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
《地质学》野外实习指导书 - 内容
![《地质学》野外实习指导书 - 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626f72b9e31433238689330.png)
《地质学》野外实习指导书 - 内容目录一、实习目的与实习内容....................................2 二、南京地区地质概论....................................3 三、野外实习路线 (21)四、实习安排与要求 (26)1一、实习目的与实习内容(一)实习目的地质学野外实习是地质学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习野外工作方法,进行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打下一下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1、矿物与岩石野外实习中认识实习地区常见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少量火成岩。
了解岩石的岩性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的集合体。
2、地层野外实习中熟悉实习地区各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包括群与组,弄清岩层产状,地层之间接触关系。
3、地质构造与构造运动认识明显的水平构造,单斜构造。
认识明显的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特别是断层证据。
结合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理解构造运动概念。
4、外动力地质作用认识明显的风化现象,了解各种岩石风化程度;认识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及塑造的地貌类型单元;认识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认识斜坡动力地质作用及产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现象。
认识冲积物、洪积物、坡积物、残积物、重力堆积物。
5、简单的工程问题建筑物区域、场地地质状况,斜坡地质状况,隧道工程地质状况等。
2二、南京地区地质概论引言从南京向东到镇江再折向南东,东抵武进县境孟河一带,绵延了一列丘陵、低山,称为宁镇山脉。
它全长约100余公里,标高一般为100~200米,少数山峰超过300~400米,如钟山、孔山、九华山、华仑山、栖霞山、宝华山等。
这里地层山露齐全,不仅对于下扬子,而且在华南均具代表性;构造变形程度中常,构造形象清楚、典型;火成岩类多而且出露广泛;有各种内生及外生矿床,加之这里地质研究程度高,交通方便,观察容易,其中许多地点已成为地质旅行和教学实习的良好场所,在国内享有盛誉。
构造地质学实验(1)
![构造地质学实验(1)](https://img.taocdn.com/s3/m/a630888c84868762caaed54b.png)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构造地质学》实验报告*名:***班级:资源勘查10-1班学号: 10号指导教师:***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地质图、地质剖面图、地层柱状图的基本内容、用途、作图原理和图示规格2、掌握阅读地质图件的步骤和方法二、内容说明(一)地质图1、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地壳的一部或全部地质组成和地质现象,按一定比例尺缩小,概括投影到平面(地形图)上的图件。
用以推论该地区地质发展历史及矿产分布规律,指导找矿。
因此,地质图是地质工作者经常应用的图件。
2、一幅正式的地质图应该有图名、比例尺、图例、编制单位和编图人、编制时间等。
图名:常用整齐美观的大字书写,图名要表明图幅所在的地区和图的类型。
一般是根据该图幅内最有名的城镇或地名命名,如《山东省地质图》,《泰安幅地质图》。
图名常居中放置在图幅上方。
图号:是为了图件的保存、整理、查找方便起见而统一规定的。
一般都是用地形图的国际统一分幅和编号。
比例尺:用以表明该图的缩小程度和精度,比例尺的形式有三种类型:数字比例尺:如1:200000自然比例尺:即图上相当于自然界真正的水平长度。
线条(图解式)比例尺:将比例尺作成尺子状,上面注明单位长度所代表的实际长度。
图例:指图的内容简要示例,是地质图不可缺少的部分。
不同类型的地质图有不同的图例。
一般地质图图例是用各种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明地层的时代、岩性、地质界线、构造、产状要素和矿产等几个方面。
图例一般放在图的右边或下方(如图内有空白也可放在图框内),并按一定顺序排列。
“图例”两字应用醒目的字体注明。
地层图例自上而上或自左而右由新到老顺序排列,图例格子的大小长宽比一般为0.8:1.2,格内注明地层代号,涂上颜色,右边注明岩性,左边写地层或时代名称。
已确定时代的岩浆岩、变质岩要按时代顺序排列在地层图例中,没有确定时代的岩浆岩、变质岩按酸性程度,变质深浅依次排列地层图例之后。
构造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
![构造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405813e14791711cc79173a.png)
构造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构造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篇一:构造地质学实践报告构造地质教学实习实习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导师日期一.绪言1. 实习概况构造地质教学实习是一次旨在旨在培养我们观察、认识地质现象、掌握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方法、训练实际工作能力的现场教学活动,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野外地质教学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地质基本知识和内容,掌握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地质思维方法,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为后续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及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通过为期两周的实习时间,我们掌握野外沉积岩分类的基本方法,熟悉野外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描述地质构造的基本方法和内容等专业技能。
2. 实习目的构造地质学野外实习是《构造地质学》课程结束后,进行的野外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本次野外实习,能直观地反映课堂所讲的内容,使我们直接观察和了解一些野外地质现象,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将认识、掌握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许多东西。
为我们以后在学习专业课方面奠定了基础:1).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实地的野外观察、认识、描述和分析,获得对构造地质学的进一步认知,加深对课堂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培养地质思维能力和时空观念。
学会观察并认识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
2).掌握并应用一些野外地质工作的技能。
练习野外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包括岩性点的观察和记录、构造点的观察和记录、路线地质观察和记录。
进行常见沉积岩、沉积现象的野外识别。
3).培养吃苦耐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生活作风和科学精神,锻炼意志,增强体质,努力适应野外地质工作环境。
4).了解人与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关系,增进人文和社会意识,增强地质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实习安排6月24日—6月26日:实习动员6月27日:漳州火山地质公园6月28日—7月4日:数据整理7月5日:青云山7月6日:长乐下沙海滩7月7日—7月10日:数据整理,撰写实习报告4. 实习区地质概况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濒临西太平洋,属华南褶皱系的一部分,是环太平洋成矿带中的重要成矿区之一。
构造地质学实习报告
![构造地质学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f5eb14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3.png)
一、前言实习时间:2023年7月15日至2023年7月30日实习地点:XX省地质实习基地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构造地质学理论知识,提高野外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地质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1. 实习目的及任务(1)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构造分析方法;(2)了解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及成因;(3)学会野外地质调查、观测、记录和描述方法;(4)提高地质绘图、剖面图绘制和地质报告撰写能力。
2. 实习过程(1)实习初期,我们首先进行了地质基础知识复习,包括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构造分析方法等;(2)随后,我们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观察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现象,包括褶皱、断层、节理等;(3)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野外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岩层产状测量和地质素描;(4)实习中期,我们对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进行了初步分析,绘制了地质剖面图;(5)实习后期,我们结合实习成果,撰写了实习报告。
三、实习成果1. 地质构造现象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以下地质构造现象:(1)褶皱:实习区域主要发育有轴向为北东方向的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2)断层:实习区域发育有北东向和北西向的断层,断层带宽窄不一,部分断层带有明显的位移现象;(3)节理:实习区域发育有北东向和北西向的节理,部分节理与断层相伴生。
2. 地质剖面图绘制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观测结果,我们绘制了实习区域的地质剖面图,包括褶皱、断层、节理等地质构造要素。
3. 实习报告撰写结合实习成果,我们撰写了实习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实习目的及任务;(2)实习区域地质概况;(3)实习过程及成果;(4)实习心得与体会。
四、实习心得与体会1.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构造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构造分析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野外实际操作能力;2. 野外地质调查和观测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如何进行地质素描和描述;3. 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他人沟通交流,共同完成任务;4.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我国地质构造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增强了专业兴趣和责任感。
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实习
![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实习](https://img.taocdn.com/s3/m/b15798772b160b4e767fcf47.png)
2
二、方法说明 ①了解图区出露地层的时代、层序和接触关系 ② 认识图区新老地层分布和延展情况了解其 地貌特征; ③ 分析地形对地层露头分布形态和出露宽度 的影响。
2019/12/15
《构造地质学》-李强
3
重点:地层分布是否有对称重复现象; 分辨出背斜和向斜; 分析褶皱的形态和组合特征。
关健:确定褶皱的两翼、轴面和枢纽产状
2019/12/15
《构造地质学》-李强
7
倒转褶皱
2019/12/15
《构造地质学》-李强
8
4.判断轴面产状: ①测量两翼产状,用极射投影方法或几何作图法来确定。 ②在地质图上,从两翼产状大致判断出轴面产状。 如果两翼倾向相反,倾角大致相等,则轴面直立 如果两翼倾向、倾角基本相同,则轴面产状也与两翼
2019/12/15
《构造地质学》-李强
19
褶皱地区铅直剖面图的绘制
1.分析图区地形和褶皱特征 注意地层界线的弯曲是与岩层产状和地形
的影响有关还是与次级褶皱有关,如是次级褶 皱在剖面上应反映出来。
2.选定剖面位置 剖面线应尽可能垂直褶皱轴迹延伸方向,且
能通过全区主要褶皱构造。将选定的剖面线标绘 在地质图上。
注意:褶皱的地层一定是围绕某中心对称出现
2019/12/15
《构造地质学》-李强
5
2.确定两翼产状 褶皱两翼产状及其变化:主要从地质图上标绘的
地层产状符号直接去认识和分析。在一定情况下,也 可以根据同一岩层在褶皱两翼露头宽度的差异,定性 地对比两翼的倾角大小。这种分析是以岩层厚度基本 稳定,地形起伏不大或褶皱两翼的地面坡度相似为前 提,而岩层露头宽度只与岩层倾角大小有关,露头宽 度窄的一翼倾角大,宽的一翼倾角小。
《构造地质学》实习课教案
![《构造地质学》实习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6ee878804d2b160b4ec06b.png)
《构造地质学》实习课教案赵温霞李志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教研室2004.3.24.实习一认识和阅读地质图(水平、单斜岩层展布区)学时:4(课堂学时)╋4(自学学时)═8学时一.目的要求1. 初步建立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图式规格;2. 学会读图的一般步骤及方法;3. 厘定不整合类型并描述其特征;4. 掌握不同产状之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出露特征;5. 于地形地质图上求解面状构造(岩层)产状要素;6. 利用“三点法”求解面状构造(岩层)产状要素;7.学会制作图切地质剖面图。
二.作业:1. 读凌河地形地质图(附图1),分析该区地形地貌表现特征;2. 总结凌河地区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出露特征(后者用“V”字形法则);3. 按练习与思考题的要求(P220——1)完成附图1作业;4. 在凌河地形地质图(附图1)上制作图切地质剖面图(沿A——B线);5. 按练习与思考题的要求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P221-3-①,附图3);三. 要求:1.读图前先着色。
2.交作业:①文字报告500—800字;②图件3份——附图1、附图3、图切地质剖面。
3.交材料费,1元/人,以班为单位→612室肖军老师(女)。
四. 实习步骤:1. “V”字形模型示意及“V”字形图图示;2.讲授“目的要求”之1、2条:地质图的概念,成图原理及方法;3.带读附图1,附图3;4.用间接法求岩层产状⑴在地形图上求岩层产状(附图1、图16-1)讲解示范步骤:以立体图或模型示倾斜岩层,有100、150m不同高程走向线位于其上,用一简单三角关系可以看出其产状关系,即沿层面作垂线AC,则倾斜线AB线与其水平投影线AC之夹角а为岩层倾角,CA即为岩层倾向,Ⅲ——Ⅲ为150m走向线,Ⅱ——Ⅱ为其水平投影线,BC为二走向线高差;将该三角形置平,其关系不变,B C1即为B C,仍为其高差(图16-1),а1即为а,CA仍为倾向,皆可用量角器和直尺直接度量。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精)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精)](https://img.taocdn.com/s3/m/cda47344be23482fb4da4c9f.png)
1.换算目的层层面标高;
2.将计算结果标在地形图各个点上;
3.分析目的层面高程的变化规律;
4.联三角网;
5.用插入法求等高线点;
6.绘等高线
实习六 绘制和分析节理玫瑰花图
一、目的要求
1.学会编制节理走向玫瑰花图;
2.了解节理倾向和倾角玫瑰花图。
二、主要内容
1.整理节理资料和绘制节理玫瑰花图;
2.分析节理玫瑰花图并了解其构造意义。
节理玫瑰花图是一种较常用的节理统计方法,分为走向玫瑰花图和倾向玫瑰花图。
节理走向玫瑰花图主要反映节理的走向方位,并在半圆内作图。
节理倾向玫瑰花图根据节理倾角或倾向编制的,它需要在整圆内作图。
编制方法:
1.资料整理
2.确定作图比例尺及座标
3.找点连线
4.写上图名和比例尺
2.学会认识构造等高线所反映的构造形态。
二、主要内容
1.根据岩层标高(或埋藏深度)资料编绘构造等高线图;
2.认识构造等高线所反映的构造形态。
构造等高线图是用等高线来反映一特定岩层的顶面或底面(或某一构造面)的起伏形态的一种构造图,又称构造等值线图,是油气田、煤田和一些层状矿床的勘探和开采中经常要编绘的一种重要图件。
2.水平断距的测定
3.求地层断距
(三)断层时代的确定
4.判断轴面产状
5.枢纽产状和轴迹的确定
6.转折端形态的认识
7.褶皱形态的描述
(二)褶皱组合型式的认识
(三)确定褶皱形成时代
(四)褶皱地区铅直剖面图的绘制
1.分析图区地形和褶皱特征
2.选定剖面位置
3.绘出地形剖面
4.在剖面线上标出背斜和向斜位置
5.绘出褶皱形态
构造地质学实习教材1
![构造地质学实习教材1](https://img.taocdn.com/s3/m/88c4f2ecd5bbfd0a79567334.png)
图2
平面的投影
图3
直线的投影
平面的投影方法(图 2)设一平面走向南北、向东倾斜、倾角 40°,若此平面过球心, 则其与下半球面相交为大圆弧 PGF, 以A点为发射点, PGF 弧在赤平面上的投影为 PHF 弧。 PHF 弧向东凸出,代表平面向东倾斜、走向南北,DH 之长短代表平面的倾角。 直线的投影方法(图 3)设一直线向东倾伏、倾伏角 40°,此线交下半球面于 G 点。以 A 为发射点,球面上的 G 点在赤平面上的投影为 H。HD 的长短代表直线的倾伏角、D 的方位角 即直线的倾伏向。同理,一条直线向南西倾伏、倾伏角 20°,此线交下半球面于 J 点,其赤 平投影为 K。 为了准确、迅速地作图或量度方向,可采用投影网。常用的有吴尔福网(简称吴氏网, 也称等角距网) (图 4A)和旋密特网(等面积网) (图 4B) ,以及据其改换形式而成的极等角 度网(图 4C)和极等面积网(赖特网) (图 4D) 。吴尔福网与施密特网基本特点相同,下面以 吴尔福网为例介绍投影网。
φyx γyx A′C′ B′C′ C′A′ 1+eAB
φyx
γyx
2a
2b
θ′
θ
ω
1+e1
1+e2
R
三、作业
1.描述三条不同方向直线的方向随卡片叠的剪切应变量增大的变化。 CA 线的方向及长度 变化说明了什么? AB 线和 BC 线方向变化的总趋势如何?有何地质意义? 2.描述三条线的长度随剪切量增大的变化。讨论 1+eBC 在变化曲线上最小值的意义, 这时 B′C′的方位如何? (1+eBC)的曲线与 X 轴交点的含义?各直线长度变化的总趋势如何? 3.分析θ′的变化规律。沿曲线外推,分析当γyx→0 时θ′趋向于多少?当γyx→∝时, θ′趋向如何? 4.在不同剪切应变量时,各应变椭圆的主轴是否为同一条直线?分析θ的变化规律,当 y→0 时,θ趋向于多少? 5、分析 R 的变化趋势?
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
![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780a2f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f.png)
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第一篇: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工程地质学实习指导书(土木工程专业使用)一、地质野外实习记录及工作任务书(一)野外地质观察记录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必须做好记录,地质记录是最宝贵的原始资料,是进行综合分析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也是地质工作成果的表现之一。
1.野外记录要求(1)详细观察和记录:包括地质内容和具体地点两方面(2)客观地反映实际场区地质情况(3)记录清晰、美观、文字通达(4)图文并载2.综合性地质观察的记录综合性地质观察的记录要全面和系统,应用于对某一地区的全面、综合性地质调查。
如进行区域地质测量,常采用观察点和观察线相结合的记录方法。
观察点是观察的点位置,是地质上具有关联性、代表性、特征性的地点。
如地层的变化处、构造接触线上、岩体和矿化的出现位置及其它重要地质现象所在。
观察线是连接观察点之间的连续路线,即沿途观察,达到将观察点之间的情况联系起来之目的,是观察和记录的一般对象。
作为实习时的参考,现将观察点、线的记录内容和格式介绍如下:(1)日期与天气:当天工作的日期与天气晴或天阴等(2)工作地区的地名(3)路线:从何处开始经过何处到达何处,要写得具体清楚(4)观察点编号:可从01开始依次为02,03,……(5)观察点位置:尽可能详细交代方位、地形地貌等。
(6)观察目的:了解在本观察点着重观察的地质构造特点。
如观察某时代的地层及接触关系,观察某种构造现象(如断层、褶皱……)、观察火成岩的特征,观察某种外力动力地质现象等(7)观察内容:详细记录观察的地质构造现象,这是观察记录的实质部分。
观察的重点不同,相应地有不同的记录内容。
如果观察对象是层状地质体,则可按以下程序进行记录:① 岩石名称、岩性特征,包括岩石的颜色、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等;② 化石情况,有无化石,化石的多少,保存状况,化石名单;③ 岩层时代的确定;④ 岩层的垂直变化,相邻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列出证据;⑤ 岩层产状,按方位角的格式进行记录;⑥ 岩层出露处的褶皱状况,岩层所在构造部位的判断,是褶皱的翼部或轴部等;⑦ 岩层小节理的发育状况,节理的性质、密集程度,节理的产状,尤其是节理的力向;岩层破碎与否,破碎程度,断层存在与否及其性质、证据、断层产状等;⑧ 地貌、第四系,水文特征及其它外动力地质现象;⑨ 标本的编号,如采取了标本,样品或进行照相等应加以相应标明;⑩ 补充记录上述内容尚未包括的现象。
地质实习指导书1
![地质实习指导书1](https://img.taocdn.com/s3/m/3aa54bd55f0e7cd185253673.png)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1.实习目的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是本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今后学习、工作中使用分析地质资料打好基础。
2.实习要求⑴ 在教师指导下,逐渐学会野外地质勘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岩层产状的测定,地质点的工作内容,地质路线的观测,地质剖面的测绘及节理的测量与统计方法等。
⑵ 仔细观察与认识不同时代地层的主要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特征,地下水及物理地质现象,达到初步具有观察和分析野外地质现象的能力。
⑶ 对实习地区的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初步归纳、分析,并结合水工建筑物、港工建筑物、工业民用建筑物以及道路和桥梁工程等,进行稳定和渗漏等方面的工程地质条件初步评价。
⑷ 认真并按时完成所规定实习内容,根据野外观察实测资料、记录、标本及作业等,实习结束时编写实习报告和绘制基本图件,以利于巩固实习效果和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二、实习准备工作1.思想方面实习前首先要做好思想动员和组织准备工作。
讲明实习的目的和具体要求,宣布实习守则,要求严格遵守。
为保证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和做好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
野外实习的生活、学习条件相对较差、困难较多,要求同学做好吃苦耐劳、敢于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要求实习队必须是一支战斗性强纪律性严的组织。
在实习队部领导下,每班设正、副班长各一人,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设小组长一人,小组是完成实习任务最基本单位。
各班设学习、生活、宣传、卫生、文体、保密安全干事若干人,分别负责各项具体工作。
2.学习方面为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取校内课堂讲授,野外现场进行教学实习的方式。
为此要求结合实习内容,重点对主要造岩矿物与岩石,地质构造、地史概要,地质图等部分进行复习准备。
对实习指导书认真学习。
在实习期间,结合现场教学所讲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如各种地质作用和地质现象,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及特征,工程地质测绘,以及库、坝区,边坡,洞室的工程地质问题等。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bfcb7721ed9ad51f01df2da.png)
2.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如不带等高线,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一般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3.看比例尺比例尺一般注在图框外上方图名之下或下方正中位置。比例尺反映了图幅内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比例尺愈大,制图精度愈高,反映地质情况也愈详尽。
地质剖面图置于图框外的下方,一幅地质图可设一个的上方正中,或以剖面线代号表示之,剖面线代号就是用细线条画出在地质图上的线段两端的代号,如A—B等,它表明地质剖面图在地质图上的位置。
地质剖面图的比例尺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两种,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地质图的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表示在剖面两端竖立的直线上,按海拔标高标示。
剖面图内一般不要留有空白。地下的地层分布、构造形态应该根据该处地层厚度、层序、构造特征适当推断绘出,但不宜推断过深。
3.地层柱状图
是以柱状剖面形式系统表示工作区各地质时代地层的岩性、厚度和接触关系的一种图件(图1—1太阳山综合地层柱状图)。正式的地质图或地质报告中常附有工作区的地层综合柱状图。地层柱状图可以附在地质图的左边,也可以绘成单独一幅图。比例尺可根据反映地层详细程度的要求和地层总厚度而定。图名书写于图的上方,一般标为“ΧХ地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构造地质学课间野外教学实习指南-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构造地质学课间野外教学实习指南-西北大学地质学系](https://img.taocdn.com/s3/m/0de2346ef242336c1eb95ee2.png)
构造地质学野外实习指南一、实习地点本课程把野外实习地点泾阳县口镇-淳化县金川湾,实习沿公路进行。
实习区位于鄂尔多斯地块的南缘,汾渭地堑北缘的渭北隆起带(图1)。
地貌上属于渭河盆地北缘泾阳县与淳化县交界的嗟峨山。
该区褶皱、断裂发育,构造形态多种多样,是研究渭河地堑及其北缘渭北隆起带构造特征及形成过程的良好区段,长期以来受到教学、科研、生产单位的普遍关注,而且不同研究者对该区段构造发育的几何学、动力学已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认识,是实施野外教学、训练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良好实验室。
二、实习目的配合构造地质学的课堂教学,通过口镇一金州湾地质剖面实习,有望达到以下目的:①客观识别自然状态下的各种构造要素(招皱、断裂、面理、线理)及其几何学特征;②学习野外各种构造要素的产状测量、性质确定和构造要素的运动学分析.;③进行构造要素形成序列、构造组合和运动学分析的初步训练,并对构造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和构造叠加、改造关系进行一定的探讨和讨论。
三、实习要求及注意事项l.注意安全。
由于实习沿着公路进行,山路狭窄且路上来往车辆较多,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2.多观察。
仔细观察地质现象(包括地层、构造等),对典型地质构造要作素描图。
3.勤思考。
结合课堂上所讲内容,对所观察到的地质现象作一定的几何学、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4.在实习结束后的一周之内,每个同学都要交回关于此次实习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①实习名称(构造地质学野外教学实习人时间、地点、带队老师和参加实习的人员;②实习目的;③实习地区的地质概况;④描述本次实习所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对典型地质现象最好附上素描图),并结合课堂上所讲内容对这些地质现象作一定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⑤本次实习的体会(取得的认识、对实习的建议等)。
四、实习时间实习时间初步安排在学完褶皱和断裂构造的有关内容之后的某个星期六。
五、实习区地质概况1.地层实习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寒武一奥陶系、二叠系和中生界(图2)。
构造地质学实习教程(郝建民主讲)实习12构造地质综合作业
![构造地质学实习教程(郝建民主讲)实习12构造地质综合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f3ca0ae9ee06eff9aef807ef.png)
4.2 褶皱(需要对褶皱进行编号) (限400字)
褶皱总体组成及特点简述之
f1 河北村—金山镇线性背斜褶皱组; f2 孤峰— 陵庄复式向斜褶皱组; f3 五里河— 诸岭背斜褶皱组; f4 奇峰—雨峰—王庄背斜、向斜褶皱组
中泥盆统(D2)砂岩、砾岩主要呈()状分布于图区()镇及()村东南部, 出露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
上泥盆统(D3)……岩主要呈()状分布于图区………,出露面积约为……平 方公里。
下石炭统(C1) ……岩主要呈()状分布于图区………,出露面积约为…… 平方公里。
……………………………………………………………………………
编写研究区地质构造概述报告
编写构造概述报告是在分析地质图和编制有关图件 之后进行的,报告的编写又是分析地质图的深化。 地质构造概述报告的内容必须与地质图、剖面图、 构造纲要图等方面的内容完全符合一致,互相印证, 相互说明。一般报告应包括以下章节:
第一章 引言:简单明确的语言叙述读图作业的目 的要求,所读图幅的名称、比例尺、图区地形轮廓 以及完成作业情况(指工作量) 。
第一章 引言(依次:图区地理位置、地 势地貌特征、人文环境、资料介绍、报告 完成人及工作量) (限250字)
图区位于伏牛山东南麓金山镇地区,图区面积 约( )平方公里。
图区最高峰为北部的渚岭主峰,海拔1800米; 有名的山峰还有()、()、()、()等。从 河流体系特点判露地层及产状
5 地层重复、缺失及地质界线的错开特征
6 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断距大小
7 断层与周围其它构造的关系以及断层形成时代
第五章 地质发展史(限400字)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c8565e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1b.png)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基地班使用,共54学时,实习课20学时)实习一学习使用《构造地质学》CAI课件一、目的要求了解《构造地质学》CAI课件的特点、功能和使用方法二、说明CAI 是computer assistant instruction 的缩写,即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一般称作CAI课件或多媒体课件。
CAI课件具有直观、美观、立体感强、可以进行动态模拟、容易操作、具有很强的交互性等特点,利用CAI课件进行教学,可以由教师结合软件进行讲授,也可以由学员开展自学,达到调动学习积极性、启发主动性思维、增加学习乐趣的目的,从而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CAI课件在21世纪的大学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这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共识。
目前国内外正在掀起一股CAI研制和开发的热潮。
国外已有相当数量的CAI课件面市。
我国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对研制开发自己的CAI课件也给予了高度重视。
在国家教委领导下已经分别成立了全国理科、工科和文科CAI研制协调小组。
部分院校如北大、清华、科大、暨南大学、上海交大等也纷纷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和管理机构,同时注入了大量资金开展CAI课件研制和开发。
《构造地质学》是地学各专业本、专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系统地介绍与岩石变形和构造作用有关的基础知识。
课程涉及许多的概念、术语,尤其是构造作用的动态过程较难仅仅通过书本学习或教师讲解获得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一些难点。
《构造地质学》CAI课件是西北大学地质系师生自行开发的。
该课件系统展示《构造地质学》课程的有关内容。
通过图、文、声、二维和三维动画的有机结合,提供一个轻松、有趣、能够充分发挥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教学工具。
目前该课件处于试用期,某些功能和内容有待进一步改进。
希望同学们在利用该课件进行学习的同时,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使课件趋于完善。
课件的主要功能如下:(1)对课件的教学内容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顺序或任意浏览。
构造地质学_软件应用实习指导
![构造地质学_软件应用实习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f514b0ba69dc5022aaea00fd.png)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软件应用部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院构造地质学系李志勇实习一Surfer软件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目的要求】1)使用Surfer软件获取和处理地质数据2)使用Surfer软件进行图形绘制,实现地质数据可视化1 软件简介Golden Software Surfer 8.0是美国GOLDEN软件公司一套在Windows 操作环境下运行的二维和三维图形绘制软件。
软件具有强大的绘图能力,能将离散数据经过插值生成规则的格网数据,绘制丰富多彩的等值线图、3D立体图、矢量图、影像图、阴影地貌图、地貌晕渲图等,而且能很方便标注、修改绘制好的图件。
具有简单的数学运算、数据统计、平滑、滤波、微分、积分、傅立叶和谱分析等多种数据分析功能。
也具有趋势面分析、体积、面积计算、地形分析、剖面计算等三维空间分析功能。
用户包括测绘、矿业、工程、医药、地学、生物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和科学家,是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地学研究人员必备的软件。
软件对中、小离散数据进行插值处理具有绝对的优势。
正是因为其强大的插值功能,已经使它成为用来处理数据首选的软件,能迅速地将离散点的测量数据通过插值转换为连续的数据曲面。
软件提供了12种插值方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克里金插值法、最小曲率法、改进谢别德法、自然邻点插值法、最近邻点插值法、多元回归法、径向基函数法、线性插值三角网法、移动平均法、局部多项式法和数据度量法。
图1-1 使用Surfer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图的基本流程2 软件应用2.1软件界面Surfer软件具有两种工作界面:Worksheet界面数据文件的建立、打开、保存、统计等。
plot界面网格文件处理和图形绘制。
软件运行后进入默认的Plot界面(图1-2)。
图1-2 Surfer软件Plot界面2.2建立XYZ数据文件一个XYZ数据文件至少包含三列数据:其中两列数据为数据点的X坐标和Y坐标值,第三列数据为对应数据点的Z值。
《构造地质学》060102实验指导书
![《构造地质学》060102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63ab848f7ec4afe05a1df07.png)
《构造地质学》课程实验指导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用)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学期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实验室编2006年1月目录实习一分析地质图,作剖面图(水平、倾斜岩层)实习二分析褶皱区地质图实习三绘制和分析节理玫瑰花图实习四分析断层地区地质图实习五构造地质综合实验实习一分析地质图,作剖面图(水平、倾斜岩层)一、目的要求初步认识地质图(水平、倾斜岩层)。
学习作地质剖面图。
二、说明图名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类型。
一般采用图内主要市镇、居民点及主要山岭、河流等命名。
如果比例尺较大,图幅面积较小,地名不为人们所知,则在地名前要写上所属省(区)、市或县名。
如《北京市门头沟区地质图》。
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
图例是地质图上各地质现象的符号和标记,用各种规定的符号和色调来表明地层、岩体的时代和性质(见附录Ⅰ“地层代号和色谱”以及附录Ⅱ“各种常用构造符号”)。
图例要按一定顺序排列。
地层图例在前,次为代号图例,构造图例一般排在最后。
地层图例的安排从上到下由新到老;如横排,一般由左向右从新到老。
确定时代的喷出岩、变质岩可按其时代排列在地层图例相庆的位置上。
岩浆岩体图例放在地层图例之后。
已确定时代的岩体可按新排列,同时代各岩类按酸性到基性顺序排列。
构造图例,如地质界线、断层应区分是实测的还是推断的。
地形图的图例一般不列于地质图图例中。
2.图切地质剖面图正规地质图均附有一幅或几幅切过图区主要地层、构造的剖面图。
如单独绘剖面图时,则要标明剖面图图名,如周口店(指图幅所在地区)太平山-升平山地质剖面图。
如为图切剖面并附在地质图下面,则以剖面标号表示,如Ⅰ-Ⅰ′地质剖面图或A-A′地质剖面图。
剖面在地质图上的位置用细线标出,两端注上剖面代号,如Ⅰ-Ⅰ′或A-A′等。
在相应剖面图的两端也相应注上同一代号。
剖面图的比例尺应与地质图的比例尺一致。
垂直比例表示在剖面两端竖立的直线上,按海拔标高标示。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2f095334b73f242336c5fac.png)
作业 1.测出各岩层的产状 2.用图来说明“V”字法则 3.在松溪地形地质图(附图)上,根据:(1)已知某赤铁矿层为一倾斜矿层, 产状稳定,有三个钻孔各见矿深度为:ZK260m;ZK340m;ZK580m,用三点法
求该矿层产状;(2)在设计钻孔ZK9处,预计打多深可达该赤铁矿层顶面
(230)? (提示:钻孔中铁矿层顶面高程等于钻孔地面位置高程减去见矿深 度).
实习一:地质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一、目的要求 (1)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 (2)了解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掌握水平、直立、倾斜岩层及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特征 二、说明 (一)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规格 1.概念 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花纹将地壳上一定区 域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按照一定的比例尺概括地垂直投影到水平 面,来反映该区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形态、规模、时代及其分布 和相互关系的一种图件。 除普通地质图外,还有按工作性质和任务要求测绘内容不同 的专门地质图,如构造地质图、矿产图、矿区地质图、水文地质 图、工程地质图和第四纪地质图等。
(二)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读地质图首先要看图名、比例尺和图例。从图名和图幅代号、经纬度, 了解图幅的地理位置和图的类型;从比例尺可以了解图上线段长度和面积大小, 并可反映地质体大小及详略程度;图幅编绘出版年月和资料来源,便于查明工 作区研究史。熟悉图例是读图的基础。从图例可以了解图区出露的地层及其时 代、顺序,地层间有无间断,以及岩石类型、时代等。
地层图例的安排是从上到下由新到老;如放在图的下方, 一般是由左向右从新到老排列。图例都画成大小适当的长 方形格子排成整齐的行列。方格内标的颜色和符号与地质 图上同层位的颜色和符号相同,并在方格外适当位置注明 地层时代和主要岩性。已确定时代的喷出岩、变质岩要按 其时代排列在地层图例相应位置上。岩浆岩体图例放在地 层图例之后,已确定时代的岩体可按新老排列,时代未定 的岩体按酸性到基性顺序排列。
构造地质学实习教程
![构造地质学实习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6054df91dd88d0d233d46ac0.png)
例3 已知某断层面产状F=N10°E,25°W,其傍侧沿派生 的张裂面充填的石英脉产状为F‘= N20°E,10°W,求石英脉
形成进主应力方位和岩石内磨擦角,并分析断层性质。
编制和分析构造 实习九
等高线图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构造等高线的概念,学习根据钻孔资料编制 构造等高线图 2.学习分析构造等高线图所反映的构造形态。 二、内容 (一)构造等高线图也叫构造等值线图或构造图。
凉风垭地区钻孔深度资料 表二
钻孔号 深度目的层标高 钻孔号 深度 目的层标高 钻孔号深度 目的层标高 钻孔号深度 目的层标高
1 220
30 9 200
70 17 200
100 25 220
80
2 194
80 10 170
100 18 240
70 26 200
80
3 235
60 11 190
19 210
32 215
50
.
附 图 12
实习十 综合分析地质图及作业
一、目的要求
1.通过综合分析地质图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构造 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地质图的能 力。 2.学习编绘某些图件和编写读图报告的基本方法和 技能,为野外的地质实习和今后实际地质工作打下 比较坚实的基础。
二、读图的程序和具体要求
90 27 207
4 305 5 249
40 12 243 13 215
50 20 196 60 21 207
28 175
70
29 150
6 210
14 223
60 22 257
30 235
10
7 170
100 15 220
70 23 198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樊光明)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樊光明)](https://img.taocdn.com/s3/m/d0f8e6020740be1e650e9aff.png)
樊光明主编编者的话构造地质学的实习课是构造地质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习,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进一步理解讲课的内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构造能力的目的。
本实习指导书根据构造地质学64学时安排的,教学可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在实习内容上有所偏重,有一定的挑选余地,有些实习,如褶皱和断裂部分,虽只各安排一次,教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一次实习内容分解为两次,即读图一次,作地质剖面一次。
本实习指导书是在四院合编教材,徐开礼、朱志澄主编教材;朱志澄、宋鸿林主编教材;朱志澄主编教材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有缺点和错误之处,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2006年4月28日目录实习一认识地质图及读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和不整合地质图 (1)实习二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7)实习三编制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 (9)实习四读褶皱区地质图及编制图切地质剖面图 (11)实习五编制和分析构造等高线图 (15)实习六极射赤平投影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一) (20)实习七编制和分析节理玫瑰花图 (28)实习八编制节理极点图和等密图 (32)实习九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层产状及断距 (36)实习十极射赤平投影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二) (39)实习十一构造模拟与实验研究 (45)实习十二构造标本的观察与分析 (521)实习十三构造地质综合作业 (522)附录Ⅰ各种常见岩石花纹图例 (56)附录Ⅱ真视倾角换算表 (59)附录Ⅲ地层代号及色谱 (61)附图1.凌河地质图 (63)附图2.望洋岗地质图 (64)附图3.松溪地形图 (65)附图4.金山镇地质图 (66)附图5.凉风垭地区地形图 (67)附图6.暮云岭地区地形地质图 (68)附图7.吴尔福网 (69)附图8.施密特网 (70)附图9.赖特网 (71)实习一认识地质图及读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和不整合地质图一、目的和要求:(一)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二)了解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的方法;(三)掌握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及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剖面图的比例尺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两种,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地质图的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表示在剖面两端竖立的直线上,按海拔标高标示。
地层柱状图格式见太阳山地区地质图(图1—1)。图内各栏可根据工作区地质情况和工作任务而调整。如“化石”一栏有时可并入“岩性简述”,有时“水文地质”和“地貌”可略去。
(二)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看图名和方位从图名、图幅
代号和经纬度可了解该图幅的地理位置和图的类型。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四纪地质图》等,图名列于图幅上方图框外正中部位,经纬度标于图框边缘。一般地质图图幅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特殊情况也有用箭头指示方位。一幅地质图一般是选择图面所包含地区中最大居民点或主要河流、主要山岭等命名的。
地质图的编制,首先必须是通过野外现场观察,对区内地层、岩石、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构造变动等情况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再以规定的线条把各种地质界线(包括地层界线、岩体界线、断层线、不整合界线等)勾划出来,把岩层和断层等的产状标记上去,对各时代地层和各类型岩浆岩涂以各种统一规定的颜色,对各种岩相(岩浆岩、变质岩)和蚀变、矿化现象加以各种规定的符号、花纹。
图例是指示读图的基础,从图例可以了解图区出露的地层及其时代、顺序,地层间有无间断,以及岩石类型、时代等(图1—1太阳山剖面图)。
凡是图内表示出的地层、岩石、构造及其他地质现象就应无遗漏有图例,图内没有的就不应列上图例。地形图的图例一般不标注在地质图上。
(5)图框:分内框和外框,外框用粗实线,内框用细实线。两框之间用数字注明经纬度并按规定画出经纬线格。图框外左上侧注明编图单位,右上侧写明编图日期;下方左侧注明编图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编图人;右侧注上引用资料(如图件)单位、编制者及编制日期。也可上述内容列绘成“责任表”放在图框外右下方,或图框内空白处。
2.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如不带等高线,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一般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3.看比例尺比例尺一般注在图框外上方图名之下或下方正中位置。比例尺反映了图幅内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比例尺愈大,制图精度愈高,反映地质情况也愈详尽。
2.地质剖面图
正规地质图均附有一幅或几幅切过图区主要地层、构造的剖面图(图1—1太阳山剖面图)。它有代表性地和最醒目地概略揭示了本区的地质构造特征。这种图通常是地质人员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以及自己对该地区的认识在室内根据地形地质图编绘成的。在按地形图切制成的地形起伏剖面上,还要按地质界线位置及地层产状绘上地质的内容。这种剖面图通常附在地质图的下方。
地质图按比例尺大小可分:小比例尺地质图(比例尺<1∶50万),中比例尺地质图(比例尺1∶20万--1∶10万)和大比例尺地质图(比例尺>1∶5万)。
(4)图例:指图的内容简要示例,是一张地质图不可缺少的部分。图例是地质图上各地质现象的符号和标记,用各种规定的符号和色调来表明地层、岩体的时代和性质。图例通常放在图框外的右边或下边,也可放在图框内足够安排图例的空白处。图例要按一定顺序排列,一般按地层、岩石和构造这样的顺序排列,并在它们前面写上“图例”二字。
在读柱状图时更应该调动出自己的全部知识,从图中所列各地层单位的厚度、岩性、化石等图文中解读出丰富的地质历史信息。把柱状图当做该地区的简明地质历史来读。
6.读地质剖面图地质剖面图就是在地质图上选一条尽可能穿越不同地形、地层和构造状况的有代表性的直线,把该线段上的地形、岩层和构造等用二维的垂直断面图的形式表示之。
(3)比例尺:又称缩尺,用以表明该图的缩小程度和精度。比例尺是图上的一段线长与其实地上相应的一段水平距离的比。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有数字比例尺与线条比例尺,数字比例尺用分数表示图上长度与实地长度的比例(如1∶50000,即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上50000厘米或500米或0.5千米)。分子规定用1。因此,分母愈大,表明图缩得愈厉害。线条比例尺是在图上绘一直线如尺状,在该直线上截取若干段、每段标出所代表的实地长度米或公里)。比例尺一般放在图名下或图框下方正中位置。
各地层的代号标注在剖面线出露的相应地层的上面或下面,地层的符号(花纹)和色谱应与地质图一致,其图例放在地质剖面图框的下方正中。
剖面图的两端上方要注明断面线方向,用方位角表示。剖面线所经过的主要山岭、河流、村镇等地名应注在断面地形上相应的位置。
7.地质图的综合分析在熟悉了上述各种图例的基础上,即可转向图面观察,一幅地质图所反映的地质内容是相当丰富的。从观察内容上先从地形入手,然后再观察地层、岩性、构造、地貌等;从观察方法上,采用一般——局部——整体的分析步骤,首先了解图幅内一般概况,然后分析局部地段的地质特征,逐渐向外扩展,最后建立图幅内宏观地质规律性的整体概念。
地层图例的安排是从上到下由新到老;如放在图的下方,一般由左向右从新到老排列,图例格子的大小长宽比一般为0.8∶1.2或1∶1.5,方格内注明地层代号,涂上颜色,右边注明岩性,左边写地层或时代名称。已确定时代的岩浆岩、变质岩要按时代顺序排列在地层图例中,没有确定时代的岩浆岩、变质岩按按酸性程度,变质深浅排列在地层图例之后。
构造图例就是用不同线条、符号所表达的地质构造的内容和意思,如岩层的产状要素,断层的种类等,构造图例常放在地层图例之后。地形图例一般不标在地质图上。
5.读地层柱状图地层柱状图也叫综合地层柱状图,置于图框外的左侧,它是按工作区所出露的地层新老叠置关系综合出来的、具代表性的柱状剖面图。柱状图中地层自上而下,由新到老顺序排列,各地层的岩性用规定的花纹表示之,另栏注明各地层单位的厚度和相邻地层的接触关系;喷出岩或侵入岩按其时代与围岩接触关系绘在柱状图里。
如单独绘剖面图时,则要标明剖面图图名,如周口店(指图幅所在地区)太平山——升平山地质剖面图。如为图切剖面并附在地质图下面,则以剖面标号表示,如Ⅰ—Ⅰ′地质剖面图或A-A′地质剖面图。剖面在地质图上的位置用细线标出,两端注上剖面代号,如Ⅰ—Ⅰ′或A-A′等。在相应剖面图的两端也相应注上同一代号。
剖面图的比例尺应与地质图的比例尺一致,如剖面图附在地质图的下方,可不再注明水平比例尺,但垂直比例尺应表示在剖面两端竖立的直线上,按海拔标高标示。剖面图垂直比例尺与水平比例尺应一致,如放大,则应注明。
图例中的构造符号放在所有地层、岩石符号的后面,其顺序是:地质界线、产状要素、断层、褶曲轴、节理以及层理、劈理、片理、流线、流面和线理产状要素等。对地层界线、断层线是实测的与推断的,图例与图内一样,应有所区别。各种符号的颜色也是有规定的,除不同的地层用不同颜色外,地质界线用黑色,断层线用鲜红色,地形等高线用棕色,河流用浅兰色,城镇和交通网用黑色。
剖面图两端的同一高度上注明剖面方向(用方位角表示)。剖面所经过的山岭、河流、城镇等地名应在剖面上方所在位置注明。为醒目美观,最好把方向、地名排在同一水平位置上。
剖面图的放置一般南端在右边、北端在左边,东右西左,南西和北西在左边,北东和南东端在右边。
剖面图与地质图所用的地层符号、色谱应一致。如剖面图与地质图在一幅图上,则地层图例可以省去。
综合地层柱状图是按工作区所有出露地层的新老叠置关系恢复成水平状态切出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柱子。在柱子中表示出各地层单位或层位的厚度、时代及地层系统和接触关系等。一般只绘地层(包括喷出岩),不绘侵入体。也有将侵入岩体按其时代与围岩接触关系绘在柱状图里。用岩石花纹表示的地层岩性柱子的宽度,可根据所绘柱状图的长度而定,使之宽窄适度,美观大方,一般以2—4cm为宜。
(1)图名:常用整齐美观的大字书写,图名要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类型。一般采用图内主要市镇、居民点及主要山岭、河流等命名。如果比例尺较大,图幅面积较小,地名不为人们所知,则在地名前要写上所属省(区)、市或县名。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图》、《独山子油田地形地质图》。
(2)图号:是为了图件的保存、整理、查找方便起见而统一规定的。一般都是用地形图的国际统一分幅和编号。
三、实验用图和用品
1.实验用图:凌河地形地质图、南涧镇地形地质图。
2.实验用品:铅笔、橡皮、小刀、三角板、量角器、方格纸等。
四、实验方法说明
(一)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规格
以图1—1或选用正式出版的1∶20000地质图或其他比例尺地质图作样本,介绍地质图的图式规格。
1.地质图
将一定范围内地壳的地质内容(包括有不同时代的地层、岩系、地质构造及矿产等)在地面上的分布情况,按一定的比例尺缩小,投影到平面图(通常带有地形等高线,即地形图)上,并用规定的符号、色谱、花纹予以表示的图件就是地质图(图1—1太阳山地区地质图)。地质图是具体反映某一地区的地质现象的图件,然而一张地质图,是不可能把某一地区所有的的各种地质现象都表示出来的,所以必须根据不同的要求,编制不同的地质图件来反映与表现各种不同的地质现象。
地质图不仅反映野外各种地表地质现象,还将区内地层、岩石、构造和矿产等方面形成、发展的一定时间、空间规律反映出来,包括能反映地下一定深度的地质构造。因此,地质图是帮助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重要而最基本的地质资料。
一幅正规的地质图有统一的规格,除正图部分外,还应有图名、比例尺、图例、柱状剖面图、地质剖面图、图框、经纬度、制图单位、制图人和制图日期等等。
剖面图内一般不要留有空白。地下的地层分布、构造形态应该根据该处地层厚度、层序、构造特征适当推断绘出,但不宜推断过深。
3.地层柱状图
是以柱状剖面形式系统表示工作区各地质时代地层的岩性、厚度和接触关系的一种图件(图1—1太阳山综合地层柱状图)。正式的地质图或地质报告中常附有工作区的地层综合柱状图。地层柱状图可以附在地质图的左边,也可以绘成单独一幅图。比例尺可根据反映地层详细程度的要求和地层总厚度而定。图名书写于图的上方,一般标为“ΧХ地区综合地层柱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