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创业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创业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摘要介绍了农民创业园的国内外发展概况,总结了目前农民创业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农民创业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民创业园;发展;概况;存在问题;建议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活动日趋频繁,城市面貌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同时所造成的城市压力远远超过了城市生态承载力的限度,使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与持续发展的平衡失调。同时,城市原有的自然生境和自然景观逐渐消失,人们很少有机会享受与野生动物相处的乐趣。农民创业园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了重要场所,不仅能满足市民游憩的需求,也能更好地发挥健全城市生态系统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我国的农民创业园还是一个新兴的项目,整体还没有完善支撑。有些过于自然,基本近乎于农家乐体系,有些则过于繁琐,丧失了自然的特点。因此,在农业园的建设中,生态建设是城市公园建设的目标,要立足本地的自然资源,结合人文和历史文化,运用生态学原理,通过不同类型、功能的植物群落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以实现农业园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公园与一般的城市公园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其“生态性”[1],是以城市生态保护与恢复为前提规划设计的城市绿地。而农民创业园作为生态园区的一种,也具有生态公园的特点以及特色。因此,农民创业园公园通过生态途径改善城市景观,将城区空置地转化成自然化的风景区,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引回城区,恢复和重建乡土动植物种群,从而满足住区居民与大自然接触的需求[2-3]。

1国内外农民创业园发展概况

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和日本等国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从90年代开始,生态农业在世界各国有了较大发展[4]。国外农业商业化的发展推动了生态农业的建设,在这4个农业产业模式下使农业拥有自己的市场,在市场运作的前提条件下,农业的收入可以大幅度增加,同时具有更多的资金推动新型农业和生产技术的发展。通过科技和经济的支持,农业生态化得到更好的完善,追求高效的管理方式是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5]。

20世纪末,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我国各地市城郊和乡镇结合自己的农业特点、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相继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面积的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农业观光园的兴起对农业的发展有积极影响,农民不只依靠种田这样的简单模式增加收入,其中发展农业旅游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在这些园区内,为了突出高新农业特点,大多栽植一些优良品种果树、稀有蔬菜和新潮花木,在绿化设计和道路规划方面也做得很好,有的还设立了一些小品和其他娱乐服务设施。整个园区除生产之外,还可供人们参观游览,这

就是农业观光园的雏形[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在宏观上为当代农业示范园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当代农业的发展中,“以人为本”、“人本关怀”、“关注民生”、“以消费者为中心”等观念成为贯穿我国农业示范园发展的主流观念,“大农业”等概念则反映了“全面协调发展”的深刻要求,“旅游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农业”等理念也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潮流[6]。

2目前农民创业园存在的问题

2.1重心主题不突出

很多农业园一味追求尽可能满足游客需求,盲目迎合游客的口味,将时下流行的各种娱乐项目混合到一个公园当中,忽略农业本身的特点,形成不伦不类的景观公园。没有更好地体现农业园本身独特性,即农业和园林有机结合的特点。

2.2主题雷同较多,造成各地农业园“千园一面”的现象

目前在全国各地兴建的农业园都成为一个格局,没有突出自己的特点。农业本身具备因地制宜的特色,从农作物的选择上就具备地域性的特点[7]。而农业园的格局往往相同或者雷同,没有突出本身的特色。

2.3盲目追求园林化,缺乏因地制宜的设计和建设

农民创业园是园林的一种形式,但不是纯粹的园林,造成农业园林或者公园失去了原本农业纯朴归真的意义。大多创业园内部设施都过于城市化,没有体现农村的特点,景点、小品过于人工景观化。很多农民创业园没有利用好当地的资源优势,没有体现当地的特色,没能很好地发挥现场优势。

2.4规划管理不当

农民创业园的尺度一般很大,在这么大的面积上所做的规划设计和前期思路显得很重要。合理的规划可使园区有序长久的发展,而一般结合实际的规划并没有得到更多的重视,对于旅游资源的规划不足分析不够,使成果一般小于预期的结果。

2.5忽略现场条件,缺少人的切实参与

农民创业园本着生态性的原则造园,在自然生活的基础上增加景观特色,丰富旅游文化,但是往往忽视了现场条件的制约因素,不仅破坏了现状条件,还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目前很多旅游项目都因为游人过多或者因人的进入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农民创业园可以通过人为活动解决这样的问题。在农民创业园中游人切实的参与到农业生产活动中,体会自己真正融入园中,以及和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可从根本上保护农业、保护生态、保护环境[8]。但目前这方面做的并不充足。

3农民创业园发展建议

3.1明确生态设计目标

农民生态创业园在概念、功能、形式等各方面都与传统的农家乐或者农业观光园有很大的区别,有其自成体系的特色。结合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原理,通过分析空间结构和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的相互作用,研究满足不同生态保护和恢复的设计目标的创业园景观格局模式,满足某些特定生态目标的景观尺度,从而使农业创业园的设计可以以此为基础,明确在给定规模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生态设计目标,或者为达到某些生态设计目标所必需的最小规模[1]。

3.2突出地方民俗文化特色

世界性、全球化的进程使全世界共享技术进步的成果,也使各个国家和地区更加注重自己独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园林的发展趋势也向着回归自然、重建人与自然有机的和谐统一以及主题公园方向发展。农民创业园本身也是一个公园,其更多的突出人与自然有机结合的理念。农业是人类改变自然同时又适应自然的结果,本身就具备综合性,再结合园林特色,使其更具有旅游价值。发扬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丰富园林文化内涵,使创业园更具渊源,因为有文化的园区更具有发展价值。民族生态博物馆是目前公认最成功的原生民族文化的保护模式[9]。农业是人类发展中最具有历史的产物,且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体现。在创业园中设立民俗文化主题园是符合农业历史的,同时可以更加突出创业园本身的特色。在其建筑、植物上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民族特色。

3.3合理种植生态植被

农民创业园规划建设中,生态植被的合理种植非常重要。通过生物群落的合理配置,能够满足各种生物的生态位要求,从而形成合理的时空和营养结构,最大限度地保护物种多样性,并与周围环境组成和谐的统一体。同时在生态基础上大量发挥农业生态物种选择,在满足生物习性的同时推出观赏农业物种,不但满足农业需求,也能满足观赏旅游需要[10]。最大限度发挥农作物配置优势,避免单一运用农作物的种植模式,使只具备农田村庄的景观中忽略小景观的营造。因此,应选择适宜的优势种和伴生种,特别是建群种应尽量与地带性群落相似,运用植被生态恢复技术,促进农业园中绿地的生态化、自然化和景观多样性。首先调查实施地现存的生态特征、利用状况和潜力;其次,通过合适的设计和管理,保护和利用实施地自然环境的异质性,创造适合家养动物栖息的多样化混合生境,挖掘和增强生态潜力,或创造全新的动植物环境,除了满足农业植物的生长需求,也能让农业动物和谐地生活。

3.4建立示范、实验区

创业园可以建成合作示范区,如花卉业、林业、农耕业、水果园、渔业等示范区。同时也可以在创业园中建立一些试验基地,如林业合作实验区、台湾农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