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页)第3,4周 张拉控制应力与预应力损失计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9 锚固损失消失于折线折点外的计算简图
锚固损失影响长度:
张拉端的锚固损失:
Lf =
α
Es

m1L12 m2

2σ 1 L1 )
+
Lຫໍສະໝຸດ Baidu2
σ l1 = 2m1L1+2σ1 + 2m(2 Lf − L1)
式中 m1 = σ κ con ,m2 = σ co(n 1-κ L1)(1− μθ )κ , σ1 = σ co(n 1-κ L1)μθ 。
采用刷涂肥皂液、复合钙基脂加石墨(100:40)、 工业凡士林加石墨(100:40)等润滑剂。 c.采取超张拉方法
15
3.锚固(或反摩擦)损失 σ l1的简化计算:
1)按直线布置的预应力钢筋
由于锚固变形和预应力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
可按下式计算:
a ——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
σ l1
=
a l
Es
预应力筋的张拉应与恒载施加的批次相对应,实施分批张 拉; 3)当以活载为主时也应采取分批张拉方案。结构形成时张 拉首批预应力筋,以后随着荷载的增加继续分批次张拉剩 余预应力筋。
7
二、预应力损失 1.分类
1)锚固损失(反摩擦损失)σ l1
定义:预应力直线钢筋由于锚具变形和预应力钢筋内缩引 起的预应力损失称为锚固损失。 抛物线形预应力钢筋,当其对应的圆心角θ<30℃ 时,由于锚具变形和预应力钢筋内缩,在反向摩擦影
18
a.锚固损失消失于曲线反弯点外的线段
(由两段曲率异号抛物线组成的预应力筋)
c θ
θ
L1
L2
σ
σ l1
A ω2
m1
ω3
ω2 D
-m1 L1
Bω1m2 E -m2
F
C
Lf
图1-7 锚固损失消失于曲线反弯点外的计算简图
锚固损失影响长度:
张拉端的锚固损失:
Lf =
α
Es

m1 ( L12 m2

c2 )
品种规格
根数
fp
f0.2
(N/mm2) (N/mm2)
fptk (N/mm2)
εp (%)
ε0.2
εptk
(%) (%)
Φs5 钢丝
50
0.78 fptk
0.87 fptk
1720
0.65 0.93 5.2
Φj15 钢绞线
15
0.76 fptk
0.86 fptk
1685
0.62 0.91 4.7
2
2)张拉控制应力不宜过低,不应小于0.4 fptk ,否则会造成 预应力钢材的浪费,并给预应力筋布置造成困难。
内缩值(mm),可按
表3采用;
l ——张拉端至锚固端之间的
距离;
表1-5
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 a(mm)
锚具类别
a
螺帽缝隙
1
支承式锚具(钢丝束镦头锚具等)
每块后加垫板的缝隙
1
锥塞式锚具(钢丝束的钢质锥形锚具等)
5
夹片式锚具
有顶压时 无顶压时
5 6~8
16
2)按曲线、折线或组合线型布置预应力筋 对于曲线和折线预应力筋,由于反摩擦的作用,锚固
当符合下列情况时,表1-2中的张拉控制应力限值可提高 0.05 fptk:
1)要求提高构件在施工阶段的抗裂性能而在使用阶段受压区内设置 的预应力钢筋;
2)要求部分抵消由于应力松弛、摩擦、钢筋分批张拉以及预应力钢 筋与张拉台座之间的温差等因素产生的预应力损失。
4
3.张拉条件 1)一端张拉工艺是预应力筋一端为固定端,在另一端用张
(1 −
1 eκ x+μθ
)
式中 κ——预应力筋与孔道间的刮碰系数;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多为支座或跨中控制截面)的孔道长 度,m,当跨高比不小于12时,也可近似取该段孔道在纵轴 上的投影长度;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系数;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预应力筋各特征点切线夹角之和,rad;
b.松弛率与钢种的关系 钢丝和钢绞线的应力松弛率比热处理钢筋和精轧螺纹钢筋
大。 c.松弛率与初应力的关系 初应力大,松弛损失也大。当 σ con > 0.7 fptk 时,松弛率明显
增大,呈非线性变化。当 σ con ≤ 0.5 fptk 时,松弛率可忽略不计。
23
d.松弛率与温度的关系 随着温度的升高,松弛损失会急剧增加。根据国外试验资
25
预应力钢筋在高应力下,若保持其长度不变,随着时间
的增长,应力逐渐降低。一般来说张拉应力越大、温度越 高,松弛量也越大。
2)预应力钢丝、钢绞线松弛计算公式
a.普通松弛(一般松弛值在8%σcon左右)
σl4
=
0.4ψ
σ
拉设备张拉预应力筋的张拉形式。下列情况宜采用一端张 拉工艺: a.长度不大于24m抽芯成孔的直线预应力筋; b.长度不大于30m预埋波纹管的直线预应力筋; c.有埋入式固定端的直线预应力筋; d.分段施工采用固定式连接器连接的直线预应力筋;
一端张拉工艺过程可以是分级张拉一次锚固,也可以 是分级张拉分级锚固。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2002)规定:预
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σ con不宜超过表1-2规定的张拉控制应
力限值,且不应小于 0.4 fptk 。
表1-2
张拉控制应力限值
张拉方法
钢筋种类
先张法
后张法
消除应力钢丝、钢绞线 热处理钢筋
0.75 fptk 0.70 fptk
0.75 fptk 0.65 fptk
y=α Es − mL1 L1
,其中
m = σ κ con

如果 y = 2σ con (1− κ L1)μθ ,则锚固损失消失于折点处。
σ l1 = 2mL1+y
20
c.锚固损失消失于折点外的线段
(折线形预应力筋)
θ
θ
L1
L2/2
σ
σ l1
E
A ω2
ω3 ω2
mB
C G
σ ω1
σ
L1-m F
D
Lf
κ 、 μ 取值
κ
0.0015 0.0010 0.0014 0.001-0.003 0.003-0.004 0.0035
μ
0.25 0.30 0.55 0.14 0.1-0.3 0.09
13
表1-4
体外束类别
由多根无粘结预 应力筋组成的 集团束 未经润滑的 钢绞线 经过润滑的 钢绞线
体外束的 κ 、 μ 取值
+
L12
σ l1 = 2m(1 L1-c)+2m(2 Lf − L1)
式中
m1
=
σ
A
(κ L1 + L1 − c
μθ
)

m2
=
σ B (κ L2 + L2
μθ
)

19
b.锚固损失消失于折点处的线段 (折线形预应力筋)
c θ
σA m B
σ l1
ωC y
D
θ
L1
L2/2
E
L1-m F
图中
图1-8 锚固损失消失于折线折点处的计算简图
料,40℃时1000h松弛率约为20℃时的1.5倍。 e.减少松弛损失的措施 一是采取超张拉程序0 1.05σcon 持荷2min σcon ,比
一次张拉程序0 σcon可减少松弛损失10%;也可采用0 1.03σcon超张拉程序 ,松弛率虽然增加了,但剩余预应力仍比 一次张拉程序大。
二是采用低松弛钢丝或低松弛钢绞线,其松弛率可减少 70%~80%。
特征点——张拉端、预应力筋抛物线的顶点、相邻异号曲率抛物线的过 渡点(反弯点)、直线与抛物线的相接点、计算截面。
计算截面
x θ
图1-2 预应力摩擦 损失计算
10
当 κ x + μθ 不大于0.2时,σl2 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σ l2 = (κ x + μθ )σ con
控制截面1
控制截面2
控制截面3
钢管
μ
κ
0.09
0.0035
高密度聚乙烯管
μ
κ
0.09
0.0035
0.25~0.30
0
0.14~0.17
0
0.20~0.25
0
0.12~0.15
0
σ con Ap
A
(σ
con

l
)A
2
p
B
L 图1-5 单跨简支梁摩擦损失示意图
14
3)减少摩擦损失的措施
σ l 2 一般达总损失的30%左右。
a.改善预留孔道质量 b.采用润滑剂
11
θ1 反弯点 θ2
控制截面1
控制截面2
θ4
θ3
反弯点
L
图1-4 标准层单跨框架反弯点及切线夹角标注
控制截面1 控制截面2
∑θ=θ1+θ2 ∑θ=θ1+θ2+θ3+θ4
12
2) κ 、μ 取值
表1-3 孔道成型方式与
预应力工艺 预埋金属波纹管
预埋钢管 橡胶管或钢管抽芯成型
预埋塑料波纹管 缓粘结预应力工艺 无粘结预应力工艺
原则上讲,两端张拉应同时同步进行,但当张拉设备 数量不足或由于张拉顺序安排关系,也可先在一端张拉完成 后,再移至另一端补足张拉力后锚固。
两端张拉工艺过程可以是分级张拉一次锚固,也可以 是分级张拉分级锚固。
6
4.张拉批次 1)对于以恒载为主,且恒载的施加是一次完成的构件多采
用一次张拉; 2)对于以恒载为主,而恒载是分期(分批)施加的情况,
3)对于体外预应力结构、斜拉索、吊杆等,张拉控制应力 可低于0.4 fptk 。这主要是从结构耐久性和延长换索时间 来决定的。
4)预应力筋的张拉应符合施工验收要求,即混凝土预压区
的预压应力σ cc

0.8
fc'k
,混凝土预拉区的预拉应力 σ ct

0.8
f
' tk

σ ct

2
f
' tk

3
2.取值方法
响长度 Lf 范围内的预应力损失称为反摩擦损失。
2)摩擦损失 σ l2
定义: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刮碰摩擦引起的预应力 损失称为摩擦损失。
8
3)温度损失 σ l3
定义:混凝土加热养护时,受张拉的钢筋与承受拉力的设 备之间的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称为温度损失。
4)松弛损失 σ l 4
定义:由于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称为 松弛损失。
5)收缩、徐变损失 σ l5
定义:由于预应力构件的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 损失称为收缩、徐变损失。
6)环向预应力引起的损失 σ l6
定义:当环形构件采用螺旋式预应力钢筋作配筋时,由于 混凝土的局部挤压造成的损失称为环向预应力引起 的损失。
9
2. 摩擦损失 σ l2 的计算:
1)计算公式
σ l 2=σ con
5
2)两端张拉工艺是在预应力筋两端同时同步用张拉设备进 行张拉的施工形式。下列情况宜采用两端张拉工艺:
a. 较长的预应力筋束,为了避免因预应力筋较长 而造成较大的摩擦损失;
b.长度大于24m抽芯成孔的直线预应力筋; c.长度大于30m预埋波纹管的直线预应力筋; d.竖向预应力结构,且以下端张拉为主;
控制截面4
θ1
反 弯 点 θ2
A
反 弯 点 θ4 θ3
B L
θ5 反 弯 点 θ6
L
θ8
θ7 反 弯 点
C
图1-3 两跨连续梁反弯点及切线夹角标注
a.控制截面1 b.控制截面2 c.控制截面3 d.控制截面4
∑θ=θ1+θ2 ∑θ=θ1+θ2+θ3+θ4 ∑θ=θ1+θ2+θ3+θ4+θ5+θ6 ∑θ=θ1+θ2+θ3+θ4+θ5+θ6+θ7+θ8
21
4. 松弛损失 σ l4 计算:
1)对松弛损失的有关认识
图1-10 预应力钢材的应力松弛试验数据
22
a.松弛率与时间的关系 应力松弛初期发展较快,第一小时相当于1000h的15%~
35%,以后逐渐减慢 。 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钢丝应力松弛率 Rt=Alg t + B
与时间t有较好的对数线性关系。一年的松弛率相当于1000h的 1.25倍,50年的松弛率为1000h的1.725倍。
损失在张拉端处最大,沿预应力筋逐步减小,直至消失。 z 基本假定
1)孔道摩擦损失的指数曲线简化为直线,即孔道摩擦损失 公式简化为
σ l2 = σ con (κ x + μθ )
2)假定正、反摩擦损失斜率相等。
17
σ l1
Aω m C
B
−m Lf
σ l1
Am
ω
B −m Lf
C
L/2 ω L/2
L/2
24
f.松弛损失终极值与1000h松弛值的关系 长期观测表明,预应力松弛损失可持续十年到数十年。到
五十年左右时,其松弛损失才趋于稳定。松弛损失终极值约为 1000h时松弛损失值的1.4倍左右。也就是说,1000h时的松弛 值为其终极值的70%左右。
我们之所以用1000h的终极值作为规范制定的一依据,是因 为在使用阶段由于存在摩擦损失、反摩擦(锚固)损失、收缩徐 变损失等预应力损失的存在,预应力筋的实际应力值较控制应力 值小。
张拉控制应力选取 与预应力损失计算
1
张拉控制应力选取与预应力损失计算
一、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
σ
1.取值原则
f ptk f0.2
1)张拉控制应力一般应不大于比
fp
例极限;对于冷拉钢筋张拉控制
应力不大于屈服强度。张拉控制
应力是为保证计算张拉伸长值时
按线性计算。
ε
表1-1
图1-1 预应力筋的应力-应变曲线 预应力钢丝与钢绞线的拉伸试验数据
L/2
1) Lf < L / 2 图1-6 锚固损失计算
2) Lf ≥ L / 2
锚固损失影响长度:
张拉端的锚固损失:
式中
Lf =
α Es m
m—孔道摩擦损失斜率,m
=
σ
con

L
+
μθ
σ
)
l1 =

2mL f
L
由上图可知:
①锚固损失的影响长度 Lf < L / 2 时,跨中处锚固损失等于零; ② Lf > L / 2 时,跨中处锚固损失 σ l1 = 2m(Lf -L/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