安城市发展和治理方式转型。
以上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使得淮安城市发展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
同时,也使得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已不能更好地指导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规划建设,亟需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因此,本次总体规划修编以全面落实淮安三项改革试点要求(多规合一、土地使用制度、新型城镇化)以及中央和江苏两个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前提,确定规划理念和方法,体现中央关于生态、集约、宜居等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战略意图;立足于建设强富美高新淮安、区域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等战略要求,结合淮安当前发展的迫切需求和现实问题,为淮安进入新常态阶段以后的长远发展谋篇布局,为淮安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繁荣之城、安康之城、宜居之城、文明之城”建设提供具体抓手。
二、规划范围和期限(一)规划范围1、市域:为淮安市行政辖区范围,包含淮安市区和涟水、盱眙、金湖三县,总面积为10030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包括淮安市区及空港产业园,总面积为4491.5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包括清江浦、淮阴、淮安、洪泽集中建设区以及盐化新材料产业园、淮安工业园、空港产业园,总面积为573.4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16-2030年。
其中,近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三、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建设“繁荣、安康、宜居、文明新淮安”时代要求,把握淮安发展的新常态,摆脱传统路径依赖,积极探索中心强化、交通引导、福祉提升、特色引领、绿色发展的路径,将淮安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开放包容城市、特色魅力城市和生态韧性城市。
四、城市性质苏北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北部综合交通枢纽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滨湖生态旅游城市。
五、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市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淮安市域总人口2020年达到550 万人,2030年达到585万人。
市域城镇化水平2020年达到63%,2030年达到78 %。
(二)市域城镇等级规模体系重点保障中心城市、县城、重点中心镇等关键城镇化载体的发展规模,合理控制一般城镇发展规模,形成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协同发展的市域城乡体系,构建“1-3-10-47”的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即1个市域中心城市、3个市域副中心城市、10个重点中心镇、47个一般镇。
表1淮安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表(2030年)注:一般镇结合正在推进的《淮安市城镇空间发展规划优化方案》最终成果确定。
六、城市规划区规划(一)发展规模1、人口规模现状(2015年)总人口30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1.4万人;近期(2020年)总人口35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8万人;远期(2030年)总人口39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1万人。
2、用地规模现状(2015年),建设用地总量812.1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设用地294.7平方公里;近期(2020年),建设用地总量827.4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设用地333.9平方公里;远期(2030年),建设用地总量797.9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设用地372.2平方公里。
(二)“两线三区”空间管制体系1、基本生态控制线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区、特殊物种保护区等生态红线区域的一级管控区、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结构性水体以及其它需要特别控制的地区。
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的空间进行严格管控,严禁一切与生态环境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
2、城镇开发边界符合生态保护要求、适应城镇发展战略且适合开展城镇建设的区域,结合城镇发展规模划定,包括城市开发边界与镇开发边界。
至2030年,划定城市开发边界面积328平方公里、镇开发边界面积73平方公里。
其中,城市开发边界包括城市建设用地299平方公里,备用地29平方公里。
3、禁止建设区主要包括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区域一级管控区;洪泽湖、白马湖及马家荡等湖泊水面以及骨干河道水体;淮安市盐矿下关矿段、江苏井神盐化股份有限公司下关盐矿和江苏井神盐化股份有限公司蒋南盐矿的采矿权范围;城市输油输气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五米地域范围。
4、限制建设区主要包括基本农田;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湿地公园、清水通道维护区、生态公益林、洪水调蓄区、重要渔业水域等六类生态红线区域的二级管控区;500千伏、220千伏高压廊道、天然气管道和输水管道等市政设施控制用地;易燃易爆设施、危险品仓库周边控制用地。
5、适宜建设区主要包括已建设用地、尚未开发且适宜进行集中建设用地、土地整理后新划定的可建设用地。
七、中心城区规划(一)发展规模近期2020年,常住人口198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265.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34.1平方米;远期2030年,常住人口2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98.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14.9平方米。
(二)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形成“双心、三轴、九组团”的空间结构。
其中,“双心”指商业金融中心与行政文化中心;“三轴”指淮海路-洪泽湖大道发展轴、翔宇大道发展轴以及枚皋路发展轴;“九组团”包括中心组团、淮阴组团、高新区组团、开发区组团(含空港产业园)、淮安组团、运南组团、生态文旅组团、工业组团、洪泽组团等九个发展组团。
(三)公共服务设施体系1、行政办公完善市级行政文化中心建设,优化老城区的原行政办公用地,部分行政办公用地可通过功能置换,向行政中心周边集聚。
各区整合利用现有行政办公设施。
2、文化设施重点完善大剧院、图书馆等市级文化设施的功能,并通过整合现有设施,新增大中型特色文化设施,形成沿里运河—京杭运河文化旅游带、沿古淮河-盐河生态休闲带。
保留老城区的老市图书馆、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
结合行政区划,完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日常居民使用的中小型文化设施,结合文化设施增设公共绿地、文化广场。
3、教育科研设施高中在市域内平衡,初中、小学按服务半径就近平衡。
保留现状小学53所、九年一贯7所、初中26所、高中11所、完中4所,新增小学37所、九年一贯11所、初中18所、高中7所、完中4所。
保留淮安工学院、淮安师范学院等教育机构用地。
鼓励各类职技学校向高教园区集中布局,促进教育设施共建共享,建设教育实践基地、科研基地等相关教育科研设施。
重点围绕高教园区、宁淮服务业集聚区等地,以及生态文旅组团规划集中的科研设计用地,建设功能复合的科研园区。
表2规划中小学布局一览表4、体育设施完善提升市级、区级体育设施功能,增加开放性。
重点推进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完善小型体育场馆、健身步道等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健身需求。
5、医疗卫生设施规划设置20所综合医院。
其中,三级综合医院保留2所,迁址重建1所,生态文旅组团、淮安组团按三甲医院标准建设医疗中心各1所。
新建地区增设5所中型综合医院,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均衡布局,床位数不低于400张。
完善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及接续性医疗机构布局。
规划新建妇幼医院、儿童医院、眼科医院、康复医院等一批专科医院。
新建1所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6、社会福利设施完善淮安市社会福利院,并依托老年福利院建设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
结合行政区划,各区建设1座示范性养老机构、1座以介护或临终关怀服务为主的爱心护理院,床位数不少于500床。
7、宗教设施保留和完善现状慈云禅寺、景会寺、闻思寺、基督教堂等宗教场所。
(四)绿地系统规划形成23个城市综合公园。
其中,规划保留扩建楚秀园、樱花园、勺湖公园等综合公园15处,新建综合公园8处。
保留与扩建专类公园22处,新建3处。
新建地区结合小区中心建设不小于0.4公顷的社区游园;老城居民出行500米能到达一处不小于0.1公顷的城市绿色客厅。
沿里运河、古淮河、盐河及大运河等重要河道,建设30米以上的绿化景观风光带,流经生活性用地的骨干河流河道、城市主干道两侧,建设10米以上带状公园。
(五)工业和仓储物流布局规划5个工业集中板块,用于重点发展既有主导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作为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集聚空间。
包括开发区板块、高新区板块、盐化新材料板块、工业园区板块、淮安区工业板块。
规划布局3处区域物流园区与4处特色物流园区,区域物流园区包括新港物流园、公铁水联运物流园、现代综合物流园,特色物流园区包括保税物流园、电商物流园、盐化工物流园、洪泽物流园。
(六)城市更新中心城区范围内划定5大类共15片重点更新地区,作为优先和重点推进更新改造的区域,并指导下层次规划改造区域的时序安排。
表3重点更新地区引导内容(七)公用设施规划1、给水工程中心城区范围内供水需求为125万立方米/日。
在此基础上,设置自来水厂5座,即淮阴水厂、城南水厂、经济开发区水厂、工业园区水厂、井源水务水厂,总规模为125万立方米/日。
给水主干管道沿淮海北路、北京北路、长江西路、翔宇大道等道路敷设,管径DN1400-DN800毫米;随着道路实施,分期改造部分给水干管。
远期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将达到80%以上,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控制在10%以下,城市公共设施节水器具全覆盖。
2、排水工程中心城区范围内污水产生量68万立方米/日,污水集中处理率取90%,加上临近乡镇污水进入城市污水管网,污水需集中处理量65万立方米/日。
重点建设11座污水处理厂,总规模80万立方米/日;在清安河污水处理厂和四季青污水处理厂附建再生水厂,总规模15万立方米/日。
新建地区采用雨污分流制,老城区近期采用分流制有困难时,可采用雨污合流制或合流式截留制,远期逐步过渡到雨污分流制。
中心城区污水管线宜沿中心城区主干道敷设,管径D1200-D600毫米,污水管道尽量少穿障碍物,对已建道路,以少破路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