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诗词中的佛学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禹锡诗词中的佛学思想

高质量写手:胡勇 QQ:2362 2202 63

摘要:中唐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刘禹锡,其交游、思想、诗文都与佛教有着密切关系。本文首先介绍上个世纪以来关于刘禹锡与佛教关系方面研究成果,结合刘禹锡的生平与社会背景,探究其与佛教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刘禹锡诗词的佛经渊源,在此基础上对刘禹锡诗词中“援佛入儒”,“天人交相”的佛学思想进行分析。关键词:刘禹锡;诗词;佛学

一、刘禹锡生平与佛教

刘禹锡生于代宗大历七年(772),德宗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武宗会昌二年(742)卒,经历八位帝王。在刘禹锡的成长过程中,江南佛教发达的历史无形地熏染着他1,他在组诗《金陵五题》中特意将“生公讲堂”与“石头城”、“乌衣巷”、“台城”等古迹相提并论,揭示他对佛教十分熟悉和浓厚的兴趣。到永贞元年,刘禹锡被到贬朗州,从此开始了长期贬滴的生活,与佛教产生更密切的关系,在郎州与如智法师、僧人元篙、鸿举法师等僧人的交往,都有诗为证,有《敬酬彻公见寄二首》和《送僧仲制东游兼寄呈灵澈上人》。在此期间,刘禹锡结识了董挺,共同的爱好使二人成了好友,刘禹锡有六篇作品是写给他的,包括诗文各三篇。刘禹锡与柳宗元,白居易为好友,柳、白二人皆是虔诚的佛教居士。当刘禹锡结束贬滴生涯之后,作为怀有远大抱负的从政者,他对佛教的热情渐渐消退了。刘禹锡后期和好友白居易的唱和诗中谈论佛教最多,在诗句中也常常透露出戏谑的成分2,如《秋斋独坐寄乐天兼呈吴方之大夫》中说自己“世间忧喜虽无定,释氏销磨尽有因”,他对佛教的热情消退,时时有戏谑之语,但仍然寄情佛教,以作心灵上之安慰。

二、刘禹锡和佛教关系的研究现状

上世纪三十年代,子葵在《刘禹锡》中表示刘禹锡在唐代思想界的地位,一方面对于朝政,评论极为深刻,因而屡次被贬斥;另一方面受到佛教思想陶融,

1刘禹锡集6卷19,239页,中华书局,1990年.

具有佛教精神3,这是最早提到刘禹锡与佛教关系的一篇文章。陈允吉先生在《论刘禹锡及其文学成就》中重点指出了刘禹锡的文学创作、思想观念与禅宗的紧密关系,“天人交相胜”理论与宗教观念之间的紧密联系等等4,这篇文章在刘禹锡与佛教关系的研究中具有开创之功。梁鸿雁的《刘禹锡与佛教》中讲到刘禹锡与僧人的交往成为他与佛教关系的桥梁、刘禹锡对于禅宗思维方式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的认识等等5。

近年来,刘禹锡与佛教的关系又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一类是概述性的谈刘禹锡心态的,如叶瑜的《刘禹锡与佛教》、何剑平的《刘禹锡与佛教》、王树海的《佛禅与刘禹锡的人情诗性》、龚玉兰的《刘禹锡“事佛而候”心态探析》等;另一类是对刘禹锡的诗论与佛禅之关系的研究,有马现诚的《刘禹锡与佛教及其诗论》、高林广的《佛禅美学与刘禹锡的诗学思想》、龚玉兰的《刘禹锡的文学理论与禅之关系》、金燕的《论刘禹锡诗歌对皎然自然美学观点的实践》诸篇。三、刘禹锡诗词中的佛学思想

(一)“援佛入儒”的思想

唐代是儒释道三家并行的时代,儒家居于正统地位,而佛、道两家也非常兴盛,特别是佛教的社会影响最大,三教长期分立,对国家长治久安,对佛、道自身发展,都没有利。到了中唐以后,被有识之士意识到。毫无疑问,刘禹锡是儒家中人,这是他的立身之本。刘禹锡之所以转向佛教,主要有两方面因素,第一方面主要是政治的原因“永贞革新”失败之后,政治形势对刘禹锡是非常不利的,让宪宗对自己放心的最好办法,就是潜心佛教,让自己的按佛之名远扬开来,《谢上连州刺史表》中刘禹锡“唯读佛经,愿延圣寿”6。但是元和元年的“左降官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哗、凌准、程异等八人,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使刘禹锡十分失望,从他的《阿娇怨可以看出来“望见藏毅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须臾宫女传来信,言幸平阳公主家”。刘禹锡对“永贞革新”进行辩解,并表示自己现在只是“唯读佛书,愿延圣寿”;另一方面,刘禹锡对佛教兴趣还有内在原因,刘禹锡对佛教的喜爱,并不是从信仰出发的,而是对佛教思想的深入了解,发现佛教可以稗补儒家之缺的地方,对社会安定有极3子葵.刘禹锡[J].岭南大学学生自治会,1931,6(4).

4陈允吉. 论刘禹锡及其文学成就[J].1978.3.

5梁鸿雁.刘禹锡与佛教.贵州大学学报[J].61992年第2期.

大的好处。另外,身遭贬谪,妻子去世,刘禹锡郁郁寡欢,发出“目凄凉兮心伊郁,心伊郁兮将语谁”的悲叹,借助佛教,得以缓解。

(二)刘禹锡的中道观

刘禹锡认为民力要适度地使用,不能剥夺过甚,不然会发生严重的后果。这是他中道思想的体现。他的政治寓言诗《调瑟词》,“调瑟在张弦,弦平音自足。朱丝二十五,缺一不成曲。美人爱高张,瑶转再三促。上弦虽独响,下应不相属。日暮声未和,寂寥一枯木。却顾膝上弦,流泪难相续。”7诗中首先写弹瑟的要求,要弹出动听的音乐来,就要把瑟的二十五根弦都调的匀称,并非是弦拉的越高越好、越紧越好,弦平音自足,弦要调的平和中正,才可能奏出优美的音乐。这首诗表面上看是刘禹锡因事感怀而写的弹瑟的事情,实际上是对当时政治的讽刺。(三)“天人交相胜”观点与佛家思想之关系

刘禹锡在《天论》三篇中提出来“天人交相胜”观点,这个观点的提出,是受其中道观的影响。刘禹锡觉得,一切事物都有所能,有所不能,天之能,人固然不能;人之能,天也有所不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天与人交相胜耳”天与人是互相胜过罢了。不一亦不异,不断亦不常,这种观点明显体现中道观不落一边精神的影响。周叔迎先生就曾指出,刘禹锡的这个结论,“显然是得到贤首宗六相之旨的启发”。所谓”六相之旨”,是华严宗的重要教义之一。

三、结束语

从对刘禹锡的研究现状入手,剖析刘禹锡的思想,分析其与佛教思想的联系。本文对刘禹锡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生平经历讨论刘禹锡转向佛教的原因,刘禹锡是“以儒为本”的儒家士人,探讨他转向佛教的内外原因,这也是研究他“援佛入儒”思想的基础。从外在方面来说,转向佛教是刘禹锡在政治上自我保护的需要;从内在方面讲,刘禹锡转向佛教是因为他认识到了佛教可以律补儒家之缺的地方,以及贬滴和丧妻之痛需要心灵上的舒解等原因,从其诗词中可以表现出。分析了刘禹锡如何把儒家的“中庸”之道与佛教的“中道”思想结合起来并形成自己的中道观。第五节则重点讲刘禹锡著名的“天人交相胜”观点所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